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形态学实验

合集下载

野外植物形态学观察及描述方法

野外植物形态学观察及描述方法

野外植物形态学观察及描述方法野外植物形态学观察及描述方法参考内容如下:植物形态学是研究植物形态特征及其变异规律的学科。

在野外观察植物形态学特征时,下面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准确的观察和描述:1. 观察花的结构:花是植物生殖器官,通常具有花萼、花瓣、花蕊和雄蕊等部分。

观察花的外形、颜色、排列形式以及花瓣的形状、大小等特征,并记录下观察到的每个部分的数量和位置。

2. 观察叶的形态特征:植物的叶是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器官。

观察叶的形状、大小、排列方式,并注意记录叶的纹理、表面特征(如光滑、有毛等)、边缘形态(如全缘、锯齿状等)等。

3. 观察茎的形态特征:茎是植物的支持和传导组织。

观察茎的高度、直立或匍匐生长方式,以及茎的表面特征(如有无毛发、有棱等)和节间的长度等。

4. 观察根的形态特征:根是植物的吸收和固定器官。

观察根的形态特征,如根的长度、分支情况、颜色等。

对于一些根茎植物,还需要观察地下茎和根冠的形态。

5. 观察果实的形态特征:果实是植物的有性生殖产物,通常包含种子。

观察果实的大小、形状、颜色、种子数目等特征,并记录果实的位置(如穗状花序、聚伞花序等)。

6. 观察花序的形态特征:花序是花的排列形式,常见的有伞形花序、穗状花序等。

观察花序的形态特征,如花序的高度、形状、分枝情况等。

7. 观察植物的生长习性:观察植物的生长环境和习性,如喜阳光还是喜阴、喜湿润还是耐旱等。

观察植物是否具有攀爬、匍匐或直立生长等特点。

在观察过程中,可以使用放大镜或显微镜来观察细小部分,如花粉颗粒、叶表皮细胞等。

同时,对于不同植物种类,还可以参考植物形态学的专业文献或参考书籍,了解其形态特征的描述和命名规范。

在描述时,应尽量使用准确的词汇和术语,避免使用模糊的形容词。

例如,可以使用“披针形叶片”而不是“长形叶片”来描述叶片的形状。

同时,可以使用数值具体描述大小和长度比例,例如“叶片长3-5厘米”。

在描述植物形态特征时,还应注意记录并描述在不同发育阶段或环境下的变异情况。

植物识别实验报告

植物识别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植物分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植物形态学特征,学会观察和识别常见植物。

3. 提高对植物多样性的认识,增强生态保护意识。

二、实验原理植物分类是根据植物形态、解剖、生理、遗传等特征,将植物划分为不同的类群。

植物形态学特征主要包括:植物的外部形态、器官结构、生殖器官等。

通过观察这些特征,可以初步识别植物种类。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常见植物标本(如草本植物、木本植物、蕨类植物等)。

2. 实验仪器:放大镜、显微镜、植物图鉴、植物分类检索表。

四、实验步骤1. 观察植物的外部形态,包括植物的高度、叶形、叶缘、叶序、叶脉、花形、花色、果实等特征。

2. 仔细观察植物的器官结构,如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

3. 利用植物分类检索表,根据植物的特征逐步缩小检索范围,确定植物种类。

4. 查阅植物图鉴,确认植物种类,并记录植物名称、科属等信息。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草本植物(1)植物名称: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2)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10-25cm。

叶基生,狭倒披针形或倒卵形,边缘有锯齿;头状花序,花黄色;瘦果褐色,冠毛白色。

2. 木本植物(1)植物名称:白杨(Populus alba L.)(2)形态特征:落叶乔木,树皮灰白色,光滑;叶互生,长圆形或椭圆形,边缘锯齿状;花单性,雌雄异株;果实为翅果。

3. 蕨类植物(1)植物名称:铁线蕨(Pteris multifida Poir.)(2)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20-50cm。

叶簇生,羽状复叶,小叶倒卵形或椭圆形,边缘有锯齿;孢子囊群生于小叶背面。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了植物分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了观察和识别常见植物的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了植物的外部形态、器官结构,并利用植物分类检索表和植物图鉴确定了植物种类。

此次实验不仅增强了我们的生态保护意识,而且提高了我们对植物多样性的认识。

花粉形态观察实验报告

花粉形态观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花粉形态学的基本知识,掌握花粉形态观察的实验技能。

2. 通过观察不同植物花粉的形态结构,加深对植物分类学、系统发育和传粉方式的认识。

3.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实验原理花粉是植物的雄性生殖细胞,具有多种形态和结构,对植物的传粉和分类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花粉的形态和结构,可以了解花粉的多样性及其与传粉方式的关系。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不同植物的花粉样品(如小麦、玉米、大豆等)。

2. 试剂与耗材:冰乙酸、乙酸酐、浓硫酸、甘油、石炭酸、加拿大树胶、蒸馏水、酒精等。

3. 仪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水浴锅、离心机、小试管、镊子、解剖针、细铜网、载玻片、盖玻片、双面透明胶带、酒精灯、目镜测微尺。

四、实验步骤1. 准备花粉样品:将采集到的花粉样品放入干燥器中,待花粉干燥后取出,用解剖针挑取适量花粉,放入装有冰乙酸的试管中。

2. 制片:将花粉样品在冰乙酸中浸泡一段时间,取出后滴加少量加拿大树胶,将花粉粘附在载玻片上,用盖玻片覆盖。

3. 光学显微镜观察:将制片放入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花粉的形态、大小、形状、纹饰等特征。

4.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将制片放入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花粉的表面结构,如纹饰、突起等。

5. 记录数据:根据观察结果,记录花粉的形态、大小、形状、纹饰等特征,并计算花粉的长度、宽度、面积等参数。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小麦花粉为长椭圆形,长度约为30-40微米,宽度约为15-20微米,表面具有网状纹饰;玉米花粉为圆形,直径约为20-30微米,表面具有突起;大豆花粉为长椭圆形,长度约为40-50微米,宽度约为20-30微米,表面具有网状纹饰。

2.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小麦花粉表面具有明显的网状纹饰,纹饰大小不一;玉米花粉表面具有突起,突起高度不一;大豆花粉表面具有网状纹饰,纹饰大小不一。

3. 结果分析:通过观察不同植物花粉的形态和结构,可以看出花粉在大小、形状、纹饰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可能与植物的传粉方式和适应性有关。

形态结构观察实验报告

形态结构观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观察并记录不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加深对生物形态学知识的理解,提高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无菌水、刀片、镊子、植物叶片、动物组织、微生物培养皿、食用菌菌丝体、子实体等。

2. 实验仪器:光学显微镜、解剖镜、放大镜、植物学实验台、培养箱、酒精灯、火柴等。

三、实验方法1. 观察植物叶片(1)用刀片将植物叶片切成薄片,放入载玻片中央。

(2)滴加无菌水,盖上盖玻片。

(3)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表皮、叶肉、叶脉等结构。

2. 观察动物组织(1)取动物组织一小块,放入载玻片中央。

(2)滴加无菌水,盖上盖玻片。

(3)用显微镜观察动物组织的细胞结构、组织结构等。

3. 观察微生物(1)将微生物培养皿置于显微镜下,观察菌落形态。

(2)用无菌镊子取一小块菌落,放入载玻片中央。

(3)滴加无菌水,盖上盖玻片。

(4)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的细胞形态、菌落结构等。

4. 观察食用菌菌丝体与子实体(1)观察食用菌菌丝体的形态、颜色、生长速度等。

(2)观察食用菌子实体的形态特征,如菌盖、菌柄、菌褶等。

(3)观察食用菌的锁状联合现象。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植物叶片观察结果显示,植物叶片由表皮、叶肉、叶脉组成。

表皮具有保护作用,叶肉负责光合作用,叶脉负责运输水分和养分。

2. 动物组织观察结果显示,动物组织由细胞、组织、器官组成。

细胞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组织具有相似结构和功能,器官由多个组织构成,具有特定的生理功能。

3. 微生物观察结果显示,微生物具有多种形态,如球形、杆形、螺旋形等。

菌落形态各异,如绒毛状、絮状、颗粒状等。

4. 食用菌观察结果显示,食用菌菌丝体呈白色、细长、有分支,生长速度快。

子实体具有菌盖、菌柄、菌褶等结构,颜色多样,形态各异。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观察了植物叶片、动物组织、微生物、食用菌等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加深了对生物形态学知识的理解。

植物形态观察实验报告

植物形态观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通过对植物形态的观察,加深对植物生长发育过程的理解。

2. 掌握植物形态学的基本观察方法和描述技巧。

3. 了解植物形态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二、实验材料1. 实验材料:黄瓜、水稻、柳树、松树等。

2. 仪器:放大镜、解剖镜、显微镜、植物切片机、植物标本夹等。

三、实验方法1. 植物叶片观察- 观察黄瓜、水稻、柳树、松树的叶片形态,包括大小、形状、颜色、叶脉分布等。

- 使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叶片细胞结构,如叶绿体、气孔等。

2. 植物茎干观察- 观察黄瓜、水稻、柳树、松树的茎干形态,包括直径、颜色、木质部与韧皮部等。

- 使用植物切片机制作茎干切片,观察木质部、韧皮部等组织结构。

3. 植物根观察- 观察黄瓜、水稻、柳树、松树的根形态,包括根尖、根毛、根的直径等。

- 使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根尖细胞结构,如分生组织、伸长区等。

4. 植物花观察- 观察黄瓜、水稻、柳树、松树的花形态,包括花形、花色、花蕊数量等。

- 使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花蕊结构,如雄蕊、雌蕊等。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叶片观察- 黄瓜叶片呈长椭圆形,绿色,叶脉明显;水稻叶片呈长条形,绿色,叶脉明显;柳树叶呈狭长形,绿色,叶脉明显;松树叶呈针形,绿色,叶脉不明显。

- 叶片细胞结构观察:黄瓜、水稻、柳树叶片细胞含有大量叶绿体,气孔明显;松树叶细胞叶绿体较少,气孔不明显。

2. 茎干观察- 黄瓜茎干直径较小,绿色,木质部与韧皮部明显;水稻茎干直径较大,绿色,木质部与韧皮部明显;柳树茎干直径较小,绿色,木质部与韧皮部明显;松树茎干直径较大,绿色,木质部与韧皮部明显。

- 茎干切片观察:黄瓜、水稻、柳树茎干木质部发达,韧皮部较薄;松树茎干木质部发达,韧皮部较薄。

3. 根观察- 黄瓜根呈长条形,白色,根尖明显;水稻根呈长条形,白色,根尖明显;柳树根呈须状,白色,根尖明显;松树根呈须状,白色,根尖明显。

- 根尖细胞结构观察:黄瓜、水稻、柳树根尖细胞含有大量分生组织,伸长区明显;松树根尖细胞含有少量分生组织,伸长区不明显。

植物鉴定学实验报告

植物鉴定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植物鉴定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学会运用植物形态学、解剖学、生理学等知识对植物进行鉴定。

3. 提高观察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实验原理植物鉴定学是研究植物分类、鉴定和命名的一门学科。

通过对植物形态特征、解剖结构、生理特性等方面的研究,将植物分为不同的类群,并对每个类群进行详细的描述和命名。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各种植物标本、植物器官切片、植物生理活性物质等。

2. 仪器:显微镜、解剖镜、植物解剖刀、放大镜、试剂瓶、试管、滴管等。

四、实验步骤1. 观察植物形态学特征(1)植物外部形态:观察植物的整体形状、叶片、茎、花、果实等器官的形态特征。

(2)植物内部结构:观察植物的叶脉、茎维管束、花器官等内部结构。

2. 植物解剖学实验(1)叶切片制作:取新鲜叶片,用植物解剖刀切取一定厚度的叶片,然后进行染色、脱水、透明等处理。

(2)观察叶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叶切片的叶脉、气孔、叶绿体等结构。

3. 植物生理学实验(1)植物水分生理实验:测定植物的水势、蒸腾速率等指标。

(2)植物光合作用实验:测定植物的光合速率、光饱和点等指标。

4. 植物活性物质提取与鉴定(1)植物活性物质提取:采用溶剂提取、超声波辅助提取等方法提取植物中的活性物质。

(2)活性物质鉴定:利用化学方法、光谱分析等方法对提取的活性物质进行鉴定。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植物形态学特征观察结果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植物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具有多样性,如叶片的形状、大小、叶脉分布等;茎的形状、维管束分布等;花的形状、颜色、雄蕊和雌蕊的数目等。

2. 植物解剖学实验结果通过显微镜观察叶切片,我们观察到叶脉的分布、气孔的形状和数量、叶绿体的形态等结构。

3. 植物生理学实验结果(1)植物水分生理实验:测定植物的水势、蒸腾速率等指标,了解植物对水分的需求。

(2)植物光合作用实验:测定植物的光合速率、光饱和点等指标,了解植物的光合能力。

4. 植物活性物质提取与鉴定结果通过提取和鉴定,我们得到了植物中的活性物质,如生物碱、黄酮类、萜类等。

植物形态综合认知实验报告

植物形态综合认知实验报告

植物形态综合认知实验报告植物形态是生物学中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通过对植物的外部形态进行观察和分析,可以了解到植物的生长发育、生殖方式、适应环境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方面的信息。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不同植物的形态特征进行综合认知,进一步探究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和适应策略。

我们选取了几种常见的植物进行观察和研究。

第一种是银杏,该植物具有独特的扇形叶片,叶子呈现出明显的扇形状,叶脉清晰可见,是银杏的鲜明特征。

与之相反的是毛竹,毛竹的叶子呈现出狭长的条形,叶子上覆盖着细密的绒毛,这种特殊的叶子结构有助于植物减少水分蒸发,适应干燥的环境。

此外,我们还观察了香蕉的叶子,香蕉的叶子是宽大的,呈现出椭圆形状,这种形态特征有助于增加叶片的光合作用面积,提高光合效率。

除了叶子的形态特征,植物的茎和根也具有独特的形态特征。

以红豆杉为例,红豆杉的茎干呈圆柱形,表面光滑,没有明显的分枝。

而铁线莲的茎干则呈现出扭曲的形态,且具有许多分枝,这种形态特征有助于植物在多风的环境中增加抗风能力。

此外,我们还观察了白菜的根系,白菜的根系呈现出较大的侧根和较小的主根,这种根系结构有助于植物吸收土壤养分和保持稳定的生长。

在实验中,我们还研究了植物的花部形态特征。

以玫瑰花为例,玫瑰花的花瓣呈现出丰富多样的颜色和形态,花瓣的排列方式呈现出较为紧密的结构,这种形态特征有助于吸引传粉者,促进花粉传播和有性繁殖。

而向日葵的花部则呈现出明显的黄色,花朵的排列方式呈现出较为松散的结构,这种形态特征有助于吸引阳光,并使花朵能够随着太阳的运动而转向,最大限度地接受阳光照射。

通过对以上植物形态特征的观察和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

首先,植物的形态特征与其生长环境和适应策略密切相关。

不同植物根据其所处的环境和生存需求,形态特征各异,以应对不同的生态条件。

其次,植物的形态特征对其生长发育、生殖方式和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植物通过形态特征的差异,实现了不同的生物学功能和适应策略。

叶脉标本实验报告

叶脉标本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了解叶脉标本的制作过程,掌握叶脉标本的采集、处理和保存方法,培养学生对植物形态学的研究兴趣和动手能力。

二、实验原理叶脉标本是植物形态学研究中常用的材料,通过去除叶片的叶肉组织,保留叶脉结构,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叶脉的形态、分布和排列特点。

实验原理主要基于化学腐蚀和物理剥离两种方法。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新鲜植物叶片(如杨树叶、柳树叶、梧桐叶等)- 95%酒精- 70%酒精- 甘油- 氢氧化钠- 烧杯- 玻璃棒- 烘箱- 研钵- 研钵杵- 滤纸- 纱布- 标本夹2. 实验仪器:- 显微镜- 漫反射成像系统- 计算机及图像处理软件四、实验步骤1. 采集叶片:选择新鲜、无病虫害的植物叶片,用剪刀剪取完整叶片。

2. 处理叶片:a. 将叶片放入95%酒精中浸泡,去除叶片表面的杂质。

b. 将浸泡后的叶片取出,用蒸馏水冲洗干净。

c. 将清洗干净的叶片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2-3小时。

d. 将浸泡后的叶片取出,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去除残留的氢氧化钠。

3. 剥离叶肉:a. 将清洗干净的叶片放入研钵中,用研钵杵轻轻敲打,使叶肉与叶脉分离。

b. 将分离出的叶肉用滤纸吸干水分。

4. 保存叶脉标本:a. 将分离出的叶脉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甘油,浸泡2-3小时。

b. 将浸泡后的叶脉取出,用滤纸吸干水分。

c. 将吸干水分的叶脉平铺在纱布上,用标本夹夹紧。

d. 将标本夹放入烘箱中,于50-60℃下烘干,待叶脉干燥后取出。

5. 观察与记录:a. 将干燥后的叶脉标本放置在显微镜下观察,记录叶脉的形态、分布和排列特点。

b. 利用漫反射成像系统拍摄叶脉标本图像,并使用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图像处理和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a. 成功制作出叶脉标本,叶脉形态清晰可见。

b. 通过显微镜观察,记录到叶脉的形态、分布和排列特点。

c. 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对叶脉标本图像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叶脉形态与植物种类之间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作业要求 1. 绘蚕豆胚的结构图,并标明各部分的名称。
2. 绘玉米胚的结构图,并标明各部分的名称。
植物学实验 (Botany)
实验八:植物根的初生结构与次生结构
一、目的要求
1.识别根尖各分区所在部位及细胞的构造特点; 2.掌握根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 3.观察认识几种变态根的形态与结构。
二、材料用品 见实验指导 三、内容和方法
(一)显微镜的构造 机械部分
镜筒
光学部分
物镜转换器 镜臂
目镜
物镜 聚光器 照明光源
载物台
电源开关 光亮调节器 玻片移动器 粗微调节器 镜座
植物学实验 (Botany) 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和生物绘图
(二). 显微镜的使用(示范)
(1)打开电源开关
(2)将低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线
(3)放载玻片 (4)低倍镜使用
图的正下方注明图的名称,在绘图纸上方标明实验题目。
植物学实验 (Botany)
附:生物绘图 1. 观察
2. 布局
3. 绘图
绘图时先用中软(HB)铅笔绘 出轮廓,描轮廓时注意实物或标本 各部分的正确比例。然后用较硬 (2H—3H)重复描绘。结构的明 暗程度和颜色的深浅一般用圆点的
植物学实验 (Botany)
植物学实验 (Botany)
2. 输导组织
(1)管胞和筛胞 松茎纵切永久制片 (2)导管、筛管和伴胞 南瓜茎横切、纵切永久制片, 黄豆芽茎离析材料压片观察 3. 分泌组织 (1)腺毛 木芙蓉叶表皮制片 (2)分泌腔 柑橘皮切向切片
(3)乳汁管 蒲公英根纵切永久制片
四、作业要求 1. 绘芹菜叶柄横切示厚角组织轮廓图,绘3到4个相邻 厚角细胞图。 2. 绘黄豆芽环纹、螺纹导管分子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等
三、内容和方法 (一)制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压片
(二)对比观察
四、作业要求 1. 绘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分裂相图,并注明各部分名称。 2. 简述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主要特征。
植物学实验 (Botany)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显微图 洋葱根尖细胞分裂图
植物学实验 (Botany) 实验五:植物花的解剖及花序
植物学实验 (Botany)
实验二、植物细胞的结构
一、目的与要求 1.观察认识植物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基本结构的特征; 2.了解质体及后含物的形态结构和存在部位 3.初步掌握临时装片技术。学习生物绘图的基本技术 二、材料用品 洋葱、苔藓、红辣椒、鸭趾草、马铃薯、印度橡胶树叶、
柿胚乳细胞永久切片等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碘液等 三、内容和方法 (一)植物细胞基本结构的观察 1. 洋葱表皮细胞装片的制作:
疏密表示。点要圆而整齐,切勿用
涂抹阴影或画线条的方法代替圆点。
植物学实验 (Botany)
实验四、植物组织(附:徒手切片技术)
一、目的要求 了解各类组织的形态结构和细胞特征; 初步掌握徒手切片技术 二、材料用品 芹菜、柑橘皮、黄豆芽、木芙蓉、各种组织的永久切片。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盐酸酒精溶液等 三、内容和方法 (一)徒手切片制作方法 (二)各类组织的观察 1. 机械组织 (1)厚角组织:取芹菜叶柄做徒手横切,制成临时装片观察 (2)厚壁组织:纤维 取桑树皮离析材料永久装片观察 \石细胞 取梨果实石细胞永久装片观察
2. 洋葱表皮细胞结构的观察:
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液泡
植物学实验 (Botany) 实验二、植物细胞的结构
(二)质体的观察 1. 叶绿体:取苔藓叶制作临时装片观察; 2. 有色体:取红辣椒果皮制作临时装片观察; 3. 白色体:取鸭趾草表皮制作临时装片观察; (三)细胞中几种后含物的观察
1. 淀粉粒:取马铃薯组织制作临时装片观察:
核仁重新出现,形成两子核。
染色体通过解螺旋作用变为染 色质,恢复间期痕状态。子核 的出现标致细胞核分裂的结束。
植物学实验 (Botany)
实验三、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一、目的要求 1. 认识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特点及各时期的主要特征; 2. 初步掌握植物根尖压片技术。 二、材料用品 洋葱根尖纵切永久切片、洋葱头、盐酸酒精溶液、醋酸洋红等
一、目的要求 认识被子植物花的外部形态和组成; 学会解剖花、 使用花程式描述花的方法;掌握几种常见花序的特点。 二、材料用品 三、内容和方法 (一)花的基本组成部分的观察 1. 油菜花、扁豆花的解剖观察 (1)花柄 (2)花托 (3)花萼 离萼、合萼 (4)花冠 离瓣、合瓣;花被的概念 十字花冠、蝶形花冠、筒状花冠、舌状花冠、唇形花冠、 钟状花冠、漏斗状花冠、喇叭状花冠等等。 (5)雄蕊群 单体雄蕊、二体雄蕊、多体雄蕊
植物学实验 (Botany)
(6)雌蕊群 离生雌蕊、合生雌蕊;单雌蕊、复雌蕊; 上位子房、半下位子房、下位子房 2. 小麦花的观察:小穗;颖片、稃片、浆片、雄蕊、雌蕊 (二)花序的观察 1、无限花序:总状花序、穗状花序、柔荑花序、伞形花序、 伞房花序、肉穗花序、头状花序、隐头花序、 圆锥花序、复穗状花序、复伞形花序、 复伞房花序、复头状花序等。 2. 有限花序:单歧聚伞花序、二歧聚伞花序、多歧聚伞花序。 四、作业要求 1. 写出油菜、扁豆的花程式。 2. 绘不同位置子房的示意图,并标明各部分名称。
(一)根尖外形和分区观察 根冠、2. 分生区、3. 伸长区、4. 根毛区 (三)根初生结的观察(蚕豆\蒲公英) 取蚕豆幼根,从根毛区做徒手切片,制临时装片观察: 1. 表皮 2. 皮层 外皮层、皮层薄壁细胞、内皮层 3. 维管柱 (1)中柱鞘 (2)初生木质部 (3)初生韧皮部 (4)薄壁细胞
植物学实验 (Botany)
植物学实验 (Botany)
植物学实验 (Botany)
植物学实验 (Botany)
植物学实验 (Botany)
植物学实验 (Botany)
实验六:果实的结构与类型
一、目的要求 掌握果实的结构组成,观察识别果实的主要类型。 二、材料用品 见实验指导
三、内容和方法
(一)果实结构的观察 1. 真果与假果
(三)根次生结构的观察 取棉花老根横切永久制片观察: 1. 周皮: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 2. 初生韧皮部 3. 次生韧皮部:筛管、伴胞、韧皮薄壁细胞、韧皮纤维 4. 维管形成层 5. 次生木质部:导管、管胞、木薄壁细胞、木纤维细胞 维管射线:韧皮射线+木射线 6. 初生木质部
柳树(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结构 Secondary Structure of Willow Root
植物学实验 (Botany)
(二)对比观察 1、间期
2、前期 3、中期 4、后期 染色体从着丝点分裂成二
组子染色体,分别向两极 运
动。此期连续丝逐渐延长,二 极之间的距离也随之增大,牵
引丝逐渐缩短,终至消失。
植物学实验 (Botany)
(二)对比观察 1、间期
2、前期 3、中期 4、后期 5、末期 染色体到达两极,核膜、
(二)果实类型的观察 1. 肉果 (1)浆果:葡萄、西红柿、茄子 (2)瓠果:黄瓜、西瓜
(3)柑果:橘子、柚子、橙子
(4)核果:桃子 (5)梨果:苹果、梨
植物学实验 (Botany)
实验七:种子和幼苗
一、目的要求
1. 了解不同类型种子的形态和结构; 2. 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
3. 了解幼苗的类型。
结构,掌握住各部分特征,画出结构中最本质和典型的部分,不
需要有什么画什么。要依据实际观察到的图象绘图,不要凭假想 ,不要单纯以书本照抄、照画,以保证形态结构的准确性,达到 生物图所具有的科学性。
2. 布局
绘图前,应根据绘图的数量和内容,合理布局图的位置。在每
个图所布局的范围内,图要画在实验报告纸的稍偏左侧,图中各部分 结构要在向右引出平行线末端予以注明,引线要齐,注字要工整。在
(1)真果 取桃的果实观察:外果皮、中果皮、内果皮、种子。
(2)假果 取苹果观察: 2. 单果、聚合果、聚花果 (1)单果的结构 (2)聚合果的结构:悬钩子、八角茴香、玉兰的果实 (3)聚花果的结构:菠萝、无花果、桑椹
植物学实验 (Botany)
实验六:果实的结构与类型
2. 干果 (1)裂果 荚果:扁豆、花生 骨突果:八角茴香、梧桐 角果:油菜、荠菜 蒴果:泡桐、棉花、海桐花 (2)闭果 瘦果:向日葵 坚果:板栗 颖果:玉米、小麦、水稻 翅果:青榨槭、风杨 分果:胡萝卜 3. 聚合果 4. 聚花果 四、作业要求 1. 完成实验指导上的表格
单粒淀粉、复粒淀粉、半复粒淀粉。轮纹、脐点。 2. 结晶体:
(1)针晶:取鸭趾草表皮制作临时装片观察;
(2)簇晶:取印度橡胶树叶作徒手切片观察。 四、作业要求 1. 绘洋葱表皮细胞结构图,并注明各部分名称。
2. 绘马铃薯块茎淀粉粒结构图。
植物学实验 (Botany)
附:生物绘图 1. 观察
必须认真观察所需画的对象,学习有关理论,搞清所需观察的
1. 洋葱根尖的培养;
2. 固定保存:70%酒精 3. 离析:盐酸酒精溶液离析5至15分钟后用清水冲洗; 4. 染色压片:染色时间,10至15分钟
5. 观察。
植物学实验 (Botany)
(二)对比观察 1、间期
从前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开始的一段时间称为间期。 其特点是细胞核较 大,呈球形,具有核膜 、核仁明显, 染色质 不规则地分散于核液中 ,细胞质浓。细胞具有 旺盛的代谢活动,进行
植物学实验 (Botany)
实验三、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一、目的要求 1. 认识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特点及各时期的主要特征; 2. 初步掌握植物根尖压片技术。 二、材料用品 洋葱根尖纵切永久切片、洋葱头、盐酸酒精溶液、醋酸洋红等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等
三、内容和方法 (一)制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压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