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妇产科复习笔记重点(7)月经

合集下载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妇产科复习要点:月经周期的调节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妇产科复习要点:月经周期的调节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妇产科复习要点:月经周期的调节月经周期的调节一、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GnRH直接通过垂体门脉系统输送到腺垂体,调节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GnRH分泌呈脉冲式。

而GnRH的分泌又受垂体促性腺激素和卵巢性激素的反馈调节,包括起促进作用的正反馈和起抑制作用的负反馈调节。

反馈调节包括长反馈、短反馈和超短反馈。

二、腺垂体生殖激素腺垂体(垂体前叶)分泌的直接与生殖调节有关的激素有促性腺激素(FSH、LH)和催乳素(PRL),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对GnRH的脉冲式刺激起反应,亦呈脉冲式分泌,直接控制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催乳素的产生主要受下丘脑分泌的催乳素抑制因子的抑制性控制。

催乳素具有促进乳汁合成功能。

三、卵巢激素的反馈作用卵巢性激素对下丘脑GnRH和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具有反馈作用。

小剂量雌激素对下丘脑产生负反馈;而大剂量雌激素既可产生正反馈又可产生负反馈作用.四、月经周期的调节机制1.卵泡期在前次月经周期的卵巢黄体萎缩后;雌、孕激素水平降至最低,对下丘脑及垂体的抑制解除,下丘脑又开始分泌GnRH,使垂体FSH分泌增加,促使卵泡逐渐发育,在少量LH的协同作用下,卵泡分泌雌激素。

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子宫内膜发生增生期变化,随着雌激素逐渐增加,对下丘脑的负反馈作用增强,抑制下丘脑GnRH的分泌,使垂体FSH分泌减少。

随着优势卵泡逐渐发育成熟,雌激素出现高峰,对下丘脑产生正反馈作用,促使垂体释放大量LH,出现高峰,FSH同时亦形成一个较低的峰,大量的LH与一定量FSH协同作用,使成熟卵泡排卵.2。

黄体期排卵后,循环中LH和FSH均急速下降,在少量LH及FSH作用下,黄体形成并逐渐发育成熟。

黄体主要分泌孕激素、雌激素,由于大量孕激素和雌激素共同的负反馈作用,垂体分泌的LH及FSH相应减少,黄体开始萎缩,孕激素和雌激素的分泌也减少。

子宫内膜失去性激素支持,发生坏死、脱落从而月经来潮。

执业医师妇产科总结笔记

执业医师妇产科总结笔记

1.疾病:最典型临床表现、诊断方法(确诊方法)、简单治疗2.难点:解剖和生理、产程处理、妇科肿瘤、内分泌。

3.女性生殖器官:内生殖器和外生殖器。

外生殖器:首先是阴部,阴部上边有阴毛,呈倒三角形。

男性呈菱形。

其次是大阴唇、小阴唇、阴道前庭1)大阴唇:外边是皮肤,里边是软粘膜。

考点:富含丰富的血管。

骑跨伤,容易形成血肿。

2)小阴唇:大阴唇里边很薄的一层粘膜3)阴道前庭:他是一个菱形的区域,包括上边的尿道口,下边的阴道口。

阴道口和小阴唇之间有个开口,叫前庭大腺开口,也叫巴士腺开口,位于小阴唇和处女膜之间的一个沟里面。

内生殖器;阴道、子宫、输卵管、卵巢。

1)阴道:有前壁、后壁,前壁短后壁长。

2)阴道把宫颈包起来了,形成一个圈,称穹窿。

穹窿:前穹窿、后穹窿、侧穹窿。

后穹窿深,后穹窿的上方叫子宫直肠凹陷,腹腔有血穿刺,如果从腹腔抽不出来,可以从后穹窿穿刺,在宫外孕时用到。

3)阴道壁:有丰富的弹力纤维,而且上皮为鳞状上皮,很结实,同时富含大量血管。

女性阴道呈酸性,有自净作用,。

阴道里面含有乳酸杆菌,使阴道呈酸性环境,起保护作用。

1、子宫:子宫颈、子宫体、子宫底、子宫角。

1)子宫颈:我们把子宫称倒置的梨形,幼年时(把长,梨小),宫颈比宫体为2:1.到生育年龄:为1:2 老年的时候,宫体萎缩,变为1:12)宫颈和宫体连接部位,很狭窄,称子宫峡部,有1cm,上口:解剖学内口(姐姐)下口为组织学内口。

3)宫体分三层:内膜、肌层、浆膜。

功能层,每个月周期性脱落、基底层,是储备。

2、韧带:1)圆韧带,起自两侧子宫角,向下牵拉终止于大阴唇,使子宫呈前屈前倾位。

2)阔韧带:子宫前边是膀胱、后边是直肠。

有层膜,从前面盖住膀胱,翻过来盖住子宫,再翻过来盖住子宫,再翻过来盖住直肠,于是形成两凹陷,膀胱凹陷、直肠凹陷。

直肠凹陷下方为后穹窿。

这样子宫两侧就形成两层膜,这两层膜融合为一层,像子宫的一对翅膀,我们叫阔韧带。

阔韧带下方走形的都是血管,子宫动、静脉,再往下还有输尿管,桥下流水。

临床医师考试妇产记忆口诀

临床医师考试妇产记忆口诀

临床医师考试妇产记忆口诀临床医师考试妇产记忆口诀 1、月经歌月经时间整4日,早中晚期3、3、4、低柱柱状高柱状,此是内膜增生时。

分泌也分早中晚,15天起5、4、5、早期糖原有小泡,中期称为顶浆泌,晚期细胞蜕膜样,28天已算齐。

6—7天上出羊齿,22天椭圆体。

雌激素来两个峰,前山高来后山低。

前峰就在排卵前,后峰雌孕两山重(排卵后7-8天)。

注:在1个月经周期中,月经期4天(月经第1、2、3、4天);接下来是增生期,增生期为3个时期,分别是增生早期3天(第5、6、7天),内膜腺上皮细胞呈低柱状;增生中期3天(第8、9、10天),内膜腺上皮细胞呈柱状;增生晚期4天(第11、12、13、14天),内膜腺上皮细胞呈高柱状。

接下来便进入分泌期。

分泌期也分3个时期,分泌早期5天(第15、16、17、18、19天),此期的特点有糖原小泡(记住了啊,有糖原小泡是分泌早期);分泌中期4天(第20、21、22、23天),特点是顶浆分泌。

分泌晚期5天(第24、25、26、27、28天),特点是有蜕膜样细胞、1个28天的月经周期就如此了。

宫颈粘液羊齿状结晶开始出现的时间是月经周期的6—7天;月经周期的第22天,已不见羊齿状结晶,代之以椭圆体、在1个月经周期中,雌激素有2个高峰,前峰较高,在排卵前出现;后峰较低,与孕激素的高峰重叠(在排卵后7-8天)。

孕激素只有1个高峰。

(此歌诀依照:妇产科学第6版) 临床医师考试妇产记忆口诀 2、妊娠周数歌歌诀:12耻上2-3,16脐耻间。

24、20上下1,晚妊脐上3(28周)。

32脐与剑突间36剑下2,40脐与剑突间,大于33。

宫底12周末耻骨上2-3横指,16周末脐耻之间、20周末脐下1横指,24周末脐上1横指,28周末就是晚期妊娠了,宫底在脐上3横指。

32周末在脐与剑突间,36周末在剑突下2横指。

40周末在脐与剑突间。

这个地方有一个问题要注意,32周与40周都在脐与剑突间,如何区别呢,假如大于33厘米,那一定是40周末了。

执业医师考试知识点之妇产科

执业医师考试知识点之妇产科

执业医师考试知识点之妇产科外生殖器:外阴的范围和组成外生殖器指生殖器官的外露部分,(由1大1小3阴)组成称为外阴。

1.阴阜位于外阴最前面,上面有阴毛,呈倒三角形生长2.大阴唇为两股内侧一对纵行隆起的皮肤皱襞,自阴阜向后延伸至会阴。

皮下为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含丰富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外伤后易形成血肿。

(只要说外阴受伤疼痛肿胀,那就是大阴唇血肿)3.小阴唇4.阴蒂5.阴道前庭又称巴多林腺,腺管细长(1~2mm),向内侧开口予阴道前庭后方小阴唇与处女膜之间的沟内。

如果发炎等原因引起腺管口闭塞,会形成前庭大腺囊肿或前庭大腺脓肿。

内生殖器及其功能女性内生殖器位于真骨盆内,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和卵巢。

输卵管和卵巢可以并称为子宫附件。

(阴道+子宫附件)一、阴道1.它的黏膜层由复层鳞状上皮2.阴道的下端开口于阴道前庭后部。

3.上端包绕宫颈阴道部,形成阴道穹隆,分前、后、左、右4部分,阴道后壁短(7~9cm),后壁长(10~12cm),所以后穹隆最深,卧位时是人体最低点,常用来穿刺。

二、子宫v 子宫的形状像一个倒置的梨形,上部较宽为宫体,顶部为宫底,宫底两边为子宫角,下部为宫颈。

v 宫体与宫颈之间形成最狭窄的部分称子宫峡部,它连接宫体与宫颈,它既不属于宫体也不属于宫颈,没怀孕时长约1cm,怀孕时长约7-9cm。

v 子宫峡部有上下两个口,上口窄,为解剖学内口。

下口宽,为组织学内口(子宫内膜与宫颈黏膜的交界处)。

v 宫体与宫颈的比例:女童为1:2,成年妇女为2:1,老年妇女为1:1。

v 子宫大小:重50g,23— 45 —78 厚、宽、长顺序。

1.组织结构子宫内膜属于柱状上皮分为两部份(1)上1/3为功能层,每月定期脱落,形成月经(2)下2/3为基低层,作用就是形成功能层。

2.子宫韧带(1)圆韧带起源于两侧子宫角,往前下终止于大阴唇的前端,它维持子宫倾位置。

(2)阔韧带里面有丰富的血管、神经、淋巴管,为疏松组织,终止于两侧的骨盆壁,它维持子宫左右固定位置。

执业医师妇产科学知识点

执业医师妇产科学知识点

执业医师妇产科学知识点妇产科是一门专注于妇女生殖系统和妊娠过程的医学科学。

作为执业医师,了解并掌握妇产科的基本知识点是至关重要的。

在本文中,将介绍一些关键的妇产科学知识点,帮助你更好地开展妇产科医疗工作。

一、生理学知识点妇产科生理学涉及女性生殖系统的正常功能和变化。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妇产科生理学知识点:1. 月经周期:了解月经周期对于妇产科医师非常重要。

月经周期通常为28天,分为月经期、卵泡期、排卵期和黄体期四个阶段。

2. 妊娠周期:妊娠周期从受孕开始到分娩结束。

了解妊娠周期中胚胎和胎儿的发育以及相关变化是重要的。

3. 子宫解剖和功能:熟悉子宫的结构和功能对于诊断和治疗妇科疾病至关重要。

4. 卵巢功能和排卵:了解卵巢的功能和排卵规律有助于解释不孕症、月经紊乱和卵巢囊肿等问题。

二、常见妇科疾病了解常见的妇科疾病是执业医师在妇产科领域中应具备的基本知识。

以下是一些常见妇科疾病的知识点:1. 宫颈病变:宫颈病变是宫颈细胞发生异常变化的疾病。

了解宫颈糜烂、宫颈上皮内瘤变等病变的病因和治疗方法非常重要。

2.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生长在子宫外其他部位的疾病。

了解其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对于提供妇科疾病治疗和建议至关重要。

3.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PCOS是女性内分泌异常的常见疾病。

熟悉其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是帮助患者管理该疾病的关键。

4. 妇科肿瘤:了解妇科肿瘤,如乳腺癌、卵巢癌和子宫颈癌等,对于早期发现、预防和治疗非常重要。

三、妇科手术妇科手术是妇科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妇科手术知识点:1. 阑尾切除术:阑尾炎是妇科手术中常见的病因,了解开腹阑尾切除术的适应症、操作步骤和术后护理对于提供全面的妇科医疗服务至关重要。

2. 子宫肌瘤切除术:子宫肌瘤是常见的妇科良性肿瘤,患者可能需要手术切除。

熟悉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术前评估、手术方法和术后护理对于确保手术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3. 剖宫产术:剖宫产是一种常见的产科手术,了解剖宫产的适应症、手术风险和术后护理是执业医师必备的技能。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历年真题必考知识点汇总-妇产科篇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历年真题必考知识点汇总-妇产科篇

页眉内容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历年真题必考知识点汇总系列是医学教育网特为广大考生整理的备考精华,涵盖了医考的各个科目,这里是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常考、必考知识点汇总,希望能给大家带去一些帮助。

1.大阴唇外伤后最易形成血肿。

2.阴道后穹窿位置最深,可穿刺或引流。

3.子宫峡部上为解剖学内口,下为组织学内口。

4.子宫内膜表面2/3为功能层,1/3为基底层。

5.宫颈黏膜上皮为单层高柱状上皮,阴道黏膜上皮为复层鳞状上皮。

6.子宫圆韧带起自宫角,止于大阴唇前端,维持前倾位。

子宫阔韧带限制向两侧倾斜,有子宫动静脉和输尿管穿过。

子宫主韧带横行于宫颈两侧和骨盆侧壁之间,固定宫颈位置、防止子宫下垂。

宫骶韧带维持子宫前倾。

7.输卵管有间质部(最狭窄)、峡部、壶腹部和漏斗部(拾卵)。

8.卵巢表面无腹膜,由生发上皮覆盖,上皮深面有卵巢白膜(防御作用)故不易感染。

9.卵巢固有韧带(卵巢韧带)是子宫与卵巢之间,微信号:med66_cdel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不需要切除此韧带。

卵巢悬韧带(骨盆漏斗韧带)是卵巢与骨盆之间,有卵巢动静脉穿过,只切除子宫不需要切除此韧带。

10.卵巢动脉起自腹主动脉,子宫、阴道、阴部内动脉起自髂内动脉。

11.阴道上段:子宫动脉。

中段:阴道动脉。

下段:阴部内动脉和痔中动脉。

12.右侧卵巢静脉→下腔静脉。

左侧卵巢静脉→左肾静脉。

13.淋巴:阴道下段、宫体两侧→腹股沟浅。

阴道上段→髂内、闭孔。

宫体、宫底、输卵管、卵巢→腰。

14.乳房发育是第二性征最初特征,是青春期发动标志。

月经初潮为青春期重要标志。

15.卵巢功能:生殖(产生卵子),内分泌(产生性激素)。

16.雌激素可正反馈作用于下丘脑-垂体。

17.排卵发生于下次月经来潮前14日。

18.黄体生命14天,排卵后7~8日高峰,9~10日退化。

19.雌激素在月经第7日(排卵前)卵泡分泌第1次高峰,排卵后7~8日黄体分泌第2次高峰。

孕激素在排卵后7~8日黄体分泌达高峰。

20.性激素为甾体激素(类固醇),肝脏代谢。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妇产科学重点归纳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妇产科学重点归纳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妇产科学重点归纳欲行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不需要切断的韧带是卵巢固有韧带。

阴道黏膜上皮为复层鳞状上皮,宫颈黏膜上皮为单层高柱状上皮。

判断中骨盆是否狭窄的重要指标是骶棘韧带的宽度(坐骨切迹宽度)。

腹主动脉f卵巢动脉,骼内动脉f子宫动脉、阴道动脉;左卵巢静脉一左肾静脉。

会阴侧切时会切到的盆底肌肉有:会阴深横肌、球海绵体肌、耻骨尾骨肌。

骨盆出口横径指坐骨结节前端内侧缘之间的距离。

骨盆入口前后径:11。

山,入口横径:13cm;中骨盆横径(坐骨棘间径):10cm;骨盆出口横径(坐骨结节间径):9cm。

骨盆外测量出口横径小于8cm,应测量出口后矢状径,二者之和大于15cm,可试产。

骼棘间径:23—26cm;骼嵴间径:25—28cm;骶耻外径:18—25cm。

骶耻外径<18cm,为扁平骨盆;坐骨结节间径<8cm,为漏斗型骨盆。

胎头于临产后迟迟不入盆,骨盆测量径线最有价值的是骶耻外径。

卵泡早期分泌量少,排卵前达高峰,以后降低,排卵后期再度增高的激素是雌激素;卵泡前半期分泌量少,排卵前一天骤升,一天骤降,并维持低水平的激素是黄体生成激素;卵泡期分泌量少,排卵后分泌量明显增加,8〜9天后下降的激素是孕激素。

胚胎期指的是受孕后的8周以内。

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的核下开始出现含糖原小泡,相当于月经周期的分泌期早期。

不发生周期性变化的组织是宫颈黏膜。

宫颈黏膜涂片显示典型的羊齿状结晶,表明处于月经周期的近排卵期。

宫颈粘液开始出现羊齿状结晶是在月经周期第6—7日。

基础体温高温相持续18日不降提示早孕可能,无高温相者提示无排卵。

检查早期妊娠快速准确的方法是B超显像法;最早在妊娠5周时见到妊娠环;受孕后7—9天可查血HCG,妊娠8—10周达高峰;高温相持续18日不下降;于妊娠18〜20周开始自觉胎动,并经孕妇腹壁能听到胎儿心音;24周后触诊可区分胎头、胎体;24周前胎心在脐下听到,24周在胎背听的清楚;24周—36周宜作骨盆内测量;16周—20周宜抽羊水细胞作染色体检查;20周起产前检查每4周1次,36周起每周1次。

妇产科学笔记(完美版)

妇产科学笔记(完美版)

名词解释1.月经初潮:青春早期各激素水平开始有规律性波动,直到雌激素水平达到一定高度而下降时,引起子宫撤退性出血即月经初潮。

2.卵巢周期:从青春期开始到绝经前,卵巢在形态和功能上发生周期性变化称卵巢周期。

3.卵泡闭锁:卵巢的绝大部分卵泡不能发育成熟,它们在卵泡发育的各阶段逐渐退化,退化的卵泡称为闭锁卵泡,这个过程称为卵泡闭锁。

4.生长卵泡:卵泡基底膜附近的梭形细胞形成两层卵泡膜,即卵泡内膜与卵泡外膜,这时的卵泡称生长卵泡。

5.排卵:卵细胞和它周围的细胞一起被排出的过程称排卵。

6.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性腺轴):正常情况下,下丘脑-垂体-卵巢三者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以维持动态平衡,这是月经周期的主要调节机构,称为下丘脑-垂体-卵巢轴。

7.顶体反应:当精子与卵子相遇,精子顶体外膜破裂,释放出顶体酶,称顶体反应。

8.假性糜烂:由于宫颈鳞柱状上皮交接部外移,宫颈表面出现糜烂面,称假性糜烂9.胎儿-胎盘单位:妊娠期甾体激素的合成由胎儿胎盘共同完成,称为胎儿-胎盘单位10.胎盘血管合体膜:为胎盘内进行物质交换的部位,是由合体滋养细胞、合体滋养细胞基底膜、绒毛间隙、毛细血管基底膜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五层组成的薄膜。

11.高危儿:a.孕龄<37周或≥42周;b.出生体重<2500g;c.小于孕龄儿或大于孕龄儿d.出生后一分钟内Apgar评分0-3分;e.产时感染f.高危妊娠产妇的新生儿g.手术产儿h.新生儿的兄姐有严重的新生儿病史或新生儿期死亡等12.胎势:胎儿在子宫内的姿势。

13.纵产势: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平行14.斜产势: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交叉呈角度15.横产势: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垂直16:早期妊娠:妇女于妊娠早期出现头晕、乏力、嗜睡、流泪、食欲不振或厌油腻、恶心、呕吐等现象17: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孕晚期,孕妇若较长时间取仰卧姿势,由于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使回心雪量及心搏出量减少,出现的低血压状态。

18.胎儿生物物理监测:是综合胎儿监护及B超所示的某些生理活动,以判断胎儿有无急性或慢性缺氧的一种监护方法,包括无激惹试验(NST)20分钟,胎儿呼吸运动(FBM)30分钟,胎动,肌张力(FT),羊水量(AFV)19.分娩:妊娠满28周及以后的胎儿及其附属物从临产发动直至从母体全部娩出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妇产科复习笔记重点(7)
月经
第二节月经
一、月经生理
(一)月经的定义:月经是指有规律的、周期性的子宫出血,是生殖功能成熟的外在标志之一。

(二)月经初潮:月经第一次来潮称月经初潮。

月经初潮年龄多在13~15岁之间。

(三)月经周期:月经周期从月经来潮第一天算起。

两次月经第1日的间隔时间称为一个月经周期,一般为28~30日。

提前或延后5日左右属正常范围。

(四)月经持续时间及出血量:正常月经持续时间为2~7日。

月经血量多于80ml即为病理状态。

(五)月经血的特征:呈暗红色除血液外,尚含有子宫内膜碎片、宫颈粘液及脱落的阴道上皮细胞。

月经血的主要特点是不凝固,月经血中含有前列腺素及子宫内膜有大量的纤溶酶,使已凝固的纤维蛋白裂解为流动的降解产物。

二、经期卫生
避免性生活及游泳,保持局部卫生,注意劳逸结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