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危害因素简介——甲烷
LNG液化天然气项目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

LNG液化天然气项目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1.1 依据根据《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安全审查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令第17号)第十一条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项目安全评价的要求和《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采用类比方法对该项目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
1.2 主要危险、有害物质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1.2.1主要危险、有害物质分析本项目的主要危险、有害物质为原料天然气及产品液化天然气(LNG)。
其主要成分是甲烷,为易燃、易爆物。
能在空气中燃烧,与空气混合达到5~15%(体积比)时遇明火会发生爆炸,属甲类火灾危害性。
原料天然气含有少量汞,具有腐蚀性,易发生中毒事件,与氯酸盐、硝酸盐、热硫酸等混合可发生爆炸。
辅助材料用氮气,吸入可引起缺氧窒息,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因此,原辅材料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蚀性等危险性,装置具有潜在危险性。
在制造、施工、调试、运行、检修等工作环境中都存在一定风险。
1.2.2 主要危险、有害物质理化特性主要危险、有害物质的理化特性和危险特性主要参照《新编危险物品安全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化学化工大辞典》(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本和《危险化学品名录》。
1.2.2.1 LNG的危险特性LNG虽是在低温状态下储存、气化,但和管输天然气一样,均为常温气态应用,这就决定了LNG潜在的危险性。
(1)低温的危险性LNG泄漏后的初始阶段会吸收地面和周围空气中的热量迅速气化。
但到一定的时间后,地面被冻结,周围的空气温度在无对流的情况下也会迅速下降,此时气化速度减慢,甚至会发生部分液体来不及气化而被防护堤拦蓄。
气化的天然气在空气中形成冷蒸气云,此蒸气云的密度和空气的密度相等时的温度是-107℃。
所以,LNG泄漏后的冷蒸气云或者来不及气化的液体都会对人体产生低温灼烧、冻伤等危害。
LNG泄漏后的冷蒸气云、来不及气化的液体或喷溅的液体,会使所接触的一些材料变脆、易碎,或者产生冷收缩,材料脆性断裂和冷收缩,会对加气站设备如储罐、低温泵、加气机、卸车阀组、加气车造成危害,特别是LNG储罐和LNG槽车储罐可能引起外筒脆裂或变形,导致真空失效,保冷性能降低失效,从而引起内筒液体膨胀造成更大事故。
甲烷氯化物(CMS)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防护对策

甲烷氯化物(CMS)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防护对策为了解甲烷氯化物(CMS)生产企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存在情况,并为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提供依据,我们分析了企业正常运行时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对企业依据国家有关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标准进行了检测。
结果表明:化学毒物的时间加权浓度、最高容许浓度和超限倍数等均未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标签:甲烷氯化物(CMS)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设施ODS(消耗臭氧层物质)替代品原料甲烷氯化物作为有机化工原料在氟制冷剂、氟树脂、医药、塑料发泡、有机硅、农药等行业得到越来越大的应用,消费逐年上升。
目前世界上甲烷氯化物工业化生产有两种主要方法:以甲烷为原料的甲烷热氯化法和以甲醇为原料的甲醇氢氯化法。
甲醇氢氯化法生产甲烷氯化物,甲醇转化率可达95%以上,一氯甲烷的选择性大于98%,氯的转化率几乎达到100%,并且与甲烷热氯化法相比,本法生产过程灵活,产品纯度高,消耗低,三废排放量少,技术成熟,安全可靠,适合大规模生产。
其生产过程中涉及多种有毒有害物质,这些有害因素散发到工作场所可能对工人健康产生危害,如果浓度过高可能导致急性中毒等事故发生。
为了解工作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根据对甲烷氯化物CMS生产过程中各工序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分析,并对甲烷氯化物生产企业各主要操作岗位进行相应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结合该企业自身防护设施提出相应的职业病危害防护对策,保障劳动者的健康。
1 内容分析1.1 甲烷氯化物生产工艺流程反应方程式为:CH3OH+HCl→CH3Cl+H2OCH3Cl+Cl2→CH2Cl2+HClCH2Cl2+Cl2→CHCl3+HClCHCl3+Cl2→CCl4+HCl1.2 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1.2.1 主生产装置主生产装置主要包括催化剂配置、氢氯化反应、氯化反应、盐酸精制、精馏、干燥等工序。
催化剂配置:氢氯化反应催化剂为氧化铝,1~2年更换1次,更换催化剂时巡检人员会接触少量的氧化铝粉尘,正常运行时不接触。
甲烷的危害及应急急救措施

甲烷的危害及应急急救措施甲烷的特性及危害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极易燃的气体,主要成分为碳和氢。
在自然界中,甲烷通常存在于煤矿、油气井、堆肥场等地方。
甲烷的燃烧热值高,易引发火灾和爆炸。
吸入过量的甲烷会导致中毒,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甲烷存在于许多工业和家庭领域的生产过程中,比如在煤矿、油气田、火力发电厂、炼油厂和建筑工地等。
这些地方的燃气中含有高浓度的甲烷,一旦泄漏会给人们带来严重的危害。
吸入过量浓度的甲烷会引起头晕、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窒息和昏迷。
甲烷还会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造成损害。
因此,一旦发现甲烷泄漏,在没有进行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人们很容易会呼吸到含有甲烷的空气中,引发中毒和生命危险。
应急急救措施在面对甲烷危害时,需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
以下是甲烷泄漏的应急急救措施:1. 注意自我保护首先,要注意自己的安全,采取适当的自我保护措施。
在发现甲烷泄漏时,应立即离开现场,避免直接接触泄漏物质,保持呼吸道通畅。
2. 停止泄漏源在人员安全得到保障之后,要尽可能快地采取措施消除泄漏源。
可以用阀门、闸门等设备进行堵漏,或者使用适当的一次性防漏材料。
3. 通风排气在堵漏之后,需及时对室内或场地内的空气进行通风排气,将含有甲烷的空气排出,以免造成二次污染。
4. 进行空气检测对于泄漏的场所,需要进行空气检测,确保环境中的甲烷浓度低于安全标准,并保持室内通风。
5. 甲烷中毒的应急处理在怀疑出现甲烷中毒的情况下,要立即咨询医疗专业人员,接受紧急的治疗和处理。
在等待救援到来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如下方法:•立即将中毒者转移到空气清新的地方•让中毒者高枕无言,以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中毒者温暖,避免感冒预防措施甲烷是一种极其危险的气体,预防措施不能忽视。
以下是常见的几种预防措施:•对于煤矿、油气井等作业场所,需要进行抽风换气,及时消除瓦斯、沼气等,必要时可使用防爆门、风扇或空气压缩机,保持空气质量;•在建筑工地、自来水厂、污水处理站、垃圾焚烧厂等场所,要对工作现场进行环境监测,及时发现并排除危险因素;•在各类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甲烷环境产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评估和控制。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知识点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知识点甲烷(Methane)是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由一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组成。
它的分子式为CH4,结构式为H- C- H ,其中一个碳原子的四个键都与氢原子形成共价键。
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在标准大气压下和常温下是不溶于水的。
它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也是地球上最常见的有机化合物之一甲烷在工业和能源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
首先,作为一种燃料,甲烷广泛用于发电、供暖和燃料汽车等。
它燃烧产生的主要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不会产生有害物质,对环境相对友好。
其次,甲烷也被用作一种原料,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制备其他有机化合物,如乙烯和丙烷等。
甲烷的结构和性质是有机化学的基础,了解甲烷的性质对于理解其他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也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甲烷的重要知识点:1. 分子结构:甲烷的分子式为CH4,在它的分子中,碳原子形成四个单键,与四个氢原子形成共价键。
甲烷的碳原子是sp3杂化的,四个键的角度都是109.5度,形成一个平面四边形的结构。
2.化学性质:甲烷是一种稳定的化合物,不容易发生化学反应。
它具有较低的反应活性,不与大多数物质发生反应,但在高温和高压下可以与氧气发生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3.燃烧反应:甲烷是一种优秀的燃料,可以完全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燃烧反应通常是一个放热反应,释放大量的能量。
这也是为什么甲烷被广泛用于发电和供暖的原因。
4.极性:甲烷是一种非极性分子,碳原子和氢原子从电负性上较为接近,所以甲烷的分子内部没有极性。
这也意味着甲烷与溶剂的相互作用较弱。
5.甲烷的氧化:甲烷可以被氧化为甲基自由基(CH3·)、反应类型被称为链反应。
甲基自由基是一种高度反应性的物质,可以引发许多有机反应,如氧化、取代、加成等。
6.甲烷在大气中的作用:甲烷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它可以吸收地球表面发出的红外辐射,从而造成地球的温室效应。
尽管甲烷相对于二氧化碳而言是一个较短寿命的气体,但它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0多倍。
甲烷的物理性质及应急防护措施

甲烷的物理性质及应急防护措施1前言甲烷,又名沼气,天然气,生物气。
是无色、无臭、易燃的气体。
自然物质的腐烂,很容易产生甲烷,因此甲烷在自然中广泛存在,如:沼泽地,下水道,畜粪坑,地窖,竖井等。
在工业产品或原料中,通常存在于管道中,或以液化气体的形式存储于钢管中。
甲烷本身对健康没有什么危害,是非致癌物,不会对人体产生影响。
因此,任何机构都没有对其作出暴露浓度的限制。
但是对于高浓度的甲烷,由于它会取代空中的氧,而造成缺氧环境,从而危害人身健康,甚至危害生命。
空气中如果含有90%的甲烷,会致使用呼吸停止;80%会引起头痛,25%~30%的浓度,会出现室息前症状,如:头晕、呼吸加快、脉素速、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精确动作障碍、甚至室息。
如果是液化气体、要防止液化气体贱于皮肤上,而引起冻伤。
(-安全员之家)2甲烷的物理性质分子式:CH4物理状况:气体(或液化气体)熔点:-182.5°C沸点:-161.5°C相对密度(水=1)0.42/-164°C相对密度(空气=1)0.55闪电:-188°C自然点:5.38°C临界温度:-82.6°C爆炸极限:下限(V%):5上限(V%):153主要用途甲烷主要是作为燃料,如天然气和煤气,广泛应用于民用和工业中。
作为化工原料,可以用来生产乙炔、氢气、合成氨、碳黑、硝氯基甲烷二硫化碳、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和氢氰酸等。
4爆炸危害甲烷爆炸下限为5%,上限为15%(体积百分比),因此在人没有发生中毒的情况下,有可能-先发生燃烧或爆炸。
甲烷在通常情况下是稳定的,但很容易与氧化物发生反应。
因此,使用中应避免接触下列物质:高氯酸盐(酯)、过氧化物、高锰酸盐、硝酸盐(酯),氯、溴、氟、碘等。
如果是液化气瓶,还有可能发生瓶的暴烈,而引发火灾或爆炸。
5工作区域及个人应采取的防护措施5.1工作区域防护措施最好的防护措施,是对封闭的工作区域进行如下操作:(1) 采取密闭的转移方式,将纲瓶或管道中的甲烷气体转移到目标容器或装置中;(2) (2)对工作区域进行通风换气,如果不能进行换行操作,工作人员要配备供气式空气呼吸装置;(3) 进入密闭空间时,如人孔、地窖、竖井、罐箱等,首先用带取样泵的气体检测仪远程取样检测甲烷浓度,确保氧气浓度不低于19%,没有燃爆危险。
化学必修二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几种烷烃的球棍模型及对应的结构式
H H | | H- C - C - H | | H H
H H H | | | H- C - C - C - H | | | H H H
乙烷
丙烷
几种烷烃的球棍模型及对应的结构式
丁烷 丁烷: H H H H
| | | | H- C - C - C - C - H | | | | H H H H
第一课时
一、甲烷在自然界的存在
沼气
油田气
煤矿坑道气(瓦斯)
天然气
甲烷是池沼底部产生的沼气和煤矿的坑道所产生的 气体的主要成分。这些甲烷都是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 由植物残体经过微生物发酵的作用而生成的。
沼气(甲烷)的制取和利用
可燃冰 是甲烷的水合物,易 燃烧,其储量较大,将成为 理想的替代能源
练习:请看图写出分子式和结构简式。
甲烷CH4 分子式: 结构简式: CH4
乙烷C2H6
丙烷C3H8
CH3CH3
CH3CH2CH3
练习:请看图写出分子式和结构简式。
丁烷C4H10 CH3CH2CH2CH3
异丁烷C4H10 CH3CHCH3 | CH3
两种丁烷( C4H10 )分子组成和相对分子质量完 全相同,但性质却有差异。
2、结构简式: 例:
H H H H H | | | | | H—C—C—C—C—C—H | | | | H H H H
H—C—H | H
省略C—H键 把同一C上的H合并 省略主链上C—C键
CH3—CH—CH2—CH2—CH3 CH3 CH3CHCH2CH2CH3
或者:
CH3
CH3 CH(CH3)CH2 CH2 CH3
甲烷与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常见的毒性危害化学介质

常见的毒性程度为极度危害的化学介质
注:当毒性程度分类用于确定压力容器致密性、密封性技术要求时,氯乙烯、α—萘胺(列入本表,作为极度危害化学介质.
常见的毒性程度为高度危害的化学介质
注:当毒性程度分类用于确定压力容器致密性、密封性技术要求时,四氯化碳、邻甲苯胺、苯应列入本表,作为高度危害化学介质.
常见的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的化学介质
注:当毒性程度分类用于确定压力容器密封性,致密性技术要求时,四氯化碳、邻甲苯胺、苯应列为毒性程度为高度危害化学介质:氯乙烯、α—萘胺应列为毒性程度为极度危害化学介质。
爆炸危险介质。
高中化学——甲烷

11.1 碳氢化合物的宝库——石油(2)【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甲烷的分子结构、电子式和结构式。
2、理解甲烷的化学性质及取代反应。
二、过程与方法在甲烷分子结构的探究中,学习准确观察模型利用模型帮助思维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揭示甲烷性质与用途的关系的过程中感受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
【教学重、难点】1、重点:甲烷的分子结构,甲烷的化学性质2、难点:取代反应【教学过程】【复习】有机物的概念——大多数含碳的化合物。
辨析: 1、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
√2、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讲述】有机物除了含碳外,一般还含有 H、 O、 N、 S、 P 卤素等元素,我们把只含碳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称为碳氢化合物,观察字形,故烃是指碳氢化合物。
一、烃:碳氢化合物。
最简单的烃是甲烷。
二、甲烷1、甲烷的存在【阅读一段文字】甲烷在自然界里广泛存在。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按体积计,天然气里一般约含有甲烷 80%-90% ),除天然气外,石油伴生的油田气、池沼底部的沼气、煤矿的坑道气(通常称瓦斯)的主要成分也是甲烷。
海底中含大量天然气。
俗称:天然气、沼气、坑气。
2、甲烷的性质【设问】从上述气体知道,甲烷有什么性质?⑴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
【问】在标况下,气体的密度如何求算?M16ρ= — =—=0.717g/LVm 22.4⑵化学性质①燃烧【视频】现象:明亮的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热。
原理: CH 4+2O 2→ CO2+H 2O(点燃 )【思考 1】使用甲烷作燃料需注意些什么?【讲述】甲烷是一种可燃性气体,它的爆炸极限是 5%~15.4%(体积分数)。
点燃甲烷之前,必须验纯。
【思考 2】从管道煤气(CO)转为天然气,煤气喷嘴应如何改造?2C+O2→ 2CO(喷嘴改小)②分解反应【讲述】甲烷常温时很稳定,但在高温时可分解,阅读书本,甲烷的分解需要什么条件?隔绝空气, 1000℃以上原理: CH 4→ C+2H 2(高温 )用途:炭黑是橡胶工业的重要原料,是黑色颜料,油漆,涂料中的主要着色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2.16 甲烷
该项目中使用天然气进行热处理等过程中有机会接触。
5.2.1
6.1理化性质
甲烷分子式CH4。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甲烷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沸点-161.4℃,比空气轻,它是极难溶于水的可燃性气体。
甲烷和空气成适当比例的混合物,遇火花会发生爆炸。
化学性质相当稳定,跟强酸、强碱或强氧化剂(如KMnO4)等一般不起反应。
在适当条件下会发生氧化、热解及卤代等反应。
甲烷在自然界分布很广,是天然气、沼气、坑气及煤气的主要成分之一。
5.2.1
6.2毒性
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甲烷对人基本无毒,但浓度过高时,使空气中氧含量明显降低,使人窒息。
当空气中甲烷达25%-30%时,可引起头痛、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共济失调。
若不及时脱离,可致窒息死亡。
皮肤接触液化本品,可致冻伤。
属微毒类。
允许气体安全地扩散到大气中或当作燃料使用。
有单纯性窒息作用,在高浓度时因缺氧窒息而引起中毒。
空气中达到25~30%出现头昏、呼吸加速、运动失调。
小鼠吸入42%浓度×60分钟,麻醉作用;兔吸入42%浓度×60分钟,麻醉作用。
5.2.1
6.3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⑴、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喷雾状水稀释、溶解。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
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
也可以将漏气的容器移至空旷处,注意通风。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⑵、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但建议特殊情况下,佩带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别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⑶、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⑷灭火方法:切断气源。
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