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紧急意外抢救预案演练记录及总结分析

合集下载

放射科紧急意外抢救预案演练记录与总结分析

放射科紧急意外抢救预案演练记录与总结分析

放射影像科紧急意外抢救预案演练记录演练项目:碘过敏性休克的急救培训演练演练地点:医技楼一楼CT室演练时间:2013年4月18日演练人员:全体影像科人员、急诊科演练目的:为提高放射科医技人员应对碘过敏性休克的急救能力演练过程:2013年4月18日下午17:00,首先由急诊科陈主任对碘过敏的临床表现、主要特征以及抢救的具体步骤等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指出防治过敏性休克必须询问病史详细、观察仔细、发现及时、用药紧急。

17:10分放射科人员分组在陈主任指导下进行人体模特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操作演练。

1.首先模拟一名成年男性患者在行肾盂静脉造影注射泛影葡胺时,病人出现呼吸困难、意识丧失,血压骤降、呼之不应;2.立即停止注药、呼救、通知急诊科和相关科室;3. 病人平卧、保暖、氧气吸入;4. 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mg,小儿酌减,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根据情况隔20~30分钟再皮下或静脉注射0.5mg;5.持续给氧、呼吸不见好转,由急诊科医师主持抢救,遵医嘱肌注尼可刹米针和洛贝林针剂各1支,必要时气管切开;6. 遵医嘱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7.血压回升不明显者,用多巴胺20㎎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0~300ml中静滴;8. 对症处理。

烦躁不安者给予镇静剂,同时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一般情况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经以上抢救,病人病情得到控制和缓解,鼓励患者,战胜困难,送回病房观察及高级治疗支持。

张凌主任强调,之所以要做碘过敏性休克的演练,是因碘造影是放射科常用的检查方法,在使用过程中或使用后少数病人可出现过敏反应,严重者可导致过敏性休克,若诊治不及时,患者可因心血管及呼吸系统功能严重障碍而迅速死亡。

因碘过敏主要与人体特质有关,无有效地预防措施,因此正确判断和积极抢救成为挽救病人生命的关键,就是要全科人员树立碘剂使用安全的意识。

并强调指出,每天正式检查前对急救药品、急救设施的检查的重要性。

通过这次培训演练,提高了放射科、急诊科工作人员对碘过敏性休克的防范意识和抢救病人的实际处置能力,为安全医疗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最新放射科紧急意外抢救预案演练记录及总结分析

最新放射科紧急意外抢救预案演练记录及总结分析

放射影像科紧急意外抢救预案演练记录放射影像科紧急意外抢救预案演练记录放射影像科紧急意外抢救预案演练记录放射影像科紧急意外抢救预案演练记录放射科紧急意外抢救预案演练记录放射科紧急意外抢救预案演练记录放射科防跌倒预案演练记录放射科紧急意外抢救预案演练记录放射科紧急意外抢救预案演练记录放射科防跌倒预案演练记录放射科防火灾应急预案演练记录放射安全事件应急演练一、演练目的为规范和强化应对突发发射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将放射事件造成的损失和污染后果降低到最小程度,最大限度的保障放射工作人员与公众的安全,维护正常和谐的放射诊疗秩序,做到对放射事件早发现、速报告、快处理,建立快速反应机制。

根据上级卫生部门与环保部门要求,依据《职业病防治法》、《放射诊疗管理规定》、《放射事故管理规定》及《放射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放射事件应急演练方案。

二、事件设定:2015 年1月6日16 时12 分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放射科CT机在做检查曝光时,曝光控制失效,球管曝光不能停止,X射线无间断照射,CT室工作人员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及对辐射区范围的病人立即疏散撤离。

紧急启动“放射事件应急预案”,“放射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火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事故抢险,并进行事后调查、总结。

三、演练流程:2015 年1 月6日16 时12 分,CT室正在为病人做头部CT检查时,控制台突然不受控制,X线持续照射不能停止。

1.操作员在紧急停止检查无效后,强行关闭总电源,其他工作人员立即疏散病人其他人群离开放射污染区,同时报告科主任,科主任立即到现场并电话上报第一责任人。

2.16 时15 分,第一责任人即启动《放射防护事故应急预案》,并组织放射防护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组织应急准备工作,调度人员,小组成员先后到场,对射线泄露事故的现场进行保护,建立警示隔离区、指挥救援行动、求助,16 时18 分时将受检病人及操作医技人员共三人送入急诊科,同时向上级领导和主管部门报告放射污染事件及应急救援情况。

放射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综合演练总结分析整改措施

放射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综合演练总结分析整改措施

放射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综合演练总结分析整改措施单县人民医院医院放射安全应急演练、总结、评价记录一、演练目的为规范和强化应对突发放射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将放射事故造成的损失和污染后果降到最小程度,最大限度的保障放射工作人员与公众的安全,维护正常的放射诊疗秩序,做到放射事故早发现,速报告,快处理,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根据上级要求,依据《职业病防护法》、《放射诊疗管理规定》、《放射事故管理规定》、《放射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放射事故应急演练方案。

二、事件设定11月 15 日 19 时 30 分,我院放射科CT机在做检查曝光时,由于CT机故障造成控制台控制失控,球管曝光不能停止,X射线无间断照射被检查者,放射科工作人员立即切断电源,终止曝光。

迅速把病人从检查床移出,并立即报告辐射事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启动辐射事故应急预案,火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事故急救,并进行事后调查、总结。

三、组织领导为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好此次放射事故应急演练工作,成立了我院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现场处理组,救护组,后勤保障组等组织。

(一)放射事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杨明军副组长:崔本健成员:张传强许赞主要职责:1、启动《放射事故应急处理预案》,负责组织应急指挥协调工作,调度人员,联络其它各应急小组迅速赶赴现场,采取措施保护工作人员和公众的生命安全,保护环境不受污染,最大限度控制事态发展;2、对放射事故的现场进行组织协调,安排救助,不让无关人员进入,保护好现场,指挥放射事故应急救援行动;3、迅速、正确判断事件性质;4、负责恢复本单位正常秩序。

稳定受照人员情绪等方面的工作,并安排受照人员的健康体检及相应救治工作。

5、负责向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放射事件应急救援情况。

6、配合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事故进行立案调查,进行检测和现场处理等各项工作。

(二)现场处理组组长:张允俭副组长:崔文胜成员:蔡洪雷赵连忠主要职责:1、负责组织科室应急准备工作,调度科室人员,迅速赶赴现场,开展放射事故应急救援行动。

放射科应急演练方案记录

放射科应急演练方案记录

为了提高放射科医务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和患者的安全,确保放射诊疗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演练方案。

二、演练时间2023年X月X日三、演练地点XX医院放射科四、演练内容1. 演练场景一:放射设备故障应急处理(1)模拟场景:在给患者进行CT检查时,突然发现设备故障,控制台失效,X射线持续照射。

(2)应急处理:当班技师立即按下紧急按钮,切断电源,停止曝光。

同时,呼叫现场工作人员共同转移患者到安全区域,密切观察患者身体状况。

(3)后续处理:现场处置人员立即联系保卫科、急诊科、医学装备科,并向科主任汇报情况。

科主任启动《辐射事故环境应急预案》并向医务科报告。

保卫科人员到达现场后,控制现场并进行警戒。

2. 演练场景二:患者突发心脏骤停应急处理(1)模拟场景:在给患者进行放射性药物注射后,患者突发心脏骤停。

(2)应急处理:放射科医师和护士立即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同时呼叫急诊科支援。

急诊科医护人员迅速到位,对患者进行除颤和气管插管,并及时转运至急诊抢救大厅进行进一步救治。

3. 演练场景三:造影剂致过敏性休克应急处理(1)模拟场景:患者在进行CT增强检查过程中,突发过敏性休克。

(2)应急处理:当班技师立即停止检查,呼叫值班放射科医师及护士到位。

根据《放射科造影剂不良反应应急预案》启动抢救流程,对患者进行吸氧、注射肾上腺素等急救措施。

1. 演练结束后,由放射科主任组织召开总结会议,对本次演练进行总结和评估。

2. 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要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进行整改和改进。

3. 通过本次演练,进一步提高放射科医务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放射诊疗工作的安全、有序进行。

六、演练参与人员1. 放射科全体医务人员2. 保卫科、急诊科、医学装备科等相关科室人员3. 医院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七、注意事项1. 演练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演练方案执行,确保演练顺利进行。

2. 演练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A1放射科紧急意外抢救预案演练记录及总结分析

A1放射科紧急意外抢救预案演练记录及总结分析

放射科紧急意外抢救预案演练记录演练项目:碘过敏性休克的急救培训演练演练地点:门诊一楼DR室演练时间:2011年4月18日演练人员:全体影像科人员、急诊科演练目的:为提高放射科医技人员应对碘过敏性休克的急救能力演练过程:2011年4月18日下午17:00,首先由急诊科吴主任对碘过敏的临床表现、主要特征以及抢救的具体步骤等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指出防治过敏性休克必须询问病史详细、观察仔细、发现及时、用药紧急。

17:10分放射科人员分组在吴主任指导下进行人体模特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操作演练。

1.首先模拟一名成年男性患者在行肾盂静脉造影注射泛影葡胺时,病人出现呼吸困难、意识丧失,血压骤降、呼之不应;2.立即停止注药、呼救、通知急诊科和相关科室;3. 病人平卧、保暖、氧气吸入;4. 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mg,小儿酌减,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根据情况隔20~30分钟再皮下或静脉注射0.5mg;5.持续给氧、呼吸不见好转,由急诊科医师主持抢救,遵医嘱肌注尼可刹米针和洛贝林针剂各1支,必要时气管切开;6. 遵医嘱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7.血压回升不明显者,用多巴胺20㎎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0~300ml中静滴;8.对症处理。

烦躁不安者给予镇静剂,同时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一般情况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经以上抢救,病人病情得到控制和缓解,鼓励患者,战胜困难,送回病房观察及高级治疗支持。

张理宏主任强调,之所以要做碘过敏性休克的演练,是因碘造影是放射科常用的检查方法,在使用过程中或使用后少数病人可出现过敏反应,严重者可导致过敏性休克,若诊治不及时,患者可因心血管及呼吸系统功能严重障碍而迅速死亡。

因碘过敏主要与人体特质有关,无有效地预防措施,因此正确判断和积极抢救成为挽救病人生命的关键,就是要全科人员树立碘剂使用安全的意识。

并强调指出,每天正式检查前对急救药品、急救设施的检查的重要性。

通过这次培训演练,提高了放射科、急诊科工作人员对碘过敏性休克的防范意识和抢救病人的实际处置能力,为安全医疗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放射应急预案演练记录

放射应急预案演练记录

一、演练时间:2023年3月25日二、演练地点:某医院放射科三、演练背景:为加强放射科应对突发放射事故的能力,提高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水平,确保患者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特组织本次放射应急预案演练。

四、演练目的:1. 熟悉放射事故应急预案的启动流程;2. 提高医护人员对放射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3. 检验放射事故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4. 加强部门间的协作配合,提高整体应急反应能力。

五、演练组织:1. 演练总指挥:医院院长2. 演练副总指挥:放射科主任3. 演练小组:由放射科全体医护人员、护理部、保卫科、后勤保障等部门组成六、演练内容:1. 情景模拟:放射科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发现一台X射线设备出现故障,设备内部射线泄漏,现场人员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启动应急预案:现场人员立即向医院值班领导报告,启动放射事故应急预案。

3. 应急处置:医护人员立即穿戴防护服,对泄漏射线进行封堵,同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警戒疏散。

4. 医护人员对泄漏射线区域进行监测,确保辐射水平符合安全标准。

5. 后勤保障部门对泄漏射线区域进行清洗消毒,确保环境安全。

6. 应急演练结束,各部门负责人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评估。

七、演练总结:1. 演练过程中,各部门能够迅速响应,严格按照应急预案执行,确保了演练的顺利进行。

2. 医护人员在应急处置过程中,能够熟练运用防护知识和技能,有效降低了事故风险。

3. 演练暴露出部分应急设施和物资配备不足,需进一步补充完善。

4. 部分医护人员对应急预案的熟悉程度不够,需加强培训和演练。

八、改进措施:1. 对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制定整改方案,确保应急预案的实用性。

2. 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 完善应急设施和物资配备,确保应急响应的及时性。

4. 加强部门间的沟通与协作,提高整体应急反应能力。

本次放射应急预案演练圆满完成,达到了预期目标。

通过演练,提高了医护人员对放射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为保障患者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奠定了基础。

放射事故应急处理演练总结

放射事故应急处理演练总结

放射事故应急处理演练总结一、背景本次演练是在高度关注放射安全的大环境下进行的,旨在全面提升放射事故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保障人员安全和环境安全。

通过模拟真实场景,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增强全体员工的放射安全意识。

二、演练过程1. 事故发生:模拟放射设备在正常运行过程中突发故障,警报声急促地响起,现场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氛。

2. 通报与启动预案:值班人员迅速而冷静地通报了情况,并果断启动应急预案。

各小组人员按照职责分工,紧张而有序地展开行动。

3. 人员疏散:在专业人员的引导下,现场工作人员迅速而有序地撤离到安全区域。

整个疏散过程流畅,未发生任何混乱。

4. 事故处置:专业人员穿戴防护装备,勇敢地接近事故源,进行事故源控制与处理。

他们熟练地操作设备,全力以赴地降低事故影响。

5. 现场恢复:在确保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后,工作人员进行现场清理和设备修复工作。

他们团结协作,共同努力,使现场迅速恢复了正常秩序。

三、演练总结通过本次演练,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果:1. 提高了应急处置能力:参与人员通过实际操作,对放射事故的认知和应急处理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他们在面对突发情况时更加冷静、果断。

2. 熟悉了预案流程:演练使参与人员更加熟悉应急预案的操作流程。

这有助于在实战中迅速响应,有效应对。

3. 强化了协作能力:演练过程中,各部门之间密切配合,协同作战。

这不仅提高了沟通效率,还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

然而,在演练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1. 预案更新不及时:现有预案中部分流程与实际操作存在差异。

这说明我们的预案未能跟上设备更新和技术进步的步伐。

因此,我们需要定期更新预案,确保其与实际情况保持一致。

2. 设备维护不到位:部分设备存在老化现象,维护保养工作未能得到有效执行。

这增加了设备故障的风险,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为了确保设备安全运行,我们必须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并严格执行。

影像科放射事故应急演练记录

影像科放射事故应急演练记录

放射事故应急演练方案及记录一、演练目的为规范和强化应对突发放射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将放射事故造成的损失和污染后果降低到最小程度,最大限度地保障放射工作人员与公众的安全,维护正常和谐的放射诊疗秩序,做到对放射事故早发现、速报告、快处理,建立快速反应机制。

根据上级卫生部门与环保部门要求,依据《职业病防治法》、《放射诊疗管理规定》、《放射事故管理规定》及《放射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我院放射事件应急预案制定本放射事故应急演练方案。

二、事件设定2014年10月16日15时,我院影像科透视X机在做检查曝光时,突然控制台控制失效,球管曝光不能停止,X 射线不间断照射。

影像科工作人员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及对辐射区范围的病人立即疏散撤离。

放射事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火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事故抢险,并进行事后调查、总结。

三、演练方案演练地点:放射科演练时间:2014年10月16日15时演练科目:放射事件演练内容:影像科内现场人员处置能力、紧急救护、人员疏散与配合情况。

演练方法:采取实景设置,实兵展开、实际操作的方法进行参演。

演练流程:本次演练由影像科、医务科、保卫科、后勤、总务科精心策划的以射线泄漏事故为背景演练。

2014年10月16日下午15点,X线室医生正为病人做CT检查时,操作台突然控制失灵,X线持续照射不能停止。

操作员在关闭X线机无果后,强行关闭总电源,影像科其他工作人员闻讯后立即疏散病人离开放射污染区,同时影像科主任电话上报上级分管领导和医务科。

15点10 分,院长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放射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并组织放射事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应急准备工作,调度人员,指挥应急小组迅速赶赴现场,开展工作,对射线泄漏事故的现场进行组织协调、安排救助、指挥救援行动。

同时向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放射污染事件应急救援情况。

15点15 分,后勤保卫科人员迅速赶到事故现场,协助现场警戒,划定紧急隔离区,疏散无关人员,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射线伤害,迅速控制事态发展,保护好现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射影像科紧急意外抢救预案演练记录演练项目:碘过敏性休克的急救培训演练演练地点:医技楼一楼CT 室演练时间: 2013 年 4 月 18 日演练人员:全体影像科人员、急诊科演练目的:为提高放射科医技人员应对碘过敏性休克的急救能力演练过程:2013 年 4 月 18 日下午 17:00 ,首先由急诊科陈主任对碘过敏的临床表现、主要特征以及抢救的具体步骤等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指出防治过敏性休克必须询问病史详细、观察仔细、发现及时、用药紧急。

17:10 分放射科人员分组在陈主任指导下进行人体模特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操作演练。

1.首先模拟一名成年男性患者在行肾盂静脉造影注射泛影葡胺时,病人出现呼吸困难、意识丧失,血压骤降、呼之不应;2.立即停止注药、呼救、通知急诊科和相关科室;3.病人平卧、保暖、氧气吸入;4.皮下注射肾上腺素 1mg ,小儿酌减,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根据情况隔 20~30 分钟再皮下或静脉注射0.5mg ;5.持续给氧、呼吸不见好转,由急诊科医师主持抢救,遵医嘱肌注尼可刹米针和洛贝林针剂各 1 支,必要时气管切开;6.遵医嘱静脉注射地塞米松 10mg;7.血压回升不明显者,用多巴胺 20 ㎎加入 5% 葡萄糖注射液200 ~300ml 中静滴;8.对症处理。

烦躁不安者给予镇静剂,同时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一般情况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经以上抢救,病人病情得到控制和缓解,鼓励患者,战胜困难,送回病房观察及高级治疗支持。

张凌主任强调,之所以要做碘过敏性休克的演练,是因碘造影是放射科常用的检查方法,在使用过程中或使用后少数病人可出现过敏反应,严重者可导致过敏性休克,若诊治不及时,患者可因心血管及呼吸系统功能严重障碍而迅速死亡。

因碘过敏主要与人体特质有关,无有效地预防措施,因此正确判断和积极抢救成为挽救病人生命的关键,就是要全科人员树立碘剂使用安全的意识。

并强调指出,每天正式检查前对急救药品、急救设施的检查的重要性。

通过这次培训演练,提高了放射科、急诊科工作人员对碘过敏性休克的防范意识和抢救病人的实际处置能力,为安全医疗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当然放射科人员存在演练中不够严肃认真,用药不熟练,配合不够密切的问题,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和认真对待。

抢救流程:立即停止注射→保持静脉通道畅通→ 平卧→ 皮下注射肾上腺素→ 吸氧→ 补充血容量→ 解除支气管痊孪→ 发生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告知家属→ 记录抢救过程参演人员:放射影像科紧急意外抢救预案演练记录演练项目:影像科心肺复苏急救培训演练演练地点:医技楼一楼CT 室演练时间: 2013 年 4 月 18 日演练人员:全体影像科人员、急诊科演练目的:提高对心肺复苏的掌握程度演练过程:为保障医疗安全 ,提高医疗质量 , 2013 年 4 月 18 日下午 18:00 首先由急诊科陈主任讲解了呼吸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心肺复苏的具体步骤等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按规范操作演示。

18:15 分放射科分组进行心肺复苏急救应急演练,吴主任现场指导和总结。

模拟一名男性患者在 CT 室进行照片时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呼之不应,瞳孔散大、颈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心脏骤停。

1.立即停止检查、呼救、通知急诊科和病房管床医师,2.放射科抢救小组展开抢救工作,将病人平仰卧,双手放于躯干两侧,解开衣领,放松裤带;3.检查颈椎无外伤,使头后仰(采用仰头抬颏法、有外伤者,双手抬颌法)开放气道;用一手掌跟放于两乳头连线与胸骨相交处,另一手以拇指根部为轴心平行重叠于下掌手背上,手指并拢上翘不接触胸壁,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肘力及臂力有节律地垂直下压30 次,人工口对口送气2 次。

要求使胸骨下陷> 5cm( 婴幼儿为 4cm) ,然后迅速放松使胸骨自然弹回,但手掌根部不能离开胸壁,如此每分钟> 100 次,其按压与放松时间之比为 1:1;人工口对口呼吸时,抢救者深吸气后用口完全罩住患者口,缓慢吹气持续 2 秒,确保胸廓隆起,同时用一手拇指和食指捏住患者鼻子,呼气时,两手松开,通气频率为 10~12 次/分钟 ,每次吹气量为 700~1000ml 。

如此操作 5 个循环后(再次判断颈动脉搏动和自主呼吸。

当恢复时进行进一步生命支持;未恢复,继续上述操作 5 个循环再次判断直至高级生命支持人员及仪器设备的到达。

)能摸到大动脉搏动、收缩压> 60mmHg ,发绀减退,面色、口唇、甲床及皮肤色泽由灰转红,散大的瞳孔缩小,出现自主呼吸;4.同时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抢救药物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mg ,尼可刹米针和洛贝林针剂各 1 支;同时交急诊科医师主持抢救,作好记录。

经过的抢救,病人终于恢复了自主心跳和呼吸,随后医护人员将病人转入抢救室进一步治疗。

抢救过程中,各部门人员协调有序,忙而不乱,在全体放射科及急诊抢救人员的积极配合下,这名患者生命体征逐渐恢复平稳。

鼓励患者,坚定信心,战胜困难;与家属沟通,获得理解和支持。

通过演练,放射科个别人操作不够规范,步骤不够流畅,配合有欠缺,应事后大家加强操作练习,要求放射科每位工作人员根据自己的岗位对照演练脚本,掌握所在岗位应该承担的职责。

通过这场演练,进一步加强了医护人员的应急能力,进一步提高了放射科、急诊科工作人员抢救病人的实际处置能力,保障急救患者的医疗安全。

抢救流程:立即抢救→ 胸外按压→ 气管插管→ 快速输液→ 遵医嘱用药→ 密切配合→ 对症处理→ 转运患者至急诊科→ 及时记录参演人员:放射影像科紧急意外抢救预案演练记录演练项目:碘过敏性休克的急救培训演练演练地点: 2 号住院大楼一楼MRI 室演练时间: 2014 年 6 月 25 日演练人员:全体影像科人员、急诊科演练目的:为提高放射科医技人员应对碘过敏性休克的急救能力演练过程:2014 年 6 月 25 日下午 17:00 首先由放射科主任张泽明对碘过敏的临床表现、主要特征以及抢救的具体步骤等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指出防治过敏性休克必须询问病史详细、观察仔细、发现及时、用药紧急。

放射科人员分组在人体模特身上进行了规范化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操作演练。

17:10 分演练开始:1.模拟一名成年男性患者在行 CT 增强检查时,病人出现呼吸困难、意识丧失,血压骤降、呼之不应;2.立即停止注药、呼救、通知急诊科和相关科室;3.病人平卧、保暖、氧气吸入;4.皮下注射肾上腺素 1mg ,小儿酌减,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根据情况隔 20~30 分钟再皮下或静脉注射 0.5mg;5.持续给氧、呼吸不见好转,以后由急诊科医师主持抢救,遵医嘱肌注尼可刹米针和洛贝林针剂各 1 支,必要时气管切开;6.遵医嘱静脉注射地塞米松 10mg;7.血压回升不明显者,用多巴胺 20 ㎎加入 5% 葡萄糖注射液200 ~300ml 中静滴;8.对症处理。

烦躁不安者给予镇静剂,同时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一般情况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经以上抢救,病人病情得到控制和缓解,鼓励患者,战胜困难,送回病房观察及高级治疗支持。

张泽明主任强调,之所以要做碘过敏性休克的演练,是因碘造影是放射科常用的检查方法,在使用过程中或使用后少数病人可出现过敏反应,严重者可导致过敏性休克,若诊治不及时,患者可因心血管及呼吸系统功能严重障碍而迅速死亡。

就是要全科人员树立碘剂使用安全的意识。

同时指出,今年的演练较去年其配合情况、用药情况明显改善,并强调指出,每天检查急救药品、急救设施的重要性。

通过这次培训演练,提高了放射科、急诊科工作人员对碘过敏性休克的防范意识和抢救病人的实际处置能力,为安全医疗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当然仍然存在用药不熟练,配合不够密切的问题,心肺复苏操作不够连贯,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值得表扬的是急诊科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从打电话到派医护人员至现场,只用约 2 分 25 秒。

抢救流程:立即停止注射→保持静脉通道畅通→ 平卧→ 皮下注射肾上腺素→ 吸氧→ 补充血容量→ 解除支气管痊孪→ 发生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告知家属→ 记录抢救过程参演人员:放射影像科紧急意外抢救预案演练记录演练项目:影像科心肺复苏急救培训演练演练地点: 2 号住院大楼一楼MRI 室演练时间: 2014 年 6 月 25 日演练人员:全体影像科人员、急诊科演练目的:提高对掌握程度演练过程:为保障医疗安全 ,提高医疗质量 , 2014 年 6 月 25 日 17 :50 分,放射科开展了心肺复苏的应急演练。

首先,张泽明主任对呼吸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心肺复苏的具体步骤等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演示,然后科室分组进行演练。

模拟一名男性患者在 MRI 室进行照片时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呼之不应,瞳孔散大、颈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心脏骤停。

1.立即停止检查、呼救、通知急诊科和病房管床医师,2.放射科抢救小组展开抢救工作,将病人平仰卧,双手放于躯干两侧,解开衣领,放松裤带;3.检查颈椎无外伤,使头后仰(采用仰头抬颏法、有外伤者,双手抬颌法)开放气道;用一手掌跟放于两乳头连线与胸骨相交处,另一手以拇指根部为轴心平行重叠于下掌手背上,手指并拢上翘不接触胸壁,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肘力及臂力有节律地垂直下压30 次,人工口对口送气2 次。

要求使胸骨下陷> 5cm( 婴幼儿为 4cm) ,然后迅速放松使胸骨自然弹回,但手掌根部不能离开胸壁,如此每分钟> 100 次,其按压与放松时间之比为1:1;人工口对口呼吸时,抢救者深吸气后用口完全罩住患者口,缓慢吹气持续 2 秒,确保胸廓隆起,同时用一手拇指和食指捏住患者鼻子,呼气时,两手松开,通气频率为 10~12 次/分钟 ,每次吹气量为 700~1000ml 。

如此操作 5 个循环后(再次判断颈动脉搏动和自主呼吸。

当恢复时进行进一步生命支持;未恢复,继续上述操作 5 个循环再次判断直至高级生命支持人员及仪器设备的到达。

)能摸到患者大动脉搏动、收缩压>60mmHg ,发绀减退,面色、口唇、甲床及皮肤色泽由灰转红,散大的瞳孔缩小,出现自主呼吸;4.同时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mg ,尼可刹米针和洛贝林针剂各 1 支;同时交急诊科医师主持抢救,作好记录。

经过的抢救,能扪及大动脉搏动,恢复了自主呼吸,随后医护人员将病人转入急诊科进一步观察治疗。

待患者生命体征逐渐恢复平稳。

鼓励患者,坚定信心,战胜困难;与家属沟通,获得理解和支持。

这场演练,各组人员配合基本协调,进一步加强了医护人员的应急协作能力,进一步提高了放射科抢救病人的实际处置能力,当然也存在个别人员操作不够流畅,希望时候多练习。

抢救流程:立即抢救→ 胸外按压→ 气管插管→ 快速输液→ 遵医嘱用药→ 密切配合→ 对症处理→ 转运患者至急诊科→ 及时记录参演人员:放射科紧急意外抢救预案演练记录演练项目:碘过敏性休克的急救培训演练演练地点:医技楼一楼CT 室演练时间: 2015 年 1 月 21 日演练人员:全体影像科人员、急诊科演练目的:提高放射科医技人员应对碘过敏性休克的急救能力演练过程:首先由放射科主任张泽明对碘过敏的临床表现、主要特征以及抢救的具体步骤等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指出防治过敏性休克必须询问病史详细、观察仔细、发现及时、用药紧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