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荷花淀》公开课
11《荷花淀》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11《荷花淀》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荷花淀孙犁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以孙犁为代表的荷花淀派,学习作品优美的语言。
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通过人物对话,景物烘托,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情感的手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领略小说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美和人物形象的人情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领略冀中抗日根据地人民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水生女人等妇女形象的分析;通过语言描写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感情。
教学难点:小说诗化的特点。
教学课时:两课时(一)导入新课:战争是一个让人思考、让人感悟的名词,它演绎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见证了人性中的正义与_。
列举有关描写战争场面的词语(提问):血肉横飞、血污泪痕、枪林弹雨、硝烟烈火、断壁残垣……《荷花淀》写于1945年春天,是一部以战争为题材的小说,记叙的是抗日战争中发生在河北省中部白洋淀(荷花淀)的一场伏击战。
但它没有硝烟弥漫、血肉横飞的场景,而是另外一副截然不同的战争场面。
讲授新课:作者介绍孙犁(1913——1996),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现代作家。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集《白洋淀》、《荷花淀》、《采蒲台》、《嘱咐》,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等。
孙犁小说语言清新自然、朴素洗练,被称为“诗体小说"。
他和作家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房树民等,在创作风格上有共同的特点:如荷花一样根植于水乡泥土,带着自然的清新纯朴,充满诗情画意,被称之为“荷花淀”派,与“山药蛋派"(赵树理风格)齐名。
写作背景《荷花淀》写于1945年春。
当时,抗日战争已进入最后阶段。
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不断发展壮大,抗日根据地不断扩展。
在这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中,根据地的广大群众在党的领导和教育下,同仇敌忾,奋起反抗,保家为国,建立了不朽的功绩,表现了中华民族大无畏的气概和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精神。
《荷花淀》公开课课件

荷 花 孙淀
犁
故事情节: 与夫话别 探夫遇敌 助夫杀敌
分析水生嫂的人物形象
性格特征
+ 我认为水生嫂是一个体贴的农 村劳动妇女。从课文第六段“今天怎么 回来得这么晚?”可知。
四个妇女探夫前的 对话赏析
“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
手指上
缠绞着
柔滑修长的
白天 破好的 苇眉子,湿润润的 正好编席 苇眉子 苇眉子 又薄又细 在她怀里 跳跃着。
一 幅 素 淡 朦 胧 画
一 首 清 新 明 丽 诗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我爱这土地》
作业:
课文中还有几处景物描写,请 找出,感悟语言美并分别探究其作 用。
件衣裳”
(聪明伶俐) (心直坦率)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
“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 (稳重谨慎 )
“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 (急切真挚 )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
有什么看头啊!”
(害羞忸怩 )
月亮
女人
升起来
院子里
坐在
小院当中
凉爽得很
干净得很
1《荷花淀》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1《荷花淀》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荷花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多种形式朗读课文,梳理情节人物。
2.关注人物对话、细节描写,分析人物特点,体会作者的创作风格。
【教学重点】鉴赏环境描写、人物对话、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体会诗情画意的意境美和人物形象的人情美。
感受抗日战争时期白洋淀地区人民的抗日斗争精神。
【教学过程】【了解作者】孙犁(1913-2002),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人,现当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荷花淀派"的创始人;著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小说与散文集《白洋淀纪事》。
【了解作品】《荷花淀》创作于1945年;选自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全文充满诗意,被称为“诗体小说"。
是一位作家和一个民族的还乡梦,作品所传递的爱,像一股暖流,直冲你的心扉,使人经久难忘。
学习任务一:填写情节人物表,梳理小说内容情节主要人物送夫参军水生嫂、水生探夫遇敌几个青年妇女助夫杀敌几个青年妇女、战士们学习任务二品读人物对话、关注细节描写,分析几个青年劳动妇女的特点。
情节送夫参军主人公特点勤劳能干、温柔体贴、善解人意、深明大义、忠贞不屈探夫遇敌一往情深、乐观豁达、遇事镇定、机智勇敢助夫杀敌不甘落后、追求进步,充满爱国热情和革命英雄主义青年妇女形象特点分析:1.她们有着普通劳动妇女所共有的勤劳能干、温柔体贴、善解人意、忠贞不屈等特点;2.她们有着战区妇女所特有的深明大义、不甘落后、追求进步、充满爱国热情和革命英雄主义的特点;3.总之,她们是一群刚柔相济、敢于斗争、爱家更爱国的青年妇女。
学习任务三;创作风格写意手法: 只求神似,不求形肖人物对话:简单朴素,展示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细节描写:生动传神景物描写:如诗如画“我经历了美好的极致,那就是抗日战争。
我看到农民,他们的爱国热情,参战的英勇,深深地感动了我。
我的文学创作,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我的作品,表现了这种善良的东西和美好的东西。
《荷花淀》公开课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

《荷花淀》公开课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一.导入淡雅清新的荷花自古以来就在诗人的笔触下展示着自己的绰约风姿,既有王昌龄的“荷叶罗裙一色裁”来赏心悦目,又有黄庭坚的“凭栏十里芰荷香”能沁人心脾,那在小说家的笔下,万亩荷塘又能够释放出什么样的魅力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孙犁的《荷花淀》,去感受字里行间的荷花香。
二.出示目标先来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大家一起来读一读吧!1.把握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感受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美。
2.赏析小说人物形象。
3.领会小说体现的人情美和朴素的爱国主义精神。
好,目标明确了我们就有了学习的方向三.课前疑问收集课前已经让大家进行了预习,有很多同学经过思考后向老师反馈了大屏幕上的这些问题。
我们一起看一下哪些问题可以从同一个角度来思考的?可以从哪些角度来思考?是的,我们可以从背景,环境,人物和文章主旨的角度来分析这些问题,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进行课文的学习。
先来了解一下作者。
四.作者简介谁来给大家读一读?好,你来。
恩,通过刚才的PPT,我们可以了解到孙犁一生的大多时光都是在河北度过的,他生在河北,长在冀中,对这片土地有着自己的感知与浓烈的情感,对白洋淀中发生的事情情有独钟,所以才催生了这样一篇小说佳作。
五.初读感知,梳理大意1.下面请同学们快速的浏览课文,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谁来说?水生嫂探知丈夫参军,跟丈夫话别。
她与几个青年妇女去马庄探夫未遇,在回家的路上遇到敌船,她们躲进荷花淀,无意中把敌人引进埋伏圈,为游击队伏击敌人的胜利创造了条件,她们也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抗战游击战士。
2.《荷花淀》主要有哪些故事情节?请分别用四个字概括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提示一下大家,文章的隔行是小说分段方法之一。
谁来说?第一部分,也就是开端,水生和水生嫂在干啥?在聊天,聊去参军的事情,非常好,第一部分是“夫妻话别”。
第二部分呢?水生嫂和其他青年妇女们去找丈夫,找到了吗?没有,对了,第二部分是“探夫遇敌”,第三部分?水生嫂他们打败敌人,是帮助水生打败丈夫,所以,第三部分是“助夫杀敌”。
1《荷花淀》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2

1 《荷花淀》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科目语文教材版本统编版课题8.1《荷花淀》第2课时一、整体设计思路第八课《荷花淀》学习目标学习任务课时1、梳理故事的情节及赏析白洋淀妇女的勤劳善良、深明大义人物形象特点学习任务一:小说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学习任务二:水生嫂是什么样的形象特点?第一课时2、体味诗化小说的诗情画意的环境和人物情感的含蓄之美学习任务一:品析诗化了的环境学习任务二:品析人物含蓄(诗化)的情感第二课时(本课时)3、理解主题:歌颂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爱国精神学习任务三:战争那么残酷,孙犁为什么要写得那么美?第三课时二、课程标准学习任务群人文主题语文素养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苦难与新生1.理解诗体小说的特点2.了解抗日斗争生活,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3.培养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四、教材分析及教学重难点重点:体味诗化小说的诗情画意的环境和人物情感的含蓄之美难点:理解诗化小说的特点五、学情分析本课是一篇诗化小说,学生对于诗体小说的情节结构、人物形象、环境描写、语言风格主题表达特点比较难理解,需要再巩固提升。
六、教学方法及选用依据讲授法、问答法、诵读法、讨论法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其名称教师行为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一:导入以《哦,香雪》为例引出诗化小说的特点:1.情节结构:淡化情节,无激烈的矛盾冲突2.环境描写:多有自然景物、民情风俗描写,人、景、情虚实相生,场景描写充满诗情画意。
3.人物形象:淡化人物的典型性,人物形象多正面美好。
4语言风格:具有抒情意味,清新自然,蕴含意象美、诗意美。
5.主题表达:如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思考人的命运、人在社会的生存状态、人性的美好...... 回顾所学感知诗化小说的特点环节二:品析诗情画意的环境小组合作讨论,五分钟时间,赏析第3和61段赏析方式:①手法②抓住重点字词③从诗歌角度(先找意象,再说意境)片段一:月色皎洁,洁白的苇席遍地,银白的淀水,薄雾,清风,荷花飘香,展示了荷花淀的地域风貌,勾画出一幅恬静的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片段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表现出荷叶无尽的生命力,写荷箭“高高地挺出来",表现出荷花坚强挺立的气质;荷叶像铜墙铁壁,荷箭像监视来犯之敌的哨兵,表达白洋淀地区的英雄儿女保卫家乡的坚强意志与坚定决心。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荷花淀》课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

教案编辑专员: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荷花淀》,使学生了解作者、作品背景,把握作品的时代背景和文化价值。
2. 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情节结构、艺术手法等,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深入理解小说主题,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4. 运用批判性思维,对作品进行合理评价,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情节结构、艺术手法,感悟作品的主题。
2.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小说主题,培养学生对家乡、祖国的热爱。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孙犁及《荷花淀》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感知人物形象。
3.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人物形象、艺术手法等。
4. 展示分享: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5. 教师点评:总结学生发言,点拨难点,引导深入理解作品。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对小说中的典型人物、情节进行深入剖析。
3. 采用情感教学法,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五、课后作业1. 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对作品主题的理解。
2. 选取小说中的一个情节,分析其艺术手法及表达效果。
3. 推荐一本关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文学作品,并简要介绍其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小组合作: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沟通、协调、分析能力等。
七、教学反思1. 课堂节奏控制:反思课堂节奏是否合适,是否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
2. 教学方法调整: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考虑是否需要调整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八、拓展活动建议1. 组织学生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或相关历史遗址,加深对抗日战争历史背景的了解。
《荷花淀》优秀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设计优秀6篇

《荷花淀》优秀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设计优秀6篇课文《荷花淀》教案篇一一、教法建议【抛砖引玉】(一)本文是孙犁的代表作,显示了作家成熟的独特艺术风格,这就是: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的完美统一,这一独特风格对当代文学发生极大的影响,形成了“白洋淀派”(即“荷花淀派”)。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反复朗读、揣摩的方法让学生欣赏本文,引导学生把握本文的艺术特色:成功的景物描写、对话描写、细节描写。
从而理解小说的思想意义,提高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二)教学步骤可作如下安排:首先,指导学生用10—15分钟,快速阅读全文,同时思考两个问题:作品的主要人物是谁?课文哪些地方写得最精彩?要求随手将精彩的地方划出来。
接着,提问检查速读效果。
先讨论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说作品的主要人物是水生嫂而不是水生?水生嫂从什么样的起点出发,往哪个方面成长?通过讨论,引导学生熟悉课文主要内容,理解文章的结构,进而初步认识水生嫂这一形象的典型意义。
接着,简介孙犁小说散文化、诗化的风格特点,引导学生讨论第二个问题:课文哪些地方写得最精彩?这些描写对表现人物、表达中心思想有什么作用?通过朗读讨论,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对话描写、细节描写、景物描写的精妙,从而加深对水生嫂这一形象及课文中心思想的理解。
(三)因教学时间限制,可仅就“夫妻话别”前的景物描写和“夫妻话别”时的对话及“探夫”前的对话描写进行鉴赏。
其他景物描写和对话描写,靠以练代讲,“举一反三”。
【指点迷津】本文教学难点是对小说总体艺术风格的把握。
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呢?我们可以运用比较法:《荷花淀》是一篇以抗日战争为题材的小说。
许多这类题材的作品都描述敌我双方的殊死战斗,情节曲折复杂,文中刀光剑影,硝烟弥漫,哀鸿遍野。
如《铁道游击队》、《吕梁英雄传》、《地道战》、《地雷战》等。
孙犁则另辟蹊径,从另一个侧面反映抗日战争。
他不写敌后抗日游击队怎样和日本鬼子打仗(文中虽涉及打仗,但不是主要的),而是写抗日根据地的一群年轻妇女如何在战争环境里锻炼成长,他不以游击队长水生作为小说的主要人物而是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妇女们作主要人物,通过描写、塑造她们的形象,表现抗日根据地人民热爱生活,热爱祖国,英勇抗战的精神;他不刻意追求曲折离奇的情节,而是精心选择看似平凡的日常生活场景及事情,作为小说的主要材料。
荷花淀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大班

荷花淀教案大班一、教案背景介绍荷花淀,位于中国河北省廊坊市南部,是著名的湿地保护区。
这里盛产着各种各样的水生植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荷花。
荷花淀成为了众多游客和学生进行生态教育的重要地点,而针对大班学生的教案设计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认识荷花淀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 了解荷花的生长环境和生命周期。
3. 学习荷花的分类和特征。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5.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手工制作荷花模型。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1. 导入环节展示一幅描绘荷花淀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思考。
2. 主体教学(1) 认识荷花淀的地理位置和特点通过地理教具或示意图,指导学生找到荷花淀的地理位置,并让他们了解这里的气候、水质等特点。
(2) 了解荷花的生长环境和生命周期通过观察实物或展示图片,让学生了解荷花喜欢在浅水中生长,并介绍荷花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芽、叶、花、果实等不同阶段。
(3) 学习荷花的分类和特征呈现不同种类的荷花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让他们学习荷花的分类和不同种类的特征。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准备一些观察卡片,每张卡片上有一种荷花的图片和简单描述,学生观察后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并逐渐引导他们使用一些专业的词汇。
(5)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手工制作荷花模型给学生提供相应的材料,教导他们用纸张、剪刀、颜料等制作荷花模型,并引导他们通过观察真实荷花来提高模型的仿真程度。
3. 教学延伸(1) 组织参观荷花淀现场,让学生亲身感受和观察真实的荷花及其生长环境。
(2) 进行荷花绘画活动,让学生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和观察笔记,以及丰富的想象力来创作。
四、教学评价1. 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在观察和描述荷花时是否运用了正确的词汇和专业知识。
2. 评价学生制作的荷花模型的仿真度和创造力。
3. 对学生在参观和绘画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五、教学反思针对大班学生的教学,需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物形象
通过对比阅读,说说水生嫂具有什么特点?
1. 勤劳坚强 2 温柔体贴 3. 深明大义,支持革命
10
四个青年妇女聚在水生家里,商量着探望丈夫 的事.
①“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 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②“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 ③ “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 ④“那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 ⑤“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 对比阅读Fra bibliotek分析人 物形象。
7
对比一
“死到哪里去了,这么晚才回来!没你的饭了!” “吃过饭了,你不要去拿。” “有事快说。我知道,回来晚了一准没好事。” “爹呢?” “你还有爹呀?早睡了。” “小华呢?” “你甭跟我打岔,到底什么事?给我痛快点。” “明天我就到大部队去了。” “不就是这么点事吗?还又是问爹又是问小华的,婆婆 妈妈不直说。” “今天在县里开会,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地区队。我第一 个举手报了名。” “你要是不积极,爹和我都不依你。”
—— 孙 犁
1
题记 ——孙犁
▪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这里生息着善良淳朴的
人民;这是一片美丽富饶的土地,这里繁衍着勤 劳勇敢的白洋淀人。 当日寇闯进了家门,当荡里响起了枪声,拿起枪, 投入战斗吧!白洋淀人。 谁说女人天生是软弱俘虏,谁说她们只属于庭院 闺房?当豺狼闯进了芦荡,女人们拿起了枪,驾 上船,投入了战斗……
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A 谨慎
B 伶俐 C 冒失 D 羞涩 E 直爽
11
环境描写
文章有三处景物描写,试着说说这些充满诗 情画意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12
开头部分对水生家小院及白洋淀夜景的描写。
渲染宁静优美的氛围。烘托水生嫂勤劳纯朴。
妇女们寻夫不着回来时候的淀上风光。
为下文的伏击歼灭战埋下伏笔。
整体感知
本文可分为三部 分,给每部分拟 一个小标题,力 求简洁准确。
4
第一部分 夫妻话别 (开端) 第二部分 探夫遇敌 (发展) 第三部分 助夫杀敌 (高潮、结局)
5
重点研究
文中描绘了以水 生嫂为代表的荷 花淀妇女形象, 那么作者运用了 哪些描写方法?
6
语言描写
▪ 分角色朗读“夫妻 话别”中的对话描 写。
2
作者简介
作品: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 《铁木前传》,短篇小说集《白洋淀》、《荷 花淀》、《采蒲台》,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 事》等。
孙犁
现代作家
风格: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 土气息的完美统一。这一独特风格形成一个数 量相当可观作家群,被誉为“白洋淀派”,与 “山药蛋派”(赵树理风格)齐名。由于他这一 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小说又被称为“诗体小 说”。
妇女们把船摇入荷花淀时的景物描写。
暗示一场战斗即将开始,有力地推动情 节发展。
13
课时小结 艺术美——诗体小说 情感美——以夫妻之情写家国之爱
14
作业:
把课文中你最感兴趣的一个情节改写 成剧本。
15
16
个人观点供参考,欢迎讨论
8
对比二
你走,我不拦你。小华你带去;爹你 也带上!
那咋成啊!?我又不是去走亲戚,是去 打鬼子呀!
哎哟哟!那么说我是走亲戚了?我还有 那么多活呐!!
千斤的担子你先担着吧,打走了鬼子, 我回来谢你。
说得轻巧!你不替我想想,也替老人,孩 子想想.上有老下有小的,我的命怎么这么 苦啊! 这日子你叫我怎么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