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棕榈科植物简介
棕榈:绿化好树种

棕榈的地理分布
棕榈原产于亚洲、非洲和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它们通 常生长在气候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地方。
在中国,棕榈主要分布在南方各省,如广东、广西、云南、 福建等地区。
棕榈在绿化环境中的作用
棕榈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是城市园 林、公园、街道等场所常见的绿化植 物。
通过修剪去掉枯枝和弱枝 ,促进棕榈树的生长和发 育。
防止病虫害
通过修剪去掉带有病虫害 的枝叶,防止病虫害的扩 散。
05
棕榈的发展前景与挑战
棕榈的发展前景与挑战
• 棕榈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常见的植物,因其适应性强、绿化效 果佳,被广泛用于城市绿化、园林造景、公路绿化等。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棕榈对于净化空气、减缓噪音、防止 水土流失等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
棕榈具有宽大的叶片和优美的树形, 能够增添绿化景观的层次感和色彩变 化。
棕榈在园林绿化中还可以用于制作花 坛、花境、绿篱等,具有很好的绿化 效果。
02
棕榈的种类与特点
棕榈的种类
棕榈科植物是一个大家族,其中常见的有棕榈、棕竹、蒲葵、王棕等。 棕榈科植物分布广泛,从热带到温带都有分布,适应各种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
棕榈的病虫害防治
01
02
03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棕榈树的生长状 况,及时发现病虫害迹象 。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和生物农药来控 制病虫害的发生和扩散。
化学防治
在必要时使用化学农药进 行防治,但要注意选择低 毒、环保的农药。
棕榈的修剪与造型
保持树形美观
定期修剪棕榈树的枝叶, 保持树形美观,提高观赏 价值。
南方树种之棕榈科

1蒲葵蒲葵又叫扇叶葵、葵树,在植物分类学中是棕榈科蒲葵属的常绿高大的乔木树种。
原产中国南部,在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省区均有栽培基本信息中文学名蒲葵拉丁学名Livistona chinensis别称扇叶葵、葵树二名法Livistona chinensis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单子叶植物纲目棕榈目科棕榈科属蒲葵属分布区域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目录展开1 植物属性2 形态特征3 蒲葵3.1 栽培3.2 繁殖3.3 病虫害植物属性蒲葵又叫扇叶葵、葵树,在植物分类学中是棕榈科蒲葵属的常绿高大的乔木树种。
原产中国南部,在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省区均有栽培。
[1-3]基本信息[1]名称:蒲葵别名:扇叶葵、葵扇叶蒲葵、蓬扇树(《广西中兽医药植》、葵扇木(《陆川本草》)。
学名: Chinese fan palm拉丁名:Livistona chinensi是棕榈科,蒲葵属植物。
形态特征蒲葵,学名:Livistona chinensis R. Br ,又名葵树、扇叶葵、葵竹、铁力木,棕榈科蒲葵属,单干型常绿乔木,高达20米。
树冠紧实,近圆球形,冠幅可达8米。
叶扇形,宽1.5-1.8米,长1.2-1.5米,掌状浅裂至全叶的蒲葵1/4-2/3,着生茎顶,下垂,裂片条状披针形,顶端长渐尖,在深裂为2,叶柄两侧距骨支沟刺,叶鞘褐色,纤维甚多。
肉穗花序腋生,长1米有余,分枝多而疏散,花小,两性,通常4朵聚生,花冠3裂,几乎达基部,花期3-4月份。
核果椭圆形,状如橄榄,熟时亮紫黑色,外略被白粉,果熟期为10-12月份。
核果椭圆形,状如橄榄,长1.8-2.2cm,径1-1.2cm,黑褐色。
种子椭圆形,长1.5cm,直径0.9cm。
花期4月。
地理分布分布:中国特产,原产地秦岭-淮河以南。
中国华南(粤、桂、滇、琼、台)、琉球与小笠原岛。
辨认特征形态: 单干,高10~20公尺,干径可达30公分。
叶掌状中裂,圆扇形,灰绿色,向内折叠,裂片先端再二浅裂,向下悬垂,软纯状,叶柄粗大,两侧具逆刺。
分布在海南的棕榈科植物

分布在海南的棕榈科植物棕榈科植物的简介棕榈科植物分布在泛热带至亚热带,目前已知的有200多属近3000种,主要分布中心在美洲、亚洲的热带地区、大洋洲及太平洋诸岛、非洲与欧洲也有分布。
棕榈科植物是我国重要经济树种之一,主要以剥取棕片为经营目的,其栽培历史悠久,早在明代就有棕榈栽培经验的记录。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工艺的需要,现已逐步形成了棕片、棕籽、棕叶(包括心叶)、棕叶柄及棕树材的综合利用体系,可割取汁液制糖、酿酒、制醋或充当饮料。
棕榈植物是海南富有热带风情的植物资源,海南的棕榈科植物种类繁多,是重要的经济植物。
棕榈科植物的生态特征棕榈科属单子叶植物纲槟榔亚纲的一科乔木或灌木,树干不分枝,有些种类攀援而多刺,具有大型掌状或羽状叶片,常聚生于树干的顶端,茎单生或丛生,地上不分枝。
叶螺旋状排列,羽状或掌状分裂;叶鞘常具网状纤维(棕衣);有时具利刺;花序佛焰状,常由大型苞片紧包被,两性或单性;花被具花萼和花冠,3裂瓣;雄蕊通常6;子房上位、1~3室,有时4~7室,心皮3,离生或仅基部合生;核果或浆果,不开裂,肉质,具核,纤维质或坚果状,内果皮坚硬。
有210属2800种。
主要分布于亚洲、美洲热带地区。
巴西是世界上棕榈植物最丰富的国家。
中国有28属100余种,主产云南、广东、海南、广西、台湾、福建。
四川、湖南、江西、浙江、贵州、西藏的一些温暖地区也有分布。
棕榈科下分为9个亚科。
①刺葵亚科仅刺葵1属,17种。
②贝叶棕亚科31属,360余种。
③糖棕亚科产热带非洲、亚洲,共6属40余种。
③糖棕亚科产热带非洲、亚洲,共6属40余种⑤鳞果亚科共有22属600余种,主产亚洲热带。
⑥椰子亚科共22属640种⑦槟榔亚科共有120属,1100种⑧水椰亚科1属1种,即水椰⑨象牙椰亚科3属15种。
同时,也可按形态和生活习性分类。
叶形棕或葵叶为掌状或扇形榈或椰叶为羽状耐寒性热带棕榈耐寒棕榈除棕榈属外,大多数国内很少见光照强度沙漠棕榈喜光照充足,耐旱,抗逆性强阴生棕榈半阴或较荫蔽的环境中生长良好,耐阴性强棕榈科植物的主要特征优点具体表现物种四季常青冬天不落叶,一年四季常青。
棕榈树12个品种有哪些?常见棕榈科植物品种有哪些?

棕榈树12个品种有哪些?常见棕榈科植物品种有哪些?棕榈树是园林上应用较多的常绿乔木,其叶片宽大,具有热带风情。
棕榈树有很多品种,不同品种间树形和叶片形态都不相同。
棕榈树中有些品种是高档苗木,树形高大挺拔,观赏性很强,在园林中可独立成景,也可片植,营造热带滨海风光。
那么,棕榈树12个品种有哪些?常见棕榈科植物品种有哪些?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棕榈树12个品种有哪些?1、三药槟榔三药槟榔是比较喜温暖环境的棕榈科植物,它是丛生灌木状,高可达6米,果实椭圆形。
喜半阴、避风环境。
三药槟榔姿态雅致,宜配植,亦可大盆栽植观赏。
我国引种栽培,已育出第二代。
2、桄榔桄榔树常年翡翠碧绿,生长繁茂,是观叶、观花、又观果的优良树种。
在一些地区的庭院、公园和风景名胜区, 都可单株栽培或成片种植。
3、椰子椰子原产西太平洋诸岛,较耐寒品种在厦门能生长,小苗冬季须保温。
椰子树形优美,是热带地区园林绿化的主干树种。
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全株各部分都有用途。
4、王棕王棕为王棕属,棕榈科植物,它的树形非常高,叶片尖尖的,又粗又大,呈掌状,叶片上有一层灰白色。
王棕对土壤的适应能力极强,不过最好使用疏松、排水性好、含有腐殖质的土壤。
5、狐尾椰子狐尾椰子树别名狐尾棕、狐狸椰子,树形高大、优美,树干中部膨大,呈花瓶状,树叶像狐狸尾巴,主要种植于城市道路两旁或者公园。
6、袖珍椰子袖珍椰子为棕榈科竹节椰属常绿植物,性耐阴,适宜作室内中小型盆栽,装饰客厅、书房、会议室、宾馆服务台等室内环境。
7、鱼尾叶子鱼尾叶子是棕榈科、鱼尾葵属植物。
乔木状,树形较高,成龄树的高度可达20米左右,看上去十分壮观。
鱼尾叶子叶大型,羽状二回羽状全裂,上部有不规则齿状缺刻,先端下垂,酷似鱼尾。
8、散尾葵散尾葵别称黄椰子、紫葵等,为棕榈科散尾葵属丛生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其株形美观,我国南方一些园林单位常见栽培,盆栽作室内装饰。
9、蒲葵蒲葵别称扇叶葵、葵树、华南蒲葵等,为棕榈科蒲葵属的多年生常绿乔木。
30种棕榈科植物简介

30种棕榈科植物的介绍1、名称:棕竹类别:竹类别名:观音竹、筋头竹科名:棕榈科拉丁名:Rhapis excelsa生态习性为常绿丛生灌木。
喜温暖,阴湿环境,生长适温20-30℃,越冬温度得低于4℃。
要求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
分蘖力较强。
形态特征株高2-3m,茎圆柱形,有节。
叶掌状,4-10深裂,裂片条状披针形或宽披针形。
肉穗花序,多分枝;雌雄异株,雄花小,淡黄色,雌花大,卵状球形。
繁殖培育分株和播种法繁殖。
分株宜在4月进行,播种于4-5月进行,播后30-50天发芽。
盆栽管理简单,高温季节除及时浇水外,还应喷水,以增加空气湿度。
冬季室内要注意通风。
3-4年换盆一次。
园林用途棕竹株丛挺拔,叶形秀丽,配植于窗前、路旁、花坛、廊隅处,均极为美观,也可盆栽培装饰室内,或制作盆景。
产地分布产中国广东、广西、海南、云南、贵州等省区2、名称:酒瓶椰子类别:乔木别名:匏茎亥佛棕科名:棕榈科拉丁名:Hyophorbe lagenicaulis生态习性喜高温,多湿的热带气候,要求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怕霜冻,要求气温在10℃以上。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高2~4m。
茎干圆柱形,光滑,具环纹,基部较细,中部膨大,直径30cm,近茎冠处又收缩如瓶颈。
叶簇生于茎顶,裂片30~50对,线形,长30~40cm,宽1.5~2.3cm,浅绿色,整齐排列于粗大叶轴两侧。
肉穗花序长达60cm,多分枝,绿色。
果实椭圆形。
园林用途宜作庭园栽培观赏。
产地分布原产印度洋马斯克林群岛3、红槟榔(Cyrtostachys lakka)别名猩红椰子、红椰子产地与习性:原产马来西亚,新几内亚及太平洋一些岛屿。
为常绿灌木。
喜高温多显,湿度80%-90%的环境最为适宜,冬季气温不得低于20℃。
要求肥沃的砂质土壤。
形态特征:株高3-4m,干细长。
叶片面生,羽状叶呈“弓”形,羽叶25-30对,线形。
花单性,紫雄同株。
肉穗花序下垂,红色。
繁殖与栽培:播种或分株法繁殖。
30种棕榈科植物简介

30种棕榈科植物的介绍1、名称:棕竹类别:竹类别名:观音竹、筋头竹科名:棕榈科拉丁名:Rhapis excelsa生态习性为常绿丛生灌木。
喜温暖,阴湿环境,生长适温20-30℃,越冬温度得低于4℃。
要求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
分蘖力较强。
形态特征株高2-3m,茎圆柱形,有节。
叶掌状,4-10深裂,裂片条状披针形或宽披针形。
肉穗花序,多分枝;雌雄异株,雄花小,淡黄色,雌花大,卵状球形。
繁殖培育分株和播种法繁殖。
分株宜在4月进行,播种于4-5月进行,播后30-50天发芽。
盆栽管理简单,高温季节除及时浇水外,还应喷水,以增加空气湿度。
冬季室内要注意通风。
3-4年换盆一次。
园林用途棕竹株丛挺拔,叶形秀丽,配植于窗前、路旁、花坛、廊隅处,均极为美观,也可盆栽培装饰室内,或制作盆景。
产地分布产中国广东、广西、海南、云南、贵州等省区2、名称:酒瓶椰子类别:乔木别名:匏茎亥佛棕科名:棕榈科拉丁名:Hyophorbe lagenicaulis生态习性喜高温,多湿的热带气候,要求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怕霜冻,要求气温在10℃以上。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高2~4m。
茎干圆柱形,光滑,具环纹,基部较细,中部膨大,直径30cm,近茎冠处又收缩如瓶颈。
叶簇生于茎顶,裂片30~50对,线形,长30~40cm,宽1.5~2.3cm,浅绿色,整齐排列于粗大叶轴两侧。
肉穗花序长达60cm,多分枝,绿色。
果实椭圆形。
园林用途宜作庭园栽培观赏。
产地分布原产印度洋马斯克林群岛3、红槟榔(Cyrtostachys lakka)别名猩红椰子、红椰子产地与习性:原产马来西亚,新几内亚及太平洋一些岛屿。
为常绿灌木。
喜高温多显,湿度80%-90%的环境最为适宜,冬季气温不得低于20℃。
要求肥沃的砂质土壤。
形态特征:株高3-4m,干细长。
叶片面生,羽状叶呈“弓”形,羽叶25-30对,线形。
花单性,紫雄同株。
肉穗花序下垂,红色。
繁殖与栽培:播种或分株法繁殖。
棕榈科

蒲葵(葵树)
乔木,高10~20m,胸径15~30cm。树冠近圆
球形,冠幅可达8m。叶宽扇形,掌状分裂至 中部,裂片下垂,条状披针,顶端长渐尖; 叶柄两侧具骨质的钩刺;叶鞘褐色,纤维较 多。圆锥状肉穗花序,长达1m,分枝多而疏散。 核果椭圆形至阔圆形,状如橄榄,熟时亮紫 黑色,外略被白粉。 播种繁殖 应用范围:树形美观,在适生地区作象征热 带风情的庭院绿化树,可丛植列植和孤植。
华盛顿棕榈
加拿利海枣
放映结束! 谢谢观赏!
假槟榔 (亚历山大椰子)
王棕属
常绿乔木,干近基部 或中部膨大。叶羽状
全裂;叶鞘长筒状, 抱茎。约17种,产 于热带美洲。我国引 入2种 花序巨大,分枝长而 下垂,生于叶鞘束下, 佛焰苞。花单性同株。 果近球形或长圆形
王棕(大王椰子) 【景观用途】树干粗壮高大,适作行道树、添 景树。台湾平地之庭园、校园、公园、游乐 区、廊宇等,均可单植、列植、群植美化。 因树形高大,单植较难与其它植物协调。
棕榈科植物特点
棕榈科植物多为常绿植物,其形态有乔木、灌木和
藤本。 茎通常不分枝,茎干单立或蘖生,单干至顶 端,大多没有分枝,呈圆柱形。单生或丛生。叶常 聚生于干顶,攀援种类则散生枝上,大型,叶形有 掌状或羽状分裂,叶片有针形、椭圆形、线形,叶 片革质,全缘或具锯齿、细毛等;叶柄基部常扩大成 具纤维的叶鞘。 花小而多,常辐射对称,两性或单性,雌雄同株或 异株,有时杂性,,排成分枝或不分枝的佛焰花序 (或肉穗花序)或圆锥花序;萼片及花瓣各3分, 分离或合生;雄蕊6,稀3;子房1~3室,分离或仅 基部合生,每室1胚珠。浆果、核果或坚果。
。叶近圆形、扇 状折叠 掌状分裂至叶片 中部附近 裂片多条形
圆锥状肉穗花序;佛焰
30种棕榈科植物的介绍

30种棕榈科植物的介绍1、棕竹(Rhapis excelsa)别名:筋头竹、观音竹产地与习性:产中国广东、广西、海南、云南、贵州等省区,为常绿丛生灌木。
喜温暖,阴湿环境,生长适温20-30℃,越冬温度得低于4℃。
要求排水良好,喜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土壤。
分蘖力较强。
形态特征:株高2-3m,茎圆柱形,有节。
叶掌状,4-10深裂,裂片条状披针形或宽披针形。
肉穗花序,多分枝;雌雄异株,雄花小,淡黄色,雌花大,卵状球形。
繁殖与栽培:分株和播种法繁殖。
分株宜在4月进行,播种于4-5月进行,播后30-50天发芽。
盆栽管理简单,高温季节除及时浇水外,还应喷水,以增加空气湿度。
冬季室内要注意通风。
3-4年换盆一次。
应用:棕竹株丛挺拔,叶形秀丽,配植于窗前、路旁、花坛、廊隅处,均极为美观,也可盆栽装饰室内,或制作盆景。
2、酒瓶椰子(hyophorbe lagenicaulis)产地与习性:产于马斯克林群岛。
中国台湾、广西海口、广东深圳等地有栽培。
为常绿乔木。
喜高、多湿的热带气候,适宜向阳或半阴环境。
要求排水良好、湿润、肥沃的壤土。
怕霜冻,冬季最低温要在10℃以上形态特征:茎干圆柱形,茎基较细,中部膨大,近茎冠处又收缩如瓶颈。
羽状复叶簇生于茎顶,淡绿色。
肉穗花序穗状,多分枝,油绿色。
果实椭圆形,红色。
花期8月,果期翌年3-4月。
繁殖与栽培:播种法繁殖,种子发芽迟缓,苗期生长缓慢。
移植宜在春、夏间进行,小苗应多带宿土,大苗应带土球。
应用:宜盆栽观赏,也可布置庭院。
3、红槟榔(Cyrtostachys lakka)别名猩红椰子、红椰子产地与习性:原产马来西亚,新几内亚及太平洋一些岛屿。
为常绿灌木。
喜高温多显,湿度80%-90%的环境最为适宜,冬季气温不得低于20℃。
要求肥沃的砂质土壤。
形态特征:株高3-4m,干细长。
叶片面生,羽状叶呈“弓”形,羽叶25-30对,线形。
花单性,紫雄同株。
肉穗花序下垂,红色。
繁殖与栽培:播种或分株法繁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 种棕榈科植物的介绍1 、名称: 棕竹类别: 竹类别名: 观音竹、筋头竹科名: 棕榈科拉丁名: Rhapis excelsa生态习性为常绿丛生灌木。
喜温暖,阴湿环境,生长适温20-30 C,越冬温度得低于4 C。
要求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
分蘖力较强。
形态特征株高2-3m ,茎圆柱形,有节。
叶掌状,4-10 深裂,裂片条状披针形或宽披针形。
肉穗花序,多分枝;雌雄异株,雄花小,淡黄色,雌花大,卵状球形。
繁殖培育分株和播种法繁殖。
分株宜在4 月进行,播种于4-5 月进行,播后30-50 天发芽。
盆栽管理简单,高温季节除及时浇水外,还应喷水,以增加空气湿度。
冬季室内要注意通风。
3-4 年换盆一次。
园林用途棕竹株丛挺拔,叶形秀丽,配植于窗前、路旁、花坛、廊隅处,均极为美观,也可盆栽培装饰室内,或制作盆景。
产地分布产中国广东、广西、海南、云南、贵州等省区2、名称: 酒瓶椰子类别: 乔木别名: 匏茎亥佛棕科名: 棕榈科拉丁名: Hyophorbe lagenicaulis H.E.Moore 生态习性喜高温,多湿的热带气候,要求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怕霜冻,要求气温在10 C以上。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高2〜4m。
茎干圆柱形,光滑,具环纹,基部较细,中部膨大,直径30cm , 近茎冠处又收缩如瓶颈。
叶簇生于茎顶,裂片30〜50对,线形,长30〜40cm,宽1.5〜2.3cm ,浅绿色,整齐排列于粗大叶轴两侧。
肉穗花序长达60cm ,多分枝,绿色。
果实椭圆形。
园林用途宜作庭园栽培观赏。
产地分布原产印度洋马斯克林群岛3、红槟榔 ( Cyrtostachys lakka )4、别名猩红椰子、红椰子5、产地与习性:原产马来西亚,新几内亚及太平洋一些岛屿。
为常绿灌木。
喜高温多显,湿度80%-90%的环境最为适宜,冬季气温不得低于20 C。
要求肥沃的砂质土壤。
6、形态特征:株高3-4m ,干细长。
叶片面生,羽状叶呈“弓”形,羽叶25-30 对,线形。
花单性,紫雄同株。
肉穗花序下垂,红色。
7、繁殖与栽培:播种或分株法繁殖。
种子成熟后即播,播种时适宜土温27-32.5 C,气温21.5-32.5 C,湿度85%左右。
实生苗需生长15年之后叶柄及叶鞘方可变红。
8 、应用:红槟榔树姿优美,叶柄与叶鞘猩红色,异常美丽9 、名称: 蒲葵类别: 乔木别名: 葵竹、扁叶葵、扁葵 科名 : 棕榈科拉丁名 : Livistona chinensis生态习性性喜温暖湿润向阳的环境, 生长适温20 C ~28 C,喜光,亦耐阴。
栽培需用湿润、肥沃的粘性土壤。
形态特征 蒲葵为常绿乔木。
单干粗壮直立,老茎中部较粗,茎表面有少量棕皮和叶鞘 包被。
叶大,簇生于茎顶,叶柄粗壮,有 lm 长左右,呈三菱状。
掌状多裂叶处,中央 区不分裂联合 呈扇状,先端下垂。
每裂片具叶脉 2 条,总计 7 一 12 条。
腋生肉穗花 序,多分枝而疏散。
雌雄异株,小花黄色,花冠 3 裂,椭圆形核果,果肉柔软多汁,成 熟后为蓝黑色,外被腊质, 9~10 月果熟。
圆形种子。
繁殖培育性喜温暖湿润向阳的环境,生长适温 20 C ~28 C,喜光,亦耐阴。
栽培需 用湿润、肥沃的粘性土壤。
园林用途丛植或行植,作广场和行道树及背景树,也可用作厂区绿化。
小树可盆栽摆 设。
产地分布原产于中国,在福建、台湾、华南栽培历史悠久5 、散尾葵 ( Chrysalidocarpus lutescens ) 别名: 黄椰子 产地与习性: 原产马达加斯加,中国华南地区有栽培,为丛生常绿灌木。
喜温暖、潮湿,10111213 1415 1617 1819 2021生长适温25 C 。
喜阳光充足,也较耐阴。
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花期形态特征: 株高约 8m ,茎丛生,有环纹。
叶片羽状全裂,扩展,拱形;羽片披针形,先 端柔软。
花金黄色,串状,较小。
繁殖与栽培: 通常以分株法繁殖,也可播种。
幼苗高 8-10cm 时即可分栽。
盆栽幼株每年 春季换盆一次,成年株 3-4 年换盆一次,换盆后应置于半阴处。
越冬期间应置于阳光充足 处,湿度不得低于 5 C 。
应用: 散尾葵枝叶茂密,四季常青,耐阴性较强,适于庭院过早地绿化;幼树可盆栽,用 于装饰室内。
6、鱼尾椰子 ( Chamaedorea tenella )别名: 燕尾葵产地与习性: 原产墨西哥。
喜高温多湿,生长缓慢,不甚耐寒。
形态特征: 株高约 1m 左右,单干或丛生,秆顶簇生近鱼尾状叶片,单叶,全缘,叶端呈 鱼尾状分叉,革质,叶面蓝灰绿色,穗状花序,小花黄色。
繁殖与栽培: 栽培容易,不需特殊措施。
是极为理想的室内观叶植物。
应用: 是极为理想的室内观叶植物。
7、袖珍椰子 ( Chamaedorea elegan )别名: 矮棕、矮生椰产地与习性: 原产墨西哥北部和危地马拉,为常绿灌木。
喜温暖、湿润、肥沃、排水良好 的土壤。
越冬温度不得低于 5 C 。
形态特征; 株高 4-5m ,干细长。
叶顶生,羽状复叶呈弓形,尾部锐尖,先端 2 裂。
肉穗 花序下垂,圆锥菜,花单性,雌雄同株。
繁殖与栽培: 播种或分株法繁殖,播种繁殖在 24-32 C 的条件下,90-100天发芽。
分株多于早春进行。
生长季节应置于遮荫的条件下,并向叶面喷水,每 冬季应控制浇水3-4 月。
15-20 天追施一次氮肥,量。
应用:袖珍椰子株形矮小,耐阴性强,叶片羽状细裂,色泽浓绿,适室内盆栽观赏。
8、名称: 鱼尾葵类别: 乔木别名: 丛生鱼尾葵孔雀椰子假桄榔面木科名: 棕榈科拉丁名: Caryota ochlandra生态习性叶色浓绿, 耐热、耐旱、耐阴、易植丛植好。
喜温暖、潮湿、阳光充足,也较耐阴。
要求土层深厚,肥沃。
花期7 月。
形态特征株高5~8 米。
叶为二回羽状复叶,长可达1 米,每一初生小叶又分裂成许多小叶,小叶折叠成V 形,淡绿色,质薄面脆,叶缘参差不齐。
花序多分枝,长约30~40 厘米,悬垂状。
花3 朵聚生,黄色,果球形,成熟后为淡红色。
繁殖培育置于光照充足处,也能耐半阴环境,越冬低温不能低于5 C,生长最适温度为15-25 C, 春、夏生长季应多浇水,保持盆土湿润,冬季减少浇水,定期地面喷水,提高湿度,春、夏两季每月施肥水一次。
繁殖多用播种。
园林用途鱼尾葵是我国最早栽培做观赏的棕榈植物之一。
茎杆挺直,叶片翠绿,花色鲜黄,果实如圆珠成串。
适于栽培于园林,庭院中观赏,也可盆栽作室内装饰用。
产地分布原产亚洲热带,亚热带及大洋洲。
我国海南五指山有野生分布,台湾,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均有栽培。
9、王棕类别: 乔木别名: 大王椰子科名: 棕榈科拉丁名: Roystonea regia (HBK.)O.F. Cook生态习性:喜阳,喜温暖,部耐寒;对土壤适应性强,但以疏松、湿润、排水良好,土层深厚。
富含机质的肥沃冲积土或粘壤土最为理想。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高达20m 。
茎干高大,茎淡灰色,具整齐的环状叶鞘痕,幼时基部明显膨大,老时中部膨大。
叶聚生茎顶,羽状全裂,长3〜4m,裂片条状披针形,长60 -100cm,宽2〜3cm,软革质,绿色,肉穗花序3回分枝,排成圆锥花序式,雄花淡黄色,花瓣镊合排列,雌花花冠壶状,3 裂至中部。
果近球形,红褐色至淡紫色,种子1 颗,卵形。
园林用途:作为园林风景树丛植、行植,也可作行道树。
产地分布:原产古巴、美洲热带地区。
10、名称: 椰子类别: 乔木别名: 椰树科名: 棕榈科拉丁名: Cocos nucifera Linnaeus生态习性热带喜光树种,在高温、湿润、阳光充足的海边生长发育良好。
要求年平均温度25 C以上,温差下,最低温度不低于10 C才能正常开花结实,最适年平均温度是26〜27 C。
要求年雨量1500〜2000mm ,且分布均匀。
喜温、耐盐,不耐干旱。
喜海滨和河岸的深厚冲积土,次为沙壤土,要求排水良好。
抗风力强。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高15 〜30m 。
单干,茎干粗壮。
叶长3 〜7m ,羽状全裂,羽片外向,折叠;叶柄粗壮,长1m 以上,基部有网状褐色棕皮。
肉穗花序腋生,长1.5〜2m ,总苞舟形,最下一枚长60〜100cm ,雄花呈扁三角状卵形,雌花呈略扁之圆球形。
坚果每10〜20 聚为一束。
开花后一年成熟,外果皮黄色或褐色,中果皮为厚纤维层,内果皮即内壳为角质坚壳,再内为果肉,是有脂肪之白色肉质层,内藏有水液及胚子。
园林用途可作庭园树和行道树,丛植、片植、行植均可。
产地分布主产东南亚及太平洋诸岛,在中国海南、台湾和云南南部已有2000 年以上的栽培史。
11 、名称: 桄榔类别: 乔木别名: 砂糖椰子,糖树,糖棕科名: 棕榈科拉丁名: Arenga pinnata (Wurmb) Merr.生态习性喜阳,不耐寒,年平均温度在20〜30 C生长良好。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单干型,高10m 以上。
茎被叶柄基部纤维所包围。
叶长6〜7m ,裂片数多,长0.8〜1.5m,宽4〜5.5cm,背面白色,缘边有小齿牙,顶端有如齿咬切状,基部有2 耳,并略有分裂。
肉穗花序长达1.5cm ,腋生,有异臭,在最上部的花先开放而结实。
果实倒圆锥形,果皮革质;内果皮为胶质而粘着种子,味辛辣。
园林用途适作园林风景树,丛植或作独立树,或与景石配植。
产地分布原产亚洲南部至印度。
12 、名称: 三药槟榔类别: 乔木别名: 三雄芯槟榔科名: 棕榈科拉丁名: Areca triandra生态习性喜温暖、湿润和背风、半荫蔽的环境。
不耐寒,小苗期易受冻害。
形态特征丛生型常绿小乔木,株高4-7 米,径粗5-15 厘米,绿色,间以灰白色环纹,顶上有一短鞘形成的茎冠。
羽状复叶,长可达2 米,侧生羽叶有时和顶生叶合生。
肉穗花序长30-40 厘米,多分枝,顶端为雄花,有香气,基部为雌花。
果实橄榄形,熟时橙色或赭红色。
繁殖培育用播种或分株繁殖园林用途它形似翠竹,姿态优雅,宜布置庭院或分盆栽;树形美丽,宜丛植点缀于草地上。
缺点不甚耐寒。
产地分布原产于印度、马来西亚。
13、名称: 皇后葵类别: 乔木别名: 金山葵,山葵科名: 棕榈科拉丁名: Arecastrum romanzoffianum (chamisso) Beccari生态习性耐阴,喜湿润、肥沃土壤,能耐— 2 C低温,有较强的抗风力,能耐海潮。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高10m 。
干直立,中上部稍膨大,光滑有环纹。
叶羽状全裂,长可达5m ,每侧裂片200枚以上,裂片呈线状披针形,长40〜70cm,宽1.5〜2.5cm,常成1或3〜5 枚聚生于叶轴两侧,叶色浓绿。
花单性,雌雄同株,肉穗花序生于下部叶腋间,雄花着生于花序上部,雌花着生于基部,花淡绿色。
园林用途可作庭园观赏树或行道树,亦可作海岸绿化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