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力墙施工图绘制
剪力墙施工图的平面整体表示方法(精)

3.3 截面注写方式
• 约束边缘构件 YBZ
3.3 截面注写方式
3.3 截面注写方式
3.3 截面注写方式
JGJ3-2010中规定,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长度lc的取值:
(6、7、8度)
μn
μn
μn
μn
μn
3.3 截面注写方式
• 构造边缘构件
3.3 截面注写方式
3.3 截面注写方式
布钢筋 应注意采用相应的构造做法。
项目1 混凝土结构房屋施工图 识读
剪力墙施工图的平面整体表示方法
3.1 剪力墙平法施工图规程
3.2 列表注写方式
• 3.2.1 剪力墙柱、剪力墙身、剪力墙梁 • 3.2.2 编号规定:
• 剪力墙梁表
3.3 截面注写方式
3.3 截面注写方式
• 墙柱编号,由墙柱类型代号和序号组成。
3.4 剪力墙洞口的表示方式
3.4 剪力墙洞口的表示方式
Thanks for coming!
THE END!
3.3 截面注写方式
3.3 截3 截面注写方式
3.3 截面注写方式
3.3 截面注写方式
3.3 截面注写方式
3.4 剪力墙洞口的表示方式
3.4 剪力墙洞口的表示方式
3.4 剪力墙洞口的表示方式
3.4 剪力墙洞口的表示方式
3.4 剪力墙洞口的表示方式
剪力墙平法

11G101-1P70
(2)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连接 构造 1)绑扎连接 一、二抗震等级: ≥500, 搭接 LlE(Ll)。 三、四抗震等级: ≥0, 搭接1.2 LaE,无错头。
2)机械连接
≥500开始连接,错头35d。
11G101-1P70
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连接构造11G101-1P73
11G101-1P74
剪力墙平面布置图可采用适当比例单独绘制,也可与柱 或梁平面布置图合并绘制。 当剪力墙较复杂或采用截面注写方式时,应按标准层分别 绘制剪力墙平面布置图。 对于轴线未居中的剪力墙(包括端柱),应标注其偏心定 位尺寸。
剪力墙由剪力墙柱、剪力墙身和剪力墙梁三类构件构成。
列表注写方式
指分别在剪力墙柱表、剪力墙身表和剪力墙梁表中,对应 于剪力墙平面布置图上的编号,用绘制截面配筋图并注写几何 尺寸与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示剪力墙平法施工图
• 基础插筋长度=弯折长度a+锚固数值长度+搭接长 度
(2)插筋根数计算
剪力墙身净长 - 插筋间距 插筋总根数 [ 1] 排数 插筋间距
垂直筋根数计算
纯剪力墙垂直筋根数计算
垂直筋根数计算
纯剪力墙垂直筋根数计算
剪力墙垂直筋根数=[(剪力墙净长-垂直筋间距)/垂直 筋间距+1]×垂直筋排数
(2)水平筋长度与根数计算 无洞口时计算方法和基础层相同;有洞口时计算方法为:
外侧水平筋长度 外侧墙长度(减洞口长度后) 2 保护层 内侧水平筋长度 外侧墙长度(减洞口长度后) 2 保护层 15d 2 布筋范围 - 保护层 无洞口时根数 1 墙身水平筋间距 布筋范围 - 保护层 有洞口时根数 墙身水平分布间距
剪力墙平法的表达形式
剪力墙平法识图完整版本

16图集P73
剪力墙柱的钢筋构造
暗柱的钢筋设置包括:暗柱的纵筋、箍筋和拉筋。 端柱的钢筋设置包括:端柱的纵筋、箍筋和拉筋。在 框架一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的端柱经常担当框架结构中 的框架柱的作用,这时候端柱的钢筋构造应该遵照框架柱 的钢筋构造。 暗柱和端柱在16G101-1图集中统称为边缘构件,并且 把它们划分为约束边缘构件和构造边缘构件两大类,下面 分别介绍构造边缘构件和约束边缘构件的钢筋构造及适用 范围。
例: G10@ ,1表5示0墙梁两个侧面纵筋对称配置为:I级钢筋,直径 10mm ,间距
为150。
预制剪力墙图集
预制剪力墙制图规则(见图集P4)
1.预制剪力墙编号
预制剪力墙制图规则(见图集P5)
预制剪力墙制图规则(见图集P5)
预制剪力墙制图规则(见图集P5)
预制剪力墙制图规则(见图集P5)
16G101-1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 (3)注写墙梁顶面标高高差
指相对于墙梁所在结构层楼面标高的高差值,墙梁标高大 于楼面标高为正值,反之为负值,当无高差时不注。
(4)注写墙梁截面尺寸 b,h
截面注写方式
指在分标准层绘制的剪力墙平面布置图上,以直接在墙柱、 墙身、墙梁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达剪力 墙平法施工图。
在分析剪力墙的钢筋布置时,不要忘记这个原则。例如, 剪力墙的竖向钢筋(包括墙身的垂直分布筋和暗柱的纵筋), 能直通伸到上一层时,则穿越暗梁或边框梁直通到上一层。
当剪力墙变截面时,剪力墙的竖向钢筋也是“能直通则直 通”,直通伸到上一层,只有在上下层的钢筋规格不同,当 前楼层的竖向钢筋弯锚插入顶板,而上一层的竖向钢筋直锚 插入当前楼层。
剪力墙柱的钢筋构造
剪力墙柱的纵筋连接构造要点为: (1)相邻纵筋应交错连接。当采用搭接连接时,
剪力墙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剪力墙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剪力墙平法施工图系在剪力墙平面布置图上采纳列表注写的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表达剪力墙平面布置图可采纳适当比例单独绘制,也可与柱或梁平面布置图合并绘制。
当剪力墙复杂或采纳截面注写方式时,应按标准层分别绘制剪力墙平面布置图。
在剪力墙平法施工图中,应按本规则第的规定注明各结构层的楼面标高、结构层高及相应的结构层号,尚应注明上部结构嵌固部位位置关于轴线未居中的剪力墙包括端柱),应标注其偏心定位尺寸。
列表注写方式为表达清晰、简便,剪力墙可视为由剪力墙柱、剪力墙身和剪力墙梁三类构件组成列表注写方式,系分别在剪力墙柱表、剪力墙身表和剪力墙梁表中,关于剪力墙平面布置图上的编号,用绘制截面配筋图并注释集合尺寸与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达剪力墙平法施工图(见本图集)编号规定:将剪力墙按剪力墙柱、剪力墙身、剪力墙梁(简称为墙柱、墙身、墙梁)三类构件分别编号墙柱编号。
由墙柱类型代号和序号组成。
表达形式应符合表的规定墙柱编号墙柱类型代号序号约束边缘构件构件边缘构件非边缘构件扶壁柱约束边缘构件包括约束边缘暗柱、约束边缘端柱、约束边缘翼柱、约束边缘转角墙四种(见图),构造边缘构件包括边缘暗柱。
构造边缘端柱、构造边缘翼墙、构造边缘转角墙四种为了规范使用建筑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设计方法,保证按平法设计绘制的结构施工图实现全国统一,确保设计、施工质量,特制定本制图规则。
本图集制图规则适用于基础顶面以上各种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框架、剪力墙、梁、板等构件的结构施工图设计,楼板部分也适用于砌体结构当采纳本制图规则时,除遵守本图集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注。
,按平法设计绘制的施工图,一样是由各类结构构件的平法施工图和标准构造详图两大部分构成,但关于复杂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尚需增加模版。
开洞和预埋件等平面图。
只有在专门情形下才需增加剖面配筋图按平法施工图时,必须依照具体工程设计,按照各类构件的平法制图规则,在按结构(标准)层绘制的平面布置图上直截了当表示各构件的尺寸。
三、剪力墙平法施工图

②各段墙身起止标高,自墙身根部往上以变截面位置或截面未变但 配筋改变处为界分段注写。
③水平分布钢筋、竖向分布钢筋和拉筋的具体数值。 表达的数值为一排水平分布钢筋和竖向分布钢筋的规格与间距,
具体设置几排在墙身标号后面表达。
(3)剪力墙梁表
剪力墙梁表中表达的内容有: ①墙梁编号。 ②墙梁所在楼层号。 ③墙梁顶面标高高差,是相对于墙梁所在结构层楼面标高 的高差值,高于者为正值,低于者为负值,不注时表示 无高差。
返回
中间层:
一层:
竖向钢筋: L =层高+上面搭接长度 Lle
= 3200+1.6*Lae
3872
=3200+1.6*36*12
=3872
根数: N=排数*[Round(墙净长-50*2)/间距+1] =2*[ Round (5200-50*2)/200+1] =2*27 =54
返回
一层:
水平钢筋:
约束边缘转角墙(柱)YJZ
Ac
hac
bw, 400
构造边缘暗柱GAZ
Ac
bc hc
构造边缘端柱YDZ
bw bw
Ac
bw
300
Ac
300
构造边缘转角墙(柱)GJZ
300
构造边缘翼墙(柱) GYZ
h
v区域
b
扶壁柱FBZ
aa
非边缘暗柱AZ
2.表达内容
(1)剪力墙柱表
剪力墙柱表中表达的内容有:
三、剪力墙平法施工图
剪力墙平法施工图是在剪力墙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列 表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表达。 剪力墙平面布置图有的单独进行绘制,有的与柱或 梁平面布置图合并绘制。
某短肢剪力墙全套结构施工图

剪力墙平法识图

列表注写方式 墙柱 墙身 墙梁
16G101-1 图集 p22
4.1.4 剪力墙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
4.1.4 剪力墙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
1.端部无暗柱时水平分布钢筋构造
端部无暗柱时,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伸到剪力墙边缘弯折10d, 端部每道水平分布钢筋均设双列拉筋。
2.端部有暗柱时水平分布钢筋构造
剪力墙端部有暗柱时,剪力墙水平分布筋伸到暗柱端部纵筋的 内侧,然后弯折10d。
4.3.1 剪力墙身水平分布钢筋构造
3.转角墙水平分布钢筋构造
4.1.1 剪力墙构件的组成
在剪力墙平法施工图中,剪力墙结构可视为由剪力墙柱、剪力墙身、 剪力墙梁三类构件组成。
4.1.1 剪力墙构件的组成
4.1.2 剪力墙构件钢筋骨架的组成
剪力墙外表看起来就 是一堵钢筋混凝土墙,其 实它内部的钢筋是由墙柱、 墙身、墙梁、墙洞等各类 钢筋构成。
4.1.3 剪力墙编号规定
4.3.1 剪力墙身水平分布钢筋构造
(2) 剪力墙水平分布筋在端柱转角墙中的构造,剪力墙水平分布 筋在端柱转角墙中的构造按照端柱与墙的不同位置分三种。
(3) 剪力墙水平分布筋在端柱翼墙中的构造,参见16G标准图集。
剪力墙水平分布筋在转角墙柱中的构造有三种:一是剪力墙的外 侧水平分布筋从转角的一侧连续通过转弯,在墙体配筋量较小一侧 搭接;二是剪力墙的外侧水平分布筋分别在转角的两侧进行搭接; 三是剪力墙的外侧水平分布筋在转角处搭接。
4.3.1 剪力墙身水平分布钢筋构造
剪力墙平法施工图

返回目录
三 截面注写方式
返回目录
三 截面注写方式
返回目录
四 剪力墙洞的表达
无论采用列表注写方式还是截面注写方式,剪力墙上的 洞口均可在剪力墙平面布置图上原位表达。 洞口的具体表示方法 1、在剪力墙平面布置图上绘制洞口示意,并标注洞口中心的 平面定位尺寸。 2、在洞口中心位置引注:1)洞口编号,2)洞口几何尺寸, 3)洞口中心相对标高,4)洞口每边补强钢筋,共四项内容。
返回目录
二 列表注写法-剪力墙柱表
剪力墙柱编号 绘制柱段的截 面配筋图 各段墙柱的起 止标高 各段墙柱的配 筋
注写各段墙柱的纵向钢筋和箍筋
返回目录
二 列表注写法-剪力墙柱表
剪力墙柱编号 绘制柱段的截 面配筋图 各段墙柱的起 止标高 各段墙柱的配 筋
返回目录
二 列表注写法-剪力墙身表
剪力墙身编号 剪力墙身编号由类型编号和序号组成(含水 平与竖向分布钢筋的排数) Q1(2排)
返回目录
四 剪力墙洞的表达
洞口编号 洞口几何 尺寸
洞口中心 相对标高
洞口每边 补强钢筋 (4)当圆形洞口设置在连梁中部 1/3 范围(且 圆洞直径不应大于 1/3 梁高)时,需注写在圆洞 上下水平设置的每边补强纵筋与箍筋。
返回目录
四 剪力墙洞的表达
洞口编号 洞口几何 尺寸
洞口中心 相对标高
洞口每边 补强钢筋 (5)当圆形洞口设置在墙身或暗梁、边框梁位 置,且洞口直径不大于 300 时,注写洞口上下左 右每边布置的补强纵筋的数值。
返回目录
二 列表注写法-剪力墙梁表
剪力墙梁编号 剪力墙梁所在 楼层号 剪力墙梁顶面 标高高差 剪力墙梁截面 及配筋 连梁有交叉暗 撑时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