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设备台账管理制度1
设备台账、资料管理制度范文

设备台账、资料管理制度范文一、制度目的设备台账和资料管理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化、规范设备台账和资料的管理,确保设备台账和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为企业的设备管理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依据。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部所有设备的台账和资料管理。
三、设备台账管理1.设备台账的建立(1)设备台账的建立应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按照设备的功能和类别建立相应的台账,其中应包含设备的基本信息、购置信息、使用情况、维修记录等。
(2)设备台账的建立应按照统一的格式和标准进行,确保信息的一致性和比较性,并应定期对台账进行更新和修正。
2.设备台账的登记(1)设备的购置应按照企业的采购程序进行,购置的设备应及时登记到设备台账中,包括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购置时间和购置金额等信息。
(2)设备的调拨、报废和损坏等情况也应及时登记到设备台账中,包括设备调拨的时间、地点和原因等信息。
3.设备台账的备份(1)设备台账的备份应定期进行,备份的设备台账应存放在安全可靠的地方,并按照一定的时限进行保存。
(2)设备台账的备份可以采取电子备份和纸质备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确保备份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四、资料管理1.资料的归档(1)各类设备资料应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归档,归档的标准可以根据不同的设备类别和功能进行制定。
(2)归档的资料应包括设备的购置合同、维修记录、保养记录、检测报告、重大修理记录等。
2.资料的保存(1)归档的资料应存放在安全可靠的地方,防止遗失或损坏。
(2)特殊的设备资料应按照一定的时限进行保存,超过时限的资料可以酌情处理。
3.资料的查询(1)企业内部的相关人员可以根据需要查询设备的相关资料,但应符合相关的权限规定。
(2)资料的查询应提供便捷的方式和途径,确保查询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五、制度执行1.制度的培训和宣传(1)制度的内容应进行全面的培训和宣传,确保相关人员了解制度的具体要求和执行流程。
(2)制度的培训和宣传可以通过会议、通知、培训班等方式进行,以确保全员参与和理解。
设备、机具档案台帐管理制度范本

设备、机具档案台帐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和适用范围1. 目的设备、机具档案台账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公司内设备、机具档案的管理,确保其有效、完整、准确、安全,并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降低维护成本。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设备、机具档案的管理,并包括公司直属部门、分支机构和合作伙伴。
二、档案归档原则1. 全面性原则:对公司所有设备、机具进行档案管理,不分大小。
2. 阶段性原则:设备、机具的档案应按照不同的阶段进行管理,包括采购、验收、使用、维护和报废等阶段。
3. 完整性原则:设备、机具档案应包含完整的资料,包括设备相关信息、购买合同、维修记录、使用情况等。
4. 时效性原则:设备、机具档案应及时更新,确保档案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三、档案管理流程1. 设备、机具采购阶段(1)设备、机具采购需求提出:各部门根据业务需求填写设备、机具采购申请,并提交给采购部门。
(2)采购审核:采购部门对设备、机具采购申请进行审核,并确定采购计划。
(3)供应商选择与合同签订:采购部门根据公司采购流程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并与供应商签订合同。
(4)设备、机具验收:在设备、机具到货后,负责验收的部门进行验收,并填写验收报告。
(5)档案归档:设备、机具验收报告、购买合同等相关文件按照规定归档。
2. 设备、机具使用阶段(1)设备领用或分配:设备、机具由专门负责的部门进行领用或分配,并录入设备、机具领用台账。
(2)设备、机具使用登记:使用部门负责对设备、机具进行使用登记,并记录设备使用情况。
(3)维修保养记录:设备、机具的维修保养应按照规定周期进行,并记录维修保养情况。
(4)损坏或故障上报:使用部门负责及时上报设备、机具的损坏或故障情况,并协助维修部门进行处理。
(5)设备报废审批:设备、机具达到报废标准后,使用部门向相关部门提出报废审批申请。
(6)设备报废处理:经过审批通过后,相关部门对设备、机具进行报废处理,并记录报废情况。
炼铁厂设备台帐管理制度模版

炼铁厂设备台帐管理制度模版一、总则1.为规范炼铁厂设备台账管理,提高设备台账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设备台账数据的及时性和完整性,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2.本管理制度适用于炼铁厂各类设备的台账管理,包括设备信息登记、更新、查询及统计分析等。
3.设备台账管理原则上应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部门负责人对设备台账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靠性负最终责任。
二、设备台账的建立和维护1. 设备台账的建立(1)每一台设备应建立一份设备台账,其中包括设备编号、设备名称、设备型号、设备厂家、设备进厂日期等基本信息。
(2)设备台账应按照设备台账管理系统的要求进行格式化,确保各项信息的规范性和统一性。
2. 设备台账的维护(1)设备管理人员应及时更新设备台账信息,确保设备信息的准确性。
(2)设备维修和更换时,应及时更新设备台账,并记录设备维修和更换的日期、原因和维修保养记录。
三、设备信息的查询和统计1.设备信息的查询(1)设备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设备台账管理系统进行设备信息的查询,包括设备编号、设备名称、设备厂家、设备型号等多个查询条件。
(2)设备台账管理系统应提供快速、准确的查询功能,方便设备管理人员进行设备信息的查询。
2.设备信息的统计分析(1)设备管理人员可以根据设备台账信息进行设备信息的统计分析,包括设备数量、设备型号分布、设备维修次数等。
(2)设备台账管理系统应提供可视化的统计分析功能,方便设备管理人员进行设备信息的统计分析。
四、责任与义务1.设备管理部门负责人对设备台账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靠性负最终责任,应确保设备台账的及时更新和维护。
2.设备管理人员应认真履行设备台账的更新和维护工作,确保设备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各部门应积极配合设备管理部门,提供设备信息的相关资料,确保设备台账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五、附则1.对于发现设备台账信息与实际设备情况不符的,应立即进行核实和纠正,并将核实和纠正的结果记录在设备台账中。
2.设备台账管理制度的修改和完善,应经设备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并按照规定程序进行。
设备维修台账管理制度

设备维修台账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设备维修台账管理工作,提高设备维修工作效率和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各部门设备维修工作的台账管理。
三、设备维修台账的建立和登记1. 设备维修台账应以每台设备为单位建立,包括设备名称、型号、规格、使用部门、责任人等信息。
2. 设备维修登记表应包括设备故障现象、处理方式、维修时间、维修人员、维修费用等信息。
3. 设备维修登记表由设备维修人员负责登记,登记完成后应由设备负责人审核签字确认。
4. 设备维修登记表应按照时间顺序编号,以便查询和统计。
四、设备维修台账的保管和归档1. 设备维修台账应由设备维修人员妥善保管,防止丢失和损坏。
2. 设备维修登记表应按照年度归档,归档后需保存至少五年,以备查阅。
3. 设备维修台账应实行定期清理和整理,不得随意更改和破坏。
五、设备维修台账的查询和分析1. 设备维修台账应设定查询权限,只有相关人员才能查询授权范围内的信息。
2. 设备维修台账应定期进行分析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改进。
3. 设备维修台账的分析结果应及时向相关部门和领导汇报。
六、设备维修台账的监督和考核1. 设备维修负责人应定期对设备维修台账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设备维修工作应定期组织考核,并结合维修台账的情况进行评定。
3. 设备维修工作考核结果应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如有涉及修改,须经相关部门审批后实施。
2. 对于严重违反设备维修台账管理制度的行为,将依据公司相关规定予以纪律处分。
以上为设备维修台账管理制度,希望各部门遵守执行,确保设备维修工作的顺利进行。
项目部机械设备、工器具管理制度范文

项目部机械设备、工器具管理制度范文一、引言在项目部的工程建设过程中,机械设备和工器具的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效的机械设备和工器具管理制度不仅可以提高工程施工的效率和质量,还可以有效避免设备的损坏和丢失,确保资金的合理利用和节约。
因此,建立一套规范的机械设备和工器具管理制度对于项目部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二、机械设备管理制度1. 设备台帐管理1.1 设备台帐应详细记录每台机械设备的基本信息,包括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制造单位、购置价格、进场时间、年限、安装位置等。
1.2 如有设备借出或外租的,应在设备台帐中做相应记录,包括借出或外租日期、借出或外租方名称、借出或外租期限等。
1.3 设备报废的,应在设备台帐中做相应记录,并注明报废原因和处理方式。
2. 设备保养维修管理2.1 制定设备保养维修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设备的定期保养和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2 每次设备保养和维修后,应做相应的记录,包括保养和维修的日期、内容、维修费用等。
2.3 重要设备的保养和维修应由专业维修人员进行,确保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2.4 对于设备出现故障或损坏的情况,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并做相应的维修记录。
3. 设备出入库管理3.1 对于新购买的设备,应制定相应的入库管理流程,包括验收、编号、登记、入库等。
3.2 设备出库前,应事先编制出库单,由有关部门经办人员进行审批,并严格按照出库单进行设备出库操作。
3.3 设备入库和出库时,应对设备进行清点和检查,确保数量和状态的准确性。
4. 设备租赁管理4.1 设备租赁前,应与租赁公司签订租赁合同,并明确租赁期限、租赁费用、设备责任、设备维修等相关事项。
4.2 设备租赁期满后,应按照合同约定进行设备归还,并进行清点和检查,确保设备的完好性。
5. 设备巡检管理5.1 每日设备巡检应由专人负责,检查设备的运转情况、润滑情况、安全状况等,并及时进行记录和处理。
5.2 对于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进行处理和报修,并在设备维修完成后进行核实和验收。
工厂设备管理制度及方案

一、前言为确保工厂生产顺利进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设备故障率,保障员工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及方案。
本制度适用于本工厂所有设备的使用、维护和管理。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制定、修订和实施设备管理制度,组织设备管理培训,监督检查设备管理工作的落实情况。
2. 生产部门:负责设备的使用、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并及时向设备管理部门报告设备故障。
3. 工程部门:负责设备的安装、调试、改造和更新,确保设备满足生产需求。
4. 安全部门:负责设备的安全管理,监督设备操作人员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生产安全。
三、设备管理制度1. 设备验收制度(1)设备到货后,由设备管理部门组织人员进行验收,检查设备是否符合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
(2)验收合格后,由设备管理部门办理设备入库手续,并建立设备台账。
2. 设备使用制度(1)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取得操作资格后方可独立操作设备。
(2)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设备操作规程,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操作人员应保持设备整洁,不得随意拆卸设备部件。
3. 设备维护保养制度(1)设备管理部门应根据设备使用情况,制定设备维护保养计划。
(2)操作人员应按照维护保养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润滑、紧固等保养工作。
(3)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 设备维修制度(1)设备出现故障时,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报告设备管理部门。
(2)设备管理部门接到故障报告后,应立即组织维修人员进行检查和维修。
(3)维修完成后,应由操作人员进行试运行,确认设备恢复正常。
5. 设备报废制度(1)设备达到使用寿命或因故障无法修复时,应予以报废。
(2)设备管理部门应按照报废程序,对报废设备进行鉴定、评估和处理。
6. 设备档案管理制度(1)设备管理部门应建立设备档案,包括设备型号、规格、购置日期、使用年限、维修记录等信息。
(2)设备档案应妥善保管,便于查阅和管理。
四、设备管理方案1. 加强设备管理培训(1)定期组织设备操作人员、维修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设备管理培训,提高设备管理水平。
制造工厂车间设备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制造工厂车间的正常生产秩序,提高生产效率,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工厂所有车间设备的管理与使用。
三、设备分类1.生产设备:包括机床、焊接机、切割机、喷涂设备等。
2.辅助设备:包括空调、照明、通风设备等。
3.检测设备:包括测量仪、分析仪器等。
四、设备管理职责1.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的管理、维护和保养。
2.车间主任负责车间设备的日常管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设备操作人员负责设备的使用,遵守操作规程,发现设备故障及时上报。
五、设备管理制度1.设备验收(1)设备到货后,设备管理部门负责验收,确保设备符合技术要求。
(2)验收合格后,设备管理部门办理入库手续,并填写设备台账。
2.设备使用(1)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熟悉设备操作规程。
(2)设备操作人员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违规操作。
(3)设备操作人员应保持设备清洁,定期进行润滑。
3.设备维护与保养(1)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制定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并督促实施。
(2)设备操作人员应按照维护保养计划进行日常保养,并及时上报设备故障。
(3)设备管理部门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设备报废(1)设备达到使用年限或出现严重故障无法修复时,由设备管理部门提出报废申请。
(2)经审批后,设备管理部门办理报废手续,并做好设备拆除、回收工作。
六、设备安全管理制度1.设备操作人员必须佩戴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眼镜、手套等。
2.设备操作人员不得酒后操作设备,不得在工作时间内进行其他活动。
3.设备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遵守安全操作规范。
4.设备管理部门定期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七、奖惩措施1.对遵守设备管理制度,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的个人给予表扬和奖励。
2.对违反设备管理制度,造成设备故障或安全事故的个人,将根据情节轻重给予处罚。
八、附则本制度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如遇特殊情况,需对本制度进行修改,经批准后执行。
设备、机具档案台帐管理制度范文

设备、机具档案台帐管理制度范文1. 目的和背景设备和机具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支撑,科学、高效的设备、机具档案台账管理制度能够确保设备、机具的有效使用和维护,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本制度的目的是建立一套科学、规范、高效的设备、机具档案台账管理制度,确保设备、机具档案的可靠性、真实性和及时性,以促进企业设备、机具管理的持续改进。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所有的设备、机具档案的管理工作,包括设备、机具的采购、验收、编制台账、存储、更新、清查等环节。
3. 关键名词解释3.1 设备、机具:指企业用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类设备和机具。
3.2 设备、机具档案:指设备、机具的基本信息、采购、验收、维护、保养、报废等各种记录和资料的集合。
3.3 设备、机具档案台账:指对设备、机具档案进行记录、管理和统计的工作台账。
4. 设备、机具档案的建立4.1 设备、机具档案建立的原则4.1.1 全面性原则:对企业所有设备、机具都应建立档案,确保所有设备、机具都有相应的档案记录。
4.1.2 可操作性原则:设备、机具档案的编制、管理要符合操作实际,方便查找、更新和使用。
4.1.3 真实性原则:设备、机具档案应真实、准确地记录设备、机具的相关信息和操作记录。
4.1.4 保密性原则:设备、机具档案要严格保密,不得随意外传。
4.2 设备、机具档案的编制内容4.2.1 设备、机具基本情况:包括设备、机具的名称、规格、型号、制造商、生产日期、安装日期等基本信息。
4.2.2 设备、机具采购信息:包括采购合同、发票、付款凭证、运输单据等相关资料。
4.2.3 设备、机具验收记录:包括验收部门、验收日期、验收结果等信息。
4.2.4 设备、机具维护记录:包括维修、保养、更换零部件等维护记录。
4.2.5 设备、机具保养计划和记录:包括保养计划、保养日期、保养内容等记录。
4.2.6 设备、机具报废记录:包括报废申请、报废审批、报废处理等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电设备台账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设备台账管理,理顺设备台账及其附属特征信息管理工作的关系,确保设备台账及设备身份信息的准确、完整、可靠,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设备台账及机电设备身份信息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公司所属各煤业公司机电管理部门为设备台账管理的主要责任单位。
第二章管理职责一、公司机运部公司机运部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固定资产管理的政策、法规。
监督下属煤业公司落实集团公司的相关制度、措施和要求,使设备台账管理符合行业标准,确保账目清楚、管理到位、储备有序,能及时地服务于煤矿安全生产的需要。
二、煤业公司机电部门1、各矿井机电矿长是各矿井机电设备台账管理第一责任人,机电科是矿井机电设备台账管理的责任部门,并按要求设专人对机电设备台账进行管理。
2、设备进场后要及时督促设备管理员对设备进行编号和台账登记,及时收集相关技术资料移交机电科技术员进行建档管理。
3、对所有矿井设备进行定期梳理,补充,确保矿井设备帐、卡、物相符。
4、要按照设备技术特征卡要求做到内容完整、修订及时、管理规范。
5、每月必须将设备台账进行汇总,上报集团公司机运部。
6、机电部门每季末、年末要与财务部门核对设备资产账。
三、设备台账1、所有设备及其辅机必须建立设备总台账。
总账按功能分类,如提升机类、压风机类、主扇风机类、主排水泵类、地面高压开关类、地面低压开关类、地面变压器类、地面机床类、起重设备类、地面运输车辆类、…、皮带机类、绞车类、高爆开关类、低压开关类、井下变压器类、…、2、设备的辅机也须在主机目录下建账。
3、流动设备必须建立设备分台账。
明确设备流动位置及设备在用、待修、备用状况。
4、流动设备的电机、减速机必须建立分台账。
5、较大型及以上设备必须建立设备技术特征台账。
四、设备编号1、所有设备及其辅机必须进行编号,国泰公司下属矿井每一台设备的编号均是唯一的。
2、地面固定设备和供电开关:采用电脑刻字,红色喷漆将设备编号喷印在设备及辅机上,要求位置醒目,整齐美观。
3、井下采掘流动设备:均采用錾刻方法,在不有损设备防爆性能的醒目位置进行编号,要求字体清晰,规格一致。
也可增加编号标志牌。
4、隔爆型供电开关一律采用錾刻方法,在不有损设备防爆性能的开关接线腔颈部侧面位置,进行编号,要求字体清晰,规格一致。
也可增加编号标志牌。
5、各类矿车、专用平板车、材料车一律采用焊接方法,进行编号,要求字体清晰,规格一致。
6、设备编号的规定:煤矿名称代号+设备类别+设备规格+(-)同型设备序号煤矿代号:1—5。
其中1--红岩、2--宝华、3--鸿利、4--南河、5--亨元顺。
设备类别:取设备名称关键字中两个字的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作为编号。
设备规格:如果同类别的设备规格不一样可加上设备规格编号,取第一位数字。
同型号设备序号:一般按出厂从先到后(1--999)例:红岩煤矿120开关和80开关:1QC1-1和1QC8-1南河煤业高压真空防爆开关: 4GK-1煤矿机电设备类别及编号规则序号编号名称序号编号名称一大型固定设备14MJ锚杆钻机1TS主、副井提升绞车15FC翻车机2TF主扇通风机3PS主要排水泵4YF主压风机四供电设备5KY空压机1YB隔爆移动变电站二采、掘、运设备2GB隔爆干式变压器1MG采煤机3GK高压隔爆真空配电开关2YZ液压支架4KB矿用电力变压器3SG刮板输送机5DK隔爆低压馈电开关4QZ桥式转载机6QC隔爆真空磁力启动器5PJ破碎机7ZQ隔爆组合真空磁力启动器6DS带式输送机8QR隔爆型真空交流软起动器7RB乳化液泵站9GG高压开关柜8PB喷雾泵站10DB地面变压器9ZJ综掘机11DG低压配电屏三一般设备12DR电容补偿柜1LB离心水泵13KG控制柜2QB潜水泵14JQ自藕降压启动柜3JT局部通风机15CD矿灯充电架4GM给煤机16FD发电机组5WJ无极绳绞车17FK发电机控制柜6JC架空乘人装置7DJ调度绞车8HJ回柱绞车五小型设备9FJ风门绞车1MZ煤电钻综保10DC蓄电瓶电机车2ZX照明信号综合保护器11PZ耙斗装载机3KC矿车12ZM放料闸门4PC平板车13ZS振动筛5LC材料车煤矿机电设备类别及编号规则序号编号名称序号编号名称6TS探水钻11HL电动葫芦7DH电焊机12SY液压试验台8QG切割机13JZ工钢校直机14HK烘烤炉15KL锅炉六其他设备16GS锅炉给水泵1CC车床17YJ引风机2XC铣床18GF鼓风机3ZC钻床19TL除尘器(脱硫罐)4BC刨床20CZ出渣机5JH冲床6JB剪板机7ZW折弯机8KQ空气锤9JD电锯10QQ桥式起重机注:35kv、10KV变电所内设备不含此编号。
机电设备库房管理制度1、设备库是全矿储备机电设备的重地,严禁非工作人员和各种车辆随意进入。
2、新购进的机电设备,必须由矿机电矿长牵头,经机电科、市场科、生产厂家、设备管理员、仓库保管员开箱后,按照装箱清单进行验收,防爆电器设备还要有防爆检查员参加验收。
经验收合格后,方可入库。
3、机电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合格证、随机图纸资料、煤安标志等资料交由矿机电科档案室保存。
大型固定设备同时矿档案室登记保存一份。
4、验收合格的设备要由验收人员签发验收合格单,不合格的设备要及时通知有关部门退货或更换。
发现设备不合格而入库的,要追究验收人员的相关责任。
5、机电设备、配件的领用,要经矿领导、机电科审批,批准后办理领用手续,登记建账后,仓库方可发放。
6、出库设备或返库设备,必须有专职设备管理员或材料员进库办理相应手续,待手续完备后车辆方可进入。
井下设备升井后,入库前要仔细检查设备的完好情况,配件是否齐全,并详细记录,按仓库保管员指定的位置存放,方可办理入库手续。
7、设备库存放的设备,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库随意拆套、拆卸零部件,特殊情况需经矿领导批准,并按要求限期恢复设备原性能。
8、严禁白条、借条或口头发放设备,对不符合手续的或无手续的单位,设备库保管员按规定有权拒绝发放设备。
放设备,一经发现按失职论处,并追究责任。
10、设备库应保持清洁,新旧设备分类摆放、排列成行,台台设备有标志牌及设备卡片。
11、严禁露天存放设备,如有特殊原因暂不能入库的,确需12、严禁存放易燃物品,禁止库内吸烟。
做好库房防火、防盗工作。
机电设备技术资料管理制度一、凡属矿机电设备方面的技术资料包括出厂说明书、产品合格证、防爆合格证、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试验单、备件图纸、性能测试报告等均应由机电技术资料室整理补充建档。
大型固定设备必须一机一档专人保管,不得随意租借,杜绝丢失。
设备台账和技术资料包括以下内容:1、设备型号、技术规范。
图纸、检验报告、试验记录、检修记录、缺陷及处理记录、运行规程、技术与安全状况分析、工料消耗和备品备件清册等。
2、图纸资料主要有:设备使用说明书,设备基础图、安装图、装配图,备品配件图,电气及管路系统图,电气二次线路图,液压系统图等。
3、设备大型技术改造后,机电管理部门应在1个月内对原设备图进行修改、完善,确保图纸与实物相符,并报送机电矿长审批。
4、设备台账应做到分类归档、内容完整、修订及时、管理规范。
5、所有的设备台账和技术资料由机电科妥善保管,设备主要性能、参数变更后同时送交技术档案室存档。
二、档案资料管理要求1、档案资料在收发、借阅、存档、销毁等各环节中,应严格登记。
2、借阅文件应在借阅指定地点进行并在指定期限内按时归还,同时办理档案资料借阅手续。
3、所有档案资料均要定期清查,若发现借出逾期未还或丢失的要及时追查处理,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4、借阅的文档资料未经领导批准,不得随意扩大阅读范围。
5、档案柜中的资料应保持干净、整洁。
6、文档资料负责人对所有保存文档要按顺序分类存放,同时做出相对应的文档目录清单,如果有新资料入档,必须在文档目录中及时添加。
7、若档案资料负责人离职时,须按资料目录清单做好工作交接,按照目录清单与现存资料核对,如果出现物单不符,给公司造成损失的,视情节轻重予以责任人50—500元的处罚。
8、新接管档案管理的人员要尽快熟悉负责保存的档案,继续做好资料的保存、保密工作,并及时对档案资料进行更新、备案。
10、如因档案资料保管人工作疏忽或交接手续不严谨造成文件资料丢失的要追究相应责任。
三、检修总结的内容要求主要包括:1、设备概况:检修日期、工期、复役时间。
2、检修主要完成项目,重点总结特殊、技术改造项目的完成情况、存在的问题、下次检修需注意的事项和拟增减的项目。
四、计划检修的设备,投入使用后1个月内,机电科设备管理员负责收集、整理相关的检修资料(包括检修文件包、检修记录、验收资料),并报机电科审核归档。
五、设计系统图或设备图较大功能更改时,由矿井更改后报送公司机电部审核、机电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批准,并整理移交归档。
六、技术改造项目归档资料包括:1、年度计划申请文件、年度计划批复、初审表、立项申请及批复文件、项目竣工报告。
2、设计委托书和合同、安全措施、施工合同、监理合同、指定工程队的审批单等。
3、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审查会议纪要、设计资料和图纸、设计交底纪要、技术协议、开工报告、施工组织计划、施工组织安全措施、施工图、施工方案、进度控制计划、施工协调纪要、验收资料、设计变更、异动报告、监理文件、竣工验收报告、试验报告、竣工图、工程总结或后评估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