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设计说明
装修设计说明书01

精品课程录制室内部装修设计说明书目录第一章概况 (2)第二章录音室声学设计说明 (3)第三章演播室声学设计说明 (6)第四章演播室专业灯光设计说明 (9)第五章演播室录音室装修技术指标 (9)第六章声学装修工程主材明细表 (14)第七章平面图 (17)第一章概况一、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制作中心2.设计范围:演播室、录音室声学装修、专业灯光系统。
3.主要作用:本演播室及录音室是举行电视制作、电视访谈、直播、录制,课件录制等节目的重要场所。
二、设计依据规范和标准的要求:本工程按现行国家颁发的质量验收标准,必须达到“优良”的质量标准。
相关标准如下:1.录音室及演播室隔声门、窗标准采用《国家广电部部颁标准GYJ26-86录音室的混响时间及频率特性》;2.录音室及演播室噪声控制标准采用《国家广电部部颁标准GYJ42-89“广播电视中心技术用房容许噪声标准”》;3.录音室及演播室混响时间标准采用《国家广电部部颁推荐标准GYJ27-86“室堂混响时间及频率特性”》;4.录音室及演播室防火标准采用《国家广电部部颁标准GYJ33-88 “广播电视工程建筑设计防火标准”》;5.录音室及演播室空调、照明标准采用《国家广电部部颁标准GYJ43-90 “广播电视中心技术用房环境要求(温度、湿度、照度)”》;6.录音室及演播室电气安装标准采用《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规范》GBJ232-82;7.录音室及演播室管线布线标准采用《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施工及规范》GB50312-2000;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JDJ88-99;9.《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10.《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11.《声学手册》;12.GB50034-200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13.GB50303-200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规范》GBJ232-82;15.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修订本)GBJ16-87;17.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备噪声声功率级的测定--工程法》GB 9068;18.GYJ25-86《室堂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19.BG/4959-95《室堂扩声特性的测量方法》;20.按甲方要求设计。
01毕业设计说明书格式(范本)河南科技大学毕业论文

1.5
3.0
3.5
4.2
5.2
5.5
nD(m·r/min)
600
725
805
840
900
918
(3)功率
离心式选粉机的功率,可按经验公式(1-7)计算
(1-7)
式中N——离心式选粉机的所需功率,kW;
D——选粉机直径,m;
K——系数,一般取1.58。
N=1.58×5
第二章离心式选粉机参数确定
(2)调整离心力
离心力加大使成品变细,离心力减小则变粗。影响离心力的一是撒料盘的大小和转速,撒料盘增大,转速加快,离心力增加。二是小风叶大小、转速和数量。小风叶增大,转速加快,能增强颗粒由撒料盘获得的离心力。特别是小风叶还起屏障作用,阻挡颗粒的通过。因此小风叶数量的调整对细度特别敏感。一般增加一对小风叶,细度可降低0.8%左右;减少一对小风叶,细度增加0.8%左右。
分级界限尺寸的大小主要是通过调整气流的上升和旋转速度以及增减小风叶的作用来实现。
1、增加转子转速或增多大风叶,都会使上升气流速度增大,使细粉的细度下降;反之,则可提高细粉的细度。
2、改变回风叶的角度,会影响到旋转气流速度,回风叶片偏向内筒壁时,叶片之间通道缩小,旋转速度增加,则可提高细粉的细度;反之,则会降低细粉的细度。
离心式选粉机的工作是利用选粉机立轴上的主风叶以一定转速回转产生的内部循环气流,使不同大小的物料颗粒因沉降速度的差别而被分离。
图1.3离心式选粉机控制板调节机构
1—挡风板;2—控制板;3—调节杆;4—螺栓;5—固定座;6—外壳;7—压盖座;8—支架;
9—套筒;10—支座;11—手轮螺母;12—螺母
图1.4颗粒在选粉机内的运动
DL-01道路工程设计说明

道路工程设计说明鹿厂镇沿河村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县,本项目道路工程主要为原有老路加铺混凝土面层,对原有老路的平纵线形进行拟合,使行车更加平顺。
本项目共2.219公里。
本次设计内容包含道路工程中加铺路面结构层及路基的填筑整形,局部地段增设挡墙及排水构造。
一、设计依据:1、本项目设计合同。
2、该片区地形图。
3、其他相关基础资料。
二、采用规范(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2)《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DB 53/ T2002—2014(3)《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4)《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 33-2012);(5)《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G/T D32-2012);(6)《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7)《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8)《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9)《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10)《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12)《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文件编制办法》(交公路发(2007)358号)(1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14)《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15)《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16)《公路勘察细则》(JTG/TC10-2007);(17)《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三、主要技术标准1、道路等级:农村公路小交通量2、设计行车速度:15km/h;3、道路横坡度:车行道2%。
4、标准轴载:BZZ-100KN。
5、路面类型:水泥混凝土路面6、交通量等级:轻交通7、路面临界状态设计年限:交通量饱和8年;水泥砼路面8年四、实施范围道路K (K0+000-K2+219.557)。
SDQ-01电力通道施工图说明(图审修改)

10K V电力通道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1、概述1.1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成都金融创新中心项目--3#路配套道路工程1.2 项目位置项目位置:四川成都市东部新区三岔街道1.3 项目业主项目业主:成都东部集团有限公司1.4 工程概况1.4.1 工程范围及规模本项目成都金融创新中心项目--3#路配套道路工程位于四川成都市东部新区三岔街道。
设计3#路路线呈南-北方向前进,道路起点接在建汇流南路,终点接已建公园大道。
设计路线全长341.826m,设计速度20km/h,城市支路,规划红线宽度宽12m,路基实施范围宽度15m,一块板双向两车道。
1.4.2 主要工程内容本次设计道路内容共一册,主要工程内容包括第一册:道路、交安、排水、给水、照明、电力通道工程。
本文件为第一册第一篇道路工程,道路工程设计内容为道路的平、纵、横及路基、路面结构及市政道路附属设施等设计。
1.4.3 文件组成及编制办法本次施工图设计按《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进行编制。
本项目文件共一册,按专业分篇章出图。
第一篇道路工程第二篇交安工程第三篇排水工程第四篇给水工程第五篇照明工程第六篇10KV电力通道工程本文件为第六篇10KV电力通道工程。
工程地理位置示意图2、设计原则1、10KV电力通道纵坡尽量与道路一致,以减小埋深,节约投资。
2、新建10KV电力通道应与周边现状电力通道做到有效衔接。
3、10KV电力通道尽量布置在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及绿化带内,尽量避免布置在机动车道下。
3、设计依据及规范及规程3.1 设计依据◆本项目设计合同;◆《重大建设项目推进工造第11次调度会会议纪要》2021年5月10日;◆《成都天府国际空港新城分区规划(2016-2035)》;◆金融创新中心景观及道路工程用地范围图——成都东部新区公园城市建设局;◆汇流南路、公园大道设计资料;◆本项目实测地形图;◆《成都金融创新中心配套道路(3#路)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集团有限公司(2020年4月);◆《成都金融创新中心项目配套道路(3号路)》初步设计评审会备忘录——成都东部新区公共服务局(2021年6月23日);◆业主提供的其他有关本工程的基础数据、资料及各来往文件等;◆业主提出的相关设计要求。
QS-01施工图设计说明

智慧大道钢结构工程结构设计说明书一、工程概述本工程位于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望海寨镇南侧,滨海大道东侧,北临沙河。
本工程根据建设单位所提供的设计条件、使用要求及国家所颁发的相关规范、规程而设计,共分为五段钢结构平台。
本施工图属于钢结构设计图。
二、设计依据及设计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50009-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高强螺栓规范》JGJ82-91《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 JGJ81-2003《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 GB8923-88《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J81-2002 J218-2002《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01其他相关规范及标准三、设计标准1、设计使用年限:50年2、设计荷载人行荷载:3.5kPa基本风压:0.6 kPa基本雪压:0.4 kPa3、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
4、本工程高程系采用85黄海高程系。
5、本结构耐火等级为三级,柱耐火时限2h,梁耐火时限1h,平台板和梯板耐火时限0.5h。
四、工程场地自然条件1、场地位置、地形、地貌拟建工程位于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望海寨镇南侧,滨海大道东侧,北临沙河。
场地地形起伏较大,由北至南地形变陡,地面标高为10.35~40.30米,高差约29.05米。
地貌类型为山间谷地地貌。
2、不良地质作用勘察场区在勘探深度内未见活动断层、砂土液化等不良地质作用。
3、场地岩土体类型经钻孔揭露,场地地层自上而下分为四层:①砂质粘性土;②全风化花岗岩;③强风化花岗岩;④中风化花岗岩。
4、地下水情况本工程勘探深度内未见地下水。
五、结构设计本工程依山势而建,共分为五段钢结构平台。
S-01 安全设施设计说明

安全设施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一)、路线走向本项目名称为泸州市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及相关公路安全隐患整治工程(增设),包括G321线、S207线、S307线、S308线、S309线及相关公路段。
(二)、老路护栏概况原有道路部分护栏长度及相邻护栏段落间距不满足《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2006)及相关规范的要求,部分危险路段缺少护栏等。
危险路段缺少护栏最小护栏段落长度不满足规范要求最小护栏段落间距不满足规范要求(三)、任务依据(1)勘察设计合同。
(2)交通部颁布的“技术标准”、“规范”等有关规定。
(3)《泸州市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及相关公路安全隐患整治工程(增设)》勘察设计有关技术标准的会议纪要。
(四)、技术标准1)原有道路技术标准G321线 K1624+000~K1876+020段道路等级:二级公路、设计速度40㎞/h;S307线泸盐路 K0+000~K40+119段、K44+300~K45+520段、K50+600~K81+414段道路等级:二级公路、设计速度40㎞/h;S308线合珙路 K0+000~K104+386段道路等级:二级公路、设计速度40㎞/h;S309线古高路 K0+000~K126+656段、K160+979~K168+077段道路等级:二级公路、设计速度40㎞/h;S207线资泸路 K145+423~K161+918段道路等级:二级公路、设计速度40㎞/h;X089 泸富路进港段 K0+000~K10+732段道路等级:二级公路、设计速度60㎞/h;机场路5公里道路等级:二级公路、设计速度60㎞/h;其他市管公路15公里:XE02线、XE05线、石高路等;道路等级:三级公路、设计速度30㎞/h。
2)本次设计技术标准本次设计技术标准完全按照原有道路技术标准进行设计。
二、安全设施设计内容及主要方案(一)、设计内容本项目安全设施主要以保障道路交通最基本的安全及通行需要进行设计。
JT-01 施工图设计说明

东大道交通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1、工程概况本次设计的东大道位于观音桥商圈内,起于黄观路口,与规划的南大道平交,向北延伸,分左右两幅由南向北下穿建新东路、兴隆路、北城天街、洋河中路,最终在洋河北路出洞。
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道,设计车速40km/h,双向四车道,分左右两幅,单幅宽度为8.5m,道路全长约2.347公里。
2、设计内容本次设计内容包括东大道交通标志标线以及隧道内的交通控制诱导设施,其中隧道内交通控制及诱导设施包括交通信号灯、车道指示器、可变信息标志。
3、设计依据(1)《观音桥商圈6.8平方公里控制性规划》;(2)东大道道路工程、隧道工程、给排水工程、道路照明工程、隧道电气工程及通风排烟工程施工图。
4、设计采用的技术标准、规范●《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重庆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DBJ50-064-2007)●《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 50688-2011)●《重庆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置规范》(试用)●《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2009)●《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GB/T 23827-2009)●《路面标线涂料》(JT/T 280-2004)●《道路交通标线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GB/T16311-2009)●《公路交通标志反光膜》(GB18833-2012)●《公路隧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JTG/T D71—2004)●《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国家现行的其它有关标准、规范、规程与规定5、交通标志5.1 标志设置1、标志设置在施工过程中须注意以下几点:为了保证交叉口行车安全,由交叉口内最不利的冲突点,即最靠右侧的直行机动车与右侧横向道路上最靠中心线驶入的机动车在交叉口相遇的冲突点起向后各退一个停车视距,将这两个视点和冲突点相连构成的三角形称为视距三角形。
设计说明书01

1.设计任务书1.设计题目: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的PLC 控制系统设计1.2目的意义:(1)综合运用并巩固所学机电一体化设计知识;(2)采用编程的方法实现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设计。
1.3设计内容:⑴变频器:采用松下VF0超小型变频器。
⑵要求输出转速按下图(见附图)函数变化,请编写梯形图控制程序,并完成调试。
⑶ 设计要求:①按题意要求,画出原理图;②PLC 段子接线图;③完成PLC 段子接线工作;④PLC 梯形图及程序;⑤完成设计说明书(15页);⑥设计上交内容:设计说明书(包括1、2、3、4、5项)1.4设计步骤⑴理解并确定设计要求⑵确定整体控制方案⑶选择异步电机、PLC 、变频器⑷编写程序⑸写说明书S8S 10S 12S2.具体设计2.1系统设计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如下六种:a.降电压调速;b.电磁转差离合器调速;c.绕线转子异步电机转子串电阻调速;d.绕线转子异步电机串级调速;e.变极刘一数调速;f.变频调速根据交流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原理,从定子传入转子的电磁功率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拖动负载的有效部分,另一部分是与转差率成正比的转差功率。
从能量转换的角度来看,转差功率是否增大,是消耗掉还是回收,是评价调速系统效率高低的一种标志从这点出发,可以把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分为三大类:转差功率消耗型调速系统、转差功率回馈型调速系统和转差功率不变型调速系统。
其中最后一类效率最高上述的第e,f两种调速分法属于此类。
变极对数调速是有级调速,应用场合有限。
只有变频调速应用最广,可以构成高动态性能的交流调速系统,取代直流调速,最有发展前途。
目前的发展趋势是一方面随着电力电子器件和变频技术的迅速发展,用交流电机的调速传动系统代替直流电机调速传动系统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从节能的观点要求把原来作恒速运行的交流电机传动系统改为调速传动。
因而在电力传动领域里正在日益重视发展交流电机的调速传动。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以可编程序控制器(PLC)作为核心控制部件,通过可编程序控制器(PLC)给出开关器件通断的信号,改变变频器的工作频率,从而改变电动机输入电压来调节电动机的转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3#主墩钢围堰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xx特大桥243#、244#主墩基础的有关设计图纸
(2)xx特大桥243#、244#主墩基础的有关地质报告
二、设计条件
➢主墩承台设计底标高为:-10.169m
➢主墩承台设计顶标高为:-4.169m
➢围堰抽水施工水位: 3.00m
➢围堰设计底标高:-15.7m
➢围堰设计顶标高: 4.00m
➢围堰在使用期挡水最高水位:3.00m
➢封底砼(水下20号砼)厚:3.5m
➢水流流速: 1.89m/s
三、设计规范与技术标准
(1)设计采用标准、规范:
➢《公路桥涵通用设计规范(JTG D60-2004)》
➢《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86)》
(2)设计参照规范:
➢港口工程钢结构设计规范 (JTJ283-99)》
➢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设计规范(DL/T5039-95)》四、主要材料
(1)钢围堰下沉用的牵引拉力耳板设计采用Q345B钢板,其技术指标应符合《低
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 1591)》的规定;
(2)钢围堰除(1)以外的主体结构的所有钢板、型钢均为Q235B钢,其技术指
标应符合《普通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GB700)》的规定;
(3)采用的焊接材料应符合GB5118、GB/T 5117和GB5293之规定,并与所采用
的钢材相适应。
五、设计要点
(1)243#主墩承台,由于墩位处水深较大,钢围堰为主墩承台施工用的围水结构,
钢围堰的内壁板兼作承台施工用的模板(考虑施工偏差,围堰内壁净间距比
承台尺寸放大15cm)。
(2)钢围堰采用双壁自浮式结构,双壁间距1.5米,围堰外尺寸为38.3×20.3m,
围堰高19.7m,竖向考虑分为5节,从下至上依次为4.3+3.75+3.65+3.8+4.2
=19.7m,采用整节整体加工,控制起重量在120t左右。
(3)围堰从下到上围堰水平受力环的布置为:
第一节:0.3m(单壁刃脚段)+1.5m(刃脚段)+(2×1.25m)(底部段)=4.3m;
第二节:3×1.25m(底部段)=3.75m;
第三节:(1.25+3×0.8m)(加强段)=3.65m;
第四节:(0.8+3×1.0m)(加强段)=3.8m;
第五节:(1.3+1.4+1.5)(顶部段)=4.2m。
(4)围堰在承台顶高程以下 2.031m(高程为-6.2m)以下段的夹壁内填充素砼
(C20),故抽水时未填砼的夹壁需承受的最大水头差为3-(-6.2)=9.2m。
(5)为了加强围堰整体刚度,在围堰高程为-6.2~-13.15m段的钢围堰夹壁内填
充素砼(C20),在-13.15m高程以下段夹壁内填砂,在局部隔仓(1.5m宽隔仓)填砼至第四层支撑以上,其高程为-2.7m。
(6)围堰内设置5层内部支撑梁系,第1~3层不设斜向支撑,在围堰下沉前内
部支撑梁的中间横梁必须设置,第4、5层支撑的斜向支撑梁可在围堰抽水时随水位的下降从上到下依次加设,第2~3层内撑在施工承台时可随砼浇注面的升高依次割除。
(7)封底砼采用C30号水下砼,厚3.5米,堰内抽水时河水水位高程控制在3.0
米以下。
(8)围堰下沉过程中围堰内外水位差控制在5.5m以内。
(9)围堰在施工承台过程中围堰外河水水位与围堰夹壁内的水位差控制在5.0m
以内,夹壁内的水深控制在5.5m以内。
(10)本图标注尺寸未计入公差,钢材数量未计入损耗。
(11)钢围堰结构焊接、焊缝设计
➢撑杆与水平环板:三面围焊,焊脚高6mm,L90×6撑杆焊缝长不小于350mm,L125×8撑杆焊缝长不小于500mm。
➢水平环板与壁板、隔舱板:连续双面角焊缝,焊脚高6mm。
➢壁板与隔舱板:连续双面角焊缝,焊脚高6mm。
➢壁板次梁与壁板:间断双面角焊缝,焊脚高5mm,间300mm,两侧交错,
合计的焊缝长度应连续。
➢刃脚钢板B11、B12、B13与壁板:连续双面角焊缝,焊脚高6mm。
➢壁板竖向次梁与顶环板、壁板(隔仓板)与顶环板:全融透焊。
➢上一节的壁板竖向次梁、壁板(隔仓板)与下一节顶环板:全融透焊。
➢板件的拼接:等强度对接融透焊。
➢B6板与B1(或B2)、B7板与B3(或B4):连续角焊缝,焊脚高5mm。
➢B8板与B6、B7板:双面连续角焊缝,焊脚高6mm。
➢其余的焊接除图纸中标明外,均采用等强度对接焊,所有板厚超过10毫米的板件,焊前应开坡口。
除加劲肋与壁板的焊接采用三级焊缝,以及图纸特别说明焊缝外,所有的焊缝均采用二级焊缝。
六、施工要点
(1)钢围堰的使用过程为:双壁钢围堰加工、整体沉放(同时清理河床)—→围
堰封底砼施工—→抽水干施工承台。
(2)为了确保钢围堰的正常使用及安全性,加工中应严格确保钢围堰各部分焊缝
的质量,按设计的焊缝质量等级进行焊缝探伤检验,对关键受力焊缝应作探
伤检验,对有水密性要求的所有焊缝作水密性试验,板材的焊接拼缝和构件
件的连接焊缝应错开200mm,以免焊接应力集中。
(3)根据“焊接工艺评定”的结果,采用适当的焊接工艺及参数。
(4)钢围堰的拼装误差:水平平面不大于+(L内/500),垂直倾斜度不大于
H/1000),各构件间的接缝及各分块间拼接缝均应无凹凸面。
(5)钢围堰的运输、下沉等施工过程计使用过程中,应避免过大局部应力,并将
情况反馈与设计单位,进行结构核算及局部加强处理。
(6)围堰下沉到位后,应保证夹壁内砼浇注至标高-6.2米处(局部为-2.7m),
围堰使用期(包括围堰浮运、下沉、堰内抽水、挡水干施工承台等使用工况),夹壁内水位与外侧河水位水头差不高于5.5米,夹壁内水深不大于5.0米。
(7)围堰下沉到位后,应在围堰的外围抛设砂袋,使河床面保持在-11.7m以上
的高程,以保证围堰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