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TP转运中的遗传变异对药物处置和反应的影响

合集下载

遗传变异与药物反应的关系

遗传变异与药物反应的关系

遗传变异与药物反应的关系遗传变异是指不同个体之间的基因序列差异,这些差异会对药物的代谢、吸收和作用产生影响,进而影响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因此,研究遗传变异与药物反应的关系对于个体化药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遗传变异对药物代谢、药物吸收以及药物作用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遗传变异对药物代谢的影响药物代谢是指体内对药物进行化学转化从而改变药物的活性、毒性和排泄。

遗传变异可以导致体内酶系统功能的差异,从而影响药物的代谢速率。

例如,部分个体的细胞色素P450酶(CYP450)基因发生突变,导致其酶活性增强或减弱,进而影响药物的代谢过程。

另外,乙醇酸葡萄糖转移酶(UGT)基因中的变异也可影响对药物的解毒代谢。

因此,了解个体的遗传变异情况,对于确定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频率十分重要。

二、遗传变异对药物吸收的影响药物吸收是指药物经过给药途径进入体内的过程。

遗传变异可能会影响药物跨膜转运体的功能,从而改变药物在胃肠道或其他组织中的吸收速率。

举例来说,肠道中的多药耐药蛋白基因(MDR1基因)的突变可以导致该转运蛋白的活性减弱,降低对某些药物的吸收能力。

因此,遗传变异对于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药效具有一定的影响。

三、遗传变异对药物作用的影响药物作用是指药物与靶标结合后产生的药理效应。

不同个体之间由于遗传变异导致靶标的功能差异可能会影响药物的作用效果和副作用产生。

例如,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突变会导致氨茶碱等治疗支气管痉挛的药物效果的差异。

此外,钠-钾-氯共转运体基因(NKCC1)突变也被发现与利尿剂对高血压患者体内水钠平衡的调节能力相关。

因此,了解靶标的遗传变异情况,对于正确选择药物和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遗传变异对药物的代谢、吸收和作用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在制定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时,了解个体的遗传变异情况十分必要。

未来随着个体基因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预测个体对药物的反应将更加准确和精确,为个体化药物治疗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遗传变异与药物反应的关系研究

遗传变异与药物反应的关系研究

遗传变异与药物反应的关系研究近年来,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遗传变异与药物反应之间的关系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人类的基因组是由数十亿个碱基对组成的,而这些碱基对的不同排列和变异,决定了个体的遗传信息。

这些遗传变异可以影响人体对药物的代谢、吸收和反应,从而对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产生重要影响。

首先,遗传变异可以导致药物代谢酶的活性变化。

药物代谢酶是参与药物代谢的重要酶类,包括细胞色素P450酶家族(CYP450)等。

CYP450酶家族在肝脏和其他组织中广泛分布,负责将药物转化为更容易排出体外的代谢产物。

然而,由于个体基因组的差异,CYP450酶的活性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CYP2D6基因的变异可以导致该酶的活性降低,从而影响药物的代谢速率。

因此,对于某些药物来说,对于不同基因型的个体,药物的代谢速率和药物浓度可能会有所不同,从而导致不同的药物反应。

其次,遗传变异还可以影响药物的吸收和分布。

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和分布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药物转运蛋白的表达和功能。

药物转运蛋白是负责调控药物在细胞膜上的转运的蛋白质。

例如,P-糖蛋白(P-gp)是一种重要的药物转运蛋白,参与药物的吸收和排泄。

然而,个体基因组的变异可能导致P-gp的表达和功能的改变,从而影响药物的吸收和分布。

因此,个体基因组的变异可以影响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和效果。

最后,遗传变异还可以影响个体对药物的反应。

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往往与药物的靶点有关,而药物的靶点往往是由基因编码的蛋白质。

因此,个体基因组的变异可以导致药物靶点的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例如,对于一些药物来说,基因突变可能导致药物靶点的亲和力降低,从而降低药物的疗效。

此外,基因突变还可能导致药物靶点的结构改变,从而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的风险。

综上所述,遗传变异与药物反应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个体基因组的变异可以影响药物的代谢、吸收和反应,从而对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产生重要影响。

医学研究发现遗传突变对药物效应的影响

医学研究发现遗传突变对药物效应的影响

医学研究发现遗传突变对药物效应的影响医学领域中,个体之间对同一药物的反应往往存在差异。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这种差异可能与遗传突变有关。

遗传突变是指个体基因组中发生的改变,这些改变可能影响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吸收和作用方式,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本文将介绍医学研究发现的遗传突变对药物效应的影响,并探讨这一发现在临床实践中的意义。

1. 遗传突变与药物代谢酶药物的代谢通常在体内由酶催化下进行。

一些研究表明,遗传突变可以导致药物代谢酶的功能改变,从而影响药物的代谢速率和药物浓度。

例如,CYP2D6酶是人体内主要参与药物代谢的酶之一,而某些遗传突变可以导致CYP2D6酶活性降低,进而影响药物代谢速率。

此外,某些遗传突变还可能导致药物代谢酶的活性增强,从而使某些药物的血药浓度过高,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2. 遗传突变与药物靶点药物在体内作用的靶点常常是特定的蛋白质。

一些研究发现,遗传突变可以影响药物与靶点之间的结合亲和性,进而影响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例如,某些抗癌药物通过与癌细胞中的特定蛋白结合,抑制细胞增殖。

然而,某些遗传突变可以导致这些蛋白的结构改变,从而影响药物与蛋白的结合能力,减弱药物的抗癌效应。

3. 个体基因型对药物疗效的预测遗传突变对药物效应的影响使得个体基因型成为预测药物疗效的重要因素。

个体基因型是指一个人的遗传组合情况,可以通过基因测序等技术手段进行检测。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个体基因型,选择最合适的药物和剂量,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的风险。

这一方法被称为个体化药物治疗,已在某些特定疾病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4. 遗传突变研究的应用前景目前,遗传突变对药物效应的影响还在不断研究之中。

科学家们正在探究更多与药物代谢和靶点相关的遗传突变,以进一步提高个体化药物治疗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我们有望在临床实践中更好地理解遗传突变与药物效应之间的关系,并为患者提供更为安全和有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遗传与药物反应基因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遗传与药物反应基因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遗传与药物反应基因对药物代谢的影响遗传与药物反应基因是指通过遗传方式传递给后代的特定基因,它们在人体内起着重要的作用,决定了个体对药物的代谢是否正常。

药物代谢是指人体内药物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转化为代谢产物并被排泄出去的过程。

由于每个人的基因组成都不相同,因此药物对每个人的代谢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本文将探讨遗传与药物反应基因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1. 遗传与药物代谢相关基因遗传与药物代谢相关基因主要包括药物代谢酶基因和药物转运蛋白基因。

药物代谢酶基因是编码药物代谢酶的基因,它们负责将药物转化为代谢产物,包括药物的激活和灭活,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

药物转运蛋白基因则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转运和排泄过程。

2. 遗传多态性与药物代谢遗传多态性是指人群中存在的基因型和表型多样性。

在药物代谢过程中,遗传多态性可能导致药物代谢酶和药物转运蛋白的功能和表达水平的差异。

一些基因型的个体可能具有较快的药物代谢能力,而另一些基因型的个体则可能具有较慢的药物代谢能力。

这些差异可能导致个体对药物的反应和药物疗效的差异。

3. 药物剂量和个体化治疗由于个体基因的差异,相同剂量的药物可能对不同的个体产生不同的效果。

个体化治疗是一种基于个体基因型和表型的药物治疗策略,旨在通过调整药物剂量和给药途径,以达到最佳的药物治疗效果。

通过遗传检测,可以确定个体的药物代谢能力,选择合适的药物剂量和给药途径,降低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风险,提高治疗效果。

4. 药物代谢基因与药物反应性药物反应基因与个体对药物的反应有密切关系。

一些药物代谢基因的多态性在药物治疗中已经得到广泛研究,并与个体对药物的耐受性、疗效和不良反应风险相关联。

例如,CYP2D6基因的多态性已被证明与抗抑郁药物、抗精神病药物和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风险相关。

因此,通过检测相关药物代谢基因的多态性,可以指导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

5. 药物与药物相互作用除了遗传与药物代谢基因的影响外,药物之间也可能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代谢。

遗传多态性在药物治疗中的应用

遗传多态性在药物治疗中的应用

遗传多态性在药物治疗中的应用药物治疗已经成为人类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然而,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个体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这也是人们一直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现在的研究已经证明,遗传多态性是导致药物反应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

遗传多态性是指基因在人群中存在的多种不同形式,它可以影响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吸收、分布和排泄。

具有遗传多态性的基因通常分为三类:代谢酶基因、转运蛋白基因和受体基因。

代谢酶基因是指参与药物代谢的酶的基因,如细胞色素P450酶、醛脱氢酶等。

这些酶可以将药物分解成代谢产物,甚至在体内形成有毒代谢产物。

因此,基因多态性会导致药物的代谢速率不同,从而影响药物的药效和毒性。

举个例子,细胞色素P450酶是一种参与药物代谢的酶,在人群中存在多个基因型,其中CYP2D6*4、CYP2D6*5、CYP2D6*10等基因型与药物代谢速率的差异明显。

如果使用需要CYP2D6参与代谢的药物,基因型CYP2D6*4、CYP2D6*5的个体代谢速率明显降低,需要调整药物的剂量或者选择其他的药物治疗。

转运蛋白基因是指参与药物运输的蛋白质的基因,如P-gp、OATP等。

这些蛋白可以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吸收、推出和分布。

基因多态性会导致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和分布不同,从而影响药物的药效和毒性。

举个例子,P-gp是一种药物转运蛋白,参与药物从血液向组织的转运。

在人群中存在多个基因型,其中Mdr1基因的突变会导致P-gp表达量降低,药物的转运速率降低,从而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和代谢。

受体基因是指参与药物作用的受体基因,如β肾上腺素能受体、肝素受体等。

这些受体基因的多态性会影响药物的作用效果和副作用。

举个例子,β肾上腺素能受体是一种神经递质的受体,在人群中存在多个基因型。

如果使用β受体激动剂,基因型变异的个体对药物的反应差异明显,需要调整药物的剂量或者选择其他的药物治疗。

遗传多态性的应用在临床上是必不可少的。

在个体化药物治疗中,遗传多态性的检测可以为医生提供药物治疗方案的参考,以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药物治疗中的遗传学因素对药物反应的影响

药物治疗中的遗传学因素对药物反应的影响

药物治疗中的遗传学因素对药物反应的影响遗传学在药物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个体间的遗传差异可以导致个体对药物反应的差异。

因此,了解遗传学因素对药物反应的影响是实现个体化药物治疗的关键。

本文将从药物代谢酶的遗传多态性、药物靶点的突变以及个体对药物敏感性与耐受性的遗传基础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药物代谢酶的遗传多态性药物代谢酶在药物消除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而某些药物代谢酶的活性可能会受到遗传多态性的影响。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CYP2D6酶,它主要参与药物的氧化代谢,包括多种精神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

然而,CYP2D6酶的活性在个体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这与其基因多态性密切相关。

例如,持有CYP2D6*1/*1基因型的个体具有正常代谢能力,而持有CYP2D6*4/*4基因型的个体则可能表现出极弱的代谢能力。

因此,对于使用CYP2D6底物药物的患者,了解其CYP2D6基因型将有助于合理调节药物剂量,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二、药物靶点的突变药物靶点也可能受到基因突变的影响,从而导致个体对药物的反应变化。

一个例子是欧洲人群中HER2基因的扩增突变,该突变与乳腺癌的发生率显著相关。

药物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通过抗体与HER2靶点结合,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然而,HER2扩增突变的乳腺癌患者往往对曲妥珠单抗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这与其基因突变导致的对药物靶点的过度表达有关。

因此,在制定乳腺癌治疗方案时,对HER2基因的突变状态进行基因检测,有助于选择合适的药物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三、个体对药物敏感性与耐受性的遗传基础个体对药物敏感性和耐受性的差异也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

例如,TPMT(thiopurine methyltransferase)基因的多态性与患者对硫唑嘌呤(Azathioprine)等免疫抑制剂的敏感性和耐受性密切相关。

具有TPMT变异型基因型的患者对硫唑嘌呤的代谢能力降低,因此剂量过高可能导致严重的骨髓抑制,而剂量过低则可能无法达到治疗效果。

遗传变异对药物反应的影响

遗传变异对药物反应的影响

遗传变异对药物反应的影响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药物的治疗效果越来越关注。

然而,药物反应的结果并不总是预期的,因为遗传变异可能会影响个体对药物的反应。

这篇文章将探讨遗传变异对药物反应的影响。

一、遗传变异对药物代谢的影响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通常由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进行催化代谢。

这个酶系统是由基因控制的,因此基因的变异可能会对药物的代谢产生影响。

这种变异可能会导致药物代谢速度的变化,从而影响药物治疗效果。

例如,华法林是一种治疗心脏病和中风的药物,可以防止血栓形成。

然而,某些人的CYP2C9基因变异会影响华法林的代谢,导致药物过度积累,从而增加出血的风险。

因此,在使用华法林之前,医生需要先对患者进行基因检测,以了解患者是否有这种变异。

二、遗传变异对药物吸收的影响药物吸收通常发生在胃肠道,胃肠道细胞的基因变异可能会导致药物吸收速度和程度的变化。

例如,药物葡萄糖酸钙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一种药物,它需要在胃肠道中吸收钙离子,但某些人的基因变异可能会导致吸收速度不够快,从而影响治疗效果。

三、遗传变异对药物靶标的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通常依赖于其与特定蛋白质的结合,并激活特定信号通路。

基因变异可能会影响这些蛋白质的表达或功能,从而影响药物治疗效果。

例如,埃克替尼是一种治疗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药物,可以抑制表达BCR-ABL融合蛋白。

然而,某些人的基因变异可能会影响BCR-ABL融合蛋白的表达,因此患者对埃克替尼的反应可能会有所不同。

四、遗传变异对药物副作用的影响药物副作用是治疗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

然而,基因变异可能会导致某些人对药物的副作用更加敏感,从而增加治疗的风险。

例如,tamoxifen是一种治疗乳腺癌的药物,并且可能会导致子宫内膜癌的副作用。

然而,某些基因变异可能会影响etoxifen代谢,导致药物过度积累,从而增加子宫内膜癌的风险。

五、结论遗传变异对药物反应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对于某些药物,基因检测可能是非常必要的,以了解患者是否携带未知遗传变异,并相应地进行调整治疗。

药物代谢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药物代谢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药物代谢的遗传学研究进展在现代医学领域,药物代谢的遗传学研究正逐渐成为一个关键的焦点。

我们都知道,药物在体内的作用和效果因人而异,有些人对某种药物反应良好,而另一些人可能会出现副作用甚至治疗无效的情况。

这其中,遗传学因素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药物代谢是指药物进入体内后,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被转化为活性或非活性物质,最终排出体外的过程。

而参与这个过程的酶、转运蛋白等,其编码基因的遗传变异,会显著影响药物的代谢速度和效果。

首先,细胞色素 P450 酶系(CYP450)是药物代谢中最重要的酶家族之一。

CYP450 酶系中的多个亚型,如 CYP2D6、CYP2C9 和CYP3A4 等,其基因的多态性与众多药物的代谢密切相关。

例如,CYP2D6 基因存在多种变异型,导致个体间代谢能力差异巨大。

对于某些经由 CYP2D6 代谢的药物,如抗抑郁药阿米替林,代谢能力弱的个体可能会因药物蓄积而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而代谢能力强的个体则可能无法达到有效的治疗浓度。

除了 CYP450 酶系,其他药物代谢相关的酶,如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和 N乙酰基转移酶(NAT)等,其基因的遗传变异也对药物代谢有着重要影响。

UGT 基因的变异可能影响某些抗癌药物的代谢和疗效,而 NAT 基因的多态性与抗结核药物的副作用相关。

药物转运蛋白在药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其中,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OATP)和 P糖蛋白(Pgp)是研究较多的两类转运蛋白。

OATP 基因的变异可能影响药物在肝脏的摄取,从而影响药物的代谢和疗效。

Pgp 基因的改变则可能影响药物在细胞内的浓度,进而影响药物的作用。

在遗传学研究方法方面,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等高通量技术的应用,使得我们能够更全面地探索药物代谢相关的遗传变异。

GWAS 通过对大量个体的基因组进行扫描,寻找与药物代谢表型相关的遗传位点,为药物代谢的遗传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数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A TP转运中的遗传变异对药物处置和反应的影响总结:在过去十年中对药物代谢酶的遗传变异和转运蛋白如何促进药物反应观察到的变化的理解有着显著的进步。

药物转运中,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OATP)类转运体已被证明对各种临床上重要的药物,特别是在器官如肠和肝脏中的细胞摄取处置特别重要;我们现在知道OATP活性改变可形成疗效的减少和药物相关毒性的风险增加。

OA TP1B1和OA TP1B3被广泛认为是从门脉血管调节药物的肝细胞摄取从而调节全身暴露和肝基板药物提取的家族的肝脏特异性成员。

另一方面,OA TP2B1及OA TP1A2表达在肠肠细胞的顶膜,虽然影响其药物底物的吸收。

因此,这些OA TP转运蛋白的遗传变异对药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以及在药物疗效和毒性方面的药效学反应有临床相关功能的后果。

本文提出现有的关于OA TP1B1,OATP1B3,OA TP2B1和OATP1A2遗传变异在药物反应,疗效和最佳治疗期方面相关的证据。

介绍药品不良反应(ADR),定义为使用处方药相关的消极和不良后果,并认为影响2-6%的住院患者1,2。

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与患者间的药物反应差异有关,导致不可预知的药物处置和药理作用,从而阻碍了最佳药物治疗的交付和给药方案3,4。

对药物反应的个体差异可能来自多种因素,包括环境,遗传,合并症,以及药物处置(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决定因素。

个性化医疗和药物基因组学代表了设法了解个体差异的分子因素对药物反应,并在选择适当的药物治疗和剂量下利用个人的基因构成与临床变量相结合的重要领域。

在认识到药物遗传学的重要性,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已经成立超过100种药物的遗传信息药物标签6。

在过去的十年中,多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已确定在细胞色素P450同功酶(细胞色素有)显示,预测药物处置和临床反应7。

虽然大部分焦点都在CYP酶,越来越多的在各种组织细胞膜表达的药物转运蛋白确定了各种外源性化学物质的处置和排泄8。

转运蛋白可分为两大类,将底物泵出细胞的外排转运蛋白,同时吸收转运蛋白利于底物流入细胞(图1)。

有几个摄取转运蛋白的家族负责一个大范围的药物从血液穿过质膜的细胞摄取9。

特别是,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家族,表达于器官如肠,肝和肾具有药物吸收,消除和组织分布的程度重要的临床意义9。

有新的证据与OATP转运功能和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的变化有关系10。

此外,在SLCO基因编码的OA TP功能性遗传变异可能有助于药物处置和反应的变异11。

因此,更好地了解单核苷酸多态性在OATP的影响将是提供最佳的药物治疗必不可少的。

目前综述OA TP的SNP,具体是OA TP1B1,OATP1B3,OA TP2B1和OA TP1A2,对配置和其药物底物的反应的效果。

OA TP目前,人类OATP家族由11名成员组成和编码这些转运蛋白的基因被列为SLCO12。

OA TP1B1,OATP1B3和OA TP2B1表达在肝细胞基底膜,并负责协助来自门静脉循环的底物的肝细胞摄取。

而OATP1B1和OATP1B3是在肝脏中完全表达,OA TP2B1似乎表达更普遍,包括肠细胞的刷状缘膜,有利于它的底物的吸收15。

反之,虽然OATP1A2是第一个在肝中被识别的OA TP,它的表达主要是在血脑屏障的水平,并在较小程度肠上。

16 OA TP表明广泛的底物特异性用于输送各种内源性物质,包括胆汁酸,激素结合物,以及胆红素,和药物基质,如利福平,他汀类药物,非索非那定和甲氨蝶呤1718。

OA TP1B1在正弦膜表达的肝特异性OA TP1B1负责他汀类药物的肝摄取,某些抗糖尿病药,以及许多化学治疗剂1719。

底物的详细列表可以在表1中找到。

值得注意的,OA TP1B1一直是最广泛的研究的OATP,可能与已知的SLCO1B1基因相关的功能多态性。

果然,相当多的关注已经给了导致功能性后果如改变表达,定位和功能活动划分的SNP或单倍型。

OA TP1B1的遗传变异:体外数据:在2001年,我们的小组是第一个确定和功能性显示SLCO1B1多态性20。

应该指出在2001年,这个转运蛋白被称为OATP-C,以及OA TP2或SLC21A6。

随后,转运领域采用一个标准化的命名系统,从那时起,这个转运被命名为OA TP1B1。

我们识别了欧洲裔美国人和非裔美国人的一共14个编码区的非同义SNP位点,此外现在被广泛引用的这三个非保守多态性包括c.388A> G,c.455G> A,c.721G> A变异。

我们基于单倍型分析创建了变体SLCO1B1等位基因的列表。

17个等位基因被定义和指定为SLCO1B1* 1(a,b,c)到SLCO1B1*14,其中SLCO1B1*1a表示野生型等位基因。

在体外定义的变体的功能分析表明,几种变体赋予所用底物雌二醇- 17β-葡糖苷酸,雌酮-3 - 硫酸酯,和利福平摄取的减少,表明这些变体的一个子集可以解释在药物处置的个体差异。

有趣的是,与改变的运输功能有关的许多变种产生第五胞外环内或跨膜结构域改变的氨基酸。

此外,我们发现,一些变异影响OATP1B1(*2,*3,*5,*9*6)的细胞膜表面表达。

与膜表达降低一致,c.521C> T单核苷酸多态性影响最大传输速度,而不是转运动力学的底物的亲和力2021。

最近,Michalski等人分析了81人肝样品和定义SLCO1B1* 18作为基因的天然存在的突变22。

然而,这种变异的功能结果需要进一步评估。

降胆固醇类的他汀类药物通过在肝的靶向HMG-CoA还原酶发挥其药理作用,因此,转运蛋白介导的对他汀类药物肝摄取的遗传变异的效果已被广泛地研究。

与SLCO1B1*1a中的蛋白质相比,SLCO1B1*1c,* 2,* 3,*5,* 6,*9,*12和*13等位基因都出现OATP1B1介导的对瑞舒伐他汀的摄取减少23。

那些确定的变体,c.512T>ÇSNP也与阿托伐他汀21,西伐他汀21,普伐他汀21,以及抗高血脂药物依泽替米贝24的活性代谢物的降低的转运活性相关。

超出降脂药物,这种变异也影响许多其它底物,包括伊立替康SN-3825的代谢物,利福平26,和阿曲生坦27的运输。

体外另一种常用的研究变种是c.388A> G(SLCO1B1*1b)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但其对OA TP1B1转运的体外影响似乎是有争议的。

而一些研究发现活性下降20,24,26,其他人发现活动增加或运输活动没有改变,这取决于在转运实验中所用的底物和表达系统28,29。

更为重要的一个事实是c.521T> C和c.388A> G SNP可以是连锁不平衡,并导致4功能不同的单倍型。

单倍型分类如下:c.388A/c.521T组合被指定为*1a:c.388G/c.521T组合被指定为*1b;c.388A/c.521C组合被指定为* 5;和c.388G/c.521C组合被指定为*15 28。

有趣的是,SLCO1B1* 15突变体对雌二醇-17β-D-葡萄糖醛酸苷在体外的转运活性与SLCO1B1*1a相比减少了超过70%29。

同样,普伐他汀,阿托伐他汀,西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和SN-38的摄取被认为通过*15单倍型降低212325。

另外,设在SLCO1B1的启动子区域的SNP,被认为与c.521T> C和c.388A> G处于连锁不平衡30。

虽然这个SNP在启动子中发现,观察日本人口的肝脏样本中无表达差异31。

与c.512T> C和c.388A> G变异体结合的含g.-11187G>A启动子变异的单体型被指定为SLCO1B1*17。

SLCO1B1 SNP和单倍型的特征分别总结于表2和表3中。

OA TP1B1的遗传变异:体内数据:给出的证据支持OA TP1B1对体外野生型底物的肝摄取的作用,若干组研究SLCO1B1的遗传变异对底物的药代动力学和反应在人体内的影响。

也许最广泛研究的一类与OA TP1B1相关的药物是他汀类药物。

显著个体差异存在于血浆浓度普伐他汀尽管代谢其程度是小的32。

鉴于普伐他汀是公认的OA TP1B1的体外底物33,OA TP1B1功能丧失被预测导致在肝细胞中有限的普伐他汀,从而导致血浆中更高的积累。

Nishizato等人首先描述SLCO1B1基因型与普伐他汀药代动力学的关系34。

携带SLCO1B1*15等位基因的个体与SLCO1B1*1a的个体相比有显著降低的清除率。

因此,与SLCO1B1*1a携带者相比,SLCO1B1*15/*15个体的普伐他汀的血药浓度曲线下的面积(AUC)进增加了近两倍。

这些发现在41名健康受试者被复制,据此,与SLCO1B1*1a的个体比较,含c.512T> C杂合子的个体AUC高出106%30。

此外,SLCO1B1*15和*17杂合子携带者导致增幅最高的AUC,分别为1.9和2.3倍30。

在后来的研究中,Igel等人确认c.512T> C对普伐他汀药代动力学的作用也可以在稳定状态下多次给药看到35。

总的来说,这些人体数据无疑支持SLCO1B1 c.512T>Ç单核苷酸多态性改变普伐他汀性质的作用。

研究结果显示,在SLCO1B1 c.521T>Ç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存在下,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有相同的趋势,其中的AUC分别显著上升2.4和1.7倍3637。

但是,亲脂性的辛伐他汀内酯的AUC没有观察到显著差异,但酸的形式高了3.2倍,这表明他汀类的亲水性决定SLCO1B1* 5对他汀类药物的肝摄取的程度38。

虽然SLCO1B1*5基因型对他汀类性质的影响符合分析c.388A> G(*1b)SNP对普伐他汀的OA TP1B1介导的转运的影响发生冲突的体外研究结果。

携带SLCO1B1*1b的个体与野生型*1a携带者相比有较低的血浆浓度,提示普伐他汀进入肝脏增强3940。

这是相对于体外基因型的除了施加普伐他汀相反的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所观察到的活性比SLCO1B1*5降低。

反之,罗苏伐他汀的SLCO1B1*1b的基因型对药代动力学的相反作用没有被观察到,这表明其作用可能是底物依赖性41。

有趣的是,患有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有SLCO1B1 G.-11187G> A变异等位基因的两个孩子的普伐他汀AUC比野生型等位基因的儿童患者低70%42。

两者合计,SLCO1B1基因型无疑会影响他汀类药物的配置,其中降低的肝细胞摄取导致等离子体曝光增强,反之亦然(图2)。

更重要的是,这可能伴随着降脂功效的降低由于抑制HMG-辅酶A还原酶需要足够的肝浓度。

正因为如此,SLCO1B1基因变异的临床意义已经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情况下被最广泛的研究(表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