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设备学课程整体设计大学论文
医学影像技术论文范文

医学影像技术论文范文医学影像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现代医学影像技术发展促进了医学影像诊断的准确性发展,同时也使临床诊断越来越依赖于医学影像诊断。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医学影像技术论文,供大家参考。
医学影像技术论文篇一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医学影像技术论文摘要【摘要】乌鲁木齐军医学院在六年多的医学影像专业教学改革实践中,通过强化实践性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课程配置,重组学科体系,改进教学方法与内容,构建课程量化考核体系,开展教学评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医学影像技术论文内容关键词:医学影像技术教学改革我院作为兰州军区首批招收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学校,自1999年开办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大专班。
根据全军院校教学改革工作会议精神。
从教学实际出发,经过六年多来的教学改革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供同仁参考和指正。
一、确立教学目标。
强化实践性教学(一)把握规律,强调实践性教学目标强化实践性操作,全面改革讲习比例不合理的现状,打破理论与实践教学分段实施的界限。
充分体现该专业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医学影像专业人才为根本任务,适应基层军地卫生工作需要为目标,突出“应用”为特征,围绕动手能力强化实践性操作。
以现代化教育技术为手段,彰显影像学科形象化的特点,提高教学时效比。
将影像诊断学全部进入实验室授课。
电子幻灯授课与学生同步阅读实片过程结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零距离接触的事例教学的目的;将X线摄影中基本理论、X线照片冲洗化学集中讲授,X线摄影位置学部分全部进入实验室在教师实体示范操作的基础上,主要由学生分组进行操作训练,达到集中学习基本理论、分组强化规范具体操作的目的。
在实习环节中,实施“导师制”,倡导学生主动实践与带教主动指导相结合并全程分段进行考核,确保实践教学的质量。
(二)抓住核心,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以培养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核心,适应目前随医学影像学的快速发展,影像学科架构的变化,对原有教学内容以突出影像诊断、注重实践教学、加强技能训练、适应基层发展需要为原则。
医学影像课程设计论文

医学影像课程设计论文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医学影像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对医学影像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理解医学影像的基本原理,掌握常见医学影像技术的特点和应用,了解医学影像领域的发展趋势。
2.技能目标:学生能熟练操作医学影像设备,进行影像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认识到医学影像在医疗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学生对医学影像技术的热情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医学影像的基本原理、常见医学影像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医学影像设备的基本操作和维护等。
具体安排如下:1.医学影像的基本原理:介绍医学影像的定义、分类和特点,讲解医学影像的形成原理和影像重建技术。
2.常见医学影像技术:讲述X射线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超声成像等技术的原理、设备和应用范围。
3.医学影像设备的基本操作和维护:介绍医学影像设备的基本结构、操作步骤和维护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医学影像领域的最新发展:讲解医学影像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新进展,如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分子影像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包括: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演示等手段,向学生传授医学影像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讨论法:引导学生针对医学影像技术中的应用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病例,使学生了解医学影像技术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实验法:学生进行医学影像设备的操作和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国内权威出版的医学影像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医学影像毕业论文

医学影像毕业论文•相关推荐医学影像毕业论文(精选6篇)大学生活又即将即将结束,大学毕业前都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有准备的检验大学学习成果的形式,我们该怎么去写毕业论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医学影像毕业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医学影像毕业论文篇1介绍医学影像发展的历程CT成像技术的优势和影像技术在数字化中的发展说明PACS系统基本原理与结构及采用这种体系结构的意义;指出影像学的发展对医学诊断过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发展、成像技术、数字化。
影像学发展概述及特点影像学诊断是世纪医学诊断最重要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
CT的研制始于世纪6年代。
1967年英国的工程师汉斯菲尔德开始了模式识别的研究工作。
5年代X线透视和摄片是临床最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而今天由于X线CT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使影像学诊断水平发生了飞跃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临床诊断水平。
即计算机体断层摄影(CT)即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处理人体组织器官的切面显像。
X线CT片提供给医生的信息量远远大于普通X线照片观察所得的信息。
CT成像技术的优势:CT与常规的影像学检查手段相比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优点。
真正的断面图像:CT通过X线准直系统的准直可得到无层面外组织结构干扰的横断面图像。
与常规X线体层摄影比较CT得到的横断面图像层厚准确图像清晰密度分辨率高无层面以外结构的干扰。
密度分辨率高:CT与常规影像学检查相比它的密度分辨率最高。
其原因是:第一CT的X射线束透过物体到达检测器经过严格的准直散射线少;第二CT机采用了高灵敏度的、高效率的接收器;第三CT利用计算机软件对灰阶的控制可根据诊断需要随意调节适合人眼视觉的观察范围。
一般CT的密度分辨率要比常规X线检查高约倍。
可作定量分析:CT能够准确地测量各组织的X射线吸收衰减值通过各种计算可作定量分析。
可利用计算机作各种图像处理:借助于计算机和某些图像处理软件可作病灶的形状和结构分析。
采用螺旋扫描方式可获得高质量的三维图像和多平面的断面图像。
医学影像论文范文精选全文

医学影像论文范文精选全文引言:医学影像在现代医学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能够通过各种先进的影像技术为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本论文将为读者提供一些医学影像论文范文的精选,旨在展示医学影像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前沿进展。
第一部分:计算机辅助诊断在乳腺癌筛查中的应用乳腺癌作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的诊断对提高患者的存活率至关重要。
计算机辅助诊断技术(Computer-Aided Diagnosis,简称CAD)在乳腺癌筛查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研究通过分析大量的乳腺X线摄影图像,利用CAD算法进行图像分析和特征提取,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潜在的乳腺癌病灶。
研究结果显示,CAD系统在乳腺癌筛查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明显优于传统的人工读片方式。
CAD系统还能够帮助医生快速定位病变区域,提供可视化的三维重建图像,辅助临床决策。
然而,CAD系统仍然存在一些技术挑战和局限性,例如对于复杂病理类型的判断仍会出现误诊。
第二部分:磁共振成像在神经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简称MRI)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影像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神经科学研究中。
MRI技术通过检测人体内组织的磁共振信号,可以获得高分辨率的脑部结构和功能信息。
近年来,MRI技术在认知神经科学领域的应用引起了广泛关注。
通过结合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简称fMRI)和脑网络分析技术,研究人员可以研究不同脑区之间的连接模式,探索大脑的功能特征和信息传递的方式。
此外,MRI技术还可以结合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y,简称EEG)等生理学数据进行多模态分析,以获得更全面的脑功能信息。
磁共振成像在神经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不仅提供了对大脑结构和功能的深入理解,还为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突破。
第三部分:纳米技术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纳米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交叉学科,已经在癌症治疗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有关医学影像学技术论文

有关医学影像学技术论文医学成像模式多样,数据内容丰富,极大地丰富了医生的诊断手段,提高了诊断的效率与准确性。
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优质医疗影像诊断的需求不断增加。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医学影像学技术论文,供大家参考。
有关医学影像学技术论文篇一肝癌是一种慢性的恶性肿瘤,早期症状往往不是很明显,不容易早期确诊,易于一些其他疾病相混肴,如肝硬变、肝脓肿、囊肿、胰腺肿瘤等,因此只凭一些临床诊断和简单的仪器检查很容易误诊,耽误病人的最佳治疗时间,当确诊为肝癌患者往往已经到了晚期。
医务人员能够及时采取正确的检查方法是很重要的,CT是目前诊断肝癌最准确影像方法之一,为了探讨CT影像的诊断在肝癌临床确诊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现对该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5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该院门诊收治156例患者,其中男90例,女66例;年龄26~65岁患者均表现有食欲不振、轻度厌食症状,以往身体比较健康,突然感觉右上腹出现阵痛,门诊医师触及右上腹有囊块,压痛较明显,在患者疼痛难忍转入住院部,作进一步确诊。
1.2 CT扫描检查检查方法为先平扫,呈低密度,肝脏右叶出现多个带蒂病灶,左叶较少,尾也较少,大多数呈圆形,发现侵润性生长的病灶,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然后进行增强扫描,发现肿瘤,并呈侵润性生长,大多数的血供来自肝动脉,早期病灶密度迅速上升且超过肝组织密度达高峰,持续时间短暂,然后迅速下降,反映病灶内造影剂快进快出的特点;而肝脓肿CT扫描时,虽然也会出现单个或多个圆形或卵圆形低密度的病灶,但其部分病灶内可见气泡出现,故此疾病被确诊为肝癌,CT扫描影像可清楚呈现肝癌的数目、大小、形态、部位、边界和肿瘤的血供情况。
1.3 确诊后治疗156例患者均确诊为肝癌早期,由于患者处于肝癌早期,肝脏功能比较强,肝硬化程度较轻,并无发生肿瘤病灶转移,且身体健康,临床医师采取手术切除治疗,首先给患者服药,调整身体状况,并给患者健康教育,保持良好的心态,给手术做准备工作,在1周后组患者实施手术。
医学影像毕业论文(通用6篇)

医学影像毕业论文(通用6篇)大学生活又即将即将结束,大学毕业前都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有准备的检验大学学习成果的形式,我们该怎么去写毕业论文呢?这次帅气的我为您整理了6篇《医学影像毕业论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医学影像的论文篇一【关键词】学生,医科;医学影像学;临床实习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是近年来高等教育受关注的问题之一[1]。
医学与其它学科不同之处,是其实践性更强,实践教学是临床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才培养质量有着密切关系。
只有根据专业的自身特点,结合培养目标,采用科学、合理、可行的方法,才能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这在其它临床医学学科专业是这样,在医学影像学专业也如此。
为提高医学影像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相关教育工曾做过有益的探讨[2,3]。
我院是一所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医学影像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高级医学影像人才。
因此,如何加强本专业主要临床课程的实践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值得探索和思考。
1 加强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培养一个合格的应用型医学本科学生,使其具备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固然重要,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样必不可少,也就是要使学生能将所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增强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众所周知,医学实践性强,尤其是进入临床主要课程学习阶段后,临床实践成为主要教学形式,这一阶段具有其自身的规律性,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具体体现,医学影像学专业也不例外。
需要加强专业主要课程的教学研究,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2 医学影像学专业主要临床课程的实践教学特点不同的医学学科专业,主要的临床课程的实践教学各有其特点。
医学影像学专业主要临床课程的实践教学有别于其他医学专业的常表现为如下几方面:①教学内容需要用图片说明;②通过实验室观看教学片影像就可以达到或接近临床那样的效果;③教学片或影像资料可以从既往的片库或互联网上获得,因此,多数情况下不需要与病人直接接触,不存在因为在病人身上检查所造成的资源不足的问题;④与电子计算机技术关系密切,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多媒体进行影像学习;⑤影像学科的工作目标多数情况下最终仍然是为临床提供疾病的影像诊断(介入治疗依然是少数),因此,书写影像诊断报告书是主要的技能之一;⑥影像技术训练可以在练习者身上进行。
医学影像技术毕业设计范文

医学影像技术毕业设计范文英文回答:Title: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a Novel Deep Learning-Based Model for Automated Detection of Diabetic Retinopathy.Abstract:Diabetic retinopathy (DR) is a leading cause of blindness worldwide. Early detection and intervention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patient outcomes. However, manual screening of retinal images for DR is time-consuming and subjective. In this study, we propose a novel deep learning-based model for automated detection of DR. Our model utilizes a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 architecture to extract high-level features from retinal images and classify them into normal or DR. The model was trained and evaluated using a large dataset of retinal imag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odel achieveshigh accuracy,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for DR detection, outperforming traditional machine learning methods. The model has the potential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accuracy of DR screening, facilitating early detection and timely intervention.Introduction:Diabetic retinopathy (DR) is a common complication of diabetes that can lead to severe vision loss and blindness. It is caused by damage to the blood vessels in the retina, the light-sensitive tissue at the back of the eye. Early detection and treatment of DR are crucial for preventing vision loss. However, manual screening of retinal imagesfor DR is time-consuming and subjective, which can lead to missed diagnoses or delayed treatment.Methods:In this study, we propose a novel deep learning-based model for automated detection of DR. The model utilizes a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 architecture, which has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image classification tasks. The CNN is trained on a large dataset of retinal imagesthat have been labeled as normal or DR. The model istrained to extract high-level features from the retinal images and classify them into the corresponding categories.Results:The proposed model was evaluated on a separate dataset of retinal imag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el achieves an accuracy of 95%, a sensitivity of 90%, and a specificity of 98% for DR detection. These results a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traditional machine learning methods, such as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and random forests.Discussion:The proposed model has the potential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accuracy of DR screening. The model can be used to automatically screen retinal images for DR, reducing the time and effort required for manual screening. The model can also help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DRdetection, reducing the number of missed diagnoses or delayed treatment.Conclusion:We have developed a novel deep learning-based model for automated detection of DR. The model achieves high accuracy,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for DR detection,outperforming traditional machine learning methods. The model has the potential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accuracy of DR screening, facilitating early detection and timely intervention.中文回答:题目,基于深度学习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自动检测模型开发与评估。
医学影像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医学影像专业毕业论文范文随着我国的医学影像技术在临床上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医学影像技术的规范化也在不断的完善。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医学影像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医学影像毕业论文篇一:《高职高专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教学模式的改革》医学影像毕业论文摘要【摘要】通过更新实践教学内容、改革教学组织方法,继承和发扬传统教学的优良传统,充分利用医学模拟教学,改革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的实践教学模式。
医学影像毕业论文内容【关键词】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教学方法;研究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的教学,是以讲解X线、CT、MRI、超声、影像核医学检查技术及X线照片冲洗技术、放射诊断影像质量管理等知识为基础,以培养学员专业操作技能为前提,其重点是提升学员专业思维及操作能力。
当前,面对新形势下人们的法制意识、医疗保健知识的不断增强,更加要求医疗人员对患者的检查、诊断及治疗,在借助各种先进的检查、诊疗设备的条件下,具有高超、娴熟的操作技巧和准确的综合判断能力,以减少、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
这不仅是全体医务工作者面临的重任,更是即将走出校门的准医务工作者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而教学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员的综合能力。
为此,我们医学影像系通过改进教学模式,利用先进的医疗及教学设备和采用多媒体教学及模拟训练的方式,侧重学员实践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在进入临床前就掌握了教学大纲所要求的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参加本次教学模式改革的是张家口教育学院08级医学影像系三个班级,其中:08医学影像技术专业44人、08分院医学影像技术专业49人、08级影像设备管理及维护专业39人。
作为对照的是张家口教育学院07级医学影像三个班级,其中:07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一班40人、07级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二班17人、07分院医学影像技术专业46人,采用旧的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的重点突出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课的理论知识与操作实践相结合,分为两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影像设备学》课程整体教学设计(2016~ 2017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医学影像设备学所属系部:医学卫生系制定人:合作人:制定时间: 2017.02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整体教学设计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医学影像设备学课程代码:学分:8 学时:136 授课时间:第一学期第二学期授课对象:医疗仪器维修专业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无后续课程:《放射医学设备学》《医用超声设备学》《医学信息存储与传输设备学》等二、课程目标设计1 总体目标:医学影像设备学是医疗仪器维修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医疗仪器应用等专业的基础课程。
本课程主要介绍医学影像设备的历史,原理和应用,不同医学影像设备的临床使用,医学影像设备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使用维护常见故障的排除与处理等方面。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习见习使学生具备本专业所需要的对各种医学影像设备原理的了解和临床使用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掌握医学影像设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以及安装养护维修的理论基础,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拥有较强的职业技能。
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良好职业素养的形成。
2 能力目标:本课程“教、学”并重,力求“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发展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备识别各种医学影像设备部件的基础,准确理解设备运行原理的能力,学会医学影像设备常见故障分析故障排除设备安装等基本技能。
为课程知识和技能向职业能力的迅速转化奠定基础。
能继续提高业务素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最终实现培养高技能高素质实用型医疗仪器维修和应用专门人才的目标。
3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医学影像设备的发展历程,掌握各种影像设备的设计原理和内部结构,主要组成部件及用途,一般临床应用,常见故障排除及维修,并对现代医疗机构常用的影像设备的特点、原理和功能有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通过医学影像设备课程的学习,可以为学生在进入医学影像设备维修和应用岗位工作前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4 素质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医疗仪器维修专业自身特点和学生的能力基础,注重职业素质教育,重视行为规范的意识培养。
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
培养学生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用理论联系实际举一反三的方法学习后续课程,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中具有良好的匠人精神和职业素养。
树立勤奋好学努力进取团结协助精神和服务意识,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实际问题。
三、课程内容设计:序号模块(或子模块)名称学时1 绪论82 普通X线机与数字X线设备503 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设备124 磁共振成像设备125 超声成像设备106 核医学成像设备87 医学图像存储与通讯系统 48 校外医院观摩32合计136四、能力训练项目设计1、《医学影像设备学》的综合性基础性很强,强调理论联系实践的应用;应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的认识和理解;教学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和实用性,讲授重点结合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采用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另外还要求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来真正掌握所学的知识点。
2、按学习知识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直观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讨论教学法、自学辅导法等。
⑴讲授法:在课堂上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模式,通过讲授,使医疗器械的概念清晰、重点突出。
同时在讲授时我们还特别注意与学生互动,并配用黑板、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辅以教学。
⑵直观教学法:考虑很多医疗仪器内部结构复杂,我们通过图片简图或相关网络教学视频资源等直观教学方法展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强教学效果。
⑶案例教学法: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列选取有一定代表性的典型案例,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每组学生对相关进行分析讨论。
让学生利用网络和图书资源,查找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
⑷项目教学法:根据医疗仪器相关临床应用,设定教学项目,让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需要注意的组成结构有深刻的印象,对基础原理及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⑸讨论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采用了分组讨论、提问、点评、个别指导等方式,以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沟通表达能力,为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此外,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
⑹自学辅导法:对于课程内容中简单容易的知识点,学生可以借助教材及自编教材完成知识的学习。
学生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研读教材,通过基本练习完成对知识、技能的牢固掌握,教师协助完成解疑总结工作。
此种教学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本课程具体能力训练项目设计如下编号能力训练项目名称子项目编号、名称能力目标知识目标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可展示的结果1 放射影像设备设备成像原理和基本基本结构1-1放射影像设备发展史了解影像设备的发展历程,体会科学发展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和推动掌握各种放射影像设备的发展史教师通过讲解和辅导;学生自己观察课后作业1-2放射影像设备基本应用原理了解各种放射成像设备的成像基础掌握设备的临床应用原理教师通过讲解和辅导;学生自己观察识记课后作业简图绘制1-3放射影像设备基本结构了解各种放射设备结构组成掌握基础机型的组成教师通过讲解和辅导;学生自己观察识记课后作业简图绘制1-4主要组成部件识别能分辨常见放射成像手设备的重要组成部件掌握各部件的作用教师通过讲解和辅导;学生自己观察识记实物图片辨识2 医学影像设备的安装运行环境2-1医学影像设备的安装要求能理解安装环境要求的必要性掌握医学影像设备安装的温度湿度电压接地等要求教师通过讲解和辅导等方法学生思考识记课堂讨论课后作业2-2医学影像设备运行环境要求能理解设备运行环境严格要求的重要性掌握医学影像设备的运行过程中各种环境指标教师组织、启发、学生思考;教师讲解辅导课堂讨论课后作业3 医学影像设备的规范操作3-1医学影像设备的临床应用能各种医学影像设备的选择使用指征掌握常见疾病的医学影像设备检查选择教师组织、启发、学生观察思考;教师讲解辅导课堂讨论课后作业3-2医学影像设备的基本操作规程能进行影像设备的基本操作掌握医学影像设备操作规范教师组织、启发、学生观察思考;教师讲解辅导课堂讨论课后作业3-3医学影像设备常见结果的解读能对医学影像结构进行解读掌握常见医学影像专业术语教师组织、启发、学生观察思考;教师讲解辅导课堂讨论课后作业3-4医学影像设备的未来发展方向了解未见设备发展的趋势掌握各医疗影像设备生产厂家的设备特点研发方向和优势教师组织、启发、学生观察思考;教师讲解辅导课堂讨论课后作业4 医学影像的日常维护和常见故障排除思路4-1医学影像设备的日常维护能进行常规的医学影像设备的日常维护掌握各种医学影像设备的维护要求教师组织、启发、学生思考总结;教师讲解辅导课堂讨论课后作业4-2医学影像设备的常见故障排除能对常见故障进行排查掌握故分析排除的思路教师组织、启发、学生思考总结;教师讲解辅导课堂讨论五、课程进程表第×次周次学时单元标题项目编号能/知目标师生活动其它(含考核内容、方法)1-15(第一学期)1-15(第一学期)58普通放射影像设备1具有较好的学习新知识和技能的能力;熟练掌握普通放射影像设备基本组成和分类,识别各主要组成部件并学会其结构和作用;熟悉普通放射影像设备的使用原则操作规程和维护保养机常见故障排除。
讲授和提问引导案例和图片展示现场参观模拟操作学生观察思考和讨论了解各种机型的特点临床应用范围安装环境要求,常见故障排除的思路。
(第二学期)↓16- 18 16-1812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设备21.知识目标⑴掌握ct的基本组成及使用与维护常识⑵熟悉螺讲授和提问引导案例和图片展示学生思考和讨论了解各种机型的特点临床应用范围安装环境要求,常见故障排除的思路。
小组互评置和多层螺旋CT。
⑶了解CT 的发展简史和发展趋势2.能力目标熟练掌握ct的基本组成及使用和常见故障排除方法,学会CT机的安装与维护及使用环境的要求。
19- 21 19-2112磁共振成像设备31.知识目标⑴掌握MRI的组成主磁体的作用及指标种类与特点;掌握梯度磁场的作用与系统组成梯度线圈作用与结构特点射频场系统的作用与组成⑵熟悉MRI图像的特点主磁体的匀场措施视频发射与接收的流程讲授和提问引导案例和图片展示学生思考和讨论了解各种机型的特点临床应用范围安装环境要求,常见故障排除的思路;小组互评共振成像的历史与发展前景主磁体和射频的屏蔽措施主计算机的功能与组成数据的处理与影像重建超导磁体的失超保护。
2.能力目标熟练掌握掌握MRI的基本组成及使用和常见故障排除方法,学会MRI的安装与维护及使用环境的要求。
对MRI 设备的发展历程目前市场常用设备的特点及将来的发展趋势有所了解22- 23 22-2310超声成像设备41.知识目标⑴掌握B型超声诊断仪超声多普勒成像仪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讲授和提问引导案例和图片展示学生思考和讨论了解各种机型的特点临床应用范围安装环境要求,常见故障排除的思路;小组互评声探头的一般结构和超声诊断仪的使用和维护知识。
⑶了解超声成像的基础知识和回波式超声诊断仪的基本类型。
2.能力目标掌握超声成像设备的分类临床应用日常维护和操作,学会超声成像设备的基本结构。
23- 25 23-258核医学成像设备51.知识目标⑴掌握γ照相机探测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⑵熟悉SPECT和PET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⑶了解核医学成像设备的维护保养措施及发展历程相应临床应用2.能力目标讲授和提问引导案例和图片展示学生思考和讨论了解各种机型的特点临床应用范围安装环境要求,常见故障排除的思路;小组互评该类仪器基本知识分类方法及技术特点和临床适用对象,并学会该类仪器的操作要点和维护保养。
25- 26 25-264医学图像存储与通讯系统61.知识目标⑴掌握PACS/RIS/HIS定义及功能⑵熟悉DICOM3.0标准的主要内容和功能及应用⑶了解PACS基本结构2.能力目标学会PACS的组成、作用和维护,了解远程医学图像存储、通讯系统和远程放射学系统目前的应用和讲授和提问引导案例和图片展示学生思考和讨论了解各种机型的特点临床应用范围安装环境要求,常见故障排除的思路;小组互评将来的发展趋势,能顺应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在互联网的长足发展中成长收益。
26- 30 26-304校外医院观摩71.知识目标复习理论课相关知识2.能力目标能辨认机器类别,熟知相关机器基本结构原理及主要部件,了解相关使用规范,。
参观教学医院急诊科手术室检验科影像科供应室器械科等,现场相关科室工作人员指导辨识各种常用医疗仪器,并现场提问相关基础知识。
了解和识别各种医学影像设备;小组互评六、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1.教学模式《医学影像设备学》的综合性基础性很强,强调理论联系实践的应用;应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的认识和理解;教学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和实用性,讲授重点结合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采用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另外还要求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来真正掌握所学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