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声练习题
八年级物理声音的传播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声音的传播练习题及答案练习题一:1. 声音是一种机械波,它是怎样产生的?声音的产生需要什么条件?2. 请说明声音传播的三个基本要素是什么?并简要解释每个要素的作用。
3. 什么是共振?请列举一个声音共振的例子,并解释其原理。
4.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请解释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的变化原因。
5. 声音的强度与什么有关?请解释声音强度与声音源距离的关系。
练习题二:1. 在以下物质中,哪个最适合作为声音的传播媒介:空气、水、钢材?请解释你的选择。
2. 什么是声音的频率?它对声音的特性有什么影响?请给出一个具体的例子进行说明。
3. 请解释仰卧木琴在演奏时为什么可以发出连续的声音,而击钟则发出间断的声音。
4. 声音的共振现象可以发生在哪些物体上?请解释共振对声音传播的影响。
5. 声音传播的路径中,为什么穿过障碍物的声音比绕过障碍物的声音强?答案:练习题一:1.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当物体振动时,周围的空气分子也会受到振动的影响,形成机械波,进而传播出声音。
声音的产生需要物体振动和传播介质(如空气)的存在。
2. 声音传播的三个基本要素是:声源、媒质和接收者。
声源是声音产生的物体,媒质是声音传播的介质,接收者是能够感知声音的人或物体。
声源产生的振动使媒质分子发生振动,通过媒质中的分子传递能量,最终被接收者感知为声音。
3. 共振是指物体在受到与其固有频率相同的外界振动作用时,振幅增大的现象。
例如,当演唱者发出与空气某空腔固有频率相同的声音时,空腔会共振,发出更响亮的声音。
共振的原理是外界振动频率与物体固有频率相同时,能量传递效率最高,振幅增大。
4. 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343米/秒。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的变化原因是由于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模量的不同。
介质越稀薄、柔软,声音传播速度越慢;介质越密集、坚硬,声音传播速度越快。
5. 声音的强度与声音源的振动幅度和距离有关。
当声音源振动幅度增大时,声音强度增大;当声音源与接收者的距离增大时,声音强度减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有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声音也可以在真空传播C.只要振动就一定能产生声波D.若有声波,一定有振动2.关于音乐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男低音的声音洪亮”是指音调低响度大B.宾朋们听到的气势雄浑、大气磅礴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C.音乐声时而如雨滴敲打瓦砾般轻快,时而又缓慢悠长,说明声音的传播速度在发生变化D.领唱演员通过麦克风唱歌,是为了增加声音的响度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B.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人C.只能从噪声的传播途径控制噪声D.“不敢高声语”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4.王琴早上醒来,听到同学李娟在楼下喊她一起上学.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王琴能听到楼下的叫喊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B.李娟的叫喊声很大,说明她的音调高C.王琴从叫喊声中听出是李娟,她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D.王琴的妈妈提醒她下楼时脚步要轻些,这是为了减小声音的响度5.“声波炮”的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能发出145dB 以上的高频声波,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警察使用它可以震慑暴徒,维护秩序。
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高频声波是具有很大能量的次声波B.dB 是声音强度的单位C.声波定向发射器的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增大频率D.使用“声波炮”时,炮手戴耳罩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6.就环境保护而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噪声一定是难听的声音B.悦耳的歌声不可能是噪声C.噪声强度的计量可用“分贝”作为单位D.睡眠时噪声不应超过30分贝7.重敲鼓面发生的声音与轻敲鼓面相比A.音调变低B.频率变大C.响度变大D.声速变小8.下列实例中,利用了超声波的反射来获取信息的是()A.蝙蝠的“回声”定位B.大象的“声音”交流C.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碎石D.站在天坛中央说话,感到声音特别洪亮9.下列关于超声波和次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超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次声波对人体有百害而无一利C.人的耳朵能听到超声波D.超声波就是速度超过340m/s的声音10.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吉他声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并能像光一样在真空中进行传播B.用手指在同一根琴弦的不同位置按压,可以弹奏出音调不同的声音C.超声波可以粉碎结石.说明声音具有能量D.合理利用噪声可以控制植物提前或推迟发芽,以此来除掉杂草11.广场舞有益身心健康,但也影响周围居民的休息,为避免给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干扰,下列措施合理有效的是()A.控制声音的音调不要太高B.居民敞开门窗C.在广场上安装噪声监测装置D.晚九点以后停止跳广场舞12.深夜,非法改装的汽车、摩托车的排气管发出的轰鸣声引发“炸街式”的扰民,南通交警部门责令车主拆除改装部件恢复原状。
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一章 声现象 练习题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声现象练习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声音在下列哪种介质中传播最慢()A.铅B.软木C.海水D.空气2 . 早期机械唱片表面如图所示,唱片上一圈圈不规则的沟槽.当唱片以一定的速度转动时,唱针随着划过的沟槽振动,这样就把记录的声音重现出来,若唱片转动的速度比规定速度大,则放出的声音A.声速变大,响度不变B.声速变大,音调不变C.音调变高,声速不变D.音调和响度都不变3 . 正常人听到声音的范围是()A.20Hz~20000Hz B.高于20000Hz C.低于20Hz D.20Hz~2000Hz4 . 下列关于鼓声的说法正确的是()A.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B.鼓面振动幅度越大,鼓声的音调越高C.鼓声主要是靠大地传入人耳的D.鼓面振动频率越高,鼓声的响度越大5 . 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是()A.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只能靠无线电话交谈B.说话时,用手指摸着喉头,手感觉到振动C.正在发声的音叉将悬吊着的泡沫球弹开D.用手按住余音缭绕的锣面,锣声立即停止6 . 下列实验中,探究声音产生条件的是①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②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③放在钟罩内的响铃闹钟,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听到铃声明显减小④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7 . 某校于2018年3月13日举行了“诵读经典致敬大师”为主题的诵读比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诵读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B.诵读声一定不是噪音C.使用话筒可以提高声音的音调D.诵读声是通过空气传进观众耳朵的8 . 第十七届科博会在京召开,中外多款智能机器人齐亮相,如幼教机器人可以和小朋友比赛背唐诗.下列有关声学知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机器人的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机器人的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机器人能区分小朋友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调不同D.机器人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大约是340m/s.9 . 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在教室周围植树种草可以减弱噪音的传播C.我们可以根据音色辨别不同的人说话的声音D.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波可以传播能量10 . 用硬纸片把一个音响糊起来,做成一个“舞台”,台上的小“人”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如图所示。
初二声音物理练习题

初二声音物理练习题
1. 下面是一些关于声音的物理练习题,请选择正确答案。
题目一:声音是一种[ ]的机械波。
A. 电磁波
B. 横波
C. 纵波
D. 脉冲波
题目二:以下哪种物质不传播声音?
A. 空气
B. 水
C. 石头
D. 真空
题目三:以下哪种声音频率较高?
A. 男性嗓音
B. 女性嗓音
C. 乐器演奏声
D. 大炮声
题目四:以下哪种声音频率较低?
A. 耳语声
B. 钟声
C. 雷声
D. 电话铃声
题目五:以下哪种物质对声音的传播速度最快?
A. 声板
B. 水
C. 气体
D. 金属
2. 请写出下列句子中横线部分所填写的正确术语。
句子一:声音能够使得物体产生振动,这是因为声音能够传递[ ]。
句子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常见的介质有空气、水和[ ]。
句子三:声音的强弱与声音的[ ]有关。
句子四:声音通过空气传播时,会出现折射、反射和[ ]等现象。
3. 请解答下列问题。
问题一:什么是共振?请举一个例子。
问题二:声音的频率影响什么?请举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问题三:为什么在有空气的地方声音传播得比较远?
以上就是初二声音物理练习题,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所学知识回答以上问题和选择题。
初二物理声音练习题有答案

初二物理声音练习题有答案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之一。
无论是人的语言、乐器的演奏还是自然界的声响,都是由声波传播而来。
为了帮助初二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声音的知识,下面是一些声音练习题及其答案,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1. 声音是由物体的什么震动引起的?A. 光B. 空气C. 电D. 电磁波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声音的传播介质?A. 空气B. 水C. 金属D. 真空答案:D3. 下列哪个频率的声音可以被人类听到?A. 20HzB. 2000HzC. 20000HzD. 200000Hz答案:C4. 当声音从一个介质传播到另一个介质时,会发生什么现象?A. 折射B. 反射C. 吸收D. 散射答案:A5. 下列哪个单位用来表示声音的强度?A. 分贝B. 牛顿C. 瓦特D. 粒子答案:A二、填空题1.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_________相关。
答案:密度2. 轻拍铜片时发出的声音属于_______声。
答案:受迫3. 葫芦丝是一种________乐器。
答案:吹奏4. 当声音的频率增大时,声音的__________增大。
答案:音调5. 下列物体中,哪一个不会传播声音?答案:真空三、简答题1. 什么是共振现象?给出一个共振现象的例子。
答案:共振是指当一个物体在受到外界作用力的作用下,其固有频率与外界作用力的频率相等或接近时,会产生明显的振幅增大现象。
例如,当我们用手指轻弹一个玻璃杯的边缘时,玻璃杯会发出清脆的声音,这是因为玻璃杯的固有频率与手指的轻拍频率相近,导致共振现象。
2. 什么是声音的音强?如何用分贝表示音强?答案:声音的音强是指声波的能量大小,可以用强度来表示。
而强度又可以用声音的分贝来表示。
分贝是一个用来表达声音强度的单位,它是一种对数单位,可以比较不同声音的强度差异。
一般来说,人耳的听觉范围在0到120分贝之间。
3. 什么是声音的音调?音量与音调有何区别?答案:声音的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音频,与声波的频率有关。
八年级物理声的世界测试题

八年级物理声的世界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声音都是靠空气来传播的B. 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声音C. 回声是声音被障碍物反射而形成的D. 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受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解析:A选项: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只是靠空气传播,所以A错误。
B选项:物体振动产生声音,但人耳听到声音还需要满足其他条件,如有介质传播、频率在人耳听觉范围内(20Hz 20000Hz)等,所以B错误。
C选项:回声是声音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形成的,C正确。
D选项:声音的传播速度受介质种类和温度等因素影响,一般来说,温度越高,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越快,所以D错误。
答案:C2. 用手按在自行车的铃铛上,无论怎样用力敲打,铃声也不会清脆,这是因为()A. 手按在铃上,声音传不出来B. 手按在铃上,铃根本不振动C. 手按在铃上,影响了铃的正常振动D. 手按在铃上,周围没有介质解析:用手按在自行车铃铛上,敲打时铃铛受手的阻碍,不能正常振动,而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所以铃声不会清脆。
A选项,声音能传出,只是不正常;B选项,铃振动了,只是受阻碍;D选项,周围有空气介质。
答案:C3.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B. 人是靠音调区分交响乐中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C. 人唱歌时歌声是由声带振动发出的D. 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解析:A选项:声音在1个标准大气压和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条件缺失时说法不准确,A错误。
B选项:人是靠音色区分交响乐中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而不是音调,B错误。
C选项:人唱歌时歌声是由声带振动发出的,C正确。
D选项: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不是传播过程中,D错误。
答案:C4. 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实验中(如图),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小球被多次弹开。
八年级物理声音计算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上册声音计算专题(50题)1.一辆卡车在平直公路上以12m/s的速度匀速行驶,其正前方有座山,在汽车鸣笛后又过了2s听到回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1) 2s内汽车行驶的路程?(2) 司机听到回声时离山还有多少米?(请写出解题过程)2.一汽车以20m/s的速度向一山崖开进,途中鸣了一声笛,4s后听到山崖传来回声,当司机听到回声时(声音的速度为340m/s):(1) 汽车行驶的路程?(2) 声音传播的距离?(3) 汽车离山崖还有多远?3.一辆汽车以1.2km/min的速度匀速驶向一山崖附近,途中鸣了一声笛,2s后司机听到回声,已知空气中声速为340m/s,问:(1) 1.2km/min合多少m/s?(2) 当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离山崖还有多远?4.一钢管长1000m,在一端敲一次,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这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 2.5s,求声音通过钢管的传播速度是多少?5.向前传播的声音遇到障碍物能反射回来。
一位同学向一口枯井的井底大喊一声,1.5s后听到回声,那么这口枯井的深度大约是多少米?(设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6.火车在进入隧道前必须鸣笛,一列火车匀速运行的速度是72km/h,司机在鸣笛后2s听到隧道=340m/s),求:口处山崖反射的回声(v空(1) 火车速度是多少m/s?(写出运算过程)(2) 火车司机听到回声时离隧道口有多远?(3) 火车司机从此时听到回声继续匀速前行到刚好不能把回声与原声区别开,要行驶多长时间?7.用超声波测定云层厚度的过程中,记录过程数据如下:从地面向云层垂直发射一束超声波,同时开始计时,经过16s收到第一次回声,经过18s收到第二次回声。
求云层的厚度。
(超声波在整个过程中传播的速度均为1000m/s)8.打靶时,人在距离靶340m处开枪,1.5s后听到子弹击中靶的声音,求子弹离开枪膛的速度是多少?9.一同学向一口枯井大喊一声,经过 1.5秒听到回声,那么这口枯井的深度是多少米?(声速是340米/秒)10.小美在长为850m的空心金属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的小妙先后听到两个声音,两声相隔2.33s。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练习题

声音是什么1、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而发生的,发声物体的振动停止,发声也______.苏东坡有诗曰:“若言声在琴弦上,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问君何不指上听?”苏东坡的诗句揭示的物理规律是.2、声音传播速度除了跟介质有关外还与_____有关.已有飞机的速度超过声音的传播速度,则超音速客机每小时飞行的距离至少在km以上.3、龙舟赛时,阵阵鼓声是鼓面的__________而产生的,并经_________传入人耳.4、如图3-1-5所示,图甲为人敲鼓,能发出悦耳动听的鼓声,这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____产生的;图乙为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就听不到铃声,说明_____________.5、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声就会被吓走,这说明______________.6、你面向一高墙喊话,如果听到回声,那么你和高墙之间的距离至少为7、人耳听到回声的条件是:听到原声和听到回声的时间差在s以上.人站在大楼前拍手0.4s听到回声,人和大楼的距离是.8、当敲响音叉后用悬吊着泡沫塑料接触发声的叉股时,泡沫球会被______,这个实验说明一切正在发声物体都在___________.9、东城小学的同学敲锣打鼓列队欢送新兵入伍,这锣声、鼓声是由于锣面和鼓面的_________产生的,再通过_________向四周传播开来.10、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帛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进行侦察的侦察员为了及早发现情况,常将耳朵贴在大地上听马蹄声,是因为______.12、要使笛子发出声音,必须用口来吹,使管子里的___发生___.13、小孩用嘴巴把一个气球吹大,气球被吹破了,发出“嘭”的响声,这响声是由于()A.球皮被吹大时振动发出的响声B.吹气时球内空气振动发出的响声C.破裂时球皮振动发出的响声D.球皮破裂时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的响声14、关于声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声波是靠介质传播的,它不能在真空中传播B.正常人耳能听到振动频率范围约为20赫兹到2×104赫兹C.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是340m/s,比水中传播快D.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但保持原有的频率不变15、在敲响大古钟时,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A钟声的回声B大钟还在振动C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D人的听觉发生“延长”16、关于声音的传播,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借助介质以波动形式传播B.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C.声音在真空中以很小的速度传播D.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随着提质的不同而不同.17、人耳能分清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应大于0.1s,要能听到回声,人离障碍物距离应()大于17m B.大于34m C.小于17m D.小于34m声音的特征1、发声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叫__________.2、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___决定的.__________音调越高;__________音调越低.3、响度跟发声体的__________有关系,__________,响度越大;__________,响度越小.响度还跟__________有关系.4、“震耳欲聋”反映了声音的_________很大;“声音刺耳”反映了声音的__________很高;我们能够分辨出各种不同乐器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______________不同.5、如果唱歌时有人说“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或“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来”,这里的“高”“低”指的是______________;而“引吭高歌”、“低声细语”里的“高”、“低”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6、比较牛和蚊子的叫声,__________的叫声音调高,__________的叫声响度大.7、人的听觉范围是__________.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__________Hz 的声音;次声波是指频率低于__________Hz的声音8、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划得快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_______________,这说明音调跟发声体的____________有关.9、张平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小实验.A是一根一固定桌面上的橡皮筋,另一端用细绳绕一个定滑轮连着一个小盘B,在小盘中逐渐地增加小石子或硬币,竹片在橡皮筋上弹出不同的声音.解释:(1)这些声音区别是_____不同;(2)声音有这些区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10、在接听熟人的电话时,从声音的特点上,容易辨别对方是谁,其原因是()A.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音调不同B.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频率不同C.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响度不同D.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音色不同11、物体振动得越快,频率()A.越小B.越大C.不变D.频率与振动快慢无关.12、拿两只相同的玻璃杯,一只装水,一只是空的,用一把小勺敲击它们,哪个发声时,空气柱振动的频率小.()A.空杯B.盛水杯C.一样D.无法比较13、“B超”机是利用超声波来论断病情的,但是人们都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因为()A.声音太大B.声音的频率大于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C.声音太小D.声音的频率小于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手按电子琴的不同键位所发声音不同,主要是声音的频率不同B.人离声源越远听到的声音就越小,这是因为响度变小的原因C.只有两声源发出声音的音调和响度相同,我们就无法分辩它们15、下面是一些正在振动着的物体:甲、手臂以每秒2次上下挥动;乙、蝙蝠的小嘴发出的频率为Hz的振动;丙、被小锤敲击的频率为256Hz的音叉,正确的是()A.人耳都能听到它们发出的声音B.人耳能听到丙发出的声音,听不见甲、乙发出的声音C.人耳只能听到丙发出的声音D.人耳都听不到它们发出的声音16、下列操作中,能改变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调是()A使劲拨动琴弦B在二胡的弓毛上涂一些松香C用力敲大鼓D转动小提琴的旋钮17、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提琴、钢琴所发C调“1”的响度不同B.女中音、男低音所发C 调“3”的音调不同C.提琴、钢琴所发C调“2”的响度相同D.女高音、男低音所发C 调“4”的音调相同18、听音乐时,要判断是什么乐器在演奏,依据的是()A.声音的响度B.声音的音色C.声音的音调D.音乐的节奏19、雷雨季节,有些小孩害怕雷声,是因为雷声的()A.频率很高 B.振幅很大C.响度很大 D.音调很高20、人对远处大声讲话时,常用双手在嘴边围成喇叭状,这是为了()A.增大说话频率B.增加传入对方耳朵的声音的响度C.改变讲话的音色D.增大讲话人的肺活量,使人更易讲话21、人们常对一套音响设备评头论足,说它如何保持逼真的效果,这主要是指()A.音调和响度 B.响度与音色C.音调和音色 D.音调、响度和音色22、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音色会逐渐改变 B.音调会逐渐降低C.响都会逐渐降低D.声音的音调、音色、响度都不会改变23、“高声呼叫”和“低声细语”,这里的“高”和“低”指的是()A.音调高低B.响度大小C.音色好坏D.以上说法都不对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鼓膜每秒振动的次数越多,音调就越高,响度也越大B.棒击鼓面越重,鼓膜振幅越大,音调越高,响度也越大C.声源离我们越近,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D.声源离我们越远,振动幅度越大,响度就越小25、开大收音机的音量旋钮是为了()A.增大声音的响度B.提高声音的音调C.改善声音的音色D.减小噪音26、男低音歌手独唱时由女高音歌手轻声伴唱,下面对二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A.“男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大B.“男声”音调高、响度大;“女声”音调低、响度小C.“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大D.“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小27、人们在挑选瓷器时,总是要轻轻地敲敲听听,以此来判断瓷器的好坏.这是利用声音的哪个特性来分辨的?28、地震前夕,一些动物有异常表现,如老鼠出洞,鸡鸣狗叫等,对这种现象的合理解释是什么?29、夏天的晚上,蚊子叮人实在难受.可小明家不点蚊香,也不喷杀虫剂,却没有蚊子.有人问小明,为什么你们家没有蚊子,小明拿出一个跟半导体收音机差不多的盒子来,说这个盒子能驱蚊,为什么那个盒子能驱蚊?30、如何进行下列探究活动?你观察过演奏家们调弦的过程吗?比如说小提琴、大提琴或吉他、二胡等.调节琴上部的旋钮时,弦的调子就会变化.最终,弦上的张力恰好使琴弦发出音调正确的声音.可见,弦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调跟弦张紧的程度有关.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弦音音调的高低与弦的张力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定性关系).要求:写出所用器材,简述实验方法.乐音和噪声1、下列哪些声音是噪声()A.教室里老师讲课声音B.马路上拖拉机行驶声音C.火车鸣笛声D.公园里悠扬的声音2、为了减弱噪声,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将噪声大的机器换成噪声小的机器B.在马路旁或住宅间设立屏障或植树造林C.在耳孔中塞上一小团棉花D.关闭所有声源3、下面关于乐音和噪声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乐音悦耳动听,给人以享受;噪声使人烦燥不安,有害于健康B.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器发出的声音C.乐音的振动遵循一定的规律;噪声的振动杂乱无章,无规律可循4、下面措施中哪一个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A.做一个外罩将声源罩住B.在耳孔中塞一团棉花C.在马路旁植树造林D.换用噪声小的机器5、一位同学晚上在家里看电视,为了不影响家人休息,他应采用下列哪种方法()A.用棉被把电视机捂住B.把音量开关关上,不让电视机发生声音C.插上耳机,自己用耳机听D.让家人把耳朵塞住6、下列哪种措施可以减弱噪声()A.停止使用一次性白色泡沫饭盒B.科学家研制氟里昂的代用品C.在摩托车内燃机排气管上装消音器D.为了推销商品,商场在门口安装高音喇叭7、下列不属于噪声的是()A.马路上车辆的鸣笛声B.自由市场喧闹的叫卖声C.音乐欣赏会上演奏的钢琴声D.在沉静的夜晚突然有大声谈笑声8、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A.在噪声声源外加个外罩B.砍掉马路和住宅之间的树C.带耳塞D.使装有噪声声源的厂房门窗背向居民区9、从环境保护角度看,以下不属于噪声的是()A.图书阅览室内的絮絮细语声B.上数学课时,听到传来的歌声C人们正要入睡,忽然传来弹奏很熟练的钢琴声D.吸引着人们的雄辩有利的演讲声10、蝙蝠通常在夜间出来活动、觅食,但它们从来不会撞击到墙壁、树枝上,并且能以很高的精确度确认目标.这主要是因为()A.蝙蝠有夜视眼B.蝙蝠靠嗅觉确定目标C.蝙蝠靠听觉确定目标D.蝙蝠在飞行过程中靠发出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声波确定目标11、关于超声波的利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利用超声波可以探测人体内脏器官的疾病B.利用超声波可以探测海洋的深度C.利用超声波可以直接清洗精密机械上的污垢D.利用超声波可以除去人体内的结石12、计量噪声强弱常用___________做单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O.5 声噪声声与现代科技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A·课程标准检测(60分)一.精心选一选(3分×10=30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乐音就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它不可能是噪声B.打开门窗,加快空气的流动,可以减弱马路上的噪音C.噪声可以影响人们的休息和学习,但不会影响健康D.植树造林可以保护环境,减弱噪音2.下列措施中,哪一个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A.做一个外罩将声源罩住B.在枪管上装一消声器C.在耳朵中塞一团棉花D.在声源和居民区之间植树造林3.下列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A.在内燃机上安装消声器B.在人耳处戴上助听器C.在声音传播途中植树造林D.在人耳处塞上一小团棉花4.由于洗衣机没有放稳所产生的振动噪声,最好的处理办法是()A.调节洗衣机的脚旋钮,使其平稳着地B.室内的人带上耳塞C.把放置洗衣机的卫生间门窗关上D.在洗衣机内加更多的水5.声音能够传递能量,下列事例中与之无关的是()A.用超声波来消除玻璃、陶瓷等制品表面的污垢B.利用B超检查人体内脏C.在食品工厂里人们常利用超声波给牛奶消毒D.次声波的声强可达180dB,通常被利用在机械钻孔中6.下列事例中,属于使用次声的是( ).A.用声呐技术测海底深度B.蝙蝠确定目标的方向和距离C.海豚判断物体的位置和大小D.预报海啸、台风7.在农村的许多地方,过春节人们喜爱放鞭炮(如图5-1所示),下面是四位同学关于这件事的观点,你支持谁的观点()A.甲:放鞭炮能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鞭炮声不能算作噪声.B.乙:放鞭炮没有任何好处.C.丙:放鞭炮虽然可以烘托节日气氛,但由它所产生噪声、空气污染等问题,弊大利小.D.丁:只要用收录机播放鞭炮的录音,就不存在噪声污染问题了.8.在城市道路常见如图5-2所示的标牌,它表示的意思是()A.鼓号乐队不能进入B.禁止鸣笛,保持安静C.道路弯曲,行车注意安全D.乐器商店的标志9.(多选)为了减弱居住环境周围的噪声,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不允许噪声大的汽车通过,只有噪声小的车辆才能进入B.在马路和住宅间设立屏障或植树造林C.每一个居民在耳孔中塞上一小团棉花D.加厚墙壁,窗户安装双层玻璃10.(多选)下列有关声音的事例,能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有()A.利用超声波清洗精密元件上的污渍B.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C.医生通过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肺的工作状况D.古代雾中航行的水手通过号角的回声能够判断悬崖的距离二.耐心填一填(3分×6=18分)11.现代城市的规划设计中,一般要在马路和住宅间设立屏障或植树造林,如图5-3所示,这是为了在______中减弱噪声.12.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发声体做时发出的,但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和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的声音,都属于噪声.13.人们用_______来划分声音的等级.轻声耳语大约_______dB,图书馆阅览室声音大约_______dB,一般说话大约______dB.14.超低空飞行的战斗机有时会把居民家的窗玻璃振破,说明战斗机飞行时会产生很大的_______,同时声波可以传递_______.15.如图5-4所示,在城市的繁华路段旁常竖有噪声显示装置.图中数字的含义是__________.这样的噪声________(填“会”、“不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的学习和工作.16.如图5-5所示的是摩托车引擎后安装的消声器的结构图.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采用______的方法来减弱噪声的,起消声作用的主要部件是__________.三.实验探究(6分)17.小明同学为了研究一组材料的隔音性能(材料为:泡沫塑料板、玻璃、木板、硬纸板)设计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先把闹钟放入一只烧杯中,然后从听到最响的声音位置开始,慢慢远离声源,测得听不到指针走动声音时的位置与声源间的距离.比较各种情况下这段距离的大小就可以比较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材料听不到闹钟指针走动声音时的实际距离泡沫塑料板0.3m玻璃0.6m木板0.4m硬纸板0.5m(1)按隔音效果好坏依次排列:、、、.(2)总结好的隔音材料的共同特点之一是:.四.综合应用(6分)18.下面是小明的一则日记:10月15日星期三晴叮铃铃,叮铃铃,清脆的铃声打破了校园的宁静,放学了.我背着书包走在回家的大街上.街上人来人往,喧闹非凡,叫卖声、车铃声、汽笛声仿佛汇成一曲美妙的交响乐.回到家里,放下书包,躺在软软的沙发上,觉得上了一天的课有些疲劳.当我打开录音机欣赏那优美的轻音乐时,全身的每一个毛孔别提有多舒服了.“小明,把录音机关掉!”这是爸爸的声音,他在书房里看书,我的心里不解,心也凉了半截……(1)针对日记,请提出几个与声音现象有关的问题.(2)小明的爸爸不允许小明欣赏轻音乐的原因是什么?(3)你能帮助小明想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让他们都能两全其美吗?B·创新思维拓展(40分)五.认真选一选(4分×2=8分)19.如图5-6所示用高压放电的电火花产生一个冲击波,再用椭球形凹面镜使声波反射后集中到胆结石上,就能使胆结石粉碎,这一现象主要说明()A.声音是一种波B.只有用凹面镜才能反射声波C.声波具有能量D.只有把声波集中起来,它才具有能量20.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无处不在,下列声音:①工厂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②剧场里京剧表演的演奏声③清晨公园里小鸟叫声④装修房子时的电钻声⑤婚庆时的爆竹声⑥山间小溪潺潺的流水声其中属于噪声的是()A.①④B.①②⑤C.①④⑤D.①③④⑤六.细心填一填(4分×2=8分)21.学习完有关本章知识后,请你写出有关声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的三个事例.(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协和”超音速飞机诞生于1969年,是目前世界上飞得最快的客机,于1976年投入商业运营,自此开始了它在18000m高空征服“音速”的生涯.2003年10月23日“协和”客机被迫放弃使用.协和飞机停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其中有一直未能妥善解决的噪音、环保问题.超音速客机每秒飞行的距离在___米以上(假设空气温度为15℃).协和飞机停飞的原因之一是它在起飞的时候,因为需要有比一般的喷气式客机快30%的速度进行滑行,在机场附近产生的污染相当严重,再加上超音速飞行时产生的冲击波在几公里以外仍然很响亮,大部分的国家都禁止协和客机从自己的领空飞过.七.科学探究(6分)23.阅读下列内容:(1)北宋时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2)夜晚,把手表放在枕头底下睡觉,隔着枕头能清楚地听到手表的“滴嗒”声,若把枕头拿掉,便听不到这种声音.(3)古代中医有悬丝诊脉,今有听诊器听音了解病人脉搏和心脏跳动情况。
以上内容包含了声学中的什么道理或者你对此有什么猜想.八.综合应用(9分×2=18分)24.根据下列图5-7所示的三幅图,说明超声波在生产和生活方面有什么应用.25.“小明平时每天都是六点半起床,离小明住的地方不远的地方有一条铁路,每天也在将近六点早的时候都会一列从南京开往上海的火车经过.让小明疑惑的是,有时火车的汽笛声小明可以听得到,而有时小明却听不到.小明决心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这个现象弄清楚.结果,小明通过三个月的观察和研究后发现,如果当天或近几天有降雨的话,火车的汽笛就能听得见,而如果天气晴好或长时间没有阵雨,火车的汽笛声就很难听见了.小明把这个现象和自己的研究结果告诉了他的物理老师,物理老师通过一些上物理上学过的知识解释了小明的疑问.”读了以上的这篇小故事,请你思考一个问题:如果你是小明的物理老师,你听了小明的研究结果后.你能向小明解释这一物理现象吗?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合理说明这一现象.1.D 2.D 3.B 4.A 5.B 6.D 7.C 8.B 9.ABD 10.BCD11.传播过程12.无规则振动;工作;休息;学习13.分贝;20;40;6014.噪声;能量15.此时此地的噪声为58.60dB;会16.在声源处减弱;隔音盘17.(1)泡沫塑料扳木扳硬纸扳玻璃(2)在声音响度相同的情况下,隔音好的材料具有很好的吸音性能.18.(1)①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②什么声音是噪声?③乐音在某些场合中是否也可能是噪声?(2)轻音乐干扰了小明爸爸看书,对小明爸爸来说,轻音乐就是噪声.(3)把门窗关紧,同时把音乐声音量调小点,或者小明戴耳麦听音乐.19.C 20.A 21.(1)医院医生用B超检查病人身体(2)利用超声清洗贵重物品上的污渍(3)利用次声检测海洋的温度变化(3)声音识别22.(1)340 (2)噪声23.固体的传声性能比气体好;减少声音的分散可以增大响度.24.从上面几点可以看出超声波的应用是很广的.主要表现在:第一,超声波频率高,振动迅速,可利用它来清洗、力口工和消毒;第二,超声波的穿透本领大,在工业上用来检验金属内部是否有裂痕、气泡等;第三,超声波在医学上应用很广.医院里的“B超”应用的就是超声波.25.气温影响空气密度,气温高,空气密度小,则声速大,因而声速与气温有关,由此产生声音不一定由声源沿着直线传播的情况.晴天的中午,地表迅速升温,地表附近的气温较上层的气温高,声音在地表附近的传播较上层快,于是在地面上的声源发出的声音向四周传播时是向上拐弯的,所以天气晴好,气温高会听不到汽笛声.阴雨天,天空中有云,能反射汽笛声,所以阴雨天能听到汽笛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