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建筑物基础托换与加固方法
房屋建筑物结构加固方法及技术探讨

房屋建筑物结构加固方法及技术探讨摘要:结构的加固方法与技术在房屋的质量安全控制中起到重要作用。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房屋建筑施工加固技术快速的发展,各种各样的加固方法和技术应用到房屋建筑物中,特别是对混凝土结构。
近年来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技术不断地发展,方法技术繁多。
本文旨在介绍混凝土结构的各种传统、新型加固方法和技术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便于根据建筑物的类型进行合理地选择方法和技术。
关键词: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优缺点;适用范围中文分类号:tu7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对房屋建筑物进行加固的原因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工程项目也随之迅速增加。
加固行业也迅速发展,对房屋建筑物进行加固的主要原因有:一、由于设计中出现的失误、施工质量和材料质量不符合设计要求,如配筋不足、混凝土强度不够等;二、建筑物老化,相当多的建筑已经进入中老年期,必须进行维修和加固【1】;三、灾后修补,水灾、风灾、火灾及地震后,原结构构件遭到破坏;四、混凝土碳化,致使钢筋锈蚀,造成建筑物破损;五、建筑物的改造加固,如接建、移位、增加荷载等结构功能性改变;六、建筑物的抗震,地震对建筑结构破坏的破坏力极强,但地震具有难预报性,只有通过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将地震带来的损失降到最小;七、使用不当造成的破坏,如强拆。
对灾害要防患于未然,并将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到最低,对已出现的结构病害必须进行彻底治理【2】。
建筑结构加固主要包括:混凝土结构加固、砌体结构加固、钢结构加固,其中混凝土结构加固是其中重要的部分。
[ 作者简介:张雅静(1982-)女,内蒙古赤峰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工程力学、结构设计原理的教学工作,并从事力学研究。
通讯作者:李治国(1981-)男,内蒙古乌兰察布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机械原理的研究工作。
]2 混凝土结构加固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混凝土结构的加固分为直接加固与间接加固两类2.1直接加固的一般方法: 2.1.1 加大截面加固法该法施工工艺简单、适应性强,并具有成熟的设计和施工经验;适用于梁、板、柱、墙和一般构造物的混凝土的加固;但现场施工的湿作业时间长,对生产和生活有一定的影响,且加固后的建筑物净空有一定的减小。
农村自建房基础加固常用的4种方法

农村自建房基础加固常用的4种方法
农村自建房基础加固常用的四种方法如下:
1. 加大基础底面积法:这种方法是采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加大已有基础底面,减少作用在地基上的接触压力,降低地基土中的附加应力水平,以减少沉降量或满足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
常用的加大基础底面积法有基础加固、基础直接加宽和扩大、外增基础。
2. 加深基础法:这种方法是在原基础下设置墩式基础,使基础坐落在较好的土层上,以满足承载力和变形的需要。
它也被称为坑式托换或墩式托换,是直接在被托换的建筑物的基础下挖坑后浇筑混凝土墩的托换加固方法。
3. 桩式托换法:这种方法是在原基础下设置预制桩基础或灌注桩基础,使基础坐落在较好的土层上,以满足承载力和变形的需要。
常用的桩式托换法有坑式静压桩托换、锚杆静压桩托换、树根桩托换、灌注桩托换等。
4. 灌浆加固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处理承载力不均匀的地基土,浆液采用水泥浆或水泥-水玻璃混合液,但一般不能用于有湿陷性的土层。
以上四种方法都是农村自建房基础加固的常用方法,但具体选择哪种方法,需要根据房屋的实际情况、地质条件、施工难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同时,在进行基础加固时,一定要找专业的施工队伍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试论基础托换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

伴 随着 城 市进 程 的 加快 , 在城 市 规 划 中总 是会 出现 一 些 具有 某 种特殊价值的建筑物 , 这些建筑物受到国家的保护 , 不能任意 的拆 除, 在 通 过机 构 移 动 可行 性 认定 之 后 , 需 要 采 取 整 体移 动 的方 式 , 这 种 建 筑物 移 位 的施 工 技 术就 应 运 而 生 了 。随 着 这 种建 筑 物 的增 多 , 其 应 用率 也 在 不 断 的上 升 。 为 了保证 建 筑 物在 移 位 的过 程 中不 受到 损害 , 就需要通过基础托换施工技术使建筑物成为上部稳定可 以移 动 的 形式 。根据 建 筑 物 自身 特 殊 建 筑形 式 可 以具 体 的分 为 框 架 、 土 木结构 、 砖 混结构等 , 不同的建筑物对基础托换技术 的要求也是不 同的。 我们 所说 的基 础 托换 技 是 指改 变 原 有 的建 筑 物竖 向传 力体 系 使其成为从 自身某个部位断开的重新衔接一个可以传动的结构 , 选 择断开的位置是根据建筑物 自身的结构来定的 , 传力体系的置换也 是 多 种 多样 的 。为 了使 移 动 方 案 能 够成 功 实 行 , 我 们 应 该 在施 工 方 案 制定 之 前 进行 实 地 的勘 察 、 周 围的 环 境及 具 体 的 施 工技 术适 应 情 况, 并 对 将 具 体 的移 动 路 线有 个 大 致 的规 划 , 对 建 筑 物 本 身 的 质 量 也 应 该进 行 鉴定 , 看其 是 否 能够 进行 移 动 。 2 工 程实 例 需 要 移动 的建 筑物 占地 面 积 为 四千 五 百 平方 米 , 一共 有 二 十 四 个结构独立柱 , 原柱混凝土的强度相当于现在 的 C 1 5 , 从 建 筑 物 顶 端 到 地 基 的距 离 高 达二 十一 米 , 由 于使 用 年 限 比较 长 , 所 以 建 筑 物 整 体结 构 的稳 定 性 比较 差 , 给施 工 带 来很 大 的难 度 。我们 采 用 基 础 托换 施工 技 术 , 设 立 施工 挖 孔 桩 四十 八 个 , 承 台 梁 为 一百 三 十 六 点 五米 , 能够 成 功应 用 底 板结 构 锁 定框 架 方 案 。 3 特 点及 适 用 范 围 随着 我 国城 市 建设 的不 断加 快 , 有 很 多 的 建 筑 物需 要 我 们 去保 护, 为 了发挥出这些建筑物特别是古建筑的作用 , 需要在原有 的基 础上 增 加 建筑 面积 和功 能 。 当建 筑 物 原有 的结 构独 立 柱埋 深 比较浅 时, 就 可 以 使 用 这 种 基础 托 换 施 工 技 术 , 在 建 筑 物 整 体 不 变 的 情 况 下在 其 下 面增 加 一 层地 下 室 , 就 可 以解 决 上 述 的 问题 。这 种 情 况下 采 用 此 种施 工 技 术 , 技术 难 度相 对 较 大 , 所需 要 的工 期 比较 长 。
建筑物改造加固技术及施工要点_1

建筑物改造加固技术及施工要点发布时间:2022-11-03T02:35:42.285Z 来源:《建筑实践》2022年第41卷12期作者:翟亚坤[导读]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翟亚坤天津第四市政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市 300074摘要: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对各种建筑物结构安全及环保性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近年来,很多的建筑物结构、功能已经越来越无法适应这一快速发展需求,面临着重新加固和修复等问题。
本文就对建筑物改造加固技术及施工要点进行探讨。
关键词:建筑;改造;加固;施工1、需加固改造的建筑类型(1)对老化房屋建筑实施加固改造来提升其承载力和安全性,并保留其现有的房屋外貌,不但投入价格比新建房屋建筑少30%~60%,对环境的污染小、投入少、耗时较短。
目前,对老旧房改造加固内容主要为调节、整合居住房屋,增加应用区域,增加建筑物的层数,房屋部分墙体下沉以及需要抬高等。
(2)由于自然灾害导致的改造加固:因为空气中酸碱度变化、负面天气频发等因素以及地震、山体滑坡等灾害的破坏,造成房屋出现严重的安全隐患时,需要加固、改造。
(3)建筑物由于日常使用不当所造成的改造加固,例如:随意拆卸损害承重墙或整体关键构件等。
(4)随着建筑设计标准的提升,对原有情况下,需要进行加固的建筑构造需求提高,也需要对其开展改造加固,以符合新的建筑标准。
2、加固改造新技术2.1建筑物移位改造技术有的建筑物在改造时要进行移位改造,也就是换个地方重新建造,详细的施工阶段如下:托换并截断、将建筑物由原位置移至指定位置、就位连接。
近些年来,建筑物的移位改造一直存在技术问题,对于拖换结构不能准确改造,建筑物的改变位移不能精确,在移动过程中轨道不稳定,所以位移工程事故常有发生。
尤其是最近期间,涉及到建筑位移的工程不仅仅是低层建筑物,还有一些高层建筑也有位移改造的情况,荷载增强了很多倍,难度系数也越来越大。
建筑物的改造最好能保持它原有的历史特色,加固结构但是不影响建筑物本身存在的韵味,这就要求我们需要不断提升移位改造技术。
低净空管底小锤桩基础托换加固施工工法

低净空管底小锤桩基础托换加固施工工法低净空管底小锤桩基础托换加固施工工法一、前言低净空管底小锤桩基础托换加固施工工法是一种用于加固土地基承载力的常用方法,适用于低净空熟底情况下的建筑工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以及工程实例。
二、工法特点1. 适应性强:该工法适用于土层较软、深厚的地区,能够有效解决软弱地基承载力不足的问题。
2. 施工速度快:采用小锤桩法施工,有效提高施工效率。
3. 结构简单:施工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和材料简单,减少了施工成本和工期。
4. 耐久性好:加固后的土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得到显著提升,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三、适应范围低净空管底小锤桩基础托换加固施工工法适用于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并且土层软弱、容易发生沉降的工程项目,如建筑物、桥梁、隧道等。
四、工艺原理该工法采用小锤桩法,通过振动或冲击的方式将桩锤置入软弱土层中,然后通过托换的方式加固土层。
具体工艺原理如下:1. 预处理:清理和加固施工场地,确保施工区域平整和稳定。
2. 桩锤镶设:将桩锤逐级安装到预定深度,控制击锤的重力和冲击力,确保桩锤的垂直性和稳定性。
3. 托换:采用液压或机械设备,施加水平力将土体顶替至目标深度。
4. 确认托换:通过测试或监测手段,确认土层的托换效果和稳定性。
5. 固结桩锤:对锤桩进行固结处理,确保加固土壤满足设计要求。
五、施工工艺1. 场地准备:清理施工场地、搭建临时工棚、安装安全警示标志等。
2. 镶设锤桩:按照设计要求,逐级将桩锤镶设到设计深度。
3. 托换土层:利用液压或机械设备施加水平力,将土层逐级托换至目标深度。
4. 确认托换:通过测试或监测手段,确认托换土层的稳定性和排水性能。
5. 固结桩锤:对镶设好的锤桩进行固结,确保加固土层与桩锤的连接可靠。
六、劳动组织1. 组织技术人员负责场地准备、施工计划制定以及工程质量控制;2. 配置足够的工人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进度;3. 安排专业设备操作人员负责机具设备的操作与调试。
浅谈地基基础加固改造方法及注意事项

的基 础 与 原有 的基 础 之 间 的连 接 构 造 处理 起 来 比较 困难 ,不 能 程 中 , 浆 液 的可 控 制 性 比较 差 , 因此 该方 法 大 多 用 来 解 决 整 板 基 保 证 荷载 从 已有 的基 础 传 递 给 新 增 加 的基 础 , 也可 以采 取 抬 梁 础 或 者 厂 房 地 板 下解 决 大 面积 地基 土 的 下 沉 问题 。 施 工 时 采 用
不 仅 可 以加 固 地 基 土 , 而 且 还 形 成 了类 似 树 根 桩 的 复 合 地 基 , 比
一
抬 梁 法 多用 于 墙 下 是 条状 基 础 的, 比如 有 的 时候 因为 新增 加
般 灌 浆 加 固 地 基 土 的方 法 的 效 果 来 得 更好 。 由于 在 灌 浆 的 过
关键词 : 房屋 ; 加 固改 造 ; 地 基基 础 ; 加 固方 法 中图 分 类号 : T U 4 7 文献 标 识 码 : B 文章 编 号 : 1 6 7 3 — 0 0 3 8 ( 2 0 1 3 ) 3 1 — 0 0 7 2 — 0 2
引 言
既有 的房 屋 建 筑 由 于 设 计或 者 施 工 的 不 当 、 周 围 环 境 的 影
( 2 ) 将 原 条 形基 础 改 成 片 筏基 础
该 法主 要 通 过 增 设底 板 或 者 增加 次梁 , 将 原 来 的 条 形基 础 改
连 响、 使 用 功 能 的 改变 或 者 进 行 增 层 改 造 等 一 些 原 因 , 常 常 需 要 进 造 成片 筏 基 础 。该 法 主 要 的要 求 就 是 新 旧钢 筋 要保 持 可 靠 性 、 接性。 行 地 基 基础 加 固 。 地 基 基 础 的 加 固和 上 部 结 构 不可 分 离 。 实 践 表
建筑物加固方案

建筑物加固方案
为了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加固建筑物是非常必要的。
建筑物加固方案要根据不同的建筑结构和实际情况制定,以下是一
些建筑物加固方案的基本步骤:
1. 检查建筑物结构和损坏程度
在制定加固方案之前,要对建筑物的结构进行全面检查,并评
估已有的损坏程度。
这一步对于确定加固方案非常关键。
2. 制定加固方案
建筑物的加固方案应该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情况确定。
一般来说,加固方案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结构加固:如增加梁、柱或承重墙等。
-基础加固:如增加地基或加固地基。
-钢结构加固: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考虑通过增加钢结构等方
法加固建筑物的结构。
-其他建筑物加固措施:如加固屋顶、墙壁等。
3. 实施加固方案
一旦确定了加固方案,就可以开始实施加固工作了。
在工作过程中,要确保工人们按照加固方案进行施工,并要随时监测加固工作的进展情况。
在加固建筑物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要使用高质量的建筑材料。
-工人们要按照加固方案进行施工。
-随时监测加固工作的进展情况。
-在加固完成后,要再次检查建筑物的结构和稳定性是否达到要求。
总之,加固建筑物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加固方案,并注意材料质量和施工过程,才能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施工期间采用钢支撑托换进行基础局部加固的设计与施工

DESI GN AND CoNSTRUC oN n FoR Lo CAL REI NFo RCEM NT F Fo UNDATI o oN BY TEEL U P S S Po RT PD G DUR NG Co NSTRUCTI ON
Z A G Yn - o g.LN Wa g a H N i h n ’ I n qi g n
・
7 2・ 8
建
筑
技
术
第4 3卷 第 9期 2 1 0 2年 9月
Vo .3 No9 1 . 4 h tc u eTe h o o y c i t r c n l g e
施工期 间采用钢支撑托换进行 基础局部加 固的设计 与施工
张颖红 .林 王剑2
C - T5
某 科 技大 厦 地 上 l层 , 6 地下 1 , 9 .I, 层 高 46n 总建 筑 面 积 1 6 0 2地 下室 面 积 1 7 m , 下 室层 高 4 n, 9 4 , m 4 2 6 地 . 2I
o
采 用框 架 一 剪 力墙 体 系 。桩 基 础 采 用 0 0 ¥ L 注 9 0 ̄ 灌 桩 。 下 室 底 板 厚4 0m 基 础 设 计 混 凝 土 强度 等级 地 0 m,
q ai d fcs o c mme ca c n r t, a d s p rtu tr c n t cin mus b so p d fr fu d to u t l y ee t f o r il o c ee n u e sr cu e o sr t u o t e tp e o o n ain r ifr e n . Se l s p ot i nn i a o td i t e fu d t n wh r n e s t b r i oc d. Be rn e no c me t te u p r・p n ig s d pe n h o n ai o ee e d o e en re f a ig pafr go n e m a d ot m pae o cee r c iee n te b r a e e lc d eo e r — o rn o ltom, ru d b a n b t o lt c n rt ae hs ld a d se l as r rp a e b f r e p u g f i c n r t. M o i rn i te gh n d u n r i oc me t o u c sf l s le u i a cd n a d u a te o cee nti g s r n te e d r g en r e n t s c e sul ov q a t c ie t n g a ne o s i f y l y r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建筑物基础托换与加固方法
试论建筑物基础托换与加固方法
摘要:建设施工中,附近的建筑一直是深基坑工程中的难点,既要保证既有建筑不发生沉降和水平移位,还要保证工程进度和质量。
作者根据多年经验,对建筑基坑附近的建筑物的基础加固和托换进行探讨。
关键词:建筑物;基础托换:加固
中图分类号: TU473.1+4 文献标识码: A
1、技术难点
(1)转运站原基础采用振动沉管灌注桩,桩长6m(从地面计算),桩径350mm,以④层圆砾做桩端持力层。
而新建地下工程基坑深度9. 2m,开挖深度大大超过了原建筑基础深度,原转运站的荷重将对基坑支护体系产生很大的压力,难以保证开挖基坑不出现水平位移和沉降,进而又可能影响转运站本身的安全和使用。
(2)本工程由于基坑边缘距离转运站太近,仅3m,距离其基础承台仅1m。
除了基坑本身的安全以外,基坑周边的位移控制成为更重要的问题。
(3)基坑降水、开挖对周边地基和建筑物沉降和水平位移影响的关系很复杂,难于准确计算。
2、加固方案选择
2.1单排桩+ 预应力锚索基坑支护方案
该方案的优点是地基土层适宜,基坑支护效果好,施工速度快;缺点是基坑深度大于原建筑桩基深度,原建筑荷载对基坑变形的影响难以估计。
该方案工程造价63万元。
2.2土钉基坑支护+桩基础托换加固方案
该方案的优点是地基土层适宜,结构传力简单明确,可靠性高,造价经济;缺点是施工难度大,人工挖孔托换桩不宜同时开挖,工期长。
该方案造价50万元。
经论证比较,确定采用第二个方案,下文主要介绍该方案的设计
与施工过程。
3、基坑支护设计
3.1基坑支护
(1)基坑土层为土岩组合,上部0~6.4m为粘性土、圆砾等土层,6.4m以下为强风化—中风化泥岩,根据地基岩土勘察资料分析后认为,强风化—中风化泥岩的强度和稳定性都很好,该基坑要解决的主要是其上覆土层的稳定和地下水的问题。
(2)基坑支护采用土钉+水泥土桩止水帷幕+喷射混凝土面层的型式,这种支护型式造价经济,可以保证基坑安全,而基坑旁边转运站基础的沉降、水平位移、倾斜问题用基础托换来解决。
(3)土钉:竖向设置六排土钉,上部四排采用打入式钢管土钉,在钢管中部及尾部设置注浆孔,打入土中后压灌水泥浆;下部两排采用钻孔注浆型土钉。
土钉长度9~12m,竖向间距1.3~1.5m,水平间距1.2m,土钉向下倾斜角度15~20°。
(4)喷射混凝土面层:基坑壁面喷C20混凝土,厚度100mm,配筋8@ 200mm×200mm。
3.2地下水控制
(1)水泥土桩止水帷幕:在基坑开挖一侧设置两道深层水泥搅拌桩,沿基坑周边形成两层连续封闭的止水帷幕,隔断坑内降水与坑外地下水的联系,防止坑外地下水下降和渗漏,避免对坑外建筑地基土层的影响。
深搅止水桩桩长8m,穿过圆砾层进入强风化泥岩,桩径为500mm,相互搭接200mm。
(2)基坑降排水:因含水层较薄,水量不大,采用坑内集水明排的方式降排水。
在基坑内开挖集水井和集水沟,从集水井中抽水,疏干基坑内的地下水。
间隔15m 设置集水井,随挖随排,保证坑内地下水位在开挖面以下,在坑顶外侧设置散水和排水沟,防止地表水和雨水流入基坑。
4、转运站基础托换与加固
(1)基坑旁的焦煤转运站荷重对基坑的稳定有非常不利的影响。
基坑的安全不能保证,同样也威胁到基坑旁建筑物的安全和使用。
(2)基坑支护采用了土钉+水泥土桩止水帷幕+ 喷射混凝土面层
的型式,这种支护方式虽然造价较低,可以保证基坑安全,但变形较大,较好土层中最大水平位移比一般0.1%~0.5%,有时可达1%,这对基坑旁的转运站显然是不能接受的。
(3)为了消除转运站荷载对基坑稳定的不利影响,同时防止转运站基础产生沉降,并约束水平位移,经分析研究,确定采用基础托换加固的方式,用人工挖孔灌注桩将转运站荷载直接传递到深部的基岩上。
共布置4根托换桩,桩长12.5m,桩径1.5m (扩大头2.4m),桩端持力层为⑥中风化泥岩层。
如图1所示。
(4)基础托换后,消除了建筑物荷载对基坑稳定的影响,经计算对比,托换后基坑稳定安全系数为1.36,较托换前基坑稳定最小安全系数有大的提高。
5、托换结构设计要点
(1)转运站建筑柱网尺寸为7m×8m,柱断面700mm×700mm,底层柱下端的轴荷载标准值分别为2520kN、2380kN、2290kN、2210kN。
由于施工场地受限制,挖孔桩只能布置在转运站范围之内。
因此在四边轴线的中间布置了4根挖孔桩。
挖孔桩上设置托换梁,托换梁分别与柱子和挖孔桩连接。
(2)计算模型
挖孔桩作为托换梁的支承端,柱荷载通过托换梁传递到挖孔桩上实现托换,挖孔桩直径采用D=1500mm,托换梁断面采用
b×h=1300mm×1800mm,经计算,托换梁最大弯矩标准值Mk=
5148kN·m。
(3)托换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钢筋HRB400,最大设计弯矩6949kN·m,梁上部配筋24Φ25,下部配筋12Φ25。
(4)托换梁钢筋与柱子的连接,采用在原柱上钻贯通孔,植筋连接的方式,以保证托换梁与柱子可靠连接。
6、托换加固效果监测
(1)施工按照以下顺序进行:①截断原地基梁→②人工挖孔灌注桩→③托换梁→④水泥土桩止水帷幕→⑤土钉→⑥喷射混凝土面层。
(2)由于基坑工程对周边环境影响的设计理论和技术还很不成熟,影响因素又多,为保证工程安全,施工过程中进行及时监控是非
常必要的。
本工程在底层4根柱上设置了沉降观测点和水平位移观测点,施工过程中及时观测,以便发现问题。
焦煤转运站基础的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计算值和实测值见表1和表2。
表1.基坑旁转运站基础水平位移计算值与实测值对比表
表2.基坑旁转运站基础竖向位移计算值与实测值对比表
(3)在整个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基坑旁的焦煤转运站实测基础沉降仅1.86mm,水平位移3.9mm,转运站安全运转,托换加固取得了成功。
7、结束语
深基坑开挖工程对基坑旁建筑物的影响很难避免,对于位移有严格要求的重要建筑物,应采取措施控制位移。
采用桩基托换技术,将基坑旁建筑物的荷载传递到深部的基岩,可以有效避免建筑物和基坑的相互影响,减小变形和位移。
施工过程中,应实时监测建筑物和基坑的沉降和变形,防止偶然因素和不利因素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刘爱娟,李整建.基坑止水帷幕优化设计探讨[J].工程勘察,2011.
------------最新【精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