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肿瘤中成药的合理应用

合集下载

近三年来我院抗肿瘤中成药用药分析

近三年来我院抗肿瘤中成药用药分析

YE ARS
J I AN X i a o s h u n,C H EN J i a n q i n g
【 摘
要】 目的
结合我 院抗 肿瘤 中成 药 的临床 用 药情 况 , 分析 目 前 抗肿 瘤 中成 药的 用药特 点和 趋 势。方 法
近 三年 来肿 瘤疾 患就诊 人 数相 比增 长
【 关键词】 抗肿瘤 中成药
d o i : 1 0 . 3 9 6 9 / i . i s s n . 1 6 7l一3 3 2 X. 2 01 3 . 0 4. 0 2 8
肿 瘤 是 严 重 威 胁 人 类 健 康 的常 见疾 患 之 一 , 近 年 来 肿 瘤 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 且年 轻化 , 目前治疗 以化 、 放疗 和手术 三 大 手段 为 主 , 相应抗肿 瘤药 物的需求 和销量 逐步 上升 , 在 肿 瘤 治疗 期 间 各类 中成 药 制 剂 应 用 逐 步 广 泛 ; 本 文 总结 近 三
率高 , 其 图像清 晰度优 于低频 探头 。检查 前详 细询 问病 史 , 了解其他检查情况 , 常规 先用低 频探头 寻找 可 以部 位 , 然后 用 高 频 探 头 对 怀 疑 部 位 或 压 痛 最 明 显 部 位 适 当 加 压 重 点 扫 查, 检 查 过 程 中可 以放 松 探 头 观 察 有 无 反 跳 痛 。现 将 本 组 病 例 的声 像 图 作 如 下 总 结 : ( 1 ) 早期 : 多为胆囊 稍增 大 、 壁 稍 增 厚 。( 2 ) 急性化脓 性胆囊 炎 : ①胆囊 肿 大 ( 短轴 增加 为 主) , 壁 毛 糙 。② 胆 囊 壁 弥 漫 性 增 厚 , 呈“ 双边 ” 影( 黏膜水肿 , 出 血 和炎症浸润所致 ) 。③ 腔 内透声差 , 内可见稀 疏或致 密 的细 小 或 粗 大 的弱 强 回声 点 , 不形成沉 积带 , 为胆囊积脓 的表现 。 部 分 患 者 胆 汁 可 无 异 常 。④ 常 伴 有 胆 囊 结 石 或 胆 囊 颈 部 结 石嵌顿 。⑤急性胆囊炎发生穿孑 L 时, 可见胆囊壁局 部外 膨或 回声缺损 , 胆囊窝局限性积液 以及包裹 的大网膜强 回声。⑥ 胆囊壁 内动脉 血流 明显减少 。⑦ 超声 莫非 氏征 阳性 。患者 肥胖 , 皮下脂肪层较 厚 , 发病 时间短都 容易 造成 漏诊 。我们 提 高诊 断正确率要注意 以下几点 : 熟悉胆囊及 其周 围组 织结 构的解 剖 , 与临床密切结合 , 了解急 性胆囊炎 的声像 图表 现 , 熟练掌握寻找技巧 , 还要熟悉本病 的鉴别 诊断 。鉴别诊 断主 要有 : ①急性胰腺炎 : 该病可继发 于急性胆囊炎 和胆管炎 , 腹 痛 较 急 性 胆囊 炎 剧 烈 , 呈持续性 , 范围较广并偏 向腹部左 侧 , 压痛范围也较为广泛 , 血与尿淀粉酶一般 均升高 。② 急性 阑

中成药在临床上的合理使用

中成药在临床上的合理使用

中成药在临床上的合理使用中成药制剂作为我国特有的药品,是我国传统医药学的结晶,在临床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针对我院中成药制剂的使用量逐年增加,中成药引起的不良反应也逐年增加的现状,通过对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药品成分本身、药品生产工艺、用药不规范、疗程不合理、配伍不合理等问题是造成中成药不良反应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在使用中成药的过程中应以辩证为依据,重视药品说明书,搞清楚药物成分,严格掌握用药指征,控制好剂量和疗程,掌握配伍禁忌,与西药合理配伍使用,避免重复用药,保证中成药的安全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疗效。

标签:中成药;不良反应;合理使用中成药在最近几年使用越来越广泛,在抗感染、抗肿瘤、心血管等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随着使用率的增加,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也相应增加,在我院最近3年的不良反应统计中,中成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居高不下,最高达17%,仅次于抗感染药物。

在门诊发药过程中发现存在用药不规范、疗程不合理、配伍不合理等问题,这些因素使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增加,其实使用中成药时,很多是可防范的药物不良事件,通过全面的分析,及时做出相应的改善和提高,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1 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1.1药物因素药品成分复杂,其有效成分通常分子量都较大,某些含动植物蛋白质、生物大分子物质,易作为半抗原—抗原引起过敏反应。

1.2生产工艺中成药的成分复杂,相同品种由于生产厂家制备工艺的差异,致使制剂中鞣质、蛋白质、树脂等杂志含量不同,易引起皮肤瘙痒、红肿等过敏反应的发生;因制备工艺的限制,杂质未提纯、微粒含量、溶解性及稳定性等因素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都有直接关系;溶解度与药液的pH关系较大;质量标准缺乏或低下,质量标准水平参差不齐,造成杂质控制缺陷。

1.3临床不合理使用1.3.1未辨证施治,中成药的处方都有其功效、主治及注意事项。

临床应用必须以辨证为根据,如果不能正确辨证,如“热证”用“热药”,无异于火上加油;“寒证”用“寒药”视同于雪上加霜。

我院抗肿瘤中成药利用分析

我院抗肿瘤中成药利用分析

f D e p a r t me n t o f P h a r m a c y , S i c h u a n C a n c e r Ho s p i t a l , C h e n g d u, S i c h u a n ,C h i n a 6 1 0 0 4 1 J
Ab s t r a c t : 0 b j e c t i v e T o u n d e r s t a n d t h e u s e o f a n t i —t u m o r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 e d i c i n e s i n h o s p i t a l , a n d t o p r o v i d e a r e f e r e n c e f o r t h e l e g a l , s a f e a n d r a t i o n a l u s e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 e d i c i n e s . Me t h o d s T h e u s e o f t h e r e c o m m e n d e d d e f i n e d d a i l y d o s e s( D D D) a n d
me d i c i n e s , h e a l t h c a r e c a t e g o r y , t h e t o t a l a m o u n t o f d r u g u s e f r e q u e n c y( D D D s )f o r a n a l y s i s . R e s u l t s T h e a m o u n t o f s o r t s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 e d i c i n e i n j e c t i o n r a n k e d h i g h e r d u r i n g t h e t o t a l a m o u n t , d r u g s i n M e d i c a r e B a r e t h e m o s t f r e q u e n t l y u s e d ; t h e o r a l C h i n e s e

抗肿瘤中药.

抗肿瘤中药.

抗肿瘤中药的临床应用恶性肿瘤是常见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据卫生部统计20世纪90年代我国肿瘤发病率已上升为0.127% ,有人预测2005年北京地区肿瘤发病率比1977年增加15%以上。

由于肿瘤患者人数呈总体上增加趋势,年龄呈年轻化趋势,临床上对于抗肿瘤药的需求量急剧上升。

抗肿瘤药的年平均增长率高于12% ,大大高于全球其它大类药物的年平均8%的增长。

40余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模式已逐步形成,中药在控制肿瘤、肿瘤放化疗减毒增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甚至在肿瘤的癌前病变、预防复发转移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由于我国是天然药物大国,应用中草药治病历史悠久,抗肿瘤中成药毒副作用较小,使这类药物备受患者青睐。

本文重点探讨抗肿瘤中成药的应用情况、临床用药特点及发展趋势。

一、中医对肿瘤的认识中医认为恶性肿瘤的病因为外邪侵袭、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和劳欲内伤等。

病机为正虚邪实、虚实夹杂。

正虚主要为气(阳)虚、阴(血)虚、气阴(血)两虚,邪实主要为气滞、痰凝、血瘀、热毒等。

治疗的基本原则为扶正祛邪(抗癌)。

由于恶性肿瘤目前尚未见统一的辨证分型标准,所以用药强调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及整体观念的特点。

二、中医指导下的中药应用中药治疗肿瘤的临床用药方式:①辨证施治,随证加减;②专病专方,多为院内制剂;③单方、土方、验方。

以前两种为主,剂型主要是汤剂。

中药抗肿瘤的实验研究工作:①筛选抗癌复方、单方;②抗癌中药的药效、毒理研究;③探讨作用机理;④对比中西药疗效;⑤抗癌中成药的制剂研究。

中药防治恶性肿瘤的主要机制:①抗突变作用;②直接的细胞毒作用;③免疫增强作用;④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其分化;⑤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三、开发治疗恶性肿瘤中药的优势笔者查阅了1999~20006年的中文期刊,有关该方面的报道有上千篇,总结了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经验。

认为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有如下作用:①增效减毒。

中药对肿瘤治疗的作用与临床应用

中药对肿瘤治疗的作用与临床应用

中药对肿瘤治疗的作用与临床应用引言:肿瘤是现代社会面临的重大健康挑战之一。

近年来,中药在肿瘤治疗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并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就中药对肿瘤治疗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进行探讨。

一、中药抗肿瘤机制1. 免疫调节免疫系统在防御体内异常细胞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中药可以通过激活免疫细胞、增强免疫功能等途径,增强机体对抗肿瘤细胞的能力。

例如,黄芪、人参和青蒿素等都具有明显的免疫调节作用。

2. 抑制肿瘤生长某些中药成分能够直接干扰肿瘤细胞的生命周期,促进其凋亡或抑制它们的增殖能力。

相信,在未来更深入的实验和临床观察中,除已知有效成分外,还会发现更多具有抑制肿瘤生长能力的中药成分。

3. 抗血供肿瘤细胞需要大量营养物质和氧气的供应来满足其快速增长的需求。

中药可以通过调节血液循环、抑制新生血管形成等途径,降低肿瘤细胞对于血供的依赖性,进而控制肿瘤的生长。

4. 调节基因表达中药成分可以通过作用于特定基因或信号通路,达到调节癌细胞产生、转运以及信号传导等功能。

这种调节过程可能导致癌细胞死亡、增强化疗效果或减轻毒副反应等。

5. 减轻化疗毒副作用现代肿瘤治疗中常用的放化疗手段对患者身体带来一定损伤。

而一些经过临床验证的中药方剂具有减轻放化疗毒副作用的功效,如降低恶心呕吐、改善造血功能等。

二、临床应用情况1. 单味中药治疗许多单味中药的药理学和临床实验证明其对肿瘤治疗具有一定效果。

例如,白藜芦醇、黄芪、人参等被广泛应用于特定类型的肿瘤治疗中。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种类的肿瘤可能对不同的中药成分有差异的反应,因此需要针对性地选择中药进行治疗。

2. 中药方剂治疗中医传统上强调辨证施治,即根据患者身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中药方剂。

在肿瘤治疗中,一些经过科学验证并广泛应用于临床上的中药方剂取得了良好效果。

例如,Realgar-Indigo Naturalis Formula(雷公藤-青黛汤)和Shenqi Fuzheng Injection (参芪复正注射液)等已被纳入官方指南,并成为常规治疗手段之一。

抗肿瘤中药适应症及使用说明

抗肿瘤中药适应症及使用说明

抗肿瘤中药适应症及使用说明肿瘤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给患者和家人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随着中医药的研究与发展,越来越多的抗肿瘤中药得到了应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抗肿瘤中药,包括它们的适应症以及使用说明。

一、青蒿素青蒿素是一种自然植物提取物,具有广谱抗肿瘤活性。

它主要用于治疗恶性肿瘤,如肺癌、胃癌和乳腺癌等。

青蒿素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方式发挥抗肿瘤作用。

青蒿素一般以口服或静脉注射的形式使用,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二、半夏半夏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抗肿瘤作用。

它被广泛用于治疗消化系统肿瘤和癌前病变。

半夏可以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调节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来发挥抗肿瘤作用。

半夏一般以煎剂或口服药丸的形式使用,每次用量应遵循医生的建议。

三、当归当归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被认为具有调节免疫功能和抗肿瘤作用。

当归广泛应用于治疗妇科肿瘤,如子宫颈癌和卵巢癌等。

当归可以通过增加肿瘤细胞的凋亡和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来发挥抗肿瘤作用。

当归一般以煎剂或口服液的形式使用,使用剂量应根据具体情况调整。

四、黄芪黄芪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具有免疫调节和抗肿瘤作用。

它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免疫功能低下和肿瘤等疾病。

黄芪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黄芪一般以口服的形式使用,使用方法和剂量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五、冬虫夏草冬虫夏草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被称为“天然黄金”。

它被广泛用于治疗肿瘤和提高机体抵抗力。

冬虫夏草可以通过调节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等机制发挥抗肿瘤作用。

冬虫夏草一般以煮汤或口服药丸的形式使用,使用剂量和疗程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来进行。

六、注意事项在使用抗肿瘤中药时,请注意以下几点:1.务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2.注意个体差异,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药物的使用剂量和疗程;3.遵循药物的使用说明,正确使用药物;4.如果出现不良反应或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5.定期复查,根据疗效和副作用调整治疗方案。

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赣州市肿瘤医院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总则一、正确合理地应用抗肿瘤药物是提高肿瘤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复发率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重要手段,是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鉴于部分抗肿瘤药物有明显毒副作用,可给人体造成伤害,对抗肿瘤药物的应用要谨慎合理。

根据卫生部《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特制订本办法。

二、本管理办法所指的抗肿瘤药物是指在肿瘤治疗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控制肿瘤的药物,包括:细胞毒性药物、激素类药物、分子靶向和抗肿瘤中成药等药物。

三、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下设抗肿瘤药物管理工作组,依法依规对医院抗肿瘤药物管理工作实施统筹、监督。

(一)主要工作职责1、定期对抗肿瘤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加以分析,对不合理使用抗肿瘤药物的情况提出纠正与改进意见;2、组织有关抗肿瘤药物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3、组织开展我院抗肿瘤药物处方点评工作。

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一)权衡利弊,最大获益力求患者从抗肿瘤治疗中最大获益,是使用抗肿瘤药物的根本目的。

用药前应充分掌握患者病情,进行严格的风险评估,权衡患者对抗肿瘤药物治疗的接受能力、对可能出现的毒副反应的耐受力和经济承受力,尽量规避风险,客观评估疗效。

即使毒副作用不危及生命,并能被患者接受,也要避免所谓“无效但安全”的不当用药行为。

(二)目的明确,治疗有序抗肿瘤药物治疗是肿瘤整体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应针对患者肿瘤临床分期和身体耐受情况,进行有序治疗,并明确每个阶段的治疗目标。

(三)医患沟通,知情同意用药前务必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说明治疗目的、疗效、给药方法以及可能引起的毒副作用等,医患双方尽量达成共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四)治疗适度,规范合理抗肿瘤药物治疗应行之有据,规范合理,依据业内公认的临床诊疗指南、规范或专家共识实施治疗,确保药物适量、疗程足够,不宜随意更改,避免治疗过度或治疗不足。

药物疗效相近时,治疗应舍繁求简,讲求效益,切忌重复用药。

395例患者抗肿瘤辅助用中成药康艾注射液应用分析

395例患者抗肿瘤辅助用中成药康艾注射液应用分析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ntineoplastic adjuvant drugs of kang’ai
injection in Guangm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Shanghai Pudong New Area(hereinaf ter refered to as
conformed to the dispensatory; all patients were given treatment courses and solvents selection that conformed to the
dispensatory;no adverse drug reactions occurred. CONCLUSIONS:Problems of overindication and insuficient bolus
al ’ I —nJecti‘on ,
the number of male was more than that of female;with average age of 70;258 patients(65.32% )were
diagnosed to be conformed to the dispensatory of Kang’ai injection;345 patients(87.34% )were given bolus dose that
Analysis on Application of Antineoplastic Adjuvant Drugs of Kang’ai Injection in 39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百令胶囊
• 药物成分:发酵虫草菌粉,主要由虫草酸/ 甘露醇/甾体以及19种氨基酸组成。
• 功能主治:补肺肾、益精气。 • 临床推荐:冬虫夏草有滋肺阴、补肾阳的
作用,通常作为滋肺补肾、保肺、止痨嗽 等调补的食品。可用于一些咳嗽、乏力、 腰膝酸软的病人。
6.康莱特注射液(胶囊)
• 药物成分:薏苡仁油。 • 功能主治:益气养阴、消瘀散结。 • 临床推荐:薏苡仁原本功效是健脾渗湿止
• 临床推荐:蟾皮药性辛、凉。因此,临床 上应用于一些瘀热互结的病人。如肝癌或 胰腺癌患者多见:腹胀、疼痛、大便不畅 等症状尤其适合应用。
6.地榆升白片
• 主要成分:地榆。 • 功能主治:升高白细胞。用于白细胞减少
症。 • 临床推荐:因地榆药味苦酸,性寒;有凉
血止血,清热解毒之功效。不宜使用生血 丸的患者可使用此药。
• 临床推荐:方中黄芪温补,慈姑、重楼寒 凉,大黄苦寒,僵蚕辛平。因此,本方属 攻补兼施,药性平和。一般病人皆可,伴 便秘者尤佳。
5.紫龙金片
• 药物组成:黄芪、当归、白英、龙葵。 • 功能主治:益气养血、清热解毒、理气化
瘀。 • 临床推荐:方中黄芪、当归补气益血;白
英、龙葵清热利湿,解毒消肿。因此临床 选择气虚夹湿热的病人,证见:乏力,神 疲,纳差等症状。
是药三分毒!
后果:
不恰当的 使用中成 药不仅给 病人带来 经济上的 损失,更 是带来身 体上的伤 害。
二、中医对肿瘤的认识
中医的基本理论
中医
整体观念
辨证论治
人是有机整体 天人合一 望闻问切 寒热虚实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药基本药性
• 四气:寒、热、温、凉。 • 五味:辛、甘、酸、苦、咸 • 其他:升、降、浮、沉 ;归经
6.威麦宁胶囊
• 药物成分:云南野生植物金荞麦。 • 功能主治:具有祛邪扶正,清热解毒,活
血化瘀的功效。 • 临床推荐:药用部位为金荞麦的根茎。药
性微温,经现代研究发现有抗癌功效。本 身药性平和,无明显禁忌证候。
二、活血化瘀类
1.消癌平片
• 药物成分:乌骨藤 • 功能主治:抗癌,消炎,平喘。 • 临床推荐:乌骨藤在中药药典载:味微辛、
泻。因此它较参麦药性温和,可常规应用, 无明显禁忌。
总结
• 综合性医院中成药的使用人群主要是西医 大夫,对于没有系统学习中医理论的西医 大夫而言,不能运用中医理论合理地使用 中成药,是会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身体及 经济的损失。
• 为了使西医大夫合理应用中成药,中医科 应肩负向全院西医大夫普及中医基本知识 的使命,定期培训中成药合理使用,发挥 自己的特色,使西医大夫能合理规范的使 用中成药,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谢谢大家!
中医中药治疗疾病的基本方法
辨证 寒 热 虚 实
用药 热 凉 补 泻
中医对肿瘤的认识
肿瘤 热毒内结 淤血结聚 正气不足 清热解毒 活血化瘀 扶正培本
三、抗肿瘤中成药分类及使用推荐
抗肿瘤中成药大致分类
清热解毒类
活血化瘀类
分类
扶正培本类
一、清热解毒类-(寒凉药)
1.西(犀)黄丸
• 出处:(清)王洪绪-《外科证治全生集》。 • 药物成分:牛黄、麝香、乳香、没药 •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和营消肿。 • 临床推荐:方中牛黄清热解毒,性寒凉;麝香
3.金龙胶囊
• 药物成分:鲜守宫、鲜金钱白花蛇、鲜蕲 蛇等。
• 功能主治:破淤散结,解郁通络。 • 临床推荐:药物多为鲜活动物类,活血化
瘀力强,应用于血瘀证较重者;症见:右 胁肋疼痛难忍且痛处固定,舌质紫暗,口 干不欲饮者。肝癌患者尤其适用。
4.回生口服液
• 出处:(清)吴鞠通-《温病条辨》:化癥 回生丹。
天津市肿瘤医院中西结合肿瘤科
主要内容
• 一、中成药目前的使用现状 • 二、中医对肿瘤的认识 • 三、抗肿瘤中成药的分类及使用推荐
一、中成药的使用现状
矛盾:
中成药说 明书上提到 的“辨证论 治”不同于 西医的“辨 病论治”。
现状: 目前,在综合医院里,
由西医大夫开出的中成 药处方占全部医院处方 的70%。
辅助治疗。 • 临床推荐:气虚证明显的患者。证见:身
体虚弱、面色苍白、呼吸短促、四肢乏力、 头晕、动则汗出、语声低微等。
4.参一胶囊
• 药物成分:人参皂苷Rg3 • 功能主治:培元固本、补益气血。与化疗
配合用药,有助于提高疗效,可改善肿瘤 患者的气虚症状, 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 临床推荐:与参芪扶正大致相当。
涩,性温。功效为祛风湿,通经活血,止 血。用于风湿痹痛;月经不调;跌打损伤; 骨折;外伤出血。 因此,消癌平片采用的 是它的提取物,可按说明书执行。
2.平消胶囊
• 药物成分:郁金、仙鹤草、五灵脂、白矾、硝石、 干漆(制)、枳壳(麦麸)、马钱子粉。
•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止痛散结、清热解毒。
• 临床推荐:方中除枳壳外诸药均为活血化 瘀类,而且白矾、硝石为矿石类药物,干 漆、马钱子有小毒。在中药分类中均属下 品。因此,本方选择患者应为瘀证明显者, 证见:面色黧黑,舌质紫暗或舌下静脉曲 张。此方不宜长期应用。
7.槐耳颗粒
• 成分:槐耳菌质 • 功能主治:扶正活血。 • 临床推荐:槐耳药性苦辛,平,无毒。古
人用治痔疮,便血,脱肛,崩漏。因此, 可用于伴下焦瘀证的肝癌患者。
8.艾迪注射液
• 药物成分:斑蝥、人参、黄芪、刺五加 •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瘀散结。 • 临床推荐:攻补兼施,人参、黄芪补气,
斑蝥、刺五加活血,适用于气滞血瘀的患 者。证见:胸胁胀闷,走窜疼痛,急躁易 怒,胁下痞块,刺痛拒按,妇女可见月经 闭止,或痛经,经色紫暗有块,舌质紫暗 或见瘀斑,脉涩。
三、扶正培本类-(补药)
1.参麦注射液
• 主要成分:红参、麦冬。 • 功能主治:益气固脱,养阴生津,生脉。 • 临床建议:气阴两虚。 红参药性较热,温
补作用较强,应用于虚证较明显的病人。 证见:乏力、气短、易出汗,动则加重, 大便秘结,腰膝酸软,舌淡或舌红暗,舌 边有齿痕,苔薄白少津,或少苔。
2.生血丸
• 药物组成:鹿茸、黄柏、白术、山药、白 扁豆、紫河车等。
• 功能主治:补肾健脾,填精补髓。 • 临床推荐:方中的鹿茸、紫河车都属于温
补药,药性偏热,因此适用于与脾肾阳虚 的病人。证见:怕冷、食欲差,完谷不化, 腰酸腿软,舌淡脉沉等。口干舌燥,舌红 者应慎用。
3.参芪扶正注射液
• 主要成分:党参、黄芪。 • 功能主治:益气扶正。用于气虚证肿瘤的
• 药物成分:益母草、鳖甲、水蛭、桃仁、 红花、乳香、没药等。
• 功能主治:消癥化瘀。 • 建议应用:此方活血药为主,应用于瘀证
较严重者。如舌质紫暗,可见有瘀斑者。
5.华蟾素注射液(片)
• 药物成分:干蟾蜍皮提取物 •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活血化
瘀、软坚散结。用于中晚期肿瘤、慢性乙 型肝炎。
辛温走窜,加乳香、没药活血化瘀。应用于瘀 热互结的病人,证见:口干欲饮,舌红苔黄, 便秘等症状。平素脾胃虚寒(喜热食、热饮) 或有出血倾向的应禁用。
2.抗癌平丸
• 药物成分:珍珠菜、半枝莲、白花蛇舌草、 蟾酥等。
•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 临床推荐:方中半枝莲、白花蛇舌草、蟾
酥等都为寒凉药,清热解毒为主。临床应 选择热毒壅盛者,证见:口干,怕热易汗 出,舌红苔黄等。
3.复方苦参注射液
• 药物成分:苦参、白土苓 •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散结止
痛。 • 临床推荐:苦参、土苓均为清热燥湿之药,
临床应用选择湿热型患者,证见:食欲不 振,舌苔厚腻,大便粘滞不易解出者。消 化道肿瘤多见此证。
4.博尔宁胶囊
• 药物成分:黄芪、光慈姑、重楼、僵蚕、 大黄等。
• 功能主治:扶正祛邪、益气活血,软坚散 结、消肿止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