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制剪力墙平法施工图

合集下载

剪力墙平法

剪力墙平法

11G101-1P70
(2)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连接 构造 1)绑扎连接 一、二抗震等级: ≥500, 搭接 LlE(Ll)。 三、四抗震等级: ≥0, 搭接1.2 LaE,无错头。
2)机械连接
≥500开始连接,错头35d。
11G101-1P70
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连接构造11G101-1P73
11G101-1P74
剪力墙平面布置图可采用适当比例单独绘制,也可与柱 或梁平面布置图合并绘制。 当剪力墙较复杂或采用截面注写方式时,应按标准层分别 绘制剪力墙平面布置图。 对于轴线未居中的剪力墙(包括端柱),应标注其偏心定 位尺寸。
剪力墙由剪力墙柱、剪力墙身和剪力墙梁三类构件构成。
列表注写方式
指分别在剪力墙柱表、剪力墙身表和剪力墙梁表中,对应 于剪力墙平面布置图上的编号,用绘制截面配筋图并注写几何 尺寸与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示剪力墙平法施工图
• 基础插筋长度=弯折长度a+锚固数值长度+搭接长 度
(2)插筋根数计算
剪力墙身净长 - 插筋间距 插筋总根数 [ 1] 排数 插筋间距
垂直筋根数计算
纯剪力墙垂直筋根数计算
垂直筋根数计算
纯剪力墙垂直筋根数计算
剪力墙垂直筋根数=[(剪力墙净长-垂直筋间距)/垂直 筋间距+1]×垂直筋排数
(2)水平筋长度与根数计算 无洞口时计算方法和基础层相同;有洞口时计算方法为:
外侧水平筋长度 外侧墙长度(减洞口长度后) 2 保护层 内侧水平筋长度 外侧墙长度(减洞口长度后) 2 保护层 15d 2 布筋范围 - 保护层 无洞口时根数 1 墙身水平筋间距 布筋范围 - 保护层 有洞口时根数 墙身水平分布间距
剪力墙平法的表达形式

剪力墙平面整体表示方法

剪力墙平面整体表示方法
例 JD 5 1800×2100 +1.800 6Φ20 φ8@150,表示 5号矩 形洞口,洞宽 1800,洞高 2100,洞口中心距本结构层楼面 1800,洞口上下设补强暗梁,每边暗梁纵筋为 6Φ20,箍筋为 φ8@150。
④当圆形洞口设置在连梁中部 1/3 范围(且圆洞直径不应大 于 1/3 梁高)时,需注写在圆洞上下水平设置的每边补强纵筋 与箍筋。
又起围护、分隔作用。
剪力墙体系
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
框架—剪力墙体系
二.剪力墙的类型 1、 整体剪力墙 2、整体小开口剪力墙 3、双肢及多肢剪力墙 4、壁式框架
注:开洞剪力墙由墙肢和连梁两种构件组成。
受力特点
整截面剪力墙 (不开洞或开洞面积不大于15%的墙)
剪力墙结构的构造:
1.墙厚及混凝土强度等级 (1)墙厚: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截面厚度不应小于楼 层净高的1/25,也不应小于140mm。 (2)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不宜低于C20级。 2.墙肢配筋要求 (1)端部钢筋 ●剪力墙两端和洞口两侧应按规定设置边缘构件。
11G101-1
剪力墙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及 标准构造详图
第一部分 补充相关内容
一、常用的结构体系 框架体系 剪力墙体系
框架-剪力墙体系 筒体体系
梁和柱为主要承重构件
墙体作为竖向承重 和抵抗侧力的结构
框架结构中增设一定数 量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
筒体由若干片剪力墙围合 而成的封闭井筒式结构
框架结构
剪力墙:1、是固结于基础的钢筋混 凝土墙片,具有很高的抗侧移能力。 2、既承担竖向荷载,又承担水平荷 载—剪力,故名剪力墙。3、一般情况 下,剪力墙结构楼盖内不设梁,楼板 直接支承在墙上,墙体既是承重构件,
洞口的具体表示方法

剪力墙平法识图

剪力墙平法识图
1.列表注写方式 列表注写方式,系分别在剪力墙柱表、剪力墙身表和 剪力墙梁表中,对应于剪力墙平面布置图上的编号,用绘 制截面配筋图并注写几何尺寸与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 表达剪力墙平法施工图。
列表注写方式 墙柱 墙身 墙梁
16G101-1 图集 p22
4.1.4 剪力墙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
4.1.4 剪力墙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
1.端部无暗柱时水平分布钢筋构造
端部无暗柱时,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伸到剪力墙边缘弯折10d, 端部每道水平分布钢筋均设双列拉筋。
2.端部有暗柱时水平分布钢筋构造
剪力墙端部有暗柱时,剪力墙水平分布筋伸到暗柱端部纵筋的 内侧,然后弯折10d。
4.3.1 剪力墙身水平分布钢筋构造
3.转角墙水平分布钢筋构造
4.1.1 剪力墙构件的组成
在剪力墙平法施工图中,剪力墙结构可视为由剪力墙柱、剪力墙身、 剪力墙梁三类构件组成。
4.1.1 剪力墙构件的组成
4.1.2 剪力墙构件钢筋骨架的组成
剪力墙外表看起来就 是一堵钢筋混凝土墙,其 实它内部的钢筋是由墙柱、 墙身、墙梁、墙洞等各类 钢筋构成。
4.1.3 剪力墙编号规定
4.3.1 剪力墙身水平分布钢筋构造
(2) 剪力墙水平分布筋在端柱转角墙中的构造,剪力墙水平分布 筋在端柱转角墙中的构造按照端柱与墙的不同位置分三种。
(3) 剪力墙水平分布筋在端柱翼墙中的构造,参见16G标准图集。
剪力墙水平分布筋在转角墙柱中的构造有三种:一是剪力墙的外 侧水平分布筋从转角的一侧连续通过转弯,在墙体配筋量较小一侧 搭接;二是剪力墙的外侧水平分布筋分别在转角的两侧进行搭接; 三是剪力墙的外侧水平分布筋在转角处搭接。
4.3.1 剪力墙身水平分布钢筋构造

墙柱平法施工图(含柱表)

墙柱平法施工图(含柱表)

9
11
Q2(2排)
-0.100~19.500墙体、柱平法施工图
暗梁布置简图
7200
WQ1(2排)
1 2 3 4 1 2
300 300 300300GDZ2
5
6 3
300 300
7 8 9 11 4
b1 b2 h1 h2 全部纵筋 300 300 300 300 825 300 300 300 300 820 822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300 GDZ3
425 425
425 425
300 300 GDZ3
300300 KZ1
300300 KZ1
300300GDZ2
2400 22500
LL4
D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300
300 300
剪力墙身表
归档日期 2006-08 工程名称 工程编号 GLD06-01 项目名称
425425
300300
300300
300300
300300
300300
300300
425425
300300
C
300300
300300GDZ2
300300 KZ1
300300KZ1
300300 GDZ4
425425
425 425
WQ1(2排)
7200
WQ1(2排)
250250
250250
250250
250 250
250 250
250 250 250
A 1 E D C B A

梁.墙.柱平法施工图

梁.墙.柱平法施工图

9.5 平法施工图9.5。

1概述1.平法施工图表示方法的产生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建筑设计标准化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各设计单位采用了一些较为简便的图示方法,为了规范各地的图示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于2003年1月20日下发通知,批准《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样图》作为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简称“平法”图集),图集号为03 GlOl一1,于2003年2月15日执行。

2。

平法表示方法与传统表示方法的区别把结构构件的尺寸和配筋等,按照平面整体表示方法的制图规则,整体直接地表示在各类构件的结构布置平面图上,再与标准构造详图配合,就构成了一套新型完整的结构设计表示方法。

改变了传统的那种将构件(柱、剪力墙、梁)从结构平面布置图中索引出来,再逐个绘制模板详图和配筋详图的繁琐方法。

平法适用的结构构件为柱、剪力墙、梁三种。

内容包括两大部分,即平面整体表示图和标准构造详图。

在平面布置图上表示各种构件尺寸和配筋方式。

表示方法分平面注写方式、列表注写方式和截面注写方式三种。

3。

常用构件代号在平法表示中,各种构件必须标明构件的代号,除表9-1中常用的构件代号外,又增加了在平法施工图中的常用构件代号,见表9—5:表9—5平法施工图的常用构件代号下面分别介绍柱、剪力墙、梁的平法施工图的绘制与阅读9。

5.2 柱平法施工图柱平法施工图的绘制是在柱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列表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表达。

图9-19为柱平法施工图列表注写方式,图9—20为柱平法施工图截面注写方式。

它们的优点是省去了柱的竖、横剖面详图,缺点是增加了读图的难度.1。

柱平法施工图列表注写方式(1)柱平法施工图列表注写方式的主要内容柱平法施工图列表注写方式,包括平面图、柱断面图类型、柱表、结构层楼面标高及结构层高等内容,如图9-19所示。

图9—19柱平法施工图列表注写方式示例①平面图平面图表明定位轴线、柱的代号、形状及与轴线的关系。

如图中定位轴线的表示方法同建筑施工图.柱的代号为KZl,LZl等。

剪力墙平法施工图

剪力墙平法施工图

返回目录
三 截面注写方式
返回目录
三 截面注写方式
返回目录
四 剪力墙洞的表达
无论采用列表注写方式还是截面注写方式,剪力墙上的 洞口均可在剪力墙平面布置图上原位表达。 洞口的具体表示方法 1、在剪力墙平面布置图上绘制洞口示意,并标注洞口中心的 平面定位尺寸。 2、在洞口中心位置引注:1)洞口编号,2)洞口几何尺寸, 3)洞口中心相对标高,4)洞口每边补强钢筋,共四项内容。
返回目录
二 列表注写法-剪力墙柱表
剪力墙柱编号 绘制柱段的截 面配筋图 各段墙柱的起 止标高 各段墙柱的配 筋
注写各段墙柱的纵向钢筋和箍筋
返回目录
二 列表注写法-剪力墙柱表
剪力墙柱编号 绘制柱段的截 面配筋图 各段墙柱的起 止标高 各段墙柱的配 筋
返回目录
二 列表注写法-剪力墙身表
剪力墙身编号 剪力墙身编号由类型编号和序号组成(含水 平与竖向分布钢筋的排数) Q1(2排)
返回目录
四 剪力墙洞的表达
洞口编号 洞口几何 尺寸
洞口中心 相对标高
洞口每边 补强钢筋 (4)当圆形洞口设置在连梁中部 1/3 范围(且 圆洞直径不应大于 1/3 梁高)时,需注写在圆洞 上下水平设置的每边补强纵筋与箍筋。
返回目录
四 剪力墙洞的表达
洞口编号 洞口几何 尺寸
洞口中心 相对标高
洞口每边 补强钢筋 (5)当圆形洞口设置在墙身或暗梁、边框梁位 置,且洞口直径不大于 300 时,注写洞口上下左 右每边布置的补强纵筋的数值。
返回目录
二 列表注写法-剪力墙梁表
剪力墙梁编号 剪力墙梁所在 楼层号 剪力墙梁顶面 标高高差 剪力墙梁截面 及配筋 连梁有交叉暗 撑时
返回目录

剪力墙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

剪力墙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

剪力墙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1.1 剪力墙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1.1.1 剪力墙平法施工图系在剪力墙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列表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表达。

1.1.2 剪力墙平面布置图可采用适当比例单独绘制,也可与柱或梁平面布置图合并绘制。

当剪力墙较复杂或采用截面注写方式时,应按标准层分别绘制剪力墙平面布置图。

1.1.3 在剪力墙平法施工图中,应按本规则第1.0.8条的规定注明各结构层的楼面标高、结构层高及相应的结构层号。

尚应注明上部结构嵌固部位位置。

1.1.4 对于轴线未居中的剪力墙(包括端柱),应标注其偏心定位尺寸。

1.2 列表注写方式1.2.1 为表达清楚、简便,剪力墙可视为由剪力墙柱、剪力墙身和剪力墙梁二类构件构成。

列表注写方式,系分别在剪力墙柱表、剪力墙身表和剪力墙梁表中,对应于剪力墙平面布置图上的编号,用绘制截面配筋图并注写几何尺寸与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达剪力墙平法施工图。

1.2.2 编号规定:将剪力墙按剪力墙柱、剪力墙身、剪力墙梁(简称为墙柱、墙身、墙梁)三类构件分别编号。

1.墙柱编号,由墙柱类型代号和序号组成,表达形式应符合表的规定。

表墙柱编号墙柱类型代号序号约束边缘构件YBZ --构造边缘构件GBZ --非边缘暗柱AZ --扶壁柱FBZ --注:约束边缘构件包括约束边缘暗样、约束边缘端样、约束动缘源墙、约束边缘转角墙四种(见图)。

构造边缘构件包括构造边缘暗柱、构造边缘情柱、构造边缘翼墙,构造边缘转角。

墙四种(见图)。

2.墙身编号,由墙身代号、序号以及墙身所配置的水平与竖向分布钢筋的排数组成,其中排数注写在括号内。

表达形式为:Q**(**排)注:1.在编号中:如若干墙柱的截面尺寸与配筋均相同,仅截面与轴线的关系不同时,可将其编为同一墙柱号;又如若干墙身的厚度尺寸和配筋均相同,仅墙厚与轴线的关系不同或墙身长度不同时,也可将其编为同一墙身号,但应在图中注明与轴线的几何关系。

2.当墙身所设置的水平与竖向分布钢筋的排数为2时可不注、3.对于分布钢筋网的排数规定:当剪力墙厚度不大于400时,应配置双排;当剪力墙厚度大于400,但不大于700时,宜配置三挂;当剪力墙厚度大于700 时。

混凝土结构识图-剪力墙平法施工图

混凝土结构识图-剪力墙平法施工图
16
墙柱表
17
(1)剪力墙柱表内容:
18
(2)剪力墙身表内容:
19
(3) 剪 力 墙 梁 表 内 容
20
关于墙梁其他需注意: ➢当连梁设有对角暗撑、交叉斜筋、集中对角斜筋 时的标注请阅读11G101-1第16页。 ➢墙梁侧面纵筋,当墙中水平筋满足要求,就不用 单独设置梁侧面筋,表中就不标注;当不能满足时, 表中应有补充注明梁侧面纵筋的具体数值。
混凝土结构识图
第六讲 剪力墙
本讲主要内容 一、剪力墙基本概念 二、剪力墙平法制图规则 三、剪力墙标准构造详图
3
一、剪力墙基本概念
4
1、什么是剪力墙
❖ 剪力墙结构——由钢筋混凝土墙体构成的承重体系。 竖向是钢筋混凝土墙板,水平方向仍然是钢筋混凝土 的楼板搭载墙上。 另:框架结构中有时把框架梁柱之间的矩形空间设置 成现浇钢筋混凝土墙,用以加强框架的空间刚度和抗 剪能力,这样的结构称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部分剪力墙因建筑要求不 能落地,直接落在下层框架梁上,再由框架梁将荷载 传至框架柱上,这样的梁就叫框支梁,柱就叫框支柱, 上面的墙就叫“框支剪力墙”。
7
(2)两种墙柱 ➢ 剪力墙柱分为两大类:暗柱和端柱 暗柱的宽度等于墙的厚度,所以暗柱隐藏在墙内看不
见。 端柱的宽度比墙厚度要大
图集中把暗柱和端柱统称为“边缘构件”,这是因 为这些构件被设置在墙肢的边缘部位。
边缘构件又分为两大类:“构造边缘构件”和“约 束边缘构件”
8
9
10
(3)三种墙梁 连梁(LL)、暗梁(AL)、和边框梁(BKL)。
21
2.截面注写方式
指在分标准层绘制的剪力墙平面布置图上,以直接在墙 柱、墙身、墙梁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达 剪力墙平法施工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绘制剪力墙平法施工图(方法一:PKPM图生成墙柱平面图,转图后插入建筑轴线后调整)
一、使用的软件:PKPM;天正建筑;BW;配筋助手。

二、绘制流程:
1、绘制模板图:将建筑轴线多余的线删除并制成块;在PKPM墙梁柱施工图模块的柱平法图中生成墙柱平面图,在剪力墙施工图中生成边缘构件及其详图;将墙柱平面图与轴线组合成图,在图中标注墙柱的定位尺寸;
2、墙柱编号:在上一步形成的图中标注柱和剪力墙边缘构件的编号;
3、绘制边缘构件详图:
该步骤有两种方法实现:即【边缘构件】(BG)命令及【任意墙柱】(QZ)命令。

(1)先在【墙柱设置】(QZSZ)中,设置剪力墙边缘构件的相关参数(建议对照规范的配筋率及构造要求,逐项核对并调整各个参数);
(2)之后即有两种方式生成边缘构件详图及柱表,详见相关功能说明;(建议采用【边缘构件】命令);
(3)使用BW【校核柱表】(JHB)命令,核对墙柱详图与柱表的配筋是否满足规范的配筋(箍)率及构造要求,参照PKPM生成的详图,使用BW【画点筋】(HDJ)/【画拉筋】(HLJ)/【画S形拉筋】(HSLJ)/【画箍筋】(HGJ)等命令调整详图及柱表的钢筋及箍筋(拉筋);(4)使用BW【墙剖断线】(QDX)命令画墙剖断线,再使用【表格居中】(BJZ)命令调整柱表的详图及文字的位置。

4、插入附件:插入层高表,核对并调整柱表中的墙柱标高,插入墙身配筋表,根据需要插入连梁及暗梁详图及配筋表。

三、常用的命令及自定义快捷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