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科植物病虫害防治
棕榈植物病虫害分析与防治

随着 当今城镇化绿化工程 的展 开, 棕榈植 物的种植 面积也 随之 扩大 , 病 虫 害的种 类和危 害程 度也在逐 年地增加 。 严 重威
胁 到 了棕 榈 植 物 的 顺 利 生 长 , 病 虫害 的 防 治 成 为 了 当前 棕 榈 植 物 种 植 和 管 理 不 可 忽 视 的 一 个 重 要 问题 。棕 榈 植 物 中 出
继 出 现 了这 方 面 的病 虫 害 , 对 棕 榈 植 物 的影 响也 越 来 越 大 。危
1 . 2 . 3 将已经发现椰心 叶甲的区域进行分区治理 1 ) 对发现椰心叶 甲疫情的地区要划分为疫 区, 对疫 区进行 全面的封锁治 理 , 并且 在其 中按照 危 害程度 的 大小进 行分 区
椰心 叶甲是一种危害性 较大的外来入侵 的病虫害 , 其 在国
家林 业 局 公 布 的 1 9种 对 林 业 危 害 较 大 的 病 虫 当地喷洒防治椰心叶甲的农药喷雾 。 2 ) 采用挂叶 甲清粉剂包来 进行 防治。将 叶 甲清粉剂药 包 固定在植株 的心 叶上 , 一旦下 雨或者 人淋水 , 药包 中 的药 就会 随着水 而流人到病虫害危害的部位 , 最终杀死 害虫 。挂 包法和
的软组织成 分 , 最终使得种 子成 为一个空壳 , 导致死亡 。
带来 了严重 的经济损失 。有专家曾经说过 : 如果椰心 叶甲得不
到很 好 的 防治 , 过不 了 多 少 年 南 方 的椰 子 树 就 会 全 部 毁 灭 , 椰
也较小 。只要药包 中有药 , 一旦下雨其就可以发挥作用。
2 红棕象 甲 2 . 1 红 棕 象 甲简介
农的经济也将受到影响 。
求不是从椰 心叶甲发生地 区调人的 , 这样才能够杜 绝或减少外
棕榈科植物病虫害防治

棕榈科植物病虫害防治棕榈科植物病虫害防治棕榈科植物是一类常见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植物,包括棕榈树、葵花和蕨类植物等。
这些植物在园艺和园林绿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也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
进行有效的病虫害防治对于保护这些植物的健康和繁荣非常重要。
病虫害的种类棕榈科植物可能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袭,常见的有:1. 灰斑病:这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疾病,通常表现为叶片上出现灰色或棕色的斑点。
如果不加以控制,灰斑病可能导致叶片凋落和植物整体健康状况的下降。
2. 蚜虫:蚜虫是棕榈科植物的常见害虫之一。
它们会吸食植物的汁液,导致叶片变黄、卷曲和落叶。
蚜虫还可能传播,进一步威胁植物的健康。
3. 瓢虫:瓢虫是一种对棕榈科植物有益的天敌,因为它们以蚜虫为食。
在一些情况下,瓢虫的种群过大,可能对植物造成损害。
除了上述病虫害之外,棕榈科植物还可能受到其他真菌、细菌、和线虫等的侵袭。
病虫害防治的方法为了有效地防治棕榈科植物的病虫害,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 常规维护:定期对棕榈科植物进行修剪、除草和施肥,保持它们的健康生长和抵抗力。
2. 生物控制:利用天敌如瓢虫、寄生蜂和捕食性螨等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引入这些天敌可以帮助减轻病虫害的压力,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
3. 化学防治:如果病虫害情况严重,可以考虑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选择合适的农药,并按照正确的方法和剂量进行喷雾处理。
4. 病虫害监测:定期检查棕榈科植物的叶片、茎和根部,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的早期症状,防止其扩散。
5. 植物品种选择:选择抗病虫害的品种进行种植,可以减少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
结论棕榈科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是保护这些重要植物的健康和繁荣的关键。
通过采取合适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如常规维护、生物控制、化学防治和病虫害监测,可以有效地保护这些植物免受病虫害的侵袭。
选择抗病虫害的品种进行种植也是降低病虫害发生风险的重要措施。
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方法,我们可以在保护棕榈科植物的,维护园艺和园林绿化的美丽和可持续发展。
棕榈科植物病虫害发生条件及综合防治

经 济 价 值 和 观 赏 价 值 。 当 空气 湿 度 较 低 且 变 化 较 大 时 ,有些 棕榈 树 的叶 片会逐 渐 失去 光泽 ,变得 暗淡 无 光 ,长 势 衰 退 后 易 遭 受 各 类 病 虫 害 的 危 害 。 一 般 说
来 ,茎 干纤 细 的种类 残体 。 害虫冬 季 越冬 的场 所 在植 株接 近地 表 的 土层 或 周 围的杂 草丛 ,或植 株 的表 皮缝 隙 等 ,到第二 年 开春 时伺 机 出来 活动 。 因此越 冬 病虫 害侵 染 源 的处
理 至关重 要 。
缺少 的 。如 棕 榈植 物缺 钾则 生长 速 度减 慢 ,植 株发 育
暖 、温 度变 化较 小 的地 区种 植 ,该类 植 株 生 长 正 常 ,
由于许 多地 方 的检 疫 工作做 的不够 细致 ,使 苗木
调 运过 程 中容 易将 一个 地 区 的病 虫 害 随苗木 传播 到 另
一
个 地 区。 因为新 发生 的 病虫 害不 易被 发 现 ,而新 病
虫 害 的控 制 因子少 , 自然 控制 系统 建 立迟缓 ,导致 病 虫 害很 快扩散 蔓延 。
迟缓 ,从 老叶 的叶尖 或 叶缘 出现 褪 绿条 纹 ,而 叶基 部
仍保 持 暗绿 。严 重 时褪 绿 区坏死 ,组 织 死亡 ,叶片 干
枯 。缺磷 时植 株 生长 缓慢 、矮小 ,叶变 小 ,呈 暗绿 色
或 灰 绿 色 而 无 光 泽 ,根 系 发 育 差 ,易 老 化 。 缺 氮 、
棕榈科 植 物对水 分 的需 求相 对 较 多 ,但 是 各个 种
类 的需求 各不 相 同。在 护理 棕榈 的过程 中 ,如 果水 分 控制 不 当会使 植株脱 水 、淹渍 ,导 致植 株 长势 衰弱进 而死 亡 ,或造 成株 形矮 化 、歪 曲等 畸形 ,影 响植 株 的
棕榈科植物病虫害防治

棕榈科植物病虫害防治棕榈科植物病虫害防治1. 概述棕榈科植物是一类重要的经济和观赏植物,包括棕榈树、葵花、凤尾竹等。
,棕榈科植物病虫害的发生给棕榈科植物的生长和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本文将介绍棕榈科植物病虫害的常见类型和防治方法。
2. 棕榈科植物常见病害2.1 叶斑病叶斑病是棕榈科植物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表现为叶片出现黄褐色或黑褐色的斑点,严重时会导致叶片枯萎。
此病由真菌引起,传播速度较快。
2.2 白粉病白粉病是棕榈科植物的另一种常见病害,表现为叶片上出现白色粉状菌斑,容易扩散到整个植株。
白粉病一般由真菌引起,喜欢温度湿度适宜的环境生长繁殖。
2.3 蚧壳虫蚧壳虫是棕榈科植物上常见的害虫,外形呈壳状,附着在叶片或茎部,吸取植物汁液导致植物受损甚至死亡。
防治蚧壳虫可以采用物理除虫和化学药剂两种方式。
3. 棕榈科植物病虫害防治方法3.1 农艺措施农艺措施是棕榈科植物病虫害防治的首要措施,包括以下方面:-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可以增强棕榈科植物的抵抗力,使其对病虫害有一定的抵抗能力。
- 清理病叶:及时清理棕榈科植物上的病叶,减少病原菌和害虫的滋生环境。
3.2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比较环保的防治方式,可以利用天敌和蜘蛛等天敌来捕食和控制害虫的数量。
3.3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一种常用的防治方法,可以使用杀虫剂和杀菌剂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但是需要注意合理使用化学药剂,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4. 预防措施预防病虫害的发生比防治更为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议的预防措施:- 选用抗病虫害品种:在栽培棕榈科植物时,选择具有抗病虫害能力的品种,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 加强管理:定期检查植株,及时发现病虫害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 保持环境卫生:保持栽培区的环境整洁,及时清理病叶和杂草,减少病虫害的滋生环境。
5. 结论棕榈科植物病虫害的防治需要综合运用农艺措施、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法。
合理施肥、清理病叶以及选择抗病虫害品种等预防措施对于预防病虫害的发生至关重要。
棕榈科植物常见病虫害分析及防控措施分析

棕榈科植物常见病虫害分析及防控措施分析摘要:棕榈科植物是广东省常见的园林植物之一,具有较强观赏性。
由于受到温度、湿度等气候等因素影响,容易发生各种病虫害,需要及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进行治理和预防。
关键词:棕榈科;病虫害;治理和预防;措施前言作为常见的高雅景观植物之一,棕榈科植物在我省沿海地区广泛种植,在城市道路、居住小区、旅游景区等均可看到。
棕榈科植物包括大王椰子树、散尾葵等,株型优美、枝叶婆娑,深受人们喜爱。
但是棕榈科植物寄存着一些危险性病虫,严重影响棕榈科植物的生存,要引起高度重视。
1棕榈科植物危险性病虫害分析病虫害种类有关研究表明,棕榈科植物中主要危险性害虫包含椰心叶甲、水椰八角铁甲、褐纹甘蔗象、棕榈象甲等。
这些害虫会导致植物出现枯萎病、芽腐病、叶枯病、银海枣叶斑病等,在这些病虫害侵食下,植物会出现植株枯萎、腐烂或死亡,严重影响棕榈科植物的健康和生存。
2防治棕榈病虫害措施分析2.1梢部害虫棕榈科植中,危害性比较严重的梢部害虫包括,椰心叶甲、水椰八角铁甲等,这些害虫具有世代重叠的特点,一年四季,都可对植物构成危害,要彻底根治比较困难。
对于新发生梢部害虫的区域,虫害波及面有限,这时可以采取对其进行隔离或销毁等措施进行治理;对于梢部害虫波及范围比较大的区域,不能够彻底治理病害时,可以通过化学治理的措施,清除害虫。
如把椰甲清药包,挂在棕榈科植物的心叶上面,使到药物向下缓慢渗透,沿着叶褶渗入到心叶未伸展处,通过这种治理方法,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理效果,药效可以保持相当长的时间,至少达到90天或以上。
如果植株比较矮小时,可以通过采用药物或进行治理,如制备10%氯氰菊酯500倍液、16%虫线清200倍液,喷于植株上,实践证明,治理效果良好。
为巩固治疗效果,喷药周期为每隔7天1次,连续喷3次。
2.2蛀干害虫蛀干害虫是棕榈科植中危险性较强的害虫之一,如褐纹甘蔗象、锈色棕榈象等,这种害虫疫情不太明显,检测起来比较困难,目前已发现,蛀干害虫在个别地方已出现定殖情况。
浅谈厦门棕榈科植物的主要虫害及防治措施

2017 年第 11 期(下半月)农民致富之友 Nong Min Zhi Fu Zhi You52科研◎农业科学浅谈厦门棕榈科植物的主要虫害及防治措施魏雪英棕榈科植物属于热带与亚热带区域特有的风景绿化树种,备受人们喜爱。
但是在种植棕榈科植物的过程中,同样会遭受虫害。
为此,下文将以厦门棕榈科植物作为研究重点,阐述主要的虫害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1 厦门地区棕榈科植物主要虫害研究1.1 常见虫害在对厦门地区棕榈科植物病害研究过程中发现,植物容易感染的虫病有桉袋蛾、椰心叶甲、黑翅土白蚁、红棕象甲等。
2 棕榈科植物虫害发生条件2.1 温度条件气候始终且温度变化不大的地区种植棕榈科植物,能够保证其正常生长且株形十分美观。
若室外的温度低于14摄氏度,就会对其生长产生不利的影响,很容易进入到休眠状态或是出现冻害。
2.2 水分条件种类不同所需水量存在差异。
在对其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若对于水分控制不合理,会使植株脱水,导致植株的长势衰弱、株形矮化和畸形。
另外,如果空气的湿度偏低而且变化明显,部分棕榈树叶片的光泽会消失,长势也会随之衰退,进而引发诸多虫害。
2.3 光照条件如果棕榈苗播种刚出土,不应让其接受过多的光照,只需少量光照或散射光即可。
如果是成年树,则需要充足阳光,但也要避免强光的暴晒,特别是在夏季阶段,光照太强容易导致植株失水过多致使叶片枯萎。
2.4 养分条件土壤类型存在差异,其中所含有的有机肥与元素也不相同,若棕榈植物缺少钾元素,会制约其生长的速度,进而在老叶叶尖亦或是叶缘会出现褪绿条纹,同时,植株的叶基部位呈现出暗绿色;若棕榈植株的磷元素不充足,会影响其生长和发育,导致植株矮小。
2.5 调运与移植条件在苗木调运过程中,经常会将某地区虫害传播至另一地区。
而且,在调运或者是移植苗木的过程中,其根系容易受到损害,在诸多摩擦下会造成伤口。
导致移植以后,苗木无法在短时间内恢复长势,进而增加了病虫害的感染几率。
通常情况下,病菌与线虫还会伴随雨水对植株伤口带来危害,并且沿伤口向各组织部位延伸。
棕榈病虫害防治

棕榈病虫害防治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棕榈树被引入城市公园、街头广场以及私人庭院等场所,成为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棕榈树也面临着各种病虫害问题,其中最为突出和普遍的就是棕榈病虫害。
为了有效防治棕榈病虫害,保护城市绿化环境,本文将从病虫害种类、防治方法以及养护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棕榈病虫害的种类棕榈病虫害主要包括病害和虫害两大类。
常见的棕榈病害包括黄萎病、灰斑病、红斑病等,其中黄萎病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棕榈虫害则包括红蚧、棕蚧、食心虫等。
黄萎病是目前对棕榈树威胁最大的病害之一,其主要特征是棕榈树叶片从中间开始逐渐变黄,最终导致整株树木死亡。
灰斑病则是由真菌引起的,会在棕榈树的叶片上形成一片片灰色斑块,不仅影响美观,还会削弱棕榈树的光合作用能力。
红斑病则是由细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在叶片上形成红色斑块,严重影响棕榈树的正常生长。
红蚧、棕蚧和食心虫是最主要的棕榈虫害,它们在棕榈树的叶片、幼株和果实上繁殖,吸取树木的汁液,导致叶片干枯、枝条死亡甚至整株树木死亡。
二、棕榈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为了有效防治棕榈病虫害,我们需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要加强对棕榈病虫害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定期巡查和观察棕榈树的生长状况,及时发现并报告病虫害的存在。
其次,根据不同的病虫害类型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对于黄萎病,可以通过清除感染的部分、喷洒杀菌剂和改善土壤环境等方式来控制病害扩散。
对灰斑病和红斑病,可通过喷洒合适的杀菌剂来减缓病害发展。
而对于红蚧、棕蚧和食心虫等虫害,可以使用昆虫性天敌或喷洒杀虫剂来进行控制。
此外,合理搭配植物,增加棕榈树的抗病虫能力也是重要的一环。
例如,选择能够与棕榈树协同生长且具有抗病虫特性的植物作为配植搭配,可以有效减少棕榈病虫害的发生。
三、棕榈病虫害的养护措施棕榈病虫害的养护措施同样重要。
首先,要保持棕榈树的环境卫生。
定期清理落叶、枯枝以及周围的杂草等,避免病虫害在这些地方滋生和繁殖。
棕榈科植物新害虫的预防

•引言•棕榈科植物害虫种类及危害•棕榈科植物新害虫的预防措施•预防棕榈科植物新害虫的具体方案•结论与展望目•参考文献录棕榈科植物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重要植被类型,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棕榈科植物在食品、医药、木材、燃料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棕榈科植物的重要性害虫对棕榈科植物的威胁研究目的和意义主要种类介绍椰子木蛾椰心叶甲是一种常见的棕榈科植物害虫,它们以成虫和幼虫在棕榈科植物的心叶内取食,造成叶片破损,影响植物的生长。
椰心叶甲褐纹甘蔗象植物产量下降害虫在植物上繁殖和传播,导致植物病害加重,叶片或果实受损,植物产量大幅下降。
植物生长受阻害虫在植物上取食,破坏植物的组织,导致植物生长受阻,叶片枯萎或脱落,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植物品质下降害虫在植物上取食,破坏植物的细胞壁和细胞质,导致植物品质下降,影响植物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
害虫对植物的影响传播途径和繁殖方式植物检疫和防疫措施建立防疫隔离区加强植物防疫监管严格检验入境棕榈科植物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030201对于一些数量较多、危害较重的害虫,可以采用化学药剂进行喷洒,如有机磷类、菊酯类等。
综合防治将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法结合起来,综合治理棕榈科植物新害虫。
化学药剂喷洒化学防治和综合防治VS加强植物检疫和防疫定期巡查和监测03加强防治效果评估及时采取防治措施01制定防治计划02综合防治手段研究结论棕榈科植物新害虫的预防研究对于保护棕榈科植物的生态环境和促进植物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棕榈科植物新害虫的发生与环境条件、植物种类和生长状况等因素密切相关。
通过调查和分析,我们总结出了棕榈科植物新害虫的主要发生规律和传播途径,为预防和控制棕榈科植物新害虫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研究展望与不足之处参考文献昆虫学研究进展:棕榈科植物新害虫的生物学、生态学及防治策略。
昆虫学研究进展在预防棕榈科植物新害虫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棕榈科植物病虫害防治
棕榈科植物大多原产于高温多湿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此地区气候非常适合病虫害的滋生、繁殖。
随着植物生产、引种面积的不断扩大,病虫害的种类及其危害程度和范围也逐渐增大,在防治上变得越来越复杂,成为棕榈栽培与管理中不可忽视的大问题。
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现对广东珠三角地区棕榈植物中常见的、危害程度相对较严重的病虫害及防治方法进行肤浅的探讨。
1. 心腐病:危害多种棕榈植物,主要危害三角椰子、酒瓶椰子、红棕榈、散尾葵、鱼尾葵、椰子、狐尾梆子等。
铲除病株,并将其焚烧或深埋是一种最为有效的防治方法。
铲除病株以后还应对周围的环境(含植株)喷射1%波尔多液保护。
此病危害程度相当大,一旦疏忽.就会导致不同程度的损失。
此病重在"防",每年3-6月每周喷一次65%代森锌500倍,代森铵300倍,并加强肥水管理,控制水分,不偏施氮肥,以防介壳虫危害。
本公司也曾在发病期间试用过其他多种杀菌药剂,但效果都不明显。
2. 干裂病:主要危害单干植株,如大王椰子、金山葵等常见棕榈科植物,在防治上应防止对树干的机械损伤,对己发病的树加强肥水管理,应少施化肥,多施有机肥,防止旱涝,对树干可进行外科手术处理,用小刀将病组织刮除干净,在切口上涂1%HgCI或高锰酸钾消毒后,再涂上瑞毒署或波尔多浆处理三、五次后,用玻璃胶或水泥浆封住伤口。
3. 根腐病:主要危害三角椰子、华盛顿椰子等,造成根尖变黑腐烂,导致植物株死亡。
在防治上主要抓"防",栽培上要保证土壤排水良好,不积水,尽可能降低地下水位。
化学防治有根淋瑞毒霉500-700倍卡霉通或调节土壤酸碱度等。
4. 叶斑病:主要危害大王椰子、短穗鱼尾葵、假槟榔、散尾葵、三药槟榔、海枣属、金山葵、三角椰子等。
在防治上应先剪除病叶,适当增施磷、钾肥,叶面喷洒1%波尔多液,代森锌500-700倍,冠菌铜800-1000倍或50%克菌丹300-500倍,每周一次,连续数周。
5. 炭疽病:主要危害假槟榔、大王椰子、金山葵、鱼尾葵、海枣属、三角椰子等。
防治上首先要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发病初期可喷好生灵500倍,50%多菌灵800倍,75%百菌清500倍,冠菌铜600-800
倍代森锌500倍,福美800倍等,连续几次。
6. 红条纵象甲虫:主要危害海枣属。
幼虫、成虫均造成危害,以幼虫密集钻蛀最为严重,幼虫从叶鞘内侧钻蛀直至树干造成植株死亡。
此虫要早发现,可在成虫羽化时捕捉成虫,或用80%敌敌畏600倍,喷杀成虫,对于幼虫可用90%敌百虫、80%敌敌畏200-300倍加钾胺磷500倍喷射树身并用棉花蘸高浓度敌敌畏塞虫排粪孔并密封熏蒸一周,这连续几次可有效防治。
值得注意的是该虫已遍布本省的大部分地区(尤其在湛江地区蔓延,为害大王椰子),甚至有了专业饲养者向饭店供应作食用幼虫。
7. 蚧壳虫:危害散尾葵、香桄榔、棕竹、假槟榔等的叶片。
防治上可先剪除病虫害叶后,喷松碱合剂16-20倍、40%氧化乐果800倍,44%敌灭威
1000倍,25%亚胺硫磷500倍并加入1000倍机械油或速扑杀1000倍,每月一次,连喷3次可达到防治效果。
8. 蛾蝶幼虫:主要危害散尾葵、假槟榔、美丽针葵、三角椰子等的叶片。
防治上可剪除病虫害叶后喷射甲胺磷500倍,敌敌畏900倍,溴氰菊酯400 0倍,连续几次。
9. 金龟子幼虫、蝼蛄等地下害虫:危害多种植物根部,尤其三角椰子、夏威夷椰子、三药槟榔等。
防治上可土拌敌百虫原粉,在植株种植后,则可在根附近淋甲基异硫磷500-800倍,5%旺丹500倍,或呋哺丹、苏化203等。
10. 危害椰子、蒲葵、国王椰子、大王椰子、华盛顿椰子等未展开的心叶,防治上可加强检疫,对新进苗木全面喷药防治,定期喷洒敌敌畏600倍、敌杀死800倍等。
棕榈植物的病虫害,以及频密的鼠害,已成为发展棕榈生产与应用的大障碍。
今后,我们将继续本着"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开展病虫害及鼠害的防治研究工作,同时,希望通过棕榈协会及各界的共同努力,加强病虫害防治的研究和合作,以推动棕榈事业向前发展。
原载于《南方棕榈》98年第1期
棕榈科植物大多原产于高温多湿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此地区气候非常适合病虫害的滋生、繁殖。
随着植物生产、引种面积的不断扩大,病虫害的种类及其危害程度和范围也逐渐增大,在防治上变得越来越复杂,成为棕榈栽培与管理中不可忽视的大问题。
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现对广东珠三角地区棕榈植物中常见的、危害程度相对较严重的病虫害及防治方法进行肤浅的探讨。
1. 心腐病:危害多种棕榈植物,主要危害三角椰子、酒瓶椰子、红棕榈、散尾葵、鱼尾葵、椰子、狐尾梆子等。
铲除病株,并将其焚烧或深埋是一种最为有效的防治方法。
铲除病株以后还应对周围的环境(含植株)喷射1%波尔多液保护。
此病危害程度相当大,一旦疏忽.就会导致不同程度的损失。
此病重在"防",每年3-6月每周喷一次65%代森锌500倍,代森铵300倍,并加强肥水管理,控制水分,不偏施氮肥,以防介壳虫危害。
本公司也曾在发病期间试用过其他多种杀菌药剂,但效果都不明显。
2. 干裂病:主要危害单干植株,如大王椰子、金山葵等常见棕榈科植物,在防治上应防止对树干的机械损伤,对己发病的树加强肥水管理,应少施化肥,多施有机肥,防止旱涝,对树干可进行外科手术处理,用小刀将病组织刮除干净,在切口上涂1%HgCI或高锰酸钾消毒后,再涂上瑞毒署或波尔多浆处理三、五次后,用玻璃胶或水泥浆封住伤口。
3. 根腐病:主要危害三角椰子、华盛顿椰子等,造成根尖变黑腐烂,导致植物株死亡。
在防治上主要抓"防",栽培上要保证土壤排水良好,不积水,尽可能降低地下水位。
化学防治有根淋瑞毒霉500-700倍卡霉通或调节土壤酸碱度等。
4. 叶斑病:主要危害大王椰子、短穗鱼尾葵、假槟榔、散尾葵、三药槟榔、海枣属、金山葵、三角椰子等。
在防治上应先剪除病叶,适当增施磷、钾肥,叶面喷洒1%波尔多液,代森锌500-700倍,冠菌铜800-1000倍或50%克菌丹300-500倍,每周一次,连续数周。
5. 炭疽病:主要危害假槟榔、大王椰子、金山葵、鱼尾葵、海枣属、三
角椰子等。
防治上首先要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发病初期可喷好生灵500倍,50%多菌灵800倍,75%百菌清500倍,冠菌铜600-800
倍代森锌500倍,福美800倍等,连续几次。
6. 红条纵象甲虫:主要危害海枣属。
幼虫、成虫均造成危害,以幼虫密集钻蛀最为严重,幼虫从叶鞘内侧钻蛀直至树干造成植株死亡。
此虫要早发现,可在成虫羽化时捕捉成虫,或用80%敌敌畏600倍,喷杀成虫,对于幼虫可用90%敌百虫、80%敌敌畏200-300倍加钾胺磷500倍喷射树身并用棉花蘸高浓度敌敌畏塞虫排粪孔并密封熏蒸一周,这连续几次可有效防治。
值得注意的是该虫已遍布本省的大部分地区(尤其在湛江地区蔓延,为害大王椰子),甚至有了专业饲养者向饭店供应作食用幼虫。
7. 蚧壳虫:危害散尾葵、香桄榔、棕竹、假槟榔等的叶片。
防治上可先剪除病虫害叶后,喷松碱合剂16-20倍、40%氧化乐果800倍,44%敌灭威1000倍,25%亚胺硫磷500倍并加入1000倍机械油或速扑杀1000倍,每月一次,连喷3次可达到防治效果。
8. 蛾蝶幼虫:主要危害散尾葵、假槟榔、美丽针葵、三角椰子等的叶片。
防治上可剪除病虫害叶后喷射甲胺磷500倍,敌敌畏900倍,溴氰菊酯400 0倍,连续几次。
9. 金龟子幼虫、蝼蛄等地下害虫:危害多种植物根部,尤其三角椰子、夏威夷椰子、三药槟榔等。
防治上可土拌敌百虫原粉,在植株种植后,则可在根附近淋甲基异硫磷500-800倍,5%旺丹500倍,或呋哺丹、苏化203等。
10. 危害椰子、蒲葵、国王椰子、大王椰子、华盛顿椰子等未展开的心叶,防治上可加强检疫,对新进苗木全面喷药防治,定期喷洒敌敌畏600倍、敌杀死800倍等。
棕榈植物的病虫害,以及频密的鼠害,已成为发展棕榈生产与应用的大障碍。
今后,我们将继续本着"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开展病虫害及鼠害的防治研究工作,同时,希望通过棕榈协会及各界的共同努力,加强病虫害防治的研究和合作,以推动棕榈事业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