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峰自动控制课程设计报告书
驼峰课设

目录1 课程设计目的 02 课程设计要求 (1)3 图纸说明 (1)3.1驼峰调车场头部信号平面布置图 (1)3.1.1 调车场头部平面设计要求 (1)3.1.2 道岔类型 (1)3.1.3 线束的布置 (1)3.1.4 减速器制动位的位置 (1)3.1.5 迂回线和禁溜线 (1)3.16 驼峰调车场信号机及相关表示器 (2)3.1.7 信号楼及室内设备 (2)3.1.8 其它设备 (2)3.2 表示器电路和进路编码表的设计图 (2)3.2.1 表示器电路 (2)3.2.2进路编码表 (3)3.3 重力式减速器控制电路 (3)3.3.1 减速器电路的基本要求 (3)3.3.2 手动控制电路工作原理 (3)3.3.3 自动控制电路工作原理 (3)4 总结 (4)1 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是学生在学完“驼峰信号自动控制”课程之后进行的一次综合性和实践性的训练。
旨于综合、深化地运用本课程所学知识,从整体上全面掌握编组站驼峰调车自动控制系统的工程设计基本步骤,了解工程设计的基本要求,提高工程设计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毕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2 课程设计要求绘制一张驼峰调车场头部的信号平面布置图,并且完成调车表示器电路图和减速器控制电路图的设计。
不能盲目地、机械地抄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的进行设计。
同时要认真的完成设计报告。
3 图纸说明3.1驼峰调车场头部信号平面布置图3.1.1 调车场头部平面设计要求(1)尽量缩短自峰顶至各条调车线计算点的距离。
(2)各条调车线自峰顶至计算点的距离及总阻力相差不大。
(3)满足正确布置制动位的要求,尽量减少车辆减速器的数量。
(4)使各溜放钩车共同走行径路最短,以便各钩车迅速分散。
(5)不铺设多余的道岔、插入短轨及反向曲线,以免增加阻力。
(6)使道岔、车辆减速器的铺设以及各部分的线间距等均符合安全条件。
3.1.2 道岔类型为了缩短由峰顶至调车场计算停车点的距离,并便于车场内股道成线束形对称布置,在驼峰场头部采用6号单开道岔,如附图1中1号,3号,5号,7号道岔等。
2012驼峰课程设计计划(发老师)

控2009级驼峰课程设计计划一、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是学生在学完“驼峰信号自动控制”课程之后进行的一次综合性和实践性训练的教学环节。
旨于综合、深化地运用本课程所学知识,从整体上全面掌握编组站驼峰调车自动控制系统的工程设计基本步骤,了解工程设计的基本要求,提高工程设计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毕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设计安排1、课程设计的培训自控系将于11月15日在自控系办公室607进行课程设计指导教师培训工作,参加人员为全系教师,培训主讲教师为贺清。
2、课程设计指导教师的安排进行驼峰课程设计的学生是自控专业09级四个班300名学生,计划由自控系18名教师指导,每位教师指导14~20名学生,每班由一名指导教师负责,具体分组计划见下表。
答疑时间在课程设计开始后汇总到教务办以便检查。
负责人名下。
控2009-1班:刘佳星,胥文举控2009-3班:孙建鹏控2009-4班:郜博峰,佟德忠3、课程设计的安排根据教学计划,驼峰课程设计起止时间为本学期第18周,即2013年1月7日至1月11日一周时间,但根据学院要求按2周执行,即从17周2012年12月31日起执行。
首先提前一周(具体时间由负责教师与各班协商,根据学生及各位老师的具体情况还可以提前)由指导教师给学生下达设计任务,并对设计题目进行详细的讲解。
其次由各指导教师安排具体的答疑时间及地点。
在学生进行设计阶段,指导教师做好答疑工作,并对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集体讲解。
最后由各指导教师在2013年1月11日下午6点之前收齐所有课程设计报告。
报告要求按照统一格式完成。
课程设计的最终成绩由各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及课程设计报告综合评定。
三、设计内容与要求1、设计主要内容(1)设计驼峰信号平面布置图;(2)联锁表的编制;(3)自动化驼峰系统配置图的设计;(4)室内设备布置图的绘制;(5)驼峰信号控制电路的设计;(6)车辆减速器的选型与控制电路的设计;(7)道岔转辙机的选型与控制电路的设计;(8)组合排列表、组合类型表等。
驼峰课程设计

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驼峰信号自动控制课程设计报告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日期:2011年12月30日目录1驼峰调车场头部信号平面布置图 (1)1.1调车场头部平面设计要求 (1)1.2调车场头部平面设计的具体规定 (1)1.2.1道岔类型 (1)1.2.2道岔绝缘区段 (2)1.2.3线束的布置 (2)1.2.4减速器制动位的位置 (2)1.2.5推送线和溜放线 (2)1.2.6迂回线和禁溜线 (3)1.3驼峰调车场信号机及相关表示器 (3)1.4道岔转换设备 (3)1.5轨道电路 (3)1.6自动化驼峰监测设备 (4)1.7信号楼及室内设备 (4)1.8其它设备 (4)2驼峰信号机继电联锁电路 (5)2.1定速、加速、减速三种溜放信号 (5)2.2向禁溜线或迂回线信号 (5)2.3后退信号 (5)3车辆减速器控制电路 (7)3.1车辆减速器控制方式 (7)3.2制动和缓解电路 (7)3.3表示电路 (8)总结 (9)附图1信号设备平面布置图 (10)附图2驼峰信号机继电联锁电路 (10)附图3车辆减速器控制电路 (10)1驼峰调车场头部信号平面布置图驼峰调车场头部平面设计是计算峰高和设计纵断面的依据。
头部平面的设计质量对调车作业的效率、安全和工程投资都有直接影响。
驼峰调车场头部布置的主要信号设备有调车信号机、转辙机、轨道电路、调速工具、信号楼、动力室、按钮柱及限界检查器等。
有些站场还装备机车信号设备。
调车信号用于指挥各类调车作业,且通常分为驼峰信号机、线束调车信号机及其他调车信号机;驼峰调车场溜放进路上的对向道岔,要求使用快速动作的转辙机;对监督机车车辆运行的轨道电路,在溜放部分要有防止轻车跳动造成轨道电路错误动作等要求;机械化驼峰调车场设置两个部位的车辆减速器,在调车线使用机械铁鞋调速,车辆减速器动力室供给车辆减速器制动能量或控制动力;信号楼的作用是集中控制信号、溜放进路、和调速工具,设置有关的控制机械和维修工区等工作用房;限界检查器用来检查超下限车辆,达到保护车辆减速器的目的;按钮柱是为了使有关现场作业人员在发现影响或危及作业安全的问题时,能够及时关闭驼峰信号。
《自动化驼峰纵断面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1、计算并确定峰高;
2、设计溜放部分纵断面;
3、验算制动设备能力;
4、验算溜放部分纵断面。
五、设计内容及要求:
1、认真分析原始资料;
2、根据自动化驼峰设计理论与方法准确确定峰高;
3、利用已学理论知识对溜放部分纵断面进行设计;
4、对驼峰进行检算;
5、按照《铁路线路图例符号》中的规定作图,图纸整洁清晰。
4、初步掌握驼峰的设计、计算、查表、绘图等基本技能;
5、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工作能力。
三、已知资料
1、编组站调车场24股道,驼峰头部平面图采用定型图;
2、驼峰类型:点连式自动化驼峰,双推单溜;
3、过峰解体车流为混合车流;
4、计算车辆:
难行车:总重34吨,不满载的P50
中行车:总重70吨,不满载的C50
题目:自动化驼峰纵断面设计
专业:
年级:
姓名:
年月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专业: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辅导教师
开题日期
完成日期
教研室主任
一、课程设计题目
自动化驼峰纵断面设计
二、设计目的
1、综合运用驼峰的设计理论和方法;
2、熟悉设计中的基本运算和有关规定;
3、进一步巩固所学的有关专业理论知识;
易行车;总重80吨,满载的C62A
5、气象资料
该地区近10年平均气温 10.583均方差 10.143
平均风速 2.058均方差 0.592
该地区属北方地区,冬季不利溜放条件下计算气温、风速:
计算气温
计算风速
计算条件
计算温度
风速
风向
冬季
夏季
+5oC及以上
驼峰课程设计报告

驼峰信号自动控制课程设计专业:自动控制班级:控 1101姓名:王燊学号: 201108704指导教师:许丽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2014 年 5 月 29 日1课程设计目的本次课程设计主要设计驼峰信号平面布置图、驼峰信号控制电路和调车表示器点灯电路。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的训练,能够综合运用驼峰专业知识和铁路信号工程制图的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正确的设计思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工程设计的基本技能,提高工程设计的能力。
2设计内容及要求本次课程设计通过使用AutoCAD软件与TB10062-99铁路驼峰及调车场设计规范设计并绘制双峰上行32股道的驼峰信号平面布置图、驼峰信号控制电路图以及调车表示器点灯电路图,正确掌握各设备的设置目的、工作原理以及电路的工作原理。
要求独立完成,对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与完善。
设计报告能够充分说明所涉及的内容,语言流畅,逻辑性强,书写规范。
3设计图纸说明本次课程设计共绘制三张CAD图纸,即:(1) 驼峰信号平面布置图(如附图1所示)。
(2) 驼峰信号控制电路图(如附图2所示)。
(3) 调车表示器点灯电路图(如附图3所示)。
3.1 驼峰信号平面布置图本次课程设计的课题是32股道上行站场,根据TB10062-99铁路驼峰及调车场设计规范,设计中调车线的设计方案为4线束*8股道,并设有2条推送线、2条禁溜线与2条迂回线。
线上设备包括:驼峰信号机,8mm测速雷达,踏板,减速器,测长设备,测重设备,如附图1所示,具体布置如下:(1) 驼峰信号机:设在驼峰峰顶平坡与加速坡变坡点左侧,每个峰顶设一架。
用于指挥调车机车向峰下推送进行解体作业,如图中的T1与T2。
调车信号机用于指挥各类调车作业。
通常将调车信号机分为峰上调车信号机与线束调车信号机。
线束调车信号机一般设在线束头部,其作用是指挥机车在峰下线路间进行转线调车作业,如图中的D322、D324、D332与D344等。
驼峰课程设计报告

驼峰信号自动控制课程设计专 业: 自动控制班 级: 控093姓 名:学 号: 200908803指导教师: 李国宁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2013 年 1月 11日指导教师评语 平时(30) 报告(40) 修改(30) 总成绩1 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是我们在学习“驼峰信号自动控制”课程之后进行的一次综合性和实践性训练的教学环节,让我们能够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巩固和提高,培养我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同时使我们能够综合运用驼峰信号自动控制专业知识和其它专业课程的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正确的设计思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计算机绘图,学会运用手册、图册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培养工程设计的基本技能。
从整体上全面掌握编组站驼峰调车自动控制系统的工程设计基本步骤,了解工程设计的基本要求,提高工程设计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工作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2 设计任务本次驼峰课程设计要求设计一个自动化编组站的24股道驼峰场的半场信号平面布置图,对其上半场进行联锁表的编制,并进行车辆减速器的选型与控制电路的设计。
3 设计说明3.1 驼峰信号平面布置图本人设计的是自动化编组站的24股道驼峰场的半场信号平面布置图,假设是如同成都北的三级六场的编组站,所设计的是二场上行咽喉信号布置,具体设计见驼峰信号平面布置图。
3.1.1 道岔及信号机编号道岔号和信号机编号由三位数构成,百位数为站场号,即“2”,后两位为道岔或信号机编号,先编推送线和溜放线上的道岔或信号机,再编禁溜线和迂回线上的道岔或信号机,从外向内顺序编号。
道岔编号时按照线束顺序依次编号。
表示器从上到下依次编号。
3.1.2 股道及表示器编号该站场为4×6股道,故有4个线束,为使溜放阻力尽可能相同,上下半场对称设计,股道从上到下依次编号。
信号表示器用于指示车辆上峰,设于每股道的头部,上峰方向的线路左侧,亦为从上到下依次编号。
3.1.3 信号机布置驼峰信号机T1、T2防护自到达场股道经咽喉区进入驼峰场的推送部分、峰顶平台、溜放部分直至各调车线,它既防护信号机外方,又防护信号机内方,还防护信号机侧方,设于峰顶。
驼峰设计报告

1.设计目的本次驼峰课程设计要求熟悉并掌握驼峰站场平面信号设备的设计和布置。
回顾温习编组站自动化系统内容,掌握编组站设计的各项要求和规范,熟悉各项设备的工作原理和过程。
熟悉各项连锁条件,能理解实现各项功能的电路原理。
同时熟练掌握CAD绘图软件的应用。
2.设计任务根据所学编组站自动化系统内容设计一个24线的驼峰调车场信号平面布置图,并根据布置图绘制T·JK1-D型减速器控制电路图。
清晰详细的表述设计内容及原理;对各类信号平面设备的布置进行详细说明;对信号控制的联锁关系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表述。
3.图纸说明3.1驼峰调车场头部信号平面布置图驼峰调车场头部布置的主要信号设备有调车信号机、转辙机、轨道电路、调速工具、信号楼、动力室、按钮柱及限界检查器等。
有些站场还装备机车信号设备。
调车信号用于指挥各类调车作业,且通常分为驼峰信号机、线束调车信号机及其他调车信号机;驼峰调车场溜放进路上的对向道岔,要求使用快速动作的转辙机;对监督机车车辆运行的轨道电路,在溜放部分要有防止轻车跳动造成轨道电路错误动作等要求;机械化驼峰调车场设置两个部位的车辆减速器,在调车线使用机械铁鞋调速,车辆减速器动力室供给车辆减速器制动能量或控制动力;信号楼的作用是集中控制信号、溜放进路、和调速工具,设置有关的控制机械和维修工区等工作用房;限界检查器用来检查超下限车辆,达到保护车辆减速器的目的;按钮柱是为了使有关现场作业人员在发现影响或危及作业安全的问题时,能够及时关闭驼峰信号。
3.1.1调车场头部平面设计要求(1)尽量缩短自峰顶至各条调车线计算点的距离;(2)各条调车线自峰顶至计算点的距离及总阻力相差不大;(3)满足正确布置制动位的要求,尽量减少车辆减速器的数量;(4)使各溜放钩车共同走行径路最短,以便各钩车迅速分散;(5)不铺设多余的道岔、插入短轨及反向曲线,以免增加阻力;(6)使道岔、车辆减速器的铺设以及各部分的线间距等均符合安全条件。
2014自动控制专业驼峰课程设计报告

驼峰信号自动控制课程设计专业:自动控制班级:控110X姓名: XXX学号:201108724指导教师: XXX 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2014 年 5月 29日一、课程设计目的这次课程设计是在学习了驼峰信号控制这门课之后,加上我们初步掌握了信号方面知识,以实践的方式对所学的课程进一步理解和深化,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驼峰信号是信号专业以及以后工作中的一项非常有用的知识储备,通过该课程设计的训练,使我们的综合能力、创新思想得到全面提升;能够综合运用自动控制专业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正确的设计思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计算机绘图,学会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等方法,培养工程设计的基本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毕业设计做准备,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设计内容及要求这次课程设计,设计并绘制驼峰信号平面布置图,然后以驼峰信号平面布置图为依据,绘制驼峰信号控制电路和II制动位重力式车辆减速器与控制电路。
按照驼峰信号平面布置图的结构特点,设计在推送线、溜放线、禁溜线、迂回线上的信号机、减速器、表示器、雷达、踏板等设备。
遵循驼峰调车场的平面布置的基本要求:头部咽喉区的长度最短,各股道自峰顶至计算点间溜放总阻力相差较小,并尽量缩短至最小程度;不铺设多余的道岔,短轨等,以免增加钩车的运动阻力;要考虑有益于设置机械化和自动化驼峰的设备。
驼峰信号控制电路采用的以继电器为元件的两极控制电路。
第一级是信号继电器电路以及为实现联锁条件而设的其它继电电路,它是室内完成联锁运算的主要环节。
第二级是信号点灯电路,完成从继电器室内至室外信号机点灯的任务。
车辆减速器的作用主要是保证溜放车组之间的间隔,根据驼峰信号平面布置图设计减速器与控制电路。
三、设计图纸说明3.1驼峰信号平面布置图编组站是主要任务是根据列车编组计划的要求,大量办理货物列车的解体和编组作业。
对货物列车中的车辆进行技术检修和货运检查整理工作,并且按照运行图规定的时刻,正点接发列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驼峰信号自动控制课程设计专业:自动控制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2013 年 05 月 23 日目录1 课程设计的目的 (2)2课程设计的任务 (2)3课程设计的主要容 (2)3.1驼峰信号平面布置图 (2)3.1.1 驼峰调车场信号机及相关表示器 (2)3.1.2 道岔转换设备 (2)3.1.3 轨道电路 (2)3.1.4 调速设备 (3)3.1.5自动化驼峰监视设备 (3)3.1.6 信号楼及动力室设备 (3)3.1.7 其它设备 (3)3.2 道岔转辙机的选型与控制电路的设计 (3)3.3 车辆减速器的选型与控制电路的设计 (4)4 总结 (5)附录 (6)1课程设计的目的本课程设计是学生完成《驼峰信号控制》课程学习之后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对所学课程进行综合分析、应用的一种手段。
通过该课程设计的训练,使我们能够综合运用驼峰信号自动控制和其它先修课程的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工程设计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2 课程设计的任务1、驼峰信号平面布置图的设计。
2、ZK4型电空转辙机控制电路的设计。
3、T•JK1-D型重力式减速器控制电路的设计。
3 课程设计的容及说明3.1 驼峰信号平面布置图以纵列式编组站为依据,设计驼峰调车场头部信号平面布置图,该场为第二场上行场的双峰自动化驼峰,设有28条编组线、2条推送线和2条禁溜线及其它驼峰场设备。
3.1.1驼峰调车场信号机及相关表示器驼峰调车场信号机包括驼峰信号机、线束信号机和其它调车信号机。
1、驼峰信号机:应设在驼峰峰顶平台与加速坡变坡点处,每条推送线设一架。
用来指挥调车机车进行推送、解体车列作业。
如附图一中的T1和T2。
2、线束调车信号机:一般设在线束头部,其作用是指挥机车在峰下调车线路间进行车辆转线整理等调车作业。
如附图一中的D218、D220等。
3、峰上调车信号机:这些信号机用于指挥调机进行迂回线、禁溜线以及上下峰的调车作业,如附图一中的D250、D252等。
4、线路表示器:调车线路表示器是上峰线束调车信号机的复示器。
采用一个单机构矮型色灯信号机。
如附图一中的B1~B28。
3.1.2道岔转换设备驼峰场溜放进路中的道岔转换设备要快动型的,一般采用ZD7型电动转辙机或ZK3、ZK4型电空转辙机。
除了溜放进路上的道岔外,其他区段的道岔转换设备不需要快动型的,但为了一个场设备统一,一般也可以采用相同类型的转辙设备。
本站中均采用ZK4型电空转辙机(如附图二所示)。
3.1.3轨道电路溜放进路上每组道岔,峰顶至第一分路道岔之间均需装设轨道电路。
驼峰场分路道岔区段、警冲标区段、减速器区段均采用驼峰2.3型轨道电路或高灵敏度的轨道电路,峰上道岔区段、无岔区段采用驼峰2.3型或480型轨道电路。
3.1.4调速设备为了调整溜放车组的溜放速度,提高编解能力,保证驼峰作业和人身安全,减轻劳动强度,在驼峰场头部设有相关的调速设备。
本设计中采用车辆减速器作为调速设备。
第一制动位与第二制动位减速器用于间隔调速,采用T•JK1-D型减速器。
第三制动位减速器用于目的调速,采用T•JK型减速器。
3.1.5 自动化驼峰监视设备为实现计算机实时监控设有检测设备:传感器、测速设备、测长设备、测重设备等。
1、传感器:驼峰场使用最多的传感器是车轮传感器(轨道踏板),用于检知车辆到达、计轴、测速、测阻、判断车辆运行方向、取代传统轨道电路的作用等。
如附图一中的CZ1、CZ2起测重、记轴的作用,T211、T212等用于启动减速器对钩车的控制、确定放头拦尾轴数、测钩车在减速器上的位置、动长计算减轴等。
常用的车轮传感器类型有有源电磁感应踏板或无源电磁感应踏板,本设计中采用变衰耗式有源电磁感应踏板。
2、测速设备:驼峰场应用最广泛的测速设备为雷达。
减速器前的雷达用于测量钩车在减速器前的速度。
如附图一中的L221、L222等,采用8mm多普勒测速雷达,型号为T•CL-2。
3、测长设备:目前国外自动化驼峰常用轨道电路来实现调车线空闲长度的计量,提供股道空闲长度的模拟量信息。
如附图一中的CG1~CG28采用工频测长轨道电路。
3.1.6信号楼及动力室设备驼峰信号楼及动力室均设于驼峰调车场。
自动化驼峰调车场只有一个信号楼,其位置一般设在瞭望条件好、便于操作设备和有利于作业人员互相联系的地方,信号楼的主要作用是集中控制信号、道岔、调速设备。
动力室为信号设备供电及转辙机和减速器提供动力来源。
3.1.7 其它设备限界检查器:设置车辆减速器的驼峰调车场,应该配置检查车辆限界的限界检查器。
限界检查器的设置位置受线路布置限制,应在每条推送线上,一般距离峰顶80~100m 处。
如附图一中的XJQ1和XJQ2。
按钮柱:为使有关现场作业人员在发现影响或危机作业安全的问题时,能够及时关闭驼峰信号,在适当地点设有关闭驼峰信号的按钮柱。
如附图一中的AZ2、AZ4、AZ6和AZ8。
3.2道岔转辙机的选型与控制电路的设计电空转辙机的转换速度快,其转换时间约为0.6秒,符合驼峰场分路道岔转换设备快动的要求,本次课程设计采用ZK4电空转辙机。
ZK4型电空转辙机控制电路采用二级控制方式的六线制电路,电路原理如附图二所示。
第一级是道岔操纵继电器DCJ电路,第二级是定、反位电空阀DK与FK电路。
道岔的控制线和表示线各用三条,以完成对道岔的控制和表示作用。
道岔操纵继电器DCJ采用极性保持继电器(JYXC-600型),改变其电流极性,即可转换道岔。
如附图二所示,是道岔处于定位时的电路状态。
这时,道岔手柄在定位(或中间位置),定位表示继电器DBJ吸起,而DCJ虽然断电,但其接点仍保持在“定位吸起”状态。
现以手柄控制为例,说明道岔由定位向反位转换过程中的电路动作。
若道岔处于解锁状态,作业人员可将道岔手柄DS扳至反位。
电路动作过程为:1、DCJ转极电路a) 人工办理:KZ-DS(F)-FDGJ141-43-DGJ41-42-DGJ141-42-DCJ4-3线圈- SJ31-32-KF。
b) 计算机自动办理:KZ- SZJ 31-32- FJ31-32-FDGJ1 41-43-DGJ41-42-DGJ141-42- DCJ4-3线圈-SJ31-32-KF。
2、反位电空阀FK的励磁电路HDZ24-DCJ111-113-FBJ51-53-RD2-X2-FK-BJD-X5-FBJ63-61-DCJ123-121- HDF24。
3、反位表示电路HDZ24-DCJ111-113-FBJ线圈-RD4-X4-转辙机部接点-X6- HDF24。
3.3车辆减速器的选型与控制电路的设计车辆减速器可在驼峰信号楼集中进行自动、半自动或手动控制。
手动控制优先于自动、半自动控制。
本设计中的T•JK1-D型减速器控制电路如附图三所示。
T•JK1-D型减速器有控制电路在组合架上主要有制动继电器ZJ、缓解继电器HJ、手操继电器SCJ;在信号楼操纵台上主要设有自复式制动按钮ZA和缓解按钮HA,非自复式检修按钮JXA,制动和缓解表示灯ZB、HB,检修表示灯JXB等。
制动时控制台按钮的表示灯点亮红色,缓解时点亮白色。
1、制动电路工作原理按压自复式制动按钮ZA,制动继电器ZJ1、ZJ2吸起,其动作过程为:KZ-JXA定位-HA定位-ZA按下-ZJ11-2线圈和ZJ21-2线圈- SCJ21-23-KF。
ZJ1、ZJ2吸起并自闭,带动缓解继电器HJ1和HJ2励磁吸起。
带动励磁电路为:KZ-ZJ121-22- HJ13-4线圈-KF。
在HJ1、HJ2线圈励磁的同时,电源也给RC电路充电,为后面的RC放电维持HJ 的延时落下作准备。
其充电回路为:KZ-ZJ121-22-R-C-KF。
ZF得电励磁后,控制气动(液动)换向阀接通制动气路(液路)使减速器处于制动位置,制动过程中电磁阀ZF一直处于励磁状态,当制动表示接点ZGK接通表示继电器ZBJ时,则确认减速器已达到制动位置,点亮控制台上制动表示灯ZBD。
2、缓解电路工作原理处于制动状态的减速器如需缓解时,只要按压缓解按钮HA,缓解继电器HJ即可励磁吸起。
HJ吸气后切断ZJ的励磁自闭电路,使ZJ在失磁落下状态,构成电容C对HJ的放电回路,使HJ保持吸起。
HJ大约吸起2~3s后落下,以保证减速器有足够的缓解时间,可靠缓解。
减速器缓解到位后,表示接点HGK闭合,HBJ吸起,确认减速器到达缓解位置,点亮控制台上缓解表示灯HBD。
4 总结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使我学会了很多东西,包括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及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本次课程设计共设计绘制了三CAD图,分别是驼峰信号平面布置图、道岔转辙机的选型与控制电路的设计图,车辆减速器的选型与控制电路的设计图,在设计、绘制图纸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但通过自己上网查找资料,找同学帮忙以及老师的答疑,最终都得到了解决。
例如平面布置图中堵头绝缘节的设计,通过查找《驼峰信号控制》课本得到了解决。
通过向老师答疑了解到自动化驼峰只设一个信号楼,动力室设在靠近减速器的地方,为减速器提供动力来源。
同时通过翻阅资料了解到减速器前需设雷达和踏板,分别用来记轴和测车辆在减速器上的速度。
在本次课程设计的具体实践过程中,我学会了很多学习、实践的方法。
附录附图一:驼峰信号平面布置图KS-01附图二:ZK4型电空转辙机控制电路KS-02附图三:T•JK1-D型重力式减速器控制电路KS-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