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籽油压榨工序及技术
菜籽油压榨油与浸出油区别

压榨油与浸出油有什么区别一、加工工艺一)物理压榨工艺(以菜籽为例)将菜籽加水破碎(加水的目的是防止炒焦) → 然后入锅炒熟→ 再入螺旋榨油机压榨→ 出毛油(半成品油)→ 将毛油沉淀→ 进行毛油精炼→ 最后制成食用油二)化学浸出油工艺(以菜籽为例)先将菜籽压成碎薄片→ 用六号轻汽油浸泡,使油脂溶解在轻汽油中形成混合油→ 然后对混合油进行加热蒸馏除去轻汽油,制成半成品油→ 菜籽毛油化学高温精炼脱胶、脱色、脱臭(用15波美度的碱液提炼;脱色用膨润白土,并适当加入活性炭) → 最后制成食用油。
浸出油工艺从半成品油到毛油精炼,整个过程都在使用化学剂,有的提炼过程中甚至使用硫酸。
二、两者优劣对比一)营养压榨油:不破坏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保留了油料作物原有的营养成分(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等),也保留了植物原有的天然香味。
浸出油:由于高温、化学的加工过程,破坏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营养成分(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等)遭到破坏、流失。
因此浸出油主要成分就是各种脂肪酸,只能为人体提供能量,基本上无营养可言。
浸出油通常无色无味,闻不到植物原有的香味。
二)化学残留压榨油:基本上无化学残留物。
浸出油:6号汽油等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各种化学物质都有残留,这些物质对人体无益、甚至有毒。
三)致癌物质苯并芘压榨油:低温、物理加工过程,不产生致癌物质苯并芘。
浸出油:高温加工过程产生苯并芘(烧烤、油炸、吸烟都会产生),是一种强烈的致癌物。
四)人工抗氧化剂压榨油:植物油中本来就有天然的抗氧化物质,可以不加或少加人工合成的抗氧化剂。
浸出油:高温加工过程中破坏了原有的抗氧化物质,而缺少抗氧化物质的保护食用油极易被氧化而产生酸败现象,破坏营养价值、产生对人体有害成分,并影响口感。
因此浸出食用油必须添加人工合成的抗氧化剂BHA(丁基羟基茴香醚)、BHT(二丁基羟基甲苯)、TBHQ (叔丁基对苯二酚)等,这些抗氧化剂具有潜在的毒性甚至致癌作用,会带来食品安全问题,许多国家已经禁止使用。
鲁花菜籽油的生产工艺

鲁花菜籽油的生产工艺
鲁花菜籽油的生产工艺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清洗:将收集来的菜籽进行清洗,去除杂质和附着在菜籽上的沙子、泥土等。
2.烘焙:将清洗后的菜籽放在饼干烘烤机上进行烘焙。
烘焙温度通常在100C到120C之间,时间约为20至30分钟,目的是杀灭菜籽中的微生物,并促进籽仁内部膨胀,有利于后续的压榨。
3.压榨:烘焙后的菜籽送入压榨机进行压榨,分离出菜籽油和菜粕。
常见的压榨机有平式压榨机和螺旋压榨机两种,螺旋压榨机压榨效率更高,油质也更佳。
4.脱臭:得到的菜籽油有一定的异味,需要进行脱臭处理。
通常采用蒸汽脱臭或物理脱臭的方法,将油蒸汽加热至250C到260C,利用蒸汽将异味分离出去。
5.过滤:经过脱臭后的菜籽油需要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杂质和颗粒,提高油的纯度。
6.装瓶:经过以上几个步骤后得到的鲁花菜籽油,根据规格和包装口径不同,采用不同的机器进行灌装、封口等工序,最终形成不同规格的产品。
以上就是鲁花菜籽油的生产工艺步骤。
菜籽油加工工艺流程

菜籽油加工工艺流程
《菜籽油加工工艺流程》
菜籽油是一种常见的食用油,它是由菜籽经过一系列加工工艺处理而成。
下面是菜籽油加工的工艺流程。
1. 菜籽清洗:首先将采收的菜籽进行清洗,去除杂质、泥土和其他不洁物。
2. 蒸煮:经过清洗的菜籽投入蒸煮锅中进行蒸煮,主要是为了软化菜籽,使菜籽中的油脂更容易被提取。
3. 压榨:蒸煮后的菜籽被送入压榨机中进行压榨,以提取菜籽中的油脂。
4. 油脂沉淀:经过压榨得到的原油需要进行沉淀处理,使得油脂与杂质分离,从而提高油的纯度。
5. 澄清:经沉淀处理后的油脂需要进行澄清过滤,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残渣。
6. 精炼:澄清后的油脂需要进行精炼,以去除油脂中的色素、异物和不纯物质,提高油的透明度和口感。
7. 脱臭:精炼后的油脂需要进行脱臭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杂味和异味。
8. 包装: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后,菜籽油就可以进行包装,并进行检验和质量检测,最终投放市场。
总的来说,菜籽油加工工艺流程主要包括蒸煮、压榨、油脂沉淀、澄清、精炼、脱臭和包装等步骤。
通过这些工艺处理,菜籽油可以得到提纯,并成为一种优质的食用油。
菜籽预处理、压榨法、浸出制油工艺过程

菜籽预处理、压榨法、浸出制油工艺过程菜籽是一种常见的油料作物,每年都会有大量的菜籽被加工成油。
制油的流程通常包括预处理、压榨法、浸出制油工艺过程。
接下来我们将对这三个过程进行详细介绍。
一、菜籽的预处理菜籽到工厂后,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处理,以便保证后面的工艺过程能够正常进行。
菜籽的预处理主要包括清洗、烘干、去杂、压碎等步骤。
其中清洗是指将菜籽表面的杂质和灰尘等清除干净,以免在后面的过程中对机器造成不必要的磨损。
烘干是指将清洗过的菜籽晾干,以去除水分,避免后面的工艺过程中出现爆炸等情况。
去杂是指将菜籽中的杂质、石子等物质去除,以保证后面的工艺过程中不受干扰。
压碎是指将去杂后的菜籽压碎成小颗粒,以方便后面的压榨过程进行。
二、菜籽的压榨法菜籽的压榨法是一种常见的油制作方法。
在这一过程中,压榨机通过对菜籽进行挤压,将油和菜籽分离出来。
压榨法主要分为两种方法:一种是冷压法,另一种是热压法。
冷压法是指在压榨菜籽的过程中,不加热,直接用机器将菜籽挤压成饼,并将油分离出来。
这种方法能够保留植物油的天然味道和营养成分,但因为油的生产效率较低,因此成本也比较高。
热压法是指在压榨菜籽的过程中,加热提高油脂流动性,提高油的产量。
由于热压法可以大幅度提高油脂的产量,因此成本相对较低。
但这种方法容易破坏植物油的味道、营养成分等天然特性。
三、浸出制油工艺过程除了通过压榨法制油外,还可以采用浸出方法进行制油。
浸出制油工艺通过对菜籽进行浸出,将油和菜籽分离出来。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而且效率高,是现代化的生产方式。
浸出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有机溶剂浸出,另一种是超声波浸出。
有机溶剂浸出是指用各类溶剂将油脂从植物中提取出来。
由于溶剂的选择和使用有一定的讲究,因此该方法需要一定的专业技术和设备。
超声波浸出是指利用超声波加速浸出过程,提高浸出速度和效率。
由于超声波对菜籽的杀菌、杀虫、去除表面污染也有一定的作用,因此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总之,制油是一个复杂的工艺,其过程需要专业的设备和人员。
菜籽油压榨方法

菜籽油压榨方法第一工艺流程1、热榨菜籽一清理软化一轧胚蒸炒一压榨操作说明菜籽选用规格30目英寸的筛网进行筛选使菜籽含杂质小于05然后于进行软化软化后菜籽含水份9左右再进行轧胚、蒸炒蒸炒使油料温度达110—120度其水份含量l—15左右便可以进入榨油机进行压榨。
如利用圆筒炒锅菜籽经清选去杂后可以直接进入圆筒炒锅或轧胚后进入平底炒锅都可以。
但在炒籽时加入2—3的水炒到110一120度时即可以出锅压榨。
热榨时可以采用下列方法判断菜籽是否炒好。
用两块木板擦菜籽若壳仁分离仁成深黄色为合适若仁成粉则太干若壳与仁不分离则太湿。
2、冷榨菜籽也可以冷榨冷榨时将菜籽清理去杂可以加l一2的水使菜籽软化软化后轧胚不轧胚也可以进入榨油机进行压榨但轧胚后再压榨能提高榨油机的性能冷榨时菜籽含水份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出油效率所以判断油料的干湿是非常关键的一般入榨前菜籽含水份控制在5—8用土法判断菜籽含水份高低可以用指甲挤一下菜籽若有响声并分成两片有油挤出为含水份合适若成粉装则含水份少太干若成扁状则含水分高太湿。
在压榨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菜籽中含油量高达33—40左右一般热榨时按说明操作书操作不会出现异常现象若冷榨时由于操作不当或油料含水份不适菜籽榨油机机体温度不佳也会出现跑渣、回油或进料不顺等现象这时可以参考花生仁的冷榨进行处理。
第二1.清洗清洗前先将菜籽放在竹制箩筐内用脚踩碎其中的并肩泥泥块然后进行筛选。
通过风车除去轻于菜籽的灰杂物。
再用粗细筛分别除去大于或小于菜籽的夹杂物。
2.炒籽采用夹层锅也可用两个锅套起来用夹层中可以填入草灰或细砂。
开始炒时火力可稍大约0.5小时后锅内菜籽有炸裂声即应控制火力。
菜籽出锅前10分钟要压住火苗当锅内菜籽温度达到115120℃手捻菜籽碎后呈金黄色时即可出锅。
炒时要勤翻动。
3.磨碾磨要放平调好磨心高低下料均匀大小籽分开磨磨时不出整籽。
碾籽要勤翻勤扫头道坯将起槽时加入3左右的筛净粗糠或2左右的3厘米长的草心混合压出的厚度不超过0.2厘米掺入规定的粗糠或草心后就可直接蒸坯。
油菜籽压榨工艺流程

油菜籽压榨工艺流程
一、原料准备
油菜籽压榨的第一步是原料准备。
这一阶段包括从农场或供应商处接收油菜籽,进行清洁和筛选,以去除杂质和劣质籽粒。
确保原料的质量和纯度对于后续的加工过程至关重要。
二、浸泡与蒸炒
在浸泡与蒸炒阶段,油菜籽将被浸泡并加热,以促进酶的活化,使蛋白质和油脂更容易分离。
这一过程通常在蒸炒机或炒锅中进行,可以调节温度和时间以获得最佳的压榨效果。
三、压榨
压榨阶段是油菜籽压榨工艺的核心,涉及到通过物理方法将油菜籽中的油脂提取出来。
压榨通常在榨油机中进行,通过向油菜籽施加压力,将油脂从种仁中挤出。
四、过滤与分离
压榨后的油脂中含有一些残渣和杂质,需要进行过滤和分离。
这一过程通常使用过滤器和离心机等设备,以去除杂质和提高油脂的纯度。
五、精炼
在精炼阶段,通过加热、脱色、脱臭等工序进一步净化油菜籽油,去除异味和色素,提高其质量和稳定性。
这一步是油菜籽油生产的必要环节,可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六、灌装与储存
精炼后的油菜籽油将被灌装到容器中,如油瓶或油桶,并进行储存。
储存环境的温度和光照条件需得到有效控制,以确保油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七、质量检测
质量检测是油菜籽压榨工艺的重要环节,涉及到对油品的一系列质量指标进行检测和评估。
这些指标包括色泽、气味、滋味、透明度、水分及挥发物含量等,以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八、包装与运输
最后,经过质量检测合格的油菜籽油将被包装并运输到目的地。
包装材料应具有良好的阻光、阻氧性能,以保护油品的质量。
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平稳、安全,避免振动和冲击。
菜籽油压榨工序及技术

菜籽油压榨工序及技术油菜籽加工,关键包含菜籽油制备、精炼和利用和菜籽饼中蛋白质提取、利用和菜籽饼综合利用。
菜籽油在降低了芥酸以后,脂肪酸组成较为合理,不仅提升了营养价值,扩大了其在食品加工中用途,同时芥酸也是关键工业原料。
菜籽饼在脱除硫甙等有害物质以后,蛋白质利用价值得到很大提升。
所以,菜籽油和菜籽饼经过生物学和工业加工以后,综合利用价值得到很大程度提升,含有很好发展前景。
1.菜籽油制备菜籽油制备方法有压榨法和浸出法两种。
多年来浸出法发展很快,关键以有机溶剂萃取为原理,能够显著地提升出油率。
优异预榨浸出法加工程序包含压胚、蒸胚、预榨和浸提,即用压榨机先榨出18%~19%油分,再对预榨饼进行溶剂浸出,能够使干饼残油量降低到2%~3%,预榨浸出法出油率显著高于通常单一机榨法。
但预榨浸出法生产出来菜籽油含类脂化物和胶质,而且饼中硫甙分解产物异硫氰酸脂也会随榨油过程溶解于油中,使油食味和质量受到影响。
另外,菜籽油中还含有游离脂肪酸和来自种皮黑色素等,使毛菜油颜色较深,影响菜籽油贮藏和外观。
现在,中国菜籽油生产即使已经有一部分采取预榨浸出法,但大部分还是采取螺旋机压榨。
采取螺旋机压榨法,每100kg菜籽少出4kg~6kg油,而且毛油质量较差。
尤其是采取95型榨油机,为了提升出油率,在操作过程中就要提升榨膛压力和蒸炒温度,肯定使毛油颜色变黑,从而大大降低菜籽油质量。
油菜籽出油率通常仅为30%,若采取合适方法,可使出油率提升2%~5%。
①筛去泥沙。
因在加工过程中泥沙会吸油,从而降低油菜籽出油率,故在加工前应先筛去泥沙。
②控制炉火。
通常见平底锅炒菜籽时,全部是全部炒熟后才开锅将菜籽倒出,每次会有1.5kg~2kg菜籽黏在锅底被烧煳。
所以,将菜籽炒到八成熟时,就要打开上部灶口,封住下部风口,以控制炉火。
具体是在灶口墙上砌一个活动槽,嵌入一块活动铁板,需要大火时,把铁板向上提,封住炉口;需要文火时,把铁板往下放,封住风口。
压榨菜籽油工艺

压榨菜籽油工艺榨菜籽油是一种常见的油料加工方法,通过机械压榨将菜籽中的油分离出来。
以下将介绍榨菜籽油的工艺流程和注意事项。
一、原料准备榨菜籽油的原料是菜籽,菜籽应选用新鲜、干净、无霉变的菜籽。
在进行榨油之前,需要对菜籽进行清洗和筛选,去除杂质和不良菜籽。
二、烘烤处理菜籽经过清洗和筛选后,需要进行烘烤处理。
烘烤的目的是提高菜籽中的油脂含量和破坏菜籽细胞结构,有利于榨油。
一般采用低温烘烤的方式,避免过高温度损害菜籽中的营养成分。
三、压榨过程1. 破碎:经过烘烤处理的菜籽进入破碎机,通过机械力破碎成小颗粒,增加榨油效率。
2. 蒸煮:将破碎后的菜籽颗粒送入蒸煮锅,进行蒸煮处理。
蒸煮的目的是破坏菜籽细胞壁,使油脂更容易被释放出来。
3. 榨油:蒸煮后的菜籽颗粒送入榨油机,通过机械压榨将菜籽中的油分离出来。
榨油机中的螺杆将菜籽颗粒逐渐挤压,并通过滤网将油脂与固体残渣分离。
榨油机一般采用冷榨工艺,保持油脂的原香味和营养成分。
4. 沉淀和过滤:榨出的菜籽油经过沉淀和过滤处理,去除悬浮物和杂质,提高油品的纯度和质量。
四、油水分离榨油过程中,除了分离出菜籽油,还会有一定量的水分存在。
需要进行油水分离处理,将菜籽油和水分分离开来。
一般采用静置沉淀和离心分离的方法,使油水分离更彻底。
五、油品储存经过油水分离处理后的菜籽油需要进行储存。
储存时应注意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保持油品的新鲜度和稳定性。
同时,要选择适当的容器进行储存,避免氧气和光线的进入,防止油品氧化和变质。
六、注意事项1. 压榨菜籽油过程中应注意卫生和安全,避免杂质和异物污染油品。
2. 烘烤和蒸煮时温度控制要合适,避免过高温度对油脂和营养成分的破坏。
3. 榨油机的质量和调整要合理,以确保榨油效果和油品质量。
4. 油品储存时要注意防潮防晒,保持油品的质量和口感。
5. 榨菜籽油的工艺流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提高榨油效率和油品质量。
总结起来,压榨菜籽油的工艺包括原料准备、烘烤处理、压榨过程、油水分离和油品储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菜籽油压榨工序及技术
油菜籽的加工,主要包括菜籽油的制备、精炼和利用以及菜籽饼中蛋白质的提取、利用和菜籽饼的综合利用。
菜籽油在降低了芥酸以后,脂肪酸组成较为合理,不仅提高了营养价值,扩大了其在食品加工中的用途,同时芥酸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菜籽饼在脱除硫甙等有害物质以后,蛋白质的利用价值得到很大提高。
因此,菜籽油和菜籽饼经过生物学和工业加工以后,综合利用价值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1.菜籽油的制备
菜籽油的制备方法有压榨法和浸出法两种。
近年来浸出法发展很快,主要以有机溶剂萃取为原理,可以显著地提高出油率。
先进的预榨浸出法的加工程序包括压胚、蒸胚、预榨和浸提,即用压榨机先榨出18%~19%的油分,再对预榨饼进行溶剂浸出,可以使干饼的残油量降低到2%~3%,预榨浸出法的出油率明显高于一般的单一机榨法。
但预榨浸出法生产出来的菜籽油含类脂化物与胶质,并且饼中硫甙的分解产物异硫氰酸脂也会随榨油过程溶解于油中,使油的食味和质量受到影响。
另外,菜籽油中还含有游离脂肪酸以及来自种皮的黑色素等,使毛菜油颜色较深,影响菜籽油的贮藏与外观。
目前,我国菜籽油的生产虽然已有一部分采用预榨浸出法,但大部分还是采用螺旋机压榨。
采用螺旋机压榨法,每100kg菜籽少出4kg~6kg油,而且毛油质
量较差。
尤其是采用95型榨油机,为了提高出油率,在操作过程中就要提高榨膛的压力和蒸炒温度,必然使毛油颜色变黑,从而大大降低菜籽油的质量。
油菜籽的出油率一般仅为30%,若采用适当的方法,可使出油率提高2%~5%。
①筛去泥沙。
因在加工过程中泥沙会吸油,从而降低油菜籽的出油率,故在加工前应先筛去泥沙。
②控制炉火。
一般用平底锅炒菜籽时,都是全部炒熟后才开锅将菜籽倒出,每次会有1.5kg~2kg菜籽黏在锅底被烧煳。
因此,将菜籽炒到八成熟时,就要打开上部灶口,封住下部风口,以控制炉火。
具体是在灶口墙上砌一个活动槽,嵌入一块活动铁板,需要大火时,把铁板向上提,封住炉口;需要文火时,把铁板往下放,封住风口。
③改装榨螺。
使用95型卧式轴动榨油机时,可用旧的6号榨螺代替5号榨螺,这样可增大内压力,使出油部位后移8cm~10cm,这样每100kg菜籽可多出油1kg~2kg。
④热料上榨。
由于油分子在高温中最活跃,从炒锅中刚出来的菜籽温度为108℃,趁热上榨就可以多出油。
因此,每锅炒籽量最好控制在40kg~50kg,做到随炒随榨,确保热料上榨。
⑤适量掺糠。
因为菜籽含油率高,在榨筒中加压后滑动快,油还未全部榨出,菜籽饼就出榨机了,而加谷糠可使菜籽减慢滑动速度,故能多榨油。
一般在每100kg菜籽中掺入5kg~7kg谷糠,依据好的菜籽多掺、差的菜籽少掺的原则。
注意谷糠应新鲜无杂物。
2.菜籽油的精炼
菜籽油精炼主要包括水化、碱炼、脱色和脱臭等工序。
水化即除去或回收毛菜籽油中的亲水性磷脂,也叫脱磷;碱炼就是纯化毛菜籽油,主要是把烧碱溶液加到毛油中,然后用离心机连续分离;脱色即将菜籽油色素含量降低到所要求的水平,主要是使定量的白土在通有氮气的情况下与加热的油混合,在脱色罐中进行脱色;脱臭就是破坏油中的过氧化物,除去醛、酮或其他空气氧化所产生的较易挥发的臭味物质,并且可通过破坏不稳定的胡萝卜素使油的颜色变得更浅。
3.菜籽油的利用
精炼加工后的菜籽油除可直接食用外,还可以制成不同规格和不同用途的产品。
色拉油可用来进行凉拌、煎炸、制作糖果和点心等;用菜籽油制作乳酪,其饱和脂肪酸含量低,制作成本又低,是一种很好的代乳酪品。
同时,菜油在工业上的用途也很多,可以分为菜籽油、菜籽油脂肪酸及其脂肪酸衍生物三种产品,用于不同的工业生产,可制成多种工业产品。
4.菜籽饼的加工
(1)脱除硫甙榨油后的菜籽饼可通过物理和化学等方法脱除其中的硫甙等有害物质。
物理方法有加热处理、溶剂处理和微波处理等,以溶剂处理较为常见。
溶剂处理又分水浸出、盐水分离蛋白质浓缩物、醇溶液浸提、丙酮浸取和酸溶液浸取等方法,以降低或去除菜籽饼中的有毒物质;加热处理以加热温度达100℃~110℃和时间15min~16min为宜;微波处理可以钝化
整粒菜籽中的芥子酶。
化学方式包括化学添加剂处理、氨处理和酶催化水解等。
化学添加剂处理主要用于饲料饼粕的处理,化学添加剂分酸性和碱性两类。
前者为铁、铜、锌、锰、钴和镍的盐类,用量为饼粕重量的4%;后者有碳酸钠、氢氧化钙(钠)。
其中,硫酸亚铁(Fe~SO4)是最经济的一种化学添加剂。
氨处理可归纳为氨处理和酶催化水解两个过程,后者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水分15%~16%、温度为115℃~150℃、反应时间为45min。
(2)制取蛋白质制取菜籽饼中的蛋白质,既要除去硫甙等有害物质,又要在除毒过程中尽量完好地保持蛋白质和其他营养成分。
因此,制取菜籽饼蛋白质的工艺步骤比较复杂。
油脂的精炼工艺主要包括脱胶、脱酸、脱色和脱臭。
脱胶和脱酸是除掉油里的胶体杂质(主要是磷脂)、游离脂肪酸、悬浮杂质、一些色素等;脱色是通过吸附原理,除掉油里的色素、一些有机降解物;脱臭是除掉油里的臭(xiu)味组分,主要是一些小分子的醛、酮、残留的游离酸、碳氢化合物等。
苯并芘、黄曲霉素、农药残留在这些过程中也会一起被脱除。
除了上述物质,油里的一些维生素E、甾醇之类的也会被同时脱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