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状态更改申请单
技术状态管理控制程序

技术状态管理控制程序1。
目的对产品的技术状态进行严格管理,确保产品功能特性和物理特性符合规定的要求。
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军工产品研制及生产过程中的技术状态管理。
3。
职责3。
1。
技术部负责技术状态的控制和归口管理。
3。
2。
质量部参与技术状态管理的审核。
3。
3。
生产部负责技术状态更改的提出和实施.4.工作程序技术状态管理始于产品的立项阶段,并贯穿于产品的整个寿命周期,包括技术状态标识、技术状态控制、技术状态纪实和技术状态审核。
4。
1。
技术状态标识4.1。
1。
确定技术状态项目依据下列情况选择和确定技术状态项目;1)顾客要求的项目;2)项目结构复杂,技术难度大;3)项目的接口关系复杂;4)其他。
4。
1。
2。
建立技术状态基线技术状态项目需建立三种技术状态基线:功能基线、分配基线和产品基线。
1)功能基线方案阶段确定的功能基线,即对产品的功能要求、性能指标进行详细描述和规定,形成设计任务计划书、方案等技术文件.2)分配基线试制阶段确定分配基线,即将产品的功能要求、性能指标分配到该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确定各组成部分的技术要求,并形成文件.3)产品基线产品研制完成后,经设计定型(技术鉴定)或生产定型确定产品基线,形成整套产品技术状态文件,包括:a.整套设计文件和整套图样;b。
整套生产工艺文件;c.整套成品检验文件;d.整套产品试验文件.4。
1。
3。
技术状态标识技术状态管理控制程序- 61 —1)用文件的名称和编号标识这类技术状态文件.2)模样阶段(阶段标记M)、初样阶段(阶段标记C)、试样阶段(阶段标记S)、定型阶段(阶段标记D)。
3)文件封面加盖“受控”、“有效”印章,标识文件的现行状态。
汇总功能技术状态文件、分配技术状态文件和产品技术状态文件,形成《技术状态文件清单》,由技术部负责存档保存。
4.2。
技术状态控制技术状态控制主要是对技术状态更改的控制,包括技术状态更改、偏离和超差。
4.2。
1.技术状态更改的分类a) Ⅰ类更改:指涉及产品或其组成部分技术状态改变的更改,以及经费、进度、安全或后勤保障等因素的更改;b)Ⅱ类更改:除Ⅰ类外的所有其他更改。
ISO9001-2015设计更改零部件技术状态控制程序

设计更改零部件技术状态控制程序(ISO9001:2015)1.目的通过对设计更改引起影响互换性的零部件技术状态的识别和控制,使产品零部件状态在设计、采购、生产、销售及服务各环节受控,以方便生产和提高售后服务质量。
2.适用范围本文件适用于产品设计更改引起影响互换性的零部件技术状态的控制。
3.术语3.1 影响互换:零部件更改前后由于影响装配关系不能独立地相互替换,还需改变其他零部件与之配套才能相互替换,或影响功能不能相互替换。
3.2 老状态:符合更改前产品图样或技术文件规定的技术状态。
3.3 新状态:符合更改后产品图样或技术文件规定的技术状态。
4.引用文件4.1产品设计更改实施管理办法4.2产品型号、产品代号及产品图样与设计文件编号规则4.3产品产品图样及明细表更改方法4.4产品型号、产品代号及产品图样与设计文件编号规则5.职责5.1 技术中心专业研究所负责零部件产品图样技术状态的确定及有关技术文件的编制、发放。
5.2 采购部采购管理科负责采购件实物技术状态的分类管理及信息传递。
5.3 采购部物管科负责库存件实物技术状态的分类管理、发放及信息传递。
5.4 制造部生产计划科负责协作件实物技术状态的分类管理及信息传递。
5.5 制造部生产车间负责协作件、自制件实物技术状态的分类管理、转移及信息的传递。
5.6 制造部装配车间负责装配前零部件实物技术状态的分类管理、使用及信息传递。
5.7 质量管理部外检科负责采购零部件实物技术状态的确认。
5.8 质量管理部质检科负责自制件实物技术状态的确认、影响互换性零部件批量装机节点车的确认及其信息反馈。
5.9 营销公司服务管理部配件中心负责售后服务用零部件实物技术状态的识别、分类管理及发放。
6.内容及要求6.1 专业研究所在对产品进行设计更改时,应明确零部件产品图样的技术状态,根据Q/SFZ B006和Q/SFZ B008的规定对零部件影响互换性更改的产品图样代号加注更改顺序号,并根据Q/SFZ B005的规定按产品系列和更改通知单下发日期给出“同时实施识别号”,下发更改通知单。
技术状态管理计划

技术状态管理计划QHA/QWJ-15拟制: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 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北京市半导体器件六厂技术状态管理计划1 引言1.1技术状态管理的目的和范围将产品技术状态形成文件,在产品寿命周期的所有阶段,对产品技术状态进行严格控制,确保产品功能特性和物理特性符合规定要求。
确保参与产品研制开发、生产制造、服务全过程的所有人员,在产品寿命周期的任一时间能够使用正确有效的文件;适用于我厂军工产品设计开发过程、生产过程、检验和试验过程、与顾客有关的过程技术状态控制。
1.2 产品的简要说明我厂军工产品有硅二极管、场效应管系列。
硅二极管涵盖了开关管系列、稳压管系列;场效应管涵盖了结型场效应管系列、M0S场效应管系列和恒流管系列。
开关稳压二极管的封装为DO-35、LL-34玻璃封装,场效应晶体管、恒流管为金属封装形式。
1.3 技术状态管理计划的主要特点及实施方法的概述技术状态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技术状态标识、技术状态控制、技术状态纪实、技术状态审核。
具体实施方法按第5~8条款要求执行。
2 相关文件GJB33A-1997 半导体分立器件总规范GJB3206A-2010 技术状态管理QZJ840611 半导体二、三极管“七专”技术条件QZJ840612 中小功率N沟道耗尽型场效应管“七专”技术条件QHA/QWJ-22 技术文件管理制度3 定义3.1 技术状态在技术文件中规定的并且在产品中达到的功能特性和物理特性。
3.2功能特性产品的性能指标和涉及约束条件,如产品技术指标、使用保障特性等。
3.3物理特性产品的形体特征,如结构、尺寸、表面状态、形状、公差、质量等,又称实体特性。
3.4 技术状态项技术状态项即能满足最终使用功能,并被指定作为单个实体进行技术状态管理的硬件、软件或集合体。
技术状态管理制度

技术状态管理制度1范围通过对产品寿命周期内在技术文件中规定的并且在产品中达到的技术状态项的功能特性和物理特性的控制,达到使产品的技术状态具有可记录、可执行、可控制、可追溯的目的。
本标准适用于产品技术状态项在研制、生产中的技术状态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注日期或版次的引用文件,其后的任何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但提倡使用本标准的各方探讨使用其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凡未注日期或版次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JB1405A-2006装备质量管理术语GJB9001B-2009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JB3206A-2010技术状态管理Q/CDJZG1111-2013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Q/CDJZG0703-2013技术文件管理规定Q/CDJZG1123-2013软件控制程序3术语和定义GJB9001B-2009>GJB1405A-2006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技术状态在技术文件中规定的并且在产品中达到的功能特性和物理特性。
3.2功能特性产品的性能指标和设计约束条件,如战术技术指标、使用保障性等。
3.3物理特性产品的形体特征,如组成、尺寸、表面形态、形状、配合、公差、重量等,又称实体特性。
3.4技术状态项能满足最终使用功能,并被指定作为单个实体进行技术状态管理的硬件、软件或其集合体。
3.5技术状态管理在产品寿命周期内,为确立和维护产品的功能特性和物理特性与产品需求、技术状态文件规定保持一致的管理活动。
其主要内容包括技术状态标识,技术状态控制,技术状态记实和技术状态审核。
3.6技术状态文件规定技术状态项功能特性和物理特性,或从这些内容发展而来的关于技术状态验证、使用、保障和保费要求的技术文件。
技术状态文件分为功能技术状态文件、分配技术状态文件、产品技术状态文件。
这三种状态文件,在产品寿命周期不同的研制阶段进行编制、批准和保持,且在内容上逐级细化。
设计更改通知单

□生产部□质保部□技术部□供应链部
部门领导审查意见:
审核签名:
日期:
关联部门评审意见:
生产部
质保部
供应链部
技术部
备注:1、此表单交质量部文控中心备案汇总
2、用符号“√”勾选评审/知会部门,必要时作全选
五、更改涉及的相关文件:
□外观□BOM□工艺文件□检验文件□原理图
□图纸
六、处理意见/方式(库存、采购、交付活动、技术状态项目之间的接口和制造、试验和检验方法):
序号
状态
处理方式
备注
1
库存
原材料
半成品
成品
2
在线
在投
原材料
半成品
成品
3
市场投放
七、旧版和新版资料(文件)处理要求;
□作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控中心收回□发布新版本资料
设计更改通知单
产品型号/名称
更改通知单号
申请人
申请日期
正式执行时间
一、更改理由(原因):
□技术改进□客户需求□产品定义更改□降低成本□材料替代
□缺料□其它:
二、更改有效性
□长期性□临时性(注明有效日期/有效批次):根据计划开出的各类工单号
三、更改类别
□轻微更改□重要更改□致命更改
四、更改内容说明(需要更改的信息/资料):
4.0设计变更内容:
4.1.物料计划采购变更后的物料;
4.2.生产计划安排用变更后的产品试产,并通知相应部门;
4.3.生产部反馈其生产过程的问题统计,出具报告;
4.4质量部出具物料及产品的检验报告,监督各个过程的有效执行;
4.5.物料试制成功后由技术部安排做评审;
技术状态管理控制程序

技术状态管理控制程序1。
目的对产品的技术状态进行严格管理,确保产品功能特性和物理特性符合规定的要求。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军工产品研制及生产过程中的技术状态管理.3.职责3.1。
技术部负责技术状态的控制和归口管理。
3.2。
质量部参与技术状态管理的审核。
3.3. 生产部负责技术状态更改的提出和实施。
4。
工作程序技术状态管理始于产品的立项阶段,并贯穿于产品的整个寿命周期,包括技术状态标识、技术状态控制、技术状态纪实和技术状态审核。
4。
1.技术状态标识4。
1.1。
确定技术状态项目依据下列情况选择和确定技术状态项目;1)顾客要求的项目;2)项目结构复杂,技术难度大;3)项目的接口关系复杂;4)其他。
4。
1。
2。
建立技术状态基线技术状态项目需建立三种技术状态基线:功能基线、分配基线和产品基线.1)功能基线方案阶段确定的功能基线,即对产品的功能要求、性能指标进行详细描述和规定,形成设计任务计划书、方案等技术文件.2)分配基线试制阶段确定分配基线,即将产品的功能要求、性能指标分配到该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确定各组成部分的技术要求,并形成文件。
3)产品基线产品研制完成后,经设计定型(技术鉴定)或生产定型确定产品基线,形成整套产品技术状态文件,包括:a。
整套设计文件和整套图样;b.整套生产工艺文件;c.整套成品检验文件;d。
整套产品试验文件。
4.1。
3.技术状态标识技术状态管理控制程序— 61 —1)用文件的名称和编号标识这类技术状态文件。
2)模样阶段(阶段标记M)、初样阶段(阶段标记C)、试样阶段(阶段标记S)、定型阶段(阶段标记D)。
3)文件封面加盖“受控”、“有效"印章,标识文件的现行状态。
汇总功能技术状态文件、分配技术状态文件和产品技术状态文件,形成《技术状态文件清单》,由技术部负责存档保存。
4。
2.技术状态控制技术状态控制主要是对技术状态更改的控制,包括技术状态更改、偏离和超差.4。
2.1。
GJB9001C技术状态管理程序(含完整表单)

文件编号:Q/YC–P034–2013/A 0 归口管理:行政部技术状态管理程序一、目的为使军工产品在研制生产使用的任何时间地点都能使用现行有效文件,做到文文一致、文实相符,制定本程序。
二、适用范围本程序规定了技术状态管理的职责、程序内容和要求。
本程序适用于军工产品的技术状态管理。
三、管理职责(1)主管技术负责人全面负责该项目的技术状态管理工作,包括确定技术状态项目、任命项目负责人、组织技术状态审核等。
各研制生产项目的主管设计师、主管工艺师,具体负责该项目具体的设计、工艺技术状态管理工作。
(2)技术管理部门是承制单位技术状态管理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技术状态管理制度方法,在产品科研生产验证中具体组织实施技术状态管理。
(3)档案管理部门负责技术状态文件资料的发放、标识、存档保管和依据存档资料更改手续进行更改。
四、工作程序1.基本要求应在军工产品(型号)项目研制过程的不同阶段,分别编制出能全面反映其在某一特定时刻产品技术状态的技术状态文件,经批准后建立功能基线、分配基线和产品基线。
应控制对这些基线的更改,使对这些基线所做出的全部更改都具有协调一致和可追溯性。
应确保武器装备系统或技术状态项目在其研制生产的任何时刻,都能使用正确的技术文件,做到文文一致、文实相符。
技术状态管理包括下列活动:(1)技术状态标识;(2)技术状态控制;(3)技术状态审核;(4)技术状态纪实。
2.技术状态标识(1)按GJB 3206有关规定选择确定技术状态项目。
(2)承担产品设计、研制部门和生产部门应按设计、工艺文件完整性要求和有关规定,编制设计文件图样、工艺文件、检验试验文件、验收规范等全套技术文件。
(3)设计人员按GJB 190规定,对产品进行特性分类和标注,并编制特性分文件编号:Q/YC–P034–2013/A 0 归口管理:行政部析报告和关重件(特性)汇总表。
(4)设计人员编制可靠性大纲、维修性大纲及可靠性、维修性设计试验规范。
技术状态更改申请报告

一、申请背景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为了在竞争中保持优势,不断追求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
在此背景下,我司研发团队在产品研发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实现产品性能的提升和满足市场需求,特向公司申请对现有技术状态进行更改。
二、技术状态更改内容1. 原技术状态描述我司现有产品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以XXX技术为核心,通过XXX、XXX、XXX等技术手段实现产品功能。
该技术方案在产品性能、稳定性、可靠性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如:(1)能耗较高,导致产品运行成本较高;(2)部分功能实现不够完善,用户体验有待提高;(3)部分技术手段存在安全隐患,需要进一步优化。
2. 改进技术状态描述针对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我司研发团队经过深入研究,提出以下技术状态更改方案:(1)采用新型节能技术,降低产品能耗,提高产品性价比;(2)优化产品功能,提升用户体验;(3)针对安全隐患,优化技术手段,提高产品安全性。
具体更改内容如下:(1)采用新型节能技术:在原有技术基础上,引入XXX节能技术,降低产品能耗。
具体措施包括:①优化电路设计,降低电路损耗;②采用高效能元器件,提高产品整体能效;③优化算法,降低软件运行能耗。
(2)优化产品功能:针对现有产品功能不足,进行以下优化:①增加XXX功能,提升用户体验;②优化XXX功能,提高产品性能;③改进XXX功能,降低故障率。
(3)提高产品安全性:针对现有技术手段存在安全隐患,进行以下优化:①优化XXX技术,提高产品安全性;②加强XXX防护,降低产品故障率。
三、技术状态更改实施计划1. 制定详细的技术更改方案,明确各阶段任务和时间节点;2. 组织研发团队进行技术攻关,确保技术更改方案的实施;3. 对现有产品进行测试,验证技术更改效果;4. 撰写技术更改报告,总结经验教训;5. 推广应用技术更改成果,提高产品竞争力。
四、预期效果通过本次技术状态更改,我司产品将实现以下预期效果:1. 降低产品能耗,提高产品性价比;2. 优化产品功能,提升用户体验;3. 提高产品安全性,降低故障率;4. 提升产品竞争力,满足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