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农业技术-第五章

合集下载

农业现代化智能种植园区规划与设计

农业现代化智能种植园区规划与设计

农业现代化智能种植园区规划与设计第一章引言 (3)1.1 研究背景 (3)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4)第二章智能种植园区概述 (4)2.1 智能种植园区的定义与特点 (4)2.2 智能种植园区的发展现状 (5)2.3 智能种植园区的发展趋势 (5)第三章规划设计原则与方法 (5)3.1 规划设计原则 (6)3.1.1 科学性原则 (6)3.1.2 可持续性原则 (6)3.1.3 区域特色原则 (6)3.1.4 创新驱动原则 (6)3.1.5 安全环保原则 (6)3.2 规划设计方法 (6)3.2.1 系统分析方法 (6)3.2.2 目标导向法 (6)3.2.3 空间布局法 (6)3.2.4 技术集成法 (7)3.2.5 可持续评价法 (7)3.2.6 实施策略与政策支持 (7)第四章园区选址与布局 (7)4.1 选址条件与评价 (7)4.1.1 自然条件 (7)4.1.2 交通条件 (7)4.1.3 经济条件 (7)4.1.4 环境条件 (7)4.1.5 政策条件 (7)4.2 园区布局原则 (8)4.2.1 功能分区明确 (8)4.2.2 流线合理 (8)4.2.3 节约用地 (8)4.2.4 环保优先 (8)4.2.5 远景规划 (8)4.3 园区功能分区 (8)4.3.1 生产区 (8)4.3.2 加工区 (8)4.3.3 储存区 (8)4.3.4 销售区 (9)4.3.5 管理与服务区 (9)4.3.6 生活与休闲区 (9)5.1 设施农业技术概述 (9)5.1.1 设施结构设计 (9)5.1.2 环境调控技术 (9)5.1.3 种植技术 (9)5.1.4 养殖技术 (9)5.1.5 信息技术 (10)5.2 主要设施农业装备 (10)5.2.1 种植装备 (10)5.2.2 养殖装备 (10)5.2.3 环境调控装备 (10)5.2.4 信息化装备 (10)5.3 设施农业技术集成 (10)5.3.1 技术融合 (10)5.3.2 技术创新 (10)5.3.3 技术推广与应用 (10)5.3.4 技术培训与交流 (11)第六章智能监控系统 (11)6.1 智能监控系统概述 (11)6.2 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 (11)6.2.1 数据采集技术 (11)6.2.2 数据传输技术 (11)6.3 监控中心与预警系统 (11)6.3.1 监控中心 (11)6.3.2 预警系统 (12)第七章信息化管理与服务平台 (12)7.1 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 (12)7.1.1 建设目标 (12)7.1.2 建设内容 (12)7.1.3 建设方法 (13)7.2 服务平台的构建与运行 (13)7.2.1 构建目标 (13)7.2.2 构建内容 (13)7.2.3 运行机制 (13)7.3 信息化服务模式 (13)7.3.1 互联网农业 (13)7.3.2 大数据驱动的农业决策 (14)7.3.3 云计算在农业中的应用 (14)7.3.4 农业物联网 (14)7.3.5 农业电子商务 (14)第八章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 (14)8.1 节能减排技术 (14)8.2 环境保护措施 (14)8.3 生态循环农业 (15)9.1 园区运营模式 (15)9.1.1 产业链整合模式 (15)9.1.2 创新驱动模式 (15)9.1.3 合作共赢模式 (15)9.1.4 品牌推广模式 (16)9.2 园区管理制度 (16)9.2.1 组织架构 (16)9.2.2 产权管理 (16)9.2.3 财务管理 (16)9.2.4 安全管理 (16)9.2.5 信息管理 (16)9.3 人力资源管理 (16)9.3.1 人才引进与培养 (16)9.3.2 人才激励机制 (16)9.3.3 员工培训与发展 (17)9.3.4 企业文化建设 (17)9.3.5 劳动关系管理 (17)第十章发展战略与政策建议 (17)10.1 发展战略 (17)10.1.1 坚持创新驱动 (17)10.1.2 优化产业布局 (17)10.1.3 拓展市场渠道 (17)10.1.4 提升园区品牌形象 (17)10.2 政策建议 (17)10.2.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17)10.2.2 完善基础设施 (17)10.2.3 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 (18)10.2.4 促进产学研合作 (18)10.3 产业协同与区域合作 (18)10.3.1 加强产业链协同 (18)10.3.2 深化区域合作 (18)10.3.3 推进国际合作 (18)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现代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智能种植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成为农业发展的新趋势。

第五章 现代农业经生产模式

第五章  现代农业经生产模式

第五章现代农业生产模式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叙述正确的在相应题号前打“∨”,叙述错误的在相应题号前打“×”)()1.不同的立体模式,实质上就是各种基本单元的合理配置。

()2.立体农业是一种高效稳定并能自我循环的生态系统。

()3.农业科技园是现代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的集成。

()4.设施农业又称工厂化农业。

()5.观光农业是集生产.生态.旅游.文化教育等功能为体,是居于一.三产业之间交叉性的新兴产业。

()6.我国的果园观光旅游最早于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出现在上海。

()7.都市农业中大都市与农业是矛盾的统一体,两者相互对立,相互制约。

()8.都市农业的范围是指都市城市化地区和周边间隙地带的农业,不现于一般城郊农业。

()9.发展观光农业必须重视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结合,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0.科技型农业科技园具有生产技术的先进和示范性,有很强的带动作用和示范作用,有的还具有旅游功能。

()11.都市农业的生产.流通和消费必须首先服从城市的需要并为其服务。

()12.发展观光农业也必须重视三大效益相结合,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3.生态农业是一个高效稳定并能自我循环的生态系统。

()14.都市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表现为高度的集约化。

()15.在经济林中养殖土鸡,鸡粪喂猪,猪粪制造沼气,沼渣肥田,稻田养鱼等种养方式依据的是整体效应原理。

()16.以沼气为纽带的农村再生能源的利用是“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的核心内容。

()17.南方“猪—沼—果”生态模式是我国珠江三角洲和太湖流域生态农业模式的典范。

()18.中义的农业着眼于整个大农业系统。

()19.设施农业是一种低投入.高产出的农业经营模式。

()20.狭义的立体农业仅仅指立体种植。

()21.“高效无废料”农业生产体系是指立体农业。

()22.中义的立体农业仅指立体种植而言,是农作物复合群体在时空上的充分利用。

()23.生态农业要求农业与其资源供给量.环境及相关产业协调发展,强调统一规划布局,达到生态环境最佳。

农业设施设计与建造复习(整理)

农业设施设计与建造复习(整理)

绪论1. 设施农业:按照动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环境条件,运用农业生物环境工程技术,创造适于农业生物生命活动繁衍后代的保护性环境空间,并在这种环境工程设施内组织农业生产。

2、简述设施农业的特征及作用?答:特征:①高度集约生产②常年均衡供应③改善人的作业条件④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作用:①“菜篮子”工程成功实施的保证②有利于农村的科技普及③可使农民脱贫致富,落实富民政策④可以培植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⑤有利社会稳定3. 什么是设施农业的工程防疫,具体防疫内容有哪些?答:工程防疫为实施动植物安全生产,创造有利于防疫和场区净化的工程技术措施。

具体内容:①场地选择:避开对动植物有害的场所;②建造布局:处理好动植物群体群落中的易感群、核心群和种畜群的优势位置;③工艺技术:创造有利于防疫的条件,减少或者杜绝感染的机会;④工艺流程:动物的异地转群,宜采取单向流程,以及整群转出、整群转入的全进全出工艺流程;⑤道路设置:施行净、污分道,梳状不知,防止交叉,内外分道,直线布置,防止迂回;⑥机具设备:组织通风气流流向,设置导流装置,设置舍内外定期消毒的配套设备,舍内安装微生物净化设备;⑦防疫沟、防疫林;⑧粪污处理杜绝反流。

4. 简述国外设施农业工程的发展趋势?答:①新植物品种的设施生产模式研究与开辟②设施安全与有机生产过程的关键控制技术研究与开辟③设施与设备的节能及新能源技术的研究与开辟④设施新材料技术的应用研究5. 试述我国设施农业工程的发展模式、特点?答:⑴发展模式:①引进、消化、吸收国外新兴技术;②广泛总结、改善和推广具有中国特色的节能日光型温室和简易节能开放式畜禽舍。

⑵特点:两种模式均具有节能、低价、小规模、环境调控程度低、主要依靠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等特点。

6. 简述我国设施农业工程的发展趋势?答:①开辟新型温室结构,制定设施标准体系;②开辟设施内环境控制技术与设备;③新品种引进与配套栽培技术研究;④开辟与应用设施生产机械化作业技术;⑤开展设施生产产业化体系及经营管理模式的研究;⑥开展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的研究;⑦培养园艺设施管理的专门人材。

设施农业概论复习

设施农业概论复习

思考题
1. 2. 3.
4.
5. 6. 7. 8.
如何选择畜禽场的场址? 如何进行温室工程的选址? 畜禽场生产工艺设计和工程工艺设计的主要 内容是什么? 畜禽场建筑有哪些类型? 园艺设施分区布局的原则是什么? 温室配套设施有哪些? 现代温室有哪些覆盖材料? 温室工程规划设计包括哪些内容和步骤?
第三章 设施农业生产工程工艺
• 设施果树栽培中如何增强光照?
• 什么是工厂化育苗?工厂化育苗的特点有哪些? • 无土育苗有哪些优缺点? • 试列举几种无土育苗的方式。 • 什么是组织培养育苗? • 试述工厂化育苗的工艺流程及其对环境的要求。 • 农业废弃物主要包括哪些? • 有机污水处理技术有哪些?各自有什么特点?
第四章 设施的环境特性及调控技术
思考题
1、什么是设施农业?
2、国内外设施农业发展的现状与前景? 3、你认为,中国设施农业发展的机遇如何? 目前阻碍设施农业发展的瓶颈是什么?
第二章 设施农业工程规划设计原理
畜牧工程规划设计
设施园艺工程规划设计 设施农业工程规划设计阶段划分 设施农业工程规划设计成果要求
覆盖材料
• 当今设施农业常用的高新技术有哪些?如
何综合利用?
?畜牧工程规划设计?设施园艺工程规划设计?设施农业工程规划设计阶段划分?设施农业工程规划设计阶段划分第二章设施农业工程规划设计原理?设施农业工程规划设计成果要求?覆盖材料思考题1
设施农业概论复习
第一章 绪论
• • • • • 设施农业概念 发展设施农业的意义 国内外设施农业进展 我国设施农业急需研究的课题 国内外设施农业发展趋势
• 设施园艺植物生产(蔬菜、花卉、果树)•源自设施养殖• 工厂化育苗工艺

设施农业工程技术

设施农业工程技术
—— 光环境
—— 空气环境(温度、湿度、空气组分)
—— 水环境
密闭式植物生产环境控制系统
Discharged air duct Controlled clean air Air outlet Discharged air duct Air flow
Air inlet
水培番茄(13000个/棵)
水培番茄根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气候环境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2. 环境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因素可以概括为二个 ——“遗传”与“环境”

“遗传”—决定生产的潜力; “环境”—决定这种潜力能在多大程度发挥


这里的“环境”是广义的环境,不仅是气候环境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日本低段栽培开发目标
生产方法 低段密植栽培(4~6批/年)
长季节栽培,夏季高温期难以进行
营养液栽培 全年需要多用苗 利用密闭式育苗设施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本专题总结
研究开发适合我国各地区域条件特色的设施
水培黄瓜(3300条/棵)
水培网纹甜瓜(90个/棵)
中国的西红柿树
我国气候特点与设施园艺的问题
中国气候特点:大陆性气候:温度年较差较同纬 度平均高10-120C,冬季严寒,夏季酷暑。(季风 明显:寒潮袭击突出) 设施的地域性研究不到位 设施标准化程度低、成本相对较高 设备不配套,环境可控性差,劳动强度大,生产 效率较低。
热带水果在北方的设施生产
葡 萄
哈密瓜


我国药用植物设施栽培

ZH1365农业设施设计与建造技术

ZH1365农业设施设计与建造技术

《农业设施设计与建造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农业设施设计与建造技术课程英文名称:Farming Architectonics课程编号:ZH13655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学时:总学时36、理论课学时30、实验课学时6学分:2适用对象: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等本科专业先修课程:农业设施设计基础、设施农业环境工程课程简介:本课程在农业设施设计基础课程所涵盖的工程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和机电设备等的基础之上,系统地讲述农业设施设计与建造工程最实用和最基本的相关知识,内容广泛而精练,包括温室与畜禽舍的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环境调控工程设计与设备配置、建筑测量与施工等。

共六章: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温室,讲述温室规划设计的基础知识,连栋温室与单栋温室、日光温室的设计与建造;第三章工厂化养殖设施;第四章贮藏保鲜设施;第五章农业建筑结构分析,包括荷载、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地基基础等;第六章农业建筑施工工程。

一、教学目标及任务通过研究各种农业设施的形式结构、材料特点(性能)、环境控制调节方法,使学生学会如何在最经济的条件下,设计并建造出安全可靠、节约能源、经久耐用、适合栽培、养殖、贮藏保鲜等需要的设施工程。

二、学时分配章序章名理论学时数第一章绪论 2第二章温室7第三章工厂化养殖设施 4第四章贮藏保鲜设施 4第五章农业建筑结构和力学分析10第六章农业建筑施工工程 3合计30三、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2学时)教学重点:农业设施的概念、特点、作用;按生产功能、生产对象分类;园艺设施分类教学难点:比较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要求:了解农业设施的发展趋势;理解农业设施的地位第一节农业设施的类型第二节农业设施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三节本课程的内容特色本章习题要点:简述农业设施的概念;农业设施的主要类型;简述农业设施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二章温室(7学时)教学重点:日光温室的采光、保温设计;建筑设计制图教学难点:根据不同生产需要和地域气候特点,设计出高效节能性日光温室教学要求:了解主要的温室类型及特点;理解并掌握温室的设计性能指标及其计算方法第一节温室的类型及特点1.温室类型的演化与发展2.温室类型的划分3.主要温室类型及特点第二节温室设计基础1.温室的性能指标与建造要求2.我国设施园艺生产的气候区划3.温室的光照环境4.温室的采暖与保温节能5.温室的通风与降温6.温室内的湿度与CO2调控第三节单栋与连栋温室1.温室形式的选择2.温室的建筑设计3.功能和用途拓展的新型温室4.温室的建设规划与设计实例第四节日光温室1.日光温室的采光设计2.日光温室的保温设计3.日光温室的建筑设计4.日光温室的建造本章习题要点:简述温室的性能指标;温室的光照环境特点;温室内的湿度状况;如何进行温室的采光设计;保温设计第三章工厂化养殖设施(4学时,*中任选两节)教学重点:养鸡、养猪、养牛、养羊的设施建筑结构教学难点:禽畜通风换气计算教学要求:了解各种养殖设施类型及其优缺点;掌握各种养殖类型的工艺流程、主要设计指标的计算、生产设备的特点第一节类型与特点1.设施养殖概述2.主要养殖设施类型与特点第二节工厂化养鸡设施*1.场舍总体规划2.养鸡的工艺要求3.鸡舍的平面与剖面设计4.鸡舍的建筑结构5.养鸡设备第三节工厂化养猪设施*1.养猪对环境的要求2.工厂化养猪场的生产工艺3.养猪场建筑物4.猪场设备5.猪场其他设施第四节工厂化养牛设施*1.养牛场总体规划2.牛舍建筑3.养牛设施4.奶牛场规划设计举例第五节工厂化养羊设施*1.羊场总体规划2.羊舍建筑3.养羊设备本章习题要点:简述养鸡的工艺要求;养猪对环境的要求;养牛、养羊的主要设施;畜禽舍的通风设计第四章贮藏保鲜设施(4学时)教学重点:通风预冷、贮藏;冷藏库库房设计、气调库库房设计教学难点:制冷负荷计算教学要求:了解果蔬贮藏保鲜设施类型与环境特点;理解各种贮藏方法的原理及条件;掌握通风预冷、真空预冷、窖藏、通风贮藏、气调贮藏等工艺流程,相应库房设计第一节类型与特点1.果蔬贮藏保鲜的环境条件2.果蔬贮藏保鲜设施类型与特点第二节制冷工艺1.机械制冷原理2.制冷剂与冷媒3.制冷系统第三节通风库1.通风系统的设置2.必要通风量与通风断面第四节冷藏库1.库址选择2.总平面设计3.库房设计4.冷藏库耗冷量的计算5.制冷压缩机类型及选择计算6.附属设备选择7.管道与设备布置第五节气调库1.气调库的建筑特点2.气体调节装置3.气调库的绝缘4.气调库的制冷5.塑料薄膜帐与硅窗气调贮藏本章习题要点:简述贮藏保鲜的环境条件;不同制冷方式的制冷原理、系统组成;通风设计;冷藏库耗冷量如何计算;气调库概念、装置、建筑特点第五章农业建筑结构和力学分析(10学时)教学重点:基本概念;日光温室、砌体结构构件的设计计算教学难点:构件的设计计算教学要求:了解砌体材料、结构的特点;理解结构力学和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掌握各种结构的设计计算第一节基本概念1.荷载与荷载组合2.变形和内力3.应力和应变4.支座和支座反力5.容许应力和安全系数6.拉伸和压缩7.剪切8.弯曲9.挠度10.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第二节钢结构1.钢结构的连接2.型钢梁的设计3.轴心受力构件4.偏心受力构件第三节钢筋混凝土结构1.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材料2.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力构件承载力3.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承载力4.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与变形验算第四节砌体结构1.砌体结构材料2.砌体和砌体构件3.块体和砂浆的强度等级与选用4.砌体的强度5.砌体结构构件的设计计算6.墙、柱的高厚比验算7.过梁、圈梁第五节地基与基础1.地基土及地基承载力2.常用浅基础设计3.基础剖面设计4.基槽检验与地基局部处理第六节典型结构计算1.日光温室结构计算例题2.门式钢架连栋温室结构计算例题3.砌体结构房舍的墙体验算本章习题要点:各个基本名词解释;型钢梁的如何选择;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弯构件承载力计算;砌体结构材料特点、如何选用;日光温室结构计算第六章农业建筑施工工程(3学时)教学重点:土方计算;钢筋工程;砌砖的施工教学难点:基础施工测量教学要求:了解建筑施工的规划、组织与过程;理解对钢筋混凝土及砖墙砌体的质量的要求;掌握土及土方计算,钢筋工程设计与计算第一节施工测量1.施工测量原则与内容2.施工放样的基本工作3.施工控制网4.建筑物的定位与轴线测设5.基础施工测量6.施工中的其他测量工作第二节土石方工程1.土及土方计算2.土方施工第三节钢筋混凝土工程1.钢筋工程2.模板工程3.混凝土工程第四节砌体工程1.砖砌体的组砌形式2.砌砖的施工工艺3.砖墙砌体的质量要求第五节安装工程1.钢结构安装2.外覆盖材料安装3.配套设备工程4.建筑设备安装第六节施工组织与管理1.施工组织与施工组织设计概念2.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与编制3.施工组织总设计的编制本章习题要点:如何进行基础施工测量;土石方如何计算;钢筋标识;砖墙砌体的质量要求;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及如何编制四、考核方式及要求课程成绩由两部分构成,其中期末笔试成绩占80%,平时成绩占20%。

设施农业环境工程学

设施农业环境工程学
(北纬30°~45°地区、晴好天气、正午时刻)
太阳辐射
室内水平面 冬季 150~400 W/m2 夏季 300~600 W/m2
室外水平面 冬季 350~650 W/m2 夏季 900~1000 W/m2
夜间:
加温温室 不加温温室
采暖系统 加温热量 100~300W/m2
地面放热量 20~30W/m2
空气密度
m3 / s
ra 353 /(ti 273) 353 /(15 273) 1.226 kg/m3
冷风渗透耗热量:
Qv Lra cp (ti to ) 3.711.226 1030 (12 15) 126492 W
⑤采暖热负荷
Qh= Qw+Qv+Qf = 371460+126492+15552 =513504 W
As ( H j / 2 H y / 2)
2 屋面的面积为: As L1 4( H j H y ) 2 L1 2( H j H y ) (2L1 )

nL1 (2 H j / 3 H y / 3)

温室的容积为:
As (2 H j / 3 H y / 3)
4. 热水采暖系统的设备
⑵ 地中传热量
Qf Ksj Asj (ti to )
j
式中
ti、 to—— 室内与室外气温,℃; As j — 温室地面各分区面积,m2;
Ksj —地面各分区传热系数,W/(m2· ℃)。
10m 10m Ksj=0.24 Ksj=0.12 Ksj=0.06
⑶ 温室通风或冷风渗透耗热量
8 4 (5.2 3.5)
2
2

人才培养方案-(设施农业技术)

人才培养方案-(设施农业技术)

设施农业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4年7月目录第一部分施农业技术专业 (1)人才培养方案 (1)一、专业名称与代码 (1)二、招生对象 (1)三、学制与学历 (1)四、就业面向 (1)五、培养目标与规格要求 (1)六、职业资格证书 (2)七、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教学内容) (2)八、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评价 (17)九、毕业要求 (20)十、学习深造建议 (21)第二部分设施农业技术专业人才需求 (22)与专业建设调研报告 (22)一、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建设调研基本思路与方法 (22)二、专业人才需求调研 (23)三、专业现状调研 (25)四、专业就业面向 (30)五、专业教学改革建议 (30)第三部分设施农业技术专业职业岗位与 (34)工作任务分析报告 (34)一、就业岗位 (34)二、职业岗位分析 (34)三、课程安排 (36)第四部分实施农业技术专业教学 (38)实施保障方案 (38)一、教学资源配置 (38)二、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39)三、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41)四、校企合作机制体制建设 (43)五、教学监督与评价机制建设 (45)六、专业建设保障措施 (47)第一部分施农业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与代码专业名称:设施农业技术专业代码:510103二、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三校生”(职高、中专、技校毕业生)三、学制与学历三年,专科四、就业面向就业领域:现代农业设施的建造与维护、设施农业生产技术、农业设施和产品营销服务、农业技术推广等领域。

初始岗位:园艺产品生产、种苗繁育、设施机械使用、温室设备运行的管理、维护技术员岗位,以及农资产品营销等岗位。

发展岗位:初始岗位工作3年左右,可以从事新技术的推广与示范、生产园区规划与设计、栽培设施的设计建造工作,并成为设施作物栽培技术业务骨干或技术负责人、设施产品片区营销和部门业务经理。

五、培养目标与规格要求(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现代企业意识、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发展需要,掌握设施农业技术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获得系统的设施农业生产、农业设施设计建造、设施环境与调控的开发与应用、设施农业经营与管理等专业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设施农业的技术推广与开发、农业设施工程设计、设施农业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情况下生长,具有充足的氧气和自由伸展的空间,有效
解决普通水培中供氧、供肥的矛盾。
— 5—
第一节
01
气雾栽培简介
气雾栽培原理与系统组成
完整的气雾栽培系统包括栽培系统、营养液供给与调 控系统、计算机自动控制管理系统三个部分组成。
2
气雾栽培系统的组成
— 6—
第一节
01
气雾栽培简介
气雾栽培原理与系统组成
示,每隔两个栽培孔设置1个喷雾嘴,使整个管道苗床内的营养液气 雾均匀。也可采用超声波雾化器将营养液雾化,用微型鼓风机将雾 气吹送至栽培管道内,确保供给作物根系水分与营养。
2
气雾栽培系统的组成
— 12 —
第一节
01
气雾栽培简介
气雾栽培原理与系统组成
管道式气雾培苗床
2
气雾栽培系统的组成
— 13 —
第一节
能的作用。这种雾培方式种植的植物生长特快,可以作为观光园区 内各种瓜果蔬菜或木本植物栽培,能够栽培出具有巨大树体的植物 之王,是目前观光农业发展的一个好项目。
2
气雾栽培系统的组成
— 10 —
第一节
01
气雾栽培简介
气雾栽培原理与系统组成
桶式气雾栽培红薯 桶式气雾栽培西红柿
2
气雾栽培系统的组成
— 11 —
雾化,多余的水流到栽植床通过 集液孔流到回流管并最终流回贮 液池。
支架式栽培系统
2
气雾栽培系统的组成
— 8—
第一节
01
气雾栽培简介
气雾栽培原理与系统组成
█ 栽培系统
泡沫筒式。用聚丙烯泡沫板围
合成柱状,泡沫板上均匀钻上直 径2至3厘米的圆形栽培孔,用海 绵块做支撑固定,包上菜苗填在 栽培孔内。营养液在增压泵的作
— 4—
第一节
01
气雾栽培简介
气雾栽培原理与系统组成
1
气 雾 栽 培 原 理
气雾栽培技术是将作物的根系悬挂生长在封闭和不透 光的容器(槽、箱或床)内,营养液经水压或其他设备形成 雾状,问歇性喷到作物根系上,通过雾化的营养液水气满 足植物根系对水肥和氧气的需求。气雾栽培系统中,植物 根系直接暴露在充满雾化营养的空气中,在毫无机械阻力
用下,通过管道循环到达喷液嘴 将雾状液体喷在植株根系。
泡沫筒式栽培系统
2
1
气雾栽培简介
气雾栽培原理与系统组成
█ 栽培系统
桶式。用聚丙烯泡沫板或其他除金属外的材料围成桶状,用相同或
不同材料做面板,若用两块做面板可直接将苗子夹在缝隙中,若用 一块则中间打小孔,将营养液喷嘴接在上中下三个部位,开通增压 泵即可。这种栽培系统大多用于大型植株的栽培,如番茄、南瓜、 西瓜、黄瓜等,具有培育与创造最佳的根域空间,发挥最大生长潜
气雾栽培 的优势
— 16 —
第一节
02
气雾栽培简介
气雾栽培的特点
█ 充分利用种植空间
2
气雾栽培系统的组成
— 14 —
第一节
01
气雾栽培简介
气雾栽培原理与系统组成
█ 计算机自动控制管理系统
通过传感器采集外环境、营养液及根际环境的各种参数如温度、湿度、 光照强度、CO2浓度、营养液的pH值、EC值等,计算机按专家系统和植物 生长模式进行运算判断,然后操作水泵、电磁阀、喷雾装置、热风炉、加温 线、补光灯、CO2发生器等装置进行调控。如营养液的EC值过低时添加母液, EC值过高时加入清水;根系温度较高时,增加喷雾时间和加大喷雾压力等。 该系统能通过基于物联网系统对温室大棚和雾化系统的各种气候参数进行采 集和调控,但目前国内此类设施比较简单,一般仅为营养液调配、喷雾定时 器的控制等。
设 施 农 业 技 术
第五章
目录
CONTENTS
气雾栽培简介 实验室微型气雾栽培系统
— 2—
第一节
PART ONE
气雾栽培简介
— 3—
第一节
气雾栽培简介
气雾栽培又称气培、雾培、气雾培等,是利用喷雾装置将营养液 雾化为小雾滴状,直接喷射到植物根系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和 养分的一种新型无土栽培技术。气雾栽培摆脱了传统土壤栽培对天然 土壤的依赖,克服了传统栽培模式下土壤污染、连作障碍、次生盐渍 化等限制,能有效解决普通无土栽培中根系缺氧烂根的问题,营养液 可反复使用,节约水肥,可用于蔬菜和瓜果的工厂化生产,是一种具 有广阔运用前景的新型无土栽培模式。营养液的配制和优化是雾培作 物获得高产优质的关键技术。
2
气雾栽培系统的组成
— 15 —
第一节
02
气雾栽培简介
气雾栽培的特点
█ 避免连作障碍
作物的同科连作障碍在设施农业中表现的尤 其明显,作物连作导致土壤中土传病虫害的大量 发生、盐分积聚、养分失衡等已成为农业可持续 生产中的难题。气雾栽培条件下只需更换营养液, 就能避免连作造成的营养液中有害物质的积累。
█ 栽培系统
栽培系统主要是指种植作物所用到的苗床,不同类型 的苗床适合种植的植物也不同。生产中常见的苗床模式有 支架式、筒式等形式。
2
气雾栽培系统的组成
— 7—
第一节
01
气雾栽培简介
气雾栽培原理与系统组成
█ 栽培系统
支架式。两块聚丙烯泡沫板靠
合在一起与地面呈三角状,泡沫 板上均匀钻孔,作为种植孔。营 养液通过供液管输送至支架内的 雾化系统,在菜苗根系附近进行
01
气雾栽培简介
气雾栽培原理与系统组成
█ 营养液供给与调控系统
营养液供给与调控系统主要包括贮液池、回液池滤网、回液池、管道、
喷雾装置、水泵、营养液配制与管理装置等。贮液池中的营养液通过水泵, 经供液管供给栽培床,再经回流管道回到贮液池实现营养液的循环。水泵功 率大小应根据生产面积及喷头所需的压力配置。营养液的配制与管理包括营 养液配方、浓度(EC)、酸碱度(pH)、液温调节等,这些是决定气雾栽培生产 效果好坏的关键。营养液的栽培效果还受到当地气候、水质、作物种类、品 种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实际生产中,要结合栽培作物的种类、当地 的具体条件和栽培实践经验选择适宜的营养液配方与浓度,并通过调整各种 营养元素的种类与比例,达到调控品质的目的。
第一节
01
气雾栽培简介
气雾栽培原理与系统组成
█ 栽培系统
管道式。管道式栽培是观光农业中的一种常见的栽培方式,大都
采用水培的方式,但采用管道式水培容易出现夏天管道内温度高和 根系缺氧的现象,而气雾式的管道栽培系统只须在栽培管道内安装 微喷管道改造即可。管道式苗床的制作:一般采用大直径的PVC管 (直径15 cm左右),钻孔,加工成有栽培孔的管道。如图5.1.5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