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除尘器课程设计资料报告材料

合集下载

《旋风除尘器电除尘器》课程设计报告书

《旋风除尘器电除尘器》课程设计报告书

目录一.设计内容 (3)1.设计基础资料 (3)2.设计要求 (3)二.设计计算 (3)1.集气罩设计 (3)2.风量计算 (4)3.旋风除尘器设计选型 (4)4.旋风除尘器效率计算 (7)5.二级除尘器设计选型 (8)6.管道设计计算 (12)7.风机和电机的选择 (17)8.排气烟囱的设计 (18)三.心得体会与总结 (19)参考文献 (20)附图 (21)题目:水泥厂配料车间粉尘污染治理工程(课程)设计一.设计内容1. 设计基础资料●计量皮带宽度:450mm●配料皮带宽度:700mm●皮带转换落差:500mm●设粉尘收集后,粉尘浓度为2000mg/m3,粉尘的粒径分布如下表.2. 设计要求●排放浓度小于50 mg/m3●设计二级除尘系统,第一级为旋风除尘器,第二级为电除尘器或者袋式除尘器.●计算旋风除尘器的分级除尘效率和除尘系统的总效率.●选择风机和电机●绘制除尘系统平面布置图●绘制除尘器本体结构图●编制设计说明书二.设计计算1.集气罩设计集气罩的设计原则:①改善排放粉尘有害物的工艺和环境.尽量减少粉尘排放及危害。

②集气罩尽量靠近污染源并将其包围起来。

③决定集气罩的安装位置和排气方向。

④决定开口周围的环境条件。

⑤ 防止集气罩周围的紊流。

⑥ 决定控制风速。

本设计采用密闭集气罩.密闭罩设计的注意事项:密闭罩应力求密闭.尽量减少罩上的孔洞和缝隙;密闭罩的设置应不妨碍操作和便于检修;应注意罩内气流的运动特点。

搅拌机上方采用整体密闭集气罩.尺寸φ2000×500(高度)mm 。

传送带上方采用局部密闭集气罩.尺寸1210×1210mm 。

2.风量计算对于整体集气罩.取断面风速为0.6m/s2221 1.13m 41.23.144πD A =⨯== /s 0.678m 1.130.6A v Q 3111=⨯==对于局部集气罩.取断面风速为0.5m/s/s 0.732m 1.211.210.5AB v Q 322=⨯⨯==总风量 /s 5.748m 0.73260.67826Q 2Q Q 321=⨯+⨯=+=3.旋风除尘器的设计选型1) 设计选型一级除尘系统采用旋风除尘器.其特点是旋风除尘器没有运动部件.制作、管理十分方便;处理相同风量的情况下体积小.价格便宜;作为预除尘器使用时.可以立式安装.亦可以卧式安装.使用方便;处理大风量是便于多台联合使用.效率阻力不受影响.但是也存在着除尘效率不高.磨损严重的问题。

电除尘设备课程设计

电除尘设备课程设计

电除尘设备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电除尘设备的工作原理,掌握其主要部件的功能和作用。

2. 学生能描述电除尘设备在环保领域中的应用,了解其在火力发电、工业生产等行业的排放控制作用。

3. 学生掌握电除尘设备的性能指标,如除尘效率、阻力、能耗等,并能运用相关公式进行计算。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电除尘设备运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2. 学生具备设计简单电除尘系统的能力,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设备并进行初步的参数计算。

3. 学生能够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如计算机软件,进行电除尘设备的模拟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认识到电除尘设备在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方面的重要性。

2. 学生培养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创新精神,关注新技术、新设备的发展。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倾听、交流、分享,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知识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电除尘设备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应用领域。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年级本科生,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电除尘设备原理- 空气电离与尘粒荷电- 静电力作用下的尘粒捕集- 电除尘器的分类及结构2. 电除尘设备主要部件及功能- 阴阳极系统- 振打清灰装置- 供电系统- 排灰系统3. 电除尘设备性能指标- 除尘效率的计算与影响因素- 设备阻力与能耗- 滤袋寿命与维护4. 电除尘设备在环保领域的应用- 火力发电行业- 工业生产领域- 环保标准与排放要求5. 电除尘设备设计与计算- 设计原则与依据- 设备选型与参数计算- 系统模拟与优化6. 电除尘设备运行与维护- 设备运行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运行参数的监测与调整- 设备的维护与管理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电除尘设备原理、分类及结构第二周:电除尘设备主要部件及功能第三周:电除尘设备性能指标第四周:电除尘设备在环保领域的应用第五周:电除尘设备设计与计算第六周:电除尘设备运行与维护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性:以上教学内容紧密围绕教材,涵盖电除尘设备的基本理论、设计方法、应用领域及运行维护等方面,确保学生全面掌握电除尘设备相关知识。

电除尘器的总体设计课件

电除尘器的总体设计课件
电除尘器的总体设计课 件
目录
Contents
• 电除尘器概述 • 电除尘器总体设计 • 电除尘器关键部件设计 • 电除尘器性能测试与评估 • 电除尘器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01 电除尘器概述
定义与工作原理
定义
电除尘器是一种利用静电场使气体电离、粉尘荷电, 并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使荷电粉尘沉积下来,从而分离 和收集粉尘的设备。
总结词
灰处理系统是电除尘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负责收集和运输电除尘器收集的灰尘。
详细描述
灰处理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灰 尘的粒径、密度、湿度等。此外,灰处理系 统的运输能力也需要考虑,以确保能够及时 将收集的灰尘运输到指定的位置。因此,灰 处理系统的设计需要经过仔细的优化和计算, 以达到最佳的性能和效率。
总结词
气流分布装置是电除尘器中的重要组成 部分,它能够影响电除尘器的性能和能耗。
VS
详细描述
气流分布装置的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如气流速度、气流方向、气流稳定性等。 这些因素都会影响电除尘器的除尘效果和 能耗。因此,气流分布装置的设计需要经 过仔细的优化和计算,以达到最佳的性能 和能耗效率。
灰处理系统设计
性能评估标准与指标
除尘效率 评估电除尘器去除烟尘的效率,一般 要求达到90%以上。
压力损失
评估电除尘器的阻力特性,要求在合 理范围内。
振打加速度
要求振打装置的加速度适中,以保证 良好的振打效果。
电气性能指标
要求电压、电流、电场强度等参数符 合设计要求。
性能优化与改进建议
优化电极配置
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调整电极 间距、电极形状等参数,以提
控制系统设计
控制系统功能
实现电除尘器的自动控制,包括灰斗料位控制、振打周期控制、高压电源控制 等。

电除尘技术课程设计

电除尘技术课程设计

电除尘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电除尘技术的基本原理,掌握其主要设备与工作流程。

2. 掌握电除尘器在燃煤电厂等工业领域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3. 掌握电除尘器的性能评价指标,学会分析其运行效果。

技能目标:1. 学会运用电除尘技术解决实际大气污染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能够分析电除尘器的运行参数,进行简单的设备调试与优化。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电除尘设备进行维护和管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识到电除尘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在实验与实践中积极探究、勇于创新的精神。

3. 激发学生对电力环保事业的兴趣,引导他们关注行业发展趋势,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电除尘技术的实际应用,以实用性为导向,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电除尘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在教学过程中,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电除尘技术原理- 离子发生器工作原理- 电场除尘基本原理- 气流分布与粒子捕集2. 电除尘设备与结构- 电除尘器的分类及结构特点- 主要部件功能及工作原理- 设备选型与优化3. 电除尘应用案例分析- 燃煤电厂电除尘应用- 钢铁、化工等行业电除尘应用- 节能减排效果分析4. 电除尘性能评价与运行维护- 性能评价指标体系- 影响电除尘性能的因素- 设备运行维护与管理5. 教学实践与拓展- 实地参观电除尘设备- 电除尘实验操作- 行业发展趋势与新技术探讨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以科学性和系统性为原则,结合教材相关章节,安排教学进度。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实地参观和实验操作,使学生深入理解电除尘技术的应用,掌握相关知识。

同时,关注行业动态,引导学生拓展视野,提高他们对电除尘技术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课程设计(东海平)

课程设计(东海平)

《除尘技术》课程设计第一部分设计任务书1. 原始资料某电厂要求设计与30万千瓦火电机组配套的除尘器,所提供的原始资料如下:(1)煤、灰及烟气资料①煤质的成份分析数据见表1;②灰的成份分析数据见表2;③灰的粒度分布情况见表3;④灰的比电阻见表4;⑤灰及烟气其它性质见表5。

(2)系统及工况资料①锅炉型号:SG-1000/13.7-540/540;②额定蒸发量:1000t/h;③排渣方式:固态排渣。

(3)现场气象资料①海拔高度:22.5m ;②当地平均大气压:943.6毫巴 ③年平均气温:12.3℃; ④最大风载:32kg /m 2; ⑤最大雪载:24kg /m 2; ⑥地震烈度:7度; (4)对电除尘器的要求①除尘效率:≥99.5%; ②允许漏风率:≤5%;③本体压力损失:≤350Pa 。

第二部分 电除尘器的总体设计和计算一 电除尘器主要参数和结构形式的选取1. 确定电除尘器主要部件的结构型式1) 总体型式:采用卧式电除尘器。

根据原始资料,选取双室(m=2)、四电场的结构形式。

2) 板间距:考虑到宽间距能有效地减少高比电阻粉尘产生的反电晕,能减少由于安装误差、运行中的热变形等对除尘器性能的影响,提高运行的稳定性,另外也可以减轻设备重量、降低造价、易于维修保养。

所以决定板间距为400mm 的C 型断面的长条形极板。

3) 电晕线的形式及固定方式:电晕线采用RS 管状芒刺线,采用一块板对应一根电晕线线的固定形式。

4) 阴、阳极振打方式:采用下部绕臂锤振打装置。

5) 进出口烟箱型式:水平进气方式,并设置槽形板。

6) 气流均布板型式、层数和开孔率:在进气烟箱内设置空隙率为50%气流均布板和导气板。

7) 灰斗:采用四棱台灰斗,灰斗斜度至少去60°。

二 电除尘器结构尺寸的计算1. 确定电厂风速一般电厂风速的选取范围是0.8~1.5m/s ,考虑到灰的比电阻高、灰分重量轻、粒度小等因素,选取风速V 为1.00m/s 。

除尘课设1

除尘课设1

一、除尘器主要技术参数的确定(1)电场风速:考虑灰的比电阻高,灰分质量轻、粒度小等因数,选取电场风速v = 1.03m/s (2)板间距:考虑到宽极距能有效的减少高比电阻粉尘产生的反电晕,能减少由于安装的误差、运行中的热变形等对除尘器性能的影响,提高运行的稳定性,另外也可以减轻设备质量、降低造价、易于维护保养。

选取板间距2b = 400 mm(3)线间距:考虑采用采用C 型板,紧固型悬挂方式,极线采用RS 管状芒刺线,选取线间距2c = 500 mm(4)驱进速度:考虑到煤的含硫量及粉尘颗粒直径等因素, 选取驱进速度 ω = 7.5cm/s 二、 本体结构形式的确定 (1)采用板卧式电除尘器 (2)设计为双室m=2 (3)电场数 n=4 (4)振打方式:电磁振打(5)进出气烟箱:①进气方式:上进气方式;②气流分布:在进气烟箱内设置开孔率为50%气流均布板和导流板;③槽形极板:在出气烟箱内设置槽形极板,采用水平出气方式。

(6)灰斗:设置四棱台形灰斗 三、电除尘器结构尺寸的计算(要求设计2台除尘器,则每台处理烟气量为:h m Q Q /10500002210000023===总)(1) 计算所需收尘极面积A : ()26.2060413600075.0)995.01l n (10500001ln m k Q A =⋅⨯--=⋅--=ωη式中:A ——所需收尘极面积(m 2);Q ——被处理烟气量(m 3/h ); η——除尘器要求的除尘效率; ω——粉尘驱进速度(m/s ); k ——贮备系数。

这里取k=1;采用双室除尘器,电场数为4个,则每个电场的收尘极板面积:(2)初选电场断面F ′:F ′22.28303.1360010500003600m v Q =⨯==式中:Q ——被处理烟气量(m 2/h ); V ——电场风速(m/s),这里取V=1.03m/s ;26.2575426.20604'm N A A =⨯=∙=室数(3)求电场高度h :① F ′≤80m 2,F h '≈; ② F ′>80m 2,2F h '≈; 由于F ′283.2 > 80;故用 ② 式,m F h 129.1122.2832≈=='=; (4)求通道数n :59124.02.2832=⨯='=bh F n式中:2b ——相邻两极板中心距(m ),目前一般2b=300~450mm 。

燃煤电厂除尘器课程设计

燃煤电厂除尘器课程设计

燃煤电厂除尘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燃煤电厂除尘器的基本原理,掌握不同类型除尘器的构造、工作过程及适用范围。

2. 学生能够描述燃煤电厂排放气体中颗粒物的特点,以及除尘器在减少大气污染中的作用。

3. 学生能够解释除尘效率、压力损失等关键性能指标,并掌握其计算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评价不同除尘器性能的能力,能够设计简单的除尘系统。

2. 学生能够通过查阅资料、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实际燃煤电厂除尘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

3. 学生能够运用科技语言,准确表达自己对除尘器设计和运行的观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和大气污染防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他们为改善环境质量做出贡献的意愿。

2.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认识到科技进步在环保领域的重要性,增强科技创新意识。

3.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应用性较强的技术学科,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学生特点:初三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对环保问题有一定了解,对新技术和新设备感兴趣。

教学要求: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1. 燃煤电厂除尘器原理及分类:介绍除尘器的定义、作用,讲解重力沉降、惯性力沉降、电除尘、过滤式除尘等基本原理,对比分析各类除尘器的优缺点及适用场合。

参考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二节《大气污染控制设备》2. 燃煤电厂排放气体中颗粒物特点:分析燃煤电厂排放气体中颗粒物的来源、性质及对环境的影响。

参考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一节《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3. 除尘器性能指标:讲解除尘效率、压力损失等关键性能指标的定义、计算方法及影响因素。

参考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三节《大气污染控制设备性能评价》4. 除尘器选型与应用:分析不同类型除尘器的选型原则,结合实际工程案例,介绍除尘器在燃煤电厂中的应用。

静电除尘课程设计

静电除尘课程设计

静电除尘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静电的概念,掌握静电产生的原理。

2.使学生了解静电在除尘中的应用,知道静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及其优势。

3. 引导学生掌握静电除尘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静电原理设计简单的除尘装置。

2. 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通过动手实验,观察静电除尘效果,分析实验结果。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实验等形式,共同完成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自然现象的欲望。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明白静电除尘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提高社会责任感。

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通过实验观察,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和客观性。

本课程针对学生的年级特点,结合物理知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静电现象及其原理- 静电概念介绍- 静电产生原因与条件- 静电场基本特性2. 静电除尘技术- 静电除尘器工作原理- 静电除尘器的分类与结构- 静电除尘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3. 实践操作与实验- 设计简单的静电除尘装置- 实验操作步骤与方法- 实验结果观察与分析4. 环保意识与责任感培养- 空气污染与除尘技术的关系- 静电除尘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章节进行组织。

具体安排如下:第一课时:静电现象及其原理第二课时:静电除尘技术及其应用第三课时:实践操作与实验(分组进行)第四课时: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环保意识与责任感培养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全面掌握静电除尘相关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报告( 2015--2016年度第一学期)课程名称:除尘技术题目:电除尘器设计院系:环境学院班级:环工1201 学号: 3学生:何德瑞指导教师:吕建燚设计周数: 1 周成绩:日期: 2016年1 月17 日目录一、待除尘电厂基本情况 (4)二、电除尘器简介 (4)1、电除尘器的分类 (4)2、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 (5)3、电除尘器特点 (5)(1)优点: (5)(2)缺点: (6)三、设计正文 (6)1、设计要求 (6)2、主要参数选择 (6)(1)电场风速 (6)(2)收尘极板的板间距 (6)(3)电晕线的线间距 (7)(4)粉尘的驱进速度 (7)3、电除尘器主要部件的结构形式 (7)(1)集尘板 (7)(2)电晕线 (8)(3)集尘极及电晕线的振打 (8)(4)进气烟箱与出气烟箱 (8)(5)气流分布板和槽型板 (8)(6)壳体 (8)(7)灰斗 (9)(8)梁柱的布置形式 (9)(9)集尘极与电晕极的配置 (9)(10)计算所需的收尘极面积 (9)(11)确定电场数 (10)(12)烟气量 (10)4、电除尘器各部分尺寸的计算 (10)(1)初定电场断面 (11)(2)电场高度 (11)(3)电除尘器的通道数 (11)(4)电场有效宽度 (11)(5)实际电场断面 (11)(6)电除尘器的壁宽度 (11)(7)单电场的长度 (12)(8)柱间距 (12)(9)高 (12)(10)电除尘器壳体壁长 (12)(11)进气箱进气口面积 (13)(12)出气烟箱 (13)(13)灰斗排灰量 (13)(14)灰斗 (13)(l 5)电除尘器总体外形尺寸 (13)(l 6)供电设备选型 (14)(17)整流器额定电流 (14)四、除尘器图纸设计 (15)五、参考文献 (15)一、待除尘电厂基本情况某重点地区电厂要求设计与350MW 汽轮发电机组相配套的电除尘器,其中锅炉岛为1175t/h 亚临界强制循环汽包型燃煤锅炉。

该锅炉为单炉膛、Π型布置、切圆燃烧、固态排渣。

所提供的原始资料如下:表1、煤质分析表2、灰分析二、电除尘器简介1、电除尘器的分类电除尘器有多种类型,根据集尘极和放电极在电除尘器中配置不同,可分为两大类:(1)、单区电除尘器:粒子的荷电和捕集是在同一个区域中进行的。

即收尘极系统和放电极系统都在一个区域。

工业烟气除尘多用这种除尘器,因而“单区”两字通常被省略。

单区电除尘器按其结构不同又可分为以下类型:按烟气在电场中的流动方向分为立式和卧式电除尘器;按清灰方式可分为干式和湿式电除尘器;按电极形状可分为板式、管式和棒式电除尘器;按电极距离大小分常规电除尘器和宽间距电除尘器。

(2)、双区电除尘器:具有前后两个区域。

前区安装放电极,称为电离区,粉尘进入此区首先荷电。

后区安装收尘极,称为收尘区,荷电粉尘在此区域被捕集。

双区电除尘器的电压等级较低,通常采用正电晕放电。

它主要用于空气调节系统的进气净化。

近年来,利用双区电防尘器的原理设计的电除尘器用于工业皮气的净化,例如用于沥青烟尘和高炉煤气的净化。

2、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含有粉尘颗粒的气体,在接有高压直流电源的阴极线(又称电晕极)和接地的阳极板之间所形成的高压电场通过时,由于阴极发生电晕放电、气体被电离,此时,带负电的气体离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阳板运动,在运动中与粉尘颗粒相碰,则使尘粒荷以负电,荷电后的尘粒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亦向阳极运动,到达阳极后,放出所带的电子,尘粒则沉积于阳极板上,而得到净化的气体排出防尘器外。

电除尘器的除尘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1)、气体的电离;(2)、粉尘获得离子而荷电;(3)、荷电粉尘向电极移动;(4)、将电极上的粉尘清除到灰斗中去。

3、电除尘器特点(1)优点:○1、处理烟气量大,可达105~106m3/h;○2、阻力小,耗能少,大约0.2~0.4kWh/1000m3。

一台处理烟气量为400000m3/h的电除尘器,由于烟气进入电除尘器后既不转弯,又不与其他物体碰撞,加之流速较低,气体阻力很小,压力损失一般为200Pa。

与袋式除尘器、旋风除尘器或文丘里洗涤器相比,电除尘器的阻力仅仅是它们的1/5、1/8。

因此大大节约电力消耗;○3、收尘效率高。

初期除尘效率能达到99%。

能捕集1um以下的细微粉尘,设备部件寿命较长,所以只要设计得当,并能正常进行维护保养,电除尘器能长期高效运行;○4、适用围广。

电除尘器甚至能捕集到0.1μm的细颗粒粉尘;粉尘浓度允许高达每立方米数十克至上百克;能适应400摄氏度以下的高温烟气。

可在高温或强腐蚀性气体下操作;可用于高温(可高达500℃)、高压和高湿(相对湿度可达100%)以及高含硫(硫3%以上)的场合,能连续运转,运行稳定,不结露,不爬电,故障率极低;○5、自动化程度高,运行可靠费用低。

电除尘器采用微机可以实现全盘自动化。

由于其运动零部件少,在正常情况下维修工作量较小,可以长期连续安全运行;○6使用寿命长至少使用 8-10 年以上。

(2)缺点:○1一次投资大。

与其他除尘设备相比,电除尘器结构较复杂.消耗钢材多、一次性投资费用较高;○2技术要求高:电除尘器对制造、安装和维护管理水平、安装精度要求较高;○3对粉尘比电阻有一定要求。

三、设计正文1、设计要求1.1 设备名称:电除尘器1.2 型式:干式、卧式、板式1.3 数量:每台炉配两台除尘器1.4 每台除尘器入口烟气量: 220 m3/s1.5 除尘器入口烟气温度: 120℃1.6 除尘器入口含尘量: 21.0 g/m3(设计煤种)1.7 保证效率:≥ 99.78%1.8 本体阻力: < 300 Pa1.9 本体漏风率: <2.0 %1.10 气流均布系数: < 0.21.11 阴极线振打加速度: >50g阳极板振打加速度: >150g1.12 电场数: 5 个1.13 每台除尘器烟气进口数: 2 个( 水平烟箱,接口尺寸3500 × 2300 )烟气出口数: 2 个( 水平烟箱,接口尺寸3500 × 2300 )1.14 每台除尘器灰斗数量: 10个2、主要参数选择(1)电场风速为防治积灰的二次飞扬,电场风速大小的选取,一般在0.4~1.5m/s围。

这里取V=1.0m/s。

(2)收尘极板的板间距电除尘器收尘极板的板间距,根据多年的设计经验,从电除尘器的各个方面考虑,若ω= f(2b),当ω曲线的导数为正值时(即ω>0时),加大极间距合理,反之不合理。

b = (m+1)ΔbΔb是施工误差和极板积灰产生的误差之和,可取25mm~40mm,这里取最大误差值40mm,m一般为 4~5之间。

b = (4+1)40=200mm b = (5+1)40 =240mm因此极板的板间距为 400mm~480mm,这里取极板间距为400mm。

(3)电晕线的线间距(2c)电晕线的线间距对电晕电流的大小会有一定影响,电晕线距太小,由于屏蔽作用,电流值降低,甚至为零;电晕线距太大,电流密度降低,影响除尘效率。

经试验,最佳线距与电晕线的形式和外加电源有关。

一般取0.6~0.65倍的通道宽度为宜。

当极间距为400mm时,线距取240mm。

(4)粉尘的驱进速度粉尘的驱进速度与很多因素有关。

因此,驱进速度的确定,既复杂又十分重要。

依据煤质和灰理化分析,依据用户对电除尘器的要求和类比计算,考虑在设计、制造、安装和使用时所应采取的有利于提高驱进速度的措施。

实际上用户所要求的除尘效率是选取驱进速度时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用户要求的效率越高,选取的驱进速度越小。

一般情况下驱进速度的设计值是根据经验选取的。

当板间距取300mm时,驱进速度取5~6cm/s;板间距为400mm时,驱进速度为板间距300mm时的1.1~1.3倍,取ω=6×1.2=7.2cm/s。

3、电除尘器主要部件的结构形式(1)集尘板卧式电除尘器的集尘极目前多采用以下几种形式:1、小C形极板;2、波纹形极板;3、CW形极板;4、鱼鳞板状极板;5、网状形极板;6、ZT形极板;7、工字形极板;8、Z形极板;9、大C形极板等。

目前的电除尘器多采用Z型或大C形极板,名义宽度为400mm或500mm。

这里采用大C型极板。

(2)电晕线电晕极按放电形式分为三种:1、点放电型,如RS管形芒刺线、新型管形芒刺线、角钢芒刺线、锯齿线、鱼骨针刺线等;2、线放电型,如星型线、麻花形线、螺旋线等;3、面放电型,如圆电晕线等。

电晕极的固定方式有垂锤式和框架式两种。

这里选用芒刺线。

(3)集尘极及电晕线的振打目前的振打方式主要有:顶部绕臂锤振打;中部绕臂锤振打;下部绕臂锤振打;侧部绕臂锤振打;顶部电磁锤振打等。

这里采用下部绕臂捶打装置,为保证正确的振打制度,采用单边振打。

电晕极振打选用中部绕臂振打装置,每个电场、每个框架两侧都装设振打装置。

(4)进气烟箱与出气烟箱电除尘器的进出气烟箱做成喇叭形,进气箱下部设置灰斗,以避免由于分布板分离出的大量粉尘在进气箱底板堆积或大量流入第一电场前的振打装置。

(5)气流分布板和槽型板气体的导流和分配部件主要是控制气流分布,实现均流措施。

为使气流沿电场均匀分布,在进气箱设置气流分布装置。

分布板的形式采用多孔分布板,这种分布板结构简单,且有较好的均布作用。

为使气流均布良好,多孔板的层数应不少于两层,这里取三层。

在出气烟箱处设置槽型板装置。

(6)壳体壳体的作用是引导气体通过电场,支撑电极和振打设备,形成独立的收尘空间,它应该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稳定性,不能有改变电极间相对距离的变形,要求严密,漏风率在5%以,本设计要求漏风率小于2%。

由于烟气中有二氧化硫等腐蚀性气体,壳体采用耐腐蚀钢材制作,采用箱形钢结构,壳体的顶盖采用户外式。

(7)灰斗壳体下部灰斗有四棱台状和棱柱状两种,根据排灰方式的不同,可采用不同的形式,四棱台状灰斗多适用于顺序定时排灰,棱柱状灰斗适用于连续排灰,这里采用四棱台状灰斗,采取顺序定时排灰,灰斗的出灰口装设密封性良好的排灰阀。

(8)梁柱的布置形式根据集尘极在顶梁的固定形式的不同,梁柱的布置形式也不同,分为不均匀分布的立柱结构形式和均匀分布的立柱结构,前者是将相邻的两根柱和两根梁并在一起因此有较大的横向刚度。

后者的结构有利于烟气加热整个顶梁,这样可以减少整个顶梁由于上下温差而产生的热应力。

这里采用均匀分布的立柱结构。

(9)集尘极与电晕极的配置在电场设计中,集尘极与电晕极的配置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集尘极高度大于电晕极,而电晕极的宽度略大于集尘极这种形式,这种配置形式的电晕极多制成框架式,电晕极的振打可以设置在框架中部,有较好的清灰效果,其缺点是:除尘器的长度较大。

目前电厂多采用这种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