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活性剂对水环境的影响
表面活性剂对水环境中敌草快水解行为的影响

表面活性剂对水环境中敌草快水解行为的影响
表面活性剂是一类具有分散、乳化、润湿和增稠作用的化学物质。
在水环境中,表面活性剂会影响敌草快的水解行为,具体表现
如下:
1. 加入表面活性剂可以提高敌草快的水解速率。
表面活性剂可
与敌草快形成复合物,使其更易于被酶解,从而加速水解。
2. 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会对敌草快的水解行为产生影响。
当表面
活性剂浓度增加时,敌草快水解速率也会增加。
3. 一些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以抑制敌草快的水解。
这是因为非
离子表面活性剂与敌草快之间的作用比离子表面活性剂要弱,故不
易促进敌草快的水解。
总之,表面活性剂的影响因素复杂,具体影响效果需要具体情
况具体分析。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到表面活性剂的种类、浓度、pH值、水温等因素对敌草快水解行为的影响,从而优化表面活性剂
的使用效果,减少对水环境的影响。
洗涤用品对环境的影响

洗涤用品对环境的影响现代生活中,洗涤用品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无论是洗衣粉、洗发水还是洗洁精,它们都是我们日常清洁和卫生保健的必需品。
然而,我们或许没有意识到,这些洗涤用品对环境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洗涤用品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一、水污染洗涤用品中的化学成分会通过排放进入水体中,引发水污染问题。
主要的污染物包括表面活性剂、磷和氮化合物等。
表面活性剂是洗涤用品中用于去除污垢的主要成分,它们能够破坏水体中的表面张力,导致水生生物生态系统的破坏。
磷是洗衣粉中常见的成分,它会导致富营养化,引发水藻大量繁殖,破坏水体生态平衡。
氮化合物则可能导致水体中的氧气溶解度下降,危害水生生物的生存。
面对水污染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少洗涤用品对环境的影响。
首先,选择低磷或无磷的洗衣粉和洗洁精,减少磷的排放。
其次,减少洗涤用品的使用量,避免过度使用。
最后,选择可生物降解的洗涤用品,这样即使排放到水体中,也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太大伤害。
二、能源消耗制造洗涤用品需要大量的能源,包括化石燃料和电力。
化石燃料的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全球变暖产生负面影响。
而电力的生产也往往需要燃煤或者核能等资源,同样会对环境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
减少洗涤用品对能源的消耗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减少洗涤用品的生产和包装,避免浪费。
其次,提倡节能环保的洗涤机和洗碗机的使用,这些设备在清洁效果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降低用水量和用电量。
此外,大家还可以选择使用电能替代燃油,比如使用太阳能或者风能发电。
三、废弃物处理洗涤用品的废弃物处理也是一个环境问题。
许多洗涤用品的包装材料无法降解,进入垃圾填埋场后会占据大量空间,增加土地占用。
同时,包装材料的生产也会耗费大量的资源和能源。
为了解决废弃物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可持续的做法。
首先,选择环保包装的洗涤用品,这些产品的包装通常采用可回收材料制成。
其次,购买大包装的洗涤用品,减少包装垃圾的产生。
表面活性剂环境危害性分析

表面活性剂环境危害性分析一、本文概述表面活性剂,作为一类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能源、交通运输和日常生活等领域的化合物,其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然而,随着表面活性剂的大规模生产和广泛使用,其对环境的影响也逐渐显现,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旨在对表面活性剂的环境危害性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文章首先将对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进行简要介绍,明确研究对象的范围和特点。
随后,将重点探讨表面活性剂的环境危害,包括其对水环境、土壤环境、大气环境以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文章还将分析表面活性剂环境危害的产生机制,如何通过环境行为如吸附、降解、生物富集等过程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威胁。
为全面评估表面活性剂的环境风险,文章还将介绍现有的环境风险评估方法和技术,并对不同评估方法的优缺点进行评述。
结合国内外相关法规、标准和政策,探讨表面活性剂的环境管理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文章将提出针对性的环境风险防控措施和建议,旨在降低表面活性剂对环境的潜在危害,促进绿色化学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期望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政策制定者和公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共同推动表面活性剂产业的绿色转型和生态环境保护。
二、表面活性剂的环境行为表面活性剂作为一类广泛应用的化学品,其环境行为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备受关注的重要问题。
表面活性剂的环境行为主要包括其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和归趋。
迁移:表面活性剂进入环境后,可以通过水、土壤、大气等多种介质进行迁移。
在水体中,表面活性剂可以随着水流、扩散等作用在水体中进行长距离迁移;在土壤中,表面活性剂可以随着土壤水分的运动而迁移;在大气中,表面活性剂可以附着在颗粒物上进行迁移。
转化:表面活性剂在环境中会经历多种转化过程。
例如,在水体中,表面活性剂可能通过光解、水解、生物降解等作用而分解;在土壤中,表面活性剂可能通过吸附、生物降解等作用而转化。
洗涤用品对水体污染的影响与改善

洗涤用品对水体污染的影响与改善洗涤用品对水体污染的影响及改善方法随着人们对卫生的认识加深,洗涤用品已成为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产品之一。
然而,由于其成分中含有许多化学物质,洗涤用品的使用不可避免地对水体环境造成了污染。
本文将从洗涤用品对水体污染的主要影响及改善方法两个方面进行详细探讨,以期提高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一、洗涤用品对水体污染的影响1. 化学物质的排放:洗涤用品中的化学物质如表面活性剂、有机溶剂等,在被排放进水体后,会对水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破坏。
首先,表面活性剂会破坏水体中的表面张力,影响氧气交换和水生物的正常生活;而有机溶剂则容易挥发到大气中,导致空气污染。
2. 重金属污染:部分洗涤用品中含有重金属如铅、汞等,当这些物质或其化合物进入水体后,会对水生生物造成严重的毒害。
同时,这些重金属还会通过食物链的传递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3. 营养物质过度浓缩:洗涤用品中的磷酸盐和氮化合物等营养物质,进入水体后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这种富营养化使得水体中的藻类大量繁殖,形成水华,阻碍光照透入水下,对水生动植物的生存产生不利影响。
二、改善洗涤用品对水体污染的方法1. 使用环保洗涤用品:选择使用环保型洗涤用品可以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环保洗涤用品通常使用天然有机成分,减少了对水体和土壤的污染,同时对人体也较为安全。
2. 控制使用量:降低洗涤用品的使用量可以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人们常常倾向于过量使用洗涤用品,但实际上,适量的洗涤用品已能满足清洁的需求,过量使用只会增加污染程度。
3. 增加废水处理设施:针对洗涤用品所产生的废水,需增加合适的废水处理设施。
这些设施可以净化废水中的化学物质,并阻止其进入水体,保护水生态系统的健康。
4. 鼓励使用天然洗涤品:使用天然洗涤品,如醋、柠檬汁等,可以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这些天然洗涤品不含有化学溶剂和表面活性剂,对水体环境更为友好。
5. 加强宣传教育:重视洗涤用品对水体污染的宣传教育,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
表面活性剂论文

表面活性剂论文摘要表面活性剂是一类化学物质,具有降低液体表面张力和增强液体间相互作用力的特性。
本论文旨在探讨表面活性剂的分类、应用领域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对相关研究文献的综述和分析,我们发现表面活性剂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其对环境的潜在危害也不可忽视。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表面活性剂的合理使用和环境保护的意识,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1. 引言表面活性剂是指在水或其他溶液中能够降低界面张力的化学物质。
它们由一个或多个极性头基团和一个或多个非极性烃基组成。
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溶液中的两个相之间形成吸附层,其中极性头基团与水相互作用,而烃基则与非极性相相互作用。
由于其特殊结构和性质,表面活性剂被广泛应用于许多工业领域和日常生活中。
2.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表面活性剂根据其分子结构和功能可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型和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极性头基团带有负电荷,在溶液中释放氢离子。
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极性头基团带有正电荷,能与阴离子形成离子对。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不产生离子,其极性头基团通常是羟基、醚基、酮基等。
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具有同时带有正、负电荷的极性头基团。
3. 表面活性剂的应用领域表面活性剂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例如洗涤剂、个人护理品、食品加工、油田开采等。
在洗涤剂中,表面活性剂可以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使水能够更好地湿润衣物并渗透其中,提高清洁效果。
个人护理品如洗发水、沐浴露等也常含有表面活性剂,用于清洁皮肤和头发。
在食品加工中,表面活性剂常被用作乳化剂、分散剂和抗氧化剂。
在油田开采过程中,表面活性剂常用于增强油井注水的渗透性,提高原油采收率。
4. 表面活性剂对环境的影响尽管表面活性剂在许多应用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其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一些表面活性剂具有潜在的毒性,并可能对水环境造成污染。
当表面活性剂进入水体时,其较高浓度可能对水生生物造成直接损害。
此外,由于表面活性剂具有降低液体表面张力的特性,它们可能破坏水体表面的生物膜,影响水体生态系统的平衡。
表面活性剂在农业中的应用及对水环境的危害

表面活性剂在农业中的应用及对水环境的危害王曼如;闫湘;李秀英【摘要】表面活性剂通常分为4大类:阴离子、阳离子、非离子和两性离子型.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中,在农业中,主要和农药、化肥等配合使用,也可用于污染土壤的修复.但随着表面活性剂的使用,随之而来的是危害问题.例如壬基酚,已有大量实验证明其具有内分泌毒性、神经毒性、生殖毒性、免疫毒性和生态毒性及遗传学毒性等,其对中国林蛙96 h的50 d半致死浓度(LC50)为170μg/L,对贻贝的LC50为140μg/L.未来应加大表面活性剂安全性方面的研究,同时应研究有毒表面活性剂的高效降解与去除方式,寻找更佳的绿色表面活性剂.【期刊名称】《中国土壤与肥料》【年(卷),期】2018(000)006【总页数】5页(P11-15)【关键词】表面活性剂;降解;危害【作者】王曼如;闫湘;李秀英【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 10008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 10008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 10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811 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的定义和分类:表面活性剂(Surface active agent,Surfactant)是指能显著降低界面张力的物质,由一个亲水的极性头端和一个疏水的非极性尾端组成的双性分子。
非极性尾端主要是由碳氢键构成的亲油端;极性头端的亲水性能随构成该基团分子种类不同差别很大。
表面活性剂按亲水基离子类型分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nionic surfactant)、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ationic surfactant)、非离子表面活性剂(Nonionic surfactant)和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Zwitterionic surfactant)。
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很多,既可以化学合成,又可生物合成;应用很广泛,可作为洗涤剂、食物、化妆品以及采矿和道路修建的添加剂等[1]。
表面活性剂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表面活性剂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表面活性剂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化学物质,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介绍表面活性剂的基本特点、表面活性剂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以及表面活性剂的环境风险等角度,深入探讨表面活性剂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表面活性剂是一类具有亲水头和疏水尾的有机化合物,在水和油之间起到连接作用。
表面活性剂广泛应用于日常生产生活中,如洗涤剂、乳化剂、泡沫剂、润滑剂等。
其主要特点是能够使油水混合物分散为微小均匀的液滴,降低表面张力,增加水的溶解性,使油脂和污垢更容易被清洗掉。
但是,由于其化学性质的特殊性,表面活性剂在环境中具有一定的环境风险。
表面活性剂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1. 污水处理表面活性剂在污水处理中被广泛应用,其主要作用是通过降低油水混合物的表面张力,使得油水分离更加容易,从而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
正因为表面活性剂能够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所以目前在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处理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 海洋油污染治理海洋油污染是目前世界面临的最大环境问题之一。
表面活性剂在海洋油污染治理中被广泛应用,其主要作用是降低油水界面的表面张力,使得油水分离更加容易,同时能够降低油水混合物对海洋环境的污染程度。
3. 化学品清洗化学品清洗是一个广泛应用表面活性剂的领域,比如对于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油脂和污垢,使用表面活性剂便能够快速有效的清洗掉。
同时,表面活性剂还有润滑作用,能够减少机器设备的磨损,提高效率。
表面活性剂的环境风险虽然表面活性剂可以帮助我们保护环境,但是它本身也会带来一定的环境风险。
表面活性剂释放到环境中后,会对水生生物产生毒性影响,还会降低环境中微生物的数量。
此外,表面活性剂还有生物积累效应,会在生物体内积累,对生物体造成损伤。
结论总的来说,表面活性剂在环境保护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但是,我们也应该重视其环境风险,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确保表面活性剂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表面活性剂废水对环境的危害及其处理技术

第3期表面活性剂废水对环境的危害及其处理技术11 ;专题与评述表面活性剂废水对环境的危害及其处理技术叶雪(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四川成都,610065)摘要介绍了表面活性剂的特点以及进入水体后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一系列危害,阐述了几种常用的处理表面活性剂废水的方法,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可为以后研究处理表面活性剂废水的新型方法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关键词:表面活性剂废水危害处理技术目前,我国的各个行业对表面活性剂的需求量巨大,主要包括工农业、医药业、纺织业及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化学用品。
表面活性剂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在其大量的使用过程中,未经处理的表面活性剂废水经过各种途径排放到自然界的水体中,会经过积累而带来很多的环境污染问题,并对人类和生态系统造成危害。
因此,对含有表面活性剂的废水进行处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表面活性剂废水对环境的危害已有研究表明,表面活性剂的成分非常复杂,它在水体中的质量浓度达到一定后,进入水体将产生大量的泡沫漂浮在水面。
这些泡沫不容易消失,会在水面形成一层隔离状物质,阻碍氧气进入水中,从而降低水中充氧和复氧的程度。
这时水中没有了足够的溶解氧,大量的水生生物因为无法进行呼吸作用而死亡,水体无法再进行自净过程,因此水质将会持续恶化%&$此外,如果含有表面活性剂的废水没有进行相应的处理就混合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后,这些面活性剂的各化过,如曝气、消化等过程,使污水处理过程很难达到理想的结果。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如果用了含有表面活性剂的,中的面活性剂将对农作物产生严重的危害,影响农作物的长势,最终导致农作物产量大跌。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饮用的中过多面活性剂时,中状物质漂浮在表面,并会产生异味,过多饮用这类水将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
同时,有一些表面活性剂还可乳化其他有害物质,导致该有害物质浓度增加。
并抑制水中其他有毒物质的降解,最终通过食物链反应对人类和动植物产生慢性毒害作用:2—3&$据研究表明,含有表面活性剂的废水大量排入水体环境中,如含有大量的氮和磷,会对水体造成严重的富营养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面活性剂对水环境的影响基本概念表面活性剂(surfactant)是指具有一定性质、结构和界面吸附性能,能显著降低溶剂表面张力或液—液、液—固界面张力的一类物质。
它的英文名字sur factant就是surfaceactiveagent的合成词,表示“表面活性剂就是能使表面(或界面)活性增强的物质”。
表面活性剂分子中同时具有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这种特性也叫做“双亲”(a mphiphilic)。
由于表面活性剂的这种特性,在适当浓度时,它们在水中能形成胶束(micelle):亲水的头部被水吸引朝外,亲油的尾部被水排斥从而朝里。
在洗衣服的过程中,油渍就是被亲油基团拉到胶束的内部,而整个胶束又被水带走。
如果是在油性环境中,它们又可以形成反胶束(inversemicelle),即头在内尾在外。
这些胶束在化妆品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表面活性剂分类表面活性剂的分类方法很多,根据疏水基结构进行分类,分直链、支链、芳香链、含氟长链等;根据亲水基进行分类,分为羧酸盐、硫酸盐、季铵盐、PEO衍生物、内酯等;有些研究者根据其分子构成的离子性分成离子型、非离子型等,还有根据其水溶性、化学结构特征、原料来源等各种分类方法。
一般都认为按照它的化学结构来分比较合适。
即当表面活性剂溶解于水后,根据是否生成离子及其电性,分为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按极性基团的解离性质分类,表面活性剂有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特种表面活性剂。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羧酸盐类、磺酸盐类、硫酸酯类、磷酸酯类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胺盐类、季铵盐类、杂环类、鎓盐类等)、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羧酸盐型、磺酸盐型、磷酸酯型、甜菜碱型、咪唑啉型、氨基酸型等)。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有:烷基多苷型、聚氧乙烯型、多元醇型、烷醇酰胺型、嵌段聚醚型。
特种表面活性剂有含氟型、含硅型、含硼型、高分子型等。
阴离子活性剂1、肥皂类系高级脂肪酸的盐,通式:(RCOOˉ)n M。
脂肪酸烃R一般为11~17个碳的长链,常见有硬脂酸、油酸、月桂酸。
根据M代表的物质不同,又可分为碱金属皂、碱土金属皂和有机胺皂。
它们均有良好的乳化性能和分散油的能力。
但易被破坏,碱金属皂还可被钙、镁盐破坏,电解质亦可使之盐析。
2、硫酸化物RO-SO3-M主要是硫酸化油和高级脂肪醇硫酸酯类。
脂肪烃链R在12~18个碳之间。
硫酸化油的代表是硫酸化蓖麻油,俗称土耳其红油。
高级脂肪醇硫酸酯类有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月桂醇硫酸钠)。
乳化性很强,且较稳定,较耐酸和钙、镁盐。
在药剂学上可与一些高分子阳离子药物产生沉淀,对粘膜有一定刺激性,用作外用软膏的乳化剂,也用于片剂等固体制剂的润湿或增溶。
3、磺酸化物R-SO3-M属于这类的有脂肪族磺酸化物、烷基芳基磺酸化物和烷基萘磺酸化物。
它们的水溶性和耐酸耐钙、镁盐性比硫酸化物稍差,但在酸性溶液中不易水解。
常用品种有:二辛基琥珀酸磺酸钠(阿洛索-OT),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甘胆酸钠阳离子活性剂该类表面活性剂起作用的部分是阳离子,因此称为阳性皂。
其分子结构主要部分是一个五价氮原子,所以也称为季铵化合物。
其特点是水溶性大,在酸性与碱性溶液中较稳定,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作用和杀菌作用。
常用品种有苯扎氯铵(洁尔灭)和苯扎溴铵(新洁尔灭)等。
两性离子活性剂这类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中同时具有正、负电荷基团,在不同pH值介质中可表现出阳离子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性质。
1、卵磷脂:是制备注射用乳剂及脂质微粒制剂的主要辅料2、氨基酸型和甜菜碱型:氨基酸型:R-NH+2-CH2CH2COO—甜菜碱型:R-N+(CH3)2-COO—在碱性水溶液中呈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性质,具有很好的起泡、去污作用;在酸性溶液中则呈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性质,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1.脂肪酸甘油酯:单硬脂酸甘油酯;HLB为3~4,主要用作W/O型乳剂辅助乳化剂。
2.多元醇蔗糖酯:HLB(5~13)O/W乳化剂、分散剂脂肪酸山梨坦(Span):W/O乳化剂聚山梨酯(Tween):O/W乳化剂3.聚氧乙烯型:Myrij(卖泽类,长链脂肪酸酯);Brij(脂肪醇酯)4.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Poloxamer二、表面活性剂基本性质1.胶束和临界胶束浓度在低浓度时,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主要以单分子或离子状态分散,当浓度增加至一定范围时,表面活性剂分子急速地聚集形成分子或离子的缔合体,这种缔合体称为胶束或胶团。
在水溶液中,胶束中各分子的亲水基向外对着水,疏水基互相靠近缔合于内,定向排列。
表面活性剂分子缔合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CMC)。
临界胶束浓度的大小与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和组成有关,同时受温度、pH以及电解质等外部条件的影响。
表面活性剂胶束有相近的缔合度,并呈球形或板状等。
2.亲水亲油平衡值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能力的强弱,常用亲水亲油平衡值(简称为HLB值)来表示。
由于表面活性剂分子由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组成,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基团之间的比率有一定的平衡值。
表面活性剂的HLB值愈高,其亲水性愈强;HLB值愈低,其亲油性愈强。
不同HLB值的表面活性剂有不同的用途,如水溶液中增溶剂的HLB值最适范围为15~18以上;去污剂的HLB值为l3~16;O/W型乳化剂的HLB值为8~16;润湿剂的HLB值为7~9;W/O型乳化剂的HL B值为3~8;大部分消泡剂的HLB值为0.8~3等。
3.起昙与昙点通常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但某些含聚氧乙烯基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开始随温度升高而加大,当达到某一温度时,其溶解度急剧下降,使溶液出现混浊或分层,冷却后又恢复澄明。
这种由澄清变成混浊或分层的现象称为起昙。
该转变温度称为昙点。
4.毒性一般而言,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毒性最大,其次是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毒性最小。
阳离子型和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还有较强的溶血作用。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溶血作用一般比较轻微。
三、表面活性剂功能1、润湿表面活性剂可以降低液体表面张力,改变接触角的大小,从而达到所需的目的。
例如,要农药润湿带蜡的植物表面,要在农药中加表面活性剂;如果要制造防水材料,就要在表面涂憎水的表面活性剂,使接触角大于90°。
2、乳化有时为了破坏乳状液需加入另一种表面活性剂,称为破乳剂,将乳状液中的分散相和分散介质分开。
例如原油中需要加入破乳剂将油与水分开。
3、增溶作用当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浓度达到或超过CMC时,可“溶解”不溶于水或微溶于水的非极性有机物,形成透明的、外观与真溶液相似的溶液,这种现象称为增溶作用。
增溶作用与普通的溶解概念是不同的,溶质在增溶过程中并未分散成分子或离子状态,而是整个溶入胶束,所以溶液中质点总数未增加,只是胶束膨大。
4、起泡作用有的表面活性剂和水可以形成一定强度的薄膜,包围着空气而形成泡沫,用于浮游选矿、泡沫灭火和洗涤去污等,这种活性剂称为起泡剂。
5、消泡作用在制糖、制中药过程中泡沫太多,要加入适当的表面活性剂降低薄膜强度,消除气泡,防止事故。
6、洗涤作用洗涤剂中通常要加入多种辅助成分,增加对被清洗物体的润湿作用,又要有起泡、增白、占领清洁表面不被再次污染等功能。
7、浮游选矿首先将粗矿磨碎,倾入浮选池中。
在池水中加入捕集剂和起泡剂等表面活性剂。
搅拌并从池底鼓气,带有有效矿粉的气泡聚集表面,收集并灭泡浓缩,从而达到了富集的目的。
四、表面活性剂对水环境的污染现状近年来,我国化学合成表面活性剂工业发展迅速,表面活性剂的产量逐年增加。
而目前绝大部分的表面活性剂使用后未经妥善处理即排放到河流、海洋等自然水体中,常造成水体污染并出现泡沫横飞的景象,同时消耗了水中的溶解氧,影响了水体质量。
虽然目前生物降解性能较差的表面活性剂已经基本被淘汰,广泛使用的表面活性剂可生物降解,但是即使是低浓度的表面活性剂也会产生大量泡沫,不仅影响了自然水体景观的美感,且其生物毒性还直接威胁到水生动植物的生存。
目前,环境水体的重要污染源之一是工业排放废水和生活排放污水中的洗涤剂。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是洗涤剂中应用最早也是用量最大的一类,占洗涤剂生产总量的65%~80%,且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仍将占据主导地位。
我国广泛使用的表面活性剂是直链型烷基苯磺酸钠(LAS)。
当水体中LAS的质量浓度超过0.5mg/L时就会在水面形成大量积聚不散的泡沫层。
特别是在污水净化处理时,形成的泡沫层隔绝了污水与空气的接触,致使水体曝气困难,大量微生物因缺氧死亡,从而使污水处理效率下降。
LAS对水栖动物的毒性与金属汞相似,是对鱼类毒性最大的物质之一。
根据荷兰LAs、AE、AES、肥皂4种sAA的国内消费量、污水处理现场的除去率、各sAA的急性毒性值分别得出的危险性评价。
L As的环境危害性最大,AEs和肥皂的危险性较小。
消油剂由表面活性剂和油溶剂组成,会给海洋带来二次污染,因此在很多国家已被禁止使用,尤其是在近海。
但在我国,消油剂的应用仍较为普遍。
现在国外已有专门的法律,规定各种表面活性剂必须能够尽量为生物所降解,尽可能减少环境污染。
近年来我国也对表面活性剂的生产和使用加强了控制,对水体中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作了严格规定。
国家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规定:一类海水中ρ(LAS)≤0.03mg/L,二、三、四类海水中ρ(LAS)≤0.1mg/L。
而我国LAS的工业排放标准是ρ(LAS)≤10mg/L,但目前许多洗涤剂生产厂所排放的废水中,ρ(LAS)已超过了这一数值,从而使得表面活性剂对海洋生物的生命生化、细胞生化构成严重影响。
五、表面活性剂对水环境的影响1、表面活性剂对水体性质的影响当表面活性剂在水体中的质量浓度达到1mg/L时,可能会出现持久性泡沫,泡沫在水面形成隔离层,减弱了水体与大气间的气体交换,致使水体发臭。
当表面活性剂在水体中的浓度超过CMC后,它能够使不溶或微溶于水的污染物在水中浓度增大,或者将原来不具有吸附能力的物质带入吸附层,这种增溶行为会导致间接污染,改变水体性质。
另外,对于进入污水处理厂中的污水,当表面活性剂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影响曝气、沉淀、污泥消化等过程。
饮用水中若含有过多表面活性剂时,会有不良的臭味及油腻感;用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水灌溉农田,会使农作物的产量受到严重影响。
含表面活性剂废水的大量排放,不仅对降解菌有毒害作用,而且会抑制降解菌在污染物表面的吸附。
表面活性剂作为优先基质被降解,会延迟其他污染物的降解,导致水中溶解氧及矿物质的耗竭,尤其是含氮、磷的表面活性剂还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此外,有的表面活性剂在土壤中的吸附会向下迁移而污染地下水,这种潜在危害性也是不容忽视的。
2、表面活性剂对水生植物的影响当水体中表面活性剂含量略高时,会影响水体中藻类和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导致水体初级生产力下降,从而破坏其中生物的食物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