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统编)三年级语文上册 22课《读不完的大书》
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2课《读不完的大书》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2课《读不完的大书》优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创设情境识字,学习随文理解词语的方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大自然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3.了解课文描写了大自然中哪些“好玩的东西”,体会生动的语言,并联系生活实际,明白大自然是一本读不完的大书,培养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通过多种方式理解课文,感悟文中内容,体会生动的语言,并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自然之美,以及所带来的乐趣。
明白大自然是一本读不完的大书。
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都读过那些课外书?今天老师想与同学们一起来读一本很特别的书,生读题。
二、初读课文,寻找方法1.那么这里这本读不完的大书指的是什么呢?(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大自然)课文中哪一个自然段直接告诉我们这一答案呢?2.我们在阅读课文,找一些重要信息的时候,一般不看头,就看尾,这位同学是在课文的结尾找到的,那么课文里还有哪个自然段告诉我们这本读不完的大书是指大自然的意思呢?3.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啊,就要做到眼到,这样才能发现更多的信息,同样阅读大自然这本书也需要用到眼睛,那么这里的哪个词也表示了这个意思呢?(老师板书寻找,生读)4.同学们,你们经常去大自然中观察,寻找好玩的东西吗?老师也曾在大自然中找到一些趣事,来与同学们分享一下,(出示儿时趣事)这里的趣事你玩过哪些?(生交流)让我们通过朗读来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乐趣。
(生齐读)5.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啊,不仅要做到眼到,还要做到心到,阅读大自然这本书也是这样。
这里的哪两个词也表示了这个意思呢?(老师板书沉思与遐想)你们找到了吗?生读。
这里的沉思是认真的思考,那么这里的遐想是什么样的想呢?(生交流)这里的遐想就是自由自在的想,无拘无束的想,想怎么想就怎么想。
我们再来把这三个词读一遍,课题《读不完的大书》中的读就是寻找、沉思与遐想(生跟读)。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第22课 读不完的大书 教案

22 读不完的大书(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仅、麻”等11个生字,会写“读、虾”等13个字,会写“高远、沉思”等17个词语。
2.了解课文描写了大自然中哪些“好玩的东西”,能说出从课文中感受到的大自然的乐趣,并能找出相关语句,体会语言的生动。
(教学重点)3.能简单地写出自己在生活中感受到的大自然的乐趣,并和同学交流。
(教学难点)教学准备课文内容相关的补充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仅、麻”等11个生字,会写“读、虾”等13个字,会写“高远、沉思”等17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描写了大自然中哪些“好玩的东西”。
教具准备小学课件资源教学过程Ⅰ结合生活,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同学们喜欢读书吗?你们都读过哪些书?哪本书让你们觉得很有趣?朱维之爷爷向大家推荐了“一部永远读不完的大书”。
这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吧。
(板书课题:读不完的大书)范写、教学“读”的书写:强调右部上横短,横钩不宜太长。
2.课件出示朱维之的相关资料,介绍作者。
Ⅱ初读课文,解决生字1.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想一想:“读不完的大书”是什么?“大书”有哪些内容?为什么读不完?2.检查初读情况。
(1)课件出示会认字组词,指名认读词语,交流认读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2)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盘旋”的意思,并小结:指环绕着飞或走。
(3)重点指导。
寸:出示“寸”字的演化过程图,解读并演示“一寸”的距离。
副:认识和它样子相近的字吗?(富、幅、福)照样子,填一填:一副笑脸一副手套一副眼镜佩:它有“古代衣带上佩带的玉饰”和“佩服、心悦诚服”等意思。
认读积累“佩服、敬佩、玉佩、佩戴”等词。
3.学习写字“四步法”,学生自主学写字。
四步法:①一步看字形;②二步说笔顺;③三步动笔写;④四步对字帖。
学生按“四步法”学写“册”,教师巡视,指导改进。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2 读不完的大书》教案(2课时)

读不完的大书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认识“麻、旋、佩”等9个生字,会写“读、麻”等6个字,会写“高远、沉思”等6个词语。
2.能说出从第二、三自然段中感受到的大自然的乐趣,并能找出相关语句,体会语言的生动。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引人课题1.教师出示篇章页,引导: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聆听了《大自然的声音》,这是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珍贵礼物。
今天,让我们走进《读不完的大书》,看看大自然还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2.教师出示课题,指导读课题。
3.教师引导:结合课题猜-猜,“读不完的大书”是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出示自学提示:自由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
“读不完的大书”是什么?“大书”有哪些内容?为什么读不完?2. 学生带着任务自由读课文。
3. 教师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1)指名学生认读生字词。
(2)教师强调平舌音“笋、寸.姿”,学生正音。
(3)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盘旋”的意思,并小结:盘旋就是指在空中绕着圈飞。
(4)教师出示“佩”字,并引导:“佩”本意是指古代人佩戴在身上的配饰引申为佩服心悦诚服的意思。
学生认读积累“佩服、敬佩、玉佩、佩戴”等词。
4. 理清脉络,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1)学生交流初读问题:“读不完的大书”是什么?“大书”有哪些内容?为什么读不完?①根据第一、三个问题,教师相机出示第六自然段,学生自由读并大致了解:“读不完的大书”就是大自然,因为里面有无穷的奥秘、无尽的乐趣,所以读不完。
②根据第二个问题,教师相机出示第一自然段,学生自读并大致了解:“读不完的大书”里有很多好玩的东西,有浮云飞鸟、虾蟹游鱼、走兽昆虫、花草树木等,就是文中说的“世界万物”。
(2)教师提问:课文描写了大自然中哪些“好玩的东西”?默读第二至五自然段,圈画相关事物。
①教师根据学生反馈,板书:麻雀、老鹰、蚂蚁、花、草、果树、竹子、棕榈。
提问:这么多的事物,作者把哪此东西放在一块儿写?为什么?②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小结:作者先写“世界万物,不仅玩,还让人沉思和遇想”,再具体描写了动物、植物和自家房子前后的植物,最后写了大自然是“读不完的大书,里面有无穷的奥秘,有无尽的乐趣”。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2课《读不完的大书》生字讲解课件

比一比,认一认。
fú 幅 一幅画
一副手套
fù 副 一副眼镜
一副笑脸
zāi
栽树 栽
结构:半包围
音序:Z 部首:木
书写指导:“土”与“木”
组词:栽植 栽跟头
的竖分两笔写,“戈”的斜
造句:同学们正在有秩序地栽树。 钩要长,最后一笔是点。
lí
梨树 梨
结构:上下
音序:L 部首:木 组词:梨树 雪梨
书写指导:上部分居竖中线 两侧;下部“木”横要长,
造句:我在集市上买了一斤雪梨。 在横中线下方,竖略短,在
yáo
摇摆 摇
结构:左右
音序:D 部首:扌
组词:摇动 一摇一晃
造句:受伤的小狗一摇一晃地来到 我身边。
书写指导:右上边四笔要小,写 紧凑;“午”中竖上边不 出头,下横要长。
cè
画册 册
结构:独体
音序:C 部首:丿
组词:画册 一册书
造句:妈妈送给我一本画册作为生 日礼物。
书写指导:横要稍长一些, 在横中线上。
书写指导:“虫”的“口” 略扁,中竖要长;“下” 的竖要长。
má
麻雀 麻
结构:半包围 音序:M 部首:麻 组词:麻雀 麻布 造句:这个口袋是用麻布做的。
书写指导:“广”撇要伸展,首 笔在竖中线上端;被包围的部分 左小右大,左边的“木”横笔在 横中线上。
yǒng
勇敢 勇
结构:上下 音序:Y 部首:力
组词:蚂蚁 白蚁 造句:白蚁喜欢啃食树木,是森林 的敌人。
书写指导:第四笔起笔稍高; 右部撇长,伸至“虫”下, 撇、捺相较于横中线下方。Fra bibliotekduǎn
长短 短
结构:左右 音序:D 部首:失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2《读不完的大书》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2《读不完的大书》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到书籍能给人带来快乐和知识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提高其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细腻的感受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故事中的心理活动,并从中反思自己的阅读习惯。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教具、挂图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教师先给学生出示一幅插图,引入课题“读不完的大书”,然后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阅读经验、喜欢的图书和阅读的习惯。
Step 2:阅读理解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读不完的大书》,学生可以自己先快速阅读,然后回答问题。
问题:1. 王妈妈读得是一本什么书?2. 王妈妈读得局面怎么样?3. 王妈妈读书的时候,你觉得她是开心还是累呢?4. 为什么有些书“读不完”?Step 3:同伴讨论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受。
问题:1. 你看过哪本书觉得“读不完”?2. 你觉得为什么有些书“读不完”?Step 4:学生深入思考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并让学生写下自己的答案:1. 你觉得为什么有些书“读不完”?2. 你喜欢读书吗?为什么?Step 5:展示和总结学生将自己的答案展示给全班同学,并进行讨论和总结,从中找出共同点。
教学反思本课通过引发学生阅读兴趣和从中获得快乐与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和思考问题,学生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考和观点。
最后,学生通过展示和总结的方式,使得整个课堂活动更加生动有趣。
同时,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还需要更多的实践和操作,所以在接下来的教学中需要更多地设计一些实践性的活动来巩固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2课《读不完的大书》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2课《读不完的大书》优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仅、麻”等8个生字,会写“读、昆”等10个字,会写“昆虫、蚂蚁”等词语。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感受大自然的乐趣。
3.了解课文描写了大自然中哪些好玩的东西,体会生动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了解课文描写了大自然中哪些“好玩的东西”,体会生动的语言。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仅、麻”等8个生字,会写“读、昆”等10个字,会写“昆虫、蚂蚁”等词语。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感受大自然的乐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导入课文题目:我们今天学习第22课《读不完的大书》,看老师写课文题目。
2.指导写字:“读”左窄右宽,左边言字旁,右边“卖”字下半部分的“头”字的横画要穿插到言字旁空白处,撇、点要写得舒展。
3.读题质疑:请同学们齐读课文题目!读了课文题目,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吗?预设:“读不完的大书”指的是什么?有什么书是读不完的呢?这本大书是什么样的?里面写了些什么?4.引导读题: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请再读课文题目,读出我们心中的这些疑问。
设计意图:“疑”是思维的导火线。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引导学生围绕课文题目生疑、质疑,体现了以疑促学、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学思想。
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文。
引导: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想一想:“读不完的大书”指的是什么?2.检查生字词语。
课件出示生字词语。
课件出示:不仅麻雀盘旋敬佩春笋几寸一副秋高气爽(1)指名认读加点的生字。
提示:“笋、寸”是平舌音,“爽”是翘舌音。
(2)读词卡“麻雀”。
①引导识记:你是怎么记住“麻”字的?预设:加一加:广+林猜谜语:广州城内林子多②用“麻”字组词:肉麻、亚麻、芝麻;麻绳、麻布、麻袋;麻醉、麻药、麻烦。
③指导写“麻”:半包围结构,左上包右下,“广”要写大些,第三笔“撇”要舒展,包住“林”。
(3)读词卡“春笋”。
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教案第22课《读不完的大书》

22 读不完的大书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说出从课文中感受到的大自然的乐趣,找出相关语句,体会语言的生动。
3.能简单地写出自己感受到的大自然的乐趣,并和同学交流。
【教学重点】能说出从课文中感受到的大自然的乐趣,找出相关语句,体会语言的生动。
【教学难点】能简单地写出自己感受到的大自然的乐趣,并和同学交流。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找出了大自然中有这些“好玩的东西”,这节课我们看看作者是怎样写这些好玩的东西的?(设计意图:此环节,目的在于复习上一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引入下一个即将学习的重点。
)二、品读感悟,学习课文1.学习第2自然段。
(1)教师过渡: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大自然有许多好玩的东西,第二自然段当中有哪些好玩的东西呢?(2)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出示课件进行讲解,并引导学生注意其中的AABB词语,引导学生摘抄积累。
教师过渡:第二自然段中,首先出现的好玩的东西是小麻雀,其中叽叽喳喳和蹦蹦跳跳这两个词语描写了小麻雀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
教师提问:谁还能再说出几个AABB式的词语呢?预设:平平安安、快快乐乐、欢欢喜喜、健健康康。
教师总结:非常棒,一下子就说出来这么多,而且完全正确。
(3)教师提问:除了小麻雀,第二自然段当中还写了哪些好玩的东西呢?预设1:老鹰。
预设2:小蚂蚁。
教师追问:同学们总结得真好,能把具体的句子念出来吗?预设1:老鹰在高空盘旋,展翅滑翔,突然猛扑而下,给人以雄健勇猛的感觉。
预设2:蚂蚁搬家,井然有序,当两军对垒时,那番勇敢忠贞的精神,真叫人敬佩。
教师引导追问:通过这些句子,老鹰和小蚂蚁带给人的感觉是什么样的呢?预设1:老鹰是雄健勇猛的,小蚂蚁是秩序井然的。
教师总结:雄健勇猛和井然有序非常贴切,大家可以积累在自己的摘抄本上。
2.学习第3自然段。
教师提问:齐读第三自然段,读的过程当中看一看第三自然段当中讲了哪些大自然的奥秘。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22读不完的大书》说课稿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22读不完的大书》说课稿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22.读不完的大书》《读不完的大书》说课稿一、课标教材《读不完的大书》这篇文章是部编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体现了大自然的奥秘和乐趣,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探究大自然的奥秘。
课文的重点是“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感受本文语言的生动、有趣;理解作者为什么把大自然称为一本读不完的大书。
”根据课标对第二学段的要求:“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学时一要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
熟读课文之后,引导学生说说课文都写了哪些好玩的东西。
二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讨论、交流。
除了课后思考题二所列的4个句子外,还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再提出几个句子。
讨论、交流时,可在引导学生理解语句含义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联系实际。
二、教法学法(一)突出主体,选择教法:课堂是研究的场所,学生是研究的主人。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选择教法如下:1.以读为主,读思说结合法;2.因为是中年级,适合引扶放相结合,从而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能力与惯。
(二)重在实践,指导学法:“语文课程是一门研究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就是要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与方法,我认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为此,我指导学生以读为本,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本文语言的生动有趣。
三、教学过程(一)回忆旧知,导入新课1.通过上节课的进修,我们晓得了大自然有许多有趣的现象。
自由读。
(指名答,板书:读不完的大书)2.也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指名答,板书:动物(飞鸟、蚂蚁)、植物(花草、树木))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因为本文以疑导读,让学生带着题目边读边想,走进文章。
开首温旧知,导入新课,为下节内容的进修奠基了基础。
(二)引扶放创,突出重点A.研究2-5自然段。
1.说说作者最喜欢什么,你从哪个自然段看出来的。
(课文第3自然段具体描述了蚂蚁搬家时井然有序、尽心尽力以及两军对垒时你死我活的勇敢忠诚——令人不可思议)(1)大自然有写昆虫虽然很小,但它们的行为却往往让人不可思议,读蚂蚁搬家的情景,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呢?(惊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读不完的大书
【教学目标】
1.认识“仅、麻”等8个生字,会写“读、昆”等10个字,会写“遐想、愉悦”等12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乐趣。
3.找出课文中描写大自然好玩的内容,能体会生动的语言。
4.说说在大自然这本“读不完的大书”中,自己读到了什么,写下来。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老师想考考你们有关大自然的知识。
2.出示有关大自然中花草树木、飞鸟虫鱼的谜语,让学生猜。
如:有头没有颈,身上冷冰冰,有翅不能飞,无脚也能行。
(鱼)
团结劳动是模范,全家住在格子间,常到花丛去上班,造出产品比糖甜。
(蜜蜂)
身穿花棉袄,唱歌呱呱叫,田里捉害虫,丰收立功劳。
(青蛙)
……
多媒体展示谜底图片。
3.同学们猜得真不错,大自然蕴含着丰富的知识,有无穷的奥秘和无尽的乐趣。
有人说它是“一本看不完的大画册”,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大书”。
让我们读读课文,去看看这部“读不完的大书”中更多好玩的东西。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自由朗读,明确要求。
(1)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有感情地读。
(2)批画圈点,圈出生字、新词,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指导字音、字形和词语。
字音:盘旋.(xuán)竹笋.(sǔn)一副.(fù)“爽”是后鼻音
字形:温柔(“柔”上部是“矛”)
词语:重点理解井然有序、千姿百态、超凡脱俗、奥秘等词语的意思。
3.找出课文中写得生动优美的词语和短语,并抄写在积累本上。
盘旋展翅滑翔猛扑浮云飞鸟走兽昆虫花草树木虾蟹游鱼
叽叽喳喳蹦蹦跳跳高远的天空广阔的大地温柔的细语沙沙的竹叶声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说说这本“读不完的大书”写得怎么样?(“读不完的大书”好看好玩,奥秘无穷,乐趣无尽。
)
2.题目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者为什么把大自然比作“读不完的大书”?
(比喻。
因为大自然里面蕴含着丰富的知识,有无穷的奥秘,有无尽的乐趣,所以作者把大自然比作“读不完的大书”。
)
3.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写大自然中“好玩的东西”?(第2~5自然段)
4.默读第2~5自然段。
找出作者具体写了大自然中哪些“好玩的东西”。
(小麻雀、老鹰、蚂蚁、花儿、草叶、果树、竹子、棕榈、小鱼等。
)
5.课文的中心句是哪一句?课文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怎样的感情?
(大自然是一本看不完的大画册,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大书,里面有无穷的奥秘,有无尽的乐趣。
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
第2课时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指名检查字音、字形。
2.指名读词语:遐想愉悦雄健勇猛井然有序忠贞敬佩千姿百态雨后春笋超凡脱俗秋高气爽奥秘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大自然有许多“好玩的东西”。
大自然里奥秘无穷,乐趣无尽。
这节课我们来进一步品读课文,一起去感受大自然的乐趣吧。
二、突破重点,感悟赏析。
1.课文第2~5自然段具体描写了大自然中的“好玩的东西”。
其中第2、5自然段是重点。
我们先来看第2自然段。
(1)齐读第2自然段,说说写了哪些“好玩的东西”。
(小麻雀、老鹰、蚂蚁)
(2)播放小麻雀、老鹰和蚂蚁的视频,让学生感受飞鸟和昆虫的特点。
(小麻雀淘气可爱,老鹰雄健勇猛,蚂蚁有严密的组织性和勇敢忠贞的精神。
)
(3)感受作者生动的语言。
小麻雀叽叽喳喳、蹦蹦跳跳的,叫人愉悦。
(叠词声音动作)
老鹰在高空盘旋,展翅滑翔,突然猛扑而下,给人以雄健勇猛的感觉。
(“盘旋”“展翅滑翔”“猛扑而下”等动词运用得生动形象。
)
蚂蚁搬家,井然有序,当两军对垒时,那番勇敢忠贞的精神,真叫人敬佩。
(拟人)
(4)作者的描写富有情趣,读上述动物的情景时,分别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呢?(喜爱、赞叹、敬佩。
)
指名朗读,集体评议。
2.接下来我们来看第5自然段,这一自然段详写了“我”家屋后的两丛竹子和一株棕榈。
(1)有感情地朗读第5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
(2)出示竹子和棕榈的图片,帮助学生了解这些植物的特点。
(3)围绕丛竹和棕榈,作者具体写了什么内容?(写丛竹,突出了竹子生长快,以及竹叶在
风中声小而撩动人心的特点;写棕榈,不仅写了棕榈高大的外形、叶子的形状和超凡脱俗的神韵,还描绘了棕榈和小鱼相映成趣的美好境界。
)
(4)感受作者生动的语言。
微风吹来,沙沙的竹叶声,如同温柔的细语。
(拟声词比喻)
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它倒映在池塘的水中,小鱼在倒影间游玩,又是另一种境界。
(画面唯美,富有情趣,画面感很强。
)
3.作者还写了大自然中哪些“好玩的东西”?
(1)小组合作交流,反复朗读品味第3、4自然段。
(2)小结,小组交流花儿、草叶和果树的“好玩”并感受作者生动的语言。
4.指名读第1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
(1)思考:为什么说“大自然是一本看不完的大画册,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大书”?(联系课文内容进行理解。
大自然好看好玩,蕴含着丰富的知识,有无穷的奥秘和无尽的乐趣。
)
(2)联系课文内容和平时的生活积累,说说你在这部“读不完的大书”中读到了什么内容。
(联系生活,充分思考。
示例:皎洁的月光洒向大地,清风吹得树叶沙沙作响,那是清风的低吟。
)
三、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生动的语言。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展开想象,将段落中描绘的情景用彩笔绘成画,配上文字,做成
小画册。
3.通过对本文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乐趣。
大自然有无穷的奥秘,无尽的乐趣,正如作者所言——(大自然是一本看不完的大画册,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大书),让我们走进大自然,用心地看一看这本大画册,读一读这部大书,相信你会有很大的收获。
【板书设计】
读不完的大书
世间万物好玩
好玩:小麻雀、老鹰、蚂蚁、花儿、草叶、
奥秘无穷果树、竹子、棕榈、小鱼
画册,大书}
乐趣无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