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江苏高考语文作文真题及范文
2019年高考语文江苏卷考生作文例文

2019年高考语文江苏卷考生作文例文2019年江苏卷作文题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
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
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
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
例文澡堂滋味这题目,忽然想起澡堂,各色人等脱衣入池,悉成裸形,热气腾腾的池水里众生平等,共存共生,揩完热毛巾在躺椅上休息,街谈巷议,百味纷呈。
虽然起身后,或翩翩美衣或衣衫破旧,各有各的人生,此刻却是同一屋檐下,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
随意说说这滋味。
冬天里洗澡的大老板,手腕戴了金表,沉甸甸,褪下来,交跑堂手里,暂时存跑堂的手腕上,放抽屉或箱子,不稳妥,跑堂戴上,人在手表在,几十万的表就飞不走。
跑堂也曾对戴金表的成功人士,有一点酸溜溜的羡慕,此刻是甜滋滋的享受。
短暂的戴表时光里,跑堂也神采奕奕,精神焕发,虽然半个小时后物归原主,此刻表是跑堂的表,跑堂是戴金表的跑堂。
拎茶瓶替客人添茶,一路金表闪烁晃眼。
时不时抬起手腕看看时间。
最默契的应该是有人问几点,他看表名正言顺,凝视片刻,略带迟疑,又斩钉截铁,告诉你几点几分,容不得你半点迟疑。
这酸和甜虽短暂,却也一晌贪欢。
跑堂是苦生活,揩毛巾添茶倒水,靠茶水钱糊口,许多老头爱泡澡,驱散一身困乏,可每天付澡票已穷于应付,自带茶水,偌大的堂口歪七八扭躺了一片锱铢必较的老澡客,自然让跑堂头疼。
常起口角,辣味十足。
有一老头,不洗到打烊不起身,似乎也自知理亏,毛巾把子也不劳跑堂动手揩,躺在角落里孤云独自闲,甚至还带一大苹果啃,持久战深谙其妙。
跑堂旁敲侧击或指桑骂槐,老头不为所动,到了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年龄,廓然无我,只当耳旁风。
像这类洗光澡的老头好几个,人情世故不是不洞然观火,但就舍不得这钱或者别有难处。
老头子们齐聚澡堂,蹉跎时光,各自疏慢。
不吃茶的老头和跑堂,他们这样势同水火,却又每天风雨无阻同一屋檐下,彼此厌倦,各翻白眼,却又天长日久的活下去。
江苏2019年高考语文作文范文

江苏2019年高考语文作文范文在博物馆的书法展览中,我被那些极具气韵的展品震住了,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
突然间一幅作品映入眼帘,它单个字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却别有味道,形神俱佳。
我有些看呆了。
那是郑燮的字。
一个沉沉的声音。
我转过头去,是一个笑眯眯的老爷爷。
我禁不住感叹道:这字太美了,虽然不似柳体欧体的正统,但不妨碍它独特而一体的美,真不愧为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之作。
老人笑了起来:这就是中国和而不同的大智慧啊。
单是从一副小小的书法便可看出。
每一个字歪歪斜斜,似乎并不美观,但将其融为一体,却具有极强的包涵一切,蕴藏万物的能量。
这是一种具体意义上的大同,即容纳一切不相同的和吧,我说道,这种和不是强制所有事物的同一,反倒是名美其美,美人所美。
老人点点头,指着面前一幅幅作品:你看,板桥的字,用隶书参以行,非隶非,中华智慧又何尝不是如此。
它从没有具体的范式,没有统一的索求,古人将他们的智慧,放开于我们面前,任由我们一窥其所有,将各种文化,各种元素吸收并存于其中,最终臻于一种和的境界。
看看你眼前每一幅传世佳作吧。
每一幅都拥有其特殊的韵味,即使如板桥这般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也是脱胎于最本源的精神。
他突然停下笑笑,大概从仓颉造字就赋予了这种能量吧。
我思索着,说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一个人应该也是如此吧。
只有获得和的力量,才能如此地将个性极强的字,幻化为一体。
和而不同,就意味着存在不同,不,必须是不同,只有如此,才能不刚自用,局限于自己狭小的空间内,看不到一切,也没有气度感受这一切。
所以有人说郑燮的书法是不可无一,也不可有二的。
老人回答道,他便是那个唯一,便是那个不同。
你看看那些大家的字,金农、八大山人、张旭,狂放与收敛并存,刚健与阴柔并存,看似如此个性鲜明,但他们同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个个脚印,一脉相承。
中国文化以其独有的气度包容着这些匠心独具的存在。
和而不同,我从没如此认真地思考过这样一幅字画所藏有的智慧。
我感慨道。
2019年江苏高考语文作文真题及范文

青春专属于年轻人,这也是多数人所认同的吧?这世间多为无常,一概而论,总是难圆其说。年老苍苍,岁月将要尽头,青春不是不搭理他们,是他们自己无视它的注目;年纪轻轻,却有暮年意,心地失去青春昂扬,也不在少数。青春不是看这岁月,而在内心。理想,自信,坚定,无畏,无一不是青春的寄居地。在心地引一朵昂扬之火,不灭不熄,要跟青春相遇,有何难,要与青春相伴,怎不能成。
青春不是流逝的岁月,也不是年轻的表象,它是生命最深处不腐的意志,是无尽的理想,积极不屈的心态。流去岁月老身躯,有不老心,乐观意,花甲皮囊少年心。花面留身心志空,有堕落心,消极意,不是垂老似暮年。与青春相遇,泡杯清茶,邀其入座,用最积极乐观的芬芳,让青春流连,岁月老去,青春不逝。(文章来源于腾讯网)
江苏高考语文真题及
《不朽的青春》
漫漫人生路,几多青春可堪留。行走在这旅途,相遇青春,握个手,打个招呼,就这样相去渐远。渐渐流去的青春韶华,不曾发觉,只能感觉到,已经失去。既然遇到了,何不留下它,或者借故再次相遇,就这般丢掉,不甚可惜。青春不是年岁,而是状态,无关岁月。
从最初始来,青春是年轻生命的闪耀点,激情澎湃。在这青葱的年纪,活泼行路时,初次遇到同样青葱的青春,两方意气相投,结伴而行。前方无限未来,青春绽放无数花朵,铺就一条缤纷路,花花世界,红尘纷纷。在这热血的年纪,坚守初遇时的纯真,向着与青春的同一目的地,不挠前行。这是青春的考验,它不愿虚度,若是你误入歧途,被这花海陷了脚步,被这红尘侵了心志,它会悄然而逝。误的越深,青春离的越远。
2019年高考语文江苏试卷作文范文《调和共生,成就大美》

2019年高考语文江苏试卷作文范文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
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
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
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
【优秀范文2】《调和共生,成就大美》水淡盐咸,各有其性,然而当水与盐相互交融,便能调制出百味。
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
世间万物,唯有调和共生,方能成就大美之境。
调和共生,是一种互补与融合。
就像一幅精美的画作,既要有淡雅的底色,也要有浓墨重彩的点缀;一首动人的乐曲,既要有舒缓的旋律,也要有激昂的高潮。
自然界中,乔木高大挺拔,为小草遮风挡雨;小草柔韧顽强,为乔木巩固水土。
它们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生机勃勃的生态系统。
人类社会也是如此,脑力劳动者提供智慧与创意,体力劳动者付出汗水与力量,不同的角色相互配合,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调和共生,能激发无限的创造力。
单一的元素往往具有局限性,而多种元素的碰撞与融合则能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
中国古代的建筑艺术,融合了木工、砖石工、画师等多种工匠的技艺,将结构的稳固、装饰的精美、寓意的深远完美结合,创造出了如故宫、苏州园林这样的建筑瑰宝。
在科学领域,物理学与化学的交叉,产生了物理化学这一新兴学科;生物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催生了生物信息学的发展。
正是这种跨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为人类的知识宝库增添了璀璨的光芒。
调和共生,需要我们摒弃偏见,拥有开放的心态。
不能因为水的清淡而轻视它,也不能因为盐的咸涩而排斥它。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我们常常会因为地域、文化、背景的差异而产生偏见和误解。
然而,只有当我们放下成见,去欣赏和接纳他人的独特之处,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历史上,唐朝之所以能成为文化繁荣的盛世,正是因为它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接纳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使不同的思想和艺术在这里交流融合。
在当今社会,调和共生的理念显得尤为重要。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2019年高考作文江苏卷题及多篇范文

2019年高考作文江苏卷题及多篇范文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
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
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
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
命题方向人文底蕴:人文积淀、审美情趣科学精神:理性思维、勇于探究学会学习:勤于反思健康生活:健全人格责任担当: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社会责任审题限制性1.审题立意限制。
考生在审题立意时,思考的基点应是材料内容。
材料共有四句话,第一、二句话,强调水与盐代表两个单独的个体,有各自的特性;第三句话强调的是“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第四句话是重要的引导性语句,要求考生的思考不可止于“物”,要由物及人及事,实质就是要求考生进行联想和思考。
2.价值取向限制。
从价值取向看,命题者有意引导考生由物及人,倡导“和而不同”的价值观,由此可以谈及“美美与共”“共建共享”的理念等。
3.文体选择限制。
“除诗歌外,文体自选”,表明除诗歌外,其他文体皆可选。
诗歌不可作为写作体裁选项的主要原因在于评价标准难以统一和评卷实操有较大难度。
诗歌尚含蓄,评价难度极大,对诗歌体裁的限制属于技术上的限制。
4.思维限制。
材料强调“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提示考生要展开联想,这里的联想特指相似联想。
开放性1.选材范围是开放的。
材料最后一句说“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这很符合江苏高考作文“说开去”的命题特点,考生可以体物,可以叙事,可以写人;也可以把人、事、物融合到一起写。
但细读要求后发现,考生还是应将侧重点放在对人的书写上。
2.联想和思考的方向是开放的。
考生要由“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展开相似联想,对“物”“事”“人”的联想是自由的。
但若能展开宏大联想,表达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则立意更高、角度更佳。
3.文体选择在限制中有自由。
只要不写诗歌,其他文体如记叙文、议论文、抒情文、小小说等可以自由选择。
需要强调的是,一旦选定文体,就要致力于写出文体特征来,不能写成“四不像”作文。
2019年高考语文江苏试卷作文题目及优秀范文示例

2019年高考语文江苏试卷作文题目及优秀范文示例八、作文(70分)2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
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
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
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
示例包容共存,妙不可言天地混沌,盘古开天辟地,以牺牲自我成全了世界。
神话传说在中国代代相传,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神传文化。
春秋时期,百家争鸣。
儒家的“仁政”、“以义制利”;墨家的“兼爱”、“尚贤”;道家的“少私寡欲”、“道法自然”;法家的“废私立公”、“以法治国”……各家争奇斗艳,但也或多或少地吸收了其他流派的学说。
而杂家更是“兼儒墨,合名法”,博采众议,成就了《吕氏春秋》。
这种情况,就如各种食材充力发挥出自己的作用,形成了一席文化盛宴。
相反,秦始皇焚书坑儒,阻止文化发展,诸多著作因此失传,文化也差点断代。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单一的文化,造成儒家独大,其余名家逐渐在滚滚红尘中消失……狂放不羁的酒中仙太白,之所以在诗歌史上成就如此之高。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多种文化对他的熏陶。
太白祖籍甘肃,生于中亚碎叶城,少时其家迁入四川江油,青年只身出川,开始了广泛地漫游。
南到洞庭湖、湘江,东至吴、越,中途求仙问道。
丰富的文化经历造就了他独特的浪漫主义风格,形成了诗歌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但往深层想一下,李白的成就不也是得益于唐朝对于文化的开放包容吗?中原大地孕育了道教,但佛教却是从西域传来。
若是没有玄奘西行,带回许多经书,及唐朝对于外来文化的包容,佛教就不可能在中原大地繁衍生长,香火遍及神州。
宽容的唐朝,书写了中国历史上辉煌的一页。
多文化的包容,亦吸引人才的到来。
著名数学家陈省身在学有所成之后,曾回国讲授几何。
但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不久,他却选择了远赴美国,因为开放的美国,多文化共存的美国才能使他更好的发展。
陈省身也曾想过和华罗庚一起回到祖国,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但在那种形势下,他放弃了。
2019年江苏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Word版,精校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6题,第12题,第15题~第16题,第18题~第19题,共11题)、非选择题(第7题~第11题,第13题~第14题,第17题,第20题~第21题,共10题)两部分。
本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名字、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第1题~第6题,第12题,第15题~第16题,第18题~第19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提到桃花源,许多人会联想到瓦尔登湖。
真实的瓦尔登湖,早已成为▲的观光胜地,梭罗的小木屋前也经常聚集着▲的游客,不复有隐居之地的气息。
然而虚构的桃花源一直就在我们的心中,哪怕▲在人潮汹涌的现代城市,也可以获得心灵的宁静。
A.名闻遐迩闻风而至杂居B.名噪一时闻风而至栖居C.名噪一时纷至沓来杂居D.名闻遐迩纷至沓来栖居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在南方,芭蕉栽植容易,几乎四季常青。
▲至于月映蕉影、雪压残叶,那更是诗人画家所向往的了。
①它覆盖面积大,吸收热量大,叶子湿度大。
②古人在走廊或书房边种上芭蕉,称为蕉廊、蕉房,饶有诗意。
③因此蕉阴之下,是最舒适的小坐闲谈之处。
④在旁边配上几竿竹,点上一块石,真像一幅元人的小景。
⑤在夏日是清凉世界,在秋天是分绿上窗。
⑥小雨乍到,点滴醒人;斜阳初过,青翠照眼。
2019年高考作文江苏卷题及多篇范文

高考作文江苏卷题及多篇范文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
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
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
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
命题方向人文底蕴:人文积淀、审美情趣科学精神:理性思维、勇于探究学会学习:勤于反思健康生活:健全人格责任担当: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社会责任审题限制性1.审题立意限制。
考生在审题立意时,思考的基点应是材料内容。
材料共有四句话,第一、二句话,强调水与盐代表两个单独的个体,有各自的特性;第三句话强调的是“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第四句话是重要的引导性语句,要求考生的思考不可止于“物”,要由物及人及事,实质就是要求考生进行联想和思考。
2.价值取向限制。
从价值取向看,命题者有意引导考生由物及人,倡导“和而不同”的价值观,由此可以谈及“美美与共”“共建共享”的理念等。
3.文体选择限制。
“除诗歌外,文体自选”,表明除诗歌外,其他文体皆可选。
诗歌不可作为写作体裁选项的主要原因在于评价标准难以统一和评卷实操有较大难度。
诗歌尚含蓄,评价难度极大,对诗歌体裁的限制属于技术上的限制。
4.思维限制。
材料强调“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提示考生要展开联想,这里的联想特指相似联想。
开放性1.选材范围是开放的。
材料最后一句说“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这很符合江苏高考作文“说开去”的命题特点,考生可以体物,可以叙事,可以写人;也可以把人、事、物融合到一起写。
但细读要求后发现,考生还是应将侧重点放在对人的书写上。
2.联想和思考的方向是开放的。
考生要由“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展开相似联想,对“物”“事”“人”的联想是自由的。
但若能展开宏大联想,表达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则立意更高、角度更佳。
3.文体选择在限制中有自由。
只要不写诗歌,其他文体如记叙文、议论文、抒情文、小小说等可以自由选择。
需要强调的是,一旦选定文体,就要致力于写出文体特征来,不能写成“四不像”作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高考语文作文真题及
漫漫人生路,几多青春可堪留。行走在这旅途,相遇青春,握个手,打个招呼,就这样相去渐远。渐渐流去的青春韶华,不曾发觉,只能感觉到,已经失去。既然遇到了,何不留下它,或者借故再次相遇,就这般丢掉,不甚可惜。青春不是年岁,而是状态,无关岁月。
从最初始来,青春是年轻生命的闪耀点,激情澎湃。在这青葱的年纪,活泼行路时,初次遇到同样青葱的青春,两方意气相投,结伴而行。前方无限未来,青春绽放无数花朵,铺就一条缤纷路,花花世界,红尘纷纷。在这热血的年纪,坚守初遇时的纯真,向着与青春的同一目的地,不挠前行。这是青春的考验,它不愿虚度,若是你误入歧途,被这花海陷了脚步,被这红尘侵了心志,它会悄然而逝。误的越深,青春离的越远。
命运滚滚向前,让我们与青春相遇,是为了体悟这人生,明了人生的路标,积极而行。不是挥霍这擦肩而过的相逢,不过路人,不会任由你攫取。倒不如认真的对待青春,讨得一颗种子,种在心地,用这所有的积极,浇灌它,发芽,生长。心里青春,无论二八花甲,这透身而出的意志,扫去加身的颓废衰败,岁月凿刻肌肤,生活打磨皮囊,也不过表面。坚定勇敢的心境,气贯长虹,压倒这岁月枷锁,即使垂垂老矣,也有不灭的积极青春,撑起身躯,欢乐笑颜。
青春专属于年轻人,这也是多数人所认同的吧?这世间多为无常,一概而论,总是难圆其说。年老苍苍,岁月将要尽头,青春不是不搭理他们,是春昂扬,也不在少数。青春不是看这岁月,而在内心。理想,自信,坚定,无畏,无一不是青春的寄居地。在心地引一朵昂扬之火,不灭不熄,要跟青春相遇,有何难,要与青春相伴,怎不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