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字词翻译练习
《为学》原文及翻译注释

《为学》是清代著名学者朱熹的一篇文章,以下是其原文、翻译和注释:
《为学》原文:
余心研习,旁若无人。
旦辞晏退,夜来瞑目。
春遁去住,东西南北,无非箇中曲折。
皆因未得真传,只自一时片善。
今欲徐行省诸葛,渐至于泠然后已。
注释:
此文首发于朱熹的《中庸章句》卷下。
全文不长,但内容十分丰富。
下面是对文中重要词汇的注释:
余:我,指作者朱熹。
旁若无人:形容专心致志,不顾外界干扰。
旦辞晏退:指在清晨告别亲友离开家中,晏夜回到自己的学室,即“独夜读书”。
瞑目:闭上眼睛。
春遁去住:春去冬来,时节更替。
人的生命也随时间的流逝而不断变化,如同春去冬来,来去无常。
东西南北:指各种地方、环境、场合。
真传:指真正的经典,正确的学问传承。
片善:指零碎、片段的好处。
徐行:慢慢地行走。
省:领悟,体察。
诸葛:指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
事家。
渐至于泠然后已:渐渐地领悟到真理,然后就能洗净心灵,得到内心的清明与宁静。
翻译:
我专心研习,仿佛没有别人在场。
白天告别亲友,晚上闭目苦读。
春去冬来,东南西北,处处充满曲折和变化。
这一切都是因为我尚未领悟到真正的学问,只能掌握一些零散的知识。
现在,我想慢慢地领悟到诸葛亮的学问,直到洗净心灵,得到内心的清明和宁静。
朱熹在《为学》中表达了自己对学习的追求和态度,他强调要专心致志地学习,同时也明确了自己。
《为学》彭端淑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优秀7篇

《为学》彭端淑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优秀7篇《为学一首示子侄》创作背景篇一清代乾嘉时期,学者们潜心问学,不务声名,治学严谨朴实,形成一代学风。
于是作者便为他子侄们写下这篇文章,希望他们能继续发扬这种风气,同时劝勉子侄读书求学不要受资昏材庸、资聪材敏的限制,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为学》原文加翻译篇二【原文】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
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
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
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译文】天下的事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去做,困难的事也变容易了;如果不做,容易的事也变困难了。
人们求学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去学,困难的事也变容易了;如果不学,容易的事也变困难了。
我的天资昏昧,不及别人;我的才能平庸,不及别人。
只要每天认真学习,长久坚持毫不松懈,等到成功了,也就不知道我是昏昧又平凡的了。
我天资聪明、才能敏捷,超过别人几倍。
如果摒弃不用,就与昏昧和平庸没有区别了。
孔子的思想言论,最终是靠天资迟钝的曾参传下来的。
以此而论,昏昧平庸与聪明灵敏的功用,难道是有常规的吗?四川的边境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一个富有。
《为学》原文及其翻译

《为学》原文及其翻译《为学》本文选自《白鹤堂集》,原题为《为学一首示子侄》。
下面是关于为学原文及翻译的内容,欢迎阅读!原文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
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
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
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译文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肯做,那么困难的事情也变得容易了;如果不做,那么容易的事情也变得困难了。
人们做学问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肯学,那么困难的学问也变得容易了;如果不学,那么容易的'学问也变得困难了。
我天资愚笨,赶不上别人;我才能平庸,赶不上别人。
我每天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也可翻译为:每天不停地学习,)等到学成了,也就不知道自己愚笨与平庸了。
我天资聪明,超过别人;能力也超过别人,却不努力去发挥,即与普通人无异。
孔子的学问最终是靠不怎么聪明的曾参传下来的。
如此看来聪明愚笨,难道是一成不变的吗?四川边境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其中一个富裕。
穷和尚对有钱的和尚说:“我想要到南海去,你看怎么样?” 富和尚说:“您凭借着什么去呢?” 穷和尚说:“我只需要一个盛水的水瓶一个盛饭的饭碗就足够了。
” 富和尚说:“我几年来想要雇船沿着长江下游而(去南海),尚且没有成功。
《为学》原文与翻译

《为学》原文与翻译《为学》原文与翻译《为学》选自《白鹤堂集》,原题为《为学一首示子侄》。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为学》原文与翻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为学》原文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
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
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
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译文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努力去做这件事,那么困难的事也变得容易了。
不做这件事,那么容易的事也变得困难了。
人们做学问有困难与容易的(区别)吗?(只要)去学,那么难的学问也变得容易了;(如果)不学,那么容易的学问也变得困难了。
我天资愚笨,赶不上别人;我才能平庸,赶不上别人。
我每天不停地学习,长时间不懈怠,等到学成了,也就不知道自己是真的愚笨还是真的平庸了。
我天资聪明,超过别人;我才思敏捷,超过别人。
如果摒弃而不用,那跟愚笨和平庸的人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孔子的学问最终是靠不怎么聪明的曾参传下来的。
既然这样,那么愚笨平庸,聪明敏捷的功用,难道是永远不变的吗?四川的边境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一个富有。
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要去南海,怎么样?”富和尚说:“你凭借什么前往(南海)?”穷和尚说:“我只要带一个瓶子和一个饭钵就足够了。
为学原文及翻译

为学原文及翻译-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为学文言文《为学》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前言】《为学》本文选自《白鹤堂集》,原题为《为学一首示子侄》。
《历代文选清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有删节。
【原文】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
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
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
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注释】为学:做学问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为:做之:往,到,代词,的则:那么者:代词亦:也鄙:边远的地方其:其中的语:告诉欲:想要何如:怎样子:对令方的尊称恃:凭借,倚仗往:去往买舟:雇船下:顺流而下犹:尚且,还未:不,没有越明年:到了第二年。
越,及、到自:从还:返回,归来以:相当于“把”,“拿”,“将”至:到达志:志向顾:难道屏:通“摒”,摒弃去:距离色:神态,神色矣:语气助词曰:说,道【翻译】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之分吗做了,那么困难也变得容易。
不做,那么容易也变得困难。
人们做学问有困难与容易的之分吗去学,那么困难也变得容易;不学,那么容易也变得困难。
我天资愚笨,赶不上别人;我才能平庸,赶不上别人。
我每天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也可翻译为:每天不停地学习,)等到学成了,也就不知道自己愚笨与平庸了。
《为学》文言文全文翻译

个人收集整理-ZQ天下地事情有(困)难和(容)易地区别吗?(其实是没有地),只要去做(做它),那么(困)难地也(变得)容易了;如果不去做,那么容易地也会变(得)困难了.人们做学问有困难和容易之分吗?只要去学(学它),那么(困)难地也(变得)容易了;如果不学,那么容易地也变得困难了.我地天资愚笨,赶不上别人(聪明);我地才能平凡,也赶不上别人(有才学).但是我每天不停地学习,长久坚持,毫不懈怠,等到学成了,我也就不知道我(自己)是真地昏昧还是真地平凡了.我地天资聪明,超过别人几倍;我地才思敏捷,超过别人几倍;但摒弃不用,那就与昏昧和平庸没有什么区别了.孔子地学问最终是靠不怎么聪明地曾参传下来地.以此而论,昏庸聪敏地功用难道是有常规吗?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四川地边境上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一个富裕.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到南海去.(你看)怎么样?”富和尚说:“你靠什么去呢?”穷和尚回答说:“我只要一个水瓶,一个饭钵就足够了.”富和尚说:“我好多年以来,想攒钱乘船沿着长江往下游走,直到现在还没有去成,你凭什么能去!”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把到过南海这件事告诉了富和尚.富和尚显出惭愧地神色.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四川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远,富和尚不能到达,而穷和尚却到达了.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地那个穷和尚吗?所以聪敏和有才学,既可以依靠(但)又不可以依靠;(那些)自认为聪敏而有才学但并不学习地人;(一定会)自己毁了自己.昏昧和平庸,有(一定地)限制但又没有一定地限制;(只有那些)自己不限于自己地昏昧和平凡、并且用心学习而不倦怠地人,才会靠自己地努力取得成功.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为学》译文精简版天下地事情有难和易地区别吗?(其实是没有地),只要去做,那么难地也容易了;如果不去做,那么容易地也会变困难了.人们做学问有困难和容易之分吗?只要去学,那么难地也容易了;如果不学,那么容易地也变得困难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我地天资愚笨,赶不上别人(聪明);我地才能平凡,也赶不上别人(有才学).但是我每天不停地学习,长久坚持,毫不懈怠,等到学成了,我也就不知道我是真地昏昧还是真地平凡了.我地天资聪明,超过别人几倍;我地才思敏捷,超过别人几倍;但摒弃不用,那就与昏昧和平庸没有什么区别了.孔子地学问最终是靠不怎么聪明地曾参传下来地.以此而论,昏庸聪敏地功用难道是有常规吗?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四川地边境上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一个富裕.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到南海去.(你看)怎么样?”富和尚说:“你靠什么去呢?”穷和尚回答说:“我只要一个水瓶,一个饭钵就足够了.”富和尚说:“我好多年以来,想攒钱乘船沿着长江往下游走,直到现在还没有去成,你凭什么能去!”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把到过南海这件事告诉了富和尚.富和尚显出惭愧地神色.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四川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远,富和尚不能到达,而穷和尚却到达了.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地那个穷和尚吗?所以聪敏和有才学,既可以依靠又不可以依靠;(那些)自认为聪敏而有才学但并不学习地人;(一定会)自己毁了自己.昏昧和平庸,有(一定地)限制但又没有一定地限制;(只有那些)自己不限于自己地昏昧和平凡、并且用心学习而不倦怠地人,才会靠自己地努力取得成功.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同学们大可以以此精简版为通俗译文,熟练背诵哦!!!!(红色地为重点之重点哦!!!)1 / 1。
《为学》原文及翻译

《为学》原文及翻译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
古诗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以下《为学》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请大家以所在地区课本为主。
1《为学》原文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
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
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
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1《为学》字词解释1、资:天资,天分。
之:助词。
2、倍人:“倍于人”的省略。
3、屏:同“摒”,除去、排除。
4、圣人:指孔子。
卒:终于。
鲁:迟钝、不聪明。
5、鄙:边远的地方。
6、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
7、何恃:“恃何”的倒装。
恃,凭借、依靠。
8、钵:和尚用的饭碗。
9、买舟:租船。
买,租、雇的意思。
10、顾不如:难道还不如。
顾,难道。
11、自败者也:。
《为学》原文与翻译

《为学》原文与翻译《为学》原文与翻译《为学》选自《白鹤堂集》,原题为《为学一首示子侄》。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为学》原文与翻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为学》原文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
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
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
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译文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努力去做这件事,那么困难的事也变得容易了。
不做这件事,那么容易的事也变得困难了。
人们做学问有困难与容易的'(区别)吗?(只要)去学,那么难的学问也变得容易了;(如果)不学,那么容易的学问也变得困难了。
我天资愚笨,赶不上别人;我才能平庸,赶不上别人。
我每天不停地学习,长时间不懈怠,等到学成了,也就不知道自己是真的愚笨还是真的平庸了。
我天资聪明,超过别人;我才思敏捷,超过别人。
如果摒弃而不用,那跟愚笨和平庸的人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孔子的学问最终是靠不怎么聪明的曾参传下来的。
既然这样,那么愚笨平庸,聪明敏捷的功用,难道是永远不变的吗?四川的边境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一个富有。
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要去南海,怎么样?”富和尚说:“你凭借什么前往(南海)?”穷和尚说:“我只要带一个瓶子和一个饭钵就足够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 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而:而且,并且。 表示递进关系. 自力者也:是靠自己努 力学成的。
圣人之道, 卒于鲁也传 之。 圣人这里指孔子。
圣人之道, 卒于鲁也 传 之。
之:
道: 卒: 于:
圣人之道, 卒于鲁也 传 之。
之:的
道:知识、学问 卒:最终,终于 于:由
圣人之道, 卒于鲁也传 之。 鲁:
圣人之道, 卒于鲁也传 之。 鲁:反应迟钝,不聪 明。这里指孔子的弟 子曾参
圣人之道, 卒于鲁 也 传 之。 也: 传: 之:
岂:难道,表示反问 常:常规,永远不变的 哉:吗,表示反问语气
蜀 之 鄙有二僧: 其 一贫,其 一富。
蜀: 鄙: 其: 之: 僧:
蜀 之 鄙有二僧: 其 一贫,其 一富。
蜀:四川 鄙:边境 其:其中的
之:的 僧:和尚
贫者 语 于 富者曰: 者: 语: 于:
贫者 语 于 富者曰: 者:……的人 语:告诉,对……说 于:对
曰: “吾一瓶一钵足矣。”
矣:
曰: “吾一瓶一钵足矣。”
矣:了,表示肯定语气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 买舟而 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 买: 而: 下: 犹: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 买舟而 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 买:租,雇 下:顺流而下。 犹:还,尚且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 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 而: 也:
圣人之道, 卒于鲁 也 传 之。 也:助词,表示停顿。 传:传扬
之:代词,它, 指“圣人之道”
然则昏庸聪敏 之 用, 岂有常哉?
然则: 之: 用:
然则昏庸聪敏 之 用, 岂有常哉?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之:的 用:功用
然则昏庸聪敏之用, 岂有 常 哉?
岂: 常: 哉:
然则昏庸聪敏之用, 岂有 常 哉?
吾资之聪,倍人也, 吾材之敏,倍人也; 之: 也:
吾资之聪,倍人也, 吾材之敏,倍人也;
之: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不译。
也:表示判断语气不译。
屏弃而不用, 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屏: 其:
屏弃而不用, 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屏:通摒,排除 其:代词,那
圣人之道, 卒于鲁也传 之。 圣人
之:代词,它,指知识
怠:懈怠 焉:表示加强语气
迄乎成, 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 迄: 亦: 也:
迄乎成, 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 迄:等到 亦:也 也:表示判断,不译。
吾资之聪,倍人也, 吾材之敏,倍人也; 聪: 倍: 敏:
吾资之聪,倍人也, 吾材之敏,倍人也; 聪:聪明 倍:超过。“倍于人” 的省略。 敏:敏捷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 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惭色:惭愧的神色。 色:神色、脸色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 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以告富者: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 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以告富者: 把(到过南海这件事) 告诉那个富和尚
西蜀之 去南海, 不知几千里也 之: 去:
西蜀之 去南海, 不知几千里也 之:助词,取消句子独 立性,不译。 去:距离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 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 而:表示承接,不译 也:表示肯定语气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 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越明年: 越: 还huán: 以: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 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越明年:到了第二年。 越:到,及 还huán:回来 以:把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 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惭色: 色:
全文字词解释
天下事有难易乎? 乎:
天下事有难易乎? 乎: 吗,表示疑问语气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之: 则: 者: 矣: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之:代词,它,指天下事。 则:那么,就 者:……的事情 矣:了,表示感叹语气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之: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之:助词,取消句子 独立性,不译。
资:天资,天分 昏:昏昧逮:及,赶得上 材:才能 庸:平庸
也:表示判断语气,不译。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 吾材之庸,不逮人也;
之: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 吾材之庸,不逮人也;
之: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不译。
旦旦而学之, 久而不怠 焉, 旦旦:
之:
怠: 焉:
旦旦而学之, 久而不怠 焉, 旦旦:每天,天天
是故聪与敏, 可恃而不可恃也 是故:因此,所以 而:但是,却。表转折。 也:助词,表判断语气。
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 自败者也。
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 自败者也。 是自己毁了自己。
昏与庸, 可限而不可限也 而: 也:
昏与庸, 可限而不可限也 而:又,表示并列关系。 也:表示判断语气
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 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而: 自力者也:
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 焉。 至: 焉:
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 焉。 至:到,到达 焉:助词,加强语气
人之立志,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之: 顾: 之: 哉:
人之立志,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之:助词, 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顾:难道 之:的 哉:吗,表示反问语气
是故聪与敏, 可恃而不可恃也 是故: 而: 也:
学之,则难者亦易矣; 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之: 则: 者: 矣:
学之,则难者亦易矣; 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之:助词,调整音节,不译 则:那么,就 者:……的事情 矣:了,表示感叹语气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 吾材之庸,不逮人也;
资: 昏: 材:
也: 逮:
庸: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 吾材之庸,不逮人也;
吾 欲 之 南海,何如? 吾: 欲: 之: 何如:
吾 欲 之 南海,何如? 吾:我 欲:想要 之:到,往 何如:如何,怎么样?
富者曰: “子何恃而往?” 子: 恃:
何恃: 往:
富者曰: “子何恃而往?” 子:你 恃:凭借,倚仗
何恃:“恃何”的倒装 往:去
富者曰: “子何恃而往?” 而:
富者曰: “子何恃而往?” 而:表示修饰,不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