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试剂盒说明书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试剂盒说明书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试剂盒说明书

货号:MS3500 规格:100管/96样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试剂盒说明书

微量法

正式测定前务必取2-3个预期差异较大的样本做预测定

测定意义:

PEPCK(EC 4.1.1.32)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微生物和细胞中,催化草酰乙酸转化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是调节糖异生途径的关键酶。

测定原理:

,丙酮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进一步依次催化PEPCK催化草酰乙酸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和CO

2

NADH氧化生成NAD+,在340nm下测定NADH下降速率,即可反映PEPCK活性。

自备实验用品及仪器:

分光光度计/酶标仪、台式离心机、可调式移液器、微量石英比色皿/96孔板、研钵、冰和蒸馏水。

试剂的组成和配制:

提取液:液体100mL×1瓶,4℃保存;

试剂一:液体18 mL×1瓶,4℃保存;

试剂二:液体16.5uL×1支,4℃保存;

试剂三:粉剂×1支, -20℃保存;

试剂四:粉剂×1支,-20℃保存;

样本的前处理:

1、细菌或培养细胞:先收集细菌或细胞到离心管内,离心后弃上清;按照细菌或细胞数量(104个):提取液体积(mL)为500~1000:1的比例(建议500万细菌或细胞加入1mL提取液),超声波破碎细菌或细胞(冰浴,功率20%或200W,超声3s,间隔10s,重复30次);8000g 4℃离心10min,取上清,置冰上待测。

2、组织:按照组织质量(g):提取液体积(mL)为1:5~10的比例(建议称取约0.1g组织,加入1mL提取液),进行冰浴匀浆。8000g 4℃离心10min,取上清,置冰上待测。

3、血清(浆)样品:直接检测。

测定步骤:

1、分光光度计或酶标仪预热30min以上,调节波长至340nm,蒸馏水调零。

2、工作液的配制:临用前将试剂二和试剂三转移到试剂一中混合溶解待用;用不完的试剂分装后-20℃保存,禁止反复冻融。

3、试剂四的配制:临用前加入1mL蒸馏水充分溶解待用;用不完的试剂分装后-20℃保存,禁止反复冻融。

4、将工作液和试剂四置于37℃(哺乳动物)或25℃(其它物种)预热5分钟。

5、在微量石英比色皿或96孔板中加入10μL样本、10μL试剂四和180μL工作液,立即混匀,记录340nm处初始吸光值A1和 1min后的吸光值A2,计算ΔA=A1-A2。

注意:在该试剂盒中,若ΔA大于0.1,需将样本用提取液稀释适当倍数后测定,使ΔA小于0.1可提高检测灵敏度。计算公式中乘以相应稀释倍数。

第1页,共2页

PEPCK活性计算:

a.用微量石英比色皿测定的计算公式如下

1、血清(浆)PEPCK活力计算

单位定义:每毫升血清(浆)每分钟消耗1 nmol NADH定义为一个酶活力单位。

PEPCK(nmol/min/mL))=[ΔA×V反总÷(ε×d)×109]÷V样÷T=3215×ΔA

2、组织、细菌或细胞中PEPCK活力计算

(1)按样本蛋白浓度计算

单位定义:每mg组织蛋白每分钟消耗1nmol NADH定义为一个酶活力单位。

PEPCK(nmol/min/mg prot)=[ΔA×V反总÷(ε×d)×109]÷(V样×Cpr) ÷T=3215×ΔA÷Cpr (2)按样本鲜重计算

单位定义:每g组织每分钟消耗1 nmol NADH定义为一个酶活力单位。

PEPCK(nmol/min/g 鲜重)=[ΔA×V反总÷(ε×d)×109]÷(W ×V样÷V样总)÷T=3215×ΔA÷W

(3)按细菌或细胞密度计算:

单位定义:每1万个细胞每分钟消耗1 nmol NADH定义为一个酶活力单位。

PEPCK(nmol/min/104cell)=[ΔA×V反总÷(ε×d)×109]÷(500×V样÷V样总)÷T=6.43×ΔA

V反总:反应体系总体积,2×10-4 L;ε:NADH摩尔消光系数,6.22×103 L / mol /cm;d:比色皿光径,1cm;V样:加入样本体积,0.01 mL;V样总:加入提取液体积,1 mL;T:反应时间,1 min;Cpr:样本蛋白质浓度,mg/mL;W:样本质量,g;500:细菌或细胞总数,500万。

b.用96孔板测定的计算公式如下

1、血清(浆)PEPCK活力计算

单位定义:每毫升血清(浆)每分钟消耗1 nmol NADH定义为一个酶活力单位。

PEPCK(nmol/min/mL))=[ΔA×V反总÷(ε×d)×109]÷V样÷T=6430×ΔA

2、组织、细菌或细胞中PEPCK活力计算

(1)按样本蛋白浓度计算

单位定义:每mg组织蛋白每分钟消耗1nmol NADH定义为一个酶活力单位。

PEPCK(nmol/min/mg prot)=[ΔA×V反总÷(ε×d)×109]÷(V样×Cpr) ÷T=6430×ΔA÷Cpr (2)按样本鲜重计算

单位定义:每g组织每分钟消耗1 nmol NADH定义为一个酶活力单位。

PEPCK(nmol/min/g 鲜重)=[ΔA×V反总÷(ε×d)×109]÷(W ×V样÷V样总)÷T=6430×ΔA÷W

(3)按细菌或细胞密度计算:

单位定义:每1万个细胞每分钟消耗1 nmol NADH定义为一个酶活力单位。

PEPCK(nmol/min/104cell)=[ΔA×V反总÷(ε×d)×109]÷(500×V样÷V样总)÷T=12.86×ΔA

V反总:反应体系总体积,2×10-4 L;ε:NADH摩尔消光系数,6.22×103 L / mol /cm;d:96孔板光径,0.5cm;V样:加入样本体积,0.01 mL;V样总:加入提取液体积,1 mL;T:反应时间,1 min;Cpr:样本蛋白质浓度,mg/mL;W:样本质量,g;500:细菌或细胞总数,500万。

第2页,共2页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试剂盒说明书

货号:MS2203 规格:100管/96样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试剂盒说明书 微量法 正式测定前务必取2-3个预期差异较大的样本做预测定 测定意义: PEPC(EC 4.1.1.31)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微生物和细胞中,是催化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草酰乙酸呈不可逆反应的酶,对三羧酸循环的运转起重要调节作用。 测定原理: 生成草酰乙酸和HPO42-,苹果酸脱氢酶进一步催化草酰PEPC催化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和CO 2 乙酸和NADH生成苹果酸和NAD+,在340nm测定NADH减少速率,计算PEPC活性。 自备实验用品及仪器: 紫外分光光度计/酶标仪、台式离心机、可调式移液器、微量石英比色皿/96孔板、研钵、冰和蒸馏水。 试剂的组成和配制: 提取液:100mL×1瓶,4℃保存; 试剂一:液体15 mL×1瓶,4℃保存; 试剂二:粉剂×1瓶,-20℃保存; 试剂三:原液10μL×1支,4℃保存; 试剂三:稀释液5mL×1瓶,4℃保存; 样本的前处理: 1、细菌或培养细胞:先收集细菌或细胞到离心管内,离心后弃上清;按照细菌或细胞数量(104个):提取液体积(mL)为500~1000:1的比例(建议500万细菌或细胞加入1mL提取液),超声波破碎细菌或细胞(冰浴,功率20%或200W,超声3s,间隔10s,重复30次);8000g 4℃离心10min,取上清,置冰上待测。 2、组织:按照组织质量(g):提取液体积(mL)为1:5~10的比例(建议称取约0.1g组织,加入1mL提取液),进行冰浴匀浆。8000g 4℃离心10min,取上清,置冰上待测。 3、血清(浆)样品:直接检测。 测定步骤和加样表: 1、分光光度计或酶标仪预热30min以上,调节波长至340nm,蒸馏水调零。 2、样本测定 (1)在试剂二瓶中加入10mL试剂一和7mL蒸馏水充分混匀,置于37℃(哺乳动物)或25℃(其它物种)水浴5min;用不完的试剂分装后-20℃保存,禁止反复冻融。 (2)试剂三工作液的配制:将试剂三原液:试剂三稀释液=1μL:329μL稀释,混匀,用多少配多少。 (3)在微量石英比色皿或96孔板中加入10μL样本、20μL试剂三、170μL试剂二,混匀,立即记录340nm处20s时的吸光值A1和5min20s后的吸光值A2,计算ΔA=A1-A2。 PEPC活性计算: a.用微量石英比色皿测定的计算公式如下 第1页,共2页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1. 由己糖激酶催化的反应的逆反应所需要的酶是 A.果糖二磷酸酶 B.葡萄糖-6-磷酸酶C.磷酸果糖激酶 D.磷酸化酶 E. 葡萄糖激酶 2. 正常情况下,肝获得能量的主要途径 A.葡萄糖进行糖酵解氧化B.脂肪酸氧化C.葡萄糖的有氧氧化D.磷酸戊糖途径 E.以上都是。 3.糖的有氧氧化的最终产物是 A.CO2+H2O+ATP B.乳酸C.丙酮酸 D.乙酰CoA E.ATP 4.需要引物分子参与生物合成反应的有 A.酮体生成B.脂肪合成 C.糖异生合成葡萄糖 D.糖原合成 E.以上都是 5.不能经糖异生合成葡萄糖的物质是 A.α-磷酸甘油B.丙酮酸C.乳酸D.乙酰CoA E.生糖氨基酸6.丙酮酸脱氢酶存在于下列那种途径中 A.磷酸戊糖途径 B.糖异生C.糖的有氧氧化 D.糖原合成与分解 E.糖酵解 7.丙酮酸羧化酶是那一个途径的关键酶 A.糖异生 B.磷酸戊糖途径C.胆固醇合成 D.血红素合成 E.脂肪酸合成 8.糖代谢中间产物中含有高能磷酸键的是 A.6-磷酸葡萄B.6-磷酸果 C.1,6-二磷酸果糖 D.3-磷酸甘油醛E.1.3-二磷酸甘油酸 9. 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辅酶A与许多维生素有关,但除外 A.B 1 B.B2 C.B6 D.PP E.泛酸 10.在糖原合成中作为葡萄糖载体的是 A.ADP B.GDP C.CDP D.TDP E.UDP 11.下列哪个激素可使血糖浓度下降 A.肾上腺素B.胰高血糖素C.生长素 D.糖皮质激素E.胰岛素

12.下列哪一个酶与丙酮酸生成糖无关 A.果糖二磷酸酶B.丙酮酸激酶C.丙酮酸羧化酶 D.醛缩酶E.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13.肌糖原分解不能直接补充血糖的原因是 A.肌肉组织是贮存葡萄糖的器官B.肌肉组织缺乏葡萄糖酶 C.肌肉组织缺乏葡萄糖-6-磷酸酶D.肌肉组织缺乏磷酸酶 E.肌糖原分解的产物是乳酸 14.葡萄糖与甘油之间的代谢中间产物是 A.丙酮酸 B.3-磷酸甘油酸C.磷酸二羟丙酮 D.磷酸烯醇式丙酮酸E.乳酸 15.三羧酸循环和有关的呼吸链反应中能产生ATP最多的步骤是 A.柠檬酸→异柠檬酸B.异柠檬酸→α-酮戊二酸 C.α-酮戊二酸→琥珀酸D.琥珀酸→苹果酸 E.苹果酸→草酰乙酸 16.丙酮酸羧化酶的活性可被下列哪种物质激活 A.脂肪酰辅酶A B.磷酸二羟丙酮C.异柠檬酸 D.乙酰辅酶A E.柠檬酸 17.下列化合物异生成葡萄糖时净消耗ATP最多的是 A.2分子甘油B.2分子乳酸C.2分子草酰乙酸 D.2分子琥珀酸E.2分子α-酮戊二酸 18.位于糖酵解、糖异生、磷酸戊糖途径、糖原合成和糖原分解各条代谢途径交汇点上的化合物是 A.1-磷酸葡萄糖B.6-磷酸葡萄糖C.1,6-二磷酸果糖 D.3-磷酸甘油酸E.6-磷酸果糖 19.动物饥饿后摄食,其肝细胞主要糖代谢途径 A.糖异生 B.糖有氧氧化C.糖酵解 D.糖原分解 E.磷酸戊糖途径 20.下列各中间产物中,那一个是磷酸戊糖途径所特有的 A.丙酮酸 B.3-磷酸甘油醛C.6-磷酸果糖 D.1,3-二磷酸甘油酸 E.6-磷酸葡萄糖酸 21.三碳糖、六碳糖与七碳糖之间相互转变的糖代谢途径是

丙酮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丙酮(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丙酮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丙酮 化学品英文名称:Aceton 中文名称:阿西通 英文名称: 技术说明书编码:249 CAS No.:67-64-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 丙酮 67-64-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出现乏力、恶心、头痛、头晕、易激动。重者发生呕吐、气急、痉挛,甚至昏迷。对眼、鼻、喉有刺激性。口服后,先有口唇、咽喉有烧灼感,后出现口干、呕吐、昏迷、酸中毒和酮症。慢性影响:长期接触该品出现眩晕、灼烧感、咽炎、支气管炎、乏力、易激动等。皮肤长期反复接触可致皮炎。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极度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物,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因足量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 1 -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

常用溶剂的回收及其精制方法

常用溶剂的回收及其精制方法 溶剂回收 在实验室里,常常使用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和石油醚等有机溶剂。 这些试剂化学性质不活泼、不助燃,与酸、碱不起作用,处理起来比较困难。其易挥发,具有一定的毒性,污染环境。正确回收不仅能够保护环境,还能减少浪费。 常用溶剂的回收及其精制方法 一、石油醚: 石油醚是石油馏分之一,主要是饱和脂肪烃的混合物,极性很低,不溶于水,不能和甲醇、乙醇等溶剂无限止地混合,实验室中常用的石油馏分根据沸点不同有下列数种,其再生方法大致相同。 再生方法: 用过的石油醚,如含有少量低分子醇,丙酮或乙醚,则置分液漏斗中用水洗数次,以氯化钙脱水、重蒸、收集一定沸点范围内的部分,如含有少量氯仿,在分液漏斗中先用稀碱液洗涤,再用水洗数次,氯化钙脱水后重蒸。 精制方法: 工业规格的石油醚用浓硫酸,每公斤加50一振摇后放置一小时,分去下层硫酸液,可以溶去不饱和烃类,根据硫酸层的颜色深浅,酌情用硫酸振摇萃取二、三

次。上层石油醚再用5%稀碱液洗一次,然后用水洗数次,氯化钙脱水后重蒸,如需绝对无水的,再加金属钠丝或五氯化二磷脱水干燥。 二、环乙烷: 沸点,性质与石油醚相似。 再生方法: 再生时先用稀碱洗涤。再用水洗,脱水重蒸。 精制方法 将工业规格环乙烷加浓硫酸及少量硝酸钾放置数小时后,分去硫酸层,再以水洗,重蒸,如需绝对无水的,再用金属钠丝脱水干燥。 三、苯: 沸点,比重0.879,不溶于水,可与乙醚、氯仿、丙酮等在各种比例下混溶,纯苯在时固化为结晶,常利用此法纯化。 再生方法: 用稀碱水和水洗涤后,氯化钙脱水重蒸。 精制方法: 工业规模的苯常含有噻吩、吡啶和高沸点同系物如甲苯等,可将苯1000毫升,在室温下用浓硫酸每次80毫升振摇数次,至硫酸层呈色较浅时为止,再经水洗,氯化钙脱水重蒸,收集79℃馏分。对于甲苯等高沸点同系物,则用二次冷却结晶法除去,苯在固化成为结晶,可以冷却到,滤取结晶,杂质在液体中。

生物化学问答题

1、蛋白质变性后,其性质有哪些变化? 答:蛋白质变性的本质是特定空间结构被破坏。变性后其性质的变化为:生物活性丧失,其次是理化性质改变,如溶解度降低,结晶能力丧失,易被蛋白酶消化水解。 2、参与维持蛋白质空间结构的历有哪些? 答:氢键二硫键疏水作用范德华力盐键配位键 3、什么是蛋白质的变性作用?引起蛋白质变性的因素有哪些? 答:蛋白质分子在变性因素的作用下,失去生物活性的现象为蛋白质变性作用。 物理因素:热、紫外线照射、X—射线照射、超声波、高压、震荡、搅拌等 化学因素:强酸、强碱、重金属、三氯乙酸、有机溶剂等。 4、什么是蛋白质的构像?构像与构型有何区别? 答:在分子中由于共价键的旋转所表现出的原子或基团的不同空间排布。构象的改变不涉及共价键的断裂和重新组成,也没有光学活性的变化,构象形式有无数种。在立体异构体中的原子或取代基团的空间排列关系。构型有两种,即L—构型和D—构型。 构型改变要有共价键的断裂和重新组成,从而导致光学活性的变化。 5、乙酰辅酶A可进入哪些代谢途径?请列出。 答:①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产生大量能量②以乙酰辅酶A为原料合成脂肪酸,进一步合成脂肪和磷脂等③以乙酰辅酶A为原料合成酮体作为肝输出能源方式 ④以乙酰辅酶A为原料合成胆固醇。 6、为什么摄入糖过多容易长胖? 答:①糖类在体内经水解产生单糖,像葡萄糖可通过有氧氧化生成乙酰辅酶A,作为脂肪酸合成原料合成脂肪酸,因此脂肪是糖储存形式之一。②糖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磷酸二羟丙酮可转变为磷酸甘油,也可作为脂肪合成甘油的来源。 7、在糖代谢过程中生成的丙酮酸可进入哪些代谢途径? 答:(1)在供氧不足时,丙酮酸在乳酸脱氢酶的催化下,有还原型的辅酶Ⅰ供氢,还原成乳酸。(2)在供氧充足时,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在丙酮酸脱氢酶系的作用下,氧化脱羧生成乙酰辅酶A, 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及ATP。(3)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在丙酮酸羧化酶的作用下生成草酰乙酸,后者经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催化下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在异生成糖。(4)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在丙酮酸羧化酶的作用下生成草酰乙酸,后者与乙酰辅酶A缩合成柠檬酸,柠檬酸出线粒体在细胞浆中经柠檬酸裂解酶催化生成乙酰辅酶A,后者可作脂肪、胆固醇的合成原料。(5)丙酮酸可经还原性氨基化生成丙氨酸等非必需氨基酸。决定丙酮酸的代谢方向是各条代谢途径中关键酶的活性。这些酶受到别构效应剂与激素的调节。 8、试从营养物质代谢的角度解释为什么减肥主要要减少糖类物质的摄入?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试剂盒说明书

货号:MS3500 规格:100管/96样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试剂盒说明书 微量法 正式测定前务必取2-3个预期差异较大的样本做预测定 测定意义: PEPCK(EC 4.1.1.32)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微生物和细胞中,催化草酰乙酸转化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是调节糖异生途径的关键酶。 测定原理: ,丙酮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进一步依次催化PEPCK催化草酰乙酸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和CO 2 NADH氧化生成NAD+,在340nm下测定NADH下降速率,即可反映PEPCK活性。 自备实验用品及仪器: 分光光度计/酶标仪、台式离心机、可调式移液器、微量石英比色皿/96孔板、研钵、冰和蒸馏水。 试剂的组成和配制: 提取液:液体100mL×1瓶,4℃保存; 试剂一:液体18 mL×1瓶,4℃保存; 试剂二:液体16.5uL×1支,4℃保存; 试剂三:粉剂×1支, -20℃保存; 试剂四:粉剂×1支,-20℃保存; 样本的前处理: 1、细菌或培养细胞:先收集细菌或细胞到离心管内,离心后弃上清;按照细菌或细胞数量(104个):提取液体积(mL)为500~1000:1的比例(建议500万细菌或细胞加入1mL提取液),超声波破碎细菌或细胞(冰浴,功率20%或200W,超声3s,间隔10s,重复30次);8000g 4℃离心10min,取上清,置冰上待测。 2、组织:按照组织质量(g):提取液体积(mL)为1:5~10的比例(建议称取约0.1g组织,加入1mL提取液),进行冰浴匀浆。8000g 4℃离心10min,取上清,置冰上待测。 3、血清(浆)样品:直接检测。 测定步骤: 1、分光光度计或酶标仪预热30min以上,调节波长至340nm,蒸馏水调零。 2、工作液的配制:临用前将试剂二和试剂三转移到试剂一中混合溶解待用;用不完的试剂分装后-20℃保存,禁止反复冻融。 3、试剂四的配制:临用前加入1mL蒸馏水充分溶解待用;用不完的试剂分装后-20℃保存,禁止反复冻融。 4、将工作液和试剂四置于37℃(哺乳动物)或25℃(其它物种)预热5分钟。 5、在微量石英比色皿或96孔板中加入10μL样本、10μL试剂四和180μL工作液,立即混匀,记录340nm处初始吸光值A1和 1min后的吸光值A2,计算ΔA=A1-A2。 注意:在该试剂盒中,若ΔA大于0.1,需将样本用提取液稀释适当倍数后测定,使ΔA小于0.1可提高检测灵敏度。计算公式中乘以相应稀释倍数。 第1页,共2页

最新丙酮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丙酮;二甲(基)酮;阿西通;2-丙酮 化学品英文名:acetone;Dimethyl ketone 推荐用途:是基本的有机原料和低沸点溶剂。 限制用途:无资料 企业名称: 生产企业地址: 邮编:传真: 企业应急电话: 电子邮件地址: 技术说明书编码: CAS No. 67-64-1 生效日期: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2,皮肤腐蚀/刺激-2,急性毒性-经口-4,对水环境的危害-长期4,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信息: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 引起皮肤刺激;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工作场所禁止吸烟。 事故响应: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

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用泡沫、二氧化 碳、干粉、砂土灭火。 安全储存: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 废弃处置:用焚烧法处置,把倒空的容器归还厂商或在规定场所掩埋。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出现乏力、恶心、头痛、头晕、易激动。重者发生呕吐、气急、痉挛,甚至昏迷。对眼、鼻、 喉有刺激性。口服后,先有口唇、咽喉有烧灼感,后出现口干、呕吐、昏 迷、酸中毒和酮症。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该品出现眩晕、灼烧感、咽炎、支气管炎、乏力、易 激动等。皮肤长期反复接触可致皮炎。 环境危害:无资料。 燃爆危险: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混合物 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 丙酮99.5%67-64-1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有不适感,就医。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食入:饮水,禁止催吐。如有不适感,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丙酮泄露现场处置方案

丙酮泄露现场处置方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乙酰丙酮泄漏现场处置方案 1事故特征 事故类型:爆炸、火灾、环保、中毒事故 事故发生地点:醋酸裂解平台 危害程度:造成装置设备损坏,现场作业人员伤害,危及社会道路上人员和车辆安全 可能出现的征兆:可燃气体报警仪报警、CO有毒气体报警仪报警 2应急组织与职责 应急处置小组: 组长:装置主管 成员:工艺员、设备员、安全员、工段长、操作人员 应急处置小组职责: ⑴发生事故时,负责报警和应急救援信息传递,事故信息向公司应急联动中心和公司领导汇报; ⑵负责应急现场内部人员、应急器材配置、应急救援人员的调动和指挥; ⑶指导员工疏散并实施事故现场的应急救援措施,救护受伤人员,清点区域内人员数量; ⑷控制和制止事故的蔓延扩大,如事故无法控制有扩大趋势应立即向上级汇报请求启动应急预案; ⑸协调事故后恢复生产工作和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

⑹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配合事故的调查; ⑺协助本方案演练的实施和方案的完善工作。 3应急处置 按照公司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程序,拨打119、120、110、总调的电话。 通知裂解控制室,立即停止乙酰丙酮生产,切断乙酰丙酮输送管道进出口阀门。必要时生产装置作紧急停车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组织人员对泄漏点周围环境予以控制。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切断火源。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少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及时按事故报告的原则向公司应急联动分中心和厂领导如实进行事故信息的报告。 如事故无法控制有扩大趋势应立即向上级汇报请求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4注意事项 使用的工具为防爆工具。

稗草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_PEPCase_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Vol .31,No .10 pp .1365-1369 Oct .,2005 作 物 学 报 ACTA AGR ONOMICA SINICA 第31卷第10期 2005年10月 1365~1369页 稗草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ase )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张桂芳 1,3  赵 明 2,*  丁在松2 张 丽1 肖俊涛 1 (1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北京100094;2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81;3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 100875) 摘 要:为揭示C 4野生植物稗草(Echino chlo a crus galli )PEPCase 的结构和功能特点,探索改善作物高光效新途径,克隆了稗草(E .crusgalli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基因(ppc )的cDNA 全长,测序及同源性比较分析结果证实,稗草ppc 的cDNA 全长为2886bp ,编码961个氨基酸(GenBank 登录号:AY251482);核苷酸序列与谷子(Setaria italica )C 3型、高粱(Sorghum bicolor )C 3-2型、玉米(Z ea mays )C 3-2型、水稻(Oryza sativa )C 3型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基因的同源率分别达94.8%、93.2%、93.0%和89.7%。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中C 末端第771位氨基酸是丙氨酸(A ),表明是一个C 3型基因。与其他植物几种不同形式PE PCase 进行的多重序列比对与系统进化分析结果也证实,此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及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所有参与对比的C 3型序列的同源性均远远高于与C 4型的同源性。与玉米、高粱C 3-2型PEPCase 的同源性分别高达96.5%、96.4%,与高粱、玉米的C 3-1型PEPCase 的同源性分别为84.3%、83.8%,而与谷子、玉米、甘蔗和高粱的C 4型PEPCase 的一致性相对较低,分别为82.2%、79.1%、77.1%和76.6%。因此进一步推论新克隆的稗草ppc 基因属于C 3-2型。对其编码的蛋白序列进行了结构域、活性位点和功能位点预测。关键词:稗草;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基因克隆与分析中图分类号:S451 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lase Gene from Ech inochloa crusgalli ZHANG Gui -Fang 1,3,ZHAO Ming 2, * ,DI NG Zai -Song 2,ZHANG Li 1,XI AO Jun -Tao 1 (1C o lleg e o f Ag ro n o my a nd Bio -te chn ol og y o f Ch ina Ag ric ultu ralUn ive rs ity ,Bei jin g 100094;2In stitu te o f C ro p Scien ces ,C AAS ,Beij ing 100081;3C ol leg e o f Life Sci enc e ,Bei jing No r mal Unive rs ity ,Beijin g 100875,Ch ina ) Abstract :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lase (PEP Case )has a variety of functions in plants .In order to eluc idate structur al and functional char ac ters of PEPCase fr om Echinochloa c rusgalli ,and searc h a ne w approach to improve crops photosynthesis ,a full -length c DNA for PEPCase was isolated from E .c rusgalli .Using the progr am of Blast on NCBI GenBank database ,the sequence pr esented a ver y high match with the genes from other plants .After alignment on ClustalW program ,the identities of the cloned fr agment with PEP Case genes fro m Se taria italica C 3-for m ,Sorghum valgare C 4-for m ,Zea mays C 4-for m and Oryza sativa C 3-form were about 94.8%,93.2%,93.0%and 89.7%,r espectively .E .c rusgalli ppc OR F is 2886bp ,enc oding 961amino acid residues .The sequence has been submitted to the GenBank database ,the acc ession number is AY251482.Alignment and phylogenetic anal ysis of the amino acid sequenc e deduced fr om the fragment and the PEPCase sequences of other plants r etrieved from GenBank were carr ied out by Clustal W pr ogra m ,which showed that the sequenc es ho mology of E .crusgalli with C 3-for m was higher than with C 4-for m .To identify amino acid residues and or domains r esponsible for C 4 C 3-specific properties ,we found the putative amino acid sequenc e contains a C 3conserved alanine at position 771,and the sequence shared a homology of 96.5%,96.4%with the C 3-2-for m PEPCase of Zea mays and Sorghum valgare ,83.8%,84.3%with the C 3-1-for m PEPCase of Ze a mays and Sorghum valgare ,and 82.2%,79.1%,77.1%,76.6%with the C 4-form PEPCase of S .italica ,Z .mays ,S .spontaneum and Sorghum valgare .In conclusion ,the cloned sequence is a C 3-2-for m of PEPCase gene fr om E .c rusgalli .The do main ,active sites and fuction sites of Echinoc hloa crusgalli PEPC pr otein are predicted .Key words :Echinoc hloa crusgalli ;Phosphoenolpyr uvate c ar boxylase (PEPCase );Gene cloning and char acterization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和发展规划(973)项目:作物高效抗旱的分子生物学及遗传学基础(2003CB114300);作物抗旱的遗传学基础 (2003CB114301)。国家研究与开发专项(863):优质、抗逆转基因新品种(系)的选育与转基因技术创新研究(JY03-B -11)。作者简介:张桂芳,女,博士,作物生理专业。*通讯作者:赵明,男,博士,作物栽培专业。Tel :010-********. R eceived (收稿日期):2004-10-20,Accepted (接受日期):2005-01-18.

废丙酮溶媒回收课题设计

正文部分: 第一部分:前言 本次课程设计的题目为“废丙酮溶媒回收过程填料精馏塔设计”。废丙酮溶媒来自于抗生素类药物“盐酸四环素”的生产过程,在二次操作中用丙酮来溶解和洗涤粗晶体,再通过结晶和过滤得到产品盐酸四环素晶体和废丙酮溶媒。在废溶媒中丙酮含量颇高,故可以通过精馏操作来回收丙酮以重复利用,这样做既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又可以减少环境污染,不但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获得可观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可谓一举多得。盐酸四环素生产过程如下图所示。 第二部分:工艺设计要求 原料液组成为丙酮为75%,水为25%(质量分数,下同),分离要求为产品中水分含量不高于0.2%,釜残液中丙酮含量不高于0.5%,废丙酮溶酶的处理量为16吨/每天(一天按24小时计算),设计条件为常压下连续精馏,进料状态为饱和液体进料,回流比自定,填料塔填料为金属环矩鞍,规格自选,计算所需物性数据可通过化工设计手册查询。 第三部分:工艺设计计算过程 1物料衡算 由废丙酮溶酶的处理量为16吨/每天可得,进料流股16 666.7/24 F kg h = =,由原料液组成为丙酮为75%,水为25%可得,进料中丙酮的摩尔分数为 10.75/58.08 0.48180.75/58.080.25/18 x = =+,水的摩尔分数为 20.25/18 0.51820.75/58.080.25/18 x ==+,可得进料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11220.481858.080.51821837.31F M x M x M =+=?+?= /g mol ,则有进料流股的摩 尔流量为666.7 17.86/37.31 F kmol h = =。 由总衡算式可得F D W =+,由丙酮衡算式可得0.750.9980.005F D W =+,代入数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活性检测试剂盒说明书 微量法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活性检测试剂盒说明书微量法 注意:正式测定之前选择2-3个预期差异大的样本做预测定。 货号:BC2195 规格:100T/96S 产品内容: 提取液:液体100mL×1瓶,4℃保存; 试剂一:液体15mL×1瓶,4℃保存; 试剂二:液体2mL×1瓶,4℃保存; 试剂三:液体2mL×1瓶,4℃保存; 试剂四:粉剂×1瓶,-20℃保存,临用前加入2mL双蒸水充分溶解待用;可分装后-20℃保存,避免反复冻融; 试剂五:粉剂×1瓶,-20℃保存,临用前加入2mL双蒸水充分溶解待用;可分装后-20℃保存,避免反复冻融; 试剂六原液:液体10μL×1支,4℃保存; 试剂六稀释液:液体5mL×1瓶,4℃保存; 试剂七:粉剂×1瓶,-20℃保存,临用前加入5mL双蒸水,用不完的试剂可分装后-20℃保存,避免反复冻融; 试剂六工作液的配制:将试剂六原液:试剂六稀释液=1μL:329μL稀释,用多少配多少。 产品说明: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EC4.1.1.31)广泛存在于植物和微生物中,是催化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与二 氧化碳反应生成草酰乙酸呈不可逆反应的酶,同时也是C4植物和CAM植物固定CO 2 的关键酶,对三羧酸循环的运转起重要调节作用。 PEPC催化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和CO 2生成草酰乙酸和HPO 4 2-,苹果酸脱氢酶进一步催化草酰乙酸和NADH 生成苹果酸和NAD+,在340nm测定NADH减少速率,计算PEPC活性。

试验中所需的仪器和试剂: 紫外分光光度计/酶标仪、台式离心机、水浴锅、微量石英比色皿/96孔UV板、可调式移液枪、研钵/匀浆器、冰和蒸馏水。 操作步骤: 一、粗酶液提取: 组织:按照组织质量(g):提取液体积(mL)为1:5~10的比例(建议称取约0.1g组织,加入1mL提取液)进行冰浴匀浆,然后,8000g,4℃,离心20min。 细菌或细胞:按照细菌或细胞数量(104个):提取液体积(mL)为500~1000:1的比例(建议500万细胞加入1mL提取液),冰浴超声波破碎细胞(功率300w,超声3秒,间隔7秒,总时间3min);然后8000g,4℃,离心20min,取上清置于冰上待测。 二、测定步骤: 1、分光光度计/酶标仪预热30min以上,调节波长至340nm,蒸馏水调零。 2、工作液的配制:按体积比试剂二、试剂三、试剂四、试剂五、试剂六工作液、试剂七=15:15:15:15:19:19 的比例混合。工作液现用现配。 3、操作表: 试剂名称(μL)测定管空白管 试剂一9090 工作液9090 样本20- 蒸馏水-20 在微量石英比色皿/96孔UV板中分别加入上述试剂,充分混匀后于340nm处测定10s时的吸光值A1,迅速置于30℃水浴或培养箱5min(酶标仪有控温功能可将温度调至30℃),拿出迅速擦干测定310s时的吸光值A2,计算△A测定管=A1测定-A2测定,△A空白管=A1空白-A2空白,△A=△A测定管-△A空白管。空白管只需做一次。 三、PEPC酶活计算:

最新丙酮安全技术说明书

最新丙酮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丙酮;二甲(基)酮;阿西通;2-丙酮 化学品英文名:acetone;Dimethyl ketone 推荐用途:是基本的有机原料和低沸点溶剂。 限制用途:无资料 企业名称: 生产企业地址: 邮编:传真: 企业应急电话: 电子邮件地址: 技术说明书编码: CAS No.67-64-1 生效日期: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2,皮肤腐蚀/刺激-2,急性毒性-经口-4,对水环境的危害-长期4,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信息: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 引起皮肤刺激;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工作场所禁止吸烟。 事故响应: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 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 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 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 上撤离。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灭火。 安全储存: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 废弃处置:用焚烧法处置,把倒空的容器归还厂商或在规定场所掩埋。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出现乏力、恶心、头痛、头晕、易激动。重者发生呕吐、气急、痉挛,甚至昏迷。对眼、鼻、喉有 刺激性。口服后,先有口唇、咽喉有烧灼感,后出现口干、呕吐、昏迷、 酸中毒和酮症。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该品出现眩晕、灼烧感、咽炎、支气管炎、乏力、易激 动等。皮肤长期反复接触可致皮炎。 环境危害:无资料。 燃爆危险: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 纯品混合物 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 丙酮99.5%67-64-1

丙酮消防措施

溶剂回收站应急处理规程 1、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盒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2、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4、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其与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裂开和爆炸的危险。 5、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6、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7、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沙土。用水灭火无效!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口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沙土或其他不然材料吸附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

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体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手机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碱内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原理火种、热源。库房温度不宜超过26℃。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分开存放,切记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核实的收容材料。

丙酮回收活性炭与甲苯回收活性炭的区别

丙酮回收活性炭与甲苯回收活性炭的区别 不同种类的活性炭内孔微结构的区别,是不同活性炭对不同溶剂具有相对选择性的原因,活性炭孔结构决定于原料、生产工艺等因素,如孔径再造、表面化学改性等。活性炭产品主要指标有孔径及其分布、容积率、强度和灰分等,是选用活性炭依据,吸附小分子量VOCs (如丙酮、苯)时,选择平均孔径相对较小的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吸附较大分子量、直链型VOCs(如汽油)时,选择平均孔径大且孔径分布大的活性炭。活性炭灰分低且强度高,则耐热胀冷缩性要好,不容易粉化,经久耐用。 丙酮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8.08,分子直径为0.556纳米。相对密度(d25)0.7845。熔点-94.7℃。沸点56.05℃。 甲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2.14,分子直径为0.65纳米。相对密度(d25)0.866。熔点-94.7℃。沸点110.6℃。 丙酮回收专用活性炭:本系列产品系为丙酮回收装置系统设计,对碳氢化学物质具有极好的吸附作用,为丙酮挥发回收装置配套的专用活性炭,具有工作容量大,脱附性能好、气体流动阻力小、比重轻等特点,可根据用户要求提供不同规格。

主要指标: 鑫森特种专用活性炭单位丙酮回收活性炭CTC 吸附值% >100% 丙酮吸附 adsorption % >45% 甲苯吸附 碘吸附值Iodine adsorption Mg/g 1100-1300 表观密度 Bulk density g/ml 0.33~0.42 强度Hardness % >95% 灰分Ash % <7 水分Moisture content % <5 粒度 Particle size mesh 3-4mm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检测试剂盒(PEP比色法)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检测试剂盒(PEP比色法)简介: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lase, PEPC)是C4植物和CAM植物固定CO2的关键酶,为催化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草酰乙酸呈不可逆反应的酶,在植物和细菌中广泛存在,在动物及丝状霉菌中缺乏此酶。大肠杆菌中的酶分子量约36万的四聚体,可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可为乙酰辅酶A活化,可受天门冬氨酸抑制。此酶是变构酶,主要功能为供给三羧酸循环以草酰乙酸,另外也与C4植物光合二氧化碳固定反应(C4二羧酸循环)及景天科植物的苹果酸形成(景天酸代谢)等有关。 Leagene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检测试剂盒(PEP比色法)检测原理是利用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为一种的酶显色底物,在弱碱条件下,PEPC催化PEP,形成草酰乙酸(OAA),OAA在MDH催化下被NADH还原为苹果酸(Mal)。在碱性条件下每吸收1分子CO2伴随1分子NADH氧化,通过分光光度比色法(分光光度计)测定处吸光度的变化,计算出NADH的消耗速率进一步推算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活性水平。该试剂盒主要用于检测植物样本、血清等中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活性。该试剂盒仅用于科研领域,不宜用于临床诊断或其他用途。 组成: 自备材料: 1、研钵或匀浆器 2、离心管或试管 3、低温离心机 4、恒温箱或水浴锅 5、比色杯编号 名称TE0453 50T Storage 试剂(A): PEPC Lysis buffer 500ml 4℃避光试剂(B): PEPC Assay buffer40ml 4℃ 试剂(C): PEP Solution 3.5ml -20℃ 试剂(D): MDH Solution 3.5ml -20℃ 试剂(E): NADH 2支-20℃ 使用说明书1份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二〇〇六年二月

目录 表1-001 乙炔气 (1) 表1-002 氧气 (2) 表1-003 二氧化碳 (3) 表1-004 氢气 (4) 表1-005 氩气 (5) 表1-006 甲烷 (6) 表1-007 四氢噻吩 (7) 表1-008 活性炭 (8) 表1-009 三乙胺 (9) 表1-010 硫代磷酰氯 (10) 表1-011 硫黄 (11) 表1-012 甲胺磷 (12) 表1-013 多聚甲醛 (13) 表1-014(附表1-3)甲缩醛 (14) 表1-015 黄磷 (15) 表1-016 氯 (16) 表1-017 三氯化磷 (17) 表1-018 甲醇 (19) 表1-019 液碱 (20) 表1-020 氨水 (21) 表1-021 硫酸二甲酯 (22) 表1-022 甲胺磷 (23) 表1-023 液氨 (24) 表1-024 氯仿 (25) 表1-025 二氯乙烷 (26) 表1-026 二硫化碳 (27) 表1-027 甲苯 (28) 表1-028 盐酸 (29) 表1-029 氯甲烷 (30) 表1-030 硫酸 (31) 表1-031 二甲苯 (33) 表1-032 醋酸酐 (34) 表1-033 多聚甲醛 (35) 表1-034 草甘膦 (36) 表1-035 稻瘟灵 (37) 表1-036 异丙胺 (38) 表1-037 漂白粉 (39) 表1-038 氯化氢 (40) 表1-039 氰化氢 (41) 表1-040 氰化钠 (42) 表1-041 氯乙酸 (43)

表1-043 丙烯腈 (45) 表1-044 氧化亚铜 (46) 表1-045 四氯化锡 (47) 表1-046 四氧化三铅 (48) 表1-047 三氯化铝(无水) (49) 表1-048 松香水 (50) 表1-049红丹油性防锈漆 (51) 表1-050 酚醛树脂 (52) 表1-051 硫磺粉(补充) (53) 表1-052 一乙胺 (54) 表1-053三聚氯氰 (55) 表1-054 三氯乙烯 (57) 表1-055 磷酸 (58) 表1-056 四丁基锡 (59) 表1-057 柴油 (60) 表1-058 对氨基苯酚 (61) 表1-059 醋酸乙酯 (62) 表1-060 对氯硝基苯 (63) 表1-061 氮气 (64) 表1-062莠去津 (65) 表1-063 扑草净 (66) 表1-064 八氯二丙醚 (67) 表1-065 硫化钠 (68) 表1-066 异丙醇 (69) 表1-067 丙酮 (70) 表1-068 二氯丙烷 (71) 表1-069 环己酮 (72) 表1-070 乙酸异戊酯 (73) 表1-071 锌粉 (74) 表1-072 乙醇 (75) 表1-073 次氯酸钠溶液 (76) 表1-074 石脑油 (77) 表1-075 双环戊二烯 (78) 表1-076 乙酸丁酯 (79) 表1-077 双氧水 (80) 表1-078 丙烯酸丁酯 (81) 表1-079 丙烯酸 (82) 表1-080 苯乙烯 (83) 表1-081 过硫酸铵 (84) 表1-082 过硫酸钾 (85) 表1-083 丙烯酰胺 (86) 表1-084 甲醛 (87) 表1-085 甲基丙烯酸甲酯 (8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