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飓风和虎教案(张丽娟)doc-《热带飓风和虎》教案

合集下载

苏少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人与自然教案

苏少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人与自然教案

教学反思第四单元人与自然一、导入1欣赏影片《虫虫危机》老师知道同学们爱看动画片,今天特意给你们带来一个小片段,请大家欣赏。

(1)影片中的生物属于哪一类?(2)你能说出名称的有哪些?它们有什么特点?2、昆虫有什么共有的特征?(课件出示昆虫结构分解图)师总结:昆虫的基本特征概括:体躯二段头、胸、腹,两对翅膀六只足、一对触角头上生,骨骼包在体外部,一生形态多变化,遍布全球旺家族。

昆虫形态各异,花纹、色彩丰富多样。

3、认识各种昆虫(课件展示图片)昆虫家族队伍庞大,全世界有1000万种,其中900万种还未被人类所认知,你能根据图片中昆虫的形状、颜色或花纹等特点给它们分类吗?师总结:昆虫按生活环境可分为天上飞的、地上爬的、生活在水里的。

思考: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身体各部位关系怎样?师举例:竹节虫:为了保护自己,使自己的身体形状和色彩长得和周围环境很像,生活在枝干,树枝等地方。

独角仙:头上有犄角(雄虫),身体强壮,能拉动比它身体重20倍的东西。

爱摔跤,是为了抢地盘或食物。

4、揭示课题我们要动手制作这些可爱的小不点,来个《虫虫大聚会》二、新授1、观察思考出示昆虫范作(以瓢虫为例)思考:这只昆虫哪一部位的制作比较特别。

2、探究作法思考:(1)昆虫较特别的部位怎么折(学生思考后演示)(2)还有其他的折法,或制作方法吗。

(3)除了这一部位之外,哪些部位也可以用类似的方法制作。

(4)还有其他除折、叠等以外的方法辅助完善昆虫的制作吗?女口:身体与四肢的连接用粘帖,眼睛可以用画的等3、欣赏评论(1)看看小朋友的作品(课件播放小朋友作品)(2)从这些作品中你学到了什么方法。

(学生发表见解)(3)你能在他们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创新吗?教学反思。

《艺术作品中的动物》精品教案2021

《艺术作品中的动物》精品教案2021

《艺术作品中的动物》精品教案一、教材分析《艺术作品中的动物》是一节“欣赏·评述”课程。

本课旨在通过欣赏各种形式艺术作品中的动物,让学生认识更多的艺术表现形式,学习艺术家们对动物形象的艺术处理方法,使学生体会到艺术作品的魅力,并通过欣赏这些艺术作品,让学生初步认识到以动物为题材的艺术作品中寄托了人类(艺术家)的美好愿望与情感,激发学生珍视生命、热爱自然、了解民俗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认识各种美术表现形式,能从色彩、造型、材质和呈现方式方面进行描述。

能抓住作品在色彩、造型、材质上的基本特点,用简短的言语大胆表述出自己对作品的感受。

2.通过欣赏图片对比、小组讨论等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感受艺术中的动物的造型特点与色彩特点,了解艺术作品中经常运用的夸张、变形手法。

3.通过本课学习了解艺术的丰富性,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通过对民间文化的接触,培养学生珍视民间文化艺术的情结,同时对学生进行了热爱自然、爱护动物的情感教育。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各种美术表现形式,能从色彩、造型、材质、呈现方式等方面进行描述。

2.了解艺术作品中经常运用的夸张、变形手法。

3.初步了解动物及其纹饰在民间作品中的寓意。

教学难点:体会不同艺术形式给我们带来的不同美感,并将此感受加以描述。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过渡语:你们喜欢这些动物吗你能说说你对这些动物的了解吗出示动物图片过渡语:同学们说的真好,每只动物都有它独特的特征和生活习性,而且动物还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很多艺术家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动物的喜爱之情,艺术家是怎样表现动物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艺术作品中的动物》出示课题(二)新课讲授1.欣赏坐虎过渡语:首先和我们见面的是老虎,这是陕西泥塑作品《坐虎》,请同学们观察真实的老虎和艺术品中的老虎在造型和色彩上有什么不同出示真实虎的图片和陕西坐虎的图片。

过渡语: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陕西坐虎和真实的老虎相比,造型上很夸张,色彩更是鲜艳丰富。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学计划(15篇)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学计划(15篇)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学计划(15篇)小学二年级美术教学计划1一、学情分析:二年级(4)班、(5)班共有117名学生,经过上一学期的训练,已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基本绘画知识和技能,但在绘画,动手过程中还缺乏大胆想象创造,这些方面有待提高,学生构图布局还不够完整。

二、全册教材分析(一)主要内容及教材重点、难点:1、主要内容: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

2、教材重点:在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学习的两方面的需要。

3、教材难点: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设计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体会社会的进步与多元化的美术发展方向。

(二)教学目标: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谈。

1、知识和能力:通过观赏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单的话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帮助学生认识和使用常用色和点、线、面;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和创造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绘画、绘画创作等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参与美术实践活动获得身心愉悦和持久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

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最新关于台风安全的教育教案集合6篇

最新关于台风安全的教育教案集合6篇

关于台风安全的教育教案集合6篇为切实做好学校汛期安全工作,特制定夏小防台风安全应急预案:一、高度重视,强化和落实责任制防汛防台风工作以“以人为本”为中心思想。

各部门高度重视,在做好教学和其他各项工作的同时,认真组织安排好这项工作,明确责任制,制订学校的各项防汛防台的措施,并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救”的方针,汛期安排专人值班,及时处理和解决汛期和台风期间的各类突发事件。

二、加强对学生自我保护的安全教育认真抓好学校学生安全工作,有计划、有重点地搞好教师、学生安全工作教育,增强学生安全意识,特别是增强学生应对突发自然灾害自我保护的安全教育以及对电视上风球信号的识别教育,如果深圳电视台的台风风球信号是黄色、红色、黑色的,学生不必到校上课,在家自习。

三、分工负责,做好防汛防台风的各项准备工作1.组织对学校下水道和主要集水井进行全面的疏通。

2.对校建筑房屋上的天沟、落水管疏通,对学校树木进行修剪和加固。

3.检查配备好各类防汛防台的物资器材等,做好保障供应。

4.对学校建筑物的室外电线做全面安全检查。

5.对室外天线、空调室外机、外悬挂物做全面安全检查。

6.对学校的危房、简屋、临时房做全面检查维修。

7.各部门的室内电源、插座、门窗等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各部门要组织力量,根据防汛防台的基本要求结合学校具体情况,开展防汛防台的检查和准备工作,杜绝防汛防台工作漏洞。

四、落实汛期、台风期间各部门负责的各项应急措施,强化防汛抢险力度1.根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组织防汛防台工作小组,落实必要的抢险措施,严格实施防汛防台的各项工作。

2、注意收听、记录气象预报,及时做好防范工作,及时关闭门窗和有关电器设备。

3.遇到险情、灾情,应根据工作预案,组织开展抢险工作,并立即逐级上报。

4.实行领导带班,24小时值班,立即上岗,开展防汛防台工作,并对积水地段架设临时走道,要迅速自主抢险,确保师生安全。

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汇总

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汇总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二年美术
教学设计二年美术
教学设计二年美术
教学设计二年美术
教学设计二年美术
教学设计二年美术
教学设计二年美术
教学设计二年美术
教学设计二年美术
教学设计二年美术
教学设计二年美术
教学设计二年美术
教学设计二年美术
教学设计二年美术
教学设计二年美术
教学设计二年美术
教学设计二年美术
教学设计二年美术
教学设计二年美术
教学设计二年美术
教学设计二年美术。

学生台风安全教育教案(通用6篇)

学生台风安全教育教案(通用6篇)

学生台风安全教育教案(通用6篇)学生台风安全教育教案(通用6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学生台风安全教育教案(通用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学生台风安全教育教案1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观察日常生活中不同的风2.对台风的形成及危害有初步的了解3.掌握基本的自保方法4.能够用不同形式大胆的表达自己对台风的看法活动准备:气球、风铃、电风扇等实物、图片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教师逐一出示物品:气球、风铃,风筝然后教师请出一位神秘的朋友,看它来了,知道它是谁吗?引出风1.、引导幼儿观察这些物体的变化都是因为风来了2.、引导幼儿思考风是怎么样的呢?突出风是看不见,摸不着,抓不住的东西师可是我们可以用眼睛看到风的踪迹,用身体感受到风,(如没风用电扇)二、引出不同种类的风,了解风知识,知道台风是怎样形成的?1.让孩子大胆的说出台风来时的感受用声音表情动作来表现物体在台风中的情景。

同时诵读一段文字内容为:台风来了,台风来了,它卷起的飞沙走石像疯狂的野兽到处破坏,到处毁灭,房上的瓦片飞了,窗上的玻璃破了,大树被高高卷起又狠狠的摔下。

2.让幼儿观看录像,与孩子一起说说说说感受。

3.及时教授孩子在台风中保护自己的方法。

三、传授绘画方法:引导孩子用图画表现自己眼中的台风,并展示孩子的作品。

活动延伸:1.在区角增设其它气象灾害引导幼儿探索不同的气象灾害。

2.指导能力强的幼儿进行安图标设计并进行作品展。

学生台风安全教育教案2一、活动目标:1.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及安全意识。

2.能正确判断哪些地方是能躲避台风的安全地点。

3.能了解台风来了的一些简单自我保护的常识。

二、活动准备:台风的图片若干张三、活动过程:1.出示台风来了的场景图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教师:“图中发生了什么事情?”“台风会对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危害?”2.幼儿自由讨论、交谈:台风来了我们应该怎么做?教师小结:(把防台小知识编成儿歌教给小朋友)台风来了莫惊吓,迅速求救往高爬。

热带飓风和虎

热带飓风和虎
介绍法国画家卢梭:他是一位自学成才的法国画家。他的画风朴素、自然,具有装饰性和稚拙感,被人们称为原始主义的画家。
浅显尝试、亲自体验
(师)看到大画家的作品后,同学们有哪些感受?你们想尝试画一画吗?把你想象中的热带雨林和雨林中的动物表现出来。
学生完成作品。
教师巡视、辅导、个别交流。
小结下课。
学生说感受。
板书部分课题——家具
探究性学习活动
师:你知道这些家具是用什么材料做出来的?
板书课题——纸盒变家具
小组讨论、分析:
情景导人,制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序号
个 性 化 教 学 过 程
教学处理的设计说明
A
B
C
4
三、
1
2
3
四、
分析课本P6,图片中各种家具都选自什
么纸盒?
各用什么方法制作?——裁剪粘贴。
根据组内带来的纸盒,看看能适合做什么样的家具?
教学重点
根据图片情境添加内容,学习简单的添画方法。
教学难点
使添加的内容与环境尽可能的统一。


欣赏、体验


质疑互动


启发、引导、绘画剪贴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添画
添加的内容;然后剪下来;
再在图片中摆一摆;
最后按景中的顺序从近到远或从下往上粘贴。
序号
个性化教学过程
教学处理的设计说明
一、
1
2
3
新课导入
各组出示准备好的风景挂历或图片。
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发现,并主动解决本课重难点。
更广泛的了解西方艺术作品。
育才小学个性化教学设计
课题
添画
课型

二年级美术下册热带飓风与虎教学设计

二年级美术下册热带飓风与虎教学设计

二年级美术下册热带飓风与虎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热带飓风与虎》是二年级下册教材的封页欣赏内容。

属于欣赏·评述领域。

这一绘画内容出自法国艺术家亨利·卢梭,油画。

由于亨利·卢梭这位后印象派的艺术家质朴·自由的天性和带有装饰化的绘画表现手法非常的贴近于儿童,因此选取这幅作品放在二年级下册的封页作为艺术鉴赏教学的内容,非常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情分析二年级孩子还处于审美学习的第一阶段,由于孩子们还感知不到艺术作品的全部审美特性,因此需要把教学重点放到开发孩子们对审美特性的意识上。

对于课堂所有感知孩子们能用自己的语言清晰的表达即可。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对油画作品《热带飓风与虎》的观察、描述和分析,了解线条,色彩,造型在画中的作用,并能大胆地阐述自己的感受。

过程与方法:调动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用感知、理解、体验、分析的方法感受作品的风格特点,理解画家卢梭的思想与情感。

通过对比的方法,结合相关的社会背景思考讨论,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艺术品及艺术现象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品朴素的美感。

培养学生自由、热情、坚持、创新的绘画精神。

教学重点在描述与分析中欣赏并感受《热带飓风与虎》,从卢梭的多幅作品和艺术经历中理解作品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用适合的方法引导二年级学生在学习中形成一定的审美心理结构并能够用语言准确的表达感受。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课件、视频、音频、作品图片、词卡。

教学环节一、组织教学:提前分组、选出组长提出课堂要求:用心静静地欣赏、用耳静静地倾听、大胆说出心里最真实的想法。

【教学意图】提出鉴赏课的要求并利用课前的约定组织课堂的教学。

二、导入新课:(一)出示课题,点明课题。

(二)视频导入:去雨林的上空翱翔。

师:在雨林的上空你看到了?生:通过视频直观感知雨林。

小结:美丽丛生的雨林有不可穿透的绿色的森林,有数不清的动植物物种,这里每天都会上演着各种惊险的故事······(三)听觉感知:音频播放暴雨、飓风、虎啸的声音师:你听到了什么?想象一下这里正在发生一件怎样的故事?生:通过听觉打开想象,创编雨林的故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带飓风和虎》教案
硚口区红旗村小学张丽娟
课型:欣赏.评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欣赏并感受《热带飓风和虎》,了解线条,色彩,造型在画中的作用,并能发表自己的观后感。

认识画家卢梭,初步了解他的绘画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拼一拼、看一看、听一听、画一画、找一找、玩一玩等环节充分激发二年级孩子的兴趣,调动其感官,使游戏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在小组探讨与共同合作中学会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作品朴素稚拙的美感。

教学重点:
欣赏并感受《热带飓风和虎》,了解线条,色彩,造型在画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把自己欣赏的感受较好地表达出来。

教具准备:课件、拼图、色卡
学具准备:彩笔
一、游戏导入,拼一拼
1、拼图游戏
(1)师导语:同学们,经过昨天的认识,张老师知道某某班的同学们非常聪明,善于动脑筋,下面张老师想让大家小组合作玩个拼图游戏,想不想玩呢?
(2)学生明确要求,教师计时,宣布开始,小组内开始活动。

(3)各组活动完毕,教师宣布第一名。

师:现在老师宣布游戏的第一名是……
2、识图。

(1)激情设问师:同学们从刚才拼的这幅画里你们看到了什么?
A:有树叶
B有草
C有老虎
师:观察的很细致,其他同学倾听得也很认真!对,这一幅含有树木,草丛,还有一只老虎的画作,是法国画家亨利卢梭的油画作品,名字叫“热带飓风和虎”,
出示课题:热带飓风和虎。

二、玩中感知,看一看,听一听
(一)了解热带风情
1、欣赏热带生物图片让学生们描述热带的动植物,体会热带景色的特点(鲜艳,茂盛,植被丰富,有趣等等)。

(配乐:love of the congo river)
2、认识飓风(播放飓风的视频)
3、分享感受。

问:同学们,了解了这些热带的资料,你们有什么感受啊?
生:我觉得热带很奇妙。

师:恩,确实妙不可言!还有谁想说?
生:我觉得飓风很可怕!师:是啊,老师也和你有相同的感受。

(二)分层欣赏油画
3、课件出示《热带飓风和虎》
(依次播放画面的背景、中景、前景)
(1)欣赏背景
背景:树枝被风吹得倾斜了,树叶在风中猛烈地抖动……
前景:草也被风吹得东倒西歪……
师:同学们,展开你们想象的翅膀,从这幅画的背景中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2)欣赏中景
中景:一只饥饿的老虎从草丛中窜出来,流露出惊恐的眼神。

师:让咱们接着往前看,突然,密林深处蹿出来一只老虎。

想象一下,你们觉得这只老虎在干什么?
(3)欣赏前景
前景:草丛遮住了老虎的前腿。

师:前面的物体把后面的物体遮住了,咱们在上学期《茂密的花》这一课里学过,画里面这样的关系叫什么关系呢?
回答:遮挡关系。

(4)对比感受画里的声音
(无声)
师:同学们,让我们再一次静静地看这幅画,听一听,你仿佛从里面听到了什么声音?
回答A:雷声师:你的想象力真丰富!
回答B:雨声师:老师也跟你有相同的感受!
回答C:风声
(有声)
(播放风、雨、雷声的音效)
师:听,这是张老师想象中的声音,和你们听到的一样吗?
师总结:看来声音也是可以通过图画来表现的!
三、深入感知,画一画,找一找
1、感知线条的效果。

课件回到没有声音的《热》的画面。

师:现在同学们再来看一看这幅油画作品,他的线条和色彩有什么特点呢?请大家和小组的同学讨论一下吧!
师:哪一组有结果了,派一名代表来说一说。

2、实验展示,了解线条的作用。

(课件出示静止树的画面)
1、师:下面咱们来做个小实验,了解一下线条的作用。

观察树枝和树叶被风吹动以后的变化。

2、发给每位同学小纸片,学生实验。

3、在这张小纸片上用线条画出感受到的风。

4、学生作画,收齐学生画的线条,贴在黑板上。

反馈学生作品。

3、找出画里的色彩,感受色彩的作用。

师:老师手里有好多的彩色卡片,你能找出哪些是《热》中的颜色吗?(出示各种不同颜色的色块卡片)请每一组推荐一位同学来选一选,如果你看到的颜色是画中的色彩,就贴到黑板上,如果不是,就还给张老师。

学生上台挑选,摆放。

四、巩固拓展,玩一玩
进入“美术馆”,参观卢梭作品展
了解画家卢梭及创作故事,欣赏卢梭其他作品。

谈谈看完作品之后的感受。

课件滚动播放卢梭作品,配音内容:
亨利·卢梭出生于法国拉瓦尔,逝于巴黎。

他18岁从军,27岁参加德法战争。

退役后任税务员,是位业余画家,到40岁退了职开始不断地作画,受到当时前卫艺术家毕加索等人的推崇。

卢梭最为著名的是描绘丛林场景的画,事实上他从没离开法国,更没见过真的丛林。

卢梭创作的灵感来源于图画书、巴黎的植物园、野生动物标本。

卢梭说他曾频繁的参观植物园:“每当我走进大玻璃房,看到那些来自异国的神奇植物,就好像走进了梦中。


卢梭的画没有老师教,完全靠自学成功。

他自己说:“除了自然之外,我没有老师。

”人们称他为“星期日画家”。

他完全是因为喜欢画画而作画,没有任何规律约束,有着纯朴的感情,因此他的画风朴素、自然,像小孩子的画一样,被人称为原始主义的画家和朴素派画家。

小结语:师:同学们完全被画家的画吸引了,欣赏完卢梭的作品,你有什么感受呢?谁能说说卢梭的画有什么特点?
回答A:他的画色彩鲜艳
回答B:他的画很朴素
回答C:他的画像小孩子画的
小游戏:“真真假假”
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做“真真假假”,老师接下来要放一组图片,每一组有两幅图,其中只一副是利卢梭的作品,看看谁能找出来?
五、总结:同学们真是火眼晶晶,个个都是小鉴赏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对卢梭的绘画风格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同学们,艺术来源于生活,只要你善于发现,注意观察,就能画出美丽的画。

今天我们的欣赏课就上到这里。

下课!
评委点评:
点评一:
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合理运用听、视,视觉因素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中的线条、色彩与感情,教学设计新颖、活泼,教师素质好。

点评二:
课堂层次清晰,美术要素的几个点抓得很不错,并且能够层层推进,是一节美术味很浓的美术欣赏课。

卢梭的艺术作品的特色抓住“儿童情趣”“稚拙的造型”评价会更准确。

点评三:
教学准备充足,手段多样
教学语言清晰,明朗,亮丽,教态端庄有亲和力。

师生互动和谐气氛融洽
教学流程流畅,教学有效果
1、在教案设计中,教学重点的描述值得商榷
2、在教学中重点体现得不充分。

(动感与色彩)
点评四:
从整体到局部到细节再到整体,从视觉元素的分析展开美术学习,揭示作品风格,教学安排严谨合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