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第三课时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古诗三首》教学课件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古诗三首》教学课件

移舟泊烟渚 所感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所见 江清月近人
触景生情 羁旅愁思
课文主旨
《宿建德江》描写了停船夜宿建 德江中小洲边时看到的景色,抒发了 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及感慨人生的 复杂心情。
人教版 语文 六年级 上册
第二课时
人教版 语文 六年级 上册
学习三首古诗词,要借助注释理解诗意,想象画面,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诗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学习《六月 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时,抓住“云”“雨”“风” “水”等景物,体会西湖山雨欲来及雨过天晴后的奇异 景色。
奇景
卷地风来忽吹散, 用得十分轻巧,

却突出天色变化
之快,显示了风
的巨大威力。
猛然间,狂风席卷大地,吹得 湖面上刹时雨散云飞。
天和水
奇景
望湖楼下水如天。
雨过天晴,风平浪息,诗 人舍船登楼,凭栏而望, 只见湖面上天入水,水映 天,水色和天光一样的明 净,一色的蔚蓝。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画,说 一说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人教版 语文 六年级 上册
宿建德江
学习三首古诗词,要借助注释理解诗意,想象画面,抓 住重点词句体会诗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学习《宿建德江》 时,先勾画出诗句中描写的景物,了解景物的特点,想一想 诗人在江边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再结合文中的“客”
“愁”等关键字,感受诗人流露的淡淡哀愁。
宿建德江
会写字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音乐 第3课时《学习乐谱,记录你的音乐生活》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音乐  第3课时《学习乐谱,记录你的音乐生活》

人教版初中音乐学科教师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模板
环节四:作业设计
用歌词记录被音乐打动的瞬间。

环节五: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用复习导入,先复习简单节奏型,引导学生视唱《两只老虎》,引出复杂节奏型。

并认识音阶、音程,并讲解音程的协和与不协和。

视唱歌曲《铃儿响叮当》、《蜗牛与黄鹂鸟》、《彩云追月》等,让学生从“明白”到“会做”“会做”到“熟练”锻炼快速视唱、视奏曲谱能力。

引导学生找出学过的乐理知识并能扎实掌握,随钢琴识读歌谱,解决歌曲中的难点,弱起节奏、变化记号等。

最后达到能够识谱、乐理中的音程与协和等相关概念,并唱熟歌曲《如愿》。

第一单元 第3课时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第一单元 第3课时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考点四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之三——沿地表水平 运动的物体的偏移 基础梳理 地转偏向力的概念:促使物体 向产生偏转的力 沿地表 水平运 动物体 的偏移 偏向的规律:与 北半球向 运动保持同向 右偏 左偏 水平 运动方
南半球向
地转偏向力的意义:对气流(风向)、 洋流 的流向、河流的流动都有影响
深化探究
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判定及原理应用
(1)地转偏向力的方向 ①方向表现 地转偏向力始终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垂直,北半球作 用在物体的右侧,南半球作用在物体的左侧。它只
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不改变物体运动的速度。
②方向判定 我们可以借鉴物理学科中的“左右手定则”来判断
水平运动的偏向。
北半球:右手四指表示物体原来运动方向,大拇指 表示偏向,手心向内;
地球自转的一般规律
深化探究 1.恒星日和太阳日的主要差异表现 一方面,一个太阳日比一个恒星日长3分钟56秒, 将近4分钟;另一方面,太阳日主要应用于人类的
生产活动与生活起居,而恒星日主要用于科学研
究领域。 2.地球自转的速度
(1)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均为0。
(2)纬度相同的两点,自转的速度相同。 (3)60°纬线上的线速度约是赤道上线速度的一
(2)人为界线(固定不变):即国际上规定,原则
上以180°经线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 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减一天,自东向西越过
日界线日期要加一天(如上图所示)。
从右图可直观地看出某一时刻地球表 面分属于不同日期所跨的经度范围。 (3)自然界线与人为界线有可能重 合,即当180°经线地方时为0点时, 此时,全球处于同一天;当0时经线在东经范围内, 地球上新的一天少于一半;当0时经线在西经范围内, 地球上新的一天多于一半。

【最新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三课《梦想始于当下》重要知识点总结

【最新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三课《梦想始于当下》重要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少年有梦
第三课梦想始于当下
第1课时做有梦想的少年
1.我们为什么要有梦想?
(1)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主题。

(2)梦想能不断激发我们对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

有梦想,就会
有希望。

(3)有了梦想,人类社会才能不断发展和进步。

2.如何做有梦想的少年?
(1)做有梦想的少年,应当树立远大志向。

(2)做有梦想的少年,应当紧扣时代脉搏。

3.少年确立人生志向的原因和要求是什么?
(1)原因:志向是人生的航标,是奋斗的原动力。

(2)要求:要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

第2课时学习成就梦想
1.初中阶段的学习有哪些内容?
初中阶段的学习内容非常丰富,既有知识的获取,又有能力的提升、品德的培养等。

2.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和形式进行学习?
(1)学习并不局限在学校,我们生活中的所看、所听、所尝、所触、所做,都可
以是学习。

(2)学习不仅表现为接受和掌握,而且表现为探究、发现、体验和感悟。

(3)带着学习的心态,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学习。

3.学习对成就梦想有什么重要意义/怎样才能成就我们的人生梦想?
(1)学习成就梦想,学习是我们成就梦想的重要路径。

(2)梦想的实现,需要我们努力学习、善于学习。

4.如何做到善于学习?
(1)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更加自觉、主动地学习。

(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1/ 2。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开满鲜花的小路》(教学课件)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开满鲜花的小路》(教学课件)

lǐ 部首:礻
结构:左右结构 书写指导:第一笔点从左上格起笔, 第二笔横撇的横段稍向上倾斜,最 后一笔竖弯钩要写得舒展。 组词:礼物 礼貌
生字归类
叔局堆礼
左右 结构
半包围结构
结构梳理
鼹鼠先生领取包裹 认不出是什么 开
满 鲜 花 的
松鼠太太看包裹 东西漏了 包裹破
春天 刺猬太太 门前开满鲜花 小路
美好的礼物指的是 花籽 。
如果你是小松鼠、小狐狸、小刺猬,你想 对鼹鼠先生说些什么?
谢谢您给大家带来了花香和快乐。
长颈鹿大叔寄来的是花籽, 也是快乐的种子,我们应该谢 谢长颈鹿大叔。
联系生活,说一说还有哪些是“美好的礼 物”?(课后第3题)
能够给他人带去快乐,能够温暖
人心的礼物就是美好的礼物。
贫困山区的孩子在寒冬 收到热心人的捐款
为劳累的妈妈泡泡脚
学写字
shū
部首:又 结构:左右结构 书写指导:左高右低相错位。第三 笔横略向上倾斜,第七笔横撇略高 于第三笔横。 组词:叔父 大叔

部首:尸 结构:半包围结构 书写指导:第一笔横折位置在上半 格居中,内部饱满,第四笔横折钩 稍微突出“包围圈”。 组词:结局 局面
duī
部首:土 结构:左右结构 书写指导:“隹”的“亻”竖写在 竖中线上,直而长,四横之间等距, 最后一横稍长。 组词:一堆 沙堆
学认字
韵母“uī”
yóu dì ɡuǒ jì
jú duī pò
邮递裹寄局堆破
lòu ào sànɡ weèi xuàn zǐ

漏懊丧猬绚籽礼
边音:漏、礼
刺猬
平舌音:丧、籽
多音字
加点的字 是多音字!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古诗词三首》课件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古诗词三首》课件
同伴交流感受,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可
以相互讨论。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
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从这一句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
什么?由此想到了什么?
词人疾步向前走,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过
去熟悉的茅店就在社林的旁边,词人为什
么找不到了呢?
词人刚开始可能因为天黑、心急、树
诗人苏轼醉了,他醉在西湖的美景中。想象
画面,背诵全诗。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暝》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夜雨寄北》
拓展“雨”诗。
风如拔山怒,雨如决河倾。
——陆游
雷声千嶂落,雨色万峰来。
——李攀龙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辛弃疾
chán
què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
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
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
xiàn
溪桥忽见。出现。




左右等宽,横画错落有致。
左窄右宽,收左让右,注意第
五笔是提,不是横。

解 默读整首词,请借助注释、插图及其他

资料,还可以和同桌交流,弄懂整首词
借助课文注释、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
诗意:黑云像打翻了的墨水,还没来得
及把山遮住,白亮亮的雨点便像洒落的珠子
一样纷纷乱跳进船舱。突然,狂风席卷大地,
湖面上顿时雨散云飞。凭栏而望,只见湖面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时《练习一》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时《练习一》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第3课时《练习一》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1.下面是阳阳下午放学回家后时间安排情况。

(1)爸爸5:15下班,从单位走回家需要45分钟,他在吃晚饭前()分钟到家。

(2)阳阳家吃晚饭用了25分钟,他们是()时()分吃完晚饭的。

(3)读书时,爸爸和妈妈陪阳阳一起阅读了40分钟,请你在下面的时间轴上用“↓”表示出他们开始阅读的时刻。

2.某旅游景点循环巴士运营时间如下表,每隔30分钟发一次车。

该巴士一天一共发了多少次车?
参考答案
1.(1)5 (2)6 30 (3)
2.(11:20-9:00)÷30分=5(次)(4:20-2:00)÷30分=5(次)5+5=10(次)
答:该巴士一天一共发了10次车。

小学劳动教育五上第一单元第3课时《做炝锅面》教学设计

小学劳动教育五上第一单元第3课时《做炝锅面》教学设计

做炝锅面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课是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三课时,本课主要内容包括了解炝锅面、制作炝锅面、创意与实践、展示与评价、总结与提升,这几部分内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快乐,懂得珍惜粮食。

二、教学目标1.了解制作炝锅面所需的工具与材料,以及制作过程。

2.在学习备菜、炝锅、煮面的过程中,学会安全地使用炊具,提高观察思考能力、动手实践能力。

3.在做炝锅面的过程中,感受健康饮食的重要性,体会劳动的快乐,体会劳动的价值与意义。

三、教学重点掌握炝锅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掌握面条下锅的时间。

五、教学准备菜板、菜刀、筷子、碗、砂锅、西红柿、小油菜、葱、姜、手擀面、花生油、盐、香油等。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环节一:问题导入,激趣导题。

1.说面条。

孩子们你们喜欢吃面条吗?都吃过哪些做法的面条啊?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挑战亲手制作一种面条吧——炝锅面。

2.教师展示炝锅面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猜测炝锅面的做法。

感受炝锅面的特点,结合复习上节课的手擀面继续引导同学了解面条的不同做法。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题的方式引出面条,引导学生动手通过生活经验回忆、观察炝锅面的特点,猜测炝锅面的制作方法,引导思考与复习相结合。

让学生在活动中达成目标,关注课堂互动的层次与深度。

环节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引导思考:孩子们,炝锅面做起来简单,吃起来美味,在制作之前我们需要准备哪些工具和材料呢?请同桌交流说一说吧。

2.小组交流:你认为做炝锅面的基本步骤有哪些?找代表积极发言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助与合作。

为学生创设充分表现自我的氛围。

通过小组间的探讨,促进全班的思考交流。

环节三:教师示范,探究方法。

1.教师讲解炝锅面的制作方法2.集体观看视频频,总结制作炝锅面步骤(1)将西红柿洗干净,用热水烫一下,去皮、去蒂,切成小块放在碗中备用;将小油菜一叶叶掰开,清洗干净放入碗中备用。

(2)点火将砂锅烧热,倒入适量花生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nit1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Section A(3a-4)第三课时
编写人:单钟辉日期:2013.3
【学习目标】
1.学会制作邀请卡。

2.通过在邀请或被邀请的过程中耐心寻求或给予各自的信息以提升自己说的能力。

【重点,难点】
制作邀请卡;询问或回答对方作息时间表。

【导学指导】
温故知新
使用“too many”、“too much”和“much too”造至少三个句
子。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二、与老师同学一起指出表述不能接受邀请原
的词组或句子。

自主学习
阅读3a中左边的邀请卡,完成下列各题。

1. 翻译下列词组并总结邀请卡中的基本要素。

Birthday Party___________;
For whom____________; Time____________; Place:_______________; come and have fun______________.
小组合作:
2. 用适当的词完成右边的对话。

3. 师生共同核对答案并对照左边邀请卡背诵右边对话。

4. 根据3a中你所总结的邀请卡中的基本要素,完成3b中右边的邀请卡。

5. 小组讨论并检查答案
6.对学:练习对话4
二、根据“I’m going to the doctor this Friday.”这个句子,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 此句中的“am going to the doctor”可翻译成“正在去看医生”吗?如果不可以,则应该翻译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处使用了“be+doing”表示________.
2.________ are you ________ this Friday?(对划线部分提问)
3. 上边对划线部分提问所得的句子应该翻译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检测】
1.将下列单词发展成动词词组。

如:school go to school_
soccer practice _________________;
Susan’s party _________________;
piano lesson _________________.
2.浏览各自时间表中的词组,确定你清楚它们的意思。

3.模仿课文4中左边的对话,对照4中你自己的时间表,进行对话以找到彼此都能去购物街(go to the mall)的时间。

4.争取机会展示你们制作的对话,接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建议和掌声。

【教师点拨】
回顾制作邀请卡的基本要素和方法;罗列询问对方作息时间表的重要句式。

【拓展练习】
制作一张漂亮的邀请卡。

【总结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