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篮球运动的文化阐释

中美篮球运动的文化阐释
中美篮球运动的文化阐释

中美篮球运动的文化阐释

张登峰

(太原科技大学体育系, 山西太原030024)

摘要: 从文化角度对中美篮球运动进行阐释, 就中美篮球运动的文化特征、思维方式进行深入分析。认为中国篮球运动的文化研究只有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 才能具有自己的独创性与民族特点; 研究者要采取平等对话的方式并要了解、熟知中美文化。

关键词: 篮球运动; 文化阐释; 篮球文化

中图分类号: G8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23596 (2007) 0120033202

Cultur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Chinese and American Basketball Game

ZHANGDengfeng

(Dept of PE , Taiy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Taiyuan 030024 , China) Abstract : The paper interpreted the basketball game of China and USA from culture angle and analyze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inking mode of the Chinese and American basketball game1 The cultural research of Chinese basketball game should be founded o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 only this could we have the originality and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1 Researcher must adopt the way of equal dialogue and know about the culture of the China and American very well1 Key words : basketball game ; culture interpretation ; basketball culture;

现代篮球运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创新与完善, 已发展成为寓科技、文化、艺术于一体的、具有特殊财富的体育运动项目。在传入中国的一百多年的历史中, 已经从最初的篮球游戏、学校冬季室内体育锻炼手段, 发展到了今天的职业篮球运动并成为一项庞大的产业。从篮球演进的历程来看, 篮球运动已经成为一种具有丰富政治、经济、文化内涵的社会现象, 一种随着人类进步而发展起来的具有世界文明标志的体育文化。篮球运动已超越了地域的限制, 成为全球通用的体育语言符号。一直以来, 我们对篮球运动的认识只是停留在运动层面上, 认为篮球运动水平就是指技战术、心理、意识等方面的水平, 这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 但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篮球运动是一种独特的文化, 属于体育文化系统, 更属大文化的范畴。笔者试从文化的角度, 对中美篮球运动进行分析, 为实现中国篮球由运动层面向文化层面的跃升提供有益的启示。

1 篮球文化

篮球文化是观赏和参与篮球运动的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制度化凝结, 是篮球运动的知识、技能、习俗和制度的总称。篮球文化是篮球运动的“魂”。它的核心是篮球价值观的群体共识, 其实质是篮球的“人化”和“化人”。篮球文化既包括篮球参与者的观念文化, 也包括篮球参与者的行为文化; 既包括意识形态的软文化, 也包括物质形态的硬文化。概括地讲, 篮球文化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其核心层是篮球理念, 也就是说, 怎么理解篮球运动; 第二个层次, 是基于这种理解, 在开展篮球工作过程中所采取的行为模式; 第三个层次,

就是上述内容的外在表现。从内容上讲, 篮球文化包括国家队文化、职业联赛文化、球迷文化、篮球博物文化以及篮球人文文化等。篮球技术也许能在短期内成就几个优秀人才, 但篮球文化才能成就整个篮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2 中美篮球运动的文化特征

2.1中国篮球运动的文化特征

中国古代儒、道、释诸家共同构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形成了与西方文化特点迥异的“和谐”这一文化核心, 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平衡性、整一性、封闭性和守常性的文化特征。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主张宁静致远; 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文化主张清静无为;以释迦牟尼为代表的释家文化主张恬淡无争, 儒、道、释诸家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发生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这种影响下, 我国的篮球运动在发展中注重整体配合、轻视个体表现, 讲求和谐与平衡, 追求整体实力的提高, 强调义务和责任, 提倡付出与奉献, 崇尚团队协作与合作统一, 在“天人合一”的哲学基础上追求“和谐”,在“中庸、仁义”的“礼让”中体现“不为人先”、“轻个体”的价值观。个体间的关系讲求谦和忍让, 个体与集体、团队的关系讲忠义服从。这种价值观在我们的CBA中就有具体表现: 2005 年5 月, 由于北京奥神篮球俱乐部在没有正当理由的情况下拒绝让该俱乐部的孙悦到20 岁以下国家男篮集训队报到, 被中国篮协取消注册CBA 资格一年。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 中国传统文化中, 个人目标要绝对服从集体目标, 始终强调国家利益、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价值观念。同时, 中国篮球历来讲究整体概念, 淡化对个体能力和个性的培养,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球员创造能力的发挥。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下, 中国篮球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制约。

2.2 美国篮球运动的文化特征

19 世纪中叶以后, 随着欧洲产业革命的发展, 生产劳动技术的创新, 一些具有远见卓识的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开始对充实、创新教育体系和社会生活内容进行思考,他们积极探索健康的娱乐方式和体育活动对社会教育的积极促进作用。在这种背景下, 篮球运动在西方文明环境下的美国应运而生, 并在西方文明的摇篮中发育和成长。在这个典型的移民国家中, 作为美国文化一部分的美国篮球文化, 深深植根于美国的民族文化土壤里。其“个人本位、富于创意、多元杂交”的特点, 在美国的篮球运动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 美国人对篮球运动不断创新, 在技战术方面不拘泥于固定的模式, 追求一种即兴发挥、随机应变的风格, 带着浓厚的个体表演色彩。篮球运动实质是民族文化精神的一种体现, 是民族气质的外在表现。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的核心, 美国的篮球运动注重个体, 追求个性展示, 强调个人目标。篮球运动给予了个人充分发展、表现的机会, 是自我表现的舞台,在竞争和战斗中体现了个人的价值。在美国的篮球队中,如果有一名明星球员, 球队会专门制定针对这名球员的战略战术, 给他以充分的自我展示。但美国篮球的个人主义又不是不负责任的自私主义, 强调个人潜力的自由发挥必须以集体目标的实现为前提。这样, 自由与责任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3 中美文化的思维方式对篮球运动的影响

中美文化的不同导致了在篮球理论和篮球概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思维方式的不同。这种思维方式反映了对篮球这项运动的深刻理解。从文化层面上讲, 篮球的概念远远超出比赛和技、战术的范围, 它不仅是比赛, 而且是一种哲学和思维方式。

3.1 拟象思维与中国篮球运动

中国文化的主体思维方式则是拟象思维。拟象思维是人在认识过程中借助拟设观念, 通过拟合归纳和拟象循环推演方法模拟反映现实的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有利于人们动态地把握整个世界, 但不注重分析, 这直接造成了中国文化的圆融、模糊和非计量性。中国人将篮球定性为以研究“球”和成绩等“物化”成分为主的“以球带人”的奥运比赛项目。既然是奥运比赛项目, 就要体现奥运备战策略, 执行“奥运争光计划”。因此, 中国的篮球

运动注重成绩的层面大于注重文化的层面, 拟象思维导致了“重球轻人”的理念。

3.2 抽象思维与美国篮球运动

美国文化秉承了西方文化的思维特征: 抽象思维。抽象思维直接造成西方文化以逻辑解析为基础的知识性与客体性思维, 所得结论具有精确、严密的特点, 是对事物进行定量分析的思维。在美国篮球中有一项球员的效率排名, 从这个指标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个球员的比赛效率, 而不仅仅是得分、篮板、助攻等, 这可以对一个球员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美国的篮球概念认为篮球运动是以将球投入对方篮筐多少决定胜负, 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以人带球”的比赛项目。美国的著名教练托尼指出, 在美国篮球训练的手段和方法千差万别, 但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哲学理念, 那就是通过篮球运动培养有情感和责任感的人。

4 从文化角度研究中国篮球运动的意义

中国现代篮球运动是在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特别是美国的篮球文化影响下产生、发展起来的。从更广阔的视野看, 它是中国本土文化与西方外来文化交流、碰撞与融合的产物。1895 年, 篮球运动由美国国际基督教青年协会派来中国天津基督教青年会就职的第一任总干事来会理介绍入中国, 开始了在中国的生根、发芽。中西文化的碰撞、融合既是中国现代篮球运动产生、发展的文化背景, 又是中国现代篮球运动理论建构的思想资源。现代篮球运动是全球体育娱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凡是到过NBA 比赛现场的观众都能深切感受到独特而浓厚的NBA 文化的感染力。中国篮球运动在新世纪能否实现全面振兴, 从根本上讲, 取决于我们是否有能力建设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篮球文化。毛泽东同志早在解放战争末期就讲过: “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 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现阶段,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篮球文化, 不仅是从我国篮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出发,而且它对于我们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现代篮球运动充分实现了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 宏观上篮球运动是群体的竞争, 微观上又是群体中个体之间的身体接触和技术、智能的直接对抗, 比赛中的每个环节都要求个体充分发挥自身特点和水平, 最终构成整体。同时篮球运动又为人类提供了一个相互竞争的场所, 它有一整套控制人的行为的规则, 在遵守体育道德的基础上, 保证双方在公平合理的条件下直接对抗。因此, 从根本上讲, 没有文化的篮球运动是缺少底蕴及没有内涵和品位的篮球运动; 没有文化的

篮球运动也一定是缺乏动力、魅力、竞争力的篮球运动。不从文化高度上认识篮球运动, 我们就不能真正认清篮球运动的内涵和本质特征。

5 建议

为了构筑中国篮球运动的文化高地, 实现中国篮球由运动层面向文化层面的跃升,从而使我国的篮球运动全方位的真正提升,中美篮球运动的文化研究

应当做到:

(1) 中国未来篮球运动的发展既要吸收西方特别是美国篮球运动的异质因素并加以消化吸收,同时又必须扎根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之中,才能具有自己的独创性与民族特点。也就是说,中美篮球融化出新,既要反对“全盘美化”,又要反对“抱残守缺”。

(2) 中美篮球运动的文化研究要求研究者采取平等对话的方式。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要对中美篮球文化各自的优越性、局限性和生命活力有清醒的认识,才能清除“单方篮球文化中心主义”的影响,才能正确掌握文化研究的标准。

(3) 中美篮球运动的文化研究要求研究者对中美文化有基本的了解、体验,对自己所研究的范围要有系统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达到一定的深度,做出独到的建树。

参考文献:

[1 ] 李有详.足球风暴[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7

[2 ] 童昭岗.人文体育[M], 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02

[3 ] 岳游松.关于中国体育文化研究的现状分析[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4

[4 ] 刘玉华.中美篮球文化的差异与中国篮球的发展[J ]体育文化导刊,2004 ,(8) :35 - 361

[5 ] 张新萍.美国精神与竞技运动文化关系的阐释[J ]体育文化导刊,2004 , (12) :50 - 52

[6 ] 李金龙.交感思维方式对中国传统体育的影响[J ]体育文化导刊,2002 , (3) :49 - 51

中美篮球文化对比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56480522.html, 中美篮球文化对比分析 作者:刘长军 来源:《新校园·理论(上旬刊)》2012年第01期 一、中国篮球的现状 篮球运动在中国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可称世界之最。在中国的大学生当中,参加篮球运动的人数是最多的,这是连国球都无法企及的。我国拥有各种类型的篮球专业队和不同级别的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CBA从诞生到蓬勃发展的今天已是第16届,在一步步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吸引了更广泛的篮球爱好者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同时实践着中国篮球的商业化经营道路。1998年,首届中国大学生CUBA联赛的成功举办,为那些身处大学校园的优秀篮球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可以文武兼修的平台,同时中国篮球后备人才的科学、规范化培养和选拔体制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球员陆续登陆NBA赛场,可以说篮球着实在中国的大地上掀起一股新的浪潮。 二、中美篮球文化的形成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道、佛”诸家的思想为基础,其传统的体育文化是以保健性、技艺性和表演性为基本模式,以崇尚礼仪、宽厚、平和为价值取向的体育形态。西方体育文化经过文艺复兴运动、文化启蒙运动以及近代工业革命的冲击,逐步形成了以竞技性、功利性、娱乐性为基本模式,以更快、更高、更强为价值取向的体育形态。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和西方体育文化是世界文化的两大主要类型。篮球运动虽然有超越国界、地域的特点,但受到文化的影响导致了中美篮球文化的内涵相迥异。主要表三现在“和谐对称”与“斗争”的差异,“体”与“个体”的差异,“严肃庄重”与“欢乐愉快”的差异。我国篮球历来重视整体配合,追求整体实力,但却忽视了培养具有一定特点、个性的运动员。尤其是中国传统的整体思维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运动员的创造力,表现为运动员缺少个性和特点,缺少从事篮球运动所应有的创造力。这些都影响了我国篮球运动整体水平的提高。 美国是一个由移民组成的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移民构成了美利坚整合程度较高的一种复杂文化,形成了美国文化特有的“个人本位、富于创造、多元杂交”的文化特征。在这种文化精神下,美国篮球运动不是简单的继承和沿袭,而是大胆的进行创造,不断地推陈出新。一种新进攻技术的出现,另一种防守新技术随之出现,使美国篮球水平始终处于世界篮球发展的前沿,表现出篮球技、战术不受限于僵化的模式,而是追求一种即兴、随机应变的风格,往往带有浓厚的个人表演色彩。美国文化特有的创新精神和崇尚个人表现的文化氛围以及求异思维,激励了运动员在篮球运动中的创造欲望和表现能力。这是美国篮球长期处于领先地位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在中美篮球文化交融中,中国篮球的发展走向

排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

排球的起源和发展 排球的起源 排球运动诞生于1895年,创始人是威廉·G·摩根,美国马萨诸塞州霍利沃克城基督教青年会干事。身为热衷于推广体育运动的基督教青年会干事,摩根在辅导人们进行各种体育锻炼的实践中逐渐意识到,不同的对象应该采用不同的锻炼方法。当时逐渐流行起来的是由奈史密斯发明的篮球运动,但摩根认为它比较适合年轻人,对于年纪稍大的人来说则过于剧烈。1895年,摩根辅导一个由商人组成的班级,渐渐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创造一种结合了篮球、棒球、网球以及手球的游戏,而这种游戏又必须避免像篮球那样的肢体接触。为此,摩根在青年会的体育馆中进行了试验。他在篮球场上架起了网球网(高约1.98米),以篮球胆为球,让人们像打网球一样用手隔网来回托传球,与网球的不同之处是球不能落地,球在哪一方落地一次就算哪一方失败一次。由于篮球胆太轻,在空中飘忽不定,玩起来很不方便,摩根尝试将篮球胆换成了篮球。但篮球又过于沉重,飞行速度太慢且很难用手将其隔网击打。最后,该市的司堡尔丁体育用品公司(Spaulding Company)试做了圆周63.5-68.8公分,重量9-12盎司(约255-346克),外表为皮制,内装橡皮球胆的球。经试验,此球效果非常理想,于是就决定采用这种球——这就是第一代排球,其规格与现代国际比赛用球已经非常接近,而排球这项运动也正式诞生了。很快,它就在基督教青年会中广泛传播开来。摩根和春田市(Spring field)体育干事弗兰克·德博士及消防署长林奇共同将这项游戏命名为“Mitontte”(意为“小网子”)。1896年,摩根制定了世界上第一个排球竞赛规则,发表在当年7月出版的美国《体育》杂志上。同年,春田专科学校举行了首次排球表演赛,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排球赛。赛后,春田市立学院的霍尔斯特德教授根据球要在空中飞行、不能落地的特点,将其改名为“Volleyball”(意为“空中连续击球”)。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最初的排球运动只是一种消遣游戏,比赛人数的多少、比分的多少都由比赛双方临时协商决定。 排球的传播 排球问世后,由美国的教会、传教士和驻外军官、士兵传播到了世界各地。由于排球在问世之初就没有严格的上场人数限制,加之传入的时间不同,世界各地排球运动的形式也不尽相同。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排球最先传入美洲:1900年首先传入加拿大,1905年传入古巴,1912年传入乌拉圭,1914年传入墨西哥。传入美洲的大多是六人制排球形式。排球传入亚洲也比较早,1900年首先传入印度,1905年起先后传入中国、日本、菲律宾等国。因为所采用的规则不同,亚洲排球经历了16人制——12人制——9人制——6人制的演变过程。欧洲的排球运动起步要稍晚一些,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才随美国士兵登陆。1917年,排球最先出现在法国,接着传入意大利,1919年、1921年先后在捷克、波兰等东欧诸国开展。虽然起步晚,但传入的排球运动已采用运动员轮转、15分制和6人制,其竞技性已渐成熟,因此发展较快。有意思的是,美国虽然是排球的故乡,但世界排坛诸强却是中国、古巴、巴西、俄罗斯、意大利甚至是突尼斯等国,因为美国长期把排球用于休闲和娱乐,没有将其作为一种竞技项目来发展。不过,2005年2月,美国国家女排聘请了中国排球名将郎平为主教练。 排球的发展 世界排球运动的发展主要可分为三个阶段:娱乐排球、竞技排球和现代排球。 娱乐排球1895—1936 排球本就是为娱乐休闲而创造的,因此排球从诞生之初就被大众认可为一项娱乐性较强的游戏。人们进行排球运动,是以休闲、健身为主要目的。但游戏也需要有规范,因此,从

从公益广告看中美文化差异【英文】 TJSS

The Current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From Public-Interest Advertisements By TJSS from Class 1001 [Abstract] The article takes two groups of public-interest advertisement of the same theme as pointcut, sums differences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public-interest advertisements on four points, including leading direction, form of expression, performers, theme and scale. Then it analyses the corresponding cultural difference reflected from them and deeply research the root of these differences. Maybe people can be aware of performance of cultural difference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in daily life via the article to promot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sides, it may prompt self-examination of our Chinese current culture. [Key Words] Public Interest Advertisement , Current Cultural Difference, China and America [Introduction]Public-interest advertisement, just as the name implies, is a kind of advertisements used to form good social life order and basic public morality criterion, and serve for both public short-term and long-term benefit instead of making profits for individuals or companies. Public-interest advertisement can date from 1940s, when it first appeared in America, and then swept around the world. The first one in China is Please Save Water on Guiyang Television in 1986. Benefit of the community, the theme of reality and the call of performance are its three major characteristics. While in different country and culture, it may perform differently. [Background] In the now information age, media plays a role of more and more importance. 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investment in advertising even has grown exponentially. Among these advertisements, public-interest advertisement also gradually develops and reaches a much broader audience than any others by right of unique properties. With more and more public-interest advertisement works appearing in the world, the differences among countries and cultures are more and more significant. In fact, nearly all of these differences come from cultural differences—different culture atmosphere shapes different ideology and different belief, then different modes of thinking, which lead to different speech and behaviors. It’s no wonder, then, Chinese and American advertisements are in different styles. Then we’ll analyse thes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through two groups of public-interest advertisement of the same theme. [Views and Statements] Ⅰ.Differences in leading direction One of American advertisements impressing me most is about logging ban.1 The video ad has a distinct shot for the tree rings roughly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on a stump. Three of them are annotated “Birth of Napoleon”“Birth of Van Gogh”“Birth of Einstein” in ①Abies beshanzuensis:百祖山冷杉

中美篮球运动的文化阐释

中美篮球运动的文化阐释 张登峰 (太原科技大学体育系, 山西太原030024) 摘要: 从文化角度对中美篮球运动进行阐释, 就中美篮球运动的文化特征、思维方式进行深入分析。认为中国篮球运动的文化研究只有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 才能具有自己的独创性与民族特点; 研究者要采取平等对话的方式并要了解、熟知中美文化。 关键词: 篮球运动; 文化阐释; 篮球文化 中图分类号: G8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23596 (2007) 0120033202 Cultur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Chinese and American Basketball Game ZHANGDengfeng (Dept of PE , Taiy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Taiyuan 030024 , China) Abstract : The paper interpreted the basketball game of China and USA from culture angle and analyze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inking mode of the Chinese and American basketball game1 The cultural research of Chinese basketball game should be founded o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 only this could we have the originality and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1 Researcher must adopt the way of equal dialogue and know about the culture of the China and American very well1 Key words : basketball game ; culture interpretation ; basketball culture; 现代篮球运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创新与完善, 已发展成为寓科技、文化、艺术于一体的、具有特殊财富的体育运动项目。在传入中国的一百多年的历史中, 已经从最初的篮球游戏、学校冬季室内体育锻炼手段, 发展到了今天的职业篮球运动并成为一项庞大的产业。从篮球演进的历程来看, 篮球运动已经成为一种具有丰富政治、经济、文化内涵的社会现象, 一种随着人类进步而发展起来的具有世界文明标志的体育文化。篮球运动已超越了地域的限制, 成为全球通用的体育语言符号。一直以来, 我们对篮球运动的认识只是停留在运动层面上, 认为篮球运动水平就是指技战术、心理、意识等方面的水平, 这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 但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篮球运动是一种独特的文化, 属于体育文化系统, 更属大文化的范畴。笔者试从文化的角度, 对中美篮球运动进行分析, 为实现中国篮球由运动层面向文化层面的跃升提供有益的启示。 1 篮球文化 篮球文化是观赏和参与篮球运动的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制度化凝结, 是篮球运动的知识、技能、习俗和制度的总称。篮球文化是篮球运动的“魂”。它的核心是篮球价值观的群体共识, 其实质是篮球的“人化”和“化人”。篮球文化既包括篮球参与者的观念文化, 也包括篮球参与者的行为文化; 既包括意识形态的软文化, 也包括物质形态的硬文化。概括地讲, 篮球文化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其核心层是篮球理念, 也就是说, 怎么理解篮球运动; 第二个层次, 是基于这种理解, 在开展篮球工作过程中所采取的行为模式; 第三个层次,

口号标语之从商业广告标语看中美文化价值观差异

从商业广告标语看中美文化价值观差异 [摘要] 当今,随着国内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以跨文 化的视角来审视和设计广告已经成为消费者和广告制作人急需具备 的重要素质。文章通过对中美商业广告标语的跨文化研究,着重剖 析中美广告中折射出的文化特质。它阐释了中美文化价值观的典型 差异,期望可以促进国际文化交流。 [关键词] 广告;跨文化;文化纬度 一、理论框架概述 geert hofstede的文化纬度理论研究将70多个国家和地区按照 指数排名分配于每个文化价值纬度里。这些文化纬度包括:个人主 义/集体主义,不确定性规避,权力距离,男性气质/女性气质。本文 将围绕后两个纬度对比分析中美商业广告标语的差异。 (一)权力距离 权力距离用来表示人们对组织中权力分配不平等情况的接受程度。它的高低用指数pdi(power distance)来表示。权力距离指 数较高的文化中,等级虽然是实际的不平等,但要严格按照顺序遵守;而权力距离指数较低的文化中,“权利意识”深入人心使得他们 对权力分配的不平等现象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 (二)男性气质/女性气质 男性气质mas (masculinity)是指社会中两性的社会性别角 色差别清楚,男人应表现得自信、独立、坚强、注重物质成就,掌 握大局,处于支配地位,女人应表现得谦逊、温柔、关注生活质量;女性气质(femininity)则是指社会中两性的社会性别角色互相重叠,男人与女人都表现得谦逊、恭顺、关注生活质量,人与人之间 相互依赖、和谐相处。 二、中美商业广告标语中反映出的价值观的差异 根据研究的前期成果,该部分通过比较分析搜集的28份中美商 业广告标语的样本,验证中美文化中所蕴含的价值观的差异。以下 所示图表是中国和美国在geert hofstede的文化价值纬度体系中分 别所占的指数。 (一)权力距离:中国、美国价值观 权力距离指数较高的文化中人们对不平等现象通常的反应是漠 然视之或默默忍受,掌权者享有特权。看表1可知,中国的权力距

美国篮球文化英语作文

美国篮球文化英语作文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When people mention basketball,I believe everyone will thought of The 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Merely,most people know it's abbreviation is no doubt that American basketball is the champion in the cause,the culture of American basketball i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American culture influence the development of American and the world. Basketball was invented by a Canadian doctor named James Naismith 7 years,American sets up first,there are just 11 terms in NBA,but now, the NBA expanded to 30 teams competing in two conferences4,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in four separate the first week of November,the NBA begins its 82 game regular the NBA season concludes in the third week in April,a total of 16 teams qualify for the playoff.(8 teams from each conference).At last,the champions from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conferences then meet in a best-of-seven series to determine the NBA champion. Annually, the person of the whole world is attracted to watch NBA also bring great business our live,you can find NBA goods full of TV,street,Internet, NBA superstars are familiar to people,such as:Michael Jordan,Kobe Bryant,Dwyane Wade, 2002 the identity of the NBA draft,Chinese player Yao Ming was chosen by the term of Houston as a link is promote the basketball culture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浅谈CBA职业篮球的文化建设

摘要:伴随着当前篮球运动在我国的普及发展,职业篮球运动也在如火如荼的开展,但是职业篮球的文化建设似乎还没跟上。当前篮球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全力打造以团队、协作、拚搏、奋进为主要内涵的国家队文化;以培育cba品牌为核心的联赛文化;以促进轻松和谐、文明观赛为主要内容的球迷文化;以传承篮球历史的为主要内容的博物文化;以及以提高篮球运动参与者素质的篮球人文文化还未形成。本文结合cba职业篮球文化当前处境,以鼓励引导各职业俱乐部加强文化建设,并最终促进篮球文化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展开探讨。 一.关于cba职业篮球文化的研究 篮球运动在我国已经非常普及,职业篮球也在迅速的发展,但伴随着职业篮球开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职业篮球文化建设落后于篮球运动及其经济的发展。以cba职业篮球赛事的多年开展所出现的一些文化问题为议题,鼓励各职业俱乐部加强文化建设,最终促进我国篮球运动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一)关于职业篮球文化概念的研究 要谈职业篮球文化,首先得从文化及体育文化先说起。《辞海》是这样给文化的概念定义的: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易剑东在《体育文化学》一书中提到,体育之所以是一种文化,是因为体育文化是人类把握世界的独特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复合条件,是人类自我相关的中介系统。刘玉林在《现代篮球运动研究》中认为:体育文化是一种以人的体育行为为特征的社会现象,从中表现为人的体育观、体育价值观、体育行为准则、体育道德等在内的社会意识形态及反映这一形态的体育方式、心理特征及民族风俗、审美情趣的观念。篮球文化是在以上两种大的文化背景下产生。职业篮球文化是随着职业篮球联赛的广泛开展而形成的,它以职业篮球俱乐部、职业篮球运动员、教练员及球迷为主体,以职业篮球联赛为载体,结合现代多媒体渠道传播的一种全新的篮球文化形式。 (二)关于职业篮球文化的特征与结构的研究 郭永波教授在《篮球文化的理论框架构建》中对篮球文化的特征和结构做了深刻的研究,他提到篮球文化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第一,核心层:包括价值、观念、社会心理和精神,称为精神文化。第二,制度文化层:包括制度、体制和活动方式。第三,物质文化与象征文化层:物质文化包括从事篮球运动的各种物质设备和器材,而位于精神和物质之间,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的称之为象征文化。范宏旗也对职业篮球文化的内涵、特征、结构与功能做了详细的介绍,他们指出职业篮球文化的结构可以分为:深层结构、中层结构和表层结构,职业篮球文化还具有:竞技性、产业性、娱乐性、人文性、融合性、变动性和有效性等。 二.关于中美篮球文化的比较研究 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孔子、孟子为主要代表的儒家文化主张“宁静致远”;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文化主张“清静无为”。我国cba运动员长期以来接受以“团队”为主的思想,在赛场上过于依赖教练和队友,不善思考,不善于独立行动,一旦遇到与事先战术安排发生冲突的情况,就变得束手无策。美国篮球文化倡导个人“英雄精神”。美国人把篮球场当作自我表现的舞台、实现自我价值的场所,他们注重个性展示,善于创造性地运用技术。对于每场比赛,队员、教练员都充满了自信,美国篮球队员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和运动场上的信仰。三.关于cba职业篮球俱乐部的研究 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是由中国篮球协会所主办的跨年度主客场制篮球联赛,联赛为中国最高等级的篮球比赛,英语是china basketball association(中国篮球协会),简写是cba,中文媒体上也多用cba来称呼这些联赛。联赛2005年从中国篮球甲级联赛正式更名为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2009年后球队调整为17支。范宏旗在《对我国职业篮球俱乐部理想模式

篮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

篮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 篮球运动是1891年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发明的。当时,由于在寒冷的冬季,人们缺乏室内进行体育活动的球类竞赛项目,奈史密斯便从工人和儿童用球向“桃子筐”投准的游戏中得到启发,设计将两只桃篮分别钉在健身房内两端看台的栏杆上,桃篮口水平向上,距地面10英尺,以足球为比赛工具向篮内投掷,入篮得1分,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因为这项游戏最初使用的是桃篮和球,遂取名为篮球。1893年铁质球篮取代了桃篮并挂上了线网。1895年篮筐开始固定在4×6英尺的篮板上并逐渐深入场内,到1913年,由于每次投篮命中后都需要将球从篮筐内捞出太麻烦,于是人们将篮网底部剪开,形成了近似现代的篮板和球篮。 最初的篮球比赛规则很简单,对于场地大小、参加人数多少、比赛时间长短都没有统一的规定。1892年奈史密斯制定了第一部13条的原始规则,目的是使篮球游戏在公平对等的条件下进行,同时不允许粗野动作的发生。1915年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篮球竞赛规则,并翻译成多种文字,向全世界发行。1932年,刚诞生的国际篮联以美国大学使用的篮球规则为基础,制定了第一份世界统一的竞赛规则。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场地设备得到改进和完善,规则也不断地增删和变化,现行规则共有61条和57个手势图。 篮球运动诞生后,传播得很快。1892年传入加拿大和墨西哥,1893年传入法国,1895年传入中国,1901年传入日本和波斯(今天的伊朗),1905年传入俄国。1904年美国青年会男子篮球队在第3届奥运会上进行了表演,此后,篮球运动逐步在全世界开展起来。1932年6月18日在瑞士日内瓦成立了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简称国际篮联)。1936年第11届奥运会上,男子篮球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1950年和1953年分别举行了第一届世界男篮和女篮锦标赛。1948年起,在许多国家的少年儿童中开始出现小篮球活动,受到国际篮联的重视,于1968年成立了“国际小篮球委员会”。1976年第21届奥运会又增加了女子篮球比赛。 1936年至1948年间,由于规则的不断修改,促进了篮球攻防战术的变化运用,提高了攻防的速度。进入50年代,世界各强队普遍重视和发展高度,成为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在1952年第15届奥运会篮球比赛中,出现了身高2米以上的高大队员。他们在高空争夺中占有明显的优势,掌握了比赛的主动权。但那时的高大队员灵活性差,技术单调,篮下死打硬攻,因而战术呆板,使比赛速度受到影响。针对上述情况,国际篮联对规则进行了修改,扩大限制区,增加了30秒(后改为24秒)和干扰球规则。 20世纪60年代各国在重视发展高度的同时,加强了高大队员技术和灵活性的训练。有些强队,如巴西队,尽管身高相对矮些,但他们以短跑运动员的速度和娴熟的技术,充分发挥快速、灵活的特长,在1963年第四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上夺取冠军,震动了世界篮坛。60年代中期,美国迪安·史密斯提出攻守平衡的理论,使世界各国开始重视进攻和防守的均衡发展,特别是防守有了新的发展和突破。防守不再是消极的,在防守的选位上改变了过去“以

中美文化差异论文:浅析中美文化差异

中美文化差异论文:浅析中美文化差异 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高低而引起的经济、技术乃至政治、法律制度等文化领域参差不齐。虽然说经济全球化让各国之间的差距不断拉小,但每个国家和民族所拥有的那些由于长期共同生活而逐步形成并世代保持的传统,仍旧以最纯粹的形式保留下来。 中国文化是东方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美国是西方文化的一个融合体,近年来两国在文化上的交流越来越密切,将这两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国家进行对比,能够让我们更加全面的了解美国的文化,并重新审视中国五千年来积淀下的文化传统。 一、中美文化宏观比较 (一)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 我认为,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的差别是两国最主要的差别。在这里首先引入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的定义。 集体主义,指的是一种强调集体和国家的重要性,强调集体利益应该凌驾于个体利益之上的文化价值观念。[1]个体主义,认为个人虽然离不开社会集体,但是正是由于个人对自我利益和幸福的不断追求才最终推动了社会的前进,因此在社会事务中应首先考虑个人的幸福和需要。

[2] 中国流传了数千年的文化传统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重视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强调集体主义、权利差距和团体内部和谐。在天地之间人为贵,江山社稷以人为本。作为儒家思想代表人物的孔子和孟子,他们的思想核心分别是“仁”、“性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理念把人为的等级统治秩序同自然的血缘和亲属关系柔和为一,维护着整个社会的有序运作。 美国作为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其文化历史深受欧洲文化的影响,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中认为人为其自己的目的而活着才有意义的价值观念,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个性解放,都决定了美国浓厚的个人主义价值观:个人奋斗、自主、独立,以自我为核心。这些观念充斥着美国人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是其价值观念体系的灵魂。 (二)“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 中国人传统的宇宙观或对自然的态度是“天人合一”,人应当顺从自然规律和对自然的膜拜,世间万物都是一个统一体,而且大自然有生命且有灵性。人作为大自然中的一部分,应当与自然和谐相处,适应自然规律,利用自然条件为人类服务,而不是去改造自然,破坏自然。而美国人则认为宇宙间的天地万物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自然与人类是相对

中美篮球文化的差异

浅谈中美篮球文化的差异 云南大学商旅学院 Abstract:Basketball i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sports today, at the same time we can see that there is much difference between China and U.S. Culture about basketball. Now I’m trying to analyze the source of the difference and talk something about it. In this way we can have a sober introspection of our country’s basketball development.I study the difference by observ ing the players’ performances and fans’ behavior. Of course the Chinese player s in NBA(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 )is a good way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In fact, the successful development of our basketball is what we real focus on and hope to.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 always tries to look for the ”Golden mean” so that Chinese have built a courtly atmosphere in CBA(Chinese basketball association) when American advocate the heroism and personalization in NBA. 关键词:篮球;中美文化差异;CBA ;NBA 自1891年詹姆斯·奈斯密斯博士发明篮球运动至今120余年,篮球已经成为当今最受欢迎的集体运动项目之一,并形成了三大流派:以美国为代表的美洲流派,以西班牙、法国等为代表的欧洲流派以及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流派,显而易见的是各大流派的形成是源自于各自的民族文化的,并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篮球文化同时指导着各自的篮球运动水平的发展。在此,为方便讨论我们先约定一个篮球文化的概念:在篮球运动中球员、管理层和球迷共同创造并体现出来的精神上的共同意识以及物质上的财富[1]。 提到中美篮球人们首先会想到NBA(美国职业篮球联盟)和CBA(中国职业篮球联赛),此文中我们将用此二者管窥中美篮球文化的差异。 一、中国篮球文化的一些特点: “中庸”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精髓之一,在中国篮球文化中便有着充分的体现。比如一场比赛之前记者问到球员对于比赛的预期,回答基本都是“对手实力不俗,对我们来说是一大挑战,不过我们会努力的”,从这一句我们足可见“中庸”文化的影子,球员总是对对手充满了尊敬与肯定,对自己保持着谦虚的态度。这种中庸的态度对联盟的和谐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同时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从事这项运动必需的激情并影响到竞技水平的发挥。同时,球迷也体现出了“中庸”的特点,多数的CBA球迷并无非常稳定的支持球队,对CBA的关注基本是走马灯式的浏览,更不会像NBA球迷那样疯狂地崇拜“中职篮”球星。不可否认,这是CBA球队盈利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

篮球是一种文化

篮球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精神,是一种传统 摘要:篮球运动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自篮球运动诞生之日起,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篮球运动自身的发展,已经由最初的游戏活动,发展为一种内涵丰富、技巧高超、对抗激烈的现代体育运动项目,并为全球得以广泛普及。目前,篮球运动已不再局限于游戏和体育的范畴,越来越多地赋予社会文化的内涵,当代篮球已成为一种具有多元素的社会地域文化现象,且对现代人思想起了极其可贵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篮球文化诸暨人精神内在源泉传统 男女老少齐上阵,家家户户爱篮球。这已成为诸暨远近文明的乡土特色。曾看过这样一则报道:“篮球之乡——诸暨,有这样一位老顽童”。说的是 60 岁老汉王力行酷爱篮球,三年来骑着自行车到诸暨 20 多个镇乡 200 多个村庄打过篮球。他的“背后三分投篮”,更是出名的绝招。他的目标是:骑着自行车,到该市每个有篮球场的村庄去打一打篮球。 2003 年 8 月,王力行骑着一辆自行车,带着心爱的篮球开始了他的“篮球之旅”。到目前他已到过诸暨市 20 多个镇乡的 200 多个村庄,现在还有马剑等六个镇乡还没去过。“诸暨是篮球之乡。我这样做,也算是为推广篮球运动作点小小的贡献吧。”王力行这么说。看了这则报道。我不禁为王力行老人的对于篮球的那份执着热忱而感动,也不由得让我产生疑问:一个年过花甲的老人为何如此热忠于篮球这一对抗性较强的体育项目呢?想到这,我想不得不提一下今天诸暨的“篮球盛世” 一.诸暨人篮球文化的表现 1 、篮球 --- 诸暨的一大传统 高耸的老鹰山下,奔腾的浦阳江边,静谧的沁水河畔,还有那承载着丰收的打谷场上,机器刚刚停歇的车间以及洋溢着青春动感气息的校园操场,一个个红色的“ 精灵” 始终牵引着人们的眼球在移动,始终伴随着人们的心脏在跳动。50多年风雨兼程、飞速前行的篮球发展史给予百万诸暨人的不只是愉悦和快乐,更多的是暨阳儿女长久以来一直追逐着的光荣与梦想。对于篮球,诸暨人心中牵系着的是太长太长的万般情结。

中美篮球文化比较与中国篮球可持续发展

中美篮球文化比较与中国篮球可持续发展 中国篮球运动发展进程中派生的篮球文化,无不带着民族的传统特征。通过对中美篮球文化中体现的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人格和体格,单一化和多元化的比较。探寻中国篮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中国; 美国; 篮球文化; 可持续发展 现代篮球运动1891起源于美国,至今已有118年的球史。1895年篮球运动传人中国,深受中国广大群众欢迎,特别自1949年后6o年来,在普及中提高,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篮球王国美国相比,中国篮球带有自身民族的传统文化。 一、中美篮球文化比较 (一)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是东方文化的基石,而个体主义价值观是西方文化的支柱。中国是前者的典型代表,美国是后者的典型代表。 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强调群体意识,强调整体,忽视个体,强调义务与责任,轻视个体权利,求得和谐圆满。儒家经典《礼记》中就有对儒家理想的大同社会作过典型的描述,称为礼运大同。

在集体取向影响下,中国人提倡凡事以家庭、社会和国家利益为重,个人利益在必要时可以忽略,可以牺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为一种美德被人们称颂。 西方文化注重分析思维而导致了注重个体,也就产生了西方体育文化的个体主义、自由主义的哲学观点。中西方人对individualism理解和评价有明显差异:中国人总体视之为贬义词,把individualism看成是以个人利益为中心,是自私自利的代名词;而西方人则视之为褒义词,把个人主义当作一种美德,一种积极的处世哲学。个人主义是西方人最为推崇的个人独立自主必备气质,也是西方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实质。西方人崇拜依靠个人奋斗而成功的人。 在北京奥运会男篮小组赛b组中国队70:101负于美国队后,姚明感谢大家支持:我为我的队友感到自豪,我们在进场的时候围成一个圈,大家心中有个声音,说:我们把手放在一起,把自己交给这个球队,也同时把这个球队扛在自己身上,我们要对所有人负责,我们要对这个球队负责。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今天来到这里的原因。可以看出,在处理个人与集体或环境的关系方面,人们被要求做到克己守道,循规蹈矩,自我压抑,与集体或领导保持一致。个人应该成为机器上的螺丝钉螺丝钉当然没有独立性,不能成为独立的单位。在北京奥运会男篮小组赛b组中国队对美国队的比赛中,中国队创造了历史上与美国队的最小分差31分。在这场比赛中,中国队采取以联防为主的体现集体力量的战术。而在北京奥运会女篮小组赛b组中国队对美国队比赛的第一节中,中国女篮采取的是个人进攻,单打独斗等直接对抗的战术,而没有采取联防等集体配合的战术,与

美国篮球文化英语作文

美国篮球文化英语作文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When people mention basketball,I believe everyone will thought of The 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Merely,most people know it's abbreviation NBA.There is no doubt that American basketball is the champion in the world.Of cause,the culture of American basketball i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American culture.This culture influence the development of A m e r i c a n a n d t h e w o r l d. Basketball was invented by a Canadian doctor named James Naismith in1939.After 7 years,American sets up NBA.At first,there are just 11 terms in NBA,but now, the NBA expanded to 30 teams competing in two conferences4,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in four separate divisions.In the first week of November,the NBA begins its 82 game regular season.After the NBA season concludes in the third week in April,a total of 16 teams qualify for the playoff.(8 teams from each conference).At last,the champions from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conferences then meet in a best-of-seven series to determine the NBA champion. Annually, the person of the whole world is attracted to watch NBA games.NBA also bring great business interests.In our live,you can find NBA goods full of TV,street,Internet,etc.Many NBA superstars are familiar to people,such as:Michael

篮球起源与发展教案

篮球起源与发展教案 教学设计表 学科:体育授课年级:初一学校:前郭县重新中学教师姓名:徐志波 章节名称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计划学时 1 本课是一节具有欣赏性学习意义的体育与健康结合的篮球基础知识 学习内容分析课,主要讲述篮球的起源、特点与价值,发展趋势,以及我国篮球的发展 趋势。本节课的幻灯片背景多数用书上的插图,便于学生接受。 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非常喜爱篮球运动,可以说对于篮球活动有所熟 悉,但是真正涉及到篮球基础知识和技术战术等具体的一些理论和实践知学习者分析识,那就是一片空白,简单的说他们就是为了玩而玩,并没有过多的去深入探究。 知识目标: 1.了解篮球运动的基础知识以及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 2.欣赏篮球及体育运动美的神韵.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明确探究方向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篮 球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技能应用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篮球这项运动的热 教学目标情。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 德育目标: 使学生通过对篮球运动的起源,特点与价值,发展趋势的学习,从深 层次上认识篮球运动的魅力所在,并深刻认识体育运动中其它项目的内在 联系,学会和增强欣赏美的能力,增强对体育以及篮球运动深入学习能

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增强爱国主义 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篮球基础知识发展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热爱. 教学重点 解决措施:通过师生有效互动和借助媒体资源动画演示完成教学目标的达及解决措施成。 教学重点:对篮球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以及应用。教学难点 及解决措施:通过师生有效互动和借助媒体资源动画演示来促成问题解决. 解决措施 本课的教学设计内容主要分为六部分: 1、篮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主要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共同观赏来 进行。 2、篮球运动的特点与价值。以生活中实例:通过篮球运动对集体生 活和个人身体健康,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来阐述,点燃学生的运动兴教学设计思路 趣,引起思考,激发实践。 3、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特点与趋势。将问题逐步深化,引领学生进 一步走进篮球运动。 4、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概况。通过大家耳熟能详的姚明做铺垫来引 领广大同学将目光投聚在我国的篮球运动上。 5、三分球、篮球技术动作分类、篮球图例基础知识简介,拓展知识 领域。 6、运动中精美图片的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对体育运动 的热爱,激发积极投入体育锻炼的热情。 7、课堂小结,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运动精美图片的欣赏,让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