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与东方文化word资料5页
21世纪东方文化倔强前行共6页文档

21世纪东方文化倔强前行在近代人类的几百年的快速发展中,西方文化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历史上一直以来到清?乾隆时期,中国文化和科技在世界上都还占有领导地位。
从明朝末年,西方文化中的天主教就开始传入中国,至今已有几百年了。
伴随西方资本主义的科技革命给人类带来了物质文明的巨大进步,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人类对环境的掠夺破坏以及在巨大物质利益欲望引诱下人类伦理道德的缺失。
如果听任这些负面“灾难”继续发展,就会威胁到人类的长期生存与可持续的发展。
科技革命推进了西方文化在全世界的传播与发扬,为强国我们学习西方科技,学习西方文化甚至是全盘接受,毫无疑问,西方文化打开了我们的眼界,引领我们走向世界。
就在这过程中它的缺陷也逐渐暴露出来,同时我们也不得不去思考这样一问题:狭义的我们如何看待(重新认识)自己的文化,进而我们的东方文化应怎样做出她对人类应有的贡献。
新时期我们的文化要有一种新的生命力。
中国政治家李大钊在《东西文明之根本异点》一文中认为,东洋文明是精神的 ,西洋文明是物质的;东洋文明是灵魂的,西洋文明是肉体的。
[1]印度著名思想家和诗人泰戈尔有一段精辟的论述: 东方是精神文明,而西方是物质文明,东方是人道的,而西方是科学的;东方的目的在生长,而西方的目的在获得,拼命争取力量,不尊重美与真;东方的基础是社会,国家可以灭亡,社会仍然会存在,而西方的基础是国家,国家就是一切,所有问题都由国家来解决;东方是集体享受,个人工作,而西方是个人享受,集体工作;东方是异中求同 ,在错综复杂中建立协调,而西方只讲行动,讲速度,不讲和谐、协调和韵律等等[2]。
现时代经济快速发展,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化教会了我们如何从大自然中最大限度的获得,其文化则大体为这种“虏掠”提供以“其所以如此然者何”。
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大自然就像是一头被训打的猛兽不断发出威胁的“吼叫”。
要深入解决这样的社会问题,我想应从文化着手。
东方文化则素来讲究“天人合一”,可持续这样一个理念,当然东方文化不是只有这样有限个优秀的理念,而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样一个课题:我们如何融合各文化以达到优势互补。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与互补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与互补纵观一万年,横扫褚世纪,人类何尚不讴歌自己灿烂的文化历史。
人类有三大文化体系----西方文化及亚非欧链接地带的伊斯兰文化与东方文化。
前二者文化同源而又截然不同,后者自成体系。
前者宗教文化敬拜天主与安拉---神,后者崇拜圣贤----智慧之人;西方文化最初归属于古腊文化,(最后发现犹太人的文化才是其根基,上帝带来的福音仅仅公元元年。
是地中海沿岸的阿拉伯与犹太人创造了西方的文明史;是两河流域的伊拉克人祖先为他们点燃了文明的烛光;)东方文化崇拜祖先,尊重先贤,历代战乱从不毁坏孔子故里,黄帝陵等;然而两次美国发动的以捍卫民主和人权为由的先发制人战争(现代十字军战争),几乎毁灭了古老的两河文化!带去了民主吗??靠掠夺为目的扩张文化行吗,纯属强盗逻辑!古罗马百万大军横扫地中海沿岸各公国,数百年后毁于自虐;特别是罗马教皇、西欧封建领主和城市富商向地中海地区发动的与伊斯兰教之间的十字军东征战争,表面上是两种宗教信仰的争斗,实际上是基督教教会的统治阶层,利用和煽动民众的宗教热情,为他们的财富和权利进行的侵略战争,是完全违背基督教教义的政治行为。
但必须看到它对欧洲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却有着长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仅限于它为中世纪时的欧洲基督教各王国的内战找到了一托词,十字军东征使得欧洲大陆以及近现代发达的西方各国走上了一条充满扩张意义的世界主义道路奠定了理论基础;西方文化属阳,阳极必衰,现代美国“单边主义”的失败标志“文明冲突理论”的终结;东方文化属阴,阴极必盛,这是自然之规律。
成吉思汗崇尚武力,数年内横扫欧亚,其疆域何其广大,然而数十年便分崩离析,自今“黄祸”在西方社会仍挥之不去,谓之“中国威胁论”;近代如日本军国主义武力扩张,这位昔日儒家的学生,一直享受唐宋文化的眷顾。
自“明治维新”始,近百年由于完全西化,物欲横流,也崇尚强盗逻辑瓜分中国.....。
时过境迁,若非地缘关系岂不早已是大中华民族的一份子?!侵入中国的蒙满等强力民族难道不是自觉溶入了华夏文明了吗!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下...”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不以兵势雄视天下,这是东方文化的博大胸怀。
东方文化知识点总结

东方文化知识点总结东方文化,是指主要指东亚地区的文化,包括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传统文化。
东方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影响深远。
下面我们就来总结一下东方文化的一些知识点。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始于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信仰、中医养生、武术、书法、绘画等等。
1. 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主流哲学思想,强调仁爱、礼治、忠孝、孝道等观念,强调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影响深远,对中国社会政治、伦理道德和家庭关系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2. 道家思想道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的另一主要哲学思想,其主要内容是以“道”为中心,追求自然与宇宙的最高境界,主张“无为而治”,注重个人修养与内心平静。
3. 佛教信仰佛教是中国传统的重要宗教之一,佛教思想的传入对中国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佛教的中心理念是“解脱生死”,弘扬慈悲之心。
4. 中医养生中医养生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强调“阴阳平衡”、“五行调和”,讲究养生保健,强调预防胜于治疗。
5. 武术武术是中国传统的体育运动,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包括太极拳、武当剑、八卦掌等多种流派,注重内外兼修,强调身心合一,对人体健康有益。
6. 书法、绘画中国传统书法和绘画历史悠久,为中国文化瑰宝,书法强调笔墨纸砚之美,绘画注重意境和笔墨技法,传统绘画风格独特,有水墨山水、花鸟、人物等多种类型。
二、日本传统文化日本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充满着东方智慧和优美的艺术表现形式,包括茶道、日本园林、武士文化、歌舞伎、浮世绘等。
1. 茶道茶道是日本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从容淡泊、内心宁静,注重仪式感和礼节,对个人修养有很大的帮助。
2. 日本园林日本园林是日本传统建筑艺术的代表,注重构图与景色的结合,造园风格独特,强调自然与和谐。
3. 武士文化武士文化是日本传统文化的瑰宝,武士精神强调忠诚、勇敢、荣誉,对于日本的历史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传统文化与21世纪

2. 「身」與「心」 的聯繫性 3. 「個人」與「社會」的聯繫性
3:2 「自然」與「人文」的聯繫性
《孟子‧公孫丑上‧2》〆
「敢問何謂浩然之氣〇」
曰〆「難言也。其為氣也,至大至剛, 以直養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閒。其 為氣也,配義與道々無是,餒也。是 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 不慊於心,則餒矣。」
3:3 「身」與「心」的聯繫性
《孟子‧盡心上‧38》 〆
「形色,天性也々 惟聖人,然後可以踐 形。」
「身」與「心」的聯繫性
3:4 「個人」與「社會」的聯繫性
《孟子‧公孫丑上‧6》〆
「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 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苟能充之, 足以保四海々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 母。」
3:4 「個人」與「社會」的聯繫性
3:6 「聯繫性思維方式」,不僅貫通 於古代中國的宇宙論和心性論 , 影響亦及於政治論
《禮記〄大學》〆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々欲治其國者, 先齊其家々欲齊其家者,先脩其身々欲脩其身者, 先正其心々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々欲誠其意者, 先致其知々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 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脩,身脩而 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自天 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脩身為本。其本亂而末 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 也〈
3:2 「自然」與「人文」的聯繫性
《孟子‧盡心上‧1》〆
孟子曰〆「盡其心者,知其性也。 知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 性,所以事天也。殀壽不貳,修身 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來源: 《孟子》 ,蔡志忠漫畫
3:3 「身」與「心」的聯繫性
人的「身」與「心」之間構成一種 互相滲透的有機聯繫〆
21世纪东亚的文化交流(论文)

21世纪东亚的文化交流1999年第三次10+3领导人会晤所发表的《东亚合作联合声明》,曾经明确地将文化列为东亚合作的八个重点领域之一。
十年来在东亚各国的共同努力下,10+3合作机制框架下的文化交流渠道不断拓宽,内容日渐丰富,东亚区域文化交流与合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加强对东亚地区文化交流,深化与东亚各国的文化合作,历来是中国对外文化工作的战略重点和优先方向,让我们关注这样的现实。
第一,东亚是与我国文化交流最活跃的地区,仅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每年与中国各类文化交流项目的总量就多达1000起左右。
第二,东亚是与我国高层文化往来最为密切的地区,东亚国家与中国之间的文化高官互访一直居于前列。
第三,东亚还是与中国启动区域文化合作最早的地区。
自2003年首届10+3文化部长会议在吉隆坡举行,创建10+3文化部长会议机制开始,东亚各国就主动推进区域的文化合作。
在2005年8月举行的第二届10+3文化部长会议上签署了《中国-东盟文化合作谅解备忘录》,这是中国与世界区域组织间签订的第一个文化合作文件。
2006年和2007年,中国文化部连续举办了两届“中国-东盟文化产业论坛”和“10+3文化人力资源研讨班”,加强了与东亚各国文化官员和专家间的交流。
2008年1月,中国代表团在“第三届10+3文化部长会议”上,提出制定《中国-东盟文化交流执行计划》的倡议,得到了各国代表的支持。
同时,中国文化部还通过10+3文化高官会、东亚文化网络会议等对话机制与各国文化高官、专家、艺术家开展了多层面的对话与交流。
为搭建一个包括东亚地区在内的亚洲国家集中展示各自文化艺术成果的平台,向世界展示全新的、整体的亚洲文化形象,中国于1998年创办了首届亚洲艺术节,一年一度的亚洲艺术界,为亚洲艺术家充满展示亚洲艺术的风采和魅力提供了良好的舞台。
我们借助这个平台积极地推进东亚各国文化交流与合作。
2005年11月,中国文化部在广东佛山举办的第七届亚洲艺术界上,同期举办了包括东盟、中日韩各国在内的23个亚洲国家文化部长和文化官员出席的亚洲文化部长论坛,并共同签署了《佛山宣言》。
东西方文化 PPT

数字
为了帮助记忆,先民们发明了记事 的方法,主要有结绳、刻木和刻划
云南独龙族就以结绳的方法来记时 间:小结为一天,大结为十天。独龙族 人远行,用结绳计算时间,每走一天, 打一个结。若与朋友约定几天后相会, 即在一根绳上打几个结,每过一天,解
阿拉伯数字(0、1、买的VIP时长期间,下载特权不清零。
100W优质文档免费下 载
VIP有效期内的用户可以免费下载VIP免费文档,不消耗下载特权,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
部分付费文档八折起 VIP用户在购买精选付费文档时可享受8折优惠,省上加省;参与折扣的付费文档均会在阅读页标识出折扣价格。
《荷马史诗》 作者:(古希腊)荷马 成书时间:
公元前9世纪至前8 世纪,形成演唱本史诗 形式;
公元前6世纪成为文 学定本;
公元前3世纪至前2 世纪,整理成今本。
《荷马史诗》
内容:《伊利亚特》 《奥德赛》
评价: 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学名著, 它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是 研究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
如果有人告诉你, 他不用借助任何外力就 可以在天空中自由翱翔, 你会相信吗?
阅读页去广告
VIP有效期内享有搜索结果页以及文档阅读页免广告特权,清爽阅读没有阻碍。
多端互通
抽奖特权 福利特权
其他特 VIP专享精彩活动
权
VIP专属身份标识
VIP有效期内可以无限制将选中的文档内容一键发送到手机,轻松实现多端同步。 开通VIP后可以在VIP福利专区不定期抽奖,千万奖池送不停! 开通VIP后可在VIP福利专区定期领取多种福利礼券。 开通VIP后可以享受不定期的VIP优惠活动,活动多多,优惠多多。
服务特 权
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21世纪:东方文化倔强前行

之间 的相互依赖性 日 益提 高。在这样的社会历史背景下 ,西 方形而上学的分析思维模式 已经难以指引这会发展的方向, 而它的对立面东方的寻求整体 的综合 的思维模式必 将取而代 之。著名哲学家康德曾强调 “ 综合 比分 析更 为重要 , 更为根 本 。”早在二千 三百年前 ,希腊 的亚里士 多德 就道 出了 “ 全
大钊在 《 东西 文明之根本异点 》 一文 中认为 , 洋文明是精 东 3 . 的思 维模式难有 突破 。季羡林先生认 为,东西方 分析 神的 , 西洋文 明是物质的; 东洋文 明是灵魂 的, 西洋文 明是 肉体 思维方式 的不 同是21 世纪西方文化让 位于东方文化 的根本原 的。Ⅲ 印度著名思想家和诗人泰戈尔有一 段精辟 的论述: 东方 因。『 3 在西方 ,从伽 利略 以来 的4 0 中 。西方 的 自 0年 然科 学 是精神文 明, 而西方是物质文 明, 东方是人道的, 而西方是科 学 走 的是一条分析 的道路 , 分越细 ,现在 已经分到层子 ( 越 夸 的; 方的 目的在生长, 东 而西方 的 目的在获得, 拼命争取力量 , 不 克 ),而且有人认为分 析还 没有到底 ,还能往下分。东方人 尊重美 与真; 东方的基础是社会, 国家可 以灭亡, 社会仍然会存 则是 综合 的思维方 式 。西方 的哲 学思维 是只 见树 木不见 森
在, 而西方 的基础是 国家, 国家就是一切 , 所有问题都 由国家来 林 ,只从个别细节上穷极分析 ,而对这些字节只见的联 系则 解决; 东方是集体享受, 个人工作, 而西方是个人享受, 集体工作; 缺乏宏观的概括 ,认为事物都是一 清如水 。而实际情况并非
东方是异中求 同 , 在错综复杂 中建立协调, 而西方只讲行动, 讲 如此。世界 是一个 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 ,每一个个体都不是 速度, 不讲和谐 、协调和韵律等 等 。 1 独立存 在的。东 方的综 合的思维方式从整体 着跟 。从事物之 现时代 经济快 速发展 ,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化教会了我们 间的联 系着 眼,更 合乎客观事物存在 的辩证法 的规律 。在科 如何从大 自 中最大 限度 的获得 ,其 文化则大体为这种 “ 然 虏 技迅速发展信息社会 ,人 们之间的联系 日益 紧密 ,各个 国家 掠 ”提供 以 “ ‘ 其所 以如此然者何 ”。沿着这条 道路走 下去 , 大自 然就像是一头被训打的猛兽不断发 出威胁 的 “ 吼叫”。
21世纪东方文化倔强前行

21世纪:东方文化辉煌的时代摘要:目前,世界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各国面临的主要课题。
在21世纪,但依靠西方的价值观念来判断事物是不行的,而充满经济活力的亚地区的东方文化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西方资本主义的物质文明给人类带来了很大福利,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灾难,威胁到人类的生存,而只有借助东方文化,在西方文化的基础上用东方文化的综合思维方式,我们才能解决这些问题,维护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关键词:21世纪;东方文化;西方文化自从人类以来,世界文明可可分成四大体系:中国文化,印度文化,伊斯兰的选择文化及欧美文化。
日本、韩国、朝鲜、越南文化均属于中国文化圈,从希伯来直到现在的穆斯林文化为伊斯兰的选择文化圈,加上印度文化圈,这三者可总陈为东方文化;而从古希腊知道今天的欧美文化,可称为西方文化,期间并无其他第三种文化。
在人类的几百年的快速发展中,西方文化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从前几个世纪来看,中国文化在世界上占领导地位,到明朝末年,西方文化自天主教传入起,至今几百年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物质文明给人类带来了很大的福利,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灾难,如癌症、艾滋病、淡水资源缺乏、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的破坏等。
这些灾难中任何一个解决不了,就会威胁到人类的长期生存与发展。
虽说任何事物的存在或发展都有两面性,有利也有弊,但是对西方文化而言,长久发展下去,种种弊端会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中国政治家李大钊在《东西文明之根本异点》一文中认为,东洋文明是精神的,西洋文明是物质的;东洋文明是灵魂的,西洋文明是肉体的。
①印度著名思想家和诗人泰戈尔有一段精辟的论述: 东方是精神文明,而西方是物质文明,东方是人道的,而西方是科学的;东方的目的在生长,而西方的目的在获得,拼命争取力量,不尊重美与真;东方的基础是社会,国家可以灭亡,社会仍然会存在,而西方的基础是国家,国家就是一切,所有问题都由国家来解决;东方是集体享受,个人工作,而西方是个人享受,集体工作;东方是异中求同,在错综复杂中建立协调,而西方只讲行动,讲速度,不讲和谐、协调和韵律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世纪与东方文化
西方文化一统天下的局面正在面临挑战,21世纪将是世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
如果说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奇迹和中国的改革开放提起了人们对东亚儒教文化圈的重视的话,9?11事件以来一连串的世界局势则表明解决人类的文明冲突,以暴易暴是没有出路的,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对话才是解决的唯一途径。
东方文化能否立足于其深厚的根基,找出其生长点,适时地抓住时代赋予的机遇进行重构,以对21世纪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贡献。
一、21世纪:东方文化的时代
9?11事件绝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宗教冲突。
早在1973年,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先生就在他的名著《历史研究》中预言到这种冲突的不可避免性。
他还断言,西方文化不可能从这种冲突中自我解脱。
解药只能在东方,在中国,在中国的文化。
汤因比先生不是一个武断的预言家。
他倾毕生精力研究人类文明史,总结了人类史上存在过的33种不同的文明形态,指出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规律和必然前景,写成了12卷的巨作《历史研究》(1961年)。
为了使人们方便了解,将其巨著缩写成两卷本的《人类与大地母亲》和《历史研究》。
前者概述了人类的历史,后者则是对人类文明史的哲学判读,句句箴言,语重心长。
尤其重要的是,汤因比先生祖承西方,然而,他能超越文化的情感,立于哲学使命之高度,追随逻辑的轨迹将人类文明的希望之路指向东方。
从人类的全部历史来看,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关系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到了21世纪,三十年河西的西方文化将逐步让位于三十年河东的东方文化,人类文化的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1.东西方文化的基础的最根本差别在于思维方式不同。
东方的思维方式是综合;西方的思维特点是分析。
我们的一切文明、一切文化现象甚至科技不同于西方。
三十年河西要过去了,我们就像接力赛一样,在西方文化的基础上,接过这一棒,用东方文化的综合思维方式解决这些问题,去除掉这些弊端。
所谓综合,就是“整体观念、普遍联系”。
西方的哲学思维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从个别细节上穷极分析,而对这些细节之间的联系则缺乏宏观的概括,认为一切事物都是一清如水,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2.西方形而上学的分析已快走到尽头,而东方的寻求整体的综合必将取而代之。
以分析为基础的西方文化也将随之衰微,代之而起的必然是以综合为基础的东方文化。
“取代”不是“消灭”,而是在过去几百年来西方文化所达到的水平的基础上,用东方的整体着眼和普遍联系的综合思维方式,以东方文化为主导,吸收西方文化中的精华,把人类文化的发展推向一个更高的阶段。
或许21世纪将是东方文化的时代。
客观规律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愿望而转移的。
二、文化建设成为时代强音
如果把整个20世纪分作两半,我们会看到20世纪上半叶,国际竞争的中心是军事竞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谁的武器更先进,谁的军队更强大,谁最后就是赢家,谁就成为国际体系中占据优势地位的强国。
但是到了20世纪中叶以后这个主战场转移了,就是在不再发生国际性的世界大战的格局之下,各国竞争的主战场转战到了经济。
但是到了21
世纪之后一个新的趋势开始出现了,这就是所谓文化引领时代趋势开始出现。
1.从历史视角看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性。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在文化上中国对西方最大的贡献之一是科举制文化,1835年英国人英格尔斯:“我们现在在东印度公司已经采用中国人的考试办法来选拔人才了。
如果哪一天,我们全英国也能够采用这种办法来选拔、考选我们的官员,那么对英国甚至对整个欧洲社会产生的正面作用和影响,将要大于火药和指南针。
”中国文化的影响遍及世界:在库姆伊朗最古老的图书馆馆长马拉什为代表团讲解时特别谈到公元13世纪左右中国的印刷术传入伊朗,古兰经的写作进入纸张时代,传播范围大大增加,伊朗人民非常感谢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
2.文化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发挥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革命战争年代,党十分高度重视群众的文化生活,积极鼓励文艺歌曲创作。
《古田会议决议》:由“各政治部负责征集并编制表现各种群众情绪的革命歌谣,军政治部编制委员会负督促及调查之责”;在建设时期,积极支持大型歌舞历史剧创作,使广大群众牢记党领导革命建设事业,坚持艰苦奋斗的历史;在改革时期,我们党更加重视文化的作用,邓小平:“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3.文化的基本功能。
文化之功在“化”。
建设精神文化,融化于心,同心;建设制度文化,固化于志,同德;建设行为文化,默化于行,同步;
建设物质文化,转化于力,同力。
以文化人,文化如水。
文化之能在“力”。
无形文化力,有形生产力。
无形软实力,有形竞争力。
精神文化具有引领功能,产生吸引力。
制度文化具有激励功能,产生凝聚力。
行为文化具有导向功能,产生生命力。
物质文化具有生产功能,产生竞争力。
三、关于近代中国文化之思考
部分中国人因为近代中国落后了,就以为中国历来落后,且把落后全部怪罪到中国传统文化上,如此又如何解释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的繁荣昌盛呢?
先进文化符含人类发展方向,体现社会发展要求,代表社会大多数成员的根本利益,反映时代发展潮流的文化。
现代文化的主要内核:爱国、崇文、厚德,中华传神的合理撷取,同时也与当代精神结合。
今天要发扬光大东方文化核心价值观,对当下人们所关注的社会问题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的一种具有指导当今时代发展需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针对当今社会经济政治及生态建设中出现的一些新的问题。
中国30多年以来,虽然经济等方面取得发展,但却存在一些重大缺失,比如中国人曾经具有的内圣外王的精神,也没有得到真正发挥;吾日三省吾身的儒家精神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更被荡涤得所剩无几。
中国在整体的社会发展中,遇到很多新的道德问题。
比如老人倒地无人敢搀扶,孩子在车轮下被反复碾压无人愿救援。
要把思想文化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动力。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多元文化并存的地区,周边分别与8个国家接壤。
只有思想文化上同心同
德,奋斗目标上才能同心同向,实践行动上才能同心同行。
从根本上讲,就是要通过现代文化引领,从思想文化层面解决推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精神动力问题。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践行新疆精神。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于深化改革和全面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等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各行各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
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2、未必钱多乐便多,财多累己招烦恼。
清贫乐道真自在,无牵无挂乐逍遥。
3、处事不必求功,无过便是功。
为人不必感德,无怨便是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