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业企业供用汽管理制度【最新版】
工业供用汽管理制度

供用汽管理办法为确保工业企业供用汽企业的正常生产,供用汽及时、计量准确、运行安全可靠,维护供用热双方的合法权益,特制定以下管理办法:1、成立供用汽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处、财务处、安监局、公司、化工等部门及单位主要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考核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处。
主任:——,办公室具体负责管理和考核办法的制定、考核、拟定奖罚方案等工作。
2、供用汽双方应当签订供用汽协议,并报主管部门备案.供汽价格按工业企业制定供汽价格执行,今后价格随公司调整而调整.3、供汽方根据供汽系统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相应的供汽管理机构和体制,配备相应的专业人员,明确各级职责,加强供汽管理。
4、建立和健全各种供用汽规章制度.企业供汽管理,必须制订锅炉、发电机组运行规程、供汽管网运行规程、水质处理工艺规程、设备维修规程、岗位操作法、安全技术规程和管理制度等。
5、完善各种基础技术资料。
供用汽管理必须具备和完善以下基础资料:供汽管网系统图、锅炉用煤的质量分析资料、锅炉给水水质分析资料、供用汽设备及干管保温设计和施工原始资料、保温层表面温度和单位面积热损失的测试计算资料等。
6、加强供(用)汽管理,做到供汽有计划、用汽有指标、消耗有定额、节汽有措施、考核有奖惩。
7、供(用)汽单位应定期对供(用)热系统进行隐患排查和安全评价,及时消除系统内设备隐患。
不得因设备缺陷消除不及时影响供(用)汽中断或供汽参数达不到要求(机组因电网及管道等因外界意外事故影响除外)。
8、供热蒸汽管道责任区段以产权关系划分边界,供、用汽双方要安排专人对各自管辖区管路设备巡视检查,建立巡检台账,发现有缺陷及时向供(用)汽单位通报,并及时处理做好记录。
9、供汽单位要完善热力供应系统,保证备用汽源可靠.在供热汽轮机组发生故障无法运行时,如需要另外启动备用机组的,要求冷态8个小时,热态5个小时机组启动投入汽源;无需启动备用机组的,1个小时内备用汽源投入运行。
化学工业企业供用汽管理制度

编号:SY-AQ-02314( 安全管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化学工业企业供用汽管理制度Management system of steam supply and use in chemical industry enterprises化学工业企业供用汽管理制度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
在安全管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为了加强供用汽管理,搞好供用汽系统设备和管道的精心操作和科学维修,达到正常供用汽、安全与经济合理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1.企业根据供汽系统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相应的供汽管理机构和体制,配备相应的专业人员,明确各级职责,加强供汽管理。
2.建立和健全各种供用汽规章制度。
企业供用汽管理,必须制订锅炉运行规程、供汽管网运行规程、水质处理工艺规程、设备维修规程、岗位操作法、安全技术规程和管理制度等。
3.完善各种基础技术资料。
供用汽管理必须具备和完善以下基础资料:供汽管网系统图、供气管网施工竣工图、锅炉用煤(油)的质量分析资料、锅炉给水水质分析资料、烟气中含尘量及气体成分分析资料、供用汽设备及干管保温设计和施工原始资料、保温层表面温度和单位面积热损失的测试计算资料等。
4.加强供用汽管理工作。
(1)要做到供汽有计划、用汽有指标、消耗有定额、节汽有措施、考核有奖惩。
(2)要狠抓锅炉节煤(油)、节水、节汽工作。
做到经济合理运行,努力降低消耗和成本。
(3)要加强计量管理。
外购蒸汽和锅炉产汽一级计量仪表配备率达到98%;分厂(车间)用汽二级计量仪表、主要用汽岗位仪表配备率要达到100%,其他要达到80%以上。
化学工业企业供用汽管制制度.doc

化学工业企业供用汽管理制度为了加强供用汽管理,搞好供用汽系统设备和管道的精心操作和科学维修,达到正常供用汽、安全与经济合理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1.企业根据供汽系统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相应的供汽管理机构和体制,配备相应的专业人员,明确各级职责,加强供汽管理。
2.建立和健全各种供用汽规章制度。
企业供用汽管理,必须制订锅炉运行规程、供汽管网运行规程、水质处理工艺规程、设备维修规程、岗位操作法、安全技术规程和管理制度等。
3.完善各种基础技术资料。
供用汽管理必须具备和完善以下基础资料:供汽管网系统图、供气管网施工竣工图、锅炉用煤(油)的质量分析资料、锅炉给水水质分析资料、烟气中含尘量及气体成分分析资料、供用汽设备及干管保温设计和施工原始资料、保温层表面温度和单位面积热损失的测试计算资料等。
4.加强供用汽管理工作。
(1)要做到供汽有计划、用汽有指标、消耗有定额、节汽有措施、考核有奖惩。
(2)要狠抓锅炉节煤(油)、节水、节汽工作。
做到经济合理运行,努力降低消耗和成本。
(3)要加强计量管理。
外购蒸汽和锅炉产汽一级计量仪表配备率达到98%;分厂(车间)用汽二级计量仪表、主要用汽岗位仪表配备率要达到100%,其他要达到80%以上。
工段主要生产用汽工序或设备三级计量仪表配备率达到100%,其他可达到60%以上。
所有配备仪表都必须按照周期检定期限进行检定,检定率要达到100%。
(4)要定期组织蒸汽锅炉和借用汽系统的热平衡测试、分析工作,不断提高锅炉热效率。
采用新型保温材料,做到保温层齐全完整,降低热损失,提高换热设备的效率,使供用汽设备和供用汽干管单位面积热损失达到国家标准,不断提高热能的利用率。
(5)锅炉用煤(油)应定期或分批进行煤(油)质分析检验。
(6)严格控制锅炉给水水质和排烟含尘及气体成分,从而保证达到处理工艺和环保排放标准。
(7)定期组织节汽检查,对节汽有显著成绩或严重违犯用汽规定的单位和个人提出奖惩意见。
(8)企业应做好蒸汽冷凝水的回收。
工业供汽管理制度

工业供汽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管理工业企业的供汽行为,维护供汽市场秩序,促进工业企业的健康发展,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工业企业供汽管理制度适用于工业企业的供汽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供应商管理、供汽合同管理、供汽价格管理、供汽质量管理等内容。
第三条工业企业供汽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是依法依规、公开公平、互惠互利、诚实信用。
第四条工业企业应当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的供汽法律法规和政策,公平竞争,合法合规经营。
第五条工业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供汽管理制度,完善供汽管理机制,加强供汽管理,提高供汽效率。
第六条工业企业应当加强内部管理,建立供汽管理责任制,落实供汽管理责任,确保供汽行为合法合规。
第七条工业企业应当遵循市场规律,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提高服务质量,提升竞争力。
第二章供应商管理第八条工业企业应当认真选择可靠的供应商,签订供汽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约定供汽方式、供汽数量、供汽质量等内容。
第九条工业企业应当建立供应商管理台账,记录供应商的基本信息、供汽情况、供汽质量等内容,实行有效管理。
第十条工业企业对供应商进行年度评价,根据供应商的综合情况确定续约或终止合作关系。
第十一条工业企业应当加强对供应商的监督检查,确保供汽的及时性和稳定性。
第十二条工业企业应当建立供应商诚信档案,严格按照规定处理违约行为,保护自身利益。
第三章供汽合同管理第十三条工业企业应当签订供汽合同,明确供汽双方的权利义务,保障供汽的按时按量供应。
第十四条工业企业应当制定供汽合同模板,规范供汽合同的签订过程,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第十五条工业企业应当建立供汽合同管理制度,规范供汽合同的履行过程,实现供汽的有序管理。
第十六条工业企业应当加强对供汽合同的监督检查,及时处理合同履行中的问题,保障双方权益。
第十七条工业企业应当建立供汽合同执行情况统计制度,定期公布供汽合同的履行情况,实现信息公开。
第四章供汽价格管理第十八条工业企业应当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的供汽价格法规,认真执行供汽价格政策,保持供汽价格的稳定性。
工业供用汽管理制度

供用汽管理办法为确保工业企业供用汽企业的正常生产,供用汽及时、计量准确、运行安全可靠,维护供用热双方的合法权益,特制定以下管理办法:1、成立供用汽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处、财务处、安监局、公司、化工等部门及单位主要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考核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处。
主任:——,办公室具体负责管理和考核办法的制定、考核、拟定奖罚方案等工作。
2、供用汽双方应当签订供用汽协议,并报主管部门备案。
供汽价格按工业企业制定供汽价格执行,今后价格随公司调整而调整。
3、供汽方根据供汽系统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相应的供汽管理机构和体制,配备相应的专业人员,明确各级职责,加强供汽管理。
4、建立和健全各种供用汽规章制度。
企业供汽管理,必须制订锅炉、发电机组运行规程、供汽管网运行规程、水质处理工艺规程、设备维修规程、岗位操作法、安全技术规程和管理制度等。
5、完善各种基础技术资料。
供用汽管理必须具备和完善以下基础资料:供汽管网系统图、锅炉用煤的质量分析资料、锅炉给水水质分析资料、供用汽设备及干管保温设计和施工原始资料、保温层表面温度和单位面积热损失的测试计算资料等。
6、加强供(用)汽管理,做到供汽有计划、用汽有指标、消耗有定额、节汽有措施、考核有奖惩。
7、供(用)汽单位应定期对供(用)热系统进行隐患排查和安全评价,及时消除系统内设备隐患。
不得因设备缺陷消除不及时影响供(用)汽中断或供汽参数达不到要求(机组因电网及管道等因外界意外事故影响除外)。
8、供热蒸汽管道责任区段以产权关系划分边界,供、用汽双方要安排专人对各自管辖区管路设备巡视检查,建立巡检台账,发现有缺陷及时向供(用)汽单位通报,并及时处理做好记录。
9、供汽单位要完善热力供应系统,保证备用汽源可靠。
在供热汽轮机组发生故障无法运行时,如需要另外启动备用机组的,要求冷态8个小时,热态5个小时机组启动投入汽源;无需启动备用机组的,1个小时内备用汽源投入运行。
【7A文】工业供用汽管理制度

供用汽管理办法为确保工业企业供用汽企业的正常生产,供用汽及时、计量准确、运行安全可靠,维护供用热双方的合法权益,特制定以下管理办法:1、成立供用汽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处、财务处、安监局、公司、化工等部门及单位主要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考核办公室,办公室设在RRR处。
主任:——,办公室具体负责管理和考核办法的制定、考核、拟定奖罚方案等工作。
2、供用汽双方应当签订供用汽协议,并报主管部门备案。
供汽价格按工业企业制定供汽价格执行,今后价格随公司调整而调整。
3、供汽方根据供汽系统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相应的供汽管理机构和体制,配备相应的专业人员,明确各级职责,加强供汽管理。
4、建立和健全各种供用汽规章制度。
企业供汽管理,必须制订锅炉、发电机组运行规程、供汽管网运行规程、水质处理工艺规程、设备维修规程、岗位操作法、安全技术规程和管理制度等。
5、完善各种基础技术资料。
供用汽管理必须具备和完善以下基础资料:供汽管网系统图、锅炉用煤的质量分析资料、锅炉给水水质分析资料、供用汽设备及干管保温设计和施工原始资料、保温层表面温度和单位面积热损失的测试计算资料等。
6、加强供(用)汽管理,做到供汽有计划、用汽有指标、消耗有定额、节汽有措施、考核有奖惩。
7、供(用)汽单位应定期对供(用)热系统进行隐患排查和安全评价,及时消除系统内设备隐患。
不得因设备缺陷消除不及时影响供(用)汽中断或供汽参数达不到要求(机组因电网及管道等因外界意外事故影响除外)。
8、供热蒸汽管道责任区段以产权关系划分边界,供、用汽双方要安排专人对各自管辖区管路设备巡视检查,建立巡检台账,发现有缺陷及时向供(用)汽单位通报,并及时处理做好记录。
9、供汽单位要完善热力供应系统,保证备用汽源可靠。
在供热汽轮机组发生故障无法运行时,如需要另外启动备用机组的,要求冷态8个小时,热态5个小时机组启动投入汽源;无需启动备用机组的,1个小时内备用汽源投入运行。
化学工业企业供用汽管理制度(5篇)

化学工业企业供用汽管理制度为了加强供用汽管理,搞好供用汽系统设备和管道的精心操作和科学维修,达到正常供用汽、安全与经济合理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1.企业根据供汽系统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相应的供汽管理机构和体制,配备相应的专业人员,明确各级职责,加强供汽管理。
2.建立和健全各种供用汽规章制度。
企业供用汽管理,必须制订锅炉运行规程、供汽管网运行规程、水质处理工艺规程、设备维修规程、岗位操作法、安全技术规程和管理制度等。
3.完善各种基础技术资料。
供用汽管理必须具备和完善以下基础资料:供汽管网系统图、供气管网施工竣工图、锅炉用煤(油)的质量分析资料、锅炉给水水质分析资料、烟气中含尘量及气体成分分析资料、供用汽设备及干管保温设计和施工原始资料、保温层表面温度和单位面积热损失的测试计算资料等。
4.加强供用汽管理工作。
(1)要做到供汽有计划、用汽有指标、消耗有定额、节汽有措施、考核有奖惩。
(2)要狠抓锅炉节煤(油)、节水、节汽工作。
做到经济合理运行,努力降低消耗和成本。
(3)要加强计量管理。
外购蒸汽和锅炉产汽一级计量仪表配备率达到____%;分厂(车间)用汽二级计量仪表、主要用汽岗位仪表配备率要达到____%,其他要达到____%以上。
工段主要生产用汽工序或设备三级计量仪表配备率达到____%,其他可达到____%以上。
所有配备仪表都必须按照周期检定期限进行检定,检定率要达到____%。
(4)要定期组织蒸汽锅炉和借用汽系统的热平衡测试、分析工作,不断提高锅炉热效率。
采用新型保温材料,做到保温层齐全完整,降低热损失,提高换热设备的效率,使供用汽设备和供用汽干管单位面积热损失达到国家标准,不断提高热能的利用率。
(5)锅炉用煤(油)应定期或分批进行煤(油)质分析检验。
(6)严格控制锅炉给水水质和排烟含尘及气体成分,从而保证达到处理工艺和环保排放标准。
(7)定期组织节汽检查,对节汽有显著成绩或严重违犯用汽规定的单位和个人提出奖惩意见。
化学工业企业供用汽管理制度范本(三篇)

化学工业企业供用汽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1. 为了规范化学工业企业供用汽管理,提高用汽效率,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维护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本管理制度。
2.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化学工业企业内的所有供用汽设备和操作人员。
3. 供用汽管理应遵循安全、经济、高效、环保的原则。
第二章供汽管理1. 供汽设备的运行和维护必须符合相关规定,并由专人负责。
2. 供汽设备的产能应根据企业需求合理规划,以确保足够的用汽供应。
3. 供汽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必须按照计划进行,保持设备的良好运行状态。
4. 供汽设备的定期检修应按照规定时间和流程进行,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
5. 供汽设备的故障修理应及时处理,以减少停产和能源浪费。
第三章用汽管理1. 所有用汽设备的使用必须符合安全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更改设备参数和工艺条件。
2. 用汽设备的开启和关闭必须按照工艺要求和操作规程进行,避免无谓的能源浪费。
3. 用汽设备的检修和保养应按照规定时间和流程进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4. 用汽设备的故障必须及时报修,由专业人员处理,避免设备进一步损坏和能源浪费。
5. 用汽设备的节能措施应得到充分应用,包括采用高效设备、优化工艺等方法,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第四章计量管理1. 供汽和用汽应进行准确的计量,确保能源使用数据的真实可靠。
2. 供汽和用汽计量设备的选用和维护必须符合测量准确度要求,并定期进行校验。
3. 供汽和用汽计量数据的记录和报表制作应按照规定程序进行,以方便管理和分析。
4. 进行供用汽计量时,应确保计量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准确度,避免计量误差。
第五章安全管理1. 供用汽设备的运行必须符合安全操作规程,严禁发生任何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
2. 供用汽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必须遵守有关安全操作规范,做好相关安全措施。
3. 供用汽设备的故障处理必须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4. 供用汽设备的事故报告和处理必须按照安全规定,及时上报和处理相关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工业企业供用汽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供用汽管理,搞好供用汽系统设备和管道的精心操作和科学维修,达到正常供用汽、安全与经济合理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1.企业根据供汽系统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相应的供汽管理机构和体制,配备相应的专业人员,明确各级职责,加强供汽管理。
2.建立和健全各种供用汽规章制度。
企业供用汽管理,必须制订锅炉运行规程、供汽管网运行规程、水质处理工艺规程、设备维修规程、岗位操作法、安全技术规程和管理制度等。
3.完善各种基础技术资料。
供用汽管理必须具备和完善以下基础资料:供汽管网系统图、供气管网施工竣工图、锅炉用煤(油)的质量分析资料、锅炉给水水质分析资料、烟气中含尘量及气体成分分析资料、供用汽设备及干管保温设计和施工原始资料、保温层表面温度和单位面积热损失的测试计算资料等。
4.加强供用汽管理工作。
(1)要做到供汽有计划、用汽有指标、消耗有定额、节汽有措施、考核有奖惩。
(2)要狠抓锅炉节煤(油)、节水、节汽工作。
做到经济合理运行,努力降低消耗和成本。
(3)要加强计量管理。
外购蒸汽和锅炉产汽一级计量仪表配备率达到98%;分厂(车间)用汽二级计量仪表、主要用汽岗位仪表配备率要达到100%,其他要达到80%以上。
工段主要生产用汽工序或设备三级计量仪表配备率达到100%,其他可达到60%以上。
所有配备仪表都必须按照周期检定期限进行检定,检定率要达到100%。
(4)要定期组织蒸汽锅炉和借用汽系统的热平衡测试、分析工作,不断提高锅炉热效率。
采用新型保温材料,做到保温层齐全完整,降低热损失,提高换热设备的效率,使供用汽设备和供用汽干管单位面积热损失达到国家标准,不断提高热能的利用率。
(5)锅炉用煤(油)应定期或分批进行煤(油)质分析检验。
(6)严格控制锅炉给水水质和排烟含尘及气体成分,从而保证达到处理工艺和环保排放标准。
(7)定期组织节汽检查,对节汽有显著成绩或严重违犯用汽规定的单位和个人提出奖惩意见。
(8)企业应做好蒸汽冷凝水的回收。
(9)企业的生产用汽与生活用汽必须分开。
5.搞好安全运行。
(1)停送蒸汽、增减汽量,必须由用户提出申请,经生产调度下达,在供汽调度的统一组织下执行。
(2)停送汽或倒换备用蒸汽管道时,严格按操作顺序进行操作。
(3)组织季节性安全检查,做好事故预防工作,保证安全运行。
(4)严格执行原国家劳动总局颁发的《蒸汽锅炉安全监察规程》和化学工业部颁发的《锅炉、压力容器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