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章类奖励学分的补充说明

合集下载

学校论文奖励制度模板范文

学校论文奖励制度模板范文

学校论文奖励制度一、背景及目的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校学术论文的发表数量和质量逐年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和教师开始关注学术论文的撰写与发表。

为了鼓励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学术论文的创作与研究,提高学校的学术水平,特制定本论文奖励制度。

本制度旨在激发学校师生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大家在学术领域取得更多成果,提升学校的整体学术实力和社会影响力。

二、奖励范围与标准1. 奖励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在学校规定的期限内,在学校内外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论文作者必须是学校在编教师或全日制学生。

2. 奖励标准(1)学术论文发表在国内核心期刊上的,每篇给予一定的奖励金额;发表在国际核心期刊上的,每篇给予更高的奖励金额。

(2)根据论文被引用的次数、学术影响力等因素,对发表的论文进行等级划分,分别给予不同等级的奖励。

(3)对于合作发表的论文,按照贡献程度分配奖励金额。

三、申请与审核1. 申请条件(1)论文必须已正式发表,并提供发表证明。

(2)论文作者必须是学校在编教师或全日制学生。

(3)论文内容必须符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不存在抄袭、剽窃等行为。

2. 申请程序(1)申请人需向学校科研部门提交论文奖励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2)学校科研部门对申请进行形式审查,符合条件的申请提交学校学术委员会评审。

(3)学校学术委员会根据评审结果,确定奖励等级和金额,并将结果公示。

(4)学校财务部门根据公示结果,给予申请人奖励。

四、奖励发放与管理1. 奖励发放(1)奖励金额根据论文的等级和贡献程度确定。

(2)奖励金额一次性发放,不计入个人工资和奖金。

(3)获奖者在收到奖励通知后,按照学校相关规定办理领奖手续。

2. 奖励管理(1)学校对获奖论文进行登记,建立论文奖励档案。

(2)获奖论文相关信息纳入教师和学生业绩考核体系。

(3)对于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论文,一经查实,取消奖励,并按规定予以处理。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相关规定与本制度不符的,以本制度为准。

期刊文章奖励方案

期刊文章奖励方案

期刊文章奖励方案简介期刊文章是科学研究成果的重要形式之一,对科研人员的学术评价和职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激励和鼓励科研人员积极投稿优质的期刊文章,我们制定了以下期刊文章奖励方案。

奖励标准1. 文章质量奖励根据期刊文章的学术影响力和质量,设立不同的奖励等级和金额。

评判标准主要包括:•学术价值:文章在相关领域的学术价值和突破性贡献。

•创新性:文章的研究方法、理论构建和实证分析是否具备创新性。

•文章影响力:通过引用数、下载量、阅读量、社交媒体传播等指标评估文章的影响力。

根据上述评判标准,将文章分为以下几个等级,并设定相应的奖励金额:•一等奖:10000元•二等奖:8000元•三等奖:5000元2. 推广奖励为了增加期刊文章的影响力和可见度,特别设立推广奖励。

推广奖励主要根据文章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的传播效果进行评估,包括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知乎等平台的转发量、评论量、点赞量等指标。

具体的推广奖励金额如下:•转发量达到100以上:额外奖励1000元•评论量达到50以上:额外奖励1000元•点赞量达到500以上:额外奖励1000元3. 特别贡献奖励对于那些在同一期刊上发表多篇具有重要学术影响的文章的作者,将额外授予特别贡献奖励。

特别贡献奖励的数额视具体情况而定,最高可达到5000元。

申请流程1.作者在投稿时,需要在投稿信中注明申请奖励,并提供相应的申请材料。

2.编辑部收到投稿后,将文章送专家评审,评审意见中包括对奖励的建议。

3.编辑部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和奖励标准评估文章的质量和影响力,并及时通知作者申请是否获得奖励。

4.针对推广奖励和特别贡献奖励,编辑部将安排专门的评估工作组进行评估和决策。

注意事项1.申请奖励的文章必须是原创性研究成果,且未发表于其他学术刊物。

2.奖励金额将以银行转账方式发放给作者。

3.对于特别贡献奖励,作者需要提供相关证据,如文章引用数、学术会议报告情况等。

4.奖励一经发放,不可更改或撤销。

大学生在媒体发表作品的综合测评加分补充规定

大学生在媒体发表作品的综合测评加分补充规定

大学生在媒体发表作品的综合测评加分补充规定岭南师范学院学生在媒体发表作品的综合测评加分补充规定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媒体宣传工作,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增强学生人文素养,推进博雅育人,根据《岭南师范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条例》第七条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补充规定。

一、本规定所指作品,是新闻稿件以及散文、小说、诗歌等文学作品,新闻图片每组按0.5篇作品计算。

在校外公开出版发行的国家、省、市级纸质媒体(有CN或者ISSN 刊号的报纸、杂志等)发表及被学术会议采用的论文、作品加分按照《岭南师范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条例》第七条第一款的规定执行。

二、本规定中所指加分,是在学生综合测评能力素质部分予以加分。

三、加分标准1、在《湛江师院报》上发表作品,加4分/篇(多人合写的,第一作者加3分/篇,其余作者依次递减1分/篇);在《学工报》、《湛师学工》、《湛师青年》、《湛师团建》、《心言》等校级报刊上发表作品,加3分/篇(合写的,第一作者加2分/篇,其余作者依次递减0.5分/篇)。

2、在国家、省、市级的官方主流媒体网站(或相当于)上发表作品,分别加8分、6分、4分/篇。

在湛师新闻网发表作品,加2分/篇(合写的,第一作者加1.5分/篇,其余作者依次递减0.5分/篇);在学校行政机关网站发表作品,加1.5分/篇(多人合写的,第一作者加1.5分/篇,其余作者依次递减0.5分/篇)。

3、同一作品在不同媒体发表的,取最高加分项。

4、学生发表作品加分每学期以20分封顶。

校院两级不任学生干部的学生记者,以发稿量计算加分,不享受学生干部加分。

四、加分程序学生在上述纸质媒体发表作品,由本人向所在二级学院提供发表作品的复印件供审核;在上述网络媒体发表作品,由本人向所在二级学院提供发表作品打印件供审核。

五、学生在二级学院主办的媒体发表作品综合测评加分,由二级学院参照本规定出台细则实施,但加分标准应低于校级标准。

六、学生对加分有争议的,可直接向学生工作部(处)反映,由学生工作部(处)协调处理。

奖学金发展性素质加分参考标准

奖学金发展性素质加分参考标准

第一学期校内奖学金评定、发展性素质加分参考标准校内奖学金评定需要经学生本人提出申请,班级推荐,院评优评奖领导小组确定人选。

本加分细则只作为参考标准。

一、科技学术类加分1.论文发表时间在2012.2.21——2012.8.31间给予加分,同一科研题目只可加一次,不累计加分;同一课题参加校级、院级科研学术竞赛并同时获奖,按加分最高奖项计算。

2.科研立项只按立项时间计入素质分,而结题时不再计入分素质分;且立项不区分国家与校级:校级负责人(国家级参与者第一人)加10分;校级其他参与者(国家级参与者第一人之外的其他参加人员)加8分。

3.理学院三项赛事(发明创造大赛,科技论文大赛,创新创业大赛)加分说明一等奖:第一作者加6分,二作者5.5分,其余作者按照0.5分递减,4分为下限二等奖:第一作者加4分,二作者3.5分,其余作者按照0.5分递减,2分为下限三等奖:第一作者加2分,二作者1.5分,其余作者按照0.5分递减,1分为下限优秀奖:全部加一分二、组织管理能力1、学生会主席、副主席、部长、副部长、部员分别加4分、3.5分、3分、2.5分、2分。

2、社团联合会主席、副主席(会长)、理事长、干事分别加3.5分、3分、2.5分、2分。

3、大学生自律委员会主任、副主任、部长、部员分别加3.5分、3分、2.5分、2分。

4、学生党支部书记、副书记、支委委员分别加3.5分、3分、2.5分5、团委副书记(团委书记助理、办公室主任)、部长(素质拓展管理员)、副部长、部员、分别加3.5分、3分、2.5分、2分。

6、各班班长及团支部书记加3分,学习委员加2.5分、其他委员加1.5分,寝室长加0.5分;7、心委会主席、副主席(主任)、部长、部员加3.5分、3分、2.5分、2分。

【注】:校级标准比院级加0.5分,上限4分。

三、社会实践类1、数.育.青支教按社会时间加分(校级加4分,院级加2分)2、校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社会实践标兵(非雄鹰背景的奖状证书)加4分。

论文组赋分补充细则

论文组赋分补充细则

论文组赋分补充细则:
1. 满足各档条件计本档最低分。

论文数量增加则进行档内加分,具体如下:第二作者论文不分等级增加2篇论文加1分;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增加1篇一般论文加1分,增加1篇核心论文加2分,增加1篇检索期刊论文计本档最高分。

2. 检索会议论文仅限2篇,计分标准等同于核心期刊论文。

3. 论文以学科大类为准。

科研立项赋分补充细则:
1.满足各档条件计本档最低分。

同一档内按照数量多少、等级高低赋分。

具体
如下:每增加一项本档要求级别的课题或每增加两项低一级别的课题加1分。

横向课题在同档内考虑加分,比照教师系列标准计分,最高达到本档最高分。

2.项目以学科大类为准。

3.以国家、部、省、市、校各级政府项目为准(含各级政府部门项目),学会项
目降一级赋分。

成果获奖赋分补充细则:
1.满足各档条件计本档最低分。

同一档内,按照获奖项目多少、等级高低赋分。

具体如下:每增加一项本档要求级别的奖项或每增加两项低一级别的奖项加1分。

2. 获奖以学科大类为准。

3. 以国家、部、省、市、校各级政府奖项为准(含各级政府部门项目),各级学会奖降一级赋分,科技论文奖按D档赋分,临时活动奖、征文类奖项不赋分。

备注:各项最高分超过封顶分,计入附加分,写在备注中,附加分不影响总体排序。

学院奖励学分制度实施细则

学院奖励学分制度实施细则

学院奖励学分制度实施细则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科竞赛、科技创作、文体竞技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技能人才,根据《泰州学院本科教育学分制实施办法》第十一条,设立创新成果奖励学分,并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奖励范围1.参加各类学科、科技竞赛等活动成绩突出。

2.取得高级职业技能资格(技师、高级工)。

3.普通话、大学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成绩优异。

4.参加科技活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取得成果或专利。

5.参加各类文体竞技活动成绩突出。

6.参加素质教育及其它社会实践活动表现突出。

二、奖励学分计算办法(一)学科竞赛凡由学校选定并组织参加的省级以上(含省级)各类学科竞赛获个人一、二、三等奖者,每人分别计4、3、2学分/项;集体一、二、三等奖的参加者,每人分别计3、2、1学分/项。

获国家级奖项的在同等基础上加1分。

(二)科技活动1.凡由学校选定并组织参加的省级以上(含省级)科技制作、科技比赛获个人一、二、三等奖者,每人分别计4、3、2学分/项;集体一、二、三等奖的参加者,每人分别计3、2、1学分/项。

获国家级奖项的在同等基础上加1分。

2.主持并完成省级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者,奖励2个学分。

(三)学术研究1. 在权威期刊(以学校科研处有关文件规定为依据来认定,下同)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或被《新华文摘》等权威期刊或杂志全文转载的学术论文,独立完成者奖励4学分;合作完成者:第一作者奖励3学分,第二作者奖励1学分。

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独立完成者奖励3学分;合作完成者:第一作者奖励2学分,第二作者奖励1学分。

在省级以上一般公开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给予2个奖励学分(合作完成者只奖励第一作者)。

2.在省级及以上报纸上发表文章,字数不少于1000字,独立完成者或第一作者奖励1学分。

3.参与教师承担的国家级、省部级、校级课题研究者,由教师按贡献大小出据相关证明,给予0.5至2个奖励学分。

关于课外研习学分加分的补充说明

关于课外研习学分加分的补充说明

关于课外研习学分加分的补充说明:首先,请各位班长务必严肃对待,一定要认真检查每个同学的材料,如果有乱写的,一律记0分。

同学们所需交材料为本人的课外研修学分统计表(纸质)和相关纸质证明材料(比如各类证书证明复印件、课外研习学分登记册,关于登记册可参考群共享里的加分表,之前没加分项目如果加分表上有,可直接写进去,不用按学期,另外登记册如有遗失,可用一张A4纸写明加分项目以及分数,附在本人学分统计表后即可。

课外研习加满8分即可,证书证明材料满8分,就不用登记册了。

),请订在一起;班长需做好班级的学分统计汇总表(只填分数,电子纸质都要,纸质稿每班一份)和同学们上交的所有材料,如有同学不在校,请班长灵活安排,联系本人处理相关事宜。

针对第一大条——社会实践类:
1、社团活动不超过1学分(附加说明材料);
2、社会公益活动,比如百公里毅行等(0.5分/次,必须要证书复印件);
3、社团活动,社会服务,社会实践,没有任何证件、证明材料,请本人写相应说明材料(社团名称、活动内容、自己的职责或任务,时间,地点,其他参与者或者证明人,不可弄虚作假,请班长严格把关);
4、大二暑期调研报告,每人都写有的,统一加1分。

其他:
1、文明寝室,登记在学分册上的,可以加,其余不加;
2、同一学科竞赛不同级别的只取最高项加分;
3、计算机等级证书,二级以及二级以上都可以加分,可以累加;
4、简历大赛加分表已上传。

学生奖学金课外加分及考评细则

学生奖学金课外加分及考评细则

学生奖学金课外加分及考评细则哲学院学生奖学金课外加分及考评细则总则第一条本细则旨在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实行规范管理、量化考评、综合评定。

通过考评,全面评定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二条综合考评由德育综合成绩、文化成绩组成。

第三条综合考评记分标准为:综合考评成绩=德育综合成绩+文化成绩第四条德育综合成绩单独考评,可为负分。

考评细则一、参评资格取得我校正式学籍的全日制本科生具有参评资格。

二、参评条件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模范遵守法律和学校、学院各项规章制度。

2.品行良好,尊师爱校,团结同学,积极参加各项有益的集体活动。

3.刻苦学习,完成培养计划所规定的内容,学业成绩优良。

4.积极参加学术科研活动,具有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科研态度严谨,并取得一定成果。

三、取消参评资格情形奖学金评定学年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取消当年参评资格:1.违反校规校纪,受到学校有关职能部门通报、学校警告(含警告)以上处分的。

2.请假、旷课所缺学时累计超过所修课程三分之一学时的。

3.奖学金评定期间被认定存在弄虚作假行为的。

4.无正当理由拒不执行学校、院系规定参加的学习、实践、文化活动的。

5.课程成绩不合格者取消当学年一、二、三奖学金评定资格。

6.凡无故不缴纳学费者,不能参与奖学金评比。

7.无故缺考单门课程成绩为零者。

注:因在考试中因作弊等不诚信行为被通报批评的,取消在校期间所有奖学金评定资格。

四、纪律考评1.因正当理由履行请假手续,未参加学校或院系集体活动者,不加分;未请假或无正当理由未参加学校或院系集体活动者(点名1次不到),扣0.5分。

旷课者,取消该学年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的评比资格;2.学校督导组与院系学风督查组与检查组查课时,没有履行请假手续缺课的,因教材问题等上课纪律被督导组点名批评的,一次扣0.5分。

3.学校组织检查宿舍卫生,宿舍被通报批评一次的扣0.3分。

本院内宿舍卫生检查一年中年级第一和最后一名一次加减0.3分。

4.因病因事申请缓考的学生,奖学金成绩按缓考成绩计算,没有参加下学期缓考考试的,不得参与奖学金评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文章类奖励学分的补充说明学年第一学期学生申请奖励学分将按照《南京农业大学奖励学分暂行规定》(校教发[]号)文件执行。

其中文章类奖励要求在学术类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字数不少于字。

这里核心期刊是指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列表、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科类核心期刊目录()、南京农业大学教育教学论文期刊分类目录(年修订)(见附件)收录的期刊,按照学校规定予以奖励学分。

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年5月3日附件: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列表.. :China.--China China China ,-China癌变畸变突变癌症安徽农业大学学报安全与环境学报氨基酸和生物资源半导体光电半导体技术半导体学报包装工程爆破爆炸与冲击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工业大学学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科技大学学报北京理工大学学报北京林业大学学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医学北京邮电大学学报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表面技术冰川冻土兵工学报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病毒学报波谱学杂志玻璃钢复合材料材料保护材料导报材料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材料科学与工艺材料热处理学报材料研究学报蚕业科学草地学报草业科学草业学报测绘科学测绘通报测绘学报测井技术测控技术茶叶科学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长江科学院院报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肠外与肠内营养沉积学报沉积与特提斯地质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城市规划学刊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传感技术学报传感器与微系统船舶工程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磁性材料及器件催化学报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大地构造与成矿学大豆科学大连海事大学学报大连理工大学学报大连水产学院学报大气科学弹道学报弹箭与制导学报淡水渔业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低温工程低温物理学报低温与超导地层学杂志地理科学地理科学进展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地球化学地球科学地球科学进展地球物理学报地球物理学进展地球信息科学学报地球学报地球与环境地学前缘地震地震地质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地震学报地震研究地质科技情报地质科学地质力学学报地质论评地质通报地质学报地质与勘探地质找矿论丛第二军医大学学报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第四纪研究第四军医大学学报电波科学学报电池电镀与环保电镀与涂饰电工电能新技术电工技术学报电化学电机与控制学报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自动化设备电路与系统学报电气传动电网技术电源技术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电子技术应用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电子显微学报电子学报电子与信息学报电子元件与材料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北林业大学学报东北农业大学学报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动力工程动物分类学报动物学报动物学研究动物学杂志毒理学杂志锻压技术发光学报防灾减灾工程学报纺织学报飞行力学非金属矿分析测试学报分析化学分析科学学报分析试验室分析仪器分子催化分子科学学报分子细胞生物学报-分子植物育种粉末冶金技术福建林学院学报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福州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辐射防护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复旦学报. 医学版-复旦学报. 自然科学版复合材料学报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干旱地区农业研究干旱区地理干旱区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甘肃农业大学学报钢铁钢铁研究学报高等学校化学学报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高电压技术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通报高分子学报高技术通讯高校地质学报高校化学工程学报高校应用数学学报辑高压物理学报高原气象给水排水工程地质学报工程勘察工程力学工程热物理学报工程设计学报工程数学学报工程塑料应用工程图学学报工业工程工业工程与管理工业建筑工业水处理工业微生物工业卫生与职业病公共管理学报公路交通科技功能材料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功能高分子学报古地理学报古脊椎动物学报古生物学报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固体火箭技术固体力学学报管理工程学报管理科学管理科学学报管理评论管理世界管理学报灌溉排水学报光电工程光电子激光光电子技术光谱实验室光谱学与光谱分析光散射学报光通信技术光通信研究光学技术光学精密工程光学学报光子学报广东农业科学广东微量元素科学广东医学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广西植物硅酸盐通报硅酸盐学报贵金属贵州农业科学国防科技大学学报国土资源遥感果树学报过程工程学报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海洋工程海洋湖沼通报海洋环境科学海洋科学海洋科学进展海洋通报海洋学报海洋渔业海洋与湖沼含能材料焊接学报航空材料学报航空动力学报航空精密制造技术航空学报航天控制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合成化学合成纤维工业合成橡胶工业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北工业大学学报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南农业大学学报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核动力工程核化学与放射化学核技术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核科学与工程核农学报黑龙江农业科学红外技术红外与毫米波学报红外与激光工程湖北农业科学湖泊科学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湖南农业大学学报湖南农业科学华北农学报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华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华西口腔医学杂志华西药学杂志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华中农业大学学报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化工环保化工进展化工新型材料化工学报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化学工程化学进展化学世界化学试剂化学通报化学学报化学研究与应用环境工程环境工程学报环境化学环境科学环境科学学报环境科学研究环境科学与技术环境昆虫学报环境污染与防治环境与健康杂志会计研究火工品火力与指挥控制火灾科学火炸药学报机器人机械传动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工程学报机械科学与技术机械强度机械设计机械设计与研究基础医学与临床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激光技术激光生物学报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激光与红外激光杂志吉林大学学报. 地球科学版吉林大学学报. 工学版吉林大学学报. 理学版吉林大学学报. 医学版吉林农业大学学报吉林农业科学极地研究计量学报计算机测量与控制计算机仿真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计算机工程计算机工程与科学计算机工程与设计计算机工程与应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计算机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探索计算机系统应用计算机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计算机应用计算机应用研究计算机与应用化学计算力学学报计算数学计算物理暨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与医学版检验医学建筑材料学报建筑结构建筑结构学报江苏农业科学江苏农业学报江苏医药江西农业大学学报交通运输工程学报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解放军医学杂志解剖学报解剖学杂志介入放射学杂志金融研究金属热处理金属学报经济数学精细化工精细石油化工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菌物学报科技导报(北京)科学通报科学学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科研管理空间结构空间科学学报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空气动力学学报控制工程控制理论与应用控制与决策矿床地质矿物学报矿物岩石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矿冶工程昆虫分类学报昆虫学报昆虫知识兰州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离子交换与吸附理化检验. , 化学分册力学季刊力学进展力学学报力学与实践量子电子学报量子光学学报辽宁农业科学林产工业林产化学与工业林业科学林业科学研究临床儿科杂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