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学的眼光看世界(郑书林)
甲虎-中小学馆配书目(共六大类、两万条数据)_1_301_20150307

妙问趣答学科学——你必须知道的(四色) 嫦娥书系——超越广寒(四色) 青少年科学未来丛书09——不可不知道的科学大创新 青少年科学未来丛书06——不可不知道德科学大行动 魔力科学院·和牛顿一起玩转物理——危险的电流 未知秘密大破译-恐龙家族怪事 彩图版 青少年科学博物馆丛书——植物庄园·植物世界大观 青少年科学博物馆丛书——植物王国·令人惊叹的植物世 界 青少年科学博物馆丛书——走遍天下·世界地理百科 青少年科普知识丛书——自然灾害·可怕的大自然现象 青少年博物馆丛书——宇宙世界·走进太空世纪 魔力科学院·和牛顿一起玩转物理——哼,骗人的光 好玩的实验——变幻莫测的化学实验(单色) 好玩的实验——妙趣横生的生物实验(单色) 好玩的实验——神奇变化的物理实验(单色) 好玩的实验——超乎想象的地球实验(单色) 好玩的实验——改变人类的经典实验(单色) 好玩的实验——风扉全球的有趣实验(单色) 船漫游记 彩图版 奥秘世界大探索-蛟龙号发现的秘密 彩图版 未知秘密大破译-怪我为何奇怪 彩图版 魔力科学院 牛顿一起玩转物理·惊悚的速度 魔力科学院 牛顿一起玩转物理·千奇百怪的力 魔力科学院 牛顿一起玩转物理·吵吵闹闹的的声音 青少年科学博物馆丛书——科学游戏馆丛书——地球密码·与地球亲密接触 青少年科学博物馆丛书——海洋之最·海洋中的世界纪录 青少年科学博物馆丛书——花花世界·走入花卉的世界 青少年科学博物馆丛书——森1951854 #9787539847870 1951851 #9787539847900 1951071 #9787539848099 1951063 #9787539847474 1951849 #9788044 1951853 #9787539847887 1951850 #9787539847917 1951089 #9787539847948 1951075 #9787539848051 1951065 #9787539847450 1951087 #9787539847962 1951064 #9787539847467 1951852 #9787539847894 1951062 #9787539847481 2011281 #9787539832463 1951083 #9787539848013 1951067 #9787539847436 2011280 #9787539832487 1951070 #9787539848136 1951857 #9787539847849 1951080 #9787539847634 1951086 #9787539847979 1951079 #9787539847658 1951077 #9787539848037 1951085 #9787539847986 1951072 #9787539848082 1951856 #9787539847856 1951848 #9787539847931 1951069 #9787539848129 1951084 #9787539848006 1951073 #9787539848075 1951074 #9787539848068 1951068 #9787539847429 1951066 #9787539847443 1951082 #9787539848020 1951081 #9787539847627 1868493 #9787811410747 1868492 #9787811410624 1868491 #9787811410587 1856427 #9787228106783 1850255 #9787533761882 1848387 #9787801286178 1847283 #9787533761905
像婴儿的眼睛一样观察

像婴儿的眼睛一样观察——小学科学中提高学生观察的新鲜感萧山区宁围一小陈荣林摘要:在科学观察中,学生(特别是中年级学生)往往由于对观察对象有了一定的认识、了解,自以为比较熟悉,就缺乏一种“新鲜感”,从而不能认真地观察,大大降低了观察的效果,课堂效率也因此受到影响。
本文将就如何提高学生对观察的新鲜感,从而提高观察效率,谈谈个人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关键词:婴儿的眼睛观察新鲜感当婴儿从母亲怀中呱呱落地来到这个世界上,他们睁开眼睛看到周围的一切是那么地新鲜,于是他们就睁大眼睛,好奇而又积极地观察起了周围的世界。
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描述世界和解释世界,而描述世界和解释世界的途径便是观察和实验。
而实验实际上可以看成是“借助仪器”的间接观察或“人为”的观察,因此观察是任何科学研究的基础。
《浙江省小学学科教学建议〃科学》也告诉我们:“小学科学的主要学习方式是观察和实验,通过学生的亲自探究获取知识、培养兴趣和科学态度。
”观察是我们小学教学中常用的科学探究形式,其目的是要去发现蕴涵在事物内部的实质性的规律,而非表面的现象,是科学学习的主要手段。
在实际的科学观察中,我们的学生做得怎样呢?让我们来看一个片段(三下《科学》中温度计的观察):……师:测量物体的温度要用温度计,你在哪里见到过温度计?你对温度计有哪些了解?生:我在医院里见到过温度计,它可以测量人有没有发热。
生:我在打开水的地方见到过温度计,它可以知道水有没有开。
生:我知道温度计碰到热的东西会上升,碰到冷的东西会下降。
生:我知道温度计有的是玻璃做的,有的不是玻璃做的。
师:看来大家知道的还真不少,想不想亲自证实一下你们说的是否正确的呢?生:想!师:那我们就先来观察一下我们的温度计,了解温度计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
(投影片提示:观察时注意温度计要小心拿放,谨防破裂。
如果温度计的管子破裂,请立即告诉老师。
)分发温度计,学生观察温度计,教师巡视。
(在学生观察中我发现,有的学生拿到温度计就直接把它放进自己的腋下,量起了自己的体温来;有的学生则用双手捂住玻璃泡看着红色液柱上升,过会又放掉,看着液柱下降,这样反复进行着;有的则把它当作玩具在桌上滚滚来滚去。
教学反思——放眼看世界,科学真神奇

放眼看世界,科学真神奇
秦皇岛开发区第二中学窦玉君
记得科学课的第一节课,孩子们提出了各种天真的问题:老师科学是什么啊?老师科学课学什么啊?……望着仰起的那一张张幼稚可爱的小脸,那一双双充满渴望,充满疑惑的眼神,我暗暗思索:一定要找到适合他们的各种教学方式方法,带他们畅游科学的世界。
由于学生探索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极强,所以在教学中我都尽量放手让他们主动参与科学的学习探究。
同时三年级的科学教材非常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直观性较强。
因此,本学期我将“猜想——观察实验——得出结论”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辅以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进行授课。
在教学中,我注重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结合,为他们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提供他们能够直接参与的各种问题,让他们更容易更轻松地进行科学的各种实际观察和操作,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例如,根据每节课的知识点,我发动学生自己设计观察方案,并通过户外的观察记录自己的发现,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他们分享观察和实验的快乐,提高彼此观察、实验的能力,发现科学世界的神奇。
同时,教师作为活动的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要给予充分的肯定,树立学生继续探索的信心。
科学的殿堂是神奇的,让我们师生携手共同遨游,放眼看世界。
用科学的眼光看待世界作文

用科学的眼光看待世界作文如果你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能看到世界上所有的微小细节,像那种能看到蛋白质在细胞里忙碌的程度,那你可能会觉得自己是个超级英雄。
但别着急,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用科学的眼光看待世界的感觉。
让我来讲个故事。
上周末,我和几个朋友一起去郊游,大家都带了自己的“神器”:相机、望远镜,还有一堆没用的理论。
我把相机放在了桌子上,像个摄影师一样摆姿势,结果我的朋友小张却拿出了他的显微镜,开始观察我们身边的树叶。
“哎,小张,你这是要做什么啊?”我好奇地问。
“哦,我要看看树叶的细胞结构。
”小张一边看,一边乐呵呵地说,“这样我可以了解植物的成长方式,真是太有趣了!”我翻了个白眼,心里想着,这家伙真是有点儿怪。
可没过多久,我也对他的显微镜产生了兴趣,凑过去一看,天啊,那树叶上的细胞看起来像小小的豆腐块,真是让人惊讶。
就在这时,我们的朋友小李也过来了,他拿着一本厚厚的书,脸上写满了学术气息。
“你们在看什么呢?”小李问。
“我们在研究树叶。
”我回答道。
小李一边翻书一边说,“哦,我在看关于植物生长的理论。
科学家们通过实验发现,植物生长受光照、土壤和水分的影响很大。
这些实验可以帮我们更好地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
”小张立刻补充道:“对,而且科学的眼光能让我们看到这些现象背后的机制,而不仅仅是表面。
”我点了点头,心想,这些科学理论真是复杂得让人有点头疼。
但这时候,突然来了一个小孩儿,站在我们旁边好奇地问:“你们在干什么?”小张弯下腰,笑着说:“我们在观察树叶,想了解植物是怎么长大的。
”小孩儿眨眨眼睛,天真地说:“哇,那树叶是不是也会做运动?就像我在操场上跑步一样?”这句话让我们几个大人都愣住了。
科学的眼光让我们关注的是细节和理论,但从小孩儿的视角来看,植物就像是另一个世界里的小生命,也许它们在某种程度上也在“运动”。
小李突然说:“其实,小孩儿的想法也有道理。
植物的确会进行一些生理上的变化,比如向光性运动。
这些运动虽然比我们在操场上跑步慢得多,但从科学的角度看,它们也在努力地适应环境。
学记评注读书笔记

学记评注读书笔记【篇一:2012读书笔记安排表】必读书目读书笔记安排表指定每人精读一本书:规定为“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围绕此书组织教师进行重点解读。
并根据《滨湖教育》栏目要求(2011年第六期书林漫步)反思教学行为,撰写读书笔记。
研读一套教材,鼓励教师研读各学科各学段的教材,结合教学实践,及时反思做好读书笔记。
从2012年2月起,每月提交读书笔记,每月20日报送宋晓霞处。
宋晓霞负责将老师的读书笔记上报至刘玲,再有刘玲上报党政处。
一年内完成所有教师读书随笔的撰写,此项功能工作纳入学校个人工作考核。
必读书目固定发放在年级组长处,请相互传阅,研读好及时给下一位教师。
选读书目读书笔记安排表“x”本书为推荐教师看的书,可从我书社的藏书中自选1~2本进行选读,也可在附表3中选读,也可以自选高质、实用的报刊、杂志、书籍。
利用网络,创办校园网、办公平台的读书专栏——向日葵读书社研修网的作用,按照安排表在每月20日之前及时将你的读书笔记发送到读书社研修网平台的网络日志上。
然后由姚洁协助刘玲整理转发到《滨湖教育》(电子版)、《书香滨湖》、《每周动态》等电子期刊。
附3:必读:《给教师的建议》(苏)b.a.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出版,2010年修订版选读:1.《学记评注》,高时良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2.《中国古代教育论著选》,华东师大,浙江大学教育系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3.《中国教育家评传》,沈灌群,毛礼锐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4.《外国教育家评传》,赵祥麟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5.《陶行知教育文集》,陶行知,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6.《蔡元培教育论著选》,高平叔,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7.《陈鹤琴教育论著选》,陈鹤琴,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8.《无锡国专编年事辑》,刘桂秋,中国大百科出版社,2011年9.《现代西方教育哲学的历史考察》,彭正梅,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年10.《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苏)巴班斯基,吴文侃翻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11.《讨论式教学法:实现民主课堂的方法与技巧》(美)布鲁克菲尔德、普瑞斯基尔著,罗静、褚保堂翻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12.《教育评价》,(美)b.s.布鲁姆著,邱渊、王纲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13.《教育漫画》,(英)约翰﹒洛克著、徐诚、杨汉麟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14.《审美教育书简》,席勒著,范大灿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15.《网络社会与学校教育》,马和民,吴瑞君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16.《中国近代教科书的启蒙价值》,吴小鸥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年17.《如何掌握自己的时间和生活》,(美)拉金著,刘祥亚译,金城出版社,2005年18.《科学史》,(英)丹皮尔著,李衍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19.《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美)史蒂芬﹒霍金著,许明贤、吴忠超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20.《怎样说孩子才会听怎样听孩子才会说》,(美)伊莱恩﹒玛兹丽施,安燕玲译,中央编译出版,2009年21.《高难度谈话》,道格拉斯﹒斯通、布鲁斯﹒佩顿、希拉﹒汉著,中国城市出版社,2011年22.《光荣与梦想》,(美)威廉﹒曼彻斯特著,朱协译,海南出版社,2004年23.《是什么决定你的工资》,吕国荣、方华明编著,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年24.《有为才有位》,邱庆剑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25.《细节决定成败》,汪中求,新华出版社,2004年26.《读库》系列,张利宪主编,新星出版社,2011年27.《昆虫记》,(法)法布尔,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2006年28.《从一到无穷大》,(美)乔治﹒伽莫夫著、暴永宁译,科学出版社,2002年29.《生命的多样性》,(美)爱德华﹒鸥﹒威尔逊著,王芷、唐佳青、王周等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30.《丁丁历险记》,埃尔热编,任杰译,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2年31.《如何说孩子才肯学》中央编译出版社美阿黛尔法伯,伊莱恩马兹丽施31.《给孩子当下的幸福》,中文出版社,马丽娟32.《老师,你在听吗?——幼儿教育活动中的师幼对话》中国轻工业出版社33.《上学真的有用吗?》新知三联出版社,美,约翰泰勒托里,汪小英翻译34.《学习的革命》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美,拉塞尔l阿克夫,丹尼尔格林伯格35.《水知道答案》36.《不抱怨的世界》37.《纽约琐记》陈丹青38.《生活中的经济学》39.其他【篇二:100部教育专著】100部教育专著字体颜色:【字体:放大正常缩小】【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编者按: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
启迪理性思维拓展科学视野——“科学阅读与青少年科学素质培养”分论坛

中 国古 动物 馆 馆 长 、 中 国科普 作 家 协会 副 秘书 长 王原研 究 员建议 ,科普 要 以兴趣 为 引导 , 面 向 孩 子 们 的 科 普 尽 量 要 以 讲 故 事 的 形 式 开 展 ,比如讲 科 学发 现的 故事 、讲科 学 家的 故事 、 讲 科 学 研 究 的故 事 。 同时 ,科 学 还 要与 人 文 和 艺 术 相 结 合 ,作 为 中 国的 科 学家 ,一定 要 突 出 中 国特 色 ,要 先 讲好 中 国的 故事 。 王原 还 在 论 坛 中分享 了他 在 古生 物 科 普 创作 方 面的 一 些体 会 ,以 及怎 样 鼓励读 者进 行古 生物 阅读 。他说 : “古 生物 学 是 一 门非 常 适 合做 科 普 的学 科 ,作 为 古 生物 学 研 究 载体 的 化石 既触 手 可 及 、生动 形 象 ,又年 代 久远 、充满 神 秘 。这 其 中 蕴 含着 很 多惊 心 动 魄 的 故事 ,也 存 留 了众 多可 以 发挥 想 象 的空 间。 那些 远 古 的生 物 最能 激 发 孩 子们 的好 奇心 、想 象 力和 探索精 神 。 ”
⑨ 将科 学的理念 、精神和方法 ,科 学 实践 的各 种类型读 中 , 如果 能 够把 各种 科学 实践 类 型融 合 干 其 中 ,会 更 容 易达 成效 果 。他说 ,延伸 到科 学教 育 层面 , 可 以 通 过 写作 的 方式 加 强 各 门学 科 的学 习 ,写 作 式 学 习 既是 对 学科 知 识 的表 达 ,也是 对 所 学 知 识 的 反思 与 修 正 。他 建议 孩 子 们在 参 加 类 似 科 普 研 学活 动 时 ,可 以 把 自己的 所 见所 闻 、所 思 所想 用 写作 的方式 表达 出来 。
用科学的眼光看世界作文

用科学的眼光看世界作文示例范文第一篇:《用科学的眼光看世界》“哎呀,这鬼天气怎么说变就变啊!”我看着窗外突然下起的大雨,不禁抱怨起来。
这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周末午后,我原本和朋友们约好了一起去打球,可这突如其来的雨打乱了我们的计划。
我坐在窗前,看着雨水噼里啪啦地打在窗户上,心情也变得有些烦闷。
“别郁闷啦,正好我们可以在家玩嘛!”朋友小敏笑着说。
“玩啥呀,这么无聊的天气。
”我嘟囔着。
“我们可以探讨一些有趣的话题呀,比如科学!”小敏眼睛一亮。
“科学?那有啥好聊的。
”我有点不以为然。
“嘿,你可别小瞧科学呀!”小敏反驳道,“科学无处不在,就说这雨吧,里面就有很多科学知识呢。
”我好奇地看着她:“哦?这雨能有啥科学知识。
”“你想啊,雨是怎么形成的呀?”小敏开始给我讲解,“那是因为水汽上升到高空遇冷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这些小水滴和小冰晶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云,当云里的水滴或冰晶足够大的时候,就落下来变成了雨。
这不是科学吗?”我听着,心里开始有点佩服小敏了:“哇,还真是这么回事儿呢。
”“那当然啦!”小敏得意地说,“再比如,我们每天都要吃饭,这里面也有科学呀。
食物是怎么被我们消化吸收的,身体又是怎么利用这些营养的,这都是科学知识呀!”我不禁陷入了沉思,原来生活中真的处处都有科学。
我突然想起之前看到的一个新闻,说的是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如何利用太阳能来解决能源问题。
我兴奋地说:“那太阳能也是科学呀,要是能把太阳能都利用起来,那该多好啊!”“对呀对呀!”另一个朋友也加入了讨论,“还有宇宙呢,那么多神秘的星球,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多有意思啊!”我们越聊越兴奋,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哎呀,我以前怎么就没发现科学这么有趣呢!”我感叹道。
“那是因为你没有用科学的眼光去看世界呀!”小敏笑着说。
是啊,我以前总是觉得科学很遥远,很枯燥,却没有意识到它就在我们身边,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小小的雨滴到浩瀚的宇宙,从日常的饮食到未来的能源,科学无示例范文第二篇:《用科学的眼光看世界》“哎呀,这雨怎么说下就下了!”我一边抱怨着,一边和小伙伴们在屋檐下躲雨。
独墅湖图书馆社科阅览室新到图书推荐

金星, 洪延姬, 杜红梅编著 国防工业出版社 吴青主编 国防工业出版社 刘宏主编 人民邮电出版社 主编李全林 东南大学出版社 辛志荣, 韩冬冰编著国石化出版社 中 主编李青山 机械工业出版社 蓝闽波等编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王国彪主编 科学出版社 王楠, 上官星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55
杜智敏, 何华妹编著华大学出版社 清
史宇宏, 史小虎, 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 TH126/105
智慧分享 价值创造
2009年08月
2009年8月新到图书推荐 苏州独墅湖图书馆 AutoCAD机械制图实用教 程.2009版 机械工程图学.2版 制造装备电气控制 中国节能减排战略研究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 电路学习指导与习题精 解.2版 电路分析基础 电力电子技术的MATLAB实 践 基于EDA的电子技术课程 设计 200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 议论文集 纳电子学基础 电子线路计算机辅助设 计:基于Cadence PSD (OrCAd) 晶体管电路 高频电子线路 电子电路分析与设计.半 导体器件及其基本应用 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2版 运算放大器电路 变频驱动技术及应用 导波原理与方法 碳纳米管场发射显示器制 造与可靠性技术 显示控制系统100问 分形理论及其在信号处理 中的应用 TMS320F2812原理及其C语 言程序开发 Fundamentals of digital singal processing.英文版 数字信号处理原理与实践 IPv6深入分析 TCP/IP协议深入分析 高速系统设计:抖动、噪 声与信号完整性 移动通信原理与技术 业余无线电移动应用指南 BREW进阶与精通:3G移动 增值业务运营、定制与开 发 TH126/106(2009 ) TH126/107:2 TH-39/33 TK01/19 TK01/20 TM13/76:2 TM133/45 TN/40 TN01/86 TN015/24/1V ,TN015/24/2V TN04/11 TN702/92 TN710.2/5 TN710.2/6 TN710/134:P3 TN710/135:2 TN722.7/2 TN773/12 TN81/2 TN873/13 TN873/14 TN911.7/18 TN911.72/1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科学的眼光看世界
——谈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二册新教材第三单元作品科普性
临湖初级中学郑书林
新课标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工具性”明显地要求语文教材中必须具备科学要素,而科普性文章正是科学要素的重要载体。
为了更好地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特别是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语文教材方面科普性文章的数量必然要作出相应的调整。
近年来,科普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且篇目变化较大。
2001年春季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第二册新教材第三单元课文均是科普作品。
该单元共5篇课文,除《大自然的语言》是传统篇目外,《卧看牵牛织女星》、《莺》、《数字杂说》和《月亮上的足迹》4篇课文均是新增加的。
并且本单元的文章都体现了科学性,符合当前实际要求。
一、本单元文章的特点
孔子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好之,乐之,强调的是阅读者的兴趣和求知欲。
而科普作品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本单元的五篇课文都具备“趣”、“奇”的特点,这样就能够更加充分地激发学生的探索科学兴趣。
趣,就是本单元科普作品极富趣味性。
如《大自然的语言》一课的内容就十分有趣。
语言本是人类特有的交际工具,而本课却要说说大自然的语言,这个标题本身就具备很强的趣味性,令人寻味。
课文中把“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无比丰富的生活中的物候现象比喻成是大自然的语言,而且有根有据,其趣味无穷。
有趣的大自然的语言中又兴起了一门新兴科学——物候学,这更是趣中有趣。
当代著名的天文学家、科普作家卞毓麟的《数字杂说》一文,趣味性更强。
一个目不识丁的人也会数数,但是,纵然是饱学之士,却也未必尽识数字的身世、数字的情趣,这是一个多么有趣的话题啊。
读过《数字杂说》之后,我们就会发现数字原来是那么的有趣和神奇。
“将科学内容、对象人格化,将本来严谨、枯燥的科学原理用故事形式表现出来,这是科学小品最常用的一种‘文学的’手段,由它带来的生动和形象与科学小品负载的知识和信息相结合,成为百姓喜闻爱读、乐于接受的原因。
”《莺》利用视觉和听觉的巧妙结合的描写手法及通过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合理运用,把一只具有“人性化”的莺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并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奇,本单元的科普作品内容新奇,易于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望。
在中国,牛郎和织女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但是,《卧看牵牛织女星》一文却另辟蹊径,从杜牧的《秋夕》诗和中西方有关传说入手,着重介绍天文学上牵牛织女星,使人们对牵牛织女的新奇之感油然而生。
月球是神奇而又令人向往的地方,《月亮上的足迹》真实地记述了1969年7月21日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全过程,这个人类探索太空活动的本身就是奇迹。
二、本单元文章的选择及编排意图
本单元作品的选择和编排并非是抽签式的,而是特意的安排。
如此安排是建立在青少年特殊的心理机制基础之上进而达到利用“趣”、“奇”等特点来强化学生的科学的精神。
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在当下,科学素质成为人的素质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科学教育也应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学科是教育当中“基础之基础”,进行适当的科学教育义不容辞。
而利用科普作品的教学来强化学生的科学精神,就是一个重要的捷径。
本单元文章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从科普作品中感受科学的神奇力量。
《卧看牵牛织女星》中说:“织女星距离地球26光年,牵牛星距离我们较近,但也有26光年。
”“光的速度是每秒30万公里,一天能走259亿20000万公里,这长度的365倍,就是一光年。
”科学家对如此遥远的星球所进行的研究工作让我们深深感受到科学的无穷力量。
《月亮上的足迹》记述了人类到距离地球38万公里的月球上去旅行,以此证明人类借助科学的力量能够征服宇宙,这也正是科学力量的神奇所在。
在强化学生科学精神的同时,本单元的科普文章也意在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激起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
《大自然的语言》可以让学生知道物候现象的有关知识。
文章从生活中常见的“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现象,引出一门新兴科学——物候学,令人大开眼界。
《卧看牵牛织女星》能够使学生知道牵牛星、织女星及相关的天文学的知识;《莺》会帮助学生更全面、更具体、更形象地了解莺;《数字杂说》告诉学生数字的身世、数字的情趣,乃至数字的遗憾;《月亮上的足迹》向学生展现了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全过程。
本单元文章富有趣味及神奇色彩的内容无一例外地旨在引发学生的思考及探索欲望,与语文的“工具性”是吻合的。
结语
语文教材中科普性文章数量的相应增加,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学生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用科学的眼光看世界”的观念。
但是在数量增加的基础之上,文章的质量(它如何更好地达到教育感化目的)极为重要。
本单元编者在科普性文章的选择和编排方面的探索是极富意义的。
参考书目
[1] 程民,《〈太白〉科学小品述评》
[2] 钟启泉等主编,《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