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栽培技术与管理

合集下载

板栗树的栽培方法

板栗树的栽培方法

板栗树的栽培方法板栗是一种常见的落叶乔木,其果实富含营养,深受人们喜爱。

栽培板栗树需要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下面将从选择品种、土壤要求、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详细介绍。

一、选择品种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板栗品种非常重要。

在选择时要考虑品种的耐寒性、抗病虫害能力、产量和果实质量等因素。

常见的板栗品种有富硒、鸡心、马栗等。

选择适合自己的品种可以提高栽培的成功率。

二、土壤要求板栗喜欢生长在酸性或中性土壤中,pH值在5.5-7之间。

土壤应具有良好的排水性和保水性,避免积水或干旱。

在栽培前可以进行土壤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合理施肥和改良土壤。

三、栽培技术1. 种子处理:将板栗种子放入温水中浸泡24小时,然后将浸泡后的种子放入湿润的沙土中,进行发芽处理。

发芽期为10-15天。

2. 选址:选择光照充足、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栽培,避免过于阴湿或过于干燥的环境。

3. 种植:将发芽的种子移植到育苗盆中,培养出幼苗后再移植到固定的地块上。

栽植时要注意株距,一般为5-6米。

4. 喂养:在幼苗期要进行适当的施肥,保证植株的养分供应。

可以选择有机肥或复合肥进行施用。

5. 管理:及时修剪植株,促进侧枝的生长和疏枝,有利于树冠的形成和通风透光。

定期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积水。

6. 病虫害防治:板栗易受到炭疽病、锈病和蚜虫等病虫害的侵袭。

可以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如合理轮作、喷洒防病虫的药剂等。

四、病虫害防治1. 炭疽病:炭疽病主要发生在果实上,可导致果实腐烂。

预防措施包括合理施肥、保持树冠通风透光、及时清除病果、定期喷洒杀菌剂等。

2. 锈病:锈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可导致叶片变黄、枯萎。

预防措施包括定期修剪树枝、及时清除病叶、喷洒杀菌剂等。

3. 蚜虫:蚜虫喜欢吸食板栗的汁液,可导致叶片卷曲、生长受阻。

预防措施包括定期喷洒杀虫剂、增加天敌等方式。

总结:以上是板栗树的栽培方法,通过选择适合的品种、合理改良土壤、精心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可以提高板栗的产量和果实质量。

板栗丰产栽培技术

板栗丰产栽培技术

板栗丰产栽培技术板栗是一种常见的果树,也是人们喜爱的食物和健康的零食之一。

它的果实肉质饱满,味道甜美,富含营养,被誉为“坚果之王”。

板栗的种植早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而且目前板栗的产量也在不断增加。

本文将介绍板栗丰产栽培技术。

一、种植适宜条件板栗是喜湿润气候的植物,对气温和光照要求较高,适合生长在海拔300-1500米、年均气温10-18摄氏度、年降水量1000-1500毫米的地区。

土壤方面,板栗喜欢富含有机质的疏松土壤,以黄褐土、黄壤或者黄棕土为最适宜,酸碱度在PH值4.5-6.5的范围内为最佳。

二、品种选择目前,市场上主要有四个板栗品种:春幼、华龙、世界一号和鲁香。

春幼和华龙适合生长在北方地区,世界一号和鲁香适合南方地区。

在选择板栗品种时,要根据自身种植区域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情况来选择适合的品种。

三、繁殖方法板栗可以通过种子繁殖,也可以通过嫁接的方式繁殖。

种子繁殖适用于自然环境中种植的板栗树,而嫁接繁殖适用于人工种植和控制品种的板栗树。

种植板栗的时候要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种子或者接穗,并在适宜的季节进行操作。

四、栽培技术1. 地块准备:选择土地平坦、排水良好的区域,除去杂草和石块,施入若干有机肥料。

2. 栽培方式:板栗可以采用条根栽植和孤根栽植两种方式。

条根栽植是将板栗苗木的树根直接埋入土壤中,而孤根栽植则是将板栗苗木的树根埋在孤立的土块中。

3. 种植密度:板栗的种植密度根据栽培方式不同会有所差异。

一般情况下,条根栽植的板栗的行距为3-4米,株距为2-3米;孤根栽植的板栗的行距为5-6米,株距为2-3米。

4. 施肥管理:板栗对营养需求较高,每年应配施适量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

在丰产期,可以适量增施钾肥和磷肥,促进果实的发育和提高产量。

5. 病虫害防治:板栗容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袭,如栗疫病、栗斑病、栗蛀虫等。

在生长季节需要定期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如喷洒农药和采取物理防治措施。

6. 管理修剪:板栗在生长过程中需要进行修剪,以促进树冠的形成和开花结果。

板栗山地栽培技术

板栗山地栽培技术

板栗山地栽培技术一、适宜的生长环境板栗山地栽培技术首先需要考虑的是生长环境。

板栗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对土壤要求比较严格,要求土壤肥沃、排水性好。

在选择种植板栗的山地时,要选择海拔适宜,阳光充足,气候湿润的地区。

要注意避开低洼地带和积水地,以免给板栗的生长带来困扰。

二、土壤改良在选择了合适的山地之后,就需要对土壤进行改良。

首先要对土壤进行土壤测试,了解土壤的酸碱度、肥力等情况,然后根据测试结果进行施肥。

板栗生长需要充足的养分,因此在施肥的时候要选择有机肥和化学肥结合的方式,既要保证板栗的生长需要,又要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需要对土壤进行翻耕和松土,保证土壤的通透性,有利于板栗的生长。

三、栽种技术栽种技术是板栗山地栽培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栽种板栗的时候,首先要对板栗进行适当修剪,保证树冠的形状合理,便于光照和通风。

其次是选取好的板栗苗,并且在栽种的时候要注意避免损伤根系,确保树苗的生长。

还要注意树木的间距,保证板栗树之间的距离适中,有利于板栗成熟后的采摘和管理。

四、田间管理在板栗的生长过程中,田间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在栽种后,要及时对板栗进行修剪,保持树冠的形状,促进树木的生长。

还要对树木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定期喷洒农药,保证板栗的健康生长。

还要注意对板栗进行适时的灌溉和施肥,保证板栗的生长需要。

同时还要注意清除杂草和保护土壤,保证板栗的正常生长。

五、采摘和储存板栗的采摘和储存也是板栗山地栽培技术中重要的一环。

在板栗成熟后,要及时采摘,避免板栗掉落,影响品质。

板栗采摘后要进行清洗和晾晒,确保板栗表面的干净。

对于板栗的储存,要选择通风干燥的环境,避免潮湿,同时也要避免阳光直射,否则容易导致板栗变质。

板栗山地栽培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强的技术,需要有关人员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

只有在科学合理地实施板栗山地栽培技术的情况下,才能保证板栗的丰产和高质量。

希望通过上述介绍,能对广大农户在板栗山地栽培技术上有所帮助,为板栗的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板栗的栽培与管护

板栗的栽培与管护

板栗的栽培与管护板栗的栽培与管护板栗系壳斗科著名优良干果树种。

我国人民有数千年的栽培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它在我国人民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板栗营养丰富,味美可口。

可鲜食、炒食、煮食和制作各种点心、菜肴。

具有甜、香、糯的特点,而且还有治脾补肝、强身健体的功能,因而驰名中外,在国际市场上称为中国甘栗。

产地群众称它为铁杆庄稼。

一、特性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

板栗系阳性树种,喜光,根深,树冠开展。

对土壤要求不严,微酸性,以ph4.6—7.5为宜,以土层深厚肥沃、湿润而排水良好的砾质壤土生长最为有利。

板栗树高20米左右,树皮不规则深纵裂;小枝密被灰白色绒毛,叶长椭圆形至长椭圆状披针形,长9—18厘米,宽4—7厘米,下面被灰白色星状毛及绒毛;雄花序长9—20厘米,雌花多生于雄花序基部,常3朵集中生于总苞内,壳斗球形,刺上有星状毛,坚果2—3粒,径2—3厘米,常一侧或两侧近扁平,暗褐色,每年5—6月开花,9—10月果熟。

枝条分发育枝、结果枝、结果母枝、雄花枝、徒长枝等不同类型。

发育枝:由叶芽和稳芽发育而成。

生长健壮,是形成树冠骨干枝的基础;结果枝:从母树上抽生的当年新生枝,着生雌雄花,开花结果的称结果枝;结果母枝:着生混合芽的枝条为结果母枝,由其顶端的几个混合芽抽生结果枝,下部芽抽生发育枝和雄花序,靠近基部的数芽不萌发;雄花枝:由不完全混合芽抽生的枝条,只着生雄花序;徒长枝:隐芽和叶芽受刺激后,萌发抽生的长而直立的新梢。

其中近主干处萌生的新梢长势旺,不易转变为果枝,而主侧枝中上部萌生的新梢,长势慢,2—3年即可转化为果枝。

徒长枝在幼树上发生较多,可选一部分为树干骨干枝;而老树上发生较少,是更新复壮的好枝条。

二、栽培技术苗木的优劣直接影响栽培成活率、幼树的生长及结果,因此发展板栗生产时一定要注意苗木质量,培育优质壮苗。

嫁接繁育技术:嫁接可以保持优良品种的特性,而且能提早结果。

砧木选用1—4年生,粗4厘米左右的板栗、锥栎实生苗。

板栗丰产栽培技术

板栗丰产栽培技术

板栗丰产栽培技术板栗是一种果实丰满、颗粒饱满的坚果,深受人们喜爱。

在我国,板栗栽培历史悠久,而且栽培面积广泛。

板栗丰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地、整地、造林、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本文将详细介绍板栗丰产栽培技术。

首先,选地是板栗栽培的重要步骤。

板栗偏爱稍酸性土壤,对土壤要求不高。

但要注意选择有良好排水性的土壤,避免水涝和积水现象。

此外,板栗树对气候的适应性强,比较耐寒,但在南方炎热地区要避免高温对树木的伤害,因此选择适宜的气候条件也是必要的。

其次,整地是为了保持土壤肥力和良好的透气性。

在整地过程中,需要将地表的杂草和树根彻底清除,然后深松土壤,使空气和水分更好地渗透到土壤中。

这样可以为板栗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接下来是造林工作。

在板栗栽培中,选择合适的树种和苗木质量非常重要。

板栗的主要品种有威严、丰产和秋魅等。

选择好品种后,可以选择育苗或购买苗木栽种。

在板栗的栽种过程中,要注意栽植距离和株行间距的确定,通常株距为5-6米,行距为6-7米。

为了保证树苗的生长良好,还可以在树坑中加入沙土、腐熟有机肥料等改良土壤。

施肥是板栗丰产栽培的关键步骤,它对板栗的生长和产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板栗的不同生长阶段,施肥的方法和肥料的类型也有所不同。

在板栗树发芽初期,可以施加适量的氮肥,促进新梢的生长。

进入生长季节后,可以适量施加磷、钾肥和有机肥料,以提供养分供给。

在板栗结果期要及时补充氮肥,以促进果实的发育和生长。

板栗的病虫害防治是栽培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板栗常见的病虫害有白粉病、黑星病、软腐病、蚜虫和栗钟虫等。

为了有效防治这些病虫害,可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如合理间隔施肥,定期修剪树冠,及时清除病虫害源,喷洒农药等。

另外,合理的田间管理也能起到预防病虫害的作用。

总结起来,要想使板栗丰产,关键是选地、整地、造林、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工作。

通过选择适宜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保持土壤肥力和良好的透气性、选择合适的树种品种和苗木、合理施肥和精心病虫害防治,就能够使板栗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质量,为农民带来丰收的喜悦。

板栗的栽培管理与病虫害防治策略

板栗的栽培管理与病虫害防治策略

板栗的栽培管理与病虫害防治策略板栗是一种常见的营养丰富的果树,在欧美和亚洲都有大量的产量和消费。

板栗的栽培管理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到产量和果实质量。

同时,板栗也常遭受病虫害的困扰,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一、板栗的栽培管理1. 土壤要求板栗比较适宜在深厚、疏松、排水良好的黄壤或砂壤中生长。

板栗根系比较发达,需要土壤深度至少在80厘米以上,同时需要有足够的肥力,草饲料、沼渣、肥城等有机肥料适宜用来施肥。

2. 苗木选植苗木选植是种板栗的一个重要环节,首先需要做好苗木的选购工作,选择健康、生长良好、幼树高度在1米以上、主干较直等条件较好的树苗。

其次,在选植的时候需要注意苗木的栽植位置,一般会选在平坦、雨水容易排出的位置上,同时要与同类或其他果树保持一定的距离。

3. 种植技术种植技术是种板栗的重要步骤之一,一般采用条沟式栽培。

具体措施是,首先将植株的根系修剪干净,并用较深的沟把苗木埋入土中,埋土深度大约是10厘米左右。

然后,在埋入土中之后,要将周围的土壤踏实,并浇透水,这样有助于保持苗木生长的良好状态。

4. 管理技术板栗的管理技术主要是包括浇水、施肥、修剪和防风等方面。

首先需要注意的是,浇水要适量,避免淹水。

其次,在施肥方面,可以采用有机肥与化肥混合的方式来进行施肥,有利于提高果实品质和生长速度。

第三,在修剪方面,要适时适量地修剪干枯或受损的枝条,以保证果树的生长质量。

最后,在防风方面,可以在树周树间搭设起点连续有防风带,以减少树势对果样的影响。

二、板栗病虫害防治措施1. 病害防治(1)炭疽病:炭疽病是伴随雨季的板栗一大难题,在炭疽病防治过程中,要采取集中屠树的方式,利用铜氯酸钠、茜草素、甲基硫菌灵等药物进行喷洒,可降低炭疽病产生的概率。

(2)根腐病:根腐病是由土壤中的真菌感染导致的,会影响树冠的健康,造成板栗的萎黄,根腐病防治的关键在于确保种后土壤的卫生,定期喷洒防菌剂可有效降低病害发生的概率。

(3)褐斑病:褐斑病是板栗病害中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它会导致板栗的扭曲、干枯、疮痍,严重时会导致树死。

板栗树的栽培及技术管

板栗树的栽培及技术管

板栗树的栽培及技术管板栗树,也叫作杏涧树、栗树、七叶树等,是一种常见的落叶乔木。

板栗树的果实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淀粉、纤维素、脂肪、糖等营养成分,是一种十分健康的食品。

板栗树是我国南方偏多,常见于山区和湖泊河流两侧。

为了满足人们对板栗的需求,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板栗树的栽培及技术管,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 土壤要求板栗树喜欢生长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pH值在6.5~7.5的土壤中。

对土壤质地要求不高,适宜于砂质土、壤土、黄壤、赤壤等较为松软的土壤。

2. 气候条件板栗树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适宜生长在气温平均在10~24℃,年均降雨量1200~1500毫米的地区。

它能够耐受低温,在严寒地区也可以生长,只是果实稍微小些。

3. 栽植板栗树在栽植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挑选良种:选择具有抗病虫害、繁殖力强、产量高的良种。

同时,还要选择地势绿化好、阳光充足、覆盖物不多、水源丰富的地方。

(2)掘沟造坑:栽植板栗树前要准备好沟坑,底部填一些腐熟的稻草、叶子等,中间加入一些疏松的土壤,慢慢埋入板栗树。

(3)整枝修剪:整形中心枝条,剪去顶端的侧枝,留下中心的五枝,注意营养平衡。

(4)加强管理:定期进行补施肥料,除幼苗外,每年至少施肥2次。

在幼苗阶段需要加强管理。

4. 病虫防治板栗树容易感染灰霉病、根腐病、细菌性溃疡病等病虫害。

在日常管理中要加强防治。

在幼苗期间,可以采用喷药、覆盖和施肥等手段。

在成树阶段可以选择削皮、涂药及修枝等方法。

注意及时清除落叶,防止传播病原菌。

总之,板栗树的栽培及技术管需要我们认真的掌握,通过适当的方法管理和保护,能够让板栗更加健康的生长,提高其产量以及质量,满足人们对板栗的需求。

板栗树的栽培及技术管

板栗树的栽培及技术管

板栗树的栽培及技术管理板栗是我国栽培最早的经济树之一,又称木本粮食,因为果实具有大米·面粉的营养。

脂肪比大米·面粉高2倍。

栗子中氨基酸含量比玉米、面粉、大米高倍。

含胡萝卜素和抗血酸成分,含维生素c和人体必须的钙、磷、钾等无机盐。

因此板栗既是干果,又是营养价值很高的木本粮食板栗是我国传统的出口物资,出口日本新加坡、泰国韩国和欧美各国,是我国主要的创汇农副产品。

它的木材也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板栗树适用性强,适宜山坡生长,是很好的绿化、美化、水土保持树种,同样也是农民脱贫致富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的好项目。

一.板栗对气候土壤环境的要求一板栗对气候土壤环境的要求板栗对气候、土壤条件的适应范围较广,但是我国亚热带地区果实生长的品质较差,北方过于寒冷地区和西北干旱地区不适宜生长。

板栗对土壤的酸碱度反应敏感,因此在发展板栗生产时,首先要考虑气候、土壤的条件。

1.气候条件:(1)温度:板栗在年平均温度摄氏度,最高不超过摄氏度,最低不低于摄氏度的地区,都能正常生长结果. (2)雨量:我国北方板栗产区,雨量在50-80毫米,板栗一般生长良好,雨水较好的年份产量比较高,干旱年份影响产量。

(3)光照:板栗属于喜阳树种,要求光照充足。

特别是花芽分化要求较高的光照条件,光照差只形成雄花而不形成雌花,这是板栗树外围结果的主要原因。

所以栽植板栗选择光照好的场地。

2.土壤条件:板栗适宜在含有机质较多的沙质土壤生长,有利根系的生长和产生大量菌根。

粘重通气性差,积水多的土壤生长不良。

板栗树对土壤酸碱度敏感。

石灰岩风化的土壤,一般为碱性栗树生长差,花岗岩·片麻岩风化的土壤为微酸性,适合板栗生长,因此板栗必须在酸性土壤地区发展。

二育苗技术:播种时期和方法:播种时期分秋播和春播。

秋播在秋后冬初,气候下将到5-10摄氏度左右时播种。

秋播的优点是不必要储藏,利用秋后空闲时间完成,缺点是如果湿度过高或过低,易引起种子霉烂,另外易遭鼠害和虫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花结果习性:
雌雄异花同株、风媒花、• 佳授粉距离50m, 最 雄花为柔夷花序、有小花600~700朵,开花 期10天左右;• 花3朵簇生、• 头分叉~展开 雌 柱 是最敏感时期、有效授粉期半个月;可自花结 实,• 异花授粉坐果率高; 但 具有明显的花粉直感现象,• 要表现于总苞和 主 刺束形状,坚果大小、色泽、涩皮剥离难难易 等方面。
(三)土肥水管理






需肥特点: N素吸收、从根活动~球果采收均呈上升趋势,• 后开始下降;P 以 开花前吸收少,开花~采收吸收较多而稳定,• 后又下降;K在 采 球果膨大~采收期吸收最多;对B敏感,当土壤溶液中含量 <0.5ppm时,随浓度降低、空棚率增高。 土肥水管理要点: 强化栗园的土壤改良和管理,推广密云县板栗扩埯压肥、爆破松 土和树盘覆盖(秸秆杂草粉碎物)的成功经验。 重视有机肥的施用,坚持有机肥(基肥)秋施,在采收后尽早施 用,弱树适当加入速效N肥,结合施 P 肥(与有机肥混施)。 追肥重点抓萌芽前(N肥为主、适当补B)、开花后和球果膨大期 (N、P、K 配合);叶面喷肥掌握前期用N、花期喷B、后期施 P、K的原则。 灌水与施肥紧密结合。
枝条类型及特性:
当年生枝(新梢)有四种类型。 1.结果枝:由花芽发育而来,其上有雌花簇、雄花序组成的混 合花序。混合花序前端部分称‘尾枝’,其叶腋间均有芽,营 养条件好的先端可形成花芽(称棒锤码),连续结果。 2.雄花枝:来源于雄花芽。其上只有雄花序而无雌花簇,多数 生长纤细。 3.发育枝:即普通营养枝。来源于一年生枝的叶芽或者枝龄较 小的多年生枝上的隐芽,生长健壮的先端可形成花芽(称果娃 枝)翌年结果。 4.徒长枝:多由隐芽萌发而成,生长量大、节间长、不充实, 一般疏除,也可用于枝干更新或者缺枝补空。 5.结果母枝:指着生有花芽的一年生枝,• 源于当年生长健壮 来 的结果枝和发育枝,为落叶后的称谓。(注意理解:棒锤码、 香头码、果娃枝、替码、鸡爪码和鱼翅码的集镇初级中学 杨进喜
板栗栽培技术
一、概述 二、生物学特性 三、栽培管理 四、病虫害防治
百年板栗树
板栗美食
板栗红烧肉
板栗烧鸡子
桂花板栗羹
概述
板栗原产我国,已有3000余年的栽培历史。 全国约有26个省(市、区)种植板栗,栽培面积(上世纪末) 在66.7万公顷以上,年产栗果35万吨左右,占世界产量50% 左右,居第一位。其中山东、湖北、河北、河南4省产量占全 国50%以上。除此外,产量超过1万吨的省区还有安徽、辽宁、 广西和湖南。北京市板栗主要集中在西北部山区乡镇。 目前我国奔里生产中的主要问题是良种化水平低,栽培技术落 后,经营管理粗放,商品质量差,贮藏加工能力和技术水平都 比较低。 国内外板栗高产记录: 国内:544.52公斤/亩 国外(日本):733.5公斤/亩 理论产量:972.5公斤/亩 目前生产实际平均产量:35公斤/亩
板栗的枝芽
板栗的修剪
修剪后
修剪前
芽类型及特性:
以性质、形态不同可区分为四种类型。 1.完全混合芽:亦称花芽。着生在结果母枝的顶端及其 下2~3节叶腋间,芽体肥大、钝圆、茸毛少,萌发后抽 生结果枝。 2.不完全混合芽:亦称雄花芽。着生在完全混合芽以下 节位或较弱母枝顶端,芽体稍小、萌发后抽生雄花枝。 3.叶芽:着生在枝条顶端(幼旺树)及其中下部(混合 芽以下节位),芽小、顶尖、毛茸多,萌发后抽生发育 枝。 4.潜伏芽:亦称隐芽。着生在枝条基部或多年生枝干上, 寿命长。是树体更新的基础。
(二)建园栽植:
要提倡适当密植,平地30~40株/亩、山地40~60 株/亩。怀柔不同栽植密度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株行 距2 * 4米的栽植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土地利用率、 提高早期产量,已经在生产中推广(进入大量结果 后,随树冠扩大,可以区分永久、临时株,逐年调 控、最终演变成4 * 4米)。 要注重授粉品种选配、避免花粉直感的不良影响。 亦可栽植砧木建园,成活后大砧嫁接,此法可以相 对提高优良品种对环境适应能力、扩大应用范围。
(四)整形修剪
多采用主枝开心形和主干疏层形
成年结果树修剪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⑴维持树势、结构,平衡枝势,疏除过密交叉和细弱枝,控制 结果部位外移。 ⑵强树旺枝应多留枝、分散营养、缓和长势;弱树弱崐枝疏剪 回缩集中营养复壮;多年生枝交替回缩(缩至3年生枝段),• 首先更新光腿、重叠、交叉严重的枝。 ⑶对结果母枝,一般将其下细弱枝疏除、• 增强母枝长势,若 以 树势旺、则母枝下应留预备枝、分散养分以备更新; • 花枝, 雄 中上部为盲节者、留2~3芽剪,粗壮而顶芽饱满者、保留结果。 徒长枝,节间短粗壮顶芽饱满者、培养利用,下粗上细顶芽不 充实者疏除、有空间的亦可短截培养枝组;对结果枝组缩弱留 壮错开空间、过密的疏除打开光照。
开花结果习性——雄花花序(局部)
开花结果习性——结果母枝
开花结果习性——雌花簇
开花结果习性——幼果
开花结果习性——成熟
栽培管理
(一)苗木繁育 (二)建园栽植 (三)土肥水管理 (四)整形修剪 (五)花果管理
(一)苗木繁育
1.实生苗培育要点: ⑴坚果(即种子)怕干、怕冻又怕热,种子失水18%时丧失发 芽力,因此种子采后、应经水选并立即沙藏,沙藏期间不能冻 结(0~5℃)。 ⑵春播优于秋播、播种时要注意种子摆放姿势(腹面向下)。 ⑶播前用吲哚丁酸(50~100ppm)浸种、催芽后摘除胚根尖 (1~2mm)再播种均有利于苗全苗壮。⑷注意防止鸟兽和地 下虫危害。 2.嫁接苗培育要领: ⑴ 选用当地野生板栗作砧木,提高对当地环境的适应能力。 ⑵• 穗应取自优良母株、以健壮结果枝最好、发育枝也行,可 接 以结合冬剪采集并作好保湿贮藏工作。 ⑶ 砧木萌动初期嫁接、• 木质芽接好、注意砧木选择平面部位 带 嫁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