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生物制品生产企业GMP检查的指南

合集下载

GMP检查指南

GMP检查指南

GMP检查指南一、通用指南(一)基础设施1.地板、墙面、天花板完好无裂缝,易于清洗和消毒。

2.地漏必须有防虫防鼠防臭装置,干净且要定期检查及消毒.3.保持良好的排水系统,以免积水、污物对食品造成污染或为有害动物提供孽生源。

与外界连接的排水口要安装防鼠防虫设施。

4.传递区域应有紫外灯消毒设施。

5.工作场所应有充足的照明,车间内安装在生产线上的的灯具必须加上防护罩,防止破裂的玻璃碎片混入产品中。

6.屋顶及应急门连接处密封,使害虫无法进入。

7.通过点的管道和电线管等必须是完全密封的。

8.定期检查通风设备和所有进出风口和过滤器。

9.现场是否有维护安全的设施,消防设施是否方便使用。

10.设备和器具表面完好且无锈迹。

11.检查布袋过滤器的完整性,并定期更换.12.可开的管道末端必须密封,不敞口。

13.垃圾筒等需套袋,必须有盖,并指定区域,储存区域无积水,并及时清理(不得超过容器的3/4)。

14.天花板须保持一定的坡度,使冷凝水不直接滴落等。

(二)环境及人员卫生1。

有明显的卫生要求指示在每个指定区域的进口处。

2. 红线作为蓝白区的隔离线,红线内不可放置个人物品,以确保私人物品与工作衣、鞋隔离开.3。

进入白区必须更衣、洗手;有下列情形之一必须洗手消毒:开始工作前,去洗手间、更衣后,处理废弃物后,离开工作区域进行与生产无关的工作重新返岗前,接触产品前。

4.所有在工作中要接触食品或生产设备的员工每年进行一次食品从业人员的体检,每季度进行一次沙门氏菌检测。

5.生产作业人员有皮肤切口或伤口的工人不可直接接触食品的岗位,如在其它的岗位,须用防水胶带把伤口包好后工作。

6.地面没有明显的灰尘、粉尘、积水和奶垢。

7.白区喷雾时,生产停止,设备须密封.产品和包装材料须移出并妥善保护;喷雾结束后须清洁设备表面。

8.有潜在污染的清洁应在蓝区进行。

9.不同类型的废物应放在相应的废弃物容器内,废料必须每天清理出生产区域。

10.包装材料不允许作为废弃物容器.11.白区的废弃物容器必须不用手动。

药品GMP检查指南(生物制品)

药品GMP检查指南(生物制品)

一.机构与人员[检查要点]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组织机构对做好药品生产全过程监控至关重要;适当的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是保证药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人员的职责必需以文件形式明确规定;培训是实施药品GMP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0402 生物制品生产企业生产和质量管理负责人是否具有相应得专业知识(细菌学、病毒学、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免疫学、医学、药学等),并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以确保在其生产、质量管理中履行其职责。

1.主管生物制品生产企业的生产和质量管理的企业负责人应具备医药及生物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才能确保其在生产、质量管理中履行职责。

生物制品是药品的一大类别。

生物制品是应用普通的或以基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细胞工程(Cell Engineering)、蛋白质工程(Protein Engineering)、发酵工程(Fermentation Engineering)等生物技术获得的微生物(细菌、噬菌体、立克次体、病毒、寄生虫等)、细胞及各种动物和人源的组织和体液等生物材料制备,其制备过程是生物学过程和无菌操作过程,并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的药品。

我国目前生产和使用的生物制品有200多种,各生物制品生产企业所生产的品种各不相同,基于生物制品起始原辅材料、生产制备过程及质量控制等的固有特性,细菌类或病毒类疫苗(包括毒素、类菌素、抗毒素及抗血清等)生产企业的生产和质量管理负责人应具备细菌学或病毒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流行病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细胞因子及其他活性生物制剂生产企业,应具备生物化学、免疫学、分子生物等方面的专业知识;DNA产品生产企业,应具备现代生物技术、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体内及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应具备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化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血液制品生产企业,应具备生物化学、分析生物学、病毒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2.本项规定应具备的相应专业知识,也不可机械地局限到一个人所学的具体专业学科。

GMP检查指南

GMP检查指南

附录·1 ·——————————————————————————————————————————目录·通则·一.机构与人员 (1)二.厂房与设施 (3)三.设备 (19)四.物料 (25)五.卫生 (31)六.验证 (35)七.文件 (40)八.生产管理 (43)九.质量管理 (48)十.产品销售与收回 (52)十一.不良反应与用户投诉 (53)十二.自检 (54)附录:示例与参考 (57)一.国内外洁净级别标准比较 (57)二.微生物室主要功能间的设置 (60)三.更衣、气锁及除尘 (65)四.非最终灭菌无菌药品平面布置常见问题剖析 (73)五.质量管理部门的质量职能 (78)1一、机构与人员【检查核心】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组织机构对保证药品生产全过程受控至关重要;适当的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是保证药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人员的职责必须以文件形式明确规定;培训是实施药品GMP的重要环节。

【检查条款及方法】*0301企业是否建立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机构,明确各级机构和人员的职责。

1.看企业组织机构图,查生产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及功能设置(图示),是否涵盖生产、质量、物料仓储、设备、销售及人员管理等内容并有负责培训的职能部门/人员。

2.查企业分管生产及质量的负责人、生产及质量管理部门相关中层干部基本情况,内容包括:、职务、职称、学历、毕业院校、所学专业、从药年限、所在岗位等。

3.生产管理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通常有一些共同的质量责任,如:3.1制定书面规程和其他文件;3.2对生产环境的监控;3.3工厂卫生;3.4工艺验证和分析仪器的校验;3.5人员培训,包括质量保证系统及其实施;3.6供应商的审计;3.7被委托(加工或包装)方的批准和监督;3.8物料和产品储存条件的确定和监控;3.9记录的归档;3.10对GMP实施情况加以监控等;3.11因监控*些影响质量的因素而进行取样、试验或调查。

企业药品GMP检查指南

企业药品GMP检查指南

企业药品GMP检查指南企业药品GMP检查指南是指为了保障药品的质量和安全,而对企业制药流程、设备、人员、环境、原材料等方面进行的一系列检查。

本文将从GMP检查的概念、实施原则、检查重点以及企业考核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企业排查问题提供帮助。

一、GMP检查的概念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即所谓良好的生产规范,是指在制药生产流程中,通过一系列的良好的制药规范、控制措施和检验方法,来保证生产的药品质量与安全等一系列标准。

GMP将各种生产环节与质量管理结合,以养成一套科学、规范、完善和可行的制药流程,让制药企业在药品研发和生产中自我约束,实现提供安全、有效、质量可靠的药品目标的行业标准。

在GMP检查中,检查单位或个人会对制药企业的流程、人员、设备、环境、原材料等多方位进行了解核查,以判定各环节是否符合相关的GMP标准规范,确定制药流程是否具有足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GMP检查的实施原则1、质量第一原则在GMP检查中,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质量第一。

企业应该将质量视为最重要的任务和目标,从长远角度看待问题,始终坚持对药品质量的完美把控,确保药品符合良好的制药规范和国家标准。

2、合理性与先进性原则在生产线建设上,企业要具有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并将现代化工艺和设备应用到生产流程中,不断提高制药流程的效率和准确性。

3、人员的技术和质量意识原则企业要通过专业的培训体系、技术指导和文化传承,提高管理人员和现场操作人员的制药知识、技能和业务素养,在生产过程中更好的保障药品安全和合规性。

三、GMP检查的检查重点1、原材料采购、存储、调配在GMP的生产流程中,原材料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对于药品生产质量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要求企业在原材料采购、接收、货物登记、仓库管理、调拨和出库等方面做好规范化管理,建立更加完善的标准化so$PTE(\_RIO $HNPR文件管理制度,加强供应商评价的系统性和有效性,预防原材料减少或者纯度变化等风险。

GMP检查指南通那么

GMP检查指南通那么

药品GMP检查指南一、机构与人员[检查核心]药品生产和质量治理的组织机构对保证药品生产全进程受控相当重要;适当的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是保证药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人员的职责必需以文件形式明确规定;培训是实施药品GMP的重要环节。

[检查条款及方式]*0301企业是不是成立药品生产和质量治理机构,明确各级机构和人员的职责。

l看企业组织机构图,查生产质量治理组织机构及功能设置(图示),是不是涵盖生产、质量、物料仓储、设备、销售及人员治理等内容,并有负责培训的职能部门/人员。

2.查企业分管生产及质量的负责人、生产及质量治理部门相关中层干部大体情形,内容包括:姓名、职务、职称、学历、毕业院校、所学专业、从药年限、所在职位等。

3.生产治理部门和质量治理部门负责人通常有一些一起的质量责任,如:3.1制订书面规程和其他文件;3.2对生产环境的监控;3.3工厂卫生;3.4工艺验证和分析仪器的校验;3.5人员培训,包括质量保证系统及其实施,3.6供给商的审计;3.7被委托(加工或包装)方的批准和监督;3.8物料和产品贮存条件的确信和监控;3.9记录的归档;3.10对GMP实施情形加以监控等;3.11因监控某些阻碍质量的因素而进行取样、实验或调查。

4.质量治理部门的要紧职责不得委派给他人,例如,仓库负责人不得决定某批产品可否放行出厂,分管厂长不得跳过质量治理部门对疑心有质量问题的产品做出合格与否的决定。

质量治理部门的职责应以文件形式规定,通常包括以下各项:4.1成立原材料、中间体、包装材料、标签和成品的放行或拒收系统;4.2批准工艺规程、取样方式、质量标准、查验方式和其他质量操纵规程;4.3审查、批准原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和成品;4.4确保物料、中间体、成品都通过适当的检测并有测试报告;4.5审核评判批记录,在决定放行前,审核已完成关键步骤的批生产记录和实验室操纵记录,确保各类重要误差已进行过调查并已有纠正方法;4.6确保对证量相关的投诉进行调查并予以适当处置;4.7批准和监督由被委托方承担的委托查验;4.8检查本部门、厂房和设备的保护情形;4.9确保所需的验证(包括查验方式的验证)和操纵设备的校准都已进行;4.10确保有稳固性数据支持中间体或成品的复验期/有效期及贮存条件;4. 11对产品质量情形按期进行回忆及审核;4.12确保本部门人员都已通过必要的GMP及职位操作的基础培训和继续培训,并依如实际需要适当调整培训打算。

GMP认证检查工作指南

GMP认证检查工作指南

接GMP认证检查工作指南一、现场决不允许出现的问题1、物料(含化验室菌种、车间物料)帐、卡、物不符或没有标签2、现场演示无法操作、不能说清如何工作3、现场存在废旧文件(包括垃圾桶、垃圾站),有撕毁记录,随意涂改现象4、专家面前推卸责任、争辩、训斥下属5、环境温湿度、压差、洁净区密封等方面存在问题二、各部门车间指定负责回答问题的人员素质要求1、有能力能胜任的2、自信的3、可靠、可信任的(以防故意捣乱)4、有经验的/有知识的三、各部门必须注意的问题(一)设备设施方面必须避免出现的问题1、不合理安装2、管道连接不正确3、缺乏清洁4、缺乏维护5、没有使用记录6、使用(精度小范围)不合适的称量设备7、设备、管道无标志,未清楚地显示内容物名称和流向。

8、有故障和闲置不用的设备未移走或标识不清楚。

(二)生产现场检查时避免出现的问题或关注点1、人流、物流、墙壁、地板、温度、交叉污染。

2、每个区域,每次只能生产一个产品,或者必须没有混淆、交叉污染的危险。

3、同一批物料是否放在一起。

3、在开始生产之前,对生产区和设备的卫生进行检查。

4、产品和物料要有防止微生物和其它污染源污染的措施。

5、进入生产区人数受控制,偏差受控制,中间过程受控制6、计算产量和收率,不一致的地方则要调查并解释。

7、签字确认关键步骤8、包装物或设备进入生产区之前,清除其上不适当的标签。

9、已经做了环境检测。

10、避免交叉污染,定期有效的检查,有SOP11、避免灰尘产生和传播12、生产前要经过批准,(有生产指令)13、中间产品和待包装品:储存条件符合,标识和标签齐全。

14、熟悉重加工的SOP15、在生产区域内不得有:吃东西、喝水、吃零食、抽烟,或存有食物、饮料,私人药品等私人物品。

16、操作者不得裸手直接接触原料、中间产品和未包装的成品。

17、GMP检查员的洁净服按男女(车间及时与质量部确认)备足,备合体。

员工不得将工作服穿出规定区域外。

18、操作工熟悉本岗位清洁SOP19、设备在清洁、干燥的环境中储藏。

药品GMP检查指南

药品GMP检查指南

药品GMP检查指南GMP*03011.检查企业的组织机构图。

1.1组织机构图中是否能体现企业各部门的设置、隶属关系、职责范围及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其中生产和质量管理部门是否分别独立设置。

1.2组织机构图中是否体现质量管理部门受企业负责人直接领导。

1.3组织机构图中是否明确各部门名称及部门负责人。

2.检查岗位职责。

2.1是否制定了各级领导的岗位职责。

2.2是否制定了各部门及负责人的职责,特别是质量管理部门是否有独立的权限,能对生产等部门执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进行监督和制约。

2.3是否制定了各岗位的岗位职责。

2.4岗位职责的制定是否能体现GMP的所有规定,权力、责任明确,无交叉,无空白。

03021.检查生产质量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一览表。

2.是否配备了与本企业《药品生产许可证》规定生产范围相适应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3.是否配备了一定数量的具有相应专业知识及实践经验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04011.检查主管生产和质量管理的企业负责人是否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应检查其毕业证书原件。

2.检查主管生产和质量管理的企业负责人是否经医药专业及相关专业学科教育。

相关专业是指化学、生物学、化学工程、微生物学等与医药相关的学科专业。

同样,也应检查其毕业证书原件。

3.检查主管生产和质量管理的企业负责人是否具有从事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经验。

《规范》虽然未对其从事制药工作年限做具体规定,但检查时要掌握他们一般应具有三年以上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

0403检查中药制剂生产企业主管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企业负责人,除药学专业者外,其他相关专业者还须经中药专业知识的培训和学习,如: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中草药植物化学、中药制剂学、中药炮制学等。

05011.检查生产和质量管理的部门负责人是否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应检查其毕业证书原件。

2.检查生产和质量管理的部门负责人是否接受过医药专业及相关专业学科教育。

相关专业同0401条。

药品GMP检查指南

药品GMP检查指南

药品GMP检查指南原料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安全监管司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各药品生产企业:随着GMP认证工作的进一步推进,为了保证药品GMP认证工作的公正、公开、公平,规范和指导实施GMP认证工作。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安全监管司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组织编写了《药品GMP检查指南》,该指南分为法律法规、通则、中药饮片、中药制剂、原料药、医用氧、生物制品等部分共4本书。

该指南中的GM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已作了修订,由原来的225项增加到235项,其中关键项目从56项增加到58项(1801、6802),一般项目从169项增加到177项。

该指南将作为今后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及GMP认证检查员监督检查的依据。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要求由省局统一征订。

海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委托我中心具体承办该指南征订工作。

请各药品生产企业于2004年3月25日前务必将购书回执传真到培训中心。

该指南每套220元(含邮寄费)。

地址:海口白龙南路48号(省科技活动中心)B座503、504室。

一、机构与人员*0301 企业是否建立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机构,明确各级机构和人员的职责。

看企业组织机构图,查生产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及功能设置(图示),是否涵盖生产、质量、物料仓储、设备、销售及人员管理等内容,并有负责培训的职能部门/人员。

1. 查企业分管生产及质量的负责人、生产及质量管理中层干部基本情况,内容包括:姓名、职务、职称、学历、毕业院校、所学专业、从事制药行业年限、所在岗位等。

2. 独立的质量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不得委派给他人。

以文件形式规定的质量管理部门的职责通常包括(但不一定局限于)以下各项:2.1 所有原料药的放行和否决,外销的中间体的放行和否决;2.2 建立原材料、中间体、包装材料和标签的放行或拒收系统;2.3 在决定原料药放行前,审核已完成关键步骤的批生产记录和实验室控制记录;2.4 确保各种重大偏差已进行调查并已解决;2.5 批准所有的质量标准和工艺规程;2.6 批准所有与原料药或中间体质量相关的各种规程;2.7 确保进行内部审计(自检);2.8 批准中间体和原料药的委托生产单位;2.9 批准对中间体或原料药质量可能造成影响的各种变更;2.10 审核并批准验证方案和报告;2.11 确保对质量相关的投诉进行调查并给予适当处理;2.12 确保确立有效的体系,用于关键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校准;2.13 确保物料都经过适当的检测并有测试报告;2.14 确保有稳定性数据支持中间体或原料药的复验期或有效期及储存条件;2.15 对产品质量情况进行回顾及审核(ICH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建筑物的设计是否能防止昆虫、体外寄生虫及其他动物进入? 4、下列场所是否有适宜的管道系统:
( 1)必要时,设置适当的排水口,应有空气断开装置,以防止下水倒吸?( 2) 放泄弯管的维护是否能保证其效能?
5、厂房的设计是否达到原料、人员、产品和废弃物单向流动,以避免清洁物料 与污染物料(传染性)交叉?
A、适用性
1、设备的设计、结构和维护是否适当? 2、是否采取措施,防止生产中所用的 任一物质,如润滑剂或冷却剂接触生产过程中的产品或成品?
3、与组分或产品接触的设备表面是否无相互作用? 4、与产品接触或产品接触 表面的管道或辅助装置是否有坡度,以便完全排放?
B.清洁和维护; 1、设备的安装是否便于使用、清洁和维护?
( 3)注射用水是≥ 80℃循环贮存,若不循环贮存,是否每 24 小时排放,或转 用于其他适宜目的?
C 无菌生产
1、无菌生产区和作业是否符合 《WHO 无菌药品生产指南》(TRS823 Sec. 17, P5)9 和下列要求? 2、无菌生产区是否:
( 1)地面、 墙、天棚光洁、 牢固、不产生尘粒、 易清洁, 能耐受清洁和消毒剂?
WHO 生物制品生产企业 GMP 检查指南
WHO 生物制品生产企业 GMP 检查指南
1、人员; 2、厂房; 3、设备; 4、生产和生产过程中控制; 5、质控部门实验室 控制; 6、生产文件; 7、动物:质量、房屋和管理
8、质量保证; 9、标示,包装,销售作业; 10、封闭规; 11、卫生和清洁
一、人员;生产厂和其人员应由一权威人士领导,该人应经过生物制品生产管 理和技术训练,并具有生物制品生产的基础科学知识。生产人员中应包括在该 厂生产的产品方面经过培训的专家。
3、纯蒸汽供应是否足以保证经过验证的各个高压蒸汽灭菌器同时作业?
D. 标示和验证
1、若将组分 / 材料转移到新容器,新容器是否标明:
( 1)组分 / 材料名称或代码?( 2)验收或管理编号?( 3)容器的装量?
2、配制/补充作业是否进行充分监督, 是否每一组分 / 材料的配制都有第二个人 检查:
( l)组分/材料是否是质控部门签发的?( 2)数量是否与批记录一致?( 3) 容器标示是否正确?
7、用计算机设置标度、蒸压等是否有防止末授权人修改的控制? 理数据是否经常有并保存备分数据?
8、计算机处
9、计算自动处理不进行手工计算时,是否只保存程序的书面记录和验证结果?
10、是否设计和保存其他可供选择的系统(硬拷贝) ,以保证备份数据准确、完 整?该系统是否有终的工作记录?
( 4)病毒去除和灭活方法是否经过验证?
4、可能含有传染性生物体的生物材料进入实验室或生产区前是否经过筛检?
5、需要建立基础细胞库和生产用细胞库时,是否记录了下列容:
细胞历史,包括:
( l)群体倍增数;( 2)特征鉴定;(3)证明是纯的;( 4)制备方法;(5)适当 保存,并对温度进行监测; ( 6)库存登记;
4、蒸汽( 1)产品接触表面灭菌是否用清洁蒸汽?( 2)分配系统是否用不锈钢 ( 316)制成,经过防锈处理并有坡度,以便排水?
5、注射用水系统( 1)注射用水系统的设计是否能足量供应质量符合药典规定 的水?
( 2)是否有注射用水储罐,是否配有进气口滤器,是否进行泄漏检查?(
4)
循环泵是否以注射用水作润滑剂?
6、负责审批生产批记录人员的和资历是否向国家质控当局注册?
B.负责人员; 1、督导已确定职责的负责人是否足够?; 2、他们是否技术熟练 或按需要经过生物学、微生物学、化学和兽医学培训?
C 培训; 1、是否有新员工上岗培训措施?; 2、是否有培训和正规教育记录(最 近的,包括管理 )?3、是否有 GMP 培训计划(新员工) ,并坚持按书面规定频率 进行(每年更新)? 4、生产人员是否进行适当的封闭标准/操作培训?
( 1)是否有待检和签证发放制度?( 2)贮存条件是否适宜?
( 3)与卖主签订的合同是否能保证质量和稳定性,包括报告生产中的任何变 动?
3、动物源性原料是否有记录详细来源、由来和生产方法的文件。
( l)是否是在有控制的环境中保存?( 2)是否有效期,是否再检?( 3)不合 格原料是否与合格原料分开存放?
A.一般情况; 1、生产制品厂房的位置、结构和面积是否便于清洁、维护和正 确进行操作? 2、下列场所是否明确限定并进行适当控制:
( 1)原材料待检和保存?( 2)中间品保存? (3) 生产加工作业区?( 4)质控 和实验室检定区?( 5)成品待检和保存?
( 6)不合格材料处理? (7)辅助设施:休息室、维修车间?( 8)动物室?
( 2) 在组分、生产过程中物料、生产和产物接触表面暴露的地方是否无平等 管线?
( 3)环境控制,如温度、湿度、菌数、尘粒数,是否有控制标准,该系统是否 经过验证?
( 4)供气是否通过 HEPA(最后配制和分装应采用终端滤器)?( 5)是否有环 境监测系统,如温度,湿度,尘粒?
( 6)固定装置(电源插座,照明等)的安装是否为嵌入式,并密封,以防止透 气和进水?
四、生产和生产过程中的控制
生产和生产过程中的控制对于保证生物制品质量连续一致有重要作用。生产过 程中的检验对于质量控制特别重要,但是不能用成品,而必须在生产的适当阶 段进行,对生产步骤应进行有效监控,并始终记录,以保证成品的安全、质量 和效力。
A 适合程度
1、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起始材料或原料是否有经过批准的标准规格,并由质控部 门签证发放? 2、为了保证所有原料和组分的质量:
6、照明是否能满足该区工作的需要? 7、设施布局更新,包括机构、电力和建 筑,改动和整修后是否进行再验证?
8、设施的设计和结构是否能轮换生产?
( 1)是否经过轮换生产验证(轮换效果)?( 2)是否有轮换生产文件,说明 去污染、更换设备等?
9、是否有齐全的洗手设备,包括:
( 1)冷、热水?(2)肥皂或洗涤剂? ( 3)容易进入生产区的清洁卫生间? ( 4) 干手设备?
2)是否每年至少
( 3)所有 HEPA是否装在终端? (4)管道工程是否用抗消毒剂 (可能引起锈蚀) 的材料制成?
( 5)管道工程和滤器是否安装在洁净室外?( 6)设施的设计是否可以熏蒸消 毒?
3、压缩空气( 1) 供给的空气是否无油?( 2)供气是否通过除菌滤器?( 3)空 气是否去湿,以防水蒸汽冷凝?
7、校正和验证是否适当? 8、高压蒸汽消毒器和灭菌烤箱是否装有效力适当的 空气滤器?是否进行泄漏检查?烤箱是否用 HEPA滤器?
9、在生产过程中暴露于任何病原体的物品和设备是否与未用过的分开存放,以
防止交叉污染?
C.标准操作规程( SOP)和记录
1、设备和器具的清洁和维护是否有书面 SOP,并遵守这些规程? 2、SOP是否包 括:
( 7)所有管道或供气、供液管道是否有识别标志?( 否适当?
8)更衣室和气闸配备是
( 9)在作业中是否达到适宜的标准( C 级)?
( 10) 气流设计是否适当,包括用单独的送风系统向不同的生产区送风,例如 发酵区和分装区?
( 11) 气流设计是否使流经该区的 HEPA过滤空气通过回风道排出(无设备阻 碍)?
( 12)不同作业区之间是否有适当压差?
3、无菌生产区是否不设置: (l)设备和装置检修出入口?( 2)排水装置?( 3) 洗涤地?
4、疫苗生产区与其他区是否隔离,并是独立的?
5、设施的设计是否符合生产过程中所用生物体所要求的封闭等级,是否经过验 证?
三、设备;这一部分涉及中间体、半成品和成品的制备、加工和质控用的所有 设备。应特别注意对生产设施的有关要求,如易于操作,备件易得,便于维护、 验证和员工培训。
B.辅助系统
1、辅助系统(包括下述)的设计是否经过验证,以保证生产过程中的物料和成 品性质不受影响?
( 1)该系统是否有维护计划?( 2)是否有该系统的一览表和书面操作规程, 取样计划,监测点,报警系统和规定的运转水平?
( 3)是否有明确的措施解决不符合技术规格的故障?
2、通风
( 1)所有供暖通风空调系统是否有前滤器,并定期更换?( 进行一次高效空气过滤器( HEPA)泄漏检查?
( 1)清洁责任的分配?( 2)明确表示的时间表?( 3)所用方法、设备和材料 的说明?( 4)防止清洁设备被污染?
( 5)用前设备的清洁度检查?( 6)确定识别编号?( 7)记录
3、清洁剂和消毒剂是否经过验证,并经质保部门批准?
4、清洁设备是否如上做出识别标志? 5、校正和合格试验是否正确记录? 6、所 有检查证书是否在规定的日期?
2、设备和用具的清洁、维护和消毒是否能适当防止差错或交叉污染? 系统、阀门和通气孔滤器的设计是否便于清洁和灭菌?
3、管道
注:最好采用密闭系统, “就地清洁”,“就地灭菌” 4、一次封闭容器的阀门(如 培养罐)是否用蒸汽灭菌?
5、过滤是否用不脱落纤维的滤器? 6、除菌过滤用滤器,滤前和滤后是否进行 泄漏检查?
D.员工卫生; l、员工是否按需要穿着适宜的防护服? 2、是否已要求员工报告 那些可能对产品有不良影响的健康状况或疾患?
3、是否有保护员工(必要时进行预防接种)和产品的医学监测计划?
4、是否有控制进入生产区和检定区的规定?是否有防止未经批准进入生产区、 仓库和质控区的措施?
二、厂房;厂房和设备的位置、设计、结构、适用性和维护应便于生产操作, 其布局和设计应能最大限度减少差错,能有效进行清洁和维护,以避免交叉污 染,积尘或污垢,总之,应避免对制品产生任何不良影响。
9、所有灭菌周期是否经过验证?
10、若自动系统失灵或发生故障,对环境控制房间或高压蒸汽灭菌器中的材料 应采取的措施是否有书面 SOP?
11、生产中所用设备和物料的每一灭菌过程是否记录灭菌方法、日期、持续时 间、温度和其他有关条件?记录的保管方式是否能据以识别特定生产和灭菌过 程所生产的产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