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壁式挡土墙
扶壁式挡土墙

结构重要性系数 Ci
表 2.7
路线等级及构造物
重要性修正系数
Ci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上的抗震重点工程
1.7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上的一般工程、二级公路上的抗震重点
工程、二、三级公路上桥梁的梁端支座
1.3
二级公路的一般工程、三级公路上的重点抗震工程、四级公
路上桥梁的梁端支座
1.0
三级公路的一般工程、四级公路上的抗震重点工程
验算
验算
验算
验算
抗滑动稳定系数 Kc
1.1
抗倾覆稳定系数 Ko
注:H为挡土墙墙趾至墙顶面的高度(m)。
1.2
挡土墙第i截面以上墙身重心处的水平地震荷载,应按下式计算:
Eihw CiCz KhiwGiw
式中
Eihw ——第 i 截面以上墙身重心处的水平地震荷载(kN); Ci ——重要性修正系数,应按表 2.7 采用; Cz ——综合影响系数,取 Cs =0.25; Kh ——水平地震系数,应按表 2.8 采用; Giw ——第 i 截面以上墙身圬工的重力(kN); iw ——水平地震荷载沿墙高的分布系数,应按表 2.9 采用。
tan )
式中
Eea ——地震时作用于墙背每延米长度上的主动土压力(kN/m),其作用点距墙底 0.4H 处;
——土的重力密度(kN/m3);
H ——墙身高度(m);
KA ——非地震条件下作用于墙背的主动土压力系数,按下式计算:
KA
cos2 (1 sin )2
(2.41)
Ci ——重要性修正系数,应按表 2.7 采用; Cz ——综合影响系数,取 Cs =0.25; Kh ——水平地震系数,应按表 2.8 采用;
扶壁式挡土墙在公路工程设计中的运用

扶壁式挡土墙在公路工程设计中的运用提纲:一、扶壁式挡土墙的概述二、扶壁式挡土墙的设计要点三、扶壁式挡土墙的施工技术四、扶壁式挡土墙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五、扶壁式挡土墙的案例分析一、扶壁式挡土墙的概述扶壁式挡土墙是一种常见的土木工程结构,在道路、铁路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应用广泛。
其基本构造是由混凝土、钢筋等材料构成的挡土墙出土面向上设计成扶壁形式,外表式样美观且稳定性能好,大大提高了道路建设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由于其应用范围广泛,工程量大,加之现阶段国家对基建进行大力支持,扶壁式挡土墙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二、扶壁式挡土墙的设计要点设计扶壁式挡土墙,需要考虑很多因素,从而确保其可靠性和安全性。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设计要点:1.选用合适的材料:墙体的材料应当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例如混凝土、钢筋、岩石等。
2.考虑自然因素:需要充分考虑山体、土质、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制定相应的设计方案。
3.合理设计墙身结构:墙身结构应该合理,尤其是在长距离的情况下应当有适当的伸缩缝。
4.周边环境的保护:施工及使用时,应当充分考虑周边环境因素,如河流、植物和野生动物等因素,确保其不受到损害。
三、扶壁式挡土墙的施工技术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设计方案的制定及审核、施工方案的制定、工具和设备的准备等。
2.开挖:开挖土壤需要注意控制挖破土层深度,以免造成山体滑坡或坍塌等事故。
3.墙身的组装与浇筑:墙体应按照设计方案进行组装,并进行焊接,浇筑时需要注意混凝土的配比和浇筑工艺。
4.维护:墙体建成之后,需要对其进行长期的维护,定期检查,保证其总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四、扶壁式挡土墙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1.优点:扶壁式挡土墙具有雄厚的抗震和抗风能力,结构稳定可靠,外表美观,高度可调。
2.缺点:与类似的挡土墙相比,扶壁式挡土墙的建设成本较高,加工难度大,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施工。
3.适用范围:扶壁式挡土墙适用于公路、铁路、水利、建筑等土木工程建设,特别是在山体较高、坡度大的情况下,扶壁式挡土墙更能体现其优异的抗力性能。
扶壁式挡土墙施工方案(3篇)

第1篇一、工程概况扶壁式挡土墙是一种常用的挡土结构,适用于山坡、河岸、公路、铁路等工程。
本方案针对某项目扶壁式挡土墙施工进行详细阐述。
1. 工程名称:某项目扶壁式挡土墙施工2. 工程地点:某市某区某路段3. 施工单位: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4. 施工工期:60天二、施工准备1. 技术准备(1)熟悉工程图纸,明确设计要求、施工技术规范和施工标准。
(2)组织技术人员学习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高施工技术水平。
(3)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施工技术交底等。
2. 材料准备(1)水泥、砂、石、钢筋等原材料应按照设计要求采购,确保质量合格。
(2)施工前应进行原材料检验,不合格材料不得使用。
(3)施工过程中应做好材料堆放、保管、使用等工作。
3. 施工设备准备(1)挖掘机、装载机、自卸汽车等大型施工设备。
(2)打桩机、钢筋加工机、混凝土搅拌机等施工设备。
(3)测量仪器、检测设备等。
4. 人员准备(1)组织施工队伍,明确施工人员职责。
(2)进行施工人员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
(3)做好施工人员的生活保障工作。
三、施工工艺及步骤1. 施工工艺(1)测量放样: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测量放样,确定挡土墙位置、尺寸和高度。
(2)基坑开挖:按照设计要求,开挖基坑,确保基坑尺寸和深度符合要求。
(3)基础处理:对基坑底部进行处理,确保基础稳定。
(4)模板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安装模板,确保模板牢固、平整。
(5)钢筋加工及绑扎:加工钢筋,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绑扎。
(6)混凝土浇筑:进行混凝土浇筑,确保混凝土强度和密实度。
(7)扶壁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扶壁施工。
(8)拆除模板:混凝土养护达到要求后,拆除模板。
(9)养护:对混凝土进行养护,确保混凝土强度。
(10)验收:对施工完成后的挡土墙进行验收。
2. 施工步骤(1)测量放样:采用全站仪、水准仪等测量仪器,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测量放样。
(2)基坑开挖:采用挖掘机进行基坑开挖,确保基坑尺寸和深度符合设计要求。
扶壁式挡土墙设计(一)(一)

扶壁式挡土墙设计(一)(一)挡土墙是一种用以防止土体坍塌或侧向位移的结构,扶壁式挡土墙是其中一种常见的设计形式。
本文将详细介绍扶壁式挡土墙的设计原理和关键要点,以及其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引言概述:扶壁式挡土墙是一种采用扶壁形式来支撑土体并抵抗土体侧向压力的结构,其设计目标是确保挡土墙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围绕扶壁式挡土墙的设计原理、施工方法、材料选用、坡度控制和加固措施等方面展开阐述。
正文内容:1. 设计原理1.1 扶壁式挡土墙的基本工作原理1.2 挡土墙的设计参数及计算方法1.3 扶壁式挡土墙与其他类型挡土墙的比较优势2. 施工方法2.1 挡土墙的基础处理和基槽开挖2.2 土体压实与填充2.3 扶壁结构的施工和加固工艺2.4 扶壁的防渗措施2.5 挡土墙的后续处理和养护3. 材料选用3.1 扶壁结构材料的选择与性能要求3.2 土体填充材料的选用与分类3.3 土体背面过滤材料的选择和施工方法4. 坡度控制4.1 挡土墙坡度的选择与设计4.2 扶壁结构坡度调整的方法与技术4.3 挡土墙的排水设计与排水措施5. 加固措施5.1 挡土墙加固的方法和原则5.2 扶壁结构的加固措施及效果评估5.3 土体稳定性分析与风险评估5.4 增加挡土墙结构的稳定性与耐久性的措施总结:扶壁式挡土墙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包括土体性质、施工条件、地震荷载等。
本文从设计原理、施工方法、材料选用、坡度控制和加固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旨在提供一种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确保扶壁式挡土墙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达到预期的效果。
正确的设计和施工将为土木工程的安全性和持久性提供可靠保障。
扶壁式挡土墙发展历程

扶壁式挡土墙发展历程扶壁式挡土墙是一种常见的土木工程结构,用于防止土地滑坡、土体侵蚀等问题。
以下是该结构的发展历程:1.原始挡土墙:最早的扶壁式挡土墙可以追溯到古代。
当时,人们使用大块的石头或木材排列成一道土墙,用于防止土壤的滑动。
这种简易的构筑物虽然功能有限,但也奠定了挡土墙的基本原理。
2.石墙和重力墙:随着人类技术的发展,石材的加工和运输变得更加容易。
这使得人们能够建造更高、更稳定的石墙,通过石块之间的重力来抵抗土压力。
石墙不仅具有挡土的功能,还可以作为边界墙或城墙等进行建筑。
3.垫层墙:为了进一步提高挡土墙的稳定性,人们引入了垫层墙的概念。
垫层墙是在挡土墙的上部添加一层细小颗粒的填充物,例如砂石或碎石,这样可以增加土壤的密实度,增加土体的摩擦力,提高整个结构的稳定性。
4.反滑桩和锚杆:为了进一步增强扶壁式挡土墙的稳定性,人们发展了反滑桩和锚杆技术。
反滑桩通过将桩体嵌入土体深处,利用桩与土之间的摩擦力来抵抗侧向滑动力。
锚杆是通过深入土体并与土壤层连接,在挡土墙后方形成一个锚固体系,增强了整个结构的抗拉性能。
5.预制混凝土挡土墙:随着混凝土技术的发展,预制混凝土挡土墙逐渐成为主流。
预制混凝土挡土墙通常使用预制的混凝土板块或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件,通过拼接或连接形成一个坚固的挡土结构。
它具有施工方便、维护成本低等优点,并且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个性化设计。
总的来说,扶壁式挡土墙的发展经历了从原始的石墙到现代的预制混凝土结构的过程,不断提高了挡土墙的稳定性、可持续性和施工效率。
这一发展历程体现了人类对于土木工程技术的不断探索和创新。
扶壁式挡土墙

扶壁式挡土墙扶壁式挡土墙背景介绍:扶壁式挡土墙是一种常见的土木工程结构,用于抵御土壤的压力,防止土壤侵蚀和地质灾害。
本文将详细介绍扶壁式挡土墙的设计理念、施工步骤、材料选择以及相关的法律名词和注释。
一、设计理念1.1 确定挡土墙的用途和设计要求1.2 土壤力学参数的测定1.3 土体稳定性分析1.4 结构稳定性分析1.5 挡土墙的截面形状选择1.6 挡土墙的排水设计二、施工步骤2.1 基坑开挖与地基处理2.2 扶壁式挡土墙地基垫层的施工2.3 扶壁式挡土墙基础的施工2.4 扶壁式挡土墙的墙体施工2.5 扶壁式挡土墙的加固与排水系统的安装2.6 挡土墙表面的防护与修整三、材料选择3.1 挡土墙基础材料的选择3.2 挡土墙墙体材料的选择3.3 挡土墙加固材料的选择3.4 挡土墙排水系统材料的选择四、法律名词及注释4.1 土木工程设计规范和标准4.2 土壤力学与地基工程相关法律名词4.3 结构工程相关法律名词4.4 施工安全与环境保护相关法律名词扩展内容:1、本文档所涉及附件如下:- 扶壁式挡土墙设计图纸- 施工合同样本- 土壤力学试验报告- 挡土墙施工规范手册2、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 土木工程设计规范和标准:指国家规定的土木工程设计相应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如《土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土木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等。
- 土壤力学与地基工程相关法律名词:指涉及土壤力学和地基工程的相关法律名词,如《土壤力学与地基工程术语》中定义的术语、法律法规中相应的条款等。
- 结构工程相关法律名词:指涉及结构工程的相关法律名词,如《建筑结构设计规范》中定义的术语、法律法规中相应的条款等。
- 施工安全与环境保护相关法律名词:指涉及施工安全与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名词,如《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等。
悬臂式和扶壁式挡土墙

悬臂式和扶壁式挡土墙在土木工程领域,挡土墙是一种常见的结构,用于支撑填土或山坡土体,防止其坍塌和滑移,以保持土体的稳定。
悬臂式和扶壁式挡土墙是两种较为常见的挡土墙形式,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悬臂式挡土墙通常由立壁、趾板和踵板三部分组成。
立壁就像是一堵竖直的墙,直接承受土压力;趾板位于挡土墙的底部前端,踵板则在底部后端。
这种结构的特点是依靠墙身的自重和墙踵板上的填土重量来维持稳定。
悬臂式挡土墙的优点之一是其结构相对简单。
由于主要由几个大的构件组成,施工过程相对容易控制,对于一些施工条件较为有限的场地,具有一定的优势。
另外,它能够适应一些地基条件不太理想的情况,比如软弱地基。
因为其自身重量相对较轻,对地基的承载能力要求相对较低。
然而,悬臂式挡土墙也有其局限性。
由于其依靠自重来维持稳定,所以通常需要较大的体积和材料用量,这可能会增加成本。
而且,在承受较大土压力时,其悬臂部分可能会产生较大的弯矩和变形,需要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来保证其稳定性。
扶壁式挡土墙则是在悬臂式挡土墙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它在立壁的基础上,每隔一定距离增设扶壁,扶壁将立壁分成若干段。
扶壁就像是一个个支撑,增强了整个结构的稳定性。
扶壁式挡土墙的优点在于其能够承受更大的土压力。
通过增设扶壁,有效地减小了立壁的弯矩和变形,提高了结构的承载能力。
同时,由于扶壁的存在,使得墙体的自重相对减轻,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材料。
不过,扶壁式挡土墙的施工相对复杂一些。
扶壁的设置需要精确的施工控制,以确保其位置和尺寸的准确性。
而且,由于结构较为复杂,设计和计算的难度也相对较大。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选择悬臂式还是扶壁式挡土墙,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是土压力的大小和分布情况。
如果土压力较大,扶壁式挡土墙可能更为合适;如果土压力相对较小,悬臂式挡土墙可能能够满足要求。
其次是地基条件。
软弱地基可能更适合采用悬臂式挡土墙,而地基条件较好时,两种形式都可以考虑。
扶壁式挡土墙(最终版)

扶壁式挡土墙(最终版)扶壁式挡土墙(最终版)1. 引言扶壁式挡土墙是一种常用的挡土结构,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领域。
它能够有效地抵抗土体的侧向压力,保证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扶壁式挡土墙的详细信息,包括设计原则、施工步骤、材料选择等方面。
2. 设计原则2.1 墙体稳定性扶壁式挡土墙的首要设计原则是保证墙体的稳定性。
墙体应具备足够的抗倾覆和抗滑动能力,以确保土体不会发生侧倾或滑动的情况。
2.2 土体排水系统为了避免土体中的水分对墙体产生不利影响,设计中应包括有效的排水系统。
这可以通过设置排水孔、排水管道等措施来实现,以确保土体中的水分能够顺利排出。
2.3 土体质量选择选择适当的土体质量对于墙体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粘土和砂土是常用的材料。
在选择土体质量时,应考虑土体的力学性质和可塑性,以及其与挡土墙的结合性能。
3. 施工步骤3.1 地基准备在施工之前,必须对地基进行准备工作。
这包括将基地清理干净,确保基地平整和稳定。
如果地基不稳定或存在较大的不均匀沉降,应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
3.2 基础施工基础是扶壁式挡土墙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分散土体的压力,并将其传递到地基上。
基础的施工包括挖掘基坑、浇筑混凝土等步骤。
根据具体情况,还可以加入加固筋等结构加固措施。
3.3 墙体建设根据设计要求,墙体可以使用预制混凝土板、钢筋混凝土或砌体等材料进行建设。
施工时需要保证墙体的垂直度和水平度,并在需要的位置设置墙柱、预制块等辅助结构。
3.4 排水系统安装在墙体建设过程中,应同时考虑排水系统的安装。
这包括在墙体后方设置合适的排水孔,以及铺设排水管道和过滤层。
排水系统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土壤的渗透性和排水能力。
4. 材料选择4.1 墙体材料常用的墙体材料包括预制混凝土板、钢筋混凝土和砌体。
在选择墙体材料时,需要考虑强度、耐久性和施工便利性等因素。
4.2 排水系统材料排水系统的材料选择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抗腐蚀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扶壁式挡土墙
什么是扶壁式挡土墙?
扶壁式挡土墙指的是沿悬臂式挡土墙的立臂,每隔一定距离加一道扶壁,将立壁与踵板连接起来的挡土墙。
一般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扶壁式挡土墙基本原理:
扶壁式挡土墙是一种钢筋混凝土薄壁式挡土墙,其主要特点是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墙身断面较小,自身质量轻,可以较好的发挥材料的强度性能,能适应承载力较低的地基。
适用于缺乏石料及地震地区。
一般在较高的填方路段采用来稳定路堤,以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和占地面积。
扶壁式挡土墙,断面尺寸较小,踵板上的土体重力可有效地抵抗倾覆和滑移,竖板和扶壁共同承受土压力产生的弯矩和剪力,相对悬臂式挡土墙受力好。
适用6~12m高的填方边坡,可有效地防止填方边坡的滑动。
扶壁式挡土墙是路肩挡土墙的一种,是将预制的挡墙板焊接在预埋于基础混凝土中的钢板上,然后在其内倒填土的一种挡墙形式与其它几种形式的挡墙比较,扶壁式挡土墙具有节省占地空间、缩短施工工期、美化城市环境、较易施工等优点,是城市公路工程立交桥引道中常用的一种挡墙形式。
扶壁式挡土墙设计注意事项:
第一:
圬工挡土墙的设计使用年限,强制性条文规定一定要写的,一般为30
年,当主体为中桥、重要小桥时,应随主体工程的设计适用年限50年。
另外,其所用材料、构造措施同时要符合设计使用年限的要求。
如:素混凝土满足一般环境时,不低于C15;配筋混凝土一般环境100年为C30、50年为C25、30年为C25;还有保护层厚度、表面裂缝计算宽度限值、φ6钢筋的使用条件限制、预应力混凝土最低不低于C40、预应力钢筋不得小于5mm等等。
第二:
抗震设防。
H≥6m的高档墙,应按常州所在地的地震烈度7度进行抗震设防。
第三:
挡土墙高度大于1m,应设栏杆。
栏杆高度及强度应符合规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