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必背古诗文
苏教版初中语文古诗大全

苏教版初中语文古诗大全七年级上册(13)1《次北固山下》2《赤壁》3《浣溪沙》4《十五夜望月》5《水调歌头》6《对联六副》7《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8《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9《秋词》10《论语八则》11《迢迢牵牛星》1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3《过故人庄》七年级下册(19)14《题破山寺后禅院》15《登岳阳楼》16《蝉》17《孤雁》18《鹧鸪》19《采莲曲》20《莲叶》21《赠荷花》22《白莲》23《莲》24《沁园春雪》25《卜算子咏梅》126《卜算子咏梅》227《木兰诗》28《观刈麦》29《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30《使至塞上》31《黄鹤楼》32《归园田居 (其三)》八年级上册(12)33《长征》34《春望》35《泊秦淮》36《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37《过零丁洋》38《送杜少府之任蜀川》39《己亥杂诗》40《望岳》41《钱塘湖春行》42《登飞来峰》43《雁门太守行》44《别云间》八年级下册(14)45《闻雁》46《池鹤》47《迎雁》48《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49《渔家傲》50《天净沙·秋思》5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52《无题》53《同儿辈赋未开海棠》54《题红叶》55《山中》56《城东早春》57《夜雨寄北》58《论诗》九年级上册(13)59《塞下曲六首(其一)》60《塞下曲》61《凉州词》62《惠崇《春江晚景》二首63《木兰花》64《蝶恋花》65《关雎》66《蒹葭》67《成功》引用68《相见欢》69《浣溪沙》70《龟虽寿》7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九年级下册(7)72《饮酒(其一)》73《行路难》74《游山西村》7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76《观沧海》77《江城子·密州出猎》78《山坡羊潼关怀古》七年级上册1【次北固山下】(王湾·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7)上册背诵内容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7)上册背诵内容一、古诗词次[旅途中停宿]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下临长江]下王湾,唐朝诗人,生卒年不详,洛阳(今河南省)人。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归雁: 大雁每年秋天飞往南方,春天返回北方。
古代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传说。
诗人乘舟来到北固山下,展现在眼前的是山青水碧的壮丽景色。
残夜将尽,旭日从海中孕育而出;时令虽在旧年,春意已经闯入江南。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
西江月[词牌名]夜行黄沙[黄沙岭,在江西上饶]道中选自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jiān)注》卷二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今济南市)人,南宋著名爱国词人,作品有《稼轩长短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茅草盖的乡村客店]社[土地庙]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这篇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恰如一幅山村夜行图,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两句,通过嗅觉和听觉来捕捉夏夜景物特征,给人印象鲜明二深刻。
赤壁[地名,今在湖北赤壁市,北临长江]杜牧(803-853),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安)人,唐代文学家,作品有《樊川文集》。
东汉末年,曹操率兵南下,进到赤壁,被东吴大将周瑜用火攻击败。
此战对三国鼎立局面的确立,起了决定性作用。
折戟[jǐ,古代兵器][折断的铁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周瑜,字公瑾,年轻时即有才名,人呼周郎。
后任吴军大都督]便,铜雀[铜雀台,是曹操在邺城(今河北临漳县)建造的一座楼台,楼顶有大铜雀,台上住妻妾歌妓]春深锁二乔[东吴乔公的两个女儿,一嫁前国主孙策,称大乔,一嫁军事统帅周瑜,称小乔,合成“二乔”]。
此诗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真可谓以小见大,别出心裁。
新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古诗文背诵部分

新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古诗文背诵部分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新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古诗文背诵部分1.《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duó)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dù)。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suì)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nìng)信度,无自信也。
”2.《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jù qì)其舟,曰:“是吾(wú)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yǐ),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3. 《幼时记趣》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
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4. 《登幽州台歌》作者: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
5.《火节》元代文璋甫云披红日恰含山,列炬参差竞往还。
万朵莲花开海市,一天星斗下人间。
6. 十五夜望月作者: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7.《水调歌头》作者: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苏州七年级必背古诗词上册

苏州七年级必背古诗词上册苏州七年级学生在上册必背的古诗词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精华,这些诗词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还能帮助他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
以下是一些苏州七年级学生在上册需要掌握的古诗词:1. 《静夜思》 -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春晓》 -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 《望庐山瀑布》 -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 《登鹳雀楼》 -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 《绝句》 - 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6. 《江雪》 -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7. 《游子吟》 - 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8. 《赋得古原草送别》 - 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9. 《夜泊牛渚怀古》 - 杜甫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10. 《枫桥夜泊》 - 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1. 《忆江南》 - 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12. 《题临安邸》 - 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这些诗词不仅在文学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也是学生学习语言和文化的重要途径。
通过背诵这些诗词,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诗词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江苏七年级上必背古诗词文言文书

江苏七年级上必背古诗词文言文书《江苏七年级上必背古诗词文言文书》《诗经·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木兰辞》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滕王阁序》(节选)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岳阳楼记》(节选)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出师表》(节选)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赤壁赋》(节选)对海而唱,其声悲壮,足以感鬼神,惊鱼龙。
《桃花源记》(节选)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滕王高阁临江渚》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悯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江南逢李龟年》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古诗与文言文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古诗与文言文郑人买履《韩非子》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返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刻舟求剑《吕氏春秋》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古诗三首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赤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浣溪沙(宋)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幼时记趣(清)沈复《浮生六记》予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从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
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注释:沈复(1763-?),清代人,字三白,号梅逸,能文擅画。
《浮生六记》是一部自传体散文,原书六卷,已佚两卷。
中秋咏月诗词二首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水调歌头(宋)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苏教版初中语文必背古诗文

苏教版初中语文必背古诗文
以下是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必背古诗文:
1. 《论语》十则
2. 鱼我所欲也(孟子)
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4. 曹刿论战(《左传》)
5.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6. 出师表(诸葛亮)
7. 桃花源记(陶渊明)
8. 三峡(郦道元)
9. 马说(韩愈)
10. 陋室铭(刘禹锡)
11. 小石潭记(柳宗元)
12. 岳阳楼记(范仲淹)
13. 醉翁亭记(欧阳修)
14. 爱莲说(周敦颐)
15.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16.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以上是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部分必背古诗文,具体内容可能因教材版本和教学要求而有所不同。
苏教版初中语文课内必背古诗文

苏教版初中语文课内必背古诗文七年级上册1《次北固山下》王湾(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赤壁》杜牧(唐)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浣溪沙》苏轼(北宋)游蕲水清泉寺。
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4《十五夜望月》王建(唐)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5《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北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唐)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7《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南宋)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8《秋词》刘禹锡(唐)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9《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0《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1《〈论语〉八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必背古诗文
1.《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文:
一条弯曲道路展现在青山下,山前绿水上荡漾着一只小船。
潮水漫涨两岸显得更加宽阔,风向正顺桅杆上高悬着孤帆。
残夜未消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旧年将尽春天气息进入江南。
写好书信如何才能传到家乡?只有请托归雁带到洛阳那边。
2.《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译文:
赤壁的泥沙中,埋着一枚未锈尽的断戟。
我把它仔细磨洗,认出是三国的遗迹。
倘若当年,东风不将周瑜助,那么铜雀高台春光深,深锁住,江东二乔,沦为曹公妾。
3.《浣溪沙》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译文:
游玩蕲水的清泉寺,寺庙在兰溪的旁边,溪水向西流淌。
山脚下刚生长出来的幼芽浸泡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得一尘不染,傍晚,下起了小雨,布谷鸟的叫声从松林中传出。
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门前的溪水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时感叹时光的飞逝啊!
4.《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译文:
庭院中月映地白树栖昏鸦,料寒露悄然无声沾湿桂花。
今夜里明月团圆人尽瞻望,不知那悠悠秋思落在谁家.
5.《水调歌头》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译文:
明月从何时才有?手持酒杯来询问青天。
不知道天上宫殿,今年是哪年。
我想要乘御清风归返,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美玉作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冷落、风寒。
起舞翩翩玩赏着月下
清影,归返月宫怎比得上在人间!转过朱红楼阁,月光低洒在绮窗前,照到床上人惆怅无眠。
明月不该有什么怨恨,却为何总在亲人离别时候才圆?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但愿离人能平安康健,远隔千里共享月色明媚皎然。
6.《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其一: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其二:莫道官忙身老大,即无年少逐春心。
凭君先到江头看,柳色如今深未深。
译文:
其一: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乳汁般细密而滋润。
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
这是一年中最美的景色,远胜过绿杨满城的暮春。
其二:不要说官事冗杂,年纪老大,已经失去了少年时追赶春天的心情。
请你忙里偷闲地先到江边游春散心,看看如今的柳色是否已经很深
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译文:
杨花落尽杜鹃声声哀啼,得知你被贬龙标去跋涉五溪。
把我的愁心托付给明月,一同伴随你奔赴夜郎之西。
8.《秋词》刘禹锡
其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其二: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译文:
其一:自古以来,人们每逢秋天就都悲叹寂寞凄凉,我却说秋天要胜过春天。
秋天晴朗的天空中一群白鹤冲破云层,一飞冲天,我的诗兴也随它到了碧蓝的天空。
其二:秋天来了,山明水净,夜晚已经有霜;树叶由绿转为焦黄色,其中却有几棵树叶成红色,在浅黄色中格外显眼;登上高楼,四望清秋入骨;才不会像春色那样使人发狂了。
9.《迢迢牵牛星》乐府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译文:
看那遥远的牵牛星,明亮的织女星。
织女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摆弄着织机织着布,发出札札的织布声。
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哭泣的眼泪如同下雨般零落。
这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两岸相隔又有多远呢?虽然只隔一条清澈的河流,但他们只能含情凝视,却无法用语言交谈。
10.《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译文: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
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
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在说着丰收,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
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急急从小桥过溪想要躲雨。
往日,土地庙附近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拐了弯,茅店忽然出现在我的眼前。
11.《论语八则》孔子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为政》)
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
5.子贡问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公冶长》)
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8.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译文:
1. 孔子说:"学习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是件高兴的事吗?有好朋友从远方来(互相切磋,增长学问),不是件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别人,不也是有道德的表现吗?"
2. 孔子说:“温习旧的(已经学过的)知识,能够从中领悟到新的知识。
(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做(别人的)老师了。
”
3.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不如喜欢学习的人;喜欢学习的人不如以读书为乐的人。
”
4. 孔子说:“子路,教导给你的东西你懂得它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聪明啊。
”
5.子贡问(孔子)说:“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这样以后才知道松柏是最后才凋谢的。
”
6.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满足,教导别人不知道疲倦,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呢?”
7.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其中必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
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改正。
”这里说的是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
8. 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
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教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