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呕吐的小偏方
中药中毒解毒秘方

近年来,常有单验偏方出现在报端。
虽然中草药能治病,且毒副作用小,价格低廉,但如应用不当便会发生中毒事件。
一旦发生中毒事件,送往医院有时来不及,如果家人能就地取药先行施救,可为医院抢救赢得一些必要时间。
一、催吐:对于清醒可合作的中草药中毒者,可让患者饮水,当其感到胃内饱满时停止饮水,随后用手指或压舌板或鸡毛刺激其咽部或舌根,引起迷走神经兴奋,即可引起患者呕吐。
如此饮水、呕吐、饮水、呕吐,经多次反复,直至吐出物清静无味时为止。
二、解毒1、两面针中毒;解救方法:可催吐口服白糖水或注射葡萄糖液, 1小时左右可解。
(《中药大辞典》P41页)2、大发汗中毒:取金银花、甘草、红糖水煎内服。
(《中药大辞典》P122页)3、野山薯中毒:取野鸡尾草、槟榔钻、茜草水煎服, (《中药大辞典》P274页)4、磷中毒(亦可适用于鸦片、砷、毒蕈中毒:取凤尾草(鲜)120克,洗净,切碎,加泉水一碗擂汁服(《中药大辞典》P488页)5、野菌中毒或砒霜中毒:①取岗梅鲜根120克,鲜金银花60克,鲜凤尾草60克,水煎服。
②岗梅根加水在锈铁上磨汁内服。
(《中药大辞典》P1122页)6、大狼毒中毒:①杏仁9克,水煎服。
②白蔹水煎服。
③甘草9克,绿豆15克,干姜9克,水煎服。
(《中药大辞典》P132页)7、大飞扬草中毒;取甘草9克,金银花12克,清水一碗半,煎至一碗饮服。
(《中药大辞典》P139页)。
8、土瓜狼毒中毒:①取杏仁9克,水煎服。
②取甘草9克,绿豆15克,干姜9克,水煎服。
(《中药大辞典》P9 9页)9、半夏,乌头,闹羊花,木薯,百部等中毒:取生姜洗净,捣烂,挤汁,轻者急用生姜汁含漱并口服5毫升,以后每隔4小时续服5毫升;中毒严重,神志昏迷者,立即鼻饲25%干姜汤60毫升,以后每3小时灌入鲜姜汁5毫升。
(《中药大辞典》P657页)以上只作临时应急措施,患者家人应当一边先就地施救,一边与医院联系,治疗,以免发生意外。
10、生川乌中毒:取生蜂蜜120克,加入凉开水搅匀,服下,服至500克时,知觉半复,次日诸症悉平。
止吐中草药有哪些

止吐中草药有哪些止吐的中草药有哪些1、止吐的中药竹茹性甘微寒,有清热化痰止呕作用。
竹茹10~15克水煎饮服,可治饮酒后头痛、呕吐等症。
高良姜性味辛热,有温中止呕,散寒止痛之功。
高良姜10~15克水煎服,可治饮酒太过,身寒呕逆。
苦参性味苦燥湿,有祛风杀虫、利尿作用。
苦参10~12克煎汤饮服,有益醒酒。
五味子性味酸、甘、温,有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之功。
五味子10~12克水煎饮服可解酒。
葛花为葛藤的未开放的花蕾,性味甘平,善解酒毒,醒脾和胃解渴。
葛花10~15克水煎服,可治饮酒过度引起的头痛、头昏烦渴、胸膈饱胀等症。
肉豆蔻味辛温,有收敛止泻,温中行气、消食之功。
取肉豆蔻10~12克煎水饮服,可治醉酒后脘腹饱胀,呕吐等症。
乌梅性味酸、涩、平,有敛肺、涩肠、生津之功效。
取乌梅30克水煎服,可解醉酒后烦渴。
2、呕吐的危害2.1、脸部变形,要知道,不论是否催吐,由于过程中的咀嚼和舌头运动,还有唾液的不断分泌,都会造成脸部肌肉发达,唾液腺畸形变大,脸形会不可挽回地毁掉!就算抽去身上长出来的脂肪,人也会想个大头娃娃一样畸形难看。
2.2、消化系统紊乱,长期暴食的人并不像别人想象的,有‘海量’的铁胃,这一点暴食者本人应该最清楚。
其实人的身体吸收能力有限,吃进多少并不一定都吸收。
如果一个人有非常健康强壮的消化道,胃肠蠕动旺盛有活力,排泄顺畅,多余的热量和食物会快排出,稍微运动一下,过剩的热量就会消耗掉了。
这就是有的人非常能吃却不怎么胖的重要原因。
2.3、催吐猝死,以为我是吓唬你,想想看,土的时候是不是感觉头很涨,耳朵里面嗡嗡地轰鸣?那是因为颅压上升,血液涌入头部,血管猛烈扩张造成的。
你的每一次呕吐,都是去摸摸阎王的鼻子,真的,非专业人士不清楚这样有多危险。
3、呕吐的原因3.1、外邪犯胃:感受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或秽浊之气,侵犯胃腑,胃失和降之常,水谷随逆气上出,发生呕吐。
由于季节不同,感受的病邪亦会不同,但一般以寒邪居多。
中药治呕吐的药方

中药治呕吐的药方
1.吴茱萸汤:吴茱萸汤出自于《伤寒论》,具有温中补虚,降逆止呕(阻止上冲的胃气,止住呕吐)的功效。
可以治疗肝脾虚寒引起的胁肋部或胃脘部冷痛,恶心呕吐,脘腹(腹部)胀满,大便质稀,大便次数增多,畏寒肢冷等症状。
胃热、阴虚内热者忌服此药。
2.小半夏加茯苓汤:小半夏加茯苓汤出自于《金匮要略》,具有和胃止呕、引水下行的功效。
常用于治疗恶心呕吐,心下痞闷,痰饮多汗,头眩心悸等证。
该方剂不可与川乌、草乌、附子等药物同用。
3.大黄甘草汤:大黄甘草汤出自于《金匮要略》,具有通腑泻热、和胃止呕的功效,可以用来治疗胃肠积热、浊腐之气上逆、食已即吐、吐势急迫、大便秘结不通等病证。
体质虚弱患者忌服。
若身体呕吐频繁,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进行就诊,谨遵医嘱治疗,切忌私下自行诊治,避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恶心呕吐中药方

恶心呕吐中药方方一萝卜蜂蜜汤萝卜1个,蜂蜜50克制用法:将萝卜洗净切丝捣烂,加蜂蜜拌食,分2次吃完适应症:恶心呕吐方二藿香大黄汤霍香30克,大黄6克制用法:水煎沸后约15分钟,去火过滤,少量频服。
适应症:恶心呕吐方三半夏汤姜半夏、炒陈皮、茯苓、炒谷芽、炒麦芽、神曲、炒山楂、炒莱菔子、连翘、炒黄芩、刀豆子各10克制用法:水煎服适应症:呕吐饮食停滞证。
方四冲姜汁制法:取一大块生姜(连皮),洗净,用纱布包裹之后捣烂,挤压出姜汁,加入热开水和蜂蜜,调味饮用。
功效:姜汁可减轻恶心呕吐的症状,尤其是反胃的初饮用更为有效。
方五白扁豆粥制法:鲜白扁豆120克,粳米150克,红糖适量。
扁豆与干净的粳米一同下锅煮粥。
功效:健脾止泻,消暑化湿。
此方适用于脾胃虚弱,慢性腹泻以及恶心呕吐的症状。
方六湿热犯胃恶心呕吐食疗方剂1、鲜芦根30克,广霍香10克,白糖适量。
先将鲜芦根和广霍香加水适量煎煮,取汁,兑入白糖,调味即可。
每日1剂,分1-2次温服,连服2天。
有化湿、清热止呕功效。
脾胃虚寒者不宜服食。
2、竹茹、蒲公英各30克,白糖适量,前2味加水适量煎煮,取汁兑白糖调味即可。
每日1剂,代茶分次饮用。
有清热消炎、降逆止呕功效。
3、薏苡仁、粳米各30克。
将薏苡仁洗净加水煮烂,再加粳米煮成粥。
每日1次,连服2-3天。
有清热袪湿止呕功效。
方七山粟粥材料:栗子150克,粳米100克。
做法:先将栗子煮熟,再入米煮粥。
建议:恶心、呕吐,同时伴有肢体软弱、头晕手颤、食饮不下、泄泻不利者更为适合。
一般空腹食用即可。
方法八佛手柑粥材料:佛手柑10-15克,粳米50-10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佛手柑煎汤去渣,再入粳米、冰糖同煮为粥。
建议:呕吐、打嗝、胸闷气滞、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者,早晚餐或做点心温热食用。
方九红萝卜粥材料:红萝卜250克,粳米100克,姜粉、山楂粉适量。
做法:红萝卜洗净切片,与粳米共煮粥,煮熟后,加适量姜粉、LU楂粉即可。
建议:有恶心呕吐症状者均可服用。
中医治疗呕吐方子

中医治疗呕吐方子
中医治疗呕吐的方子历史悠久,其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黄帝内经》等古典医书。
中医认为呕吐多由脾胃功能失调、气机紊乱所致,因此治疗呕吐的方子多以调和脾胃、疏肝理气为主。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中医治疗呕吐的方子:
1. 健脾止呕汤:
- 组成: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生姜。
- 功效:健脾益气,和胃止呕。
- 用法:将上述药材按比例配伍,水煎服。
2. 疏肝和胃散:
- 组成:柴胡、白芍、枳壳、川芎、香附、生姜。
- 功效:疏肝解郁,和胃降逆。
- 用法:将药材混合,煎汤服用。
3. 理气止呕丸:
- 组成:木香、砂仁、白豆蔻、厚朴、生姜。
- 功效:理气和胃,降逆止呕。
- 用法:将药材研末,制成丸剂,温水送服。
4. 清热止呕饮:
- 组成:黄连、黄芩、竹叶、石膏、甘草。
- 功效:清热泻火,和胃止呕。
- 用法:将药材煎汤,温服。
5. 温中止呕汤:
- 组成:干姜、附子、肉桂、白术、甘草。
- 功效:温中散寒,和胃止呕。
- 用法:水煎,温服。
6. 养阴止呕汤:
- 组成:麦冬、生地、玉竹、石斛、甘草。
- 功效:养阴润燥,和胃止呕。
- 用法:水煎,温服。
在使用这些方子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由有经验的中医
师进行辨证施治。
此外,患者在使用中药治疗呕吐时,还应注意调整
饮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以助于病情的恢复。
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情绪状态,也是治疗呕吐的重要环节。
呕吐的偏方

呕吐的偏方呕吐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一种情况,人体在很多情况之下都是会呕吐的。
但是如果这个人经常呕吐的话,就要注意了,这往往是疾病的一种表现。
呕吐的一般症状为:胃部翻滚,有的时候还会伴随头晕眼花,呕吐严重的时候还会吐出胃酸,这些情况通常都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
所以,患者朋友在治疗的同时,又会寻找医治呕吐的偏方。
★呕吐的偏方一生姜30克。
将生姜捣烂如泥,用开水适量调姜水服,每日2次。
生姜30克,陈皮12克,红糖适量。
水煎温服。
花椒、炙甘草各3克,干姜10克。
水煎取汁温服。
藿香15克,陈皮12克,紫苏梗6克。
水煎取汁,分3次温服。
生姜30克,红糖适量。
水煎取汁频频温服。
生姜30克,半夏10克。
水煎取汁分2次温服。
★呕吐的偏方二:饮食所伤呕吐酸腐,脘腹胀满,不思饮食:焦麦芽、焦谷芽、焦山楂各15克。
水煎取汁分2次服。
焦山楂30克,生姜3片。
水煎取汁服。
白首乌30克,鸡内金10克。
水煎取汁分2次服。
焦山楂30克,莱菔子15克。
水煎取汁分2次服。
呕吐的偏方三:情志失调呕吐吞酸,嗳气频作,胸胁满胀,口苦烦闷:佛手、姜半夏各6克,厚朴10克。
水煎取汁分2次服。
紫苏叶、藿香各10克,柴胡6克。
水煎取汁分2~3次服。
吴茱萸3克,川黄连5克。
水煎取汁分2~3次服。
鲜竹茹20克,陈皮10克。
水煎取汁服。
呕吐的偏方四:饮羊奶治反胃干呕方剂:鲜羊奶适量。
制用法:将羊奶煮沸。
每次饮1杯,每日2次。
功效:滋阴养胃。
治阴虚所引起的反胃、干呕等症。
呕吐的偏方五:醋矾糊外敷止呕方剂:陈醋、明矾、面粉各适量。
制用法:上三味共调成糊状。
用时敷于两足心涌泉穴,用纱布包扎固定,一般半小时后可发生止呕作用。
功效:消积解毒、清热散癖。
用治呕吐不止、泄泻。
呕吐的偏方六:萝卜蜂蜜止恶心呕吐方剂:萝卜1个,蜂蜜50克。
制用法:将萝卜洗净切丝捣烂成泥,拌上蜂蜜。
分2次吃完。
功效:健脾,和中,养胃。
用治恶心呕吐。
呕吐的偏方七:白胡椒半夏治呕吐方剂:白胡椒、制半夏、鲜姜等份。
治疗呕吐的中医处方

治疗呕吐的中医处方
处方一
处方:半夏、茯苓、生姜各9g,黄连、吴茱萸各1.5g;麦冬、枇杷叶各9g。
用法:水煎服。
作用:和胃止吐,解郁制酸,主治有反酸烧心,舌红苔,呕吐等症的神经性呕吐。
处方二
处方:藿香9g,厚朴6g,陈皮6g,生姜6g,紫苏叶9g。
用法:水煎服,1日2次。
作用:主治寒呕吐。
处方三
处方:焦山楂12g,莱菔子6g,半夏.6g,建曲9g,陈皮6g,炒麦芽9g。
用法:水煎服,1日2次。
作用:食滞呕吐。
处方四
处方:带蒂柿饼3个
用法:放在饭面上蒸熟食用。
,、
处方五
处方:蜂蜜30g,姜汁1汤匙。
用法:调匀炖温服用。
处方六
处方:陈皮10g,生姜3片。
用法:水煎服。
中医治疗呕吐40方

中医治疗呕吐40方中医治疗呕吐的中药处方有哪些。
呕吐是胃内容物经口吐出体外的一种复杂的反射性动作。
此种动作可将有害物质排出,具有一定的保护性作用,但剧烈持久的呕吐可以引起水电解质紊乱、代谢性碱中毒及营养障碍。
引起呕吐的原因很多,一般以胃肠道疾病引起的为多见,其他如脑炎、脑肿瘤、尿毒症、妊娠等都可引起。
1 .饮羊奶治反胃干呕[方剂] 鲜羊奶适量。
[制用法] 将羊奶煮沸。
每次饮1杯,每日2次。
[功效] 滋阴养胃。
治阴虚所引起的反胃、干呕等症。
[验证] 牛xx ,男,9岁,犯有反胃呕吐症,食多种药物均无效,用该方月余,症状消失。
[备注] 羊奶比牛奶更富于营养,尤其绵羊奶蛋白质及脂肪量较多,是很好的补益之品。
羊奶归入胃、心、肺经,含蛋白质、脂肪、破水化合物、、磷、铁及多种维生素成分,有滋润心、胃的功能。
2 .醋矾糊外敷止呕[方剂] 陈醋、明矾、面粉各适量。
[制用法] 上三味共调成糊状。
用时敷于两足心涌泉穴,用纱布包扎固定,一般半小时后可发生止呕作用。
[功效] 消积解毒、清热散癖。
用治呕吐不止、泄泻。
[验证] 据《上海中医药》 1965年11月号介绍典型病例:黄x ,女半岁,呕吐频繁,饮水即吐,泄泻每天达20次,眼眶下陷,皮肤皱起,脱水明显,经用上方2小时后,吐止,继用参麦散加和胃之剂而愈。
3 .萝卜蜂蜜止恶心呕吐[方剂] 萝卜1个,蜂蜜50克。
[制用法] 将萝卜洗净切丝捣烂成泥,拌上蜂蜜。
分2次吃完。
[功效] 健脾,和中,养胃。
用治恶心呕吐。
[验证] 据《老年报》介绍效果理想。
4 .白胡椒半夏治呕吐[方剂] 白胡椒、制半夏、鲜姜等份。
[制用法] 前两味共研细末。
鲜姜煎汤。
以姜汤和面同白胡椒末、半夏末调匀并捏成大丸粒。
每服30-40丸,用姜汤送下,每日2次。
[功效] 暖肠胃。
用治呕吐(包括胃炎,幽门肥厚、狭窄,胃癌初期等的呕吐)。
[验证] 经多方验证,疗效良好。
5 .甘蔗姜汁治吐食干呕[方剂] 甘蔗汁半杯,鲜姜汁1汤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治疗呕吐的小偏方
苍术时有外地客商寻求大货,因库存不丰难遂客户心愿,市场价格呈现稳步走高。
河北承德产圆块光苍术涨为53-55元,内蒙产长条光苍术涨为47-49元,东北产半光半毛苍术涨为40-42元。
苍术产新不远,高价是否刺激采挖量增加,多商看好后市。
中医认为恶心呕吐是由于外邪侵袭,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和脾胃虚弱等原因,引起胃失和调、气逆而上所致。
患者往往会出现不思饮食的症状,针对此种想象中医师给大家总结了4则中医治疗呕吐的小偏方。
柿蒂芦根饮:柿蒂10克,芦根15克,旋覆花10克,赭石15克,水煎取汁,频频温服。
适用于胃热呕吐者。
生姜止呕方:生姜5片,醋250克,红糖50克,沸水冲泡10分钟,频频饮服。
适用于寒邪呕吐者。
胃中素热方:山栀仁(炒黑)10克,陈皮10克,竹茹5克,水煎300毫升,入姜汁15毫升,温服。
适用于胃中素热、恶心呕吐。
藿香安胃散:藿香10克,半夏5克,陈皮6克,厚朴10克,苍术10克,甘草5克,姜7片,枣两枚,水煎200毫升,温服。
适用于呕吐不止者。
呕吐在夏季作为常见。
夏季湿热,易使人食欲不振,全身乏力。
对于一些脾胃稍弱的女性,经常会几天都不怎么想吃东西,吃下去常犯恶心想吐。
建议您不妨试试中医治疗呕吐的小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