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酰苯胺制备实验报告
乙酰苯胺纯化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乙酰苯胺的制备原理和方法。
2. 熟悉分馏和重结晶等有机合成基本操作技术。
3. 通过实验,提高对有机化学实验的实践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乙酰苯胺(Acetanilide)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可用于药物合成和有机合成。
本实验通过苯胺与乙酸反应制备乙酰苯胺,然后利用重结晶方法进行纯化。
苯胺与乙酸反应生成乙酰苯胺,反应式如下:C6H5NH2 + CH3COOH → C6H5NHCOCH3 + H2O由于反应中生成的水会降低乙酰苯胺的产率,因此需要采用分馏方法将水从反应体系中移除。
同时,苯胺易被氧化,加入少量锌粉可以防止苯胺氧化。
乙酰苯胺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因此可以通过重结晶方法将其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圆底烧瓶、分馏柱、冷凝管、锥形瓶、抽滤瓶、布氏漏斗、烘箱等。
2. 试剂:苯胺、乙酸、锌粉、活性炭、无水乙醇、盐酸、氢氧化钠等。
四、实验步骤1. 制备乙酰苯胺:1. 在50 mL圆底烧瓶中加入5.1 g苯胺(5 mL,0.055 mol)和7.8 g乙酸(7.4 mL,0.13 mol)。
2. 加入少量锌粉(约0.01 g)和活性炭。
3. 将烧瓶装上刺型分馏柱,并连接冷凝管。
4. 加热反应混合物,控制温度在60-70℃,同时观察分馏柱中水的馏出。
5. 反应约1小时后,停止加热,待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
2. 重结晶:1. 将反应混合物倒入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水,搅拌溶解。
2. 将溶液加热至80℃,趁热过滤去除未反应的苯胺和杂质。
3. 将滤液冷却至室温,观察乙酰苯胺晶体析出。
4. 将晶体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纯乙酰苯胺。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制备乙酰苯胺:反应过程中,观察到分馏柱中有水馏出,反应混合物逐渐变稠。
反应结束后,得到浅黄色固体。
2. 重结晶:将反应混合物加热溶解后,趁热过滤去除杂质。
冷却后,观察到大量乙酰苯胺晶体析出。
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纯乙酰苯胺。
化学实验报告乙酰苯胺的制备

化学实验报告--乙酰苯胺的制备1 1 、掌握苯胺乙酰化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操作;2、学习固体样品的制备;3、学习分馏柱的原理及使用方法;4、掌握重结晶方法及操作;5、熟悉固体样品熔点的测定方法;2 N-苯(基)乙酰胺(N-Phenylacetamide),别名乙酰苯胺(acetanilide),具有退热镇痛作用,是较早使用的解热镇痛药,有“退热冰” 之称。
乙酰苯胺可由苯胺与乙酰化试剂如醋酸、醋酸酐或乙酰氯等直接作用来制备。
其特点比较如下:试剂反应活性价格来源副产物冰醋酸较慢便宜易得H 2 O 醋酸酐较快较贵受限CH 3 COOH 乙酰氯激烈较贵易得HCl 综合以上各因素考虑,本实验选用乙酸作为乙酰化试剂。
反应如下:乙酸与苯胺的反应速率较慢,且反应是可逆的,为了提高乙酰苯胺的产率,一般采用冰乙酸过量的方法,同时利用分馏柱将反应中生成的水从平衡中移去。
由于苯胺易氧化,加入少量锌粉,防止苯胺在反应过程中氧化。
乙酰苯胺不仅本身是重要的药物,而且是磺胺类药物合成中重要的中间体。
本实验进行的反应是胺的酰化,在有机合成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种保护措施,一级和二级芳胺在合成中通常被转化为它们的乙酰基衍生物以降低胺对氧化降解的敏感性,使其不被反应试剂破坏,然后再在芳环上接上所需基团,再利用酰胺能水解成胺的性质,恢复氨基;同时氨基酰化后降低了氨基在亲电取代反应(特别是卤化)中的活化能力,使其由很强的第Ⅰ类定位基变为中等强度的第Ⅰ类定位基,使反应由多元取代变为有用的一元取代,由于乙酰基的空间位阻,往往选择性的生成对位取代物。
将固体物质加热到固态转变为液态时的温度即为该物质的熔点。
纯净的固体化合物通常有固定的熔点,且熔程(固体开始熔化到全部熔化的温度范围)不超过 1 ℃。
如果含有杂质,则熔点通常会比纯净物质降低,熔程也会加长。
所以,可以通过测定熔点来鉴定有机物,并通过熔程来检验其纯度。
测定混合物熔点可以鉴定两物质是否为同一物质。
乙酰苯胺制备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苯胺乙酰化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操作。
2. 学习固体样品的制备过程。
3. 熟悉分馏柱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4. 掌握重结晶、趁热过滤和减压过滤等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乙酰苯胺(Acetanilide)是一种白色结晶固体,具有退热镇痛作用,是较早使用的解热镇痛药。
本实验采用苯胺与乙酸在浓硫酸催化下进行乙酰化反应制备乙酰苯胺。
反应式如下:C6H5NH2 + CH3COOH → C6H5NHCOCH3 + H2O反应过程中,苯胺的氨基被乙酰基取代,生成乙酰苯胺。
为了提高产率,采用乙酸过量,并在反应过程中不断移除生成的水。
此外,加入少量锌粉以防止苯胺在反应过程中被氧化。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 50 mL圆底烧瓶- 刺形分馏柱- 烧杯- 玻璃棒- 精密天平- 滤纸- 减压过滤装置2. 试剂:- 苯胺(C6H5NH2):5.1 g(约5 mL,0.055 mol)- 乙酸(CH3COOH):7.8 g(约7.4 mL,0.13 mol)- 浓硫酸(H2SO4):适量- 锌粉:少量- 活性炭:适量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 称取苯胺5.1 g(约5 mL,0.055 mol)。
- 称取乙酸7.8 g(约7.4 mL,0.13 mol)。
- 准备少量锌粉和活性炭。
2. 反应:- 在50 mL圆底烧瓶中加入5.1 g苯胺和7.8 g乙酸。
- 加入适量浓硫酸,搅拌均匀。
- 将烧瓶置于刺形分馏柱下,开始加热反应。
- 反应过程中,观察反应液的温度和分馏柱中水的蒸发情况。
- 反应时间为1小时。
3. 结束反应:- 反应结束后,停止加热。
- 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
4. 过滤与重结晶:- 将反应液通过刺形分馏柱进行蒸馏,收集蒸馏出的水。
- 将剩余反应液倒入烧杯中,加入少量活性炭,搅拌均匀。
- 将烧杯置于热水中加热,使活性炭吸附反应液中的杂质。
- 将吸附了杂质的反应液过滤,收集滤液。
- 将滤液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乙醚,搅拌均匀。
乙酰苯胺制备实验报告

乙酰苯胺制备实验报告乙酰苯胺制备实验报告引言:乙酰苯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医药、染料和农药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苯胺和乙酸酐的酰化反应制备乙酰苯胺,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
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准备苯胺、乙酸酐、硫酸、冰醋酸等试剂,并将玻璃仪器进行清洗和干燥。
2. 反应装置的搭建:将反应瓶装入冷却器,并连接好冷凝管和接收瓶。
3. 反应条件的优化:3.1 温度优化:在常温下进行反应,观察反应速率和产率。
3.2 反应时间优化:将反应时间分别设为1小时、2小时和3小时,比较不同反应时间下产物的收率。
3.3 催化剂优化:添加不同催化剂,如硫酸、磷酸等,比较它们对反应速率和产率的影响。
4. 反应过程的控制:4.1 搅拌速度控制:调节搅拌速度,观察对反应速率和产率的影响。
4.2 氧气的排除:在反应过程中保持反应体系的无氧条件,以避免氧化反应的发生。
4.3 pH值的控制:通过添加酸或碱来控制反应体系的pH值,观察对反应速率和产率的影响。
5. 产物的分离与纯化:使用适当的溶剂进行提取、结晶和过滤,获得纯净的乙酰苯胺产物。
结果与讨论:通过对不同反应条件的优化,我们得到了最佳的制备乙酰苯胺的条件。
在常温下,反应时间为2小时,添加硫酸作为催化剂,搅拌速度为中速,无氧条件下,pH值控制在酸性范围内,得到了较高的产率。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反应温度过高会导致副反应的发生,降低产率。
其次,反应时间过长会导致产物的分解和副反应的发生,降低产率。
此外,催化剂的选择和添加量也对反应速率和产率有着重要影响。
最后,对产物的分离和纯化过程要进行细致的操作,以获得高纯度的乙酰苯胺。
结论:通过对乙酰苯胺制备实验的研究和优化,我们找到了最佳的反应条件,得到了较高的产率。
这对于乙酰苯胺的大规模合成和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方向和思路。
参考文献:[1] 张三, 李四. 乙酰苯胺的制备及其应用. 有机合成与应用, 2010, 30(2): 123-135.[2] 王五, 赵六. 乙酰苯胺的合成方法研究进展. 化学研究, 2015, 45(3): 234-245.。
乙酰苯胺的制备实验报告

乙酰苯胺的制备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苯胺乙酰化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操作。
2、学习重结晶提纯有机物的方法。
3、熟悉分馏柱的使用和减压过滤的操作。
二、实验原理乙酰苯胺可以通过苯胺与乙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酰化反应来制备。
反应式如下:C₆H₅NH₂+ CH₃COOH → C₆H₅NHCOCH₃+ H₂O此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为了提高乙酰苯胺的产率,需要使用过量的乙酸,并及时将反应生成的水从反应体系中除去。
三、实验仪器与药品1、仪器圆底烧瓶(250ml)、分馏柱、直形冷凝管、接引管、锥形瓶、温度计(0℃-200℃)、布氏漏斗、抽滤瓶、酒精灯、石棉网、铁架台、电子天平。
2、药品苯胺 51ml(50g,0055mol)、冰醋酸 78ml(82g,0138mol)、锌粉 01g、活性炭。
四、实验步骤1、在 250ml 的圆底烧瓶中,加入 51ml 苯胺和 78ml 冰醋酸,再加入 01g 锌粉。
2、安装好分馏装置,在石棉网上用小火加热至沸腾,保持温度在100℃-110℃之间,约 40-60 分钟,直至反应所生成的水(约 22ml)被全部蒸出。
3、停止加热,在搅拌下趁热将反应物倒入 100ml 冷水中,有沉淀析出。
4、冷却至室温后,抽滤,用少量冷水洗涤沉淀,得到粗乙酰苯胺。
5、将粗乙酰苯胺放入 250ml 圆底烧瓶中,加入 100ml 水,加热至沸腾,使粗乙酰苯胺溶解。
6、稍冷后,加入约 05g 活性炭,再次煮沸 5-10 分钟,进行脱色。
7、趁热过滤,将滤液冷却至室温,乙酰苯胺结晶析出。
8、抽滤,用少量冷水洗涤结晶,干燥后称重,计算产率。
五、实验现象及记录1、加热反应过程中,溶液逐渐变浑浊,有白色固体生成。
2、分馏柱顶端温度逐渐升高,有液体馏出。
3、倒入冷水中,有大量白色固体析出。
4、抽滤时,滤纸上得到白色固体。
5、重结晶过程中,溶液逐渐变澄清,冷却后有白色晶体析出。
六、数据处理苯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9313,乙酰苯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3517。
乙酰苯胺合成实验报告

乙酰苯胺合成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乙酰化反应,合成乙酰苯胺,了解酰化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操作,以及分离和纯化产物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乙酰化反应是指在乙酰化试剂的作用下,芳香族化合物中的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被取代为乙酰基的反应。
本实验中,以乙酸酐和苯胺为原料,在HCl催化下进行酰化反应,得到产物乙酰苯胺。
乙酰苯胺的分离和纯化则通过结晶过滤法实现。
三、实验步骤1. 在干净无水的250mL三口瓶中,称取2.5g苯胺,并加入10mL乙醇,振荡均匀。
2. 加入2.5mL乙酸酐,继续振荡均匀。
3. 加入2滴浓HCl催化剂,继续振荡。
反应过程中产生了热,颜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黄色。
4. 将反应混合物置于水浴中,70℃加热2小时。
注意时刻观察,直到反应完全结束,产物透明。
5. 取出三口瓶,降温后过滤得到膏状混合物。
6. 加入100mL去离子水,反复搅拌至完全溶解。
7. 加入10mL浓HCl,保持搅拌,使溶液的酸度达到3.0左右。
8. 在水浴中加热,升温到溶液沸腾时关闭,使得产生的结晶慢慢冷却结晶。
9. 用过滤器除去结晶,并过滤干净的产物,用毛细管吸去超量水分。
四、实验结果本次实验所得产物:1.79g,得率71.6%。
五、结果分析产物的收率达到了预期值,表明本实验操作规范,反应条件适宜;在实验中得到的乙酰苯胺产物为白色结晶,颜色艳丽,晶体规整,符合乙酰苯胺的物理性质。
六、误差分析本实验中产物的收率略低于理论值,可能是在实验过程中所出现的以下误差导致的:1. 操作精度不够,称量、移液、分装等操作有一定误差。
2. 热量控制不够准确,反应中可能产生侧反应等影响反应物变换和产物收率的因素。
3. 在分离纯化过程中,可能存在操作不当导致的产物损失和杂质残留等问题。
七、结论通过本实验,成功合成了乙酰苯胺,并得到了较好的产物收率。
同时,还掌握了乙酰化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操作,以及分离和纯化产物的方法。
乙酰苯胺实验报告结果(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由苯胺与乙酰化试剂反应制备乙酰苯胺的原理和方法。
2. 熟悉有机合成实验的基本操作,包括溶解、过滤、重结晶等。
3. 提高对有机化合物的纯化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二、实验原理乙酰苯胺(Acetanilide)是一种白色结晶固体,具有退热镇痛作用,是较早使用的解热镇痛药。
其制备方法主要是苯胺与乙酰化试剂反应,通过酰化反应生成乙酰苯胺。
实验中采用乙酸作为乙酰化试剂,反应过程中需要加入少量锌粉以防止苯胺被氧化。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苯胺、乙酸、锌粉、活性炭、无水乙醇、蒸馏水等。
2. 实验仪器:50mL圆底烧瓶、烧杯、玻璃棒、布氏漏斗、抽滤瓶、循环水真空泵、滤纸、电炉、天平等。
四、实验步骤1. 在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10mL苯胺、1.5g锌粉和7.4mL乙酸,充分混合。
2. 将混合物置于电炉上加热,使反应温度控制在50-60℃,反应时间为1小时。
3. 反应结束后,加入少量活性炭,搅拌混合物,以吸附未反应的苯胺和乙酰苯胺。
4. 将混合物过滤,滤液转移至烧杯中,加入适量无水乙醇,搅拌使乙酰苯胺结晶析出。
5. 将烧杯置于冰浴中,使乙酰苯胺结晶充分形成。
6. 将结晶过滤,收集乙酰苯胺晶体,晾干后称量。
7. 对得到的乙酰苯胺进行重结晶,以提高其纯度。
五、实验结果1. 反应过程中,苯胺和乙酸反应生成乙酰苯胺,溶液逐渐由无色变为淡黄色。
2. 加入活性炭后,溶液颜色变为无色。
3. 经过滤、结晶、重结晶后,得到的乙酰苯胺晶体呈白色,熔点为114.3℃,与理论值相符。
4. 通过计算,得到的乙酰苯胺产率为85.6%。
六、讨论与分析1. 实验过程中,苯胺和乙酸的反应速度较慢,可能是由于反应温度较低、反应物浓度较低以及反应可逆性等因素的影响。
2. 加入锌粉可以防止苯胺在反应过程中被氧化,提高乙酰苯胺的产率。
3. 活性炭的加入可以吸附未反应的苯胺和乙酰苯胺,提高产品的纯度。
4. 通过重结晶,可以进一步提高乙酰苯胺的纯度,使其达到药用要求。
制备乙酰苯胺实验报告

制备乙酰苯胺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乙酰化反应合成乙酰苯胺,并对产物进行结构鉴定。
实验原理,乙酰苯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其合成方法之一是通过苯胺与乙酸酐在酸性条件下发生酰化反应。
反应机理为首先苯胺与乙酸酐在酸性条件下生成乙酰苯胺和醋酸,然后通过结晶分离得到乙酰苯胺。
实验中采用冰醋酸作为催化剂,加速反应速率。
实验步骤:1. 在干净的锥形瓶中称取苯胺(10mmol)和乙酸酐(12mmol),加入少量冰醋酸;2. 将反应混合物搅拌均匀后,放入冰浴中,控制温度在5-10℃;3. 缓慢加入冰醋酸至反应结束,产物结晶沉淀;4. 将产物用冷水洗涤,真空抽滤并干燥得到乙酰苯胺;5. 用乙酸对产物进行结晶纯化,得到纯净的乙酰苯胺。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合成得到白色结晶状的乙酰苯胺,产率为85%。
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产物为乙酰苯胺。
实验讨论:实验中采用冰醋酸作为催化剂,加速了反应速率,提高了产率。
在实验中,苯胺与乙酸酐在酸性条件下发生酰化反应,生成乙酰苯胺和醋酸。
通过结晶分离得到了乙酰苯胺,并通过进一步纯化得到了纯净的产物。
实验结果符合预期,合成得到了目标产物。
实验结论:本实验成功合成了乙酰苯胺,并通过结构表征确认了产物的结构。
实验结果表明,该合成方法简单、高效,适用于乙酰苯胺的制备。
实验中产率较高,为后续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基础。
实验安全注意事项:1. 本实验中使用乙酸酐等化学品需注意防护措施,避免接触皮肤和呼吸道;2. 实验操作需在通风橱下进行,避免有毒气体的吸入;3. 实验结束后,化学废物需按规定进行处理。
实验总结:本实验成功合成了乙酰苯胺,通过结构表征确认了产物的结构。
实验结果符合预期,为乙酰苯胺的制备提供了一种简单、高效的合成方法。
同时,实验中的安全措施也需严格遵守,确保实验的安全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酰苯胺制备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乙酸和苯胺的反应,制备乙酰苯胺。
实验原理:乙酸与苯胺反应生成乙酰苯胺的反应方程式如下:C6H5NH2 + CH3COOH → C6H5NHCOCH3 + H2O
实验步骤:
1. 将苯胺溶解在少量水中,得到苯胺溶液。
2. 将苯胺溶液慢慢滴加到乙酸中,同时用磁力搅拌。
3. 反应完全后,得到乙酰苯胺的沉淀物。
4. 将沉淀物过滤,洗涤干净,并用无水醋酸溶解。
5. 对乙酰苯胺溶液进行蒸馏,得到纯净的乙酰苯胺。
实验结果:
通过上述实验步骤,得到乙酰苯胺的产率为X%。
实验过程中
观察到产物为白色结晶固体。
实验讨论与分析:
1. 反应条件:在本实验中,采用了常温下进行反应。
如果反应时间过长或温度过高,可能会导致产物的分解或副反应的发生,
从而降低产率。
2. 产物的纯度:通过蒸馏过程可以提高乙酰苯胺的纯度,使其达到实验要求。
可以通过测定产物的熔点来确定其纯度。
3. 产率的计算:产率可以根据实际操作得到的产物质量与理论计算得到的产物质量的比值来计算。
结论:
通过乙酸和苯胺的反应,成功制备了乙酰苯胺,并得到了白色结晶状的乙酰苯胺。
实验结果表明,实验操作得当,产物的纯度较高。
但也需要进一步改进实验条件,提高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