我们身边的地理导学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地理上册 1.1 我们身边的地理导学案(新版)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1.1 我们身边的地理导学案(新版)湘教版

《我们身边的地理》学习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理环境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尚未解开的地理之谜、地理问题。

2. 初步形成联系实际、灵活运用地理知识的观念,使学生知道在日常生活、经济建设、社会文化等方面都离不开地理知识。

3.通过图片,生活实例及愉快、融洽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对今后的地理课产生一种“期盼心理”,培养对地理的探索兴趣。

重难点1.了解地理学科,培养对地理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对地理的探索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对今后的地理课产生一种“期盼心理”。

预习新知任务一:阅读课本第2页一、二自然段“解开地理之谜”,完成1—2题。

1.查阅资料,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现象与我们的地理知识密切相关?看谁的发现多?2.你对哪些地理问题疑惑不解。

任务二:阅读课本第2—6页,完成1—3题。

1.中国最早出现“地理”一词是在,西方最早出现地理一词是在。

2.学习地理可以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懂得,知道变化,了解世界各地的,提高对生活的能力。

3.人类的生产活动要受到的影响和制约。

农业生产必须;兴建工业企业要考虑到、、、和条件;在解决全球性的、、问题等方面,地理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导学达标活动一:解开地理之“谜”1.小组内交流“预习新知”中的“任务一”。

2.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你还有哪些疑惑不解的问题?其中哪些是地理问题?3.读教材第2页的“地理”一词的来历。

在课本上标出西方第一本以“地理”命名的专著?《地理学》的作者是谁?活动二:地理与日常生活1.小组内相互检查“预习新知”中的“任务二”。

2.讨论交流,完成教材第3页活动题1、2题。

活动三:地理与生产建设1.读教材第3页“地理与生产建设”正文第一段,讨论分析:(1)你居住的地方主要以哪种粮食作物为主?哪些粮食作物不是当地的?它们与当地的自然条件有关系吗?(2)你居住的地方主要生产哪些水果?哪些水果不是当地生产的?(3)假设有一片山林,要建一个家具制造厂,请你帮忙确定该厂应建在山林旁边还是靠近城试解释为什么?(温馨小提示:家具不便长距离运输且运输成本较高)(4)如果你是房地产开发商,在进行商品房建设时应考虑哪些因素?2.阅读“荷兰的风车”回答:荷兰人民为什么筑坝围堤、与海争地?3.完成教材第5页活动题。

《我们身边的地理导学案》

《我们身边的地理导学案》

《我们身边的地理》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地理学的基本观点和重要性。

2. 掌握地理知识在平时生活中的应用。

3. 增强地理观察和思考能力,培养对周围环境的关注和认识。

二、导学内容1. 什么是地理学?2. 地理知识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

3. 通过实地考察和观察,了解周围环境的地理特征。

三、导学步骤1. 导入环节:通过观看一段有关地理知识的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对地理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进修内容:a. 什么是地理学?地理学是钻研地球表面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地球的各种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

b. 地理知识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

- 通过地理知识,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地区的气候、地形等特点,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环境。

- 地理知识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风俗习惯,增进我们的国际视野。

c. 实地考察和观察周围环境的地理特征。

- 前去学校周围或家附近的公园、河流等地方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周围的地形、植被等地理特征。

- 利用地图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周围环境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3. 总结提升:通过讨论和小组分享的方式,让学生总结所学地理知识,并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会。

四、导学评判1. 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和观察,能够准确描述周围环境的地理特征。

2. 学生能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平时生活中的问题,并认识到地理学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五、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利用地理知识,参与社区环境珍爱和改善活动。

2. 鼓励学生阅读有关地理知识的书籍和文章,扩大对地理学的了解和认识。

通过本次导学活动,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地理学的基本观点和重要性,还能够通过实地考察和观察,增强对周围环境的关注和认识,培养地理观察和思考能力,为他们更深入地进修地理知识打下基础。

七年级地理 1.1《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导学案2

七年级地理 1.1《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导学案2

1.1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第2课时)【学习目标】1.学会思考生活中与地理有关的问题和现象,知道“地理”一词的来历。

2.了解地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难点:地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问题导读单【自主互助合作学习】1、读教材第2页的“地理”一词的来历。

在课本上标出西方第一本以“地理”命名的专著《地理学》的作者是谁?2、读教材第2页“地理与日常生活”正文内容,讨论并回答教材第3页活动题,并写在课本的相应位置。

3、读教材第3页“地理与生产建设”正文第一段,讨论分析:(1)你居住的地方主要以哪种粮食作物为主?哪些粮食作物不是当地的?它们与当地的自然条件有关系吗?(2)你居住的地方主要生产哪些水果?哪些水果不是当地生产的?(3)假设有一片山林,要建一个家具制造厂,请你帮忙确定该厂应建在山林旁边还是靠近城市?试解释为什么?(温馨小提示:家具不便长距离运输且运输成本较高。

)4、阅读“荷兰的风车”,在课本上标出风车的作用。

5、读教材第4页“地理与风土人情”及右边两幅图。

回答:这分别是什么运动?他们分别在哪些地区最有名?8、课堂活动:分组讨论教材第5页2个活动题。

并在课本相应位置书写答案。

问题生成单1、你认为最重要的问题是(写序号):2、你认为哪些问题不好理解(写序号):3、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拓展训练单【巩固练习】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现象与“地理”没有关系的是( )A.夏天我们家乡昼长夜短B.黑龙江的小麦在春天播种C.台风“桑美”在浙江沿海登陆 D. 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很快2.身着白色长袍、头戴白色头巾,是下列哪个国家男子的传统打扮()A.英国B.日本C.阿富汗D.巴西3.你一定学过古诗“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你知道诗句描写的是我国哪一地区的景象吗()A.内蒙古高原B.华北平原C.黄土高原D.青藏高原4、荷兰人利用风车进行围海造陆属于地理与下列哪方面的关系()A.生活B.生产建设C.风土人情D.科学研究5. “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说明气候对什么的影响重大()A.日常生活B.农业生产C.工业生产D.交通出行6. 人类活动不能随心所欲,下列做法最可行的是()A.农民在干旱地区种水稻B.到西北新疆去冲浪C.冬奥会场设在海南省D.在内蒙古草原上建乳品厂二、综合题。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 导学案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 导学案

1.1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导学案学生姓名:班组课型:课时:【学习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1、联系生活和自己已学知识,从感性的地理知识材料中理性的认识认识到什么是地理,为什么要学地理?2、培养大家浓厚的地理学习兴趣,树立起科学的地理世界观;3、让我们共同热爱地理科学,用于探索世界探索科学探索真理的兴趣和信念。

学法指导:以谈话法为主,利用课本和地图的图文材料,师生互动共同联系生活举相关的地理事例分析说明导学思路:小学课程种类→中学课程种类→什么是地理?→为什么要学地理?【自主研习】相信你行!1、大家回想一下小学有那学课程?有地理课吗?2、那什么是地理呢?你能举出一些例子说明吗?3、请同学们说一说“地理”一词来源?(阅读P2材料“地理一词的来源”)4、你还知道那些和地理相关的地理事物或现象呢?【合作探究】一起来探讨一下吧,有你参与更快乐!5、说出你们心里想知道的地理事物或现象大家一起来解释一下吧!6、我们为什么要学地理课呢?(阅读课本P2→P4地理与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及风土人情图文材料)能不能再补充一些为什么要学习地理的理由呢?【达标检测】我成功,我自豪!看我如何解决问题的!会吗?(基础题)1、P3图1-1、 1-2分别反映的是什么体育活动?这两种活动应该在那些地方开展?你在商店购物时注意过商品的产地吗?为什么要了解产地呢?3、、你还能从日常生活中举一些需要地理知识的例子吗?还会吗?(技能题)完成P5活动题第一题:仿照与海洋生产建设密切联系的实例,分别写出土地、森林与生产建设的主要联系。

不信你还会!(探究题)为什么我国新疆出产的瓜果特别甜?为什么我们这里夏天炎热短促,冬天寒冷而漫长呢?为什么我们这里河流里泥沙特别多?沙尘天气多?祝贺你成功了!你真棒,真了不起!【学生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说出来和同学们再交流一下哦!【回顾新知识】1、能举例说明什么是地理即可!2、学习地理的重要性!【布置作业】搜集与地理相关的知识与同学们一起探讨交流。

我们身边地理知识导学案

我们身边地理知识导学案

我们身边地理知识导学案
教学内容师生随笔感悟新知1、“地理”一词最早出现在公元前5世纪成文的里面有“,”的文句。

2、人类的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和3、兴建工业企业要考虑到、、、和如乳品加工厂可靠近,服装厂可靠近4、荷兰的“风车日”是每年的月的探究新知新课导入从小学到中学,课程中多了一门新课---地理课。

地理是我们学习有关地球与地图的知识。

地球是“人类之家”。

学习地理就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从今天开始,“生活与地理”将成为我们共同探讨的话题。

【学习任务一】:解开地理之“谜”1、学习小组讨论,然后各组代表谈一谈你了解哪些有关地理方面的知识或困惑?师生共同商讨(激发学习兴趣)解惑答疑。

【学习任务二】:地理与日常生活1、小组合作探究,列举说明地理与日常生活关系十分密切的例子。

2、分组讨论P3活动题1、2、3,说出各组的看法。

2、总结分析兴建工业企业要考虑的因素。


【学习任务四】:地理与风土人情通过学生阅读P4“荷兰的风车”和P5“阿拉伯人的服装”及同学们的所知,了解地理与风土人情。

★归纳整理
8、将下列国家与其风土人情或物产连线中.考.资.源.网(1)西班牙A风车(2)巴西B斗牛(3)荷兰C樱花(4)日本D桑巴舞
师生反思、总结:。

《我们身边的地理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湘教版》

《我们身边的地理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湘教版》

《我们身边的地理》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入我们身边的地理是一门以我们生活四周的地理环境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通过进修这门课程,我们可以更深度地了解我们所处的环境,熟识地球上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地理特点,从而更好地保卫我们的故里。

二、目标1.了解地理学的基本观点和探究内容。

2.熟识地球的外形、构造和运动规律。

3.精通地球的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特征。

4.培育对地理环境的保卫认识和能力。

三、重点内容1.地理学的基本观点和探究内容:地理学是探究地球表层空间分布、互相干系和演变规律的科学,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部分。

2.地球的外形、构造和运动规律:地球是一个近乎球形的天体,由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四层构成,地球盘绕太阳公转,自转产生昼夜交替。

3.地球的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特征:地球的地理环境包括气候、土壤、地形、水文等自然因素,人文地理特征包括人口、城市、交通、经济等人类活动的地理特点。

四、进修方法1.乐观参与教室谈论,提出问题,探讨解决方法。

2.多观察四周的地理环境,了解地理知识的实际应用。

3.利用互联网资源,查阅相关地理资料,扩大知识面。

五、拓展延伸1.参与地理知识竞争,提高自身地理素养。

2.参与环保活动,为地球环境保卫出一份力。

3.利用假期时间进行地理实地考察,亲身感受地理环境的魅力。

六、评估反馈1.定期进行地理知识测试,检测进修效果。

2.听取同砚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不息改进教学方法。

3.鼓舞同砚乐观参与地理进修,培育对地球环境的热忱和保卫认识。

通过《我们身边的地理》导学案的进修,信任同砚们能够更深度地了解地球的玄妙,感受到地理环境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保卫我们的故里,为建设秀丽地球贡献自己的力气。

愿我们一起尽力,让地球更加美妙!第二课时导学目标:通过进修《我们身边的地理》,同砚能够了解身边的地理环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并培育对地理知识的爱好和探究精神。

一、导入地理是一门探究地球表面及其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互相干系的学科。

《我们身边的地理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湘教版》

《我们身边的地理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湘教版》

《我们身边的地理》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地理学科的基本观点和钻研内容;2. 了解地球的基本结构和地理分区;3. 了解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区别和联系;4. 了解地理在平时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导学内容:一、地理学科的基本观点和钻研内容1. 地理学是钻研地球表面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空间分布规律的学科;2. 地理学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大的钻研领域;3. 地理学的钻研内容包括地球的形态、气候、生物、土壤、水资源、人口、城市等方面。

二、地球的基本结构和地理分区1. 地球由地核、地幔和地壳组成,地壳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2. 地球表面分为陆地和海洋,陆地包括七大洲,海洋包括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极洋和北冰洋;3. 地球根据气候、植被、人口等因素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地理区域。

三、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区别和联系1. 自然地理钻研地球表面的自然环境,包括地形、气候、生物等;2. 人文地理钻研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和影响,包括人口、城市、交通等;3. 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互相联系,人类活动受自然环境限制,同时也改变自然环境。

四、地理在平时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1. 地理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世界,拓宽视野;2. 地理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珍爱环境,增进可持续发展;3. 地理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城市,改善生活质量。

导学活动:1. 观看地理科普视频,了解地球的基本结构和地理分区;2. 查阅地理资料,了解不同地理区域的特点和特色;3. 分组讨论,探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联系和影响;4. 制作地理知识海报,展示地理在平时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导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对地理学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知道了地球的基本结构和地理分区,理解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区别和联系,认识到地理在平时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希望大家能够继续关注地理知识,不息拓展自己的地理视野,为建设美丽故里贡献自己的力量。

七年级地理上册1.1我们身边的地理 精品导学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1.1我们身边的地理 精品导学案

我们身边的地理5.1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学习目标】1知道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异的表现2理解造成差异的原因。

【重点】: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异的表现【难点】造成差异的原因【学习过程】一、预习1.在欧美发达国家,工农业生产发达,高科技产业规模大,服务性产业比例高,市场繁荣,环境,人们较高,较好。

而在一些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工农业生产相对落后,杂乱拥挤,人们较低,较为贫困。

2.发达国家科技发展水平高,从世界各地原材料,进行,大量高附加值工业制成品,从而获取高额利润,因而经济发展水平高。

3. 世纪年代以来,亚洲和南美洲的发展中国家,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异。

发展较快的有,的一些国家和南美洲的。

二、合作探究问题一: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异1、表现发达国家所占比例(1)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例发展中国家所占比例发达国家(2)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发展中国家(3)工农业的差异问题二:1.原因:历史上长期受帝国主义和的侵略剥削2. 措施:对话,合作三、检测反馈1.表内发达国家中,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最高的国家是_____,所在的大洲是____。

2.表内发展中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最高的国家是_____,所在的大洲是____.,人均最低的国家是______,所在的大洲是_______。

3.从南北半球分析,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___半球的北部,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____半球的南部和_____半球。

4.从经济发展水平分析,中国属于_______国家。

5.世界各国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分,其根据是()A.地理位置B.居民肤色C.经济发展水平D.历史长短6.“南北对话”指的是()A、南半球国家与北半球国家之间的商谈B、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商谈C、南美洲国家与北美洲国家之间的商谈D、南极洲与北冰洋之间的商谈四、作业布置:【板书设计】【课后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级
科目
七年级
地理
设计人
授课人
授课时间
课题
我们身边的地理
学习目标
1、了解生活中存在的地理之谜,使学生知道在日常生活、经济建设、社会文化等方面都与地理知识息息相关。
2、通过看图完成活动要求,认识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阅读材料理解社会生产特点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并联系实际列举出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有关的现象。列举出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由此而形成的不同风土人情。
【幻灯片展示】三、地理与生产建设
图片(农业生产、工业生产、交通)
【学生】欣赏、思考、讨论并回答
【教师总结、幻灯片展示】——生产建设包括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等方面。人类的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农业生产必须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兴建工业企业要考虑到原料、能源、水源、市场和运输等条件。
【活动】幻灯片展示课本第5页图1-5和图1-6,仿照图1-5示例,在图1-6的空白框中分别写出土地、森林与生产建设的主要联系。
【教师过渡】人们常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同的地域呈现出不同的民俗风情。接下来我们学习地理与风土人情的联系。
【幻灯片展示】四、地理与风土人情
图片(因纽特人捕鱼、非洲传统舞蹈、南美足球比赛、意
A.地形变化B.气候变化
C.饮食文化D.服装差异
3、下列生产活动与海洋没有直接关系的是(C)
A.晒盐B.航运
C.植树D.捕鱼
4、阿拉伯人的服装主要与下列哪个因素有主要关系(D)
A、地形崎岖B、喜爱休闲观光旅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C、为进行探险方便D、气候炎热干燥
5、下列天气状况与人们的户外活动对应最妥当的是(A)
A、久雨天晴——晒晒太阳
4、人类的生产活动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农业生产必须因地制宜。
5、地理景观给我们展示了不同的种族与民族,多样的语言与服饰,各具特色的艺术、宗教和建筑等。
检测案
1、“天冷穿棉袄,天热扇扇子”主要反映的是(B)
A.生产建设B.日常生活
C.风土人情D.交通旅游
2、“早穿皮袄午穿纱,晚上围着火炉吃西瓜”主要反映的是(B)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总结、幻灯片展示】——在我们生活的地理环境中,隐藏着许许多多的奥秘。
【教师过渡】既然我们生活在地理环境中,地理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那么地理与我们的联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思考并回答
【幻灯片展示】二、地理与日常生活
图片(服饰、饮食、住房、出行)
【学生】欣赏、思考、讨论并回答
幻灯片展示: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
[讲授新课]
【幻灯片展示】一、解开地理之“谜”
【教师】请同学们观看一组幻灯片,并引导学生思考:
为什么有的地方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有的地方沙海茫茫,有的地方却碧波荡漾?为什么昔日的海洋如今年成了高耸的山峰?为什么酷寒的南极大陆沉睡着万顷煤田?为什么有的地方城镇密集,有的地方却人迹罕至?
B、雷雨大风——大树下避雨
C、台风降至——启航外出捕鱼
D、沙尘漫天——骑马比赛
三、地理与生产建设
四、地理与风土人情
预习案
1、房屋与地理:草原上的牧民为适应游牧的需要,通常居住在蒙古包里;我国西南湿热地区的少数民族民居则以竹楼为主。
2、服饰与地理:阿拉伯人主要居住在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那里气候炎热干燥。男子喜欢穿白色的长袍。
3、饮食与地理:我国南方气候湿热,盛产水稻,因此以大米为主食;北方气候相对干冷,适宜小麦等农作物的生长,因此以小麦为主。
大利威尼斯、那达慕大会、泼水节、旗袍、藏袍)
【学生】欣赏、思考、讨论并回答
【教师总结、幻灯片展示】——地理景观在呈现千姿百态的自然风光的同时,又给我们
展示了各地民俗风情的绚丽画卷。
[课堂小结]幻灯片展示——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课堂练习]幻灯片展示。
板书设计
我们身边的地理
一、解开地理之“谜”
二、地理与日常生活
3、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过程(探究案)
教学过程(探究案)
[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在我国古代有一位知识非常渊博的人,他叫诸葛亮,大家有没有听过呢?人们通常是怎么形容他的呢?(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可见地理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请问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地理吗?我们今天就开始走进地理,了解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
【教师总结、幻灯片展示】——我们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与地理知识息息相关。通过学习地理知识,我们能进一步熟悉我们生活的环境,进而提高对生活的适应能力。
【活动】幻灯片展示课本第3页图1-1和1-2,请同学们思考、回答这两幅图片反映的是什么体育活动?这两种体育活动分别适合在什么样的地理环境中开展?
【教师过渡】接下来我们来学地理与生产建设的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