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数一数教学讲义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四上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数一数人口普查国土面积近似数从结绳计数说起说课稿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四上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数一数人口普查国土面积近似数从结绳计数说起说课稿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说课稿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目录第一课时《数一数》说课稿 (1)第二课时《认识更大的数》说课稿 (4)第三课时《人口普查》说课稿 (8)第四课时《国土面积》说课稿(一) (12)第四课时《国土面积》说课稿(二) (15)第五课时《近似数》说课稿 (16)第六课时《从结绳计数说起》说课稿 (20)第一课时《数一数》说课稿【教学内容】北师大版第四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这一课以活动的形式呈现教材,从标题来看,具有情境性与活动性。
从内容看,学生学习了有价值的数学,教材在创设数学活动的主题与情境中,很自然的渗透人与自然,人与他人及人与自我等关系的价值。
【教学目标】1.通过事例体会生活中的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熟正方体等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通过估一估、摆一摆等活动对大数有具体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
3.培养学生克服数学活动中的困难,感受克服困难与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重点】感受大数,认识“千”,“万”。
【难点】充分感知一千,一万有多大,理解单位之间的进位关系。
【教具准备】课件大正方体【教法】着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在于兴趣。
本课数正方体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变被动听为主动探究,学生积极动脑、动口、动手。
本节课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力求借助这些手段节约时间,突破难点,提高效率。
【学法】学生是主体,本节课让学生在观察中体会大数,在动手操作,实践感知大数,培养动手能力,体验数感。
【教学程序】课标指出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的自身缺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里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将数学活动置身于实施的生活背景之中,为他们提供观察操作,实现的机会。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置了如下四大环节。
一)联系生活,体验新知1.出示数幅图片,感知生活中的大数,激发学生了解探究大数的欲望。
高三复习 高中数学复习讲义 第一课时函数概念及其性质

高中数学复习讲义 第一课时函数概念及其性质第1课 函数的概念【基础练习】1. 设有函数组:①y x =,y =y x =,y =;③y,y =;④1(0),1(0),x y x >⎧=⎨-<⎩,x y x =;⑤lg 1y x =-,lg 10xy =.其中表示同一个函数的有2. 2.设集合{02}M x x =≤≤,{02}N y y =≤≤,从M 到N 有四种对应如图所示:其中能表示为M 到N 的函数关系的有________. 3.写出下列函数定义域:(1) ()13f x x =-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____; (2) 21()1f x x =-的定义_______; (3)1()f x x =的定义域为_________; (4)0()f x =________.4.已知三个函数:(1)()()P x y Q x =;(2)y =(*)n N ∈; (3)()log ()Q x y P x =.写出使各函数式有意义时,()P x ,()Q x 的约束条件:(1)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下列函数值域:(1) 2()f x x x =+,{1,2,3}x ∈;值域是{2,6,12}. (2) 2()22f x x x =-+; 值域是[1,)+∞.①②③④(3) ()1f x x =+,(1,2]x ∈. 值域是(2,3].【范例解析】例 1.设有函数组:①21()1x f x x -=-,()1g x x =+;②()f x =,()g x =③()f x =()1g x x =-;④()21f x x =-,()21g t t =-.其中表示同一个函数的有 . 例2.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①12y x =+- ②()f x =例3.求下列函数的值域:(1)242y x x =-+-,[0,3)x ∈;(2)221x y x =+()x R ∈; (3)y x =-【反馈演练】1.函数f (x )=x 21-的定义域是___________. 2.函数)34(log 1)(22-+-=x x x f 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_______. 3. 函数21()1y x R x =∈+的值域为________________. 4.函数23y x =-+_____________. 5.函数)34(log 25.0x x y -=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___________.6.记函数f (x )=132++-x x 的定义域为A ,g (x )=lg [(x -a -1)(2a -x )](a <1) 的定义域为B . (1) 求A ;(2) 若B ⊆A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第2课 函数的表示方法【考点导读】1.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如图像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2.求解析式一般有四种情况:(1)根据某个实际问题须建立一种函数关系式;(2)给出函数特征,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3)换元法求解析式;(4)解方程组法求解析式. 【基础练习】1.设函数()23f x x =+,()35g x x =-,则(())f g x =_________;(())g f x =__________.2.设函数1()1f x x=+,2()2g x x =+,则(1)g -=_________;[(2)]f g = ;[()]f g x = .3.已知函数()f x 是一次函数,且(3)7f =,(5)1f =-,则(1)f =_____.4.设f (x )=2|1|2,||1,1, ||11x x x x--≤⎧⎪⎨>⎪+⎩,则f [f (21)]=_____________.5.如图所示的图象所表示的函数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范例解析】例1.已知二次函数()y f x =的最小值等于4,且(0)(2)6f f ==,求()f x 的解析式.例2.甲同学家到乙同学家的途中有一公园,甲从家到公园的距离与乙从家到公园的距离都是2km ,甲10时出发前往乙家.如图,表示甲从出发到乙家为止经过的路程y (km )与时间x (分)的关系.试写出()y f x =的函数解析式.第5题【反馈演练】1.若()2x x e e f x --=,()2x xe e g x -+=,则(2)f x =()A. 2()f x B.2[()()]f x g x + C.2()g x D. 2[()()]f x g x ⋅ 2.已知1(1)232f x x -=+,且()6f m =,则m 等于________.3. 已知函数f (x )和g (x )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且f (x )=x 2+2x .求函数g (x )的解析式.第3课 函数的单调性【考点导读】1.理解函数单调性,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2.会运用单调性的定义判断或证明一些函数的增减性. 【基础练习】 1.下列函数中: ①1()f x x=; ②()221f x x x =++; ③()f x x =-; ④()1f x x =-.其中,在区间(0,2)上是递增函数的序号有______. 2.函数y x x =的递增区间是___ ___.3.函数y =的递减区间是__________.4.已知函数()y f x =在定义域R 上是单调减函数,且(1)(2)f a f a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__________.5.已知下列命题:①定义在R 上的函数()f x 满足(2)(1)f f >,则函数()f x 是R 上的增函数;②定义在R 上的函数()f x 满足(2)(1)f f >,则函数()f x 在R 上不是减函数;③定义在R 上的函数()f x 在区间(,0]-∞上是增函数,在区间[0,)+∞上也是增函数,则函数()f x 在R 上是增函数;④定义在R 上的函数()f x 在区间(,0]-∞上是增函数,在区间(0,)+∞上也是增函数,则函数()f x 在R 上是增函数.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有___________. 【范例解析】例 . 求证:(1)函数2()231f x x x =-+-在区间3(,]4-∞上是单调递增函数;(2)函数21()1x f x x -=+在区间(,1)-∞-和(1,)-+∞上都是单调递增函数.例2.确定函数()f x =【反馈演练】1.已知函数1()21xf x =+,则该函数在R 上单调递__ __,(填“增”“减”)值域为_________. 2.已知函数2()45f x x mx =-+在(,2)-∞-上是减函数,在(2,)-+∞上是增函数,则(1)f =_____.3. 函数y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4. 函数2()1f x x x =-+的单调递减区间为 .5. 已知函数1()2ax f x x +=+在区间(2,)-+∞上是增函数,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第4课 函数的奇偶性【考点导读】1.了解函数奇偶性的含义,能利用定义判断一些简单函数的奇偶性;2.定义域对奇偶性的影响: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是函数为奇函数或偶函数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不具备上述对称性的,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 【基础练习】1.给出4个函数:①5()5f x x x =+;②421()x f x x -=;③()25f x x =-+;④()x x f x e e -=-.其中奇函数的有_____;偶函数的有_______;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的有________. 2. 设函数()()()xa x x x f ++=1为奇函数,则实数=a .3.下列函数中,在其定义域内既是奇函数又是减函数的是( )A .R x x y ∈-=,3B .R x x y ∈=,sinC .R x x y ∈=,D .R x x y ∈=,)21( 【范例解析】例1.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1)2(12)()2x xf x +=; (2)()lg(f x x =;(3)221()lg lgf x x x =+; (4)()(1f x x =- (5)2()11f x x x =+-+; (6)22(0),()(0).x x x f x x x x⎧-+≥⎪=⎨<+⎪⎩例2. 已知定义在R 上的函数()f x 是奇函数,且当0x >时,2()22f x x x =-+,求函数()f x 的解析式,并指出它的单调区间.【反馈演练】1.已知定义域为R 的函数()x f 在区间()+∞,8上为减函数,且函数()8+=x f y 为偶函数,则( )A .()()76f f >B .()()96f f >C .()()97f f >D .()()107f f > 2. 在R 上定义的函数()x f 是偶函数,且()()x f x f -=2,若()x f 在区间[]2,1是减函数,则函数()x f ( )A.在区间[]1,2--上是增函数,区间[]4,3上是增函数B.在区间[]1,2--上是增函数,区间[]4,3上是减函数C.在区间[]1,2--上是减函数,区间[]4,3上是增函数D.在区间[]1,2--上是减函数,区间[]4,3上是减函数 3. 设⎭⎬⎫⎩⎨⎧-∈3,21,1,1α,则使函数αx y =的定义域为R 且为奇函数的所有α的值为_____.4.设函数))((R x x f ∈为奇函数,),2()()2(,21)1(f x f x f f +=+=则=)5(f ________. 5.若函数)(x f 是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在]0,(-∞上是减函数,且0)2(=f ,则使得0)(<x f 的x 的取值范围是 .6. 已知函数21()ax f x bx c+=+(,,)a b c Z ∈是奇函数.又(1)2f =,(2)3f <,求a ,b ,c 的值;【真题演练】1(2012福建7).设函数⎩⎨⎧=为无理数为有理数x x x D ,0,1)(,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x D 的值域为}1,0{B .)(x D 是偶函数C .)(xD 不是周期函数 D .)(x D 不是单调函数 2.(2012广东4). 下列函数中,在区间(0,)+∞上为增函数的是( )()A ln(2)y x =+ ()B y = ()C ()x y 1=2()D y x x1=+3.陕西2. 下列函数中,既是奇函数又是增函数的为( )A .1y x =+B .3x y -=C .1y x=D .||y x x = 4.上海9.已知2)(x x f y +=是奇函数,且1)1(=f ,若2)()(+=x f x g ,则=-)1(g .5、(2012年高考江苏卷5) 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 ▲ .6、(2012年高考上海卷理科7)已知函数||)(a x e x f -=(a 为常数).若)(x f 在区间),1[+∞上是增函数,则a 的取值范围是 .7.(2012年高考上海卷理科9)已知2)(x x f y +=是奇函数,且1)1(=f ,若2)()(+=x f x g ,则=-)1(g .。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第1课时 数一数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第1课时数一数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理解数的概念,能够正确地数数。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 理解数的概念,能够正确地数数。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数的概念,能够正确地数数。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物品,如水果、玩具等,用于数数活动。
2. 学生每人准备一张白纸和一支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与学生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2. 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物品,如水果、玩具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物品的名称。
二、探究活动(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将白纸对折,然后将其撕成小块,每块纸上写上一个数字。
2. 教师将撕好的纸片散落在地上,引导学生进行数数活动。
3. 学生分组进行数数活动,每组选出一个组长负责记录数数结果。
4. 教师引导学生将数数结果与实际物品进行对比,检查数数的准确性。
5.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数比赛,比较哪个小组数数最快最准确。
三、总结与展示(10分钟)1. 教师邀请每个小组的代表展示他们的数数结果。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数数的方法和技巧。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四、拓展活动(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数游戏,如“数数接力”、“数数炸弹”等。
2. 学生自由组合进行游戏,体验数数的乐趣。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让学生理解了数的概念,并能够正确地数数。
学生在数数活动中积极参与,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锻炼。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也得到了培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
重点关注的细节:探究活动中的数数方法和技巧详细补充和说明:在探究活动中,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学习了数数的方法和技巧。
四年级上册数学-讲义-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第一课时-人教版

【练一练】
问题 6:含有两级的数怎么读?
先读万级,再读个 级。
【0 这个朋友要注意】
04
【练一练】读出下面每组数
(1)46 读作:
; 46 0000 读作:
;
(2)460 读作:
; 460 0000 读作:
;
(3)406 读作:
; 406 0000 读作:
3、 2361 读作:
, 6123 读作:
,
1236 读作:
, 3612 读作:
。
想一想:上面每个数中的 3 各表示多少? 6 在每个数中各表示多少? 1 呢? 2 呢?
4、回答下面各题
(1)10 个一是( ),10 个十是( ),10 个百是( ),10 个千是( ) 。
(2) 一和十、十和百、百和千、千和万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D. 5030007
2、一个数的最高位是千万位,这个数是(
)位数。
A.七
B.八
C.九
D. 十
3、在数字 8 和 9 之间添(
)个 0,就组成八百万零九。
A.7
B. 6
C. 5
D.4
二、填空题
1、在整数的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边起,第五位是(
)位,第九位是(
)位。
2 、36206460 是 一 个 (
) 位数,它的最高位是(
【知识回顾】
第一讲 亿以内数的认识
1、在数位表中,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
第三位是( )位,第四位是( ),第五位是( ) 。
2、数一数
(1)从 698 一个一个地数到 712;
(2)从 460 一十一十地数到 540
知识点详细清晰的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课时

很高兴能为大家介绍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的第一课,本次教学将涵盖以下知识点:1. 数字的认识2. 数字的读写3. 数的大小比较4. 数字的组成5. 数字的奇偶性在本节课中,我们将会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
一、数字的认识我们需要让孩子们认识数的概念。
我们可以通过使用各种有趣的数学玩具和消耗品来帮助孩子们理解这个概念。
例如,我们可以用糖果作为教学道具,让孩子们数出几颗糖果。
这样,孩子们在玩中就可以学习。
同时,我们还可以用数字卡片、数字块、数字拼图等其他工具来帮助孩子们认识数字。
二、数字的读写第二步,我们需要让孩子们学会读写数字。
我们可以让孩子们自己根据数字卡片或教师的指导,练习读写数字。
我们也可以在黑板上写一些数字让孩子们模仿着写。
假如黑板上写着数字“3”,教师应该带着孩子们重复读出这个数字并把数字写在他们的小本子上,教师会再写另一组数字,孩子们会接着跟着念着数字并写在小本子上。
三、数的大小比较我们需要让孩子们掌握比较数字的大小。
要让孩子们掌握数字的从小到大和从大到小的顺序。
我们可以使用于铅笔比大小、比体重,以及比大小的学习卡片等学习工具,让孩子们演练比较数字大小的方法。
四、数字的组成随着数字概念的形成,孩子们将会学习到数字的组成。
我们可以使用数字拼板、磁带卡片、数字拼图等教具让孩子们学习数字的组成。
通过这种方法,孩子们会知道一个数字可以由几个数字组成,并能够轻松地拆分一个数字。
五、数字的奇偶性我们还需让孩子们理解数字的奇偶性。
我们可以用各种颜色、形状和大小的石子、图案等教具,让孩子们感知数字的奇偶性质,通过比较偶数和奇数之间的差异学习奇偶数。
整节课下来,我们会使用各种形式的教学手段,通过引导孩子们的观察、思考、比较、归纳以及演练等活动来让孩子在玩中学,从而将学习到的知识点牢牢掌握。
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一课时教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
2. 学会使用计数器进行数数,能正确数出100以内各数。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内容:
1. 100以内数的顺序。
2. 计数器的使用。
3. 数的读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00以内数的顺序,计数器的使用。
难点:理解100以内数的概念,掌握数的读法。
教具和多媒体资源:
1. 计数器。
2. 数字卡片。
3. PPT课件。
教学方法:
1. 激活学生的前知: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于100以内数的认知情况。
2. 教学策略:采用直观教学与讲解示范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计数器进行实际操作,加深学生理解。
3.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互相数数、读数,提高互动性。
教学过程:
1. 导入:故事导入。
讲述一个与100以内数有关的小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授新课:
介绍100以内数的顺序,使用PPT展示数字卡片,带领学生一起数数。
教师示范计数器的使用方法,学生模仿操作。
讲解数的读法,通过实际例子进行示范。
3. 巩固练习:
学生自己使用计数器数数。
小组合作,一个同学说数字,另一个同学用计数器表示。
读数练习,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学生读出数字。
4. 归纳小结: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100以内数的顺序、计数器的使用和数的读法的重要性。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课时 数一数 》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课时数一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地正确朗读数字1-10,并在数中理解数目、数位和数的大小关系。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数字1-10的正确朗读和理解。
•教学难点:数字1-10的数量概念与大小比较。
三、教学准备•课件:数字卡片1-10,小玩具等。
•板书:标题“数一数”,字体工整、清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数字卡片向学生展示数字1-10,并引导学生跟随老师一起读出每个数字。
2. 学习数字1-5(15分钟)1.让学生用小玩具将数字卡片上的相应数量进行配对,加深数字1-5的数量概念。
2.练习写数字1-5,板书“1 2 3 4 5”,引导学生正确书写数字。
3. 学习数字6-10(20分钟)1.以相似的方式教授数字6-10的数量概念和读法,鼓励学生连贯地读出数字序列。
2.让学生比较数字的大小,明白数的大小关系。
4. 拓展延伸(10分钟)•提出一些数字之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你家里有几个窗户?”,激发学生对数的应用兴趣。
五、课堂互动•学生们可以自由组队,利用卡片和小玩具进行游戏,巩固学习成果。
六、作业布置•让学生在家中复习数字1-10的读写,并尝试利用身边的事物进行数数练习。
七、教学反思•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培养兴趣和积极性。
综上所述,本节课以数字为主要内容,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对数字的正确认知和良好的数学基础。
学奥数讲义(小学一年级)

1、数长方形个数如下图共有多少个长方形?第一种计算方法:含有第1条边的长方形有5个:1~2、1~3、1~4、1~5、1~6;含有第2、第3、第4、第5、第6条边的长方形也都有5个;但每个长方形都数了2次,所以总共有:5×6÷2=5×3=5+5+5=15个有15个长方形。
共有多少个长方形?第二种计算方法:单个长方形有5个:1、2、3、4、5由相邻2个长方形组成的长方形有4个:12、23、34、45 由相邻3个长方形组成的长方形有3个:123、234、345 由相邻4个长方形组成的长方形有2个:1234、2345 由相邻5个长方形组成的长方形有1个:12345总共:5+4+3+2+1=15个作业:如图,共有多少个平行四边形? 解:1-2、2-3、3-4、4-5、5-6等5个; 1-3、2-4、3-5、4-6等4个; 1-4、2-5、3-6等3个;1-5、2-6等2个;1-6只有1个。
总数:5+4+3+2+1=15个 数长方形个数如下图共有多少个长方形?65 4 3 2 112 3 54 1 23 4 5 665 4 3 2 145先数以含有每一条竖线的长方形个数,为了不重复,只向前数,不要往后数.如图以第1条竖线(红线)为一条边的长方形有5个:1~2、1~3、1~4、1~5、1~6;以第2条竖线(绿线)为一条边的长方形有4个: 2~3、2~4、2~5、2~6; 以第3、第4、第5、第6竖线为一条边的长方形依次为3个、2个、1个、0个所以总共有:5+4+3+2+1=15个如下图共有多少个长方形?初看起来,长方形个数是上例的2倍,即30个。
细推敲就知道这个答案是错误的。
原图可以分解成三个图形:依照上例的方法,每一个图形都有15个长方形,所以原图形的长方形个数是:15×3=45个6 54321 654321BDFCEA A AB B DC CDE FE F8.数积木 1 3 6 8(18)块第一层 (1)块 第一层 (1)根 第二层 (3)块 第二层 (2)根 第三层 (6)块 第三层 (3)根 第四层 (8)块 第四层 (4)根 共 (18)块 第五层 (5)根 第六层 (6)根1+2+3+4+5+6= 7×3=21 共 (21)根9.数交点每1个圆与其他三个圆有6个交点, 4个圆共有6×4个交点,但这种算 法中每个交点都计算了2次,所以实际 交点应该是6×4/2=12个交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时数一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看和数了解画面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感受看和数是认识生活中的事物,是学习数学常用的方法。
2、引导学生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初步培养有条理地观察的习惯。
3、让学生在自己探索与合作交流中观察、学习。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掌握数数。
帮助学生解决认知过程中的困难。
课前准备:教学挂图、学具。
教学程序:
一、情境导入
1、讲述:小朋友们,暑假里爸爸妈妈都带你们去哪玩了?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一个热闹的地方——动物乐园,高兴吗?
2、出示挂图,进一步激发起数数的兴趣,初步探索。
嗬!动物乐园到了,你们看,动物乐园里可热闹啦,让我们快快向前去,小朋友,睁大眼睛,你看看图上有些什么?
二、思索探究
1、看图了解画图的内容,图上有些什么?分别在哪里?(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图)
2、结合画面下的10幅小图观察,这10幅小图都是从场景里提取的,让学生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
3、用圆点表示物体的个数。
引导学生看小图与之下面的圆点,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圆点与物体有一一对应关系,渗透着对应的思想。
)
4、第七、八、十这三幅小图中有圆点无物体,这个问号是什么意思?放手让学生根据圆点个数,到情景图中找相应的物体。
三、交流共享
1、数数练习
(1)教室里有几扇窗?几扇门?
(2)教室的第一排坐着几个小朋友?
(3)小朋友拿出10根小棒,一边数一边拿,并摆在桌子上,让
同桌同学检查对不对。
(4)小结:数数时要一个一个地数,不能漏掉,也不能重复多数。
(5)连一连
(6)画一画
2、拓展运用
讲述:小朋友,已经学会了数一数,即1—10的物体的个数。
你能用1-10这10个数字中的其中一个数来说句话吗?在小组内说说。
如:我有10个手指,我们小组有4人,等等。
3、游戏:火车钻山洞
讲述:刚才小朋友数数数得可真棒,现在我们一起去儿童乐园玩玩。
游戏方法:我们分小组进行,两个小朋友手拉手抬起来,围成山洞,请小组后面的几位同学当司机,前面报几,后面接着往下报,如1、2、3,如果说对了,就发出呜呜声,说错了,就“咔嚓”暂停,说对了再通过。
四、检测完善
1、我们既能去动物园,还能玩游戏,开心吗?小朋友爱动脑,又爱动手,真不错,在这节课里,你学到了哪些本领?你是怎么想的?
2、完成课堂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