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统计计第一次作业
《管理学》第一次作业及答案

《管理学》第一次作业(第1-4章)一、单项选择题1、在组织的日常管理中,制定目标及目标实施途径的是()职能。
A、计划B、组织C、领导D、控制2、在组织中直接从事某项工作或任务,不具有监督其他人工作的职责的人是()。
A、基层管理者B、中层管理者C、高层管理者D、操作者3、亨利·明茨伯格提出的管理者角色理论认为,管理者扮演着()种角色。
A、3种B、5种C、9种D、10种4、认为管理者应该具有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的学者是()。
A、亨利·明茨伯格B、卢森斯C、卡兹D、法约尔5、一般来说,高层管理者应该拥有更多的技能是()。
A、技术技能B、人际技能C、概念技能D、关系技能6、任何管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都会受到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和作用,这是指()。
A、人本规律B、权变规律C、循环规律D、择优规律7、在管理的基本职能中,激励组织成员完成组织目标的是()。
A、计划B、组织C、领导D、控制8、认为管理就是界定企业的使命,并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的是()。
A、德鲁克B、西蒙C、卡兹D、法约尔9、人性的两套系统性假设——X理论和Y理论是由()提出的。
A、泰罗B、麦格雷戈C、马斯洛D、卡内基10、《管理理论的丛林》、《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的作者是()。
A、孔茨B、麦格雷戈C、马斯洛D、卡内基11、“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提出者是()。
A、安索夫B、孔茨C、彼得·圣吉D、亚当·斯密12、提出了所谓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被人们称之为“组织理论之父”的是()。
A、西蒙B、马克斯·韦伯C、卡兹D、法约尔13、最能说明古代人类生产组织和生产管理思想的实例的应该是()。
A、汉穆拉比法典B、胡夫金字塔C、罗马天主教会D、古代印度孔雀王朝14、企业流程再造一般分为()过程。
A、3B、4C、5D、515、目标管理的最早提出者是()。
A、德鲁克B、西蒙C、卡兹D、法约尔二、多项选择题1、现代教科书普遍认为管理的四项基本职能是()。
教育统计作业答案.(第一次)

一、请举例说明什么是称名、顺序、等距、等比数据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答:根据数据所反映的变量的性质,可把数据分为称名变量数据、顺序变量数据、等距变量数据和比率变量数据。
1.称名变量。
称名变量只说明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在名称、类别或属性上的不同,并不说明事物与事物之间差异的大小、顺序的先后。
例如,人的性别分成男与女;人对衣服颜色的倾向性选择有红色、黄色、蓝色、白色、黑色等;人的气质可分为多血质型、胆汁质型、粘液质型和抑郁质型;而人的血型则可分为A 型、 B 型、 O 型等。
在资料管理与科学研究中,常需要采用一定的规则对称名变量的观察结果进行人为的赋值与编码,从而得到称名变量数据。
如前述的性别数据,用数字符号“1”表示男性,用数字符号“ 0”表示女性(当然也可以用其他数字符号表示);以及用 6 位数字组成全国各地的邮政编码等,皆是称名变量数据。
这些数据仅是类别符号而已,没有在量方面的实质性意义,一般不能对这类数据进行加、减、乘、除运算,但通常可对每一类别计算次数或个数等。
2.顺序变量。
顺序变量是指可以就事物的某一属性的多少或大小按次序将各事物加以排列的变量,具有等级性和次序性的特点。
例如,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可划分为好、中、差三个等级;态度等级可划分为“赞成、倾向赞成、中立、倾向反对、反对”这 5 个等级;对体育运动会中各个项目上的表现可以用名次“第1名、第 2名、第 3 名⋯⋯”来表示;还有,心理测验结果常用“拾点量表”或“玖点量表”来表示测验得分高低等级顺序;学校常采用“五级记分制”来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等,皆是顺序变量的具体表现。
不难看出,顺序变量的观测结果有些是直接用序数等级来表示事物属性的多少与大小,另外有些观测结果则是用有序的类别来区分事物属性的差异。
在实际应用和研究中,常用有序的整数或自然数来表示顺序变量的各种观测结果,从而得到顺序变量数据。
例如,可用“ 5,4,3, 2, 1”来表示对某个问题所持赞成还是反对态度之间的5 个不同等级;可用“ 3, 2,1”或“ 5, 3,1”等数字序列来表示阅读能力的“好、中、差”三个等级。
(现场管理)现代企业管理方法第一次作业

1.管理学是一门科学,不存在决策艺术、用人艺术等等。(×) 2.泰罗主张细致地挑选工人并进行专门的培训。(√) 3.只要事前进行周密的计划,执行过程就会非常顺利,不需要控制了。(×) 4.计划是对未来的规划,对企业非常重要,所以一旦制定就不应该更改(×) 5.计划在管理的各种职能中处于主导地位(√) 6.滚动计划法可以将短期、中期和长期计划有机结合起来,根据前期计划执行的情况和环
四、名词解释
1.管理 2.计划评审技术 3.目标管理 4.组织
五、简答题
1.如何理解管理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2.简述零预算法的基本思想。 3.简述组织文化的构成。
六、综合分析题
1.某公司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 50 万元,单位可变成本为 80 元,产品单位售价为 120 元,若企业目标利润为 30 万元,问企业应完成多少产销量? 2.结合组织文化的影响因素,试分析领导者和领导行为在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四、名词解释
1.领导 2.授权 3.控制 4.现场控制
五、简答题
1.按照生命周期理论,如何根据下属的成熟度确定领导方式? 2.简述相互作用的冲突观点。 3.什么是前馈控制,它有什么显著的优点?
六、综合分析题
1.如何开发有效的授权技能?
《现代企业管理方法》第三次作业
(第六至七章)
一、单项选择
1.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员工被认为是(D)。 A.企业重要的费用支出 B.和机器一样的生产要素 C.企业沉重的负担 D.有价值的、难以模仿的资源 2.在人力资源管理者所扮演的角色中,比重不断缩小的是(B) A.公司的战略伙伴 B.行政管理的专家
《现代企业管理方法》第二次作业
(第四至五章)
一、单项选择
1.由于上级具有高尚的品德和人格魅力,下级对他崇拜并愿意跟从。上级的这种权利是(B) A.合法权 B.模范权 C.专长权 D.奖惩权 2.领导行为理论研究的是(A) A.领导者的外在行为 B.领导的环境因素
统计学基础-第一次作业

统计学基础第一次作业一、填空题1、按照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可以将统计数据分为_分类数据_、_顺序数据_和_数值型数据_。
2、按照数据的收集方法的不同,可将统计数据分为_观测数据_和__实验数据_。
3、按照被描述的对象和时间的关系,可将统计数据分为_截面数据__和_时间序列数4、体重的数据类型是:clear all。
5、民族的数据类型是:CHAR。
6、空调销量的数据类型是:电器。
7、支付方式(购买商品)的数据类型是:分类变量。
8、学生对教学改革的态度(赞同、中立、反对)的数据类型是:顺序数据。
9、从总体中抽出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称为___样本_____。
10、参数是用来描述_总体特征_______的概括性数字度量;而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称为___统计量_____。
11、参数是用来描述_总体特征_的概括性数字度量;而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称为_统计量_。
12、统计数据有两种不同来源:一是_直接来源__,二是__间接来源___。
13、统计数据的误差有两种类型,即__抽样误差_和_非抽样误差。
14、统计表由_数据__、__表头__、___行标题_和__列标题__四个部分组成。
15、统计分组应遵循“不____重_____不__漏_______”、“___上限______不在组内”的原则。
16、按取值的不同,数值型变量可分为_离散型变量__和_连续型变量_。
17、在数据分组中,_离散型变量_______可以进行单变量值分组,也可以进行组距分组,而___连续型变量_____只能进行组距式分组。
18、组距分组中,向上累积频数是指某组_上限以下_的频数之和。
19、将某地区100个工厂按产值多少分组而编制的频数分布中,频数是_各组的工厂数__。
20、频数分布中,靠近中间的变量值分布的频数少,靠近两端的变量值分布频数多,这种分布的类型是_U型分布_。
21、一组数据向某一中心值靠拢的倾向反映了数据的_中心点_。
管理学基础(形考第一次作业)(1)

管理学基础第1次形成性考核作业单项选择题:第1题:下列各项中,()是属于管理的的对象(2分)A、组织资源和组织目标B、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C、组织目标和组织活动D、组织中的人第2题:在管理中的各项职能中,最具有规范性、技术性的职能是()(2分)A、计划B、组织C、领导D、控制第3题:人们常说“管理是一门艺术”,强调的是()(2分)A、管理的实践性B、管理的复杂性C、管理的科学性D、管理的变动性第4题:对于高层管理者来说,掌握良好的()是最为重要的(2分)A、人际技能B、概念技能C、技术技能D、管理技能第5题:在管理的各项职能中,()职能能保证目标及为此而制定的计划得以实施(2分)A、领导B、协调C、控制D、计划第6题: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中,()是最早研究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经济学家(2分)A、亚当·斯密B、查尔斯·巴比奇C、弗雷德里克·泰罗D、大卫·李嘉图第7题: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2分)A、科学技术B、加强人的管理C、提高劳动生产率D、增强责任感第8题:“管理的十四项原则”是由()提出来的(2分)A、马科斯·韦伯B、亨利·法约尔C、乔治·梅奥D、弗雷德里克·泰罗第9题:古典管理理论对人性的基本假设,认为人是( )(2分)A、复杂人B、经济人C、社会人D、单纯人第10题:日本经济只所以能在战后的一片废墟上迅速发展起来,起主导和关键作用的是()(2分)A、培养并利用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B、先进的社会制度C、充分利用企业战略管理D、进行了企业流程再造第11题:1993年,海默和钱皮合著了《企业再造工程》一书,该书总结了过去几十年来世界上成功企业的经验,提出了应变市场变化的新方法,即()(2分)A、企业战略转换B、企业技术创新C、企业流程再造D、企业管理创新第12题:企业流程再造的目的是提高企业竞争力,从()上保证企业能以最小的成本、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2分)A、生产流程B、生产管理C、作业计划D、操作规程第13题:计划工作的核心环节是()(2分)A、控制B、预测C、决策D、组织第14题:每一层级的管理者都参与组织计划的制定,这就是计划工作的()(2分)A、超前性B、普遍性C、创新性D、灵活性第15题:当外部环境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时,计划应是指导性的,同时计划期限也应该()(2分)A、更长B、更短C、适中D、不确定管理学基础第1次形成性考核作业判断题:第1题:管理是一种有意识的、有组织的群体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协作过程(1分)对错第2题:控制的实质是使实践符合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的标准(1分)对错第3题:从教材给“管理”所下的定义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管理的对象就是组织的各种资源。
统计学第一次作业(工商专升本)

一.单选题(共20题,48.0分)1一个研究者应用有关车祸的统计数据估计在车祸中死亡的人数,在这个例子中使用的统计属于( )。
•A、推断统计学;•B、描述统计学;•C、既是描述统计学,又是推断统计学;•D、既不是描述统计学,有不是推断统计学。
我的答案:A得分:2.4分2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推断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
这项研究的总体是( )。
•A、2000个家庭•B、200万个家庭•C、2000个家庭的年人均收入•D、200万个家庭的总收入我的答案:B得分:2.4分3对某地区5000个企业的企业注册类型、产值和利润总额等调查数据进行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企业注册类型是定序变量•B、利润总额是品质标志•C、产值是定类变量•D、产值和利润总额都是连续变量我的答案:D得分:2.4分4为了了解居民对小区物业服务的意见和看法,管理人员随机抽取了50户居民,上门通过问卷进行调查。
这种数据收集方法称为( )。
•A、面访式问卷调查•B、实验调查•C、观察式调查•D、自填式问卷调查我的答案:A得分:2.4分5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重叠起来进行分组,称为( )。
•A、简单分组•B、平行分组•C、一次性分组•D、复合分组我的答案:D得分:2.4分6统计表的横行标题表明( )。
•A、全部统计资料的内容•B、研究总体及其组成部分•C、总体特征的统计指标的名称•D、现象的具体数值我的答案:B得分:2.4分7下列指标属于比例相对指标的是( )。
•A、2000年北京市失业人员再就业率为73%•B、三项社会保险统筹基金收缴率95%•C、北京人口性别比为103•D、北京每百户居民拥有电脑32台我的答案:C得分:2.4分8一组数据排序后处于25%和75%的位置上的值称为( )。
•A、众数•B、中位数•C、四分位数•D、算术平均数我的答案:C得分:2.4分9权数对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决定于( )。
《统计学》第一次作业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练习题一、填空题:1.统计总体的特征可概括成同质性、大量性和差异性。
2.现实生活中,“统计”一词有三种涵义,即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及统计学。
3.统计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它的三大职能上,即信息职能、咨询职能及监督职能。
4.从认识的特殊意义上看,一个完整的统计过程,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即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及统计分析。
5. 当某一标志的具体表现在各个总体单位上都相同时,则为不变标志。
6. 当某一标志的具体表现在各个总体单位上不尽相同时,则为可变标志。
7. 同一变量往往有许多变量值,变量按变量值是否连续可分为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
8. 凡是客观存在的,并在某一相同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组成的整体,我们称之为总体。
二、单项选择题:1. 要了解某市工业企业的技术装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A、该市全部工业企业B、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C、该市全部工业企业的某类设备D、该市工业企业的全部设备2. 对交院学生学习成绩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
A、交院所有的学生B、交院每一位学生C、交院所有的学生成绩D、交院每一位学生成绩3. 对全国城市职工家庭生活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
A、所有的全国城市职工家庭B、所有的全国城市职工家庭生活C、每一户城市职工家庭D、每一户城市职工家庭生活4. 对全国机械工业企业的设备进行调查,则统计总体是()。
A、全国所有的机械工业企业B、全国所有的机械工业企业的设备C、全国每一个机械工业企业E、全国每一个机械工业企业的设备5. 对食品部门零售物价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
A、所有的食品部门零售物B、每一个食品部门零售物C、所有的食品部门零售物价D、每一个食品部门零售物价6. 港口货运情况调查,则统计总体是()。
A、所有的港口货运B、每一个港口货运C、所有的港口货运情况D、每一个港口货运情况7. 某班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5分、71分、80分和87分,这四个数字是()。
A、指标B、标志C、变量D、变量值8. 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公共课(管理学)作业及答案(2011-2012)

《管理学》第一次作业一、填充题2.根据亨利·明茨伯格的一项被广为引用的研究,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可归为_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_三大类。
4.根据罗伯特·卡茨的研究,管理者要具备三类技能:_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6.管理二重性指的是管理既具有_自然,又具有_社会_属性。
8.人际技能包括_对下属的领导能力和处理不同小组之间关系的能力。
10.美国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于1959年提出__双因素_理论。
二、选择题2.在_____C___中,管理者处理信息并得出结论。
A.人际角色B.信息角色C.决策角色4.对于基层管理而言,最重要的是_____A_______。
A.技术技能B.人际技能C.概念技能6._____B_____对于所有层次管理的重要性大体相同。
A.技术技能B.人际技能C.概念技能8.作为__B____,管理者把重要的信息传递给工作小组成员,作为______,管理者把信息传递给单位或者组织以外的个人。
A.监督者B.传播者C.发言人10.关于管理的应用范围,人们的认识不同,你认为下列哪个说法最好?___B______A.只适用于盈利性工业企业;B.普遍适用于各类组织;C.只适用于非营利性组织;D.只适用于营利性组织12.企业管理者可以分成基层、中层、高层三种,高层管理者主要负责制定____B_____A.日常程序性决策B.长远全局性决策C.局部程序性决策D.短期操作性决策14.“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是____A_____。
A.泰罗B.巴贝奇C.甘特D.福特16.下面哪些是人群关系学派的主要观点_______ABCE____________。
A.企业的职工是社会人;B.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C.企业中实际存在着一种“非正式组织”;D.人的行为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E.企业应采用新型的管理方法。
三、简答题2.管理活动具有哪些基本职能?答:基本职能:1.计划2.组织3.领导4.控制5.创新4.简述法约尔所提出的管理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统计第一次作业
2.1 要求:(1) 绘制饼图、条形图和对比条形图;表2.1-1 某公司2000年根据职业分类的劳动力数据饼图表2.1-2 某公司2005年根据职业分类的劳动力数据饼图
表2.1-3 某公司2000年根据职业分类的劳动力数据条形图表2.1-4 某公司2005年根据职业分类的劳动力数据条形图
表2.1-5 某公司2000年和2005年根据职业分类的劳动力数据条形对比图
(2)分析从2000年到2005年公司劳动力规模和结构的变化。
由以上数据看出,劳动力的规模从2000年的820人扩展到2005年底的1200人,内部结构也变化很多,非熟练工人大幅减少,占比由40%减少到24%;秘书人员的占比在增加,由14%增长到25%;管理人员的占比由10%占比到15%;专业和技术人员占比比较稳定,一直稳定在12%;熟练工人的占比也比较稳定,稳定在24%。
2.2 要求:(1) 整理数据,作一个频数分布表;
答:1. 通过考察数据集,确定最大值 87,最小值 24.
2.确定分组数,因为样本个数在50--100 之间,分组为 6--10 组。
3.计算组距。
R= 最大值—最小值= 63. 组距h= R/ 6-10 = 6.3 --10.5 , 因为
最好是5或10的倍数,所以 h 选择为 10.
4.根据最小值为24,最大值为87,所以分组如下
组号区间范围频数频率
1 [20,30)
2 4.00%
2 [30,40)10 20.00%
3 [40,50)8 16.00%
4 [50,60)17 34.00%
5 [60,70)9 18.00%
6 [70,80) 3 6.00%
7 [80,90) 1 2.00%
(2)绘制茎叶图、直方图和折线图;答:茎叶图如下
直方图
表2.2-1 区间内频率图折线图茎叶
2 49
3 0456778889
4 01238999
5 00122344577888899
6 012248899
7 129
8 7
表2.2-2 频率折线图
(2)编制累积分布表,绘制累积频率折线图,并回答销售人员获得订单金额在
40000美元以下所占的比例,以及订单金额在60000美元以上所占的比例。
向上累计频率折线图如下:组号区间范围向上频率累计
1 [20,30) 4.00%
2 [30,40)24.00%
3 [40,50)40.00%
4 [50,60)74.00%
5 [60,70)92.00%
6 [70,80)98.00%
7 [80,90)100.00%
组号区间范围向下频率累计
1 [20,30)100.00%
2 [30,40)96.00%
3 [40,50)76.00%
4 [50,60)60.00%
5 [60,70)26.00%
6 [70,80)8.00%
7 [80,90) 2.00%
2.2-3 向上频率累计
向上累计频率折线图如下:
2.2-4 向下频率累计
由向上累积图可得,销售金额在 40000 美元以下的比例为 24%
由向下累积图可得,销售金额在 60000 美元以上的比例为 26%
2.3 要求:(1) 将两个班的考试成绩用一个公共的茎制成茎叶图;
答:公共茎叶图如下:
甲班叶茎乙班叶
3 59
4 4 448
97 5 122456677789
97665332110 6 011234688
98877766555554443332100 7 00113449
6655200 8 123345
632220 9 011456
10 000
(2) 比较两个班考试成绩分布的特点。
答: 1. 甲班同学的成绩更加集中,乙班同学成绩更加分散。
2.乙班的最高成绩高于甲班,但是乙班的最低成绩低于甲班。
3.70分这个分段的人数,甲班远远多于乙班。
2.4 请绘制排列图,并指出这批灯管质量的主要问题。
问题统计表如下:
质量问题频数(支) 百分比累计频数累计百分比
发光跳动118 59% 118 59%
灯脚松动32 16% 150 75%
起跳慢25 12.50% 175 87.50%
寿命短9 4.50% 184 92%
其他问题16 8% 200 100%
2.4-1 灯管质量问题直方折线图
由此可见,此批灯管的主要问题是发光跳动和灯脚松动。
3.1 设每笔为期20年的投资按复利计算收益,前10年的年利率为10%,中间5年的年利率为8%,最后5年的年利率为6%。
试问整个投资期的年平均利率。
答:(1)设本金为1,本息合计=1*1.110*1.085*1.05
5
(2)开20 次方约为1.0849 (3)所以,年平均利率为 8.49%
3.2 (1) 计算4月份销售额的均值、中位数、众数;
答: 通过对数据的描述统计,得如下表格: 列1
平均 272.5667 标准误差 3.795849
中位数 272 众数 272 标准差 20.79072 方差 432.254 峰度 0.339784 偏度 0.233425
区域 92 最小值 230 最大值 322 求和 8177 观测数
30
所以,4 月份销售额的均值为 272.5667 万元;中位数为 272 万元;众数为 272 万 元。
(2)计算4月份销售额的极差、四分位差、方差、标准差、变异系数; 答:极差 R= xmax-xmin =322-230=92;
四分位的项次取值,P=25和75, i=25/100*30=7.5,i=75/100*30=22.5,取整,为第8位和第23位,对应数值为 261和282,所以四分位差为 Qd =Q3-Q1=282-261=21
变异系数公司:
100*/平均值)(标准差,所以可得变异系数为:7.63
(3)计算4月份销售额的偏度和峰度;
(4) 计算z分数,是否存在异常数据,并说明4月8日、4月28日这两天z分数
的统计含义。
未发现异常数据,4月8日的销售数据为 230,比标准差低2.04739倍;4月28日的销售数据为322,比标准差高2.377663倍。
3.3 试问该应试者在哪项测试中的成绩更为理想?
答:
根据标准分数求解公式z=(x-μ)/σ其中z为标准分数;x为某一具体分数,μ为平均数,σ为标准差。
可得A项测试,应试者的Z值为(230-200)/30=1,说明其 A 项成绩要比平均
成绩高出 1 倍标准差;
B 项测试,应试者的 Z 值为(430-400)/50=0.6,说明其 B 项成绩要比平均成绩高出 0.6 倍标准差。
因为1大于0.6,所以在 A 项考试中的成绩更为理想。