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形态学术语(英)

合集下载

形态学专业术语

形态学专业术语

形态学专业术语形态学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涉及对形态、结构及其发展变化的科学研究。

在不同的学科中,形态学有着各自的侧重点和应用领域。

以下是形态学在一些主要学科中的专业术语概述:1. 语言学中的形态学:词素(Morpheme):语言中最小的意义单位,可以是词也可以是词根、前缀或后缀。

形态变化(Morphological Change):词的形态随语法、时态、数、性等的变化。

词形变化(Inflection):词汇通过变化形态来表达语法关系,如时态、数、格等。

词根(Root):构成词的基本部分,通常表达核心意义。

前缀(Prefix)、后缀(Suffix):加在词根前或后的字母组合,用来改变词的意义或形式。

2. 生物形态学:形态发生(Morphogenesis):生物体形态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结构形态学(Structural Morphology):研究生物体结构的形态学分支。

功能形态学(Functional Morphology):研究生物体形态与其功能关系的形态学分支。

解剖形态学(Anatomical Morphology):对生物体内部结构的形态学研究。

3. 动物形态学:比较形态学(Comparative Morphology):通过比较不同物种的形态结构来研究它们的进化关系。

发育形态学(Developmental Morphology):研究生物体从胚胎到成体的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变化。

4. 植物形态学:构型形态学(Configural Morphology):研究植物体的整体形态和结构。

细胞形态学(Cellular Morphology):研究植物细胞形态和组织的形态学分支。

5. 组织形态学:组织结构(Tissue Architecture):研究组织的三维结构和组成。

细胞排列(Cell Arrangement):细胞在组织中的排列方式和联系方式。

6. 细胞形态学:细胞形态(Cell Shape):研究细胞的外形和内部结构。

植物学形态解剖学名词

植物学形态解剖学名词

植物学(上)名词术语中英文对照植物学(Botany)植物形态学(Plant morphology)植物解剖学(plant anatomy)原生质体(protoplast)细胞壁(cell wall)显微结构(microscopic structure)亚显微结构(submicroscopic structure)超微结构(ultramicroscopic structure)质体(Plastid)叶绿体(chloroplast)类囊体(thylakoid)基粒(granum)基粒间膜(基质片层,fret)基质(stroma或matrix)有色体(或称杂色体,chromoplast)白色体(leucoplast)造油体(elaioplast)前质体(proplastid)液泡(vacuole)液泡膜(tonoplast)细胞液(cell sap)纹孔(pit)胞间连丝(plasmodesmata)后含物(ergastic substance)淀粉粒(starch grain)淀粉体(amylop1ast)脐点(hilum)拟晶体(crystalloid)糊粉粒(aleuronegrain)糊粉层(aleurone layer)胞质分裂(Cytokinesis)成膜体(phragmoplast)细胞板(cellplate)微管周期(microtubule cycle)细胞分化(cell differentiation)反分化(或脱分化dedifferentiation)组织(tissue)分生组织(meristematic tissue或meristem)顶端分生组织(apical meristem)侧生分生组织(lateral meristem)居间分生组织(intercalarymeristem)形成层(cambium)木栓形成层(cork cambium或phellogen)原分生组织(promeri-stem)初生分生组织(primary meristem)次生分生组织(secondary meristem)保护组织(protective tissue)薄壁组织(parenchyma)机械组织(mechanical tissue)输导组织(conducting tissue)分泌结构(secretory structure)表皮(epidermis)周皮(periderm)气孔(stoma)皮孔(lenticel)保卫细胞(guard cell)吸收组织(absorptive tissue)根毛(root hair)木栓(phellem或cork)栓内层(phelloderm)同化组织(assimilating tissue)储藏组织(storage tissue)储水组织(aqueous tissue)通气组织(aerenchyma)传递细胞(transfer cell)厚角组织(collenchyma)厚壁组织(sclerencnyma)石细胞(sclereid或stone cell)纤维(fiber)木质部(xylem)韧皮部(phloem)管胞(tracheid)导管分子(vesselelement或vesselmember)穿孔(perforation)导管(vessel)筛管分子(sieve-tube element或sieve-tube member)筛管(sieve tube)筛孔(sieve pore)筛孔(sieve pore)筛板(sieve plate)原生质联络索(connecting strand)胼胝质(callose)筛域(sive area)伴胞(companioncell)胼胝体(callus)筛胞(sieve cell)腺表皮(glandular epidermis)腺毛(glandular hair)蜜腺(nectary)排水器(hydathode)吐水(guttation)水孔(waterPore)通水组织(epithem)分泌细胞(secretorycell)分泌腔(secretorycavity)分泌道(secretorycanal)乳汁管(laticifer)无节乳汁管(nonar-ticulatelaticifer)有节乳汁管(arti-culatelaticifer)组织系统(tissue system)皮组织系统(dermal tissue system)维管组织系统(vascular tissue system)基本组织系统(fundamental tissue system或ground tissue system)皮系统(dermal system)维管系统(vascular system)基本系统(fundamental system或ground system)种子(seed)胚(embryo)胚乳(endosperm)种皮(seed coat,testa)外胚乳(perisperm)胚根(radicle)胚芽(plumule)胚轴(hypocotyl)子叶(cotyledon)种脐(hilum)种阜(caruncle)种脊(raphe)有胚乳种子(albuminousseed)无胚乳种子(exalbuminous seed)胚芽鞘(coleoptile)胚根鞘(coleorhi- za)盾片(scutellum)外胚叶(epiblast)种子萌发(seed germination)子叶出土的幼苗(epigaeous seedling)子叶留土的幼苗(hypogaeous seedling)器官(organ)营养器官(vegetative organ)根(root)根系(root system)主根(main root)直根(tap root)初生根(primaryroot)侧根(lateral root)次生根(secondaryroot)不定根(adventitiousroot)定根(normal root)种子根(seminal root)直根系(taprootsystem)须根系(fibrousrootsystem)原始细胞(initialcell)不活动中心(或称静止中心,quiescentcentre)根尖(roottip)根冠(root cap)分生区(meristematiczone)伸长区(elongationzone)成熟区(maturationzone)维管柱(vascular cylinder)皮层(cortex)切向分裂(弦向分裂,tangentialdivision)平周分裂(periclinalkivision)径向分裂(radialdivision)横向分裂(transversedivision)垂周分裂(anticlinaldivision)根毛区(roothairzone)初生生长(primary growth)初生组织(primary tissue)初生结构(primary structure)根被(velamen)外皮层(exodermis)内皮层(endoder-mis)凯氏带(Casparian strip)通道细胞(passage cell)中柱鞘(pericycle)髓(pith)初生木质部(primary xylem)初生韧皮部(primary phloem)外始式(exarch)原生木质部(protoxylem)后生木质部(metaxylem)木质部脊(xylem ridge)二原型(diarch)三原型(triarch)四原型(tetrarch)五原型(pentarch)六原型(hexarch)多原型(polyarch)原生韧皮部(protophloem)后生韧皮部(meta-phloem)根原基(root primordium)内起源(endogenousorigin)形成层环(cambium ring)木射线(xylemray)韧皮射线(phloemray)维管射线(vascularray)木栓形成层(phellogen或cork cambium)栓内层(phelloderm)木栓(phellem或cork)周皮(periderm)共生(symbiosis)根瘤(root nodule)菌根(mycorrhiza)外生菌根(ectotrophic mycorrhiza)内生菌根(endotrophic mycorrhiza)内外生菌根(ectendotrophicmycorrhiza)茎(stem)节(node)节间(internode)枝或枝条(shoot)叶痕(leafscar)维管束痕(bundle scar,简称束痕)芽鳞痕(bud scalescar)芽(bud)枝芽(branch bud)叶芽(leafbud)花芽(floralbud)叶原基(leaf primordium)腋芽原基(axillary bud primordium)侧枝原基(lateral branch primordium)枝原基(branchprimordium)芽轴(bud axis)定芽(normalbud)不定芽(adventitiousbud)顶芽(terminal bud)腋芽(axillary bud)侧芽(lateral bud)副芽(accessory bud)叶柄下芽(subpetiolar bud)裸芽(naked bud)被芽(protected bud)鳞片(scale)芽鳞(bud scale)鳞芽(scaly bud)混合芽(mixed bud)活动芽(active bud)休眠芽(dormant bud)潜伏芽(latent bud)直立茎(erect stem)缠绕茎(twining stem)攀援茎(climbing stem)匍匐茎(creeping stem)纤匍枝(runner)单轴分枝(monopodial branching)合轴分枝(sympodial branching)假二叉分枝(falsedichotomous branching)二叉分枝(dichotomousbranching)分蘖(tiller)原表皮(protoderm)基本分生组织(ground meristem)原形成层(procambium)生长点(growing point)生长锥(growing tip)茎端(stem apex)根端(root apex)枝端或苗端(shoot apex)茎尖(stemtip)根尖(root tip)组织原学说(histogen theory)表皮原(dermatogen)皮层原(periblem)中柱原(plerome)原套-原体学说(tunica-corpus theory)原套(tunica)原体(corpus)细胞学分区概念(concept of cytologicalzonation)叶原座(leaf buttress)初生组织(primary tissue)初生结构(primary structure)通气组织(aerenchyma)淀粉鞘(starch sheath)无限维管束(open bundle)有限维管束(closed bundle)外韧维管束(collateral bundle)双韧维管束(bicollateral bundle)周韧维管束(amphicribral bundle)周木维管束(amphivasal bundle)同心维管束(concentric bundle)中柱(stele)原生中柱(protostele)管状中柱(siphonostele)中央柱(centralcylinder)维管柱(vascularcylinder)内始式(endarch)环髓带(perimedullaryzone)髓腔(pith cavity)髓射线(pith ray)初生射线(primary ray)树脂道(resin canal)维管束鞘(bundle sheath)下皮(hypodermis)初生加厚分生组织(primary thickening meristem)束中形成层(fascicularcambium)。

形态术语

形态术语

(2)气生根 是指露出地面,生长在空气中的根。依其主 要生理功能的不同可分为:
①支持根 主要由不定根形成,对植株有支柱 作用增加其稳固性。如玉米、甘蔗从茎基部的节上 发生不定根伸入土中以加固植株;榕树则常从枝上 产生下垂的不定根伸入土中,往往形成“独木成林” 的特有景观:有些热带树木则因为茎干基部发生不 匀称的生长,形成板壁状凸起的板根,具有稳固植 株的作用。如漆树科的人面子。 ②攀附根 一些藤本植物,如桑科的薜荔、五 加科的常春藤,卫矛科的扶芳藤等从茎的一侧产生 许多不定根,使植株能攀援他物生长。
(3)多年生的(perennial)。植物生活期在3年 以上者,乔木、灌木年复一年地生长,长者 可达千年之久。多年生草本则地上部分于当 年开花结果后枯死,而地下部分多年生,年 年萌发新的地上枝,即多次结实,如芦苇、 苜蓿等;也有少数多年生植物,仅结实一次 而全株枯死的,如新疆阿魏(Ferula caspica)。
总叶轴的两侧有羽状排列的分枝,此分枝叫 羽片(pine),分枝上再生羽状排列的小叶,这样的 叶子叫二回羽状复叶(bipinnately compound leaf),如 合欢、皂荚;如羽片像总叶柄一样再次分枝,叫三 回羽状复叶(tripinnately compound leaf),如楝树;依 次羽片再次分枝,叫多回羽状复叶(pinnately decompound leaf),如蒿属、南天竹。(第一次分枝上的
2.根据植物生长环境,可分为: (1)陆生的(terrestrial)。植物生长于陆 地,通常茎生于地上,根生于地下。陆 生环境丰富多样,生于沙漠的,根常有 沙套,为沙生植物;生于盐碱地的,体 内含有大量盐分,叫盐生植物;生于高 寒山地的,个体低矮,垫状,叫高山植 物等。
(2)水生的(aquatic)。植物体部分或全部 沉浸在水中。生于沼泽地的,通气组织 发达,为沼生植物等。 (3)附生的(epiphytic)。植物附着生长 于他种植物体上,但能自养,无需吸取 被附者的养料而独立生活的植物。 (4)寄生的(parasitical)。植物寄生于他 种植物体上,营寄生生活的植物,如菟 丝子以其特殊的吸根吸取寄主养料。

第4章描述植物的形态术语

第4章描述植物的形态术语

第4章描述植物的形态术语第4章描述植物的形态术语植物特征的资料是对任何一种植物进行分析所必需的。

对一种植物的形态学描述(描述植物学phytography)是通过一系列的术语用半技术性的语言来合适地表达,从而提供了对这种植物的准确描述。

对于一个分类群的分析,描述的形态术语要走在分类学或系统发育分析的前面。

维管植物(Tracheophyes)的营养结构统一包括根(root)、茎(stem)及叶(leave)这样的器官,繁殖结构在不同的类群中有所不同。

蕨类植物以孢子叶球、球果、孢子叶、小孢子叶、大孢子叶和孢子为代表。

裸子植物以球果、大孢子叶、小孢子叶为代表。

有花植物有不同的花序(inflorescence)、花(flowers)、种子(seed)和果实(fruit)。

所有这些器官都表现出相当的变异性,要通过大量的术语进行充分的描述。

形态描述术语被用于描述物种已经有几个世纪了,并且将继续成为分类证据的主要来源。

描述术语非常详尽,在这里我们仅就最常用的进行阐述。

习性和寿命一年生植物(Annual):在一个生长季节生活和完成生活周期的植物。

短命植物(ephemeral)每年只存活一到两周(如蔓黄细心Boerhavia repens)。

两年生植物(Biennial):存活两个生长季的植物,在第一个生长季营养生长,在第二个生长季开花。

多年生植物(Perennial):生活两年以上并且在生命周期里开花数次(只结一次果的植物除外,这些植物可存活数年,但是开花后即死亡,比如龙舌兰属植物和竹子的一些种类)的植物。

多年生草本植物(herbaceous perennial),地上的苗每年冬天都会死去,每年再由接近地面的储藏部分长出地上的苗。

木本多年生植物(woody perennial),地上枝条是木本的,可存活很多年。

木本多年生植物可以是乔木(tree)(具有明显的树干或者从树干伸出的枝条由顶部产生――歧伞树(deliquescent tree)如印度榕树;茎(caudex)干完全不分枝,而顶端由叶子形成树冠,如棕榈树;或者主干持续生长,逐渐变细并按向顶的顺序长出枝条――塔状树(excurrent tree)如暗罗属polyalthia植物)或灌木(shrub)(有一些明显的枝条从地面上长出)。

植物病理学专业英语词汇

植物病理学专业英语词汇

植物病理学词汇1)abacterial 无菌的2)abiotic 无生命的,非生物的3)acidic 酸性的4)acquired resistance 获得抗病性5)acquired susceptibility 获得感病性6)actinomyces 放线菌7)active ingredient 有效成分8)agroecosystem 农业生态系统9)agronomic 农艺学的, 农事的10)amino acid 氨基酸11)analysis of covariance 协方差分析12)analysis of variance 方差分析13)anatomy 剖析, 解剖学14)anoxic 厌氧的15)anthesis 开花期,开花16)antibiotics 抗生素,17)antibody 抗体18)antigen 抗原19)antitumor 抗癌的20)apoplastic 非原质体的21)ascomycetes 子囊菌22)asexual 无性的23)avirulence 无毒性24)baccine 疫苗25)bacteria 细菌26)bactericides 杀细菌剂27)basidiomycetes 担子菌28)biomass 生物数量29)biosynthesis 生物合成30)biotroph 活体营养31)biotype 生物型32)blast 枯萎病33)blight 枯萎病,疫病34)botanical 植物学的35)causal agents 病原体36)causal organism 病原生物37)chlamydospore 厚垣孢子38)chlorophyll 叶绿素39)chlorothalonil (daconil) 百菌清40)chromosome 染色体41)coevolution 协同进化42)colonization 移植43)cultilar 栽培品种44)cytogenetics 细胞遗传学45)cytokinetic 细胞动力学的46)cytoplasm 细胞质47)deactivation 灭活作用48)degradation 退化49)derosal 多菌灵50)detection 检定51)detoxification 脱毒52)dextrose 葡萄糖53)diagnostic 诊断的54)diagnostics 诊断学55)diapause 滞育(昆虫生长的停滞期),间歇期56)dicots 双子叶的57)dicotyledon 双子叶植物58)disease-resistant cultivar 抗病品种59)dormancy 冬眠60)dose 剂量61)downy mildews 霜霉62)economic thresholds 经济阈值63)ectoparasite 皮外寄生物, 外寄生虫64)electrophoresis 电泳65)endoparasitic 内部寄生的66)enzyme 酶67)epidemiology 流行病学68)epiphytotics 植物流行病的,植物流行病69)evolutionary 进化70)fatal temperature 致死温度71)fauna 动物群, 动物区系, 动物志72)fermentation 发酵73)flagellum 鞭毛74)fungi 真菌75)fungicides 杀真菌剂76)genera 属77)genome 基因组,染色体组78)genome 基因组79)genomic library 基因组库80)genotype 基因型81)habitat 生境82)herbicide 除草剂83)hereditary 遗传的84)heterozygous 杂合的85)hormone 荷尔蒙,激素86)hybrid 杂交,杂种的87)hydrophilic 亲水的88)hydrophobic 疏水的89)hypersensitive 过敏的90)hypha 菌丝91)immunology 免疫学92)in vitro 体外93)in vivo 体内94)inbreeding 近亲交配95)induced mutation 诱导突变96)inducible 可诱导的,可导致的97)infection cycle 侵染循环98)infection processs 侵染过程99)infective 可侵染的,有传染性的100)inhibition zone 抑菌圈101)inoculate 接种,嫁接102)inoculum 接种体103)inorganic 无机的104)interferon 干扰素105)invasion 入侵106)invertebrate 无脊椎动物107)isotope 同位素108)larva 幼虫109)lethal dose 致死中量110)mammalian 哺乳动物111)matrix 矩阵112)metabolic 代谢作用的, 新陈代谢的113)metabolite 代谢物114)microbial 微生物的,由细菌引起的115)micronutrient 微量营养素116)microscopic 用显微镜可见的117)mildethane 托布津118)mildew 霉病119)mitochondria 线粒体120)mold 霉,霉菌121)molecular 分子的,由分子组成的122)monoclonal antibody 单克隆抗体123)monocotyledonous 单子叶植物的124)morphology 形态学125)morphology 形态学126)mortality 死亡率127)mosaic 花叶128)multinucleate (细胞等)多核的129)mutant 突变异种130)mutation 突变131)mutualism 互惠共生132)mycelium 菌丝体(复数mycelia)133)mycotoxin 真菌毒素134)necrotic 坏死的135)nematicide 杀线虫剂136)nematode 线虫137)normal saline 生理盐水138)oomycetes 卵菌139)oviposition 产卵140)parasite 寄生虫,食客141)parasitism 寄生142)parthenogenesis 单性生殖, 孤雌生殖143)passive resistance 被动抗性144)Pasteurization 巴氏灭菌法145)pathogenicity 病原性,致病性146)pathogens 病原体(物)147)pathology 病理学148)penetrate 渗透149)pesticide 杀虫剂150)pesticide residue 农药残留151)phenology 物候学152)phenotype 显型153)photosynthesis 光合作用154)phylogeny 系统学,系统发育155)phytocentric 植物群落156)phytocide 植物杀菌素157)phytohormone 植物生长素158)phytopathology 植物病理学159)phytotoxic 植物性毒素的160)pollination 传粉, 授粉(作用) 161)polyclonal antibody 双克隆抗体162)polygenic 多基因的163)polymorphism 多型现象164)postharvest 收割期后的165)potential host 潜伏寄主166)probe 探针167)proliferation 增殖168)propagule 繁殖体169)protist 原生生物170)protoplast 原生质体171)quarantine 检疫172)reciprocal 互惠的173)resistance 抗药性174)rodenticide 灭鼠剂175)root-knot nematode 根结线虫176)rotozoan 原生动物177)secretion 分泌,分泌物(液) 178)segregate 隔离179)sensitivety 敏感性180)serology 血清学181)silborne 土传的182)smut 黑粉病183)soilborne 土壤带有的,土壤传播的184)sporangium 孢子囊185)sporosorus 休眠孢子堆186)stochastic 随机的187)strains 菌株188)stripe 斑纹,条纹189)sublethal dose 亚致死中量190)sustainable agriculture 可持续农业191)symbiosis 共生关系192)symposia 座谈会, 评论集193)symptomology 症状学194)target 靶子,标的195)taxonomy 分类学(法)196)template 模板197)therapeutics 治疗学、疗法198)threshold 临界值199)toxicity 毒性的200)toxigenic 产毒的201)transgenic 转基因的202)tumor 瘤203)ultrastructural 超微的204)vaccine 疫苗205)vector 介体206)virion 病毒粒子207)virological 病毒学的208)virulence 毒力,毒性209)virus 病毒210)vivo 活泼的211)wilt 萎蔫病212)winter spore 越冬孢子213)zoospore 游动孢子。

二、植物学的内容和学习方法

二、植物学的内容和学习方法

二、植物学的内容和学习方法(一)植物学研究的对象植物学是一门内容十分广博的学科,研究对象是植物各类群的形态结构、分类和有关的生命活动、发育规律,以及植物和外界环境间多种多样关系的科学。

人们掌握了这些规律,就可能更好地识别、控制、改造和利用植物,使它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

同其他科学一样,植物学也是在人们长期的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它的早期,主要是一门描述性的科学,20世纪以来,随着自然科学、其他工程技术的更新与发展,新的理论、新的技术和新的设备的产生,植物学才逐渐地由观察描述的阶段进入实验的阶段,着重对植物界的生命活动规律,从不同的角度以新的技术和理论进行微观的和宏观的、理论的和应用的研究。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正在大踏步前进,植物学也必然相应地发展,特别是在四化建设中,植物学工作者在向科学技术现代化的进军中,也是一支重要的方面军。

许多教学、科研、生产、工程技术等部门也将会越来越迫切地需要植物学方面的协助,并且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植物学的教学和研究能不能走在经济建设的前头,同其他许多学科一样,是一个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

(二)植物学的分支学科随着科学的发展,生产实践和其他工作的需要,植物学的研究也愈来愈广泛,而每一局部的研究却愈来愈细致和深入,于是植物学就依据研究内容侧重的不同,分化为许多不同的分支学科,其中主要的有以下几类:植物形态学(Plant morphology)植物形态学是研究植物体内外形状和结构,器官的形成和发育,细胞、组织、器官在不同环境中以及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的科学,它是植物学的基础学科之一。

其中研究植物细胞结构的科学,称为植物细胞学(Plant cytolo-gy);研究植物组织和器官的显微结构和亚显微结构的科学,称为植物解剖学(plant anato -my);研究植物胚胎的结构、发生和分化的科学,称为植物胚胎学(plant embryology)。

植物形态术语

植物形态术语

植物形态术语 - 蕨类植物之特征术语无口粒(Alete)蕨类植物厚环孢子囊壁(Annulus):环绕孢子囊一周之厚壁,协助放出成熟孢子。

藏精器(Antheridium):原叶体或配子体上产生精子的器官。

藏卵器(Archegonium):原叶体或配子体上产生卵的器官。

网腔(Areole):网状叶脉包围的空间。

耳裂(Auricle):羽状复叶之浅裂。

卷叶(Circinate venation):卷状幼叶。

鳞片脉同型(Conform):茎节鳞片脉全部为纵裂平行脉而同型者。

叶双型(Dimorphic frond):孢子叶与营养叶大小、形状不同者。

孢子叶(Fertile frond):具孢子的实叶。

离脉(Free vernation):侧脉直达叶缘不成网状脉。

叶(Frond):蕨类的叶,包括叶柄之总称。

配子体(Gametophyte):产生配子的原叶体。

孢子异型(Heterosporous):孢子大小、形状不同者。

孢子同型(Homosporous):孢子大小、形状相同者。

孢子囊膜(Indusium):覆盖孢子囊之组织,包括假膜。

鳞片脉异型(Marginate):茎节沿鳞片边缘部分之网状脉向内部平行脉近似垂直排列而异型者。

大孢子(Megaspore):雌配子体产生之大型孢子。

大孢子叶(Megasporophyll):具大孢子囊之有实叶。

小孢子(Microspore):雄配子体产生之小型孢子。

小孢子叶(Microsporophyll):具小孢子囊之有实叶。

中肋(Midrib, Costa):叶之中心脉。

单裂沟口粒(Monolete):单裂沟状萌芽口之孢子粒。

叶单型(Monomorphic frond):孢子叶与营养叶大小、形状相同者。

节部叶隙(Nodalleaf gap):发生于叶柄与茎部相连之部位而阻止茎部维管束之运输功能。

侧丝(Paraphyses):伴生于孢子囊堆内之毛状构造。

羽状叶(Pinna):叶由轴分成如羽状毛者。

被子植物分类的形态学基础知识

被子植物分类的形态学基础知识

第一节被子植物分类的形态学基础知识被子植物在长期演化、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形态特征,经典的植物分类学就是根据植物的不同形态特征来进行的,现就植物常见的形态学术语简介如下。

一、茎(一)茎的生活习性植物茎的生活习性是植物在长期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形成的。

根据茎的性质,可将植物分为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两种类型。

1.木本植物(wood plant)乔木(tree)乔木有明显的主干,通常树干高大。

如松树、银杏等。

灌木(shrub)主干不明显,比较矮小,常基部分枝。

如紫荆、月季等。

2.草本植物(herb)一年生草本植物(annual herb)生活周期在一年内完成。

如水稻、花生等。

二年生草本植物(biennual herb)生活周期在两内年或跨越两年得以完成。

如冬小麦等。

多年生草本植物(perenniall herb)植物的地下或整个植株能生活多年。

如荷花等。

藤本植物(vine)包括木质藤本植物和草质藤本植物两类。

前者如葡萄、省藤等;后者如草莓、牵牛等。

(二)茎的生长习性根据茎的生长习性,可将茎分为以下几种(图14-1)。

直立茎(erect stem)茎垂直立地,如银杏、小麦等。

平卧茎(prostrate stem)茎平卧地面,如蒺藜等。

匍匐茎(stolon t stem)茎平卧地面,节上生根,如草莓、甘薯等攀缘茎(climbing stemm)借助于茎、叶等的变态器官攀缘于其他物体上,如黄瓜等。

缠绕茎(twining stem)茎缠绕于其他物体上,如牵牛等。

二、叶叶的大小、形状和组成常因植物种类而异,变化较大,但分类地位相近的植物的叶形常常相似。

(一)叶的形态1.叶的质地革质(coriaceous):叶厚韧似皮革,如大叶黄杨(Euonymus japonicus L.)等。

膜质(membranaceous):叶薄而呈半透明,不呈绿色,如中麻黄(Ephedra intermedia Schrenk)。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木本植物常用形态术语
2. 叶 2.1 单叶的构造
单叶:一个叶柄上只生一个叶片, 且叶片不叶柄间丌具备关节。
木本植物营养器官形态术语 1.2 叶序:叶在枝条上的着生方式
1. 木本植物营养器官形态术语 1.3 叶形
1. 木本植物营养器官形态术语 1.4 叶脉形态
1. 木本植物营养器官形态术语 1.5 叶先端形态
3. 树皮特征 (bark texture)
树皮:木材采伐或加工生产时能从树干上剥下来的树皮。由内到外包括韧皮部、皮 层和多次形成累积的周皮以及木栓层以外的一切死组织
麻栎树皮特别厚、质脆、外表深纵裂,柿树树皮方块状开裂,马尾松树皮上部鳞片状 开裂、下部深纵裂,樱桃木树皮横向开裂,悬铃木外皮则呈丌规则脱落状,黄连木外 皮呈鳞片状反卷状;栓皮栎、云南油杉、银杏等的外皮木栓层特别发达、质地柔韧, 刺桐、木棉、刺楸的树皮上有刺,响叶杨的树皮具菱形皮孔。
2. 木本植物繁殖器官 形态术语 2.2 果实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木本植物常用形态术语
1. 树形 1.2 灌木不草本外形 (shrub and herb forms)
木本植物常用形态术语
2. 树皮(bark texture) 2.1 丌开裂型
平滑 树皮丌形裂,手感平滑。大王椰子 粗糙 树皮无明显开裂,手感粗糙。 臭椿
木本植物常用形态术语
2. 树皮(bark texture) 2.3 剥落型
花冠
花序
花序(Inflorescence)是花在花序轴(总花柄)上 有规律的排列。
肉穗花序: 结构和穗状花序相同,所不同的是花轴粗短, 肥厚而肉质化,上生多数单性无柄的小花,如 玉米、香蒲的雌花序、有的肉穗花序外面还包 有一片大型苞叶,称佛焰苞(Spathe),因而这 类花序又称佛焰花序,如半夏、天南星、芋等 如果花序轴自地表附近及地下茎伸出,不分枝, 不具叶,叫花葶(scape)
鳞片状剥落 树皮鳞片状开裂,且裂片剥落。榔榆 片状剥落 树皮近于平滑,但间或有片状剥落。白皮松
块状剥落
纸状剥落 树皮光滑,由内向外层次明显,树皮断面每层溥如纸状,局 部有剥落。纸皮桦
木本植物常用形态术语
2. 树皮(bark texture) 2.2 开裂型
浅裂 细纹裂 裂痕浅而密 水曲柳 深裂 纵裂 树皮浅裂,呈纵向沟纹 鸡爪槭 树皮深裂,呈纵向宽而深裂痕 槐树 丌规则纵裂 裂痕大致为纵向开裂,但丌规则 黄檗 横向浅裂 树皮横向开裂,裂痕较浅 桃、樱 方块状开裂 树皮深裂,裂片呈方块状 柿 鳞块状开裂 树皮深裂,裂片呈鳞块状 油松 鳞片状开裂 树皮浅裂,裂片呈鳞片状 红皮云杉 横裂 块裂 鳞片状裂
1. 木本植物营养器官形态术语 1.6 叶基形态
1. 木本植物营养器官形态术语 1.7 叶缘形态
1. 木本植物营养器官形态术语 1.8 复叶的构造
复叶:一个总叶柄上生两个或 以上小叶,且叶轴顶端丌具芽, 小叶基部也丌具腋芽。
1. 木本植物营养器官形态术语 1.9 复叶的类型
2. 木本植物繁殖器官 形态术语 2.1 花
木本植物常用形态术语
3. 树根(root forms) 3.1
木本植物常用形态术语
4. 枝条形态(branch forms) 即茎,着生叶、花、果的轴
3.1 枝条形态术语 节:茎上着生叶的部位 节间:两节之间的部分,节间长的枝为长枝,节间短的枝为短枝。 叶腋:叶柄不茎相交的内角。 叶痕:叶脱落后,叶柄基部在小枝上留下的痕迹。 叶迹(维管束痕):叶脱落后,维管束在叶痕上留下的痕迹。 托叶痕:托叶脱落后留下的痕迹。 芽鳞痕:顶芽芽鳞开放后脱落,留下的痕迹,数目同芽鳞数。 皮孔:茎的表皮破裂所形成的小裂口。
课外学习任务

复习《植物学》高等植物生殖器官形态
提交作业
• •
形态观察及生物学特性记录 校园内正在开花的20种树木形态描述
木本植物常用形态术语
• 营养器官 1.1.树形 1.2.树皮 1.3.根 1.4.茎 1.5.芽 1.6.叶 • 生殖器官 2.1.花 2.2.果实
木本植物常用形态术语
1. 树形 1.1 乔木树形 (tree forms)
园林树木的识别不应用基础
树木枝叶的形态识别方法
• • • 掌握树木的树形、茎、叶、芽等营养器官的形态术语 能正确应用植物形态术语描述树木营养器官的形态 学会通过枝叶形态识别树木的基本方法
课内学习任务
• • •
掌握树木的树形、茎、芽、叶的形态术语 观察实验室标本的枝叶形态,完成形态观察表 绘制简单的枝叶标本形态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