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学的基本实验技术

合集下载

形态学检验诊断新技术

形态学检验诊断新技术

形态学检验诊断新技术一、胸腹水细胞形态学诊断专家共识解读与案例分享1、君安医学细胞平台星期三所提供的主要交流内容是()B、体液病例讨论2、胸水中出现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导致这种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最可能、也是较常见的原因是()D、气胸3、标本采集的容器需注意()E、以上均是4、浆膜腔积液所包含内容,除外()C、关节液5、胃癌术后一月余,腹水标本,沉渣,瑞-吉氏染色,油镜视野,胞浆有泡沫样、印戒样改变的肿瘤细胞最可能是()B、腺癌细胞6、未能及时处理的标本应放在2〜8℃冰箱中储存,不超过()A、48h二、尿液分析与尿液复检1、流式细胞尿沉渣分析仪的定量参数,除外()D、精子2、尿液干化学法中尿糖膜块只与()产生反应A、葡萄糖3、尿干化学分析前质量控制的内容,除外()B、检测报告的审核、签发4、关于复检后结果修改原则,描述错误的是()B、干化学阳性通过方法学确认后有极差(1+变3+)时,可以修改5、()是尿液检测中全面质量控制的核心环节A、规范复检6、尿液干化学法中白细胞模块仅与()产生反应C、粒细胞三、尿液有形成分检测与临床实践1、下列对肾脏疾病的描述,正确的是()E、以上均是2、尿沉渣显微镜检查,除外()D、尿液干化学法3、肾小球病变时,易出现()C、上皮细胞管型4、对进行尿沉渣检测时的尿液标本,离心要求是()C^400g,5min5、对复检标准进行验证,规定验证方法及标准,假阴性率小于()E、5%6、尿沉渣显微镜检查时,检查管型应观察的低倍视野数为()A、20个四、血涂片细胞识别技能及质量控制1、有关异型淋巴细胞的说法,描述错误的是()D、幼稚淋巴细胞也属于异型淋巴细胞2、异型淋巴细胞增多主要见于()B、病毒性肝炎3、血涂片染色的注意事项是()E、以上均是4、白细胞胞质中出现棒状小体,即可考虑为()B、急性白血病5、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时,血片中可见()A、异型淋巴细胞增多6、中性粒细胞的中毒性改变,除外()A、H-J小体五、血细胞分析复检规则的应用1、“假阴性”是指()D、未触发复检规则,但是涂片镜检结果是阳性2、有关复检规则制定的原则,描述错误的是()A、根据仪器对细胞形态的识别能力,决定筛选的标准,识别越差标准越松3、PLT的复检规则是首次结果<()A、100×10*9∕L4、裂隙细胞对()的诊断有帮助B、百日咳5、结果复查/复核应包括()E、以上均是6、异型淋巴细胞的分型,除外()C、幼稚淋巴细胞六、基层医院如何做好血培养的一级报告1、在血培养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树脂或活性碳是为了()C、中和血液中的抗生素2、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属于()B、BSL-2实验室3、血培养报阳,生长曲线平滑,可见“抬头”;革兰染色、瑞氏染色均未发现病原体,该现象可能为()病原体引起B、人型支原体4、对于在检验科内大轮岗值班的医院,非微生物学组人员夜值班应完成()E、以上均是5、关于血培养的相关描述,错误的是()D、一级报告的涂片结果与最终鉴定结果可以不一致6、血培养的一级报告内容包括()E、以上均是七、胸腹水/脑脊液形态学检查前处理及制片染色流程1、胸腹水/脑脊液形态学检查中,处理标本采用离心力40Og,离心时间5~10min 的目的是()E、以上均是2、胸腹水标本采集后()内由专人送检,应注意生物安全防护,避免溢出A、1小时B、2小时3、胸腹水细胞形态学检查的标本容器建议为()C、专用管(有盖、带刻度、EDTA-K2抗凝剂)4、脑脊液标本量不少于()A、2ml5、胸腹水细胞形态学检查的首选的制片方法为()C、推片6、细胞形态学检查:应在标本采集后()内完成细胞涂片A、4h八、骨髓穿刺术、涂片制备及典型骨髓象的识读1、骨髓穿刺术的禁忌症,除外()B、黑热病2、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依据是()A、骨髓检查3、以下哪项是缺铁性贫血的骨髓象特点()A、中晚幼红细胞“老核幼浆”表现4、临床确诊是否为急性白血病,最快捷的方法是()C、骨髓细胞学检查5、维生素B12含量降低见于()D、巨幼细胞贫血6、铁性贫血最可靠的方法是()C、骨髓铁颗粒消失九、尿液有形成分显微镜检查1、关于管型的分类及意义下列说法有误的是OC、红细胞管型,急慢性肾小球肾炎2、O是尿液有形成分的金标准E、标准化的显微镜检查法3、下列可以导致尿液中中性粒细胞增多的是OC、肾盂肾炎4、关于肾小管上皮细胞下列说法有误的是OA、较中性粒细胞小5、关于正常红细胞下列说法有误的是OD、有细胞核6、尿液中的红细胞超出了参考区间,即为血尿,出血量超过Oml/L可呈肉眼血尿B、1十、尿液化学检测1、血糖浓度>Omπιol∕L,出现尿糖,主要指葡萄糖D、8.82、尿液碱性的影响因素不包括OB、食用肉类3、当尿液中的蛋白质超过()mg∕24h或超过100mg∕L,蛋白定性试验呈阳性,称为蛋白尿C、1504、正常饮食条件下:晨尿的pH()C、5.5~6.55、干化学试剂带一般分为O层E、五6、下列不属于生理性蛋白尿的是OD、肾小球性蛋白尿1^一、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方法1、使用电子显微镜时,超薄切片一般制成()厚D、40-50nm2、荧光显微镜常用的荧光染料不包括OB、苏丹红3、光镜标本切片的制备的正确步骤是OD、取材-固定-包埋-切片-染色-观察4、观察细胞形态结构用的是OA、显微成像技术5、取材之后固定的目的是()E、以上皆是6、()可以利用标本表面发射的二次电子成像,观察组织的表面三维结构B、扫描电镜十二、流式细胞术及骨髓活检形态学在骨髓瘤诊断中的应用1、骨髓瘤细胞呈稀疏散在分布的同时,伴瘤细胞结节的检出属于骨髓瘤细胞增殖模式中的OB、结节-间质型2、下列选项汇中关于MM的描述错误的是OC、目前可被治愈3、根据MM病的ISS标准,In期血清B2-微球蛋白2()mg/LD、6.54、O是以流式细胞仪为检测手段的一项能快速、精准的对单个细胞(或生物学颗粒)的理化性质进行多参数定量分析及分选的技术A、FCM5、流式细胞术不具有的特点是OD、多细胞水平分析6、为幼稚型浆细胞,有明显或隐约的大核仁(>2um)、核偏位、核染色质致密、核旁淡染区可见,胞质丰富、胞量多少不均为骨髓瘤细胞OC、II型。

《形态学实验技术》课件

《形态学实验技术》课件

荧光显微镜技术
利用荧光物质标记细胞或 组织,通过特定波长的激 发光激发荧光,观察细胞 或组织的荧光标记。
组织制片技术
石蜡切片技术
将组织块包埋在石蜡中, 经过切片、染色等步骤, 制成永久性的切片。
冰冻切片技术
将新鲜组织快速冷冻后切 片,常用于免疫组织化学 染色等实验。
组织印片技术
将新鲜组织印在载玻片上 ,经过染色等步骤,观察 细胞或组织的形态结构。
分类
形态学实验技术可以根据研究对象和应用领域进行分类,如动物形态学、植物 形态学、组织形态学、胚胎形态学等。
实验目的与意义
目的
通过形态学实验技术,探究生物或组织的形态特征、结构特 点、功能机制和演化规律,为生物学、医学、农学等领域的 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持。
意义
形态学实验技术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 生物或组织形态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其生长发育、生理病 理和演化等方面的机制,为疾病诊断、治疗和新药研发等提 供理论依据。
《形态学实验技术》ppt课件
• 形态学实验技术概述 • 实验前的准备 • 形态学实验技术方法 • 实验结果分析 • 实验技术应用与展望
01
形态学实验技术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形态学实验技术是一种基于形态学原理和方法的实验技术,通过对生物或组织 形态的观察、描述、测量和分析,探究其结构、功能和演化等方面的规律。
通过形态学实验技术对植物病害进行诊断和防治,如病原菌分离 、显微镜检查等技术。
农业生物技术
利用形态学实验技术对农业生物技术进行研究和应用,如基因编 辑、细胞培养等技术。
农产品质量检测
借助形态学实验技术对农产品质量进行检测和评价,如显微镜观 察、化学分析等技术。

组织形态学

组织形态学

形态学 实验指导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形态学教学实验室2006.1目录前言一、形态学实验的内容与意义二、形态学实验的方法三、作业要求四、形态学实验注意事项第一篇人体基本组织的正常结构及病理变化第一章人体基本组织的正常结构第一节上皮组织(2学时)第二节固有结缔组织(2学时)第三节软骨、骨组织(2学时)第四节肌肉组织(2学时)第五节皮肤第六节眼和耳第二章人体组织的病理变化第一节细胞和组织的损伤第二节损伤的修复第三节血液循环障碍第四节炎症第五节肿瘤第二篇各系统的正常结构及常见病的病理变化第三章循环系统第一节循环系统的组织结构第二节循环系统疾病第四章呼吸系统第一节呼吸系统的组织结构第二节呼吸系系统疾病第五章消化系统第一节消化系统的组织结构第六章泌尿系统第一节泌尿系统的组织结构第二节泌尿系统疾病第七章生殖系统第一节生殖系统的组织结构第二节生殖系统疾病第八章淋巴造血系统第一节血液和血发生第二节造血系统疾病第九章免疫系统第一节免疫系统的组织结构第二节免疫病理第十章内分泌系统第一节内分泌系统的组织结构第二节内分泌系统疾病第十一章神经系统第一节神经组织的结构第二节神经系统疾病第十二章人体胚胎发育第一节人体胚胎早期发生第二节颜面和腭的发生第三节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发生第四节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发生第五节心血管系统的发生第十三章综合实验第一节传染病第二节寄生虫病附录:形态实验基本技术一、组织切片的制作二、肿瘤细胞接种实验前言第一节形态学实验的内容与意义形态学是重要的医学基础课之一。

研究内容包括正常人体的细微结构及其功能关系;个体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规律;疾病的病理、发病机理及发生发展的规律。

形态学实验主要是通过对大体标本、组织学切片,模型及电镜照片和录像的观察等实验课的学习,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起着重要的作用。

《形态学实验指导》旨在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和掌握实验课的内容,以利于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

第二节形态学实验的方法一、大体标本观察病理材料主要来源于尸体解剖及外科手术切除标本。

形态学染色方法

形态学染色方法

形态学染色方法形态学染色方法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学实验技术,用于观察细胞和组织的形态结构。

在这种方法中,样本通常需要经过固定、脱水等预处理,然后使用染色剂对细胞和组织进行染色。

根据不同的染色剂和染色方法,可以观察到不同的细胞和组织结构。

常用的形态学染色方法包括吉姆萨染色、伊红染色、苏木素-伊红染色、巴斯氏染色等。

吉姆萨染色是一种常用的形态学染色方法,它可以同时染色细胞核和胞质。

在吉姆萨染色中,样本需要经过固定、脱水、脱脂等预处理,然后使用吉姆萨染色剂进行染色。

吉姆萨染色剂是一种复合染色剂,包含了甲基蓝和伊红两种染色剂。

在染色过程中,细胞核会被染成暗蓝色,胞质和细胞质器会被染成粉红色。

伊红染色是一种常用的形态学染色方法,它主要用于染色细胞和组织的胞质和细胞质器。

在伊红染色中,样本需要经过固定、脱水等预处理,然后使用伊红染色剂进行染色。

伊红染色剂是一种酸性染色剂,可以染色细胞和组织中的蛋白质和胶原纤维等物质。

在染色过程中,细胞和组织的胞质和细胞质器会被染成粉红色。

苏木素-伊红染色是一种常用的组织学染色方法,主要用于染色组织中的胶原纤维和细胞核。

在苏木素-伊红染色中,样本需要经过固定、脱水等预处理,然后使用苏木素染色剂染色,接着使用伊红染色剂进行染色。

苏木素染色剂是一种碱性染色剂,可以染色组织中的胶原纤维等物质。

在染色过程中,胶原纤维会被染成红色,细胞核会被染成暗紫色。

巴斯氏染色是一种常用的细菌染色方法,主要用于染色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

在巴斯氏染色中,样本需要经过固定、脱水等预处理,然后使用碘酒进行处理,接着使用甲基红染色剂染色,最后使用碱性溶液进行洗涤。

在染色过程中,革兰氏阳性菌会被染成紫色,革兰氏阴性菌会被染成红色。

常用实验技术

常用实验技术

当取下脏器灌注时,所留的动脉干要长一些,以便插入导管。 灌注器官内血管制作铸型或透明标本,以离体局部灌注效果较好。 其方法为:将新鲜标本以1%肝素生理盐水(37℃)灌注动脉后, 分别灌入5%、10%、20%ABS丁酮溶液,丁酮中加入适量的大 红油画颜料,第二天再补充灌注20%ABS丁酮溶液100mL,浸 入温水中6小时,-30℃冰箱中低温冰冻48小时,横断面切割, 解冻后辨别形态结构。
A.顺行标记;B.逆行标记;C.跨节标记
3.免疫组织化学法
免疫组织化学法又称免疫细胞化学法,是综合应用免疫学及组 织化学原理,对组织或细胞的某些抗原物质(如蛋白质、多肽、 酶、激素、受体等)在组织或细胞的原位进行定位、定性和定量 测定。
即应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用特异性抗体去检测组织或细胞 中同类抗原物质;并由于抗原抗体复合物是无色的,还须借助组 织化学的呈色反应将抗原抗体结合的部位显示出来。免疫组织化 学法把免疫反应的特异性、组织化学的可见性巧妙结合起来,具 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定位准确、形态与功能相结合的优点。
2.组织化学方法
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都是建立在细胞学、组织学和生物化学基 础上,针对细胞中的不同组分,利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使其形成 不同的有色反应沉淀物,从而在显微镜下观察。这是一种最基础 的细胞和组织研究技术,具体如下。
(1)糖原显色方法:过碘酸雪夫反应,显示糖原和其他多糖物 质为紫红色。
(2)核酸显色方法:孚尔根显色法,显示DNA呈现紫红色。 甲绿-派郎宁法显色法,显示DNA呈现蓝绿色,RNA呈现红色。
(2)非切片标本制备:指不经包埋和切片步骤制作成组织标本, 主要包括涂片、铺片或磨片标本的制备。例如,血液、脱落细胞、 分泌物等可直接涂在载玻片上,称涂片法;疏松结缔组织和肠系 膜等薄层组织可在玻片上撕开展平,称铺片法;而骨和牙可直接 研磨成薄的磨片贴附在载玻片上,称磨片法。骨和牙还可以用酸 脱钙后再按常规制成切片外,进行染色观察。

形态学实验技术

形态学实验技术

基因敲除与转基因技术
总结词
基因敲除与转基因技术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对生物体的基因进行操作,实现基因的缺失、添 加或替换。
详细描述
基因敲除技术通过特定的基因编辑工具(如CRISPR-Cas9系统)将特定基因从生物体中剔除,以研究 基因功能和表型变化。转基因技术则将外源基因导入生物体,实现基因的添加或替换,用于改良生物 性状、生产转基因生物或治疗遗传性疾病。
通过观察肿瘤转移和侵袭过程中的形 态学特征,研究肿瘤转移和侵袭的机 制,为肿瘤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肿瘤细胞增殖与凋亡分析
利用特定的染色方法和显微镜观察技 术,对肿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过程进 行分析,以研究肿瘤的生长和进展机 制。
05
形态学实验技术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在病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02
01
03
病理诊断
形态学实验技术

CONTENCT

• 形态学实验技术概述 • 形态学实验基本技术 • 形态学实验高级技术 • 形态学实验技术在生物学研究中的
应用 • 形态学实验技术在医学研究中的应
用 • 形态学实验技术的挑战与展望
01
形态学实验技术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形态学实验技术是指通过观察和实验手段,研究生物体或其组织 的形态、结构、功能以及发育过程的一门科学。
技术局限性及改进方向
技术局限性
当前形态学实验技术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实 验结果的重复性差、实验过程耗时费力、实 验结果的主观性强等。
改进方向
为了克服这些局限性,需要加强实验技术的 标准化和规范化,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 可靠性;同时,开发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形态 学实验技术,提高实验效率;此外,加强形 态学实验技术与其它相关技术的交叉融合, 拓展形态学实验技术的应用领域。

皮肤组织形态学 he染色

皮肤组织形态学 he染色

皮肤组织形态学he染色亲爱的读者朋友们,今天,我们将带大家走进皮肤组织形态学的大门,深入了解一种常用的染色技术——He染色。

请跟随我们的脚步,一起探索皮肤微观世界的奥秘吧!一、引言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它不仅保护我们免受外界环境的侵害,还与众多生命活动息息相关。

皮肤组织形态学是一门研究皮肤组织结构、形态和功能的学科。

而He染色,作为一种常用的皮肤组织染色技术,能够清晰地展示皮肤组织的细微结构,为病理学、组织学和遗传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手段。

二、He染色的原理与步骤1. 原理:He染色是一种基于氢醌单缩盐酸盐染料的染色方法,通过特定的染色步骤,可以使得皮肤组织中的某些细胞器和细胞成分显色,从而清晰地显示出皮肤组织的形态结构。

2. 操作步骤:(1)取适量皮肤组织块,用甲醛溶液固定。

(2)将固定好的组织块经过一系列的脱水和透明处理。

(3)将组织块浸入He染液中,进行染色反应。

(4)染色完成后,进行镜下观察和拍照。

三、染色效果解析He染色能够清晰地显示出皮肤组织的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成分,如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内质网等。

通过这种染色方法,我们可以观察到皮肤组织的微观结构,了解皮肤细胞的种类、分布和功能。

此外,He染色还可以用于病理学研究中,对皮肤病变进行形态学诊断。

四、应用与展望He染色技术在皮肤组织形态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为皮肤科医生提供了诊断皮肤疾病的依据,如色素痣、银屑病等。

其次,在遗传学研究中,He染色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基因表达和调控机制,为基因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此外,He染色还可用于组织工程和药物筛选等领域。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He染色技术将不断改进和完善,为皮肤组织形态学研究提供更多便利和可能。

我们相信,在未来的研究中,He染色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人类健康和医学进步做出更多贡献。

总结:He染色作为一种常用的皮肤组织染色技术,通过其独特的原理和操作步骤,能够清晰地展示皮肤组织的微观结构。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是通过对患者的外周血液样本进行显微镜检查,观察和描述各类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形态结构,以了解患者的血液情况。

这种检验通常由临床实验室的医学实验室专业人员进行。

具体步骤包括:
一、采集外周血样本:通过采血针抽取一小量患者外周血。

二、制备血涂片:将采集的外周血涂抹在载玻片上,通过专用的技术制备出薄而均匀的血涂片。

三、染色:对血涂片进行染色,常用的染色方法包括Wright染色或Giemsa染色。

这些染色方法能够突出血细胞的核和胞浆结构,使其在显微镜下更容易观察。

四、显微镜观察:将染好色的血涂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实验室技术人员会仔细检查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形状、大小、颜色、核形态等方面的特征。

五、形态学描述:根据观察结果,进行详细的形态学描述。

这可能包括有关红细胞形态(比如贫血、红细胞异常)、白细胞形态(比如感染、白血病)和血小板形态(比如凝血功能异常)的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态学的基本实验技术
形态学是生物学研究中极为重要的学科,是研究生物体内各种组织、器官、细胞之间的形态、结构、组成和功能的学科。

在形态学研究中,实验技术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形态学的基本实验技术。

一、光学显微镜技术
光学显微镜技术是形态学领域中常用的技术之一。

它通过光学组件使得被观测样本的细节得以放大,从而更容易观察和研究样本的结构和形态。

在形态学研究中,常用的光学显微镜有普通光学显微镜、共聚焦显微镜等。

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生物样本需要进行标本切片。

切片技术包括冰冻切片技术和石蜡包埋技术。

冰冻切片技术适用于较小的样本,如细胞单层和细胞团块,能很好地保持细胞内部结构的原貌。

石蜡包埋技术适用于所有组织类型,但需要对样本进行浸泡处理,这可能会影响样本的形态。

共聚焦显微镜是高端的显微镜技术,通过空间滤波技术使得成
像清晰、对比度高、细节鲜明。

它适用于薄层组织的研究,如神
经元的形态等。

二、电镜技术
电镜技术是指使用电子束来对生物样本进行成像的技术。

与光
学显微镜相比,电镜能够获得更高的分辨率,而且在观察样本之
前不需要进行标本切片过程。

电镜分为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两类。

透射电镜可以穿透厚的组织切片,并对内部成分进行高清晰度
成像。

其主要应用于超微结构、神经元等的观察。

扫描电镜则适
用于外部形态观察,它通过扫描表面信息来得到高质量的图像,
并能够观察器官表面非常微小的结构。

三、免疫组化技术
免疫组化技术是利用特异性抗体与其它蛋白质结合的原理,来
检测生物标本样品中高度特异性而且极少量的抗原的一种方法。

它广泛地应用于组织特异抗原和蛋白质的检测和诊断分级等方面。

免疫组化技术是生物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手段。

四、分子生物学技术
分子生物学技术是用分子的角度来研究基因和蛋白质的结构和
功能的学科。

其中,PCR技术是最常用的技术之一。

PCR技术用
于扩增DNA片段或RNA片段。

在进行PCR技术之前,需要对DNA或RNA进行提取。

提取DNA或RNA的方法有化学方法和
机械法,主要包括酚氯仿法、离心法和磁珠法等。

总之,形态学的实验技术是广泛应用于生物学研究的,不同的
技术各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和优势。

了解这些实验技术,才能够更
好地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组成和功能,为生物学的研究和发
展提供更多支持和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