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史重点
中外建筑史考试重点

绪论木构建筑的结构体系: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三种。
5、木构架建筑的优缺点:优点(1)取材方便(2)适应性强:墙不承重,室内可自由分割;门窗可任意开设,以适应不同环境。
(3)抗震性好:榫卯连接有一定的活动性,可有效抗震。
(4)施工速度快:木材比石材更易于加工。
(5)便于修缮搬迁。
缺点:(1)木材资源缺乏、且易遭受火灾;(2)难以满足大而复杂的空间需求。
(1)斗拱的主要构件:栱、斗、昂。
(2)四个作用:结构作用度量单位装饰作用建筑物等级的象征。
1、单体建筑的外部组成:由屋顶、屋身、台基三部分组成单体平面构成要素是间5、单体建筑的整体特征:◆简明:平面以间为单位,由间构成单体建筑,平面轮廓和结构简明;◆真实:建筑结构一目了然;◆有机:梁柱承重,墙体只起分割空间的作用,有“墙倒屋不塌”之说;◆平面、结构、造型三者不可分割。
单体建筑的屋顶类型:(1)庑殿顶(四坡顶、四阿顶)歇山顶悬山硬山攒尖处理建筑与环境关系的出发点:古代儒家、道家都倡导的“天人合一”的思想。
顺应自然改造自然(一)善择基(二)因地制宜(三)整治环境(四)心理补偿隋代:宇文恺---隋代东西都城的规划、设计与营造者。
大兴城的规划是古代城市建设史上最有代表性的成功范例之一。
宋代:李诫---编修了《营造法式》,,并附有大量精致的图样。
明代:蒯祥、徐杲等---明代初期建筑名家、北京宫城设计者。
蒯祥主要负责了总体规划和布局,徐杲负责了明代故宫三大殿的重建。
第一章穴居(黄河流域)代表性遗址:西安半坡村遗址大房子巢居(长江流域)构木为巢代表性遗址: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面积180多平方米)——我国已知的最早使用榫卯技术的木结构房屋。
后期演变——干阑式建筑。
原始社会小结奴隶建筑社会夏:河南偃师二里头宫殿遗址是夏末都城——斟?我国最早的规模较大的木架夯土建筑和庭院实例。
西周:陕西岐山凤雏村西周遗址——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四合院我国已知最早最验证的四合院实例湖北圻春干阑式建筑春秋:建筑上的重要发展是瓦的普遍使用作为诸侯公式用过的高台建筑或称台榭的出现封建社会前期秦:(1)秦咸阳的布局:摒弃传统城郭制度,在渭水南北范围广阔地区大造离宫别馆。
建筑史重点

名词解释:1.史前建筑:指人类再有文字记载之前的漫长历史阶段,通常分为旧石器时代(约4万—1万)和新石器时代(约1万年—4千年),主要指新石器时代的建筑,由于旧石器时代人类主要居住于天然洞穴,即便是以树枝搭建的,临时住所,一般也不可以称之为建筑。
2.洞穴艺术:至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类在天然洞穴深处的岩壁上绘制,雕凿或刻画的图像以动物为主,洞穴艺术的创造并非为审美之目地,一般认为与巫术活动,图腾崇拜或记事有关。
迄今为止,发想的人类最早的洞穴艺术是法国南部绍伟洞穴中发现的绘画,距今有3万年,.其他著名的还有西班牙北部的阿尔泰米拉,法国的多尔多涅地区的拉斯科洞穴艺术。
3.巨石建筑:指新石器时代和早起青铜器时代,以巨型石头垒建起来的建筑,它出现于世界各地,多位墓葬。
4.石阵:该术语来源于英格兰威尔特郡的巨石阵,而巨石阵的意思是高悬之石,指横置于石柱之上的巨石横梁。
该术语指史前广泛分布于不列颠,爱尔兰和欧洲的史前巨石阵建筑。
石阵平面通常为圆形,其形制来源于类似的木结构建筑,通常有壕沟和土堤环绕。
5.塔庙:约公元前3千纪——前500年在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新建的一种宗教性建筑,平面通常为方形,立视为阶梯式金字塔,顶部平台上建神庙。
塔身是以砖与夯土筑成的实心体,有三面的阶梯可达平台,各层平台上种植树木和花卉,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及由此而来6.扶垛:指建筑外墙面突起的砖石砌体,以加固墙墙体或者抵消由拱或屋顶产生的侧推力。
它广泛运用于各种建筑之上,既有结构作用又作为装饰。
在欧洲中世纪哥特式建筑中发展出飞扶垛的形式。
7.多柱式大殿:指主要由柱子支撑屋顶的建筑样式,在古代多用于神庙与宫殿建筑中,在古波斯与古埃及的建筑中最为常见。
8.塔门:埃及神庙高大雄伟的入口建筑,两侧为塔楼,中央有两扇对开的木头大门,通常以金属覆面。
塔楼内部有楼梯可上达顶部,外侧常常装饰着消灭敌人题材的浮雕。
塔门前,一般树立着旗杆、方尖碑和国王巨像。
9.方尖碑:一种高高的向上渐细的石柱,顶端为一包金的小金字塔,可能是在古王国时期从原始太阳崇拜的一种圆锥形的石柱发展而来。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考试重点

1.复古主义思潮时间:建筑从旧形式走向新形式的过程中,出现了复古的建筑潮。
流星雨十八世纪60年代到十九世纪末。
原因:主要由于新兴的资产阶级的政治需要,他们企图从古代的建筑遗产中寻求思想上的共鸣。
2.古典复兴:是指资本主义初期最先出现在文化上的一种思潮,在建筑史上是指十八世纪60年代到十九世纪末在欧美盛行的仿古典的建筑形式。
这种思潮曾受启蒙运动的影响,由于对民主、共和的向往,唤起了人们对古希腊、古罗马的礼赞,这就是古典复兴建筑思潮的社会基础。
建筑风格:反对巴洛克、洛可可,束缚建筑的创造性,不适合新时代艺术观,要求简洁明快。
代表人物代表作品:部雷(伟人博物馆方案、牛顿纪念碑方案)勒杜(巴黎维莱特关卡、勒.桑戴关卡)3.浪漫主义:是指十八世纪下半叶到十九世纪上半叶活跃于欧洲文学艺术领域的另外一种主要思潮,它在建筑上也有一定的反映。
先浪漫主义时期:十八世纪60年代到十九世纪30年代流行于英国。
表现:a.模仿中世纪寨堡或哥特风格。
b.追求非凡的趣味和异国情调。
19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是浪漫主义第二阶段,又称为哥特复兴。
反映了当时西欧一些人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倾向,同时,他们也尝试以哥特建筑结构的有机性来解决古典建筑在新时代所遇到的建筑艺术与技术的矛盾。
4.折衷主义:19世纪上半叶兴起的另外一种建筑思潮,这种思潮在19世纪至20世纪初在欧美盛极一时。
折中主义越过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在建筑形式上的局限,任意选择与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把他们组成各种试样,也称为“集仿主义”。
产生的原因:a.在当时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社会,资产阶级也把文化当成是可以买到的商品,于是花大量钱建造各种历史样式的建筑,从而满足人们玩赏和猎奇的喜好。
B.学术方面,为了弥补古典复兴和浪漫主义各自设计上的局限性,就随意借鉴历史上的各种样式。
C.交通的便利、考古、出版摄影的发展都有助于人们认识和掌握古代建筑遗产,进行模仿和拼凑。
建筑的新材料、新技术、新类型:工业革命带来了生产方式和建造工艺的巨大变革,对建筑的影响:新材料(钢铁、玻璃)、新技术(框架结构)、新设备(升降机、电梯)、新建筑类型(图书馆、百货商店、博览会与展览馆、火车站、码头等)。
中外建筑简史重点

中外建筑简史重点《中外建筑简史》知识点归纳1、中古建筑与西⽅建筑和伊斯兰教建筑⼀起组成了世界三⼤建筑体系。
2、我国古代建筑有陶复陶⽳和筑⽊为巢两种基本形式。
3、西周的凤雏、召陈宫殿进⼀步发展为“⽡屋”,从⽽奠定了中国建筑以⼟、⽊、⽡、⽯为基本⽤材的悠久传统。
4、隋代建造了世界上最早的敞肩拱桥——赵州桥。
5、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主要表现有①单体建筑结构②组群建筑平⾯布局③建筑装饰④建筑思想等⽅⾯6、中国古建筑屋顶样式:①庑殿顶:特点是前后左右共四个坡⾯,交出五个脊,⼜称五脊殿或庑殿。
这种屋顶只有帝王宫殿或敕建寺庙等⽅能使⽤。
②歇⼭顶:有前后左右四个坡⾯,在左右坡⾯上各有⼀个垂直⾯,故⽽交出九个脊,⼜称九脊殿或汉殿。
这种屋顶多⽤在建筑性质较为重要,体量较⼤的建筑上。
③悬⼭顶:只有前后两个坡⾯⽽且左右两端挑出⼭墙之外。
④硬⼭顶⑤攒尖顶7、中国古建筑的平⾯从单体建筑看有⽅形、长⽅形、三⾓形、六⾓形、⼋⾓形、⼗⼆⾓星、圆形、半圆形、扇形、梅花形、菱形相套等。
8、建筑思想观念:中国古建筑在建筑与环境的配合和协调⽅⾯有着很⾼的成就,有许多精辟的理论与成功的经验。
古⼈不仅考虑建筑物内部环境主次之间、相互之间的配合与协调,⽽且也注意到他们与周围⼤⾃然环境的协调,这主要受到了封建等级观念、家族伦理观念、阴阳五⾏学说等思想的影响。
9、中国古代城市选址的原则①选择合适的地理位置,⼀般是择中⽽居②选择⽔陆交通要冲,解决⽔源及交通问题③考虑可持续发展的因素,选择⽣活物资供应丰富的地⽅④考虑⾃然景观及⽣态因素,选择⽣态环境优越的地⽅⑤考虑涉险防卫的需要,符合“国必依⼭川”的原则10、皇帝处理政务和举⾏典礼的地⽅称为殿,⽣活起居之处称为宫。
11、宫殿建筑的布局特征:①象天设都②严格的中轴对称③左祖右社(左庙右社)④前朝后寝12、礼制性建筑从建筑类型上可以分为:坛、庙、宗祠、明堂、陵墓、朝、堂、阙、华表、牌坊等、13、牌坊是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的建筑物,多见于南⽅。
中国城市建设史重点

中国城市建设史复习提纲※(有下划线的都城要求掌握简单示意图)第一章1 画图并说明原始居民点的布局特点原始的居住形式:穴居中国建筑土木混合结构的主要渊源。
、巢居(中国建筑穿斗结构的主要起源)、处于这样的地理条件下,主要凭惜树木构筑窝棚,这就是所谓“巢居”。
这种居住方式既可避免猛兽的侵害,也可以脱离潮湿的地面,实质上它是远古猿人“住在树上”的直系发展。
半穴居、地面建筑,其中穴居和巢居持续的时间最长,是另两种形式的原型。
2.中国城市产生的条件第二章1. 默写《考工记匠人营国》中关于城市规模、布局、城门、道路、城市等级等方面内容,总结营国制度的基本内容、观念及影响。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道路等级——明确了全国城市网络规模的等级、大小和道路的宽度。
建筑布局——规定了士大夫贵族的宅第为“前堂后寝”,与北京故宫的“前朝后寝”、“外朝内庭”一致。
色彩——天子柱瓦用丹色,诸侯用黑色建造形制——“王宫门阿之制五雉,宫隅之制七雉,城隅之制九雉。
”“门阿之制,以为都城之制,宫隅之制,以为诸侯之城制。
”井田方格网规划方法——2.邑、都、市、城、廓、国的概念.邑都市城廓国的概念和关系邑与都——邑为居民点,奴隶主驻地;凡邑有宗庙、先君主曰都,无曰邑,邑曰筑,都曰城邑与市——并非所有邑都有市城与国——同义城与廓——古文献“三里之城,七里之廓”;“内为之城,外为之廓”;“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守民”3.商、周的都城及代表城市名称第三章1.燕下都、赵邯郸、齐临淄、楚郢都、鲁城、郑韩故城、淹城的布局特征。
燕下都特征:▪着眼城防,将平时建设与战时防御要求紧密结合;▪改变通行的以外廓充作经济活动综合区的规划方式,按照军事需求,以整个外廓为城防区。
▪利用河道加固城防,利用河道作为分区规划的分界标志,为城市提供水源和航运之便。
赵邯郸▪旧邯郸扩展为廓,改造成为赵都的经济活动中心区。
廓北设置离宫别苑,为利用原采邑城邯郸大夫宫室区改建扩充。
外国建筑史考试重点整合

外国建筑史考试重点整合第一章古代埃及建筑1.伊姆霍泰普Imhotep (记住英文写法)2.马斯塔巴3.第一座石头金字塔是萨卡拉的第三王朝的建基皇帝昭赛尔的金字塔,它是台阶形的,分为6层。
4.昭赛尔金字塔的“工程主持人”传说是赫利奥波利斯的高级祭司伊姆霍泰普,后来被奉为神。
5.古埃及最成熟的金字塔代表(吉萨金字塔):库富金字塔、哈弗拉金字塔、门卡乌拉金字塔6.图1-10 曼都赫特普三世墓与图1-12 哈特什帕苏墓(实图题)7.新王国时期,巨大的神庙遍及全国,底比斯一带神庙络绎相望,其中规模最大是卡纳克(Karnak)和卢克索两处阿蒙神庙。
8.埃及皇帝向南征服了努比亚之后,在那里造了几个巨大的阿蒙神庙,其中最特殊的是阿布辛波(Abu-Simbel)的石窟庙,建造者是新王国时最强大的拉姆西斯二世皇帝(U-RamessesⅡ)第二章两河流域1.两河流域的建筑大体可分为两个类型:幼发拉底河(Euphrates)和底格里斯河(Tigris)下游的和上游的2.山岳台的代表:乌尔的月神台3.两河流域下游古代建筑对以后影响最大的是它的饰面技术和相应的艺术传统4.公元前6世纪前半叶建设起来的新巴比伦城,重要的建筑物大量使用琉璃砖贴面5.公元前9-7世纪是底格里斯河上游的亚述的极盛时期,最重要的建筑遗迹是萨艮二世王宫,王宫在都城夏鲁金西北角的卫城里6.萨艮二世王宫的大门采用两河下游的典型式样而更加隆重,在门洞口的两侧和碉楼的转角处,,石板上雕人首翼牛像7.波斯帝国的建筑继承着它所征服的地区里的种种遗产,加以揉杂,几处宫殿中,最著名的是强大的大流士皇帝一世起造而由他的继承人薛西斯一世基本完成的帕赛波里斯第三章爱琴文化的建筑1、克里特岛上的科诺索斯城遗址中比较重要的有科诺索斯和费斯特的宫殿,都是爱琴世界最强大的米诺王的宫殿2.、认图:迈锡尼狮子们第四章古代希腊建筑1、古希腊的建筑史分为四个时期:荷马时期(英雄时期),公元前12-前8世纪,古风时期(大移民时期),公元前7-前6世纪,古典时期,公元前5-前4世纪,希腊化时期,公元前4世纪末至公元前2世纪2、古典时期是希腊文化的极盛时期,这时期,圣地建筑群和神庙建筑完全成熟,建造了古希腊圣地建筑群艺术的最高代表——雅典卫城,建造了古希腊神庙艺术的最高代表——雅典卫城中的帕提农(Parthenon)庙。
[优质文档]中外建筑史考试重点及复习资料
![[优质文档]中外建筑史考试重点及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299b11caf45b307e971972a.png)
中外建筑史重点第四章:古代希腊的建筑第五章一:圣地与庙宇建筑的型制及特点(包括庙宇平面形制隆重程度及典型实例)圣地:德尔菲的阿波罗圣地(公元前5世纪)位于狭窄而陡峭的陡坡上宽度不足14米,两侧是250——300高的壁立悬崖 庙宇:形制,围廊式,两进围廊式,假两进围廊式。
海神波塞顿庙(公元前444)是围廊式庙宇的最高成就。
公元6世纪的以佛所第一个神阿丹密斯庙(台基尺寸55.10m 乘以109.20m )萨默斯的第三个天后赫拉庙(54.58m 乘以110.5m )都是两进围廊式 (41页) 二;希腊三柱式的特点及风格(包括默画出三种柱式简图)以及柱式产生的原因; 【多利克, 爱奥尼 ,科林斯 】 1、风格:独立性、一贯性、稳定性 2、特点:【多利克】没有柱础,比例粗壮;开间小;檐部较重;柱头简单刚挺倒立的圆锥台;外轮廓上举;及少线角;收分和卷杀都较为明显。
【爱奥尼】有柱础,比例修长;开间较宽;檐部较轻;柱头精巧柔和的旋涡,外轮廓下垂;多种复合的曲面线角。
【科林斯】其柱头为倒钟形,四周饰以锯齿状叶片。
3、产生的原因:1)古希腊建筑的结构和技术发生变化,采用柱式系统,发展梁式结构 2)装饰雕刻与建筑密切结合 三:雅典卫城的主要内容及建筑成就(包括绘制帕提农神庙外观或立面)(53页) 1、主要内容;卫城布局特点;a筑安排顺应地势、主次分明b2.建筑成就; 第五章:古代罗马的建筑一:各种建筑类型及建筑特点(包括古典柱式的概念,对于{5}种柱式的发展以及新形成的柱式构图形式<如券柱式>等内容); 1、建筑类型:古罗马建筑的类型很多。
有罗马万神庙、维纳斯和罗马庙以及巴尔贝克太阳神庙寺宗教建筑,也有皇宫、剧场角斗场、浴场以及广场和巴西利卡(长方形会堂)等公共建筑。
居住建筑有内庭式住宅、内庭式与围柱式院相结合的住宅,还有四、五层公寓式住宅。
2、特点:古罗马建筑是古罗马人沿习亚平宁半岛上伊特鲁里亚人的建筑技术,继承古希腊建筑成就,在建筑形制、技术和艺术方面广泛创新的一种建筑风格。
中国建筑史各学校期末考试重点归纳

唐代建筑成就和特点。
建筑成就和特点:1、规模宏大,规划严整(1)城市:唐长安、东都洛阳城(2)宫寝:唐长安—大明宫、麟德殿2、建筑群处理日趋成熟——地势、引导3、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已定型化4、设计与施工提高——“都料”5、砖石建筑进一步发展——佛塔(楼阁式、密檐式、单层式)6、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和成熟7、对周围国家产生影响8、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门阀制度瓦解,大批布衣、文人兴起隐居,使园林小型化、功能内容丰富。
宋代在建筑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什么?1、城市结构和布局起了根本变化宋代打破汉、唐以来的里坊制度,是城市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起点2、木架建筑采用了古典的模数制(M0)《营造法式》—李诫,M0(材)—八等3、建筑群组合方面,在纵平面上加强进深方向的空间层次,以衬托出主体建筑4、建筑装修与色彩有很大发展建筑外观细致、柔美、纤巧秀丽的风格彩画、琉璃瓦的使用,高家具5、砖石建筑的水平达到新的高度6、园林兴盛—自然山水园林宋代是中国园林发展的重要时期《东京梦华录》:“都城左近,皆是园圃,百里之内,并无闾地……”7、我国最早的城市地图—平江府明代建筑成就•建筑成就:•1、砖普遍用于民居(城市)长城、空斗墙、无梁殿•2、琉璃面砖、琉璃瓦的质量提高了,并广泛应用•3、木结构方面定型、简化,斗拱的结构作用减弱•4、建筑群体的布置更为成熟利用自然环境、营造气氛•5、私家园林发达“仿效自然、回归自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园冶》——计成《园冶注释》——陈植•6、官式建筑的装修、彩画、装饰日趋定型化•7、明代家具闻名于世、延续至今•8、明北京城—世界上最伟大的城市清代建筑成就建筑特征:1、园林达到极盛期“三山五园”、承德避暑山庄2、喇嘛教建筑兴盛西藏拉萨的布达拉宫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3、住宅建筑百花齐放、丰富多彩4、简化单体设计、提高群体与装修水平《工程做法》—雍正十二年(1734)颁布“样房”、“算房”5、西洋文化的输入中国木构架的三种类型,各主要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建筑史第一篇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的建筑第一章古代埃及的建筑1 古埃及建筑史有四个主要时期:(1)古王国时期玛斯塔巴---略有收分的长方形台子金字塔多层金字塔---萨卡拉的昭赛尔金字塔方锥形金字塔---吉萨的三大金字塔:库富、哈弗拉、门卡乌拉(2)中王国时期峡谷里凿石窟:曼都赫特普三世墓(3)新王国时期太阳神庙:卡纳克和鲁克索的阿蒙神庙庙宇有两个艺术重点:一个外部的,是大门,群众性的宗教仪式在它面前举行,力求富丽堂皇,和宗教仪式的戏剧性相适应;另一个内部的,是大殿,皇帝在这里接受少数人的朝拜,力求幽暗而威压,和仪典仪式的神秘性相适应.(4)后期、希腊化时期和罗马时期第二章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的建筑山岳台:是一种用土坯砌筑或夯土的高台,一般为7层.乌尔的山岳台,生土夯筑,第一层为黑色,象征冥界,第二层为红色,象征人间,第三层两河流域为青色,象征天堂,第四层为白色,象征明月.饰面技术:陶钉琉璃砖---新巴比伦城的伊什达城门亚述帝国:最重要的建筑遗迹---萨艮二世王宫伊朗高原:波斯---帕塞玻里斯---仪典中心,帝国的象征第二篇欧洲“古典时代”的建筑古典时代---古希腊和古罗马第三章爱琴文化的建筑先后以克里特岛和巴尔干半岛上的迈锡尼为中心克里特:克诺索斯宫殿---有世界上最早的露天剧场;费斯特宫殿迈锡尼:狮子门第四章古代希腊的建筑1 古希腊的建筑史分为四个时期:荷马时期、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希腊化时期2 多立克柱式与爱奥尼柱式的特色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1)比例粗壮,开间较小(1)比例细长,开间较宽(2)檐部较厚重(2)檐部较轻(3)柱头为简单而刚挺的倒立的圆锥台,(3)柱头是精巧柔和的涡卷,外廊下垂外廊上举(4)柱身凹槽的棱上还有一小段圆面,24个(4)柱身凹槽相交成锋利的棱角,20个(5)柱础复杂,看上去富有弹性(5)没有柱础,直接立在台基上(6)柱子的收分卷杀不很明显(6)柱子收分卷杀较明显(7)使用多种复合的曲面的线脚,线脚上串着(7)线脚很少,偶或有之,也是方线脚雕饰,最重要的母题是盾剑饰、桂叶和忍(8)台基是三层朴素的台阶,而且中央高、冬草叶四角低,微有隆起(8)台基侧面壁立,上下都有线脚,没有隆(9)装饰雕刻为高浮雕,甚至圆雕,强调体积(9)装饰雕刻为薄浮雕,强调线条3 古希腊雅典卫城的主要建筑有:山门、胜利神庙、帕提农庙、伊瑞克提翁庙和雅典娜雕像古希腊雅典卫城的布局特点:(1)建筑物的安排顺应地势,为了同时照顾山上山下的观赏,主要建筑物大都沿周边布置(2)整体布局考虑了山势、祭奠序列以及人们对建筑空间及其形体的艺术感受(3)建筑因地制宜,自由落差地布置各种形型不一、体量各异的建筑和大量有助于人们情感迸发的雕刻,将每个建筑物良好的角度朝向人群(4)卫城的建筑物虽型制、大小、柱式变化不一,但整个建筑群协调统一。
控制着卫城整体的帕提农神庙处于卫城最高处,体积最大,形制最庄严,雕刻最丰富,色彩最华丽,风格最雄伟,其它的建筑物装饰性强于纪念性,起着陪衬烘托的作用,雅典娜雕像以垂直体量将周围分散的建筑统一起来。
建筑群的布局体现了对立统一的构图原则.4 希腊晚期,出现集中式纪念性建筑物(集中式向上发展的多层构图手法)---雅典的奖杯亭和小亚细亚哈利克纳苏的莫索列姆陵墓第五章古罗马的建筑1 罗马建筑最大的特色、最大的成就---券拱技术2 继承古希腊柱式并发展为五种柱式:塔斯干柱式、罗马多立克柱式、罗马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复合柱式(1)为解决柱式同券拱结构的矛盾,创造了券柱式(2)创造了券拱与柱式的结合,将券脚直接落在柱式柱子上,中间垫一小段檐部,这种办法称为连续券(3)解决了柱式与多层建筑物的矛盾,发展了叠柱式(4)为适应高大建筑体量构图,突破水平分化的限制,一个柱式贯穿二层或三层,名为巨柱式(5)为解决柱式和罗马建筑巨大体积之间的矛盾,科林斯柱式受到重用,还流行一种新的复合柱式,就是在科林斯式柱头上再加一对爱奥尼式的涡卷3 维特鲁威---《建筑十书》是现存欧洲古代最完备的建筑专著第一个成就---奠定了欧洲建筑科学的基本体系第二个成就---十分系统地总结了希腊和早期罗马建筑的实践经验第三个成就---维特鲁威相当全面地建立了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以及各类建筑的设计原理,他指出,“一切建筑物都应当恰如其分地考虑到坚固耐久、便利实用、美丽悦目”并把它贯彻到全书的各个方面去第四个成就---维特鲁威按照古希腊的传统,把理性原则和直观感受结合起来,把理想化的美和现实生活中的美结合起来,论述了一些基本的建筑艺术原理4 古罗马建筑的类型很多,按作用说主要分两类:一为侵略战争(军事帝国的侵略)服务的;二为腐朽生活(奴隶主最腐朽最野蛮的生活)服务的5 共和时期的广场---罗曼努姆广场(开放式)帝国时期的广场---凯撒广场、奥古斯都广场、图拉真广场(以一个庙宇为主体,封闭式、轴线对称、多层纵深布局)6 单一空间、集中式构图的建筑物的代表,罗马穹顶技术的最高代表---万神庙7 古罗马公共浴场的主要成就第一,结构十分出色。
复杂多样的拱券体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第二,功能很完善。
全部活动可以在室内进行,各种用途的大厅联系紧凑第三,内部空间组织得简洁而又多变,开创了内部空间序列的艺术手法。
浴场的内部空间的流转贯通和变化丰富,是空前的成就第三篇欧洲中世纪建筑东欧---首都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正教---大大发展了古罗马的穹顶结构和集中式形制西欧---首都罗马城---天主教---大大发展了古罗马的拱顶结构和巴西利卡形制第六章拜占庭的建筑1 在欧洲广泛流行的一套拜占庭的结构方式和艺术形式---帆拱、鼓座、穹顶2 拜占庭建筑最光辉的代表是首都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第一个成就是它的结构体系第二个成就是它的既集中统一又曲折多变的内部空间第三个成就是它内部灿烂夺目的色彩效果第七章西欧中世纪建筑1 10世纪之前---早期基督教时期10~12世纪(以修道院教堂为主)---罗曼时期券拱技术在古罗马时代最发达,长期失传之后重新使用,人们便把10世纪之后的建筑称为罗曼建筑即“罗马式”的意思12~15世纪(以法国的城市主教堂为主)---哥特时期哥特式教堂结构的特点:第一,使用骨架券作为拱顶的承重构件第二,独立的飞券在中厅十字拱的起脚处抵住其侧推力第三,全部使用两圆心的尖券和尖拱15世纪之后---晚期的哥特式建筑在英国发展了垂直式哥特建筑,在法国发展了辉煌式哥特建筑2 意大利的中世纪建筑:比萨主教堂建筑群,佛罗伦萨主教堂,威尼斯总督府(齐阿尼)3 西班牙中世纪的伊斯兰建筑:哥多瓦大清真寺阿尔罕布拉宫---以两个互相垂直的长方形院子为中心,南北向的叫柘榴院,以举行朝觐仪式为主,比较肃穆,东西向的叫狮子院,比较奢华,是后妃们住的地方第四篇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和绝对君权时期的建筑15~16世纪,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建筑成就最高。
以意大利为中心的思想文化领域里的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人文主义运动,因为以复兴古典文化为重要方式,被称为“文艺复兴”运动。
17世纪→巴洛克文化和法国绝对君权的古典主义文化第八章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1 早期---以佛罗伦萨为中心(1)佛罗伦萨主教堂的穹顶---伯鲁乃列斯基标志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史的开始,新时代第一朵报春花(2)佛罗伦萨的育婴院---伯鲁乃列斯基(3)佛罗伦萨的巴齐礼拜堂---伯鲁乃列斯基(4)美狄奇府邸---弥开罗卓(5)安农齐阿广场2 盛期---以罗马为中心(1)盛期文艺复兴建筑的纪念性风格的典型代表---坦比哀多---伯拉孟特(2)法尔尼斯府邸---小桑迦洛(3)劳仑齐阿纳图书馆---米开朗琪罗(4)文特拉米尼府邸---彼得·龙巴都(5)圣马可学校---龙巴都父子和贡都奇(6)圣马可图书馆---珊索维诺(7)罗马卡比多山市政广场---米开朗琪罗(8)圣马可广场---被誉为“欧洲最漂亮的客厅”(9)圣彼得大教堂---意大利文艺复兴最伟大的纪念碑(最后一个纪念物)伯拉孟特→拉斐尔→帕鲁齐→小桑迦洛→米开朗琪罗3 晚期---以维晋寨为中心(1)维晋寨的巴西利卡---帕拉第奥---帕拉第奥母题(2)圆厅别墅---帕拉第奥(3)奥林比克剧场---帕拉第奥(4)尤利亚三世别墅---维尼奥拉4理论:《论建筑》---阿尔伯蒂,《建筑四书》---帕拉第奥,《五种柱式规范》---维尼奥拉5 意大利的巴洛克建筑(1)意大利巴洛克建筑的主要特征第一,炫耀财富。
大量使用贵重的材料,充满了装饰,色彩鲜丽,一身珠光宝气第二,追求新奇。
建筑师们标新立异,前所未见的建筑形象和手法层出不穷第三,趋向自然。
兴建园林别墅,在装饰中增加了自然题材第四,城市和建筑,常有一种庄严隆重、刚劲有力,然而又充满欢乐的兴致勃勃的氛(2)教堂罗马耶稣会教堂---维尼奥拉罗马圣卡罗教堂---波洛米尼(3)城市广场波波洛广场---封丹纳圣彼得大广场---伯尼尼第九章法国古典主义建筑1 商堡---国王统一全法国之后第一座真正的宫廷建筑物,民族国家的第一座建筑纪念物2 卢佛尔宫---完整地体现了古典主义的各项原则,标志着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成熟3 凡尔赛宫---于·阿·孟莎---法国绝对君权最重要的纪念碑4 恩瓦立德教堂---于·阿·孟莎---第一个完全的古典主义教堂建筑,17世纪最完整的古典主义纪念物之一5 旺道姆广场---于·阿·孟莎---正几何形封闭广场6 古典主义建筑理论(1)进步意义主要是:第一,相信存在着客观的、可以被认识的美的规律,并对它的某些方面,特别是比例,作了深入探讨,促进了对建筑的形式美的研究第二,提出了真实性、逻辑性、易明性等一些理性原则,用简洁、和谐、合理等对抗当时声势很大的意大利巴洛克建筑的任意和堆砌(2)局限性主要是:第一,它只从中央集权的宫廷建筑立论,它的研究对象只是古罗马帝国的纪念性建筑,因而十分片面,并且傲慢地否定了一切民间的和民族的建筑传统,忽视中世纪哥特建筑的伟大成就第二,它对形式美的认识是形而上学的,一方面,没有看到形式内部包含着的固有的矛盾性,它的无穷的变化;一方面,脱离了历史、功能、技术和其他的具体条件,没有看到审美的社会性,把抽象的教条看作超时代、超地域、超民族的第三,它反对创作中的个性、热情和表现,只着意于冰冷冷的数的和谐,而比例又是僵化的,一成不变的7 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成就和影响(1)古典主义建筑的贡献古典主义建筑,用柱式控制整个构图,经过千百年的锤炼,柱式的比例和细节是相当精审完美的。
古典主义建筑的构图简洁,几何性很强,轴线明确,主次有序,以致完整而统一。
它多用巨柱式,比起叠柱式来,减少了分化和重复,既能简化构图又使构图能有变化,也有利于区分主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