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试卷六

合集下载

测量学试题与解答

测量学试题与解答

测量学试题与解答一、选择题1. 测量学是一门研究()的科学方法和技术。

A. 测量误差B. 物体形状C. 测量仪器D. 物体大小答案:A2. 测量中常用的误差类型包括()。

A. 随机误差B. 系统误差C. 观察误差D. 个人误差答案:A、B、C、D3. 以下哪种误差通常很难完全消除或避免?A. 随机误差B. 系统误差C. 观察误差D. 个人误差答案:B4. 测量的精度是指()。

A. 测量结果接近真值的程度B. 测量仪器的精密程度C. 对测量结果的重复性D. 测量过程中的瞬时误差答案:A5. 以下哪个条件对于保证测量准确性是最重要的?A. 使用高精度仪器B. 进行多次重复测量C. 消除系统误差D. 采用合适的测量方法答案:C二、填空题1. 定标是指以已知()进行测量,以确定测量仪器的误差性质与大小。

答案:标准物体2. 随机误差是指在相同测量条件下,()所引起的偶然性误差。

答案:无法避免3. ()是用于描述质量测量准确度的一个指标,它表示了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程度。

答案:误差4. 测量的重复性是指在相同测量条件下,()所引起的误差。

答案:个人主观因素5. 测量精度是指测量结果()真值的程度。

答案:接近三、解答题1. 请简述三角测量的原理,并说明其应用领域。

解答:三角测量是一种基于三角关系的测量方法。

它利用已知边长和角度大小的三角形,通过测量其他边长或角度来求解未知。

原理是根据三角形的各边之间的关系,利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几何定理进行计算。

三角测量可以应用于测量土地面积、建筑物高度、山体高度等领域。

在土地测量中,可以通过测量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来计算出土地面积。

在工程测量中,可以使用三角测量来测量建筑物的高度或者构造物的尺寸。

在地理测量中,可以利用三角测量来测量山体的高度,从而绘制出地形图。

2. 请列举三种常见的测量误差,并分别进行说明。

解答:常见的三种测量误差有随机误差、系统误差和观察误差。

随机误差是由测量条件的不确定性或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

测量学考试题及答案

测量学考试题及答案

测量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测量学中,用于确定地面点位置的方法是:A. 距离测量B. 方向测量C. 高程测量D. 角度测量答案:B2. 测量学中,测量的水平角是指:A. 地面上任意两点间的水平夹角B. 地面上任意两点间的垂直夹角C. 地面上任意两点间的斜角D. 地面上任意两点间的俯角答案:A3. 测量学中,测量的垂直角是指:A. 地面上任意两点间的水平夹角B. 地面上任意两点间的垂直夹角C. 地面上任意两点间的斜角D. 地面上任意两点间的俯角答案:B4. 测量学中,测量的高程是指:A. 地面点到海平面的垂直距离B. 地面点到参考椭球面的垂直距离C. 地面点到地球中心的垂直距离D. 地面点到地面的垂直距离答案:A5. 测量学中,测量的直线距离是指:A. 两点间的水平距离B. 两点间的斜线距离C. 两点间的垂直距离D. 两点间的投影距离答案:B6. 测量学中,三角测量法的基本原理是:A.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B. 利用勾股定理C. 利用三角函数D. 利用圆的性质答案:A7. 测量学中,全站仪的主要功能包括:A. 距离测量和角度测量B. 仅角度测量C. 仅距离测量D. 仅高程测量答案:A8. 测量学中,水准仪的主要功能是:A. 测量水平角B. 测量垂直角C. 测量高程差D. 测量距离答案:C9. 测量学中,GPS测量的主要优点是:A. 精度高B. 测量速度快C. 覆盖范围广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10. 测量学中,误差的来源主要包括:A. 测量仪器的精度B. 测量人员的操作C. 测量环境的影响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测量学中,误差的类型包括:A. 系统误差B. 随机误差C. 人为误差D. 测量误差答案:A B C12. 测量学中,常用的测量方法包括:A. 直接测量B. 间接测量C. 绝对测量D. 相对测量答案:A B13. 测量学中,测量误差的来源可能包括:A. 仪器误差B. 环境误差C. 操作误差D. 理论误差答案:A B C14. 测量学中,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包括:A. 平均值法B. 加权平均法C. 误差分析法D. 插值法答案:A B C15. 测量学中,测量结果的表示方法包括:A. 数值表示B. 图表表示C. 文字描述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6. 简述测量学中误差的分类及其特点。

测量学考试题及答案

测量学考试题及答案

测量学考试题及答案以下是《测量学考试题及答案》的内容:一、选择题1.测量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a) 测量物体和现象的属性b) 分析数据和得出结论c) 开发新的测量仪器d) 进行实验和研究答案:a) 测量物体和现象的属性2.下面哪个选项描述了测量学的精确性?a) 测量结果的一致性b) 测量结果的真实性c) 测量结果的可重复性d) 测量结果的准确性答案:d) 测量结果的准确性3.在测量学中,不确定度是什么意思?a) 测量结果的可信程度b) 测量结果与真值之间的差异c) 测量误差的绝对值d) 测量结果的范围答案:a) 测量结果的可信程度4.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常见的测量误差类型?a) 随机误差b) 系统误差c) 人为误差d) 比较误差答案:d) 比较误差5.在测量学中,准确度和精确度有什么区别?a) 准确度是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精确度是测量结果的接近程度b) 准确度是测量结果的接近程度,精确度是测量结果的一致性c) 准确度是测量结果与真值之间的差异,精确度是测量结果的范围d) 准确度是测量结果的范围,精确度是测量结果与真值之间的差异答案:b) 准确度是测量结果的接近程度,精确度是测量结果的一致性二、解答题1.简述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的区别。

随机误差是由无法控制的因素引起的,它是测量结果在重复测量中的不一致性。

随机误差的出现是由于各种环境因素的不确定性,例如温度变化、测量设备的不稳定性等。

随机误差可以通过多次重复测量和取平均值来减小。

系统误差是由于测量过程中固有的缺陷或偏差引起的,它会使得测量结果偏离真值。

系统误差可以由设备校准不准确、操作方法不正确等原因引起。

与随机误差不同,系统误差不能通过多次测量和取平均值来消除,需要采取其他校正方法来减小。

2.什么是测量不确定度?如何计算测量不确定度?测量不确定度是对测量结果的可靠程度的度量,它表示测量结果与真值之间的差异。

测量不确定度是由测量设备的精确度、测量方法的准确度以及环境因素等影响引起的。

测量学考试题及答案

测量学考试题及答案

测量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测量学中,用于确定地面点位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A. 高程、方位角、距离B. 经度、纬度、高程C. 距离、方位、俯仰角D. 经纬度、方位角、高程答案:B2. 测量中,水准测量的主要目的是()。

A. 测量角度B. 测量距离C. 测量高程D. 测量面积答案:C3. 以下哪个不是测量误差的来源?()。

A. 仪器误差B. 观测误差C. 计算误差D. 地质变动答案:D4. 在测量学中,三角测量法主要用于()。

A. 测量小范围的地形B. 测量大范围的地形C. 测量建筑物的对角线D. 测量水下物体的位置答案:B5. 测量中使用的全站仪,其主要功能不包括()。

A. 测量水平角B. 测量竖直角C. 测量高程D. 计算体积答案:D二、填空题1. 在测量学中,________是用来表示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的经纬度坐标系统。

答案:地理坐标系2. 测量学中的视距测量法,通常用于________距离的测量。

答案:较短3. 测量误差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其中系统误差可以通过________来消除或减小。

答案:校准4. 在水准测量中,为了消除仪器和观测者的误差,通常采用________的方法。

答案:往返观测5. 测量学中的导线测量是一种常用的平面控制测量方法,它通过________来确定点位。

答案:连续的三角形三、简答题1. 简述测量学中的闭合导线测量的原理及其优点。

答:闭合导线测量是指从一个已知点出发,经过一系列未知点后,最终返回到起点所进行的测量。

其原理是通过测量每一段边长和每一个转折角来确定未知点的位置。

闭合导线的优点在于可以检测和校正测量过程中的误差,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2. 说明水准测量中水准尺的作用及其使用注意事项。

答:水准尺是水准测量中用于读取高程读数的工具。

使用时应注意保持水准尺竖直,避免晃动或倾斜,以确保读数的准确性。

同时,应保证水准尺的刻度清晰可见,避免反光或遮挡。

四、计算题1. 给定两点A和B的坐标分别为A(1km, 2km)和B(4km, 6km),计算这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测量学试题及答案

测量学试题及答案

测量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测量学中最基本的测量元素是:A. 距离B. 方向C. 高程D. 角度2. 测量学中,水准测量的目的是:A. 确定两点的水平距离B. 确定两点的高差C. 确定两点的相对位置D. 确定两点的绝对高度3. 以下哪项不是测量误差的来源?A. 仪器误差B. 观测者误差C. 环境误差D. 计算误差4. 测量学中,三角高程测量的基本原理是:A. 利用三角函数计算高差B. 利用勾股定理计算距离C. 利用相似三角形计算高差D. 利用角度测量确定高差5. 在测量学中,全站仪的主要功能是:A. 测量水平距离B. 测量高程C. 测量角度和距离D. 测量面积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测量学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通常采用_________坐标系。

7. 测量学中,测量误差可以分为系统误差和_________误差。

8. 测量学中,测量数据的精度通常用_________来表示。

9. 测量学中,测量的基本方法包括直接测量和_________测量。

10. 测量学中,测量误差的传递规律遵循_________定律。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测量学中误差的分类及其特点。

12. 描述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13. 解释三角测量在地形测量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4. 给定两个点A和B,已知A点坐标为(100, 200),B点相对于A点的方位角为45°,水平距离为50米。

求B点的坐标。

15. 给定一个三角形ABC,已知A点坐标为(100, 200),B点坐标为(300, 200),C点相对于B点的方位角为120°,且BC边长为100米。

求C点的坐标。

测量学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D. 角度2. 答案:B. 确定两点的高差3. 答案:D. 计算误差4. 答案:C. 利用相似三角形计算高差5. 答案:C. 测量角度和距离二、填空题6. 答案:笛卡尔7. 答案:随机8. 答案:中误差9. 答案:间接10. 答案:误差传播三、简答题11. 答案:测量误差可以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测量学考试题及答案

测量学考试题及答案

测量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测量学中,用来表示地面点位置的坐标是()。

A. 直角坐标系B. 极坐标系C. 球面坐标系D. 地心坐标系答案:B2. 在测量学中,水准仪的主要作用是()。

A. 测量角度B. 测量距离C. 测量高差D. 测量方位答案:C3. 测量学中的“水准”指的是()。

A. 水平面B. 垂直面C. 倾斜面D. 倾斜线答案:A4. 测量学中,用于确定直线方向的仪器是()。

A. 经纬仪B. 水准仪C. 测距仪D. 全站仪5. 测量学中,用于测量两点间距离的仪器是()。

A. 经纬仪B. 水准仪C. 测距仪D. 全站仪答案:C6. 测量学中,用于测量角度的仪器是()。

A. 经纬仪B. 水准仪C. 测距仪D. 全站仪答案:A7. 在测量学中,测量误差的来源不包括()。

A. 仪器误差B. 人为误差C. 环境误差D. 计算误差答案:D8. 测量学中,测量误差的分类不包括()。

A. 系统误差B. 随机误差C. 绝对误差D. 相对误差答案:C9. 测量学中,用于测量点的高程的仪器是()。

B. 水准仪C. 测距仪D. 全站仪答案:B10. 在测量学中,测量误差的分类包括()。

A. 系统误差B. 随机误差C. 绝对误差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测量学中,用于测量角度的仪器是______。

答案:经纬仪2. 测量学中,用于测量距离的仪器是______。

答案:测距仪3. 测量学中,用于测量高程的仪器是______。

答案:水准仪4. 测量学中,用于确定直线方向的仪器是______。

答案:经纬仪5. 测量学中,测量误差的来源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仪器误差、人为误差、环境误差6. 测量学中,测量误差的分类包括______和______。

答案:系统误差、随机误差7. 测量学中,用于测量两点间距离的仪器是______。

答案:测距仪8. 测量学中,用于测量角度的仪器是______。

测量学考试试卷

测量学考试试卷

测量学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测量学中,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一般设在哪个位置?A. 地图的左下角B. 地图的中心C. 地图的右上角D. 地图的任意位置2. 以下哪个不是测量学中常用的测量仪器?A. 经纬仪B. 水准仪C. 测距仪D. 望远镜3. 测量中,高程测量的目的是什么?A. 确定地面点的水平位置B. 确定地面点的垂直位置C. 测量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D. 测量两点之间的垂直距离4. 测量学中,什么是三角高程测量?A. 利用三角函数测量高差B. 利用三角函数测量水平距离C. 利用三角函数测量角度D. 利用三角函数测量面积5. 测量中,什么是导线测量?A. 测量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B. 测量两点之间的曲线距离C. 测量一系列点构成的折线D. 测量一系列点构成的圆弧6. 测量学中,什么是相对误差?A. 测量误差与真值之比B. 测量误差与测量值之比C. 测量误差与仪器精度之比D. 测量误差与测量时间之比7. 测量学中,什么是地形图?A. 表示地形起伏的地图B. 表示地物分布的地图C. 表示地质结构的地图D. 表示水文特征的地图8. 测量中,什么是水准测量?A. 测量两点之间的高差B. 测量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C. 测量两点之间的垂直距离D. 测量两点之间的倾斜角度9. 测量学中,什么是测量误差?A. 测量值与真值之间的差异B. 测量值与仪器读数之间的差异C. 测量值与理论值之间的差异D. 测量值与计算结果之间的差异10. 测量中,什么是控制测量?A. 对测量过程的监督和检查B. 对测量结果的统计分析C. 为地形图提供控制点的测量D. 对测量仪器的校准和检验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测量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________和________的科学。

12. 测量学中,测量误差按其性质可分为________误差、系统误差和粗差。

13. 测量学中,测量精度通常用________来表示。

测量考试试题及答案

测量考试试题及答案

测量考试试题及答案测量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各种自然和人工地貌的形态、位置、大小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它广泛应用于土地管理、城市规划、土木工程、环境科学等领域。

以下是一套测量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供参考。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测量学中最基本的测量方法是:A. 水准测量B. 角度测量C. 距离测量D. 高程测量答案:C2. 以下哪项不是测量误差的来源?A. 仪器误差B. 观测者误差C. 环境误差D. 计算错误答案:D3. 测量中,为了减少误差,常用的方法是:A. 增加测量次数B. 仅使用高精度仪器C. 随意选择测量时间D. 仅依赖单一测量结果答案:A4. 地形图的比例尺表示的是:A. 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值B. 地图上的距离与时间的比值C. 地图上的距离与速度的比值D. 实际距离与时间的比值答案:A5. 以下哪个单位不是用于表示角度的?A. 度(°)B. 分(')C. 秒('')D. 米(m)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在测量学中,________是用来确定地面点位置的方法。

答案:坐标测量2. 水准仪的主要功能是测量两点之间的________。

答案:高差3. 测量中,为了提高精度,通常采用________的方法。

答案:平均值4. 地形图上,等高线之间的距离表示的是________。

答案:地形起伏5. 测量学中,________是用来描述地形起伏的曲线。

答案:等高线...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测量学中误差的来源及其控制方法。

答案:测量误差的来源主要包括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系统误差通常由测量仪器的不完善或测量方法的固有缺陷引起,可以通过校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等手段来控制。

随机误差则由观测条件的不稳定或观测者的技术差异引起,可以通过增加观测次数、采用统计方法等手段来减少其影响。

2. 描述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场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学试卷六
一、填空题
1.已知某点的横坐标通用值为20365759.31m,则该点是在高斯投影分带的第带号内,
其自然值是。

2.水准路线的布设形式有、和。

3.经纬仪在进行角度测量时,其四条轴线要满足的几何条件为:
1);
2);
3)。

4.对某边往、返观测,得观测值分别为87.213米和87.226米。

则观测结果为米,
相对误差为。

5.系统误差具有三个特性:
2);
1);
3)。

其主要消减的方法有、和。

6.导线的布设形式有、和。

7.地形图上表示地物的符号可分为、、、。

8.某图图幅的编号为F-48-127,其比例尺为,若编号为J-50-107-(3),则其比例尺为,若其编号为Q-53,则其比例尺又为。

9.横断面的测量方法有、和。

10.管道施工测量的主要任务是控制和位置,以确保管道
按和敷设。

二、选择题
1.某点的经度为东经123°30′,该点位于高斯平面投影6°带的第()带号。

A)19
B)20
C)21
D)22
2.在水准测量中,转点所起的作用是()。

A)传递高程
B)传递距离
C)传递高差
D)A和C
3.在水平角的观测中,盘左盘右取平均值能消除的误差是()
A)视准轴误差
B)照准误差
C)竖轴误差
D)对中误差
4.对一距离进行往、返丈量,其值分别为72.365m和72.353m,则其相对误差为()。

A)1/6030
B)1/6029
C)1/6028
D)1/6027
5.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为190°18′52″,左角∠ABC的值为80°52′16″,则BC
的坐标方位角值为()。

A)191°11′08″
B) 91°11′08″
C)271°11′08″
D) ″08′11°1
6.已知用DJ型光学经纬仪野外一测回方向值的中误差为±6″,则一测回角值的中误差6为()。

A)±17″
B)±6″
C)±12″
D)±8.5″
7.同一张地形图上,等高线平距越大,说明()。

A)等高距越大
B)地面坡度越陡
C)等高距越小
D)地面坡度越缓
8.用经纬仪进行视距测量,已知K=100,视距间隔为0.25,竖直角为+2°45′,则水平
距离的值为()。

A)24.77m
B)24.94m
C)25.00m
D)25.06m
9.在路线右角测定之后,保持度盘位置不变,如果后视读数为32°40′00″,前视读数
为172°18′12″,则分角线方向的度盘读数是()。

A) 51°14′33″
B)102°29′06″
C)153°43′39″
D)204°58′12″
10.已知路线的转角为39°15′,又选定圆曲线的半径为220m,则该圆曲线主点测设元素T,L,E,D分别为()。

A)6.19m;13.57m;150.71m;78.45m
B)13.57m;150.71m;78.45m;6.19m
C)78.45m;150.71m;13.57m;6.19m
D)150.71m;13.57m;78.45m;6.19m
三、名词解释
1.水准测量:
2.直线定线:
3.比例尺精度:
4.坡度比例尺:
5.龙门桩:
四、问答题
1.为什么把水准仪安置在距离前、后视两根尺子大致相等的地方?
2.什么叫象限角?象限角与方位角有何关系?
3.等高线有什么特性?
五、计算题
1.完成下列竖直角测量的计算
A247 右 50 30
2.根据下图所示水准路线中的数据,计算P、Q点的高程。

3.如图所示,三角形的三个观测值列于图上,已知:α=124°15′,求α和α。

CABACB
4.已知交点的里程为K3+182.76,测得转角αy=25°48′,圆曲线半径R=300m,求曲线测设元素及主点里程。

测量学试卷六(答案)
一、填空题
1.20,-134240.69。

2.闭合水准路线,附和水准路线,支水准路线。

3.照准部水准管轴应垂直于竖轴;视准轴应垂直于横轴;横轴应垂直于竖轴。

4.87.220,1/6700。

5.误差的绝对值为一常量,或按一确定的规律变化;误差的正负号保持不变;误差的绝
对值随着单一观测值的倍数而累积。

检校仪器,求改正数,对称观测。

6.附和导线,闭合导线,支导线。

7.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线形符号,注记符号。

8.1︰10万,1︰1万,1︰100万。

9.标杆皮尺法,水准仪法,经纬仪法。

10.管道中线,管底设计高程,中线方向,设计坡度。

二、选择题
题答题答题答题答题答题答题答题答题答题答号案号案号案号案号案号案号案号案号案号案
1 C
2 D
3 A
4 A
5 B
6 D
7 D
8 B
9 B 10 C
三、名词解释
1.又名几何水准测量,它是用水准仪和水准尺测定地面两点高差的测量。

2.在欲量直线的方向上标定出一些表明直线走向的中间点的工作。

3.按比例尺缩小,相当于图上0.1㎜的地上水平距离(0.1㎜×M),称为比例尺精度。

4.一种量测地面坡度的图解尺度。

5.在建筑物四角和中间隔墙的两端基槽之外1~2m处,竖直钉设的木桩称为龙门桩。

四、问答题
1.答:可以消除或减弱视准轴水平残余误差、对光透镜运行误差、地球曲率误差、大气
折光误差等对高差观测值的影响。

2.答:以直线端点的子午线北端或南端起算,量至直线的锐角,称为该直线的象限角。

它与坐标方位角之间的换算关系如下表所示:
象限换算公式
Ⅰ北东:R=α
南东:ⅡR=180°-α
南西:R=Ⅲα-180°
Ⅳ北西:R=360°-α
3.答:1)同一等高线上的点,其高程相等;2)等高线是一条连续闭合的曲线,不在本
图幅内闭合,必在另一图幅内闭合;3)等高线越密,表示地面坡度就愈陡,反之愈缓;4)等高线与山脊线、山谷线正交。

五、计算题
1. 完成下列竖直角测量的计算
测盘目竖盘读数半测回角值一测回角值备注尠′°尠′°尠′°标位站.
-32 09 4A右247 50 30-32 09 30
2. (1)计算高差闭合差:
△h = H- H= 157.732 –163.751 = -6.019 m BM1 BM2
∑h = -3.001 – 4.740 + 1.719 = = - 6.022m
f = ∑h -△h = -6.022 –(-6.019) = -0.003m = -3mm h(2)分配闭合差,计算改正数
∑L = 1.4 + 6.3 + 3.5 = 11.2 km
v1 = - (L/∑L) * f = 0mm h1v2 = - (L/∑L) * f = 2mm
h2v3 =- (L/∑L) * f =1mm h3(3)计算改正后的高差的高程H = H+h1 + v1=163.751 –3.001 + 0 = 160.750m
BM1 P H = H+h2 + v2 = 160.750 –4.740 + (0.002) = 160.750 –4.738 = 156.012m P Q或H = H+ (h3 + v3) = 157.732 –1.719 –0.001 = 160.750 –4.738 = 156.012m BM2Q3. α=244°31′04″;α=197°26′36″。

CABA4. T=68.71m;L=135.09m;E=7.77m;D=2.33m。

JD=K3+182.76;ZY=K3+114.05;YZ=K3+249.14;QZ=K3+181.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