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与空调工程教案8

合集下载

制冷技术教案范文

制冷技术教案范文

制冷技术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了解制冷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

2.掌握制冷循环过程的基本步骤和制冷机的工作原理。

3.能够分析和解决制冷系统中常见的故障和问题。

二、教学内容:1.制冷技术的概述1.1制冷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1.2制冷技术的应用领域。

2.制冷循环过程的基本步骤2.1蒸发过程:蒸发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组成;制冷剂在蒸发器中的物理变化。

2.2压缩过程: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组成;压缩机对制冷剂的作用。

2.3冷凝过程:冷凝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组成;制冷剂在冷凝器中的物理变化。

2.4膨胀过程:膨胀阀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组成;膨胀阀的作用。

3.常见的制冷机种和工作原理3.1制冷机的分类和应用领域。

3.2压缩式制冷机的工作原理和主要构造。

3.3吸收式制冷机的工作原理和主要构造。

4.制冷系统的故障与排除4.1制冷系统中常见的故障现象和原因分析。

4.2制冷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

三、教学方法:1.理论讲解:通过课件和教材对制冷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进行讲解。

2.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对制冷系统故障排除的能力。

3.实验演示:设置相关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制冷机的工作原理和制冷系统的组成。

4.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和总结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表达和合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举例介绍现实生活中的制冷技术应用,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讲解:用简明扼要的语言介绍制冷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制冷循环过程的基本步骤。

3.案例分析:提供一些制冷系统故障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进行分析和讨论,找出故障原因和解决方案。

4.实验演示:安排相关制冷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制冷设备和仪器,理解制冷机的工作原理和制冷系统的组成。

5.知识总结:通过小组讨论和总结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对制冷技术的学习进行归纳和总结。

6.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制冷技术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思维活跃度和问题解决能力。

《制冷与空调原理与维修》教案

《制冷与空调原理与维修》教案

《制冷与空调原理与维修》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制冷与空调的基本原理及其工作过程。

2. 掌握制冷与空调系统的主要部件及其功能。

3. 学会制冷与空调系统的维修方法与技巧。

二、教学内容1. 制冷与空调概述制冷与空调的定义、分类和应用领域制冷与空调的发展历程2. 制冷原理制冷剂的性质和选择制冷循环过程及其基本组成部分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的工作原理和选用原则3. 空调原理空气处理过程及其基本方法空调设备的主要部件及其功能空调系统的分类与性能评价4. 制冷与空调系统维修制冷与空调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等主要部件的维修方法系统部件的更换与安装技巧5. 制冷与空调设备的安全操作与维护制冷与空调设备的安全操作规范制冷与空调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制冷与空调的基本原理、工作过程和维修方法。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制冷与空调系统的实际故障案例,提高学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能力。

3. 采用实操演示法,演示制冷与空调设备的安全操作和维护方法。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制冷与空调原理与维修》2. 课件:制冷与空调原理、制冷与空调系统维修等3. 实操设备:制冷与空调设备、工具和仪器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评的30%。

2. 实操考核:包括制冷与空调设备的安全操作和维护能力,占总评的30%。

3. 期末考试:包括制冷与空调原理、维修方法等知识的考核,占总评的40%。

六、教学安排1. 课时:本课程共计64课时,其中理论教学40课时,实操教学24课时。

2. 教学进度安排:按照教材章节顺序进行教学,每章安排4课时。

七、教学要点1. 制冷与空调概述:强调制冷与空调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制冷原理:详细讲解制冷循环过程,使学生掌握制冷剂的选择和制冷设备的设计要点。

3. 空调原理:讲解空气处理过程,使学生了解空调设备的结构和性能评价。

制冷与空调工程教案

制冷与空调工程教案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案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复习上一课题主要内容。

§2-4 新风系统及回风系统对于冷水型中央空调系统而言,风机盘管是用来将冷水(或热水)中的冷量(或热最)传递给房间空气的。

要保证房间内空气新鲜,就要不断补充新风新风是通过新风系统提供。

新风从专门设置的进气风管(又称采气塔)或开设在墙上的百叶窗吸入空调机组内,百叶窗可防止雨雪或杂物进入,在寒冷地区还应没置密闭的保温窗,以防止系统停止运行时,冷空气进入而冻坏设备。

对于恒温工程,不论哪个地区,在新风入口处均应装没阀门。

当送风机停止运转时,新风阀门应关闭,以防新风继续注入空调机和恒温间。

新风口的进风面积应根据季节变化,以调整风量。

新风系统和同风系统的安装实际上是表面换热器、消声器、风机和风管的安装与连接。

连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采用分段组对安装的方法,逐一将表而换热器、消声器、风机各段体抬上底座,校正位置后安装,相邻的两个段体之问加上中间段以及{寸垫,再用螺栓连接严密牢固。

2)加热段与相连的段体应采用耐热垫片做衬垫。

3)注意管路清洁。

4)阀门尽量安装在空调箱外。

5)用冷、热水作为介质的热交换器,下部为进水,上面为出水。

6)检查风机正反转。

7)用电安全。

8)空调机进出风口与风道用软接连接。

教学总结:布置作业:复习本课题内容预习§2-5 中央空调系统的运行管理第二章中央空调系统的安装调试与运行管理§2-4 新风系统及回风系统对于冷水型中央空调系统而言,风机盘管是用来将冷水(或热水)中的冷量(或热最)传递给房间空气的。

要保证房间内空气新鲜,就要不断补充新风。

为使得新风的引人不影响空调原有的效果,新风先经过系统中加设的表面换热器进行预冷或预热,再由通风机送到房问。

房问中进行热量交换过的空气,被吸回到表面换热器之前进行处理。

如图2—55所示为冷水型中央空凋的新风系统和回风系统,它主要由表面换热器、通风机、新风管道及阀门、送风管道及阀门,回风管道及阀门、消声器和散流器等组成。

空调工程课程设计

空调工程课程设计

空调工程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空调工程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培养学生对空调工程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空调系统的基本构成、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了解空调工程在现代建筑中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空调工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独立完成简单的空调系统设计和计算。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空调工程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增强学生对社会、对人民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空调工程的基本概念、空调系统的构成和设计方法。

1.空调工程的基本概念:包括空调的定义、作用和分类。

2.空调系统的构成:介绍空调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如制冷剂、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等。

3.空调系统的设计方法:讲解空调系统的设计步骤和方法,包括负荷计算、设备选型、系统布置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1.讲授法:教师讲解空调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空调工程的知识。

3.实验法: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4.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本节课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空调工程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空调工程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和教学视频,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空调工程的原理和设计方法。

4.实验设备:准备齐全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

5.在线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案例分析。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理解程度。

《制冷与空调原理与维修》教案

《制冷与空调原理与维修》教案

《制冷与空调原理与维修》教案第一章:制冷与空调概述1.1 制冷与空调的定义和发展历程1.2 制冷与空调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1.3 制冷与空调技术的应用领域第二章:制冷剂与辅助材料2.1 制冷剂的性质和分类2.2 常用制冷剂的选择和使用2.3 辅助材料的作用和选用第三章:压缩机3.1 压缩机的类型和结构3.2 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和性能评价3.3 压缩机的维修和故障排除第四章:热交换器4.1 热交换器的类型和结构4.2 热交换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评价4.3 热交换器的维修和故障排除第五章:节流装置与控制系统5.1 节流装置的类型和结构5.2 节流装置的工作原理和性能评价5.3 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功能5.4 控制系统的维修和故障排除第六章:制冷与空调系统的设计与安装6.1 制冷与空调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方法6.2 制冷与空调设备的安装程序和注意事项6.3 制冷与空调系统的调试与验收第七章:制冷与空调系统的运行与管理7.1 制冷与空调系统的运行操作规程7.2 制冷与空调系统的能耗管理7.3 制冷与空调系统的节能措施与环保要求第八章:常见制冷与空调设备故障分析与维修实例8.1 压缩机故障分析与维修实例8.2 热交换器故障分析与维修实例8.3 节流装置与控制系统故障分析与维修实例第九章:制冷与空调系统的安全与防护9.1 制冷与空调系统的安全注意事项9.2 制冷与空调系统的防护措施9.3 制冷与空调系统的应急预案与救援措施第十章:制冷与空调技术的未来发展10.1 新型制冷与空调技术的发展趋势10.2 制冷与空调技术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10.3 制冷与空调技术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应用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制冷与空调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难点解析:理解制冷与空调系统中各个部件的工作原理和相互关系,以及如何实现制冷和空调效果。

二、制冷剂与辅助材料的选择和使用难点解析:正确选择和使用制冷剂和辅助材料,以保证制冷与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效果。

《制冷与空调原理与维修》教案

《制冷与空调原理与维修》教案

《制冷与空调原理与维修》教案第一章:制冷与空调基础知识1.1 制冷与空调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2 制冷与空调系统的组成与分类1.3 制冷与空调的基本原理1.4 制冷与空调常用术语解析第二章:制冷剂与压缩机2.1 制冷剂的性质与选择2.2 压缩机的类型与工作原理2.3 压缩机的选用与维护2.4 制冷剂的充注与检测第三章:制冷系统部件及安装3.1 蒸发器与冷凝器的作用与选用3.2 节流装置的类型与安装3.3 制冷系统管路布置与施工要求3.4 制冷系统的试压与吹污第四章:空调系统原理与部件4.1 空调系统的分类与原理4.2 空气处理设备的作用与选用4.3 空调系统的水系统与电气控制系统4.4 空调系统的安装与调试第五章:制冷与空调设备的维修技巧5.1 制冷与空调设备的常见故障分析5.2 制冷设备的维修方法与技巧5.3 空调设备的维修方法与技巧5.4 制冷与空调设备的维修案例分析第六章:制冷与空调系统的运行管理与节能优化6.1 制冷与空调系统的运行管理原则6.2 制冷与空调系统的能效评价与节能措施6.3 制冷与空调系统的自动化控制6.4 制冷与空调系统的运行维护与故障处理第七章:制冷与空调设备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7.1 商用制冷与空调设备的应用案例7.2 工业制冷与空调设备的应用案例7.3 中央空调系统的设计与应用7.4 制冷与空调设备的环保与安全问题第八章:制冷与空调设备的检测与验收8.1 制冷与空调设备的检测方法与标准8.2 制冷与空调设备的验收流程与要求8.3 制冷与空调设备的性能测试与评价8.4 制冷与空调设备的质量保证与售后服务第九章:制冷与空调行业的未来发展9.1 制冷与空调行业的发展趋势9.2 新型制冷与空调技术的应用与发展9.3 制冷与空调行业的发展挑战与机遇9.4 制冷与空调行业的人才培养与培训第十章:制冷与空调原理与维修实践操作10.1 制冷与空调设备的拆装与检修10.2 制冷与空调设备的调试与运行10.3 制冷与空调设备的维修案例实操10.4 制冷与空调设备的操作培训与安全教育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制冷与空调的定义与发展历程难点解析:理解制冷与空调的基本工作原理,以及掌握不同类型制冷与空调系统的发展历程和技术演进。

《制冷与空调原理与维修》教案

《制冷与空调原理与维修》教案

《制冷与空调原理与维修》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制冷与空调的基本原理,掌握制冷剂的性质及循环过程。

2. 学会制冷与空调系统的主要组件及其工作原理。

3. 掌握制冷与空调设备的维修方法及技巧。

4. 能够分析制冷与空调系统故障,并提出解决方案。

二、教学内容1. 制冷原理与制冷剂2. 空调原理与空调系统3. 制冷与空调设备的主要组件4. 制冷与空调设备的维修方法5. 制冷与空调系统故障分析与解决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制冷与空调的基本原理、设备组件及维修方法。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制冷与空调系统的故障实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实地参观制冷与空调设备,增强学生的直观认识。

4. 开展课堂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制冷与空调原理与维修》2. 课件:制冷与空调原理、设备图片及故障案例3. 实地教学场地:制冷与空调设备展示区4. 工具:制冷与空调维修工具及设备五、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绘制制冷与空调系统原理图,分析故障案例。

2.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制冷与空调原理、设备及维修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实地操作考核:学生在指导下进行制冷与空调设备的维修操作,评价其操作技能。

4. 期末考试:包括制冷与空调原理、设备、维修及故障分析等方面的试题,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4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计划:第1-8课时:讲解制冷原理与制冷剂第9-16课时:讲解空调原理与空调系统第17-24课时:介绍制冷与空调设备的主要组件第25-32课时:讲解制冷与空调设备的维修方法第33-40课时:分析制冷与空调系统故障及解决方法七、教学实践1. 实地参观:组织学生参观制冷与空调设备展示区,了解各类设备及其组件。

2. 实操演练:安排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制冷与空调设备的拆解、维修及组装操作。

3. 项目实践:引导学生参与制冷与空调设备维修项目,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2024年《制冷与空调原理与维修》教案

2024年《制冷与空调原理与维修》教案
2024/2/29
报告要求文字简练、条理清晰 、数据准确、图表规范
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和故障进 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和建议
26
06
课程总结与展望
2024/2/29
27
课程重点回顾与总结
2024/2/29
制冷与空调基本原理
深入理解了制冷循环、空调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制 冷剂的选择、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等关键部件的工作 原理和性能特点。
后故障排除。
案例二
某家庭空调噪音大,经检查发现 风扇电机损坏,更换电机后故障
排除。
案例三
某商场中央空调制冷效果差,经 检查发现蒸发器结霜严重,清洗
蒸发器后故障排除。
2024/2/29
21
05
实验操作与技能训练
2024/2/29
22
实验目的和要求
01
02
03
04
掌握制冷与空调系统的基本原 理和构造
《制冷与空调原理与 维修》教案
2024/2/29
1
目录
2024/2/29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制冷原理与技术 • 空调原理与技术 • 制冷与空调设备维修与保养 • 实验操作与技能训练 • 课程总结与展望
2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2024/2/29
3
课程背景与意义
2024/2/29
制冷与空调技术的发展历程
18
维修方法与步骤
电气故障维修
检查电源线路、更换损坏的控 制板等。
2024/2/29
机械故障维修
更换损坏的机械部件,如压缩 机、风扇电机等。
制冷系统故障维修
检查并补充制冷剂、清洗制冷 系统、更换损坏的部件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教案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第二章活塞式中央空调系统的安装调试与运行管理
§2-2 水系统及其设备安装
中央空调工程中的水系统包括冷水系统和冷却水系统,均来自冷(热)源设备,通过水泵增压后,向各种空气处理设备和空调末端装置输送冷、热水,再通过水冷式(或风冷式)散热(或吸热)设备,组成水系统循环回路。

一般来说,中央空调工程水系统遵循下列原则,即1)具有足够的冷(热)负荷交换能力,以满足空调系统对冷(热)负荷的要求。

2)具有良好的水力工况稳定性。

3)水量调节灵活,能适应空调工况变化的调节
要求。

4)投资省、能耗低、运行经济,并便于操作和维修管理。

一、冷却水循环系统的安装
在制冷系统中,冷却水系统的设计方案较多,系统循环多为从制冷压缩机组的冷凝器出来的冷却水经水泵送至冷却塔,冷却后的水从冷却塔靠高差重力作用自流至冷凝器。

系统设计方案有以下几种,即1)设有补充水箱(或水池),保证系统连续运转,如图2—6所示。

2)没有补充水箱,靠冷却塔集水盘的浮球水阀自动补水,温度的稳定,如图2—8所示。

图2—6有补充水箱的冷却水系统
l一冷水机组2一冷却塔3一补水箱4一水泵5一橡胶补偿接管
6一止回阀7一压力计8一温度计9一蝶阀10一水流开关中央空调冷却水循环系统主要由水泵、补水箱、冷却塔、阀门、集气罐、过滤器等设备组成,是一种开式系统。

(一)水泵(水泵的作用)
(二)补水箱
(三)冷却塔(作用,原理)
(四)过滤器
(五)阀门
(六)管道安装
二、冷(冻)热水循环系统的安装
中央空调的冷(热)水循环常采用闭式系统,如图2—45所示。

这种系统具有①管路系统与大气隔绝,管道与设备内腐蚀机会少;②水泵能耗小;
③系统最高处设置膨胀水箱可及时补水;④系统设施简单等优点。

在闭式循环系统中,按冷热水是否合用管路划分,冷
水系统可分为两管制、三管制和四管制系统;按水泵配置
划分,冷水系统可分为单式泵系统、复式泵系统;按各环
管路长度是否相同划分,可分为同程式和异程式系统;按
流量的调节方式划分为定流量和变流量系统。

其特征及使
用特点如表2—15所示。

常用水管系统的类型及特点:
1、膨胀水箱的作用;
2、管程的种类和特点
见p63
从中央空调冷、热水闭式循环系统图中可以看出,系统主要设备为冷(热)水泵、膨胀水箱、分水器、集水器、风机盘管、阀体等。

与冷却水循环系统相似,冷水循环系统的安装包括系统设备的安装和管路敷设及绝热。

冷、热水泵的安装与冷却水泵的安装过程一样,冷(热)水系统中阀件的安装与冷却水系统中阀件的安装过程一样,在此不再叙述。

1.膨胀水箱
目前,由于中央空调水系统中极少采用回水池的开式循环系统,因而膨胀水箱已成为中央空调系统水系统中主要部件之一,其作用是收容和补偿系统中的水量。

膨胀水箱一般设置在系统的最高点处,通常接在循环水泵的吸水口附近的回水干管上。

(1)膨胀水箱的构造膨胀水箱是一个用钢板焊制的容器,如图2—46所示,有各种不同的大小规格。

膨胀水箱上的接管有以下几种:
1)膨胀管。

因温度升高而引起的体积增加将系统中的水转入膨胀水箱。

2)溢流管。

用于排出水箱内超过规定水位的多余的水。

3)信号箱。

用于监督水箱内的水位。

4)补给水管。

用于补充系统水量,有手动和自控两种方式。

5)循环管。

在水箱和膨胀管可能发生冻结时,用来使水正常循环。

6)排污管。

用于排污。

箱体应保温并加盖板,盖板上连接的透气管一般可选用DNl00的钢管制作。

(2)膨胀水箱容积的确定膨胀水箱的容积是由系统中水容量和最大的水温变化幅度决定的,可以用下式计算确定:
Vp=αΔtVs
式中,Vp 为膨胀水箱的有效容积(即由信号管到溢流管之间高度差内的体积,见图2—46)(H13);α为水的体积膨胀系数(α=0.0006L/℃);
Vs 为系统内有水容量(m 3),即水系统中管道和设备内存水量的总和。

(3)膨胀水箱的规格型号和配管尺寸 由上得出膨胀水箱的有效容积,即可以从采(暖通风标准图集即T905(一)、(二)进行配管管径选择,从而决定膨胀水箱的规格型号。

表2—16可供选用参考。

(4) 安装
(5)膨胀水箱容积经验计算方法
循环水量=239.0)⨯进出水温差
制冷量(KW L/s 循环水量=
3-10/⨯进出水温差)制冷量(h Kcal m 3/h
系统的水容量=循环水量×20
151- m 3
大系统取大值,小系统取小值。

膨胀容器=0.02×系统的水容量 (实际要大于此值)
1kcal=4.186kJ 1kW=860kcal/h
1cal 相当于1克水在一个大气压下温度提升1度需要的热量
[例] 已知制冷量300KW ,需要的膨胀容器体积?
300K W ×860 =258000kcal/h;
冷冻水循环量=3105
258000-⨯=51.6 m 3/h ; 系统的水容量 =20
1516.51-⨯ =3.44~2.58 m 3
系统的膨胀容器体积=0.02×(3.44~2.58)=0.068~0.052 m 3,
2、分水器和集水器
3、风机盘管及安装
风机盘管又称风机盘管空调器,它主要由风机和换热盘管组成,同时还有凝结水盘、控制器、过滤器、进风口、回风口、保温材料和箱体等。

如图2—49、图2—50所示分别为卧式和立式风机盘管的结构图。

风机盘管空调器包括水路和气路两部分。

水路由集中冷(热)源设
备(如制冷机)供给冷(热)媒水,在水泵作用下,输送到盘管管内循环流动。

气路是空气由风机经回风口吸入室内,然后横掠过盘管,与盘管内的冷(热)媒水换热后,降温除湿(加热),再由送风口送人室内。

如此往复,使室内温、湿度得以控制。

按结构型式分类,风机盘管有立式、卧式、吊顶式和卡式等;按安装方式分类,风机盘管有明装和暗装;按出风方式分类,风机盘管有上出风、斜出风、前出风和下出风四种;按进水方式分类,风机盘管有左进、右进和后进水。

(1)风机盘管的型号和基本参数
1)型号表示方法。

风机盘管型号表示方法如表2—18所示。

2)基本参数
(2)风机盘管空调器的安装风机盘管空调器安装时应遵循下列原则:
1)安装明装立式机组时,要求通电侧稍高于通水侧,以利于凝结水的排出。

2)在安装卧式机组时,应使机组的凝结水管保持一定的坡度(一般坡度为0.5%),以利于凝结水的排出。

3)机组进出水管应加保温层,以免夏季使用时产生凝结水。

进出水管的水管螺纹应有一定锥度,螺纹联接处应采取密封措施(一般选用聚四氟乙烯生料带),进出水管与外管路联接时必须对准,最好是采取挠性接管(软接头)或铜管联接,联接时切忌用力过猛或别着劲(因是薄壁管的铜焊件,以免造成盘管弯扭而漏水)。

4)机组凝结水盘排水软管不得压扁、折弯,以保证凝结水排出畅通。

5)在安装时,应保护好换热器翅片和弯头,不得倒坍或碰漏。

6)在安装卧式机组时,应合理选择好吊杆和膨胀螺栓。

7)当卧式明装机组安装进出水管时,可在地面上先将进出水管接出机外,再在吊装后与管道相连接;也可在吊装后,将面板和凝结水盘取下,再进行连接,然后将水管保温,防止产生凝结水。

8)当立式明装机组安装进出水管时,可将机组的风口面板拆下进行安装;并将水管进行保温,防止有凝结水产生。

9)机组回水管备有手动放气阀,运行前需将放气阀打开,待盘管及管路内空气排净后再关闭放气阀。

10)在机组的壳体上准备接地螺栓,供安装时与保护接地系统连接。

11)机组电源额定电压为(220±10%)V,50Hz,线路连接按生产厂家所提供的“电气连接线路图”连接,要求连接导线颜色与接线标牌一致。

12)阂各生产厂家所生产的风机盘管空调器的进送风r]尺寸不尽相同,故制
作回风格栅和送风Lf时应注意不要出现差错。

13)带温度控制器的机组的控制面板上应带有冬夏转换开关,夏季使用时置于夏季,冬季使用时则置于冬季。

14)安装时不得损坏机组的保温材料,有脱落的则应藿新粘牢,同时与送回风管及风口的连接处应连接严密。

4、管道连接
连接方法:
(1)焊接
(2)螺纹连接
(3)热熔连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