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氨泄露的环境风险评价及风险管理措施

合集下载

液氨泄漏事故的隐患排查及应对措施探究

液氨泄漏事故的隐患排查及应对措施探究

液氨泄漏事故的隐患排查及应对措施探究液氨泄漏事故是一种常见的化工安全事故,一旦发生,可能会对周围环境和人员造成严重的危害。

对液氨泄漏事故的隐患排查和应对措施进行探究,对于保障生产安全、环境安全和人员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液氨是一种无色、无臭、易燃易爆的气体,它主要用于制冷和化肥生产。

液氨泄漏事故可能由于设备故障、操作不当、管道腐蚀等原因引起。

在探究液氨泄漏事故的隐患排查和应对措施时,首先需要对液氨储存设施、管道、阀门等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排除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液氨泄漏事故的隐患排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设备检修定期对液氨储存设施和相关设备进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完好无损。

特别是管道和阀门等关键部位,要及时清理杂物、检查腐蚀情况,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修理。

2. 安全阀设置在液氨储存设施和管道上设置安全阀,一旦管道压力超载,安全阀即可自动释放氨气,避免压力过大导致管道破裂。

3. 泄漏检测安装液氨泄漏检测装置,定期检查设备和管道是否存在泄漏现象,并及时排除泄漏隐患。

4. 防护措施对于潜在的泄漏隐患区域,设置防护栏杆或警示标识,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5. 应急预案建立液氨泄漏应急预案,包括应急处理流程、人员疏散方案、物资储备等,以应对可能发生的液氨泄漏事故。

针对液氨泄漏事故的隐患排查,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对设备和管道的日常监控和维护保养,确保生产设施的安全可靠,提高事故发生前的预警能力。

1. 紧急处置一旦发生液氨泄漏事故,首先要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如切断泄漏的管道、关闭阀门、通风换气等,尽量减少泄漏氨气的范围和数量。

2. 人员疏散采取措施及时疏散事故现场的人员,避免人员受到氨气的侵害。

要保持通风换气,将泄漏氨气迅速扩散至室外,减少对周围环境和人员的影响。

3. 应急处理针对不同规模的液氨泄漏事故,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理方案,协调相关部门和人员参与事故处置工作,确保事故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和处理。

液氨泄漏专项处置方案

液氨泄漏专项处置方案

一、目的与适用范围为有效预防和应对液氨泄漏事故,保障人员安全、环境保护和财产损失最小化,特制定本方案。

本方案适用于公司所有涉及液氨储存、运输和使用环节的液氨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置。

二、事故风险分析1. 事件类型:1.1 液氨接卸时泄漏;1.2 液氨储罐本体泄漏;1.3 液氨储罐至蒸发槽管线阀门泄漏;1.4 液氨设备故障泄漏。

2. 危险性分析:2.1 毒性:液氨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吸入高浓度氨气可导致中毒;2.2 易燃性:液氨蒸气与空气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2.3 环境污染:液氨泄漏会污染土壤、水体和大气。

三、应急处置措施1. 事故报告与启动应急预案1.1 发现液氨泄漏事故,立即向值班领导报告;1.2 值班领导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相关人员;1.3 向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2. 人员疏散与隔离2.1 疏散泄漏区域内的所有人员,确保人员安全;2.2 设置警戒线,隔离泄漏区域,防止无关人员进入;2.3 通知消防、医疗、环保等相关部门。

3. 事故现场处置3.1 通风换气:开启泄漏区域门窗,加强通风,降低氨气浓度;3.2 堵漏处理: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堵漏作业,防止泄漏扩大;3.3 灭火措施:使用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等灭火剂进行灭火;3.4 环境处理:清理泄漏区域,对受污染的土壤、水体进行治理。

4. 人员救护4.1 对吸入氨气的人员,立即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4.2 对皮肤接触氨气的人员,脱去污染衣物,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4.3 对眼睛接触氨气的人员,分开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4.4 对食入氨气的人员,漱口、饮水,禁止催吐,及时就医。

5. 事故善后处理5.1 调查事故原因,制定整改措施;5.2 对受影响的环境进行监测和治理;5.3 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

四、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液氨泄漏事故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2. 演练内容应包括事故报告、人员疏散、现场处置、人员救护等环节;3. 演练结束后,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估,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液氨泄露的环境风险评价及风险管理措施研究

液氨泄露的环境风险评价及风险管理措施研究

1氨 制冷库 液 氨泄 露 的环 境风 险
2 . 1评价等级及评 价范 围的确定 果蔬菜冷库氨储 存量较小 , 一般仅一个 氨储存罐 , 氨储量小于 5 t , 根据《 危险化学 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 G B 1 8 2 1 8 — 2 0 0 9 ) 分析 , 该液 氨储罐不属于重大危险源 。依据 《 建设项 目环境 风险评价技术导  ̄ J t } ( H J / T 1 6 9 — 2 0 0 4 )判断该液氨制冷库项 目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 级为二级 , 环境风险评价范围为 以事故源为中心 、 半径 3 k m。
氨作 为常见 的廉 价无 机化 合物 ,由于对臭氧层无 破坏作用 , 且具有 良好 的热力 学性能被广 泛用 作制冷剂 , 在制冷技术 的发展 与应用 中, 发挥 着重要 的作用 。 但氨在运输 、 贮存过程中会发生泄 漏, 造成人员中毒和发生爆炸事故 , 对环境带来危害。近年来据不 完全统计 , 我国液氨泄漏事故居首位 。 因此 ,对液氨泄露的环境风险评价进行研究有重要意义 , 本 文以陕西省某果蔬液氨制冷库为例 , 通过对液 氨制 冷系统泄漏 因 素进行识 别 , 对泄漏事故分 析 、 计算 , 按 照计算 结果 提出相应 的管
距离 ( / 1 1 )
l 7 0 0
1 8 0 0
l 9 0 0
2 0 0 0
2 1 0 0
2 5 0 0
2 8 0 0
: j ( ) O 【 )
浓度 (  ̄ n g / m )
0 . 0 0 0 5 0 . 0 0 0 1




科 技 论 文 与 案 例 交流
液氨泄露 的环境风 险评价及风 险管理措施研 究

液氨风险评价

液氨风险评价

液氨风险评价一、引言液氨是一种常用的工业气体,广泛应用于制冷、冷冻、化学合成等领域。

然而,液氨的使用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例如氨气泄漏可能导致火灾、爆炸、中毒等危险情况。

因此,进行液氨风险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企业识别潜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二、风险评价方法1. 风险识别通过对液氨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源进行识别,包括氨气泄漏的可能性和泄漏后可能引发的危险情况。

常见的风险源包括贮存设备、管道系统、阀门、泵等。

2. 风险分析对已识别的风险源进行分析,评估其可能导致的后果和概率。

后果可以包括人员伤亡、环境污染、财产损失等,概率可以根据历史数据、专家经验和技术规范进行评估。

3. 风险评估将风险的后果和概率综合考虑,进行风险评估。

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风险矩阵、风险指数等。

评估结果可以帮助企业确定风险的优先级,从而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4. 风险控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例如,可以采用技术措施,如改进设备设计、增加泄漏监测装置;也可以采用管理措施,如制定操作规程、加强培训和监督等。

三、液氨风险评价案例分析以某化工企业液氨使用过程为例,进行风险评价。

1. 风险识别通过对液氨使用过程进行调查和实地考察,确定液氨贮存设备、管道系统、阀门等为风险源。

2. 风险分析根据液氨使用过程中的历史数据和专家经验,评估液氨泄漏的可能性和后果。

例如,液氨贮存设备老化、管道系统存在漏点等都可能导致泄漏。

3. 风险评估综合考虑液氨泄漏后果和概率,采用风险矩阵进行评估。

评估结果显示,液氨泄漏可能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4. 风险控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例如,对贮存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加强管道系统的监测和修复,提供员工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等。

四、结论通过对液氨风险评价的分析,可以帮助企业识别潜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液氨风险评价是保障人员安全、环境保护和财产安全的重要工作,企业应高度重视并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实施。

液氨泄露_环境应急预案

液氨泄露_环境应急预案

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预防、控制和处理液氨泄露事故,降低事故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内部及周边区域发生液氨泄露事故时的应急处置。

二、事故特点2.1 液氨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

液氨泄漏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2.2 液氨泄漏时,氨气会迅速扩散,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对居民健康造成威胁。

2.3 液氨泄漏事故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等次生灾害。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3.1 成立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调度应急处置工作。

3.2 设置以下工作组:(1)现场指挥组:负责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的指挥、调度和协调。

(2)环境监测组:负责对事故现场及周边环境进行监测,掌握污染情况。

(3)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的救治和医疗救护工作。

(4)物资保障组:负责应急救援物资的调配、供应和保障。

(5)通讯保障组:负责应急通讯设备的保障和维护,确保信息畅通。

(6)宣传报道组:负责事故信息发布、舆论引导和宣传教育工作。

四、应急处置措施4.1 消除泄漏源(1)立即切断泄漏源,防止液氨继续泄漏。

(2)使用专业设备进行堵漏,修复泄漏点。

4.2 隔离污染区域(1)设立警戒区域,设置警示标志,限制人员进入。

(2)对污染区域进行隔离,防止污染扩散。

4.3 环境监测(1)对事故现场及周边环境进行监测,掌握污染情况。

(2)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4.4 医疗救护(1)对受伤人员立即进行救治,送往医疗机构。

(2)对受污染人员实施隔离观察,防止疫情扩散。

4.5 消防灭火(1)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火灾、爆炸等次生灾害。

(2)使用合适的灭火剂进行灭火。

4.6 环境修复(1)对污染区域进行修复,消除污染源。

液氨泄漏事故的隐患排查及应对措施探究

液氨泄漏事故的隐患排查及应对措施探究

液氨泄漏事故的隐患排查及应对措施探究液氨是一种常用的工业气体,常用于制冷设备、化工生产、金属冶炼等领域。

但由于它具有高毒性、易燃、易爆等特性,一旦泄漏便会对人员和环境造成极大危害。

因此,液氨的隐患排查和应对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液氨泄漏的危害1. 对人员的危害液氨泄漏后,会立即从液态转为气态,向周围环境扩散。

空气中的液氨浓度超过30ppm时,即可引起眼部、咽喉、气管等部位刺激,并导致眼睛流泪、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随着液氨浓度的增加,对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的危害将越来越严重,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窒息和死亡。

液氨泄漏会导致环境污染,损害植物和动物生态。

此外,液氨还具有腐蚀性,泄漏后容易与其它化学物质产生反应,导致爆炸等事故的发生。

为了防范液氨泄漏事故,需要从预防、检测和应急三个方面入手,加强液氨安全管理。

1.预防(1) 严格执行液氨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液氨设备的正常运转;(2) 加强液氨设备的维护和检修,预防设备失效、泄漏等事故的发生;(3) 对操作人员进行液氨安全操作培训和考核,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4) 建立液氨泄漏的预警机制,设置液氨泄漏监测仪器,及时掌握液氨泄漏风险。

2.检测(1) 员工防护:操作人员要戴好防护装备,穿防毒服、手套、安全鞋等防护用品,以防止泄漏物侵入身体;(2) 及时开启换气扇或通风机,将泄漏物排出室外;(3) 贴合性好的口罩、呼吸器等防护设备也可以在检测时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

3. 应急措施一旦发生液氨泄漏事故,需要立即采取应急措施,确保人员安全并将泄漏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具体措施如下:(1) 立即停止液氨泄漏源,并封闭相关设备;(2) 迅速疏散人员到安全区域,并通知周围的工厂、居民等人员避难;(3) 通知相关部门,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泄漏源监控、疏散指挥、控制泄漏等各项应急工作;(4) 对泄漏区域进行喷淋、稀释等处置措施,防止液氨扩散。

一旦发生液氨泄漏事故,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应对:1. 疏散人员,保证人身安全在液氨泄漏事件发生后,应即时疏散场内的人员至空气质量符合安全标准的地方,并通知辖区公安、医院等应急救援力量及相关部门。

液氨风险评价

液氨风险评价

液氨风险评价一、概述液氨是一种常用的工业气体,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制冷等行业。

然而,液氨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一旦泄漏或不当使用,可能会对人员和环境造成严重伤害。

因此,进行液氨风险评价是必要的,可以帮助企业了解潜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二、液氨风险评价的目的液氨风险评价的目的是评估液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以确保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通过风险评价,可以识别潜在的风险源、风险等级和影响因素,为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措施提供依据。

三、液氨风险评价的内容1. 风险源识别:对液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源进行识别,如储存设施、输送管道、使用设备等。

通过对风险源的识别,可以确定潜在的风险点和可能的事故场景。

2. 风险等级评估:根据液氨使用的特点和相关标准,对风险进行等级评估。

评估过程中考虑风险的可能性、严重性和可控性等因素,确定风险的等级,以便后续的管理和控制措施的制定。

3. 影响因素分析:分析液氨风险发生的影响因素,包括人为因素、设备因素、环境因素等。

通过分析影响因素,可以了解风险发生的原因和机制,为制定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提供依据。

4. 风险管理措施: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包括改进设备和工艺、加强操作培训、完善应急预案等。

风险管理措施应具体、可行,并能够有效地降低风险。

四、液氨风险评价的方法1. 文献研究:对液氨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了解液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毒性等基本信息,并查阅相关的安全管理标准和规范。

2. 实地调查:对液氨使用场所进行实地调查,了解液氨的储存、输送、使用等情况,收集相关的数据和信息。

3. 风险评估工具:使用适当的风险评估工具,如风险矩阵、风险图谱等,对液氨的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风险等级和优先处理的风险点。

4. 专家咨询:邀请液氨安全管理领域的专家进行咨询,对风险评价的结果进行评审和指导,确保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液氨风险评价

液氨风险评价

液氨风险评价一、引言液氨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品,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然而,液氨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不加以妥善管理和评估,可能会对人员、环境和设备造成严重的危害。

因此,进行液氨风险评价是非常必要的,以确保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

二、评价目的本次液氨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液氨在特定工业生产环境下的风险情况,为制定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和应急预案提供依据。

具体目标如下:1. 评估液氨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引发的各类事故风险;2. 评估液氨泄漏对人员、环境和设备的潜在影响;3. 分析现有风险管理措施的有效性,并提出改进建议;4. 制定应急预案,以应对液氨泄漏等突发事件。

三、评价方法本次液氨风险评价采用以下方法:1. 文献调研:收集液氨相关的国内外文献和标准,了解液氨的基本性质、危险特性和安全管理要求;2. 现场调查:对液氨生产、存储和使用的现场进行实地考察,了解设备状况、操作流程和安全管理情况;3. 风险识别:通过专家讨论、风险矩阵分析等方法,识别液氨相关的各类风险;4. 风险评估:根据液氨的性质和现场情况,对各类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包括可能的事故类型、频率、影响范围等;5. 风险控制措施:根据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技术控制、管理措施和应急预案等;6. 风险监控:制定风险监控计划,定期对液氨的风险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控制措施。

四、评价内容本次液氨风险评价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 液氨的基本性质和危险特性:包括液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毒性等;2. 设备和工艺流程:对液氨的生产、存储和使用设备进行评估,包括容器、管道、阀门等;3. 风险识别和评估:识别液氨可能引发的各类事故风险,如泄漏、火灾、爆炸等,并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4. 人员、环境和设备的潜在影响:分析液氨泄漏对人员、环境和设备的潜在影响,如中毒、火灾蔓延、设备损坏等;5. 风险控制措施: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技术控制、管理措施和应急预案等;6. 风险监控计划:制定风险监控计划,定期对液氨的风险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控制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氨泄露的环境风险评价及风险管理措施
作者:于亚玲李双作王刚
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年第16期
摘要:通过对液氨储存和运输过程潜在的风险因素识别,预测液氨泄露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选用适当的烟团模型计算不同的大气稳定度、风速和泄漏孔径所造成的液氨泄漏后不同的急性、毒性及影响范围,并提出应采取的风险管理措施。

关键词:液氨泄漏;风险评价;风险管理措施
0引言
环境风险评价是对建设项目在失控状态下产生的突发性、不确定性和随机性灾害事故进行评价。

本文针对的生产工艺过程为液氨由专用液氨槽车运送到厂区,卸至液氨储罐内,再由氨压缩机加压输送到液氨分装罐,然后送至充装排进行气瓶充装。

因此在整个充气储运过程中有多种危险有害因素。

本文旨在对液氨的泄露进行环境风险评价
1风险识别
氨在常温常压下,为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加压易被液化为无色液体。

氨气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即为氨水。

氨气属可燃性气体,遇火源有火灾和爆炸的危险。

同时,氨又是有毒物质,当空气中氨浓度达700mg/m3时,人吸入30min即可中毒,1750~4500mg/m3时,可危及生命。

储存过程潜在风险因素识别:液氨在存储过程中的主要风险为储罐泄漏、火灾、爆炸,以及由此间接造成的人员中毒。

运输过程潜在风险因素识别:环境风险来源于液氨泄漏。

液氨泄漏因素主要有:管路系统泄漏、储气罐泄漏。

2源项分析
本文中氨库有三台规格为50m3的液氨贮罐(卧式罐),是主要的液氨贮存设备,假定其中一座贮罐发生泄漏事故。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和氨气的物理特性,泄漏量按照导则推荐的两相泄漏量公式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QLG——两相流泄漏速度,kg/s;
Cd——两相流泄漏系数,可取0.8;
A ——裂口面积,m2;
P ——操作压力或容器压力,Pa;
PC ——临界压力,Pa,可取PC=0.55P;
ρm——两相混合物的平均密度,kg/m3,由下式计算:
式中:
P1——液体蒸发的蒸气密度,kg/m3;
P2——液体密度,kg/m3;
FV——蒸发的液体占液体总量的比例,由下式计算;
式中:
Cp——两相混合物的定压比热,J/(kg·K);
TLG——两相混合物的温度,K;
TC——液体在临界压力下的沸点,K;
H——液体的气化热,J/kg。

经计算,具体泄漏量见下表1。

3事故情况下风险预测
预测模式。

本项目氨泄漏属瞬时或短时间事故,采用烟团模式:
式中:
C(x,y,o)——下风向地面(x,y)坐标处的空气中污染物浓度(mg.m-3);
xo,yo,zo——烟团中心坐标;
Q——事故期间烟团的排放量;
σX、σy、σz——为X、Y、Z方向的扩散参数(m)。

常取σX=σy
预测结果。

根据选定的气象条件和假定的事故状态,分析泄漏在空气中不同浓度下风向影响的最大距离。

通过预测可知:泄漏孔径为2mm时,氨的影响范围为25-880米的范围,如果泄漏孔径为10mm时,影响范围为15m~大于2000m,如果泄漏孔径为65mm时,影响范围为110m~大于2000m,如果发生罐体大面积破裂,发生短时间(20分钟)大量氨气泄漏,则影响范围较大,而且属于氨的急性中毒(3500mg/m3)的影响范围,在此范围内都可致人死亡。

小结。

根据项目区气象资料,冬春盛行西北风,夏秋盛行西南风,根据上表可看出,不同的大气稳定度、风速和泄漏孔径,液氨泄漏后急性、毒性影响范围是不同的。

液氯储罐一旦发生泄漏,其影响随泄漏孔径不同而不同,发生泄漏孔径小,其影响范围较小,反之则大。

4风险管理
风险防范措施
①液氨储罐
液氨储罐本体应有良好的保温设施以及夏季自动喷水降温装置。

倒罐作业时,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外来充装液氨的汽车槽车,实行过磅制,严禁过量充装。

②液氨罐车
罐车必须专用、定期检验,不得混装。

使用过程中必须留有不少于最大充装重量0.5%或100kg的余量,且余压不低于0.1MPa。

液氨罐车的充装系数不得超过0.52t/m3,且不超过车辆最大载重质量。

充装过程中,罐车内的液氨或气氨不得向大气排放。

严格运输管理,慎重选择运输线路、运输量和运输时段,有效地减少运输过程对环境的风险性。

液氨泄漏应急救援措施:液氨泄漏后,应立即组织人员撤离污染区,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通讯设备对外联系求助,生产指挥系统立即根据情况采取停车处理,派专人指挥交通进行接警工作,对伤员立即进行救护,并送最近的医院救助,派专人保护现场。

当可能威胁到友邻单位时,指挥部要立即通知有关单位和部门。

5结论
生产过程中使用和贮存液氨,其泄漏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因此应针对不同的生产经营规模做好预防工作,制定有针对性的应急救援措施,严格规范风险防治措施,加强环境风险管理,把事故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

参考文献
[1]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T 169-2004 )2004-12-11
[2]胡二邦,环境风险评价实用技术和方法编写,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2000-06-01
[3]李民权,曹德扬,欧阳福康,等译.工业污染事故评价技术手册.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83-86.
[4]李民权,曹德扬,欧阳福康,等译.工业污染事故评价技术手册.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83-8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