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仁县板栗栽培技术与管理
板栗树的栽培方法

板栗树的栽培方法板栗是一种常见的落叶乔木,其果实富含营养,深受人们喜爱。
栽培板栗树需要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下面将从选择品种、土壤要求、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详细介绍。
一、选择品种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板栗品种非常重要。
在选择时要考虑品种的耐寒性、抗病虫害能力、产量和果实质量等因素。
常见的板栗品种有富硒、鸡心、马栗等。
选择适合自己的品种可以提高栽培的成功率。
二、土壤要求板栗喜欢生长在酸性或中性土壤中,pH值在5.5-7之间。
土壤应具有良好的排水性和保水性,避免积水或干旱。
在栽培前可以进行土壤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合理施肥和改良土壤。
三、栽培技术1. 种子处理:将板栗种子放入温水中浸泡24小时,然后将浸泡后的种子放入湿润的沙土中,进行发芽处理。
发芽期为10-15天。
2. 选址:选择光照充足、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栽培,避免过于阴湿或过于干燥的环境。
3. 种植:将发芽的种子移植到育苗盆中,培养出幼苗后再移植到固定的地块上。
栽植时要注意株距,一般为5-6米。
4. 喂养:在幼苗期要进行适当的施肥,保证植株的养分供应。
可以选择有机肥或复合肥进行施用。
5. 管理:及时修剪植株,促进侧枝的生长和疏枝,有利于树冠的形成和通风透光。
定期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积水。
6. 病虫害防治:板栗易受到炭疽病、锈病和蚜虫等病虫害的侵袭。
可以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如合理轮作、喷洒防病虫的药剂等。
四、病虫害防治1. 炭疽病:炭疽病主要发生在果实上,可导致果实腐烂。
预防措施包括合理施肥、保持树冠通风透光、及时清除病果、定期喷洒杀菌剂等。
2. 锈病:锈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可导致叶片变黄、枯萎。
预防措施包括定期修剪树枝、及时清除病叶、喷洒杀菌剂等。
3. 蚜虫:蚜虫喜欢吸食板栗的汁液,可导致叶片卷曲、生长受阻。
预防措施包括定期喷洒杀虫剂、增加天敌等方式。
总结:以上是板栗树的栽培方法,通过选择适合的品种、合理改良土壤、精心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可以提高板栗的产量和果实质量。
板栗的栽培与管护

板栗的栽培与管护板栗的栽培与管护板栗系壳斗科著名优良干果树种。
我国人民有数千年的栽培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它在我国人民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板栗营养丰富,味美可口。
可鲜食、炒食、煮食和制作各种点心、菜肴。
具有甜、香、糯的特点,而且还有治脾补肝、强身健体的功能,因而驰名中外,在国际市场上称为中国甘栗。
产地群众称它为铁杆庄稼。
一、特性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
板栗系阳性树种,喜光,根深,树冠开展。
对土壤要求不严,微酸性,以ph4.6—7.5为宜,以土层深厚肥沃、湿润而排水良好的砾质壤土生长最为有利。
板栗树高20米左右,树皮不规则深纵裂;小枝密被灰白色绒毛,叶长椭圆形至长椭圆状披针形,长9—18厘米,宽4—7厘米,下面被灰白色星状毛及绒毛;雄花序长9—20厘米,雌花多生于雄花序基部,常3朵集中生于总苞内,壳斗球形,刺上有星状毛,坚果2—3粒,径2—3厘米,常一侧或两侧近扁平,暗褐色,每年5—6月开花,9—10月果熟。
枝条分发育枝、结果枝、结果母枝、雄花枝、徒长枝等不同类型。
发育枝:由叶芽和稳芽发育而成。
生长健壮,是形成树冠骨干枝的基础;结果枝:从母树上抽生的当年新生枝,着生雌雄花,开花结果的称结果枝;结果母枝:着生混合芽的枝条为结果母枝,由其顶端的几个混合芽抽生结果枝,下部芽抽生发育枝和雄花序,靠近基部的数芽不萌发;雄花枝:由不完全混合芽抽生的枝条,只着生雄花序;徒长枝:隐芽和叶芽受刺激后,萌发抽生的长而直立的新梢。
其中近主干处萌生的新梢长势旺,不易转变为果枝,而主侧枝中上部萌生的新梢,长势慢,2—3年即可转化为果枝。
徒长枝在幼树上发生较多,可选一部分为树干骨干枝;而老树上发生较少,是更新复壮的好枝条。
二、栽培技术苗木的优劣直接影响栽培成活率、幼树的生长及结果,因此发展板栗生产时一定要注意苗木质量,培育优质壮苗。
嫁接繁育技术:嫁接可以保持优良品种的特性,而且能提早结果。
砧木选用1—4年生,粗4厘米左右的板栗、锥栎实生苗。
板栗丰产栽培技术

板栗丰产栽培技术板栗是一种果实丰满、颗粒饱满的坚果,深受人们喜爱。
在我国,板栗栽培历史悠久,而且栽培面积广泛。
板栗丰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地、整地、造林、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本文将详细介绍板栗丰产栽培技术。
首先,选地是板栗栽培的重要步骤。
板栗偏爱稍酸性土壤,对土壤要求不高。
但要注意选择有良好排水性的土壤,避免水涝和积水现象。
此外,板栗树对气候的适应性强,比较耐寒,但在南方炎热地区要避免高温对树木的伤害,因此选择适宜的气候条件也是必要的。
其次,整地是为了保持土壤肥力和良好的透气性。
在整地过程中,需要将地表的杂草和树根彻底清除,然后深松土壤,使空气和水分更好地渗透到土壤中。
这样可以为板栗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接下来是造林工作。
在板栗栽培中,选择合适的树种和苗木质量非常重要。
板栗的主要品种有威严、丰产和秋魅等。
选择好品种后,可以选择育苗或购买苗木栽种。
在板栗的栽种过程中,要注意栽植距离和株行间距的确定,通常株距为5-6米,行距为6-7米。
为了保证树苗的生长良好,还可以在树坑中加入沙土、腐熟有机肥料等改良土壤。
施肥是板栗丰产栽培的关键步骤,它对板栗的生长和产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板栗的不同生长阶段,施肥的方法和肥料的类型也有所不同。
在板栗树发芽初期,可以施加适量的氮肥,促进新梢的生长。
进入生长季节后,可以适量施加磷、钾肥和有机肥料,以提供养分供给。
在板栗结果期要及时补充氮肥,以促进果实的发育和生长。
板栗的病虫害防治是栽培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板栗常见的病虫害有白粉病、黑星病、软腐病、蚜虫和栗钟虫等。
为了有效防治这些病虫害,可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如合理间隔施肥,定期修剪树冠,及时清除病虫害源,喷洒农药等。
另外,合理的田间管理也能起到预防病虫害的作用。
总结起来,要想使板栗丰产,关键是选地、整地、造林、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工作。
通过选择适宜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保持土壤肥力和良好的透气性、选择合适的树种品种和苗木、合理施肥和精心病虫害防治,就能够使板栗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质量,为农民带来丰收的喜悦。
从七个方面教您板栗栽培管理技术

从七个方面教您板栗栽培管理技术!一、施肥1、秋施基肥果实采收后为恢复树势,增加树体内的贮存养分,促进花芽分化(为雌花奠基肥),保证第二年高产,要立即施基肥。
施肥以有机肥为主,结合施复合肥,多在距树干1米以外的树冠内挖放射沟3-5条,沟内宽30厘米,深30厘米,外宽30-40厘米,深30-40厘米,幼树(5-10年)每株施有机肥25 kg,大树每株75-100kg,每株树施复合肥:大树1-2kg,幼树0.1-0.25kg。
2、追肥(1)、为确保春季板栗新梢生长及雌花花芽分化,生长、结果两不误,萌芽前应及时施肥,以果树专用复合肥加尿素混合施用,幼树(5-10年生)土施尿素每株0.2-0.5kg,加复合肥0.5-1kg,大树施尿素每株1-2kg,加复合肥1.5-3kg。
并及时灌水溶解。
空蓬高的树可再增加施硼砂8-12g/m²。
(2)、8月份是果实速长期,此时应以磷、钾肥为主(复合肥),幼树株施0.5-1kg,大树2-3kg/株,此时可以进行压绿肥,幼树每株25kg,大树每株75-100kg。
天气若干旱结合灌水,有利于果实灌浆。
(3)、喷肥展叶期:喷1-2次0.3%的尿素,可促进新梢生长、雌花分化。
开花期:于初花期、盛花期各喷一次0.3%的尿素+0.3%的硼砂,提高座果率,降低空蓬率。
果实膨大期:喷2次0.3%的磷酸二氢钾,可促进果实膨大,提高单果重。
果实采收后:立即喷0.5%的尿素+0.5%磷酸二氢钾液,有利于恢复树势,增加树体营养贮藏。
二、浇水(1)、土壤解冻后结合施肥灌水,有利于板栗雌花分化和新梢生长。
(2)、果实膨大期,此时期正值雨季,若干旱严重要及时灌水。
(3)、浇封冻水,11月中下旬,在土壤封冻前浇封冻水,有利于板栗安全越冬。
三、修剪采用实膛修剪技术,以疏间为主,一般不采用短截,其具体措施是:1、调整大枝,通过疏间,拉开骨干枝间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每株树主枝以5个为宜,一般可分为两层,主干高60-80厘米,第一层3个,层内距为50厘米,第二层两个,层内距为60厘米。
板栗的种植技术

板栗的种植技术板栗的种植技术1、苗木繁殖板栗的繁殖方法主要有实生繁殖和嫁接繁殖两种。
实生繁殖虽然方法简单,成本较低,植株寿命长,但不能保持品种的优良性状,单株间差异大,一般结果晚,产量低。
因此,近年来各地发展板栗多采用嫁接繁殖。
2、栗种的选择播种繁苗有两种用途,一是用作砧木,二是直接供生产栽植。
作为砧木用的苗木要求生长健壮,因此要选择充分成熟,大小整齐,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的坚果作种子。
直接供生产栽植的苗木所用种子,必须从生长健壮、丰产优质的母树上进行采集,以保后代表现良好。
3、种子的贮藏板栗种子必须保持较高的含水量才能生活力强,一旦失水即丧失生活力,所以种子选好后需立即进行湿沙贮藏。
目的有二:一是保持种子的水分,二是在湿沙和低温条件下,打破休眠。
种子数量大时可用沟藏。
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背风阴凉的地点挖沟,沟深宽各0.8—1m左右,长度以种子的多少而定。
沟底先铺一层厚约10cm的洁净河沙,然后将一份种子与三份湿沙掺匀后放入沟内。
或不与湿沙混合,先在沟底沙层上放一层种子,种子上盖一层湿沙,种沙厚度各约10cm,如此层积至距地15—20cm时为止。
在放种子的同时,沟内中央每隔1m竖立一个直径约15cm的秸秆或草把,以利通气。
种子放完后,上面用湿沙填平,再在上面培土起成垄状,以防雨水渗入造成种子霉烂。
如种子量少,可用小型沟、坑或装人通气的容器中埋藏,方法同上。
对于贮藏的种子要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播种板栗播种可分为秋播和春播两种。
秋播多在秋末冬初。
秋播的优点是栗实可不必沙藏,采种后稍加处理即进行。
但秋播因栗实在大田中的时间较长,易受外界气候以及其他方面的损害,影响出苗率。
春播要求种子约有30%以上出芽的,或者在每年的3月上中旬(在泰安)进行。
播种方法分直播和畦播两种。
直播为不建立圃地直接按预定株行距播种建园。
但管理不便,效果较差。
目前多用畦播,集中培育。
圃地应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
板栗树的栽培及技术管

板栗树的栽培及技术管板栗树,也叫作杏涧树、栗树、七叶树等,是一种常见的落叶乔木。
板栗树的果实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淀粉、纤维素、脂肪、糖等营养成分,是一种十分健康的食品。
板栗树是我国南方偏多,常见于山区和湖泊河流两侧。
为了满足人们对板栗的需求,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板栗树的栽培及技术管,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 土壤要求板栗树喜欢生长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pH值在6.5~7.5的土壤中。
对土壤质地要求不高,适宜于砂质土、壤土、黄壤、赤壤等较为松软的土壤。
2. 气候条件板栗树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适宜生长在气温平均在10~24℃,年均降雨量1200~1500毫米的地区。
它能够耐受低温,在严寒地区也可以生长,只是果实稍微小些。
3. 栽植板栗树在栽植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挑选良种:选择具有抗病虫害、繁殖力强、产量高的良种。
同时,还要选择地势绿化好、阳光充足、覆盖物不多、水源丰富的地方。
(2)掘沟造坑:栽植板栗树前要准备好沟坑,底部填一些腐熟的稻草、叶子等,中间加入一些疏松的土壤,慢慢埋入板栗树。
(3)整枝修剪:整形中心枝条,剪去顶端的侧枝,留下中心的五枝,注意营养平衡。
(4)加强管理:定期进行补施肥料,除幼苗外,每年至少施肥2次。
在幼苗阶段需要加强管理。
4. 病虫防治板栗树容易感染灰霉病、根腐病、细菌性溃疡病等病虫害。
在日常管理中要加强防治。
在幼苗期间,可以采用喷药、覆盖和施肥等手段。
在成树阶段可以选择削皮、涂药及修枝等方法。
注意及时清除落叶,防止传播病原菌。
总之,板栗树的栽培及技术管需要我们认真的掌握,通过适当的方法管理和保护,能够让板栗更加健康的生长,提高其产量以及质量,满足人们对板栗的需求。
板栗栽培管理技术
板栗栽培管理技术
板栗是一种美味可口的坚果,深受人们的喜爱。
为了获得高产、高
质的板栗,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我们将从土壤、肥料、水分、病虫害等方面,介绍板栗栽培管理技术。
一、土壤管理
板栗喜欢生长在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
在栽培板栗前,应
先进行土壤改良,增加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
同时,应注意控
制土壤酸碱度,保持土壤pH值在6.5-7.5之间,这有利于板栗的生长
和发育。
二、肥料管理
板栗生长期长,对养分需求量大。
在栽培板栗时,应根据土壤肥力和
板栗生长需要,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
在板栗生长初期,应以氮肥
为主,促进板栗的生长;在板栗结果期,应以磷、钾肥为主,促进板
栗果实的发育。
三、水分管理
板栗生长需要适宜的水分。
在干旱地区,应注意增加灌溉量,保持土
壤湿润;在多雨地区,应注意排水,避免板栗根系受水淹。
同时,应
注意避免板栗长期缺水或过度灌溉,以免影响板栗的生长和发育。
四、病虫害管理
板栗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
为了保证板栗的生长和发育,应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在防治病虫害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药剂和方法,避免对板栗造成伤害。
综上所述,板栗栽培管理技术是保证板栗高产、高质的关键。
在栽培板栗时,应注意土壤、肥料、水分、病虫害等方面的管理,以提高板栗的生长质量和产量。
板栗树的栽培及技术管
板栗树的栽培及技术管理板栗是我国栽培最早的经济树之一,又称木本粮食,因为果实具有大米·面粉的营养。
脂肪比大米·面粉高2倍。
栗子中氨基酸含量比玉米、面粉、大米高倍。
含胡萝卜素和抗血酸成分,含维生素c和人体必须的钙、磷、钾等无机盐。
因此板栗既是干果,又是营养价值很高的木本粮食板栗是我国传统的出口物资,出口日本新加坡、泰国韩国和欧美各国,是我国主要的创汇农副产品。
它的木材也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板栗树适用性强,适宜山坡生长,是很好的绿化、美化、水土保持树种,同样也是农民脱贫致富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的好项目。
一.板栗对气候土壤环境的要求一板栗对气候土壤环境的要求板栗对气候、土壤条件的适应范围较广,但是我国亚热带地区果实生长的品质较差,北方过于寒冷地区和西北干旱地区不适宜生长。
板栗对土壤的酸碱度反应敏感,因此在发展板栗生产时,首先要考虑气候、土壤的条件。
1.气候条件:(1)温度:板栗在年平均温度摄氏度,最高不超过摄氏度,最低不低于摄氏度的地区,都能正常生长结果. (2)雨量:我国北方板栗产区,雨量在50-80毫米,板栗一般生长良好,雨水较好的年份产量比较高,干旱年份影响产量。
(3)光照:板栗属于喜阳树种,要求光照充足。
特别是花芽分化要求较高的光照条件,光照差只形成雄花而不形成雌花,这是板栗树外围结果的主要原因。
所以栽植板栗选择光照好的场地。
2.土壤条件:板栗适宜在含有机质较多的沙质土壤生长,有利根系的生长和产生大量菌根。
粘重通气性差,积水多的土壤生长不良。
板栗树对土壤酸碱度敏感。
石灰岩风化的土壤,一般为碱性栗树生长差,花岗岩·片麻岩风化的土壤为微酸性,适合板栗生长,因此板栗必须在酸性土壤地区发展。
二育苗技术:播种时期和方法:播种时期分秋播和春播。
秋播在秋后冬初,气候下将到5-10摄氏度左右时播种。
秋播的优点是不必要储藏,利用秋后空闲时间完成,缺点是如果湿度过高或过低,易引起种子霉烂,另外易遭鼠害和虫害。
板栗高产栽培技术方法介绍
板栗高产栽培技术方法介绍板栗是一种常见的果树,其果实营养丰富,口感醇香,深受人们的喜爱。
为了提高板栗的产量和质量,栽培技术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板栗高产栽培的技术方法。
一、品种选择选择品质优良、抗病虫害能力强的板栗品种是保证高产栽培成功的重要环节。
例如,红小、猴哥等品种是目前国内较为常见的高产品种,栽培者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种植的品种。
二、良好的育苗基地板栗是需要在育苗基地中进行苗圃育苗,因此选择一个合适的育苗基地是非常重要的。
育苗基地的土壤应松散肥沃,具备良好的保水保肥能力。
基地的环境应保持适宜的光照和通风条件。
三、正规的栽植方式板栗的栽培方式有播种和移植两种,其中移植的方式更为常见。
移植时应选择健壮、病虫害少的幼苗进行移植。
移植时要注意避免根部受损,保护根系完整。
四、合理的施肥管理板栗需要充足的养分才能保证其正常的生长和发育。
在施肥方面,可根据树龄和具体的生长阶段进行合理的施肥管理。
一般来说,施肥需要分为底肥、中肥和追肥三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的施肥量和肥料种类也有所不同。
五、适时的修剪和造林管理板栗的修剪和造林管理也是保证高产栽培的关键步骤。
适当的修剪可以调整树形结构,促进分枝和花芽的分化。
造林管理方面,应控制间距,保证树木之间的充足光照和通风条件。
六、病虫害的防治板栗栽培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病虫害问题,如板栗疫病、青蟹火刺病等。
为了防治这些病虫害,应采取合适的防治措施,如定期巡视、喷洒药剂等,以保证板栗树木的健康生长。
七、合理的灌溉和排水板栗是适应性较强的树种,但也需要适量的灌溉来满足其生长需要。
在干旱的季节,应及时进行适量的灌溉,但要注意避免过度灌溉导致根系缺氧和病菌滋生。
同时,合理的排水系统也是必要的,避免板栗根系长时间浸泡在水中。
综上所述,板栗的高产栽培需要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措施。
只有合理选择品种、育苗基地和栽植方式,合理施肥管理和修剪造林管理,以及科学防治病虫害,才能确保板栗的高产栽培成功。
板栗种植技术与管理
板栗种植技术与管理一、土壤要求板栗喜欢生长在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
最适宜板栗生长的土壤为深厚的黄褐色和红棕色土壤,pH值在5.5-6.5之间。
二、气候要求板栗生长适宜温度为15-25℃,最佳温度为20℃左右。
冬季最低温度不应低于-20℃,春季最高温度不应超过30℃。
降雨量在800-1500mm之间,分布均匀,有利于板栗的生长。
三、育苗技术1.选用优质种子:选用健康、无病虫害、质量好的种子。
2.种子处理:将种子浸泡在温水中浸泡24小时后,在40℃左右下进行热水处理10分钟左右。
3.播种:播种前先将种子放入湿润的沙子中保存2-3天,使其吸收足够的水分后再进行播种。
4.管理:苗床要保持湿润,定期施肥和除草。
苗龄达到1年后即可移植。
四、田间管理1.修剪管理:板栗的修剪主要分为造枝、短截、长截和清除枯枝。
造枝是指在树干上留下一些主干,短截是指在主干上留下一些侧生枝条,长截则是指留下长而粗的侧生枝条。
清除枯枝可以保持树冠的整洁,促进新梢的生长。
2.施肥管理:板栗需要充足的营养才能生长茂盛,施肥时可选择有机肥和化学肥结合使用,每年春季和秋季各施一次。
3.病虫害防治:板栗易受到蚜虫、螨虫、蛀虫等害虫和白粉病、锈病等病害的侵袭。
应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如喷洒杀虫剂或药剂等。
五、收获与储存1.收获时间:板栗果实成熟期为9月至10月间,果实表皮变为棕色并开始裂开时即可进行采摘。
2.储存方法:采摘后应立即清洗,并晾晒至果皮变硬后,放入通风干燥处储存。
储存期间要定期检查果实是否有霉变现象。
六、总结板栗种植技术与管理需要注意土壤、气候、育苗、田间管理和收获与储存等方面的问题。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保证板栗的生长和产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永仁县板栗栽培技术与管理
作者:杨晓梅
来源:《现代园艺》2015年第08期
摘要:以永仁县板栗栽培为例,分析了板栗栽培技术,介绍了永仁县的地理位置以及地貌类型和气候,阐述了永仁县当地板栗种植的主要品种,分析了板栗栽培过程中的周年管理技术,探讨了板栗栽培过程中出现的主要病虫害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永仁县;板栗;栽培技术;周年管理;病虫害防治
永仁县城属滇川要塞,跨东经101°14'~101°49',北纬25°51'~26°30'之间。
东临金沙江与四川省会理县隔江相望,南同元谋县毗邻,西南和大姚县接壤,西北与华坪县隔江相望,北连四川省攀枝花市。
永仁县属北亚热带气候,北有小凉山为天然屏障,冷空气不易侵入,南受海洋季风的影响,形成冬春干燥,夏秋多雨,干、湿两季分明的气候特点,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偏少,日照充足,年均气温17.8℃,年均降水量840mm,无霜期315天,且永仁县多数地形属于丘陵地的红壤土质,气候和土壤条件非常适宜板栗种植生产。
1.永仁县主要板栗栽培品种
永仁早:1995年选育自本县维的乡维的村委会大嘎三社,平均单粒重12g,果皮浅褐色,高接换种第6年平均单株产量18kg。
树势中等,具有早熟、丰产等特点,成熟期7月下旬。
永丰1号:1994年选育自本县维的乡么吉利村委会火山社,平均单粒重13.1g,果皮深褐色,高接换种第6年平均单株产量21kg。
树势中等,具有早熟、丰产等特点,成熟期8月中旬。
永丰2号:1994年选育自本县维的乡么吉利村委会双龙潭社,平均单粒重9.8g,果皮深褐色,高接换种第7年平均单株产量24kg。
树势极强,具有丰产、抗逆性强等特点,成熟期9月中旬。
2.永仁县板栗周年管理技术
1~2月:(1)搞好冬季修剪,达到调节光照,壮树稳产的目的。
嫁接后前2年四季都要修剪,生长季节摘心。
冬剪培养好骨干枝,调整好树体结构。
(2)2月中旬栗树发芽前,选优良品种的健壮枝条,截成10~13cm的接穗,蜡封低温贮存备用。
3月:(1)施肥浇水,并搞好穴贮肥水、地膜覆盖和果园覆革工作。
施肥浇水,每株补施土杂肥20~50kg,加尿素或者果树专用肥1~2kg。
大树开4~6条放射状沟施,施后浇水,浇后划锄保墒。
(2)进行良种嫁接,做好更换良种工作。
当树液流动“离皮”时用“插皮接”法
进行嫁接。
5年生以上大树要采用多头高接,并结合嫁接安排好树体骨架。
插好接穗后用塑料布扎严密,树皮不离时可用“切接法”。
一个园要嫁接2~3个品种,以便互为授粉。
4月:(1)刮治干腐病和栗透翅峨(串皮病),喷药保护树干、防治干腐病,消灭越冬红蜘蛛、蚜虫;(2)浇花前水,增强园地抗旱能力,保证板栗正常开花坐果的需要。
(3)抹芽工作,保护枝叶,提高嫁接成活率,大树嫁接完成后,要随之就地取材绑好防风柱。
5月:(1)利用金龟子和栗大蚜的假死性,早晚进行人工捕捉。
虫情严重时要喷杀虫剂,一般可喷敌敌畏800~1000倍液,或地面撒施甲敌粉、敌百虫粉等,撒后划锄。
(2)病虫严重的栗园,此时可将树干刮1个15~20cm宽的环,环内老皮刮净露出嫩皮,涂上5~10倍的氧化乐果。
待稍干后再涂1遍,用塑料布包扎。
(3)开展夏季修剪,当年嫁接树,待新梢长到30cm左右时进行第1次摘心,留做骨干枝的40~50cm摘心,二次新梢长到30~40cm 时再摘心,幼旺树1年可摘2~3次。
6月:(1)喷药防治皮夜蛾、红蜘蛛等,喷50%1605乳剂2000~2500倍液或50%敌敌畏乳油800~1000倍液,并兑0.3%尿素或复合肥,结合叶面施肥。
(2)搞好疏棚工作,以提高坐果率,减少空棚。
壮结果枝留2~3个棚,中庸枝留1~2个棚,弱枝留1个棚或不留。
7月:(1)搞好栗园的中耕除草工作,及时灭除杂草。
锄栗园结合树盘压草增加土壤有机质,每株压青草5~10kg。
(2)栗园施肥,促进栗实膨大增加产量;结果大树每株施复合肥0.5kg或尿素0.5kg。
8月:喷药防治桃蛀螟、红蜘蛛、皮夜蛾,结合喷药加3%尿素等增强树势。
喷50%或80%敌敌畏800~1000倍液,或95%敌百虫800倍液;喷施1200倍40%氧化乐果。
9月:(1)进行秋剪,以充实枝条和先端大芽,将不充实的秋梢秋蓬剪除,剪后以不再引发芽为适期。
(2)适时采收,提高栗实质量,集中成片栗园提倡落地后拾粒。
(3)叶面喷肥,增强叶功能和树体储备营养,采收后叶面喷1次0.3%尿素。
9月中下旬施基肥,提高树势,施肥量应根据树势产量确定,以沟施为宜,3~5年生的每株施土杂肥20kg,果树专用肥250kg。
10月:搞好栗实贮藏工作,提高果实品质。
栗实成熟期多在9月中旬-10月上旬。
出售前将采收的栗实用干净的湿河沙按1:2~3的比例拌匀堆放于荫凉通风处,堆高0.5m,宽1~
2m。
长期保存时,可于小雪前选择地势高燥不易积水处,挖一深、宽各1m的沟,沟长视栗子数量多少而定,沟底铺1层10cm厚的湿沙(手握成团放手即散),将拌沙的栗子放入沟内。
装到离地面10~20cm时为止,上面填满干净湿沙。
11月:中旬整修梯田,保持水土;下旬深翻扩穴,改良土壤。
12月:(1)浇越冬水,保护栗树越冬预防干旱;有条件的栗园浇1次透地水,在行间开沟渗灌。
无浇水条件的在树下开沟,每株浇50kg水,浇后锄松地面。
(2)清理栗园,清除越冬病虫害。
3.板栗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据调查,危害永仁县板栗的虫害主要有:栗大蚜、金龟子、天牛、透翅蛾、栗实象甲、蚧壳虫;主要病害有:板栗溃疡病、白粉病、煤烟病、炭疽病。
这些病虫害严重影响了板栗产量和质量。
根据板栗物候期,防治分以下5个时期:
3.1萌芽期(2~3月)
喷施0.3°Be石硫合剂或者敌敌畏1000倍液,防治蚜虫、蚧壳虫及树皮表面的各种病菌。
3.2新梢生长开花期(4~5月)
(1)喷150倍液机油乳剂加1000倍液敌敌畏液,防治蛹散期的蚧壳虫若虫。
(2)人工捕杀或喷1000倍液敌百虫液或1000倍液辛硫磷,防治金龟子。
(3)白粉病初期防治用0.3。
Be石硫合剂,夏季改用1%波尔多液。
(4)进行夏季修剪,剪去病虫枝、果前梢、旺梢,主枝延长枝摘心,以壮梢保花。
3.3果实发育花芽生理分化期(5~6月)
(1)用40%速扑杀1000~1500倍液兑可湿性粉剂防治,或用40%的乐果乳油1500倍液,防治蚧壳虫。
(2)栗实象成虫发生期如密度大,可在产卵之前树冠选喷80%敌敌畏乳油、乐斯本1000倍液、50%杀螟硫磷乳油、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0%杀灭菊酯油3000倍液等,每隔10天左右1次,连续喷2~3次,可杀死大量成虫,防止产卵为害。
(3)6~7月,是各种病害的发生期,可喷施1%波尔多液或0.2~0.3°Be石硫合剂防治板栗溃疡病、炭疽病、白粉病及其它病菌。
(4)6月中旬开始可通过灯光诱杀、人工捕杀天牛成虫,并及时锤杀树干上其圆形产卵痕下的卵。
4.果实成熟期(7月下旬~10月上旬)
4.1及时采收并收集落果、虫果进行集中销毁处理
栗实脱粒场所进行土壤药剂处理,以消杀脱果入土越冬幼虫。
用30倍敌敌畏药液灌入蛀孔,外用黄土封口或者用药液涂抹透翅蛾为害处或伤口处,可杀死蛀孔内幼虫。
收集栗苞壳、残果、落果、落叶、杂草烧毁,再深翻施农家肥,同时全园撒施地宝2500~3500g/667m2可防治各种地上越冬的病虫害。
5.落叶休眠期(11月上旬~1月下旬)
使用3~5du3Be石硫合剂涂干,可杀死蚧壳早、蚜虫卵,兼治干枯及溃疡病。
树干涂白、树兜培土,可防寒防日灼。
冬季进行修剪,剪除病虫枝,铲去死树、枯枝,消除在枝干上越冬的病虫害。
(责任编辑张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