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学会第届化学竞赛初赛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use

合集下载

全国高中化学竞赛(初赛)试题与答案

全国高中化学竞赛(初赛)试题与答案

全国高中化学竞赛(初赛)试题与答案
1.写出制备金属硫化物的方法,包括铜、铁等金属和硫反
应的方法。

2.写出制备二氧化硫的方法,包括铜、锌等金属和浓硫酸
反应的方法。

3.介绍磁性材料FeO3的制备方法和反应方程式,以及在
醋酸溶液中K4Fe(CN)6和NaNO2反应得到纯NO的反应式,
以及在酸性溶液中NaNO2和KI反应得到纯NO的应式。

实验结果表明先加NaNO2再加KI制得的NO更纯。

4.硫和石灰乳反应得到五硫化钙(CaS5)和硫代硫酸钙(CaS2O3)。

5.描述了一个实验装置,通过加热硫和O2的反应来得出
结论。

如果内盛空气或N2O,则U形管两侧液汞面不持平。

6.介绍了Fe(Ⅲ)和I在溶液中的反应现象和反应方程式,以及有足量F时Fe(Ⅲ)不和I反应的原因,以及往该溶液
中加足量F的现象和原因。

在足量2mol/dm3HCl溶液中加Fe (Ⅲ)、I、F会产生不同于实验2的反应现象。

7.写出了硫铁矿被氧化的反应方程式,讨论了水淋洗硫铁矿的趋势和反应中被氧化的物质,以及硫铁矿水的酸碱性。

如果反应③中途停止,则FeS仍会继续被氧化。

第届全国化学竞赛初赛试题与答案

第届全国化学竞赛初赛试题与答案

2009年全国化学竞赛(初赛)试题与答案第1题 (20分)1-1 Lewis 酸和Lewis 碱可以形成酸碱复合物。

根据下列两个反应式判断反应中所涉及Lewis 酸的酸性强弱,并由强到弱排序。

F 4Si ?N(CH 3)3 + BF 3 ? F 3B ?N(CH 3)3 + SiF 4 ;F 3B ?N(CH 3)3 + BCl 3 ? Cl 3B ?N(CH 3)3 + BF 31-2 (1) 分别画出BF 3和N(CH 3)3的分子构型,指出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

(2) 分别画出F 3B ?N(CH 3)3 和F 4Si ?N(CH 3)3的分子构型,并指出分子中Si 和B 的杂化轨道类型。

1-3 将BCl 3分别通入吡啶和水中,会发生两种不同类型的反应。

写出这两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4 BeCl 2是共价分子,可以以单体、二聚体和多聚体形式存在。

分别画出它们的结构简式,并指出Be 的杂化轨道类型。

1-5 高氧化态Cr 的过氧化物大多不稳定,容易分解,但Cr(O 2)2[NH(C 2H 4NH 2)2] 却是稳定的。

这种配合物仍保持Cr 的过氧化物的结构特点。

画出该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并指出Cr 的氧化态。

1-6 某些烷基取代的金属羰基化合物可以在其他碱性配体的作用下发生羰基插入反应,生成酰基配合物。

画出Mn(CO)5(CH 3) 和 PPh 3反应的产物的结构简式,并指出Mn 的氧化态。

第2题 (6分) 下列各实验中需用浓HCl 而不能用稀HCl 溶液,写出反应方程式并阐明理由。

2-1 配制SnCl 2溶液时,将SnCl 2(s) 溶于浓HCl 后再加水冲稀。

2-2 加热MnO 2的浓HCl 溶液制取氯气。

2-3 需用浓HCl 溶液配制王水才能溶解金。

第3题 (5分) 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3-1 用浓氨水检查氯气管道的漏气;3-2 在酸性介质中用锌粒还原-272O Cr 离子时,溶液颜色经绿色变成天蓝色,放置后溶液又变为绿色。

25全国化学竞赛(初赛)试题与答案3页

25全国化学竞赛(初赛)试题与答案3页

全国化学竞赛初赛试题一、写出制备金属硫化物的几类方法(按:铜、铁……等分别和硫作用均归属金属和硫反应类)。

二、写出制备二氧化硫的几类方法(按:铜、锌……。

等分别和浓硫酸作用归为同一类反应)。

三、1.磁性材料Fe2O3可由FeSO4热分解反应制得。

写出反应方程式。

2.在醋酸溶液中K4Fe(CN)6和NaNO2反应可得纯NO。

写出反应式。

3.在酸性溶液中NaNO2和KI反应可得纯NO。

写出仅应式。

按下列两种步骤进行实验(1)先把NaNO2加入酸性溶液后再加KI,(2)先混合KI和酸性溶液后再加NaNO2。

问何者制得的NO纯?4.硫和石灰乳反应得五硫化钙(CaS5)和硫代硫酸钙(CaS2O3),写出反应式。

四、如图装置。

钥匙中盛硫,金属丝为加热用,容器内盛O2,U型管内盛汞,反应前两侧液汞面持平。

给金属丝通电加热使硫起反应。

反应完成后使容器内温度恢复到反应前温度,U型管两侧液汞面仍持平。

1.由实验结果能得到什么结论?2.若反应前容器内盛空气或N2O。

分别如上实验并恢复到原温度时(已知主要反应产物相同),U形管两侧液汞面是否持平。

说明原因。

五、某温、某压下取三份等体积无色气体A,于25、80及90℃测得其摩尔质量分别为58.0、20.6、20.0克/摩尔。

于25、80、90℃下各取l1dm3(气体压力相同)上述无色气体分别溶于10dm3水中,形成的溶液均显酸性。

1.无色气体为;2.各温度下摩尔质量不同的可能原因是:3.若三份溶液的体积相同(设:溶解后溶液温度也相同),其摩尔浓度的比值是多少?六、1.写出Fe(Ⅲ)和I-在溶液中的反应现象和反应方程式。

2.有足量F-时,Fe(Ⅲ)不和I-反应。

请说出原因。

3.往1.的溶液中加足量F-,有什么现象?原因何在。

4.在足量2mol/dm3 HCl溶液中加Fe(Ⅲ)、I-、F-。

请说出反应现象,它可能和实验2的现象有何不同?七、在开采硫铁矿(FeS2)地区,开采出的矿石暴露在空气和水中,逐渐被氧化。

第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试题答案与解析

第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试题答案与解析

第32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试题答案与解析第1题(8分)根据所给条件按照要求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求系数为最简整数比)。

1-1氮化硅可用作LED的基质材料,它可通过等离子法用SiH4与氨气反应制得。

3SiH4 + 4NH3 == Si3N4 + 12H2↑解析:SiH4中Si正价H负价;NH3中N负价、H正价,直接配平产物为H2和Si3N4.1-2将擦亮的铜片投入装有足量的浓硫酸的大试管中,微热片刻,有固体析出但无气体产生,固体为Cu2S和另一种白色物质的混合物。

5Cu + 4H2SO4 == Cu2S↓+ 3CuSO4↓+ 4H2O解析:注意题目中说无气体产生,而这个题中由于产生了Cu2S,Cu显+1价,失电子数为1*2=2;S显-2价,得电子数为8,说明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且还有3mol Cu变成了Cu(II)。

产物中除了Cu2S外还有另一种白色固体析出,注意这里是析出不是沉淀,所以该白色固体是CuSO4,我们常说的CuSO4显蓝色指的是它的溶液和CuSO4·5H2O,而在浓硫酸中,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所以析出的是无水CuSO4,显白色。

再进行配平。

1-3在50o C水溶液中,单质碲与过量NaBH4反应制备碲氢化钠,反应过程中析出硼砂[Na2B4O5(OH)4·8H2O]2Te + 4NaBH4 + 17H2O == 2NaHTe + Na2B4O5(OH)4·8H2O↓+ 14H2↑解析:这个题目中,注意元素化合价的变动,首先要清楚碲氢化钠的化学式,由于Te是氧族元素,所以碲氢化钠的化学式NaHTe(类似于NaHS)。

根据硼砂的化学式判断参与反应的NaBH4的物质的量为4mol,所以有16molH(-1).根据得失电子数进行配平。

失电子的为H(-1)。

得电子的物质为Te单质和H2O中的部分H(+1).1-4天然气的无机成因十分诱人。

据称,地幔主成分之一的橄榄石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可生成甲烷。

全国化学竞赛(初赛)试题与答案3页

全国化学竞赛(初赛)试题与答案3页

全国化学竞赛初赛试题一、写出制备金属硫化物的几类方法(按:铜、铁……等分别和硫作用均归属金属和硫反应类)。

二、写出制备二氧化硫的几类方法(按:铜、锌……。

等分别和浓硫酸作用归为同一类反应)。

三、1.磁性材料Fe2O3可由FeSO4热分解反应制得。

写出反应方程式。

2.在醋酸溶液中K4Fe(CN)6和NaNO2反应可得纯NO。

写出反应式。

3.在酸性溶液中NaNO2和KI反应可得纯NO。

写出仅应式。

按下列两种步骤进行实验(1)先把NaNO2加入酸性溶液后再加KI,(2)先混合KI和酸性溶液后再加NaNO2。

问何者制得的NO纯?4.硫和石灰乳反应得五硫化钙(CaS5)和硫代硫酸钙(CaS2O3),写出反应式。

四、如图装置。

钥匙中盛硫,金属丝为加热用,容器内盛O2,U型管内盛汞,反应前两侧液汞面持平。

给金属丝通电加热使硫起反应。

反应完成后使容器内温度恢复到反应前温度,U型管两侧液汞面仍持平。

1.由实验结果能得到什么结论?2.若反应前容器内盛空气或N2O。

分别如上实验并恢复到原温度时(已知主要反应产物相同),U形管两侧液汞面是否持平。

说明原因。

五、某温、某压下取三份等体积无色气体A,于25、80及90℃测得其摩尔质量分别为58.0、20.6、20.0克/摩尔。

于25、80、90℃下各取l1dm3(气体压力相同)上述无色气体分别溶于10dm3水中,形成的溶液均显酸性。

1.无色气体为;2.各温度下摩尔质量不同的可能原因是:3.若三份溶液的体积相同(设:溶解后溶液温度也相同),其摩尔浓度的比值是多少?六、1.写出Fe(Ⅲ)和I-在溶液中的反应现象和反应方程式。

2.有足量F-时,Fe(Ⅲ)不和I-反应。

请说出原因。

3.往1.的溶液中加足量F-,有什么现象?原因何在。

4.在足量2mol/dm3 HCl溶液中加Fe(Ⅲ)、I-、F-。

请说出反应现象,它可能和实验2的现象有何不同?七、在开采硫铁矿(FeS2)地区,开采出的矿石暴露在空气和水中,逐渐被氧化。

第届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含参考答案

第届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含参考答案

第32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试题第1题(8分)根据所给的条件按照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求系数为最简整数比)。

1-1氮化硅可用作LED的基质材料,它可通过等离子体法由SiH4与氨气反应制得。

1-2将擦亮的铜片投入装有足量的浓硫酸的大试管中,微热片刻,有固体析出但无气体产生,固体为Cu2S 和另一种白色物质的混合物。

1-3在50℃水溶液中,单质碲与过量NaBH4反应制备碲氢化钠,反应过程中析出硼砂[Na2B4O5(OH)4.8H2O]。

1-4天然气的无机成因说十分诱人。

据称,地幔主成分之一的橄榄石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可生成甲烷。

橄榄石以Mg2SiO4和Fe2SiO4表示,反应后变为蛇纹石[Mg3Si2O5(OH)4]和磁铁矿。

第2题(8分)2-1195K,三氧化二磷在二氯甲烷中与臭氧反应得到P4O18。

画出P4O18分子的结构示意图。

2-2CH2SF4是一种极性溶剂,其分子几何构型符合阶点子对互斥(VSEPR)模型。

画出CH2SF4的分子结构示意图(体现合理的成键及角度关系)。

2-32018年足球世界杯比赛用球使用了生物基三元乙丙橡胶(EPDM)产品Keltan Eco。

EPDM属三元共聚物,由乙烯、丙烯及第三单体经溶液共聚而成2-3-1EPDM具有优良的耐紫外光、耐臭氧、耐腐蚀等性能。

写出下列分子中不可用于制备EPDM的第三单体(可能多选,答案中含错误选项不得分)。

2-3-2合成高分子主要分为塑料、纤维和橡胶三大类,下列高分子中与EPDM同为橡胶的是:F 聚乙烯G聚丙烯腈H 反式聚异戊二烯I 聚异丁烯第3题(12分)为纪念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150周年,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将2019年设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

门捷列夫预言了多种当时未知的元素,A即为其中之一。

将含元素A的硫化物矿在N2气氛中800℃处理,分解产物中右A的硫化物B;随后升温至825℃并向体系中通入氨气,得到红色化合物C,C溶于发烟硝酸得到白色沉淀D。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试题答案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试题答案

全国竞赛(初赛)试题答案1. A 的结构式5分:其余结构式各1分。

B 的溴代乙基溴位错了扣0.5分。

注:下标与结构对应关系不要求。

2.(要点1)5分。

有效数字不正确要扣1分。

电解反应是水分解为氢和氧。

10.00小时 6.00A 总共提供电量Q=It=216·103C ,相当于2.24mol 电子,每电解1mol 水需电子2mol ,故有1.12mol 水,即20.1g 水被电解。

故结晶的KOH ·2H 2O 的质量为15.1g 。

故:结晶的KOH 的质量为: (15.1g/92.1g ·mol -1)·M (KOH)=9.20g (要点2)5分。

有效数字不正确要扣1分。

剩余的溶液的质量分数浓度为%1.55%100)/()()()(2=⨯+KO H O H KO H m m m(要点3)5分。

有效数字不正确要扣1分。

根据溶解度数据,T 应在20℃~30℃之间,由于本题有效数字位数不多,可以设此温度溶解度与温度呈线性关系(作不作图得分相同),则 T=20℃+(55.1-52.8)/(55.8-52.8)·10℃=28℃3.(1)第七周期第IIB 族元素(这可以由ZnO 30号元素,加上相隔的第5、6周期的元素则为30+2·42+2·52=112).(2)是金属(3)最高氧化态至少可以达到+2(4)n M Pb Zn 10277112208827030+=+ (注:从112到100释放12个质子,故共计发生6次衰变,共放出6个α粒子,即放出12个中子,而镄有153个中子,故M 的中子数应为153+12=165。

认为核反应得到质量数为278的新元素不给分。

)4.(1)SO 42-,Cr(OH)4-或KCr(OH)4或Cr(OH)63-或K 3Cr(OH)6或Cr(OH)3(2)设n(SO 32-)=x;n(S 2O 32-)=yx+2y=0.9336g/233.3g ·mol -1x y 3238+=80.00mL ×0.0500mol ·L -1⇒ x =2.0×10-3mol;y=1.0×10-3mol原始溶液的浓度)(22-SO c =2.0×10-2mol ·L -1; )(22-SO c =1.0×10-2mol ·L -15.(要点1)6分晶胞体积V cell =a 3=5.49×10-29m 3一个晶胞的质量m cell =d ·V cell =5.49·10-29m 3·7.36×103kg/m 3=4.04·10-25kg设每个晶胞平均含1个化学式的Na x WO 3(即Z=1),则1molNa x WO 3的质量为()g mol L m M cell WO Na x 221231004.410022.6--∙∙∙=∙==243g ·mol -1( ) ( ) )( 0 ) ( 3 Na W wo Na xM M M M x + +3 = x=(243-183.9-48.0)/22.99=0.48(若连续运算也可能得0.49,也满分,但如果得0.5就要扣1分;有效数字多于2位或少于2位要扣1分)(要点2)6分。

大学生化学竞赛初赛试题及答案

大学生化学竞赛初赛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下列哪种物质在水中溶解度最大?A.氯化钠B.碳酸钠C.硫酸钠D.碳酸钙2.下列哪种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A.酸碱中和反应B.置换反应C.加合反应D.水解反应3.下列哪种物质是还原剂?A.氢气B.氧气C.氯气D.硫磺4.下列哪种溶液的pH值最小?A.0.1mol/L盐酸B.0.1mol/L氢氧化钠C.0.1mol/L醋酸D.0.1mol/L氨水5.下列哪种化合物是分子晶体?A.氯化钠B.二氧化硅C.硫磺D.铜八、专业设计题(每题2分,共10分)1.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用于检测水样中的氯离子含量。

2.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用于合成苯甲酸。

3.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用于测定硫酸铜的溶解度。

4.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用于分离混合物中的硝基苯和苯。

5.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用于检测食品中的防腐剂含量。

九、概念解释题(每题2分,共10分)1.解释化学平衡常数Kc的概念,并给出计算公式。

2.解释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

3.解释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并给出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解释电负性的概念,并给出电负性大小的判断依据。

5.解释分子间作用力的概念,并给出分子间作用力的种类。

十、附加题(每题2分,共10分)1.简述离子交换树脂的原理和应用。

2.简述有机合成中常用的保护基团及其作用。

3.简述纳米材料的性质和应用。

4.简述绿色化学的概念和原则。

5.简述生物催化技术在化学合成中的应用。

一、选择题答案:1.A2.B3.A4.A5.C二、判断题答案:1.错误2.正确3.错误4.正确5.错误三、填空题答案:1.氧化还原反应2.分子间作用力3.氢氧化钠4.0.1mol/L5.硫磺四、简答题答案:1.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反应过程中,物质失去或获得电子的过程。

氧化剂是指在反应中接受电子的物质,还原剂是指在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物质。

2.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酸+碱→盐+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9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第1题(8分)写出下列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1-1将热的硝酸铅溶液滴入热的铬酸钾溶液产生碱式铬酸铅沉淀[Pb2(OH)2CrO4]。

1-2向含氰化氢的废水中加入铁粉和K2CO3制备黄血盐[K4Fe(CN)6 ? 3H2O]。

1-3 酸性溶液中,黄血盐用KMnO4处理,被彻底氧化,产生NO3?和CO2。

1-4在水中,Ag2SO4与单质S作用,沉淀变为Ag2S,分离,所得溶液中加碘水不褪色。

第2题(12分)2-1实验室现有试剂:盐酸,硝酸,乙酸,氢氧化钠,氨水。

从中选择一种试剂, 分别分离以下各组固体混合物(不要求复原,括号内数据是溶度积),指出溶解的固体。

(1)CaCO3 ( 3.4 ? 10–9 ) 和CaC2O4 (2.3 ? 10–9 )(2)BaSO4 (1.1 ? 10–10) 和BaCrO4 (1.1 ? 10–10 )(3)Zn(OH)2 ( 3.0 ? 10–17 ) 和Ni(OH)2 (5.5 ? 10–16)(4)AgCl ( 1.8 ? 10–10 ) 和AgI (8.5 ? 10–17)(5)ZnS (2.5? 10–22) 和HgS (1.6? 10–52 )2-2在酸化的KI溶液中通入SO2,观察到溶液变黄并出现混浊(a),继续通SO2,溶液变为无色(b),写出与现象a和b相对应所发生反应的方程式。

写出总反应方程式(c),指出KI在反应中的作用。

2-3 分子量为4000的聚乙二醇有良好的水溶性,是一种缓泻剂,它不会被消化道吸收,也不会在体内转化,却能使肠道保持水分。

2-3-1以下哪个结构简式代表聚乙二醇?2-3-2聚乙二醇为何能保持肠道里的水分?2-3-3聚乙二醇可由环氧乙烷在酸性条件下聚合而成,写出反应式。

第3题(10分)3-1早在19世纪初期,法国科学家Dulong和Petit测定比热时,发现金属的比热(c m)与其原子量的乘积近似为常数 6 cal g?1o C??1 ( 1 cal = 4.18 J)。

当时已知的原子量数据很少,因此,可利用比热推算原子量,进而采用其他方法分析得到更精确的原子量。

3-1-1将40.0g金属M块状样品加热到100o C, 投入50.0 g温度为15.2o C的水中,体系的温度为17.2 o C 。

推算该金属的摩尔质量。

3-1-2取金属M的粉末样品1.000g, 加热与氧气充分反应,得氧化物1.336 g。

计算该金属的摩尔质量,推测其氧化物的化学式(金属与氧的比例为简单整数比)。

3-1-3M是哪种金属?3-2电解法生产铝须用纯净的氧化铝。

铝矿中常含石英、硅酸盐等杂质,需预先除去。

在拜耳法处理过程中,硅常以硅铝酸盐(Na6Al6Si5O22·5H2O)“泥”的形式沉积下来。

现有一种含10.0 % (质量)高岭土(Al2Si2O7·2H2O)的水铝石[Al(OH)3]原料,计算纯化处理中铝的损失率。

第4题(8分)腐殖质是土壤中结构复杂的有机物,土壤肥力与腐殖质含量密切相关。

可采用重铬酸钾法测定土壤中腐殖质的含量:称取0.1500克风干的土样,加入5 mL 0.10 mol·L-1 K2Cr2O7的H2SO4溶液,充分加热,氧化其中的碳(C→CO2,腐殖质中含碳58%,90%的碳可被氧化)。

以邻菲罗啉为指示剂,用0.1221 mol·L-1的(NH4)2SO4·FeSO4溶液滴定,消耗10.02mL。

空白实验如下:上述土壤样品经高温灼烧后,称取同样质量,采用相同的条件处理和滴定,消耗(NH4)2SO4·FeSO4溶液22.35 mL。

4-1写出在酸性介质中K2Cr2O7将碳氧化为CO2的方程式。

4-2写出硫酸亚铁铵滴定过程的方程式。

4-3计算土壤中腐殖质的质量分数。

4-3计算土壤中腐殖质的质量分数。

第5题( 8分) 有一类复合氧化物具有奇特的性质:受热密度不降反升。

这类复合氧化物的理想结构属立方晶系,晶胞示意图如右。

图中八面体中心是锆原子,位于晶胞的顶角和面心;四面体中心是钨原子,均在晶胞中。

八面体和四面体之间通过共用顶点(氧原子)连接。

锆和钨的氧化数分别等于它们在周期表里的族数。

5-1写出晶胞中锆原子和钨原子的数目。

5-2写出这种复合氧化物的化学式。

5-3晶体中,氧原子的化学环境有几种?各是什么类型?在一个晶胞中各有多少?5-4已知晶胞参数a = 0.916 nm, 计算该晶体的密度(以g cm-3为单位)。

第6题(7分)最近报道了一种新型可逆电池。

该电池的负极为金属铝,正极为(C n[AlCl4]),式中C n表示石墨;电解质为烃基取代咪唑阳离子(R+)和AlCl4 阴离子组成的离子液体。

电池放电时,在负极附近形成双核配合物。

充放电过程中离子液体中的阳离子始终不变。

6-1写出电池放电时,正极、负极以及电池反应方程式。

6-2该电池所用石墨按如下方法制得:甲烷在大量氢气存在下热解,所得碳沉积在泡沫状镍模板表面。

写出甲烷热解反应的方程式。

采用泡沫状镍的作用何在?简述理由。

6-3写出除去制得石墨后的镍的反应方程式。

6-4该电池的电解质是将无水三氯化铝溶入烃代咪唑氯化物离子液体中制得,写出方程式。

第7题(8分)7-1在如下反应中,反应前后钒的氧化数和配位数各是多少?N-N键长如何变化?7-2 单晶衍射实验证实,配合物[Cr3O(CH3CO2)6(H2O)3]Cl·8H2O中,3个铬原子的化学环境完全相同,乙酸根为桥连配体,水分子为单齿配体。

画出该配合物中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第8题(9分) 金属A常用于铁的防护。

A与氯气反应,生成易挥发的液态物质B,B 和过量A反应生成具有还原性的物质C,C可以还原Fe3+;B和格氏试剂(C6H5MgBr)反应生成D (只含元素A、碳和氢)。

D和B反应得到E,E水解、聚合成链状的F并放出HCl。

向B的盐酸溶液中通入H2S,得到金黄色沉淀G (俗名“金粉”),G溶于硫化铵溶液得到H。

向C的盐酸溶液中通入H2S,得到黑色沉淀I,I可溶于多硫化铵溶液但不溶于硫化铵溶液。

写出A ~ I的化学式。

第9题(7分) Coniine是一种有毒生物碱,可以通过麻痹呼吸系统导致死亡。

致死量小于0.1 g。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就是由于饮用了含coniine的混合物而被毒死的。

Hofmann在1881年确定Coniine分子式为C8H17N。

将coniine彻底甲基化后接着Hofmann 消除反应的产物为4S-(N,N-二甲基)-辛-7-烯-4-胺。

9-1画出4S-(N,N-二甲基)-辛-7-烯-4-胺及其对映体的结构简式;9-2从Hofmann消除反应的结果可以确定Coniine具有哪些结构特征?并以此结果画出你所推断的coniine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

第10题(10分) 当溴与1,3-丁二烯在环己烷溶液中发生加成反应时,会得到两个产物A和B (不考虑立体化学)。

在 15 o C时A和B的比例为62:38;而在25 o C时A和B 的比例为12:88。

10-1画出化合物A和B的结构简式;并确定哪个为热力学稳定产物,哪个为动力学产物。

10-2在室温下,A可以缓慢地转化为B。

画出此转换过程的反应势能示意图和中间体的结构简式。

10-3根据以上的研究结果,确定以下反应的产物:第11题(13分)11-1 Tropinone是一个莨菪烷类生物碱,是合成药物阿托品硫酸盐的中间体。

它的合成在有机合成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开启了多组分反应的研究。

Tropinone的许多衍生物具有很好的生理活性,从而可以进行各种衍生化反应。

在研究tropinone和溴苄的反应中发现:此反应的两个产物A和B可以在碱性条件下相互转换。

因此,纯净的A或B在碱性条件下均会变成A和B的混合物。

画出A、B以及二者在碱性条件下相互转换的中间体的结构简式。

11-2高效绿色合成一直是有机化学家追求的目标,用有机化合物替代金属氧化剂是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硝基甲烷负离子是一种温和的有机氧化剂。

画出硝基甲烷负离子的共振式(氮原子的形式电荷为正),并完成以下反应(写出所有产物):答案与评分标准第1题(8分)写出下列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1-2将热的硝酸铅溶液滴入热的铬酸钾溶液产生碱式铬酸铅沉淀[Pb2(OH)2CrO4]。

1-2向含氰化氢的废水中加入铁粉和K2CO3制备黄血盐[K4Fe(CN)6 ? 3H2O]。

1-3 酸性溶液中,黄血盐用KMnO4处理,被彻底氧化,产生NO3?和CO2。

1-4在水中,Ag2SO4与单质S作用,沉淀变为Ag2S,分离,所得溶液中加碘水不褪色。

反应物或产物之一写错不得分;不配平(包括电荷平衡)不得分;用"=" 或 "→"皆可;不标注“↑”(气体)和“↓”(沉淀)不扣分。

下同。

第2题(12分)2-1实验室现有试剂:盐酸,硝酸,乙酸,氢氧化钠,氨水。

从中选择一种试剂, 分别分离以下各组固体混合物(不要求复原,括号内数据是溶度积),指出溶解的固体。

(1)CaCO3 ( 3.4 ? 10–9 ) 和CaC2O4 (2.3 ? 10–9 )(2)BaSO4 (1.1 ? 10–10) 和BaCrO4 (1.1 ? 10–10 )(3)Zn(OH)2 ( 3.0 ? 10–17 ) 和Ni(OH)2 (5.5 ? 10–16)(4)AgCl ( 1.8 ? 10–10 ) 和AgI (8.5 ? 10–17)(5)ZnS (2.5? 10–22) 和HgS (1.6? 10–52 )2-2在酸化的KI溶液中通入SO2,观察到溶液变黄并出现混浊(a),继续通SO2,溶液变为无色(b),写出与现象a和b相对应所发生反应的方程式。

写出总反应方程式(c),指出KI在反应中的作用。

若上述方程式中,H2O + SO2直接写成H2SO3,也得分。

2-3 分子量为4000的聚乙二醇有良好的水溶性,是一种缓泻剂,它不会被消化道吸收,也不会在体内转化,却能使肠道保持水分。

2-3-1以下哪个结构简式代表聚乙二醇?2-3-2聚乙二醇为何能保持肠道里的水分?2-3-3聚乙二醇可由环氧乙烷在酸性条件下聚合而成,写出反应式。

若环氧乙烷、聚乙二醇写成分子式,得0.5分第3题(10分)3-1早在19世纪初期,法国科学家Dulong和Petit测定比热时,发现金属的比热(c m)与其原子量的乘积近似为常数 6 cal g?1o C??1 ( 1 cal = 4.18 J)。

当时已知的原子量数据很少,因此,可利用比热推算原子量,进而采用其他方法分析得到更精确的原子量。

3-1-1将40.0g金属M块状样品加热到100o C, 投入50.0 g温度为15.2o C的水中,体系的温度为17.2 o C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